❶ 我是一个小学生我想在家锻炼身体怎么弄啊
掌上压、每天两组、一组十个。做一个星期加一组、一般加到5组就可以了!然后每个星期都继续、持之以恒。如果你想再强壮些可以再加几组!注意、不要加太多了!
❷ 一个小学生的问题:“为什么人睡觉的时候身体要盖被子,而头却得露在外面”
1 五官是人类自古以来觉察危险的器官。
2 为了便于呼吸
3 把脸露出来,免得被杀手杀错人。
❸ 小学生身体建康标准
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涵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是国家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健康的概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END
小学生身体健康
1
身体健康也就是身体状况,各种体育项目的指数。其中包含BMI(体重[kg]/身高²[m])、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等等。
2
当然男女指数是有差异的,不同年级段也会有差距,所以应该分类比较。就一年级的男女生而言,男生正常BMI(13.5~18.1),而女生则为13.3~17.3,具有差异。
END
小学生心理健康
1
小学生健康的心理包含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观。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与被爱的能力。
2
不盲目攀比,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END
小学生社会适应
个体的观念、行为方式随社会环境发生变化而改变,以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物质与精神需要都只有在社会适应的前提下才能得到较好的满足,因此能否适应社会,对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❹ 小学生身体基本情况填什么
身高、体重、视力
❺ 小学生要好好学习,同样也要注意身体。
你说得很对,不但小学生要好好学习,
中学生和大学生也要好好学习习,
同样也要注意身体,
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本钱。
❻ 如何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
现在越来越多的目光关注到学生身体的健康上来,所以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日趋上升。然而,当我们面对现在学生的体质健康时,其状况让人担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经调查发现,家长对子女体质、学习、生活及心理都比较关心,但有部分家长对子女过分的关心、溺爱,家长普遍最关注孩子的身体,但又不注意身体与营养的关系,这样就导致了身体素质下降,有家长还认为运动会阻碍或降低体育运动量或质。2、绝大部分的学生不但有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家长布置的,参加这个培训班,那个辅导班,导致学生没时间运动,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形成了恶性循环,无力参加体育运动,或没有时间参加体育活动。3、我国中小学生膳食营养摄入存在很多问题,学生的体质令人堪忧。4、因为学校尽力追求安全,不敢进行一些运动量较大的锻炼项目。5、大多数人只追求学生语、数、英成绩,对体育及学生体质健康几乎不闻不问。为了使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切实符合“三个面向”,我们在教学中,在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同时,应大力推广《中小学生体质评价标准》,使学生的体质状况引起家长、学校的充分重视,采取措施促进学生的正常发育,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有用人才。 我个人的看法: 一、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充分利用体育多种手段,逐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良好习惯。 二、要强化学生增强体质的意识,必须培养学生学习体育活动的兴趣。教学中,首先要掌握好课堂节奏,调动课堂气氛。如果只重视动作技术的准备,忽视教学艺术的研究,只注意自己"教授" ,而忽视学生"接受" ,是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因此,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案,教法更新颖多变。只有当学生对体育运动感兴趣后,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才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地去锻炼身体,弥补自己的缺陷。 三、通过保证每天一定时间内的体育锻炼活动,充分使孩子动起来,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些趣味性浓的运动项目,真正让学生的身体运动起来。 四、早操、课间操时间较短,内容单一,学生缺乏兴趣。也许有人认为达不到应有的锻炼效果,然而,这正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品质,发展耐力素质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在小学阶段,通过学校体育活动使学生在文化学习的同时,在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上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把此项工作放在应有的高度给予重视。体质健康教育在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一种长期的、广泛的、潜移默化的综合性教育,而家庭在养成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这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效引导,为广大青少年带来充满健康阳光的未来。
❼ 给小学生讲人体构造怎么讲
找点人体器官图片,或者卡通图片,配点文字,完了做个PPT展示~
仅供参考!
❽ 小学生身体心理在性方面的发育情况
小学生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指大多数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的一般现象。尽管由于遗传、环境、营养、体育锻炼、疾病等因素可导致个体间的差异,但一般规律还是普遍存在的。我国将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作如下年龄分期:婴儿期,从出生到1岁;幼儿前期,l~3岁;幼儿期(学前期),3~6或7岁;童年期(小学年龄期),6或7~11或12岁;青春发育期,约10~20岁。
一、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是从孕育生命的一个卵细胞开始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不仅是身高、体重的增加,而且全身各个器官也在逐渐分化,机能逐渐成熟。量变与质变虽各有一定的缓急阶段,但两者经常交替进行。例如由婴儿到青春期过程中,消化系统的长度和胃的容积显著增加,其结构和功能也逐渐完善。各种消化酶的含量增加,胃酸分泌增多,浓度升高,消化系统从只能容纳少量流质食物逐渐达到能消化复杂的固体食物。又如大脑在逐渐增大、重量增加的过程中,其皮层记忆、思维、分析等功能也在发展,并且大脑在体积和重量长成以后,它的功能还在不断发展、完善。
二、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和程序性
人从小到大总是不断地生长发育,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区别于其他阶段,同时每一个阶段又彼此有规律地交替、衔接,尽管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按一个速度生长发育,但总的趋势是一致的。
(一)第一个生长高峰期
由胎儿时期开始到出生后1岁,为第一个生长高峰期…以身高、体重为例,身高在孕中期(4~6个月)增长最快,三个月时间约增加27.5厘米,超过成熟胎儿身高的1/2;体重在孕末期(7~9个月)增加最快,三个月约增加2 250克,超过成熟胎儿体重的2/3。出生后的婴儿虽然增长速度有所减慢,但在第一年内身高仍增加20~25厘米,为出生时身高(约50厘米)的酌1/2;体重增加6 000~7 000克,为出生时体重(约3 000克)的2倍。无论身高、体重,在出生后第一年,都是出生后增加最快的一年。第二年内身高增加约10厘米,体重增加约2 500~3 500克,是出生后增长速度较快的阶段。此后增长速度显著下降,身高每年增长约4~5厘米,体重每年约增加1 500~2 500克,直到10岁左右。
(二)第二个生长高峰期
女孩约10~12岁、男孩约12、14岁进人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即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女孩生长发育的年龄一般比男孩早两年左右。10岁以前,男女孩体态差异较小,男孩稍高于女孩。10岁以后女孩无论身高、体重等平均数都高于男孩,形成发育曲线上的第一次交叉;12岁左右男孩开始发育,约14岁男孩的身高、体重又超过了女孩;形成发育曲线上的第二次交叉。此后男孩各项指标的数值一直高于女孩,最终形成了男女在身高、体重等方面的显著差别。
三、人体各部分生长发育的程序及规律
人体各部分生长发育虽不平衡,但却依照程序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比如在生长发育的两次高峰期,身体各部分发育比例不同。第一次高峰期先长头颅,后长四肢,特别是下肢后期增长较快,这就是头尾发展规律。第二次高峰期头颅增长不明显,而是下肢发育迅速。
从7岁开始,人体的生长发育遵循向心律发展。其各部分发育的程序是:足—小腿—下肢—手—上肢,即自下而上,由四肢的远端向躯干,所以称“向心律”。从生物力学的理论分析其发展顺序也是符合向心律的。人体活动及总负荷的大小次序是:足—小腿—大腿—手—臂—躯干—头。按照形态和功能统一的法则,负荷量和强度最大的是下肢,依次是上肢和躯干,向心律恰好适应上述功能的需要。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人体各部分的比例,从胎儿时一个大的头颅(约占身高1/2)、较长的躯干和短小的下肢,发育成到成人时的较小的头颅(约占身高l/8)、较短的躯干和较长的下肢。从出生到成人的发育过程中,头颅增长1倍,躯干增长2倍,上肢增长3倍,下肢增长4倍。
身体各系统的发育也是不均衡的。首先,人体出生后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最先发育,此后到成熟期在结构和机能上始终是发育和完善着。身体的其他系统如运动、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的发育则与身高、体重的发育相似,呈波浪式。淋巴系统的发育在十岁左右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这说明小学生在十岁左右已获得了相当的免疫力。生殖系统的发育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个十年内,几乎没有变化,而在青春发育期开始以后才迅速发育。此时性意识觉醒,性器官发育并趋于成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在性激素作用下出现第二性征。
从以上可以看出,身体各部分及各系统发育时期虽有先后,但各系统的发育顺序却彼此相连,密切相关,总是前一阶段的发育为后一阶段打下基础。
四、生长发育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是统一的,二者密不可分,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各系统的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育,为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而心理的正常发展也能保证和促进小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某些生理上的缺陷可以引起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正常。例如斜视的学生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常会受同学们的讥笑,由此会产生自卑感。小学生的情绪与他们的状态有一定关系,一贯情绪正常的学生常常是挺着胸、抬着头,坐、立、行的姿势正确,精神振奋,动作敏捷,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相反,情绪长期低落的学生,往往外表也是病态的,弯腰,驼背,行动迟缓,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近年来国外研究表明,家庭破裂的子女和非婚生子女遭受虐待、歧视,影响了正常的生长发育,严重的可致身材矮小、骨龄落后、性发育迟缓,成为社会心理性侏儒。这可能是由于不良心理环境对中枢神经系统长期恶性刺激所导致的结果。
五、生长发育有长期加速的趋势
生长发育长期加速趋势指小学生的身高与过去数十年相比,有明显增长。女孩月经初潮已逐渐提前,这种情况称为生长发育上的加速度,而这种发育上的加速度是世界性的。19世纪以来,欧美学者从前后一二百年有关生长发育资料的对比中发现,工业发达国家的小学生,一代比一代增高。其中最突出的是女孩月经初潮年龄也明显提前。生活条件优越者就更为明显。研究表明,目前低年级小学生的平均身高较20世纪初增长5~10厘米;女孩月经初潮较一百年前提早3年。这种长期加速现象还表现在生长发育的其他方面,如头围、胸围、臀围、手长、足长等指标的增加。1978~1980年我国对小学生生长发育的调查表明,7~14岁年龄组平均每10年男孩增长2.3厘米,女孩增长2.1厘米。北京市1963~1964年和1979年~1980年两次调查比较,16年间女孩月经初潮年龄提前了0.8岁。生长发育长期加速趋势是整个人类机体在组织结构上的一种深刻变化。导致加速现象的因素很多,如良好的营养、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生活、体育运动的开展、各种传染病的控制,以及群体卫生知识的普及等。尽管如此,但是这种加速趋势不可能永远继续下去,必然会有一个极限。
❾ 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体育运动、劳动和日常活动时,在中枢神经的调节下,各器官系统所表现出的各种技能的能力。
身体素质这个词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某人力气大,某人跑的快,或者某人很灵活,某人耐久力强。实际上这些能力都属于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通常指的是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一般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
力量是指克服对抗力的能力。它是身体素质中最基本的,有的教练认为力量是其它素质的基础。有些运动如果没有力量,可以说是无法完成的。谁的力量大,谁的成绩好。
训练可以使肌纤维增粗,增加肌肉中蛋白质的含量,并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从而发展力量素质。通常力量训练采取负重训练,克服身体重量和外界阻力的练习。锻炼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练习内容
负重练习主要是通过负重做深蹲起,持哑铃深蹲起,腿捆砂袋跑步等来发展腿部力量。也可用手持哑铃原地摆臂、卧推杠铃、上下推举杠铃等来锻炼臂力。
怠双腿的下蹭起,引体向上、俯卧撑、倒立、角力、背人跑步、各种屈体等动作则是克服身体重量和外界阻力的练习。
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里完成动作的次数或使身体快速位移的能力。速度素质的表现形式有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周期性运动中的位移速度。
速度素质在很多运动项目中都起重要作用。有的项目是以速度的快慢来衡量成绩。如游泳、跑、滑冰、自行车等。有的项目也要求具有很高的速度素质。例如足球、篮球、排球等。
速度素质的优劣取决于肌肉力量的大小,技术动作的正确与合理,以及神经过程的灵活程度等。
发展速度素质主要借助于提高一般身体素质,特别是肌肉的力量与弹性,动作的协调性,发展耐力和柔韧性等。
耐力是指有机体长时间持续工作的能力,也可以看作是对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包括一般耐力和专门耐力。一般耐力是指小强度或中等强度进行长时间工作的能力;专门耐力是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所需要的耐力。
灵敏素质主要取决于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灵活性。灵敏素质主要是在多组合、高难度、技术性强的运动中得到发展。
柔韧是指大幅度完成动作的能力。它取决于肌肉、韧带的弹性和关节活动范围的大小,也取决于神经支配工作肌肉紧张与放松的协调能力。
良好的柔韧素质可以使动作舒展美观。有些高难的动作没有一定的柔韧素质就难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