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全识 > 小学综合与实践知识结构图

小学综合与实践知识结构图

发布时间:2020-12-11 04:38:32

Ⅰ 围绕综合与实践的目标要求,小学阶段的综合与实践的内容选取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统计的核心是: 正确答案是: 数据分析2、综合与实践在操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下面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是: 以上选项都正确3、下面哪项不是“统计与概率”在第一学段的目标表述: 正确答案是: 认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4、标准对第二学段的综合与实践的要求不包括: 正确答案是: 结合实际情境,经历设计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的过程,体验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尝试发现和提出问题。5、下面哪些项不是课程标准对数据分析观念的解释: 正确答案是: 通过数据分析了解现实世界6、下列关于“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正确答案是: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年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 7、教师在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和实施时应特别关注哪几个环节? 下面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是: 以上选项都正确8、下列关于统计与概率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正确答案是: 中数、众数等内容从第三学段移到第二学段9、围绕综合与实践的目标要求,小学阶段的综合与实践的内容选取要注意的问题不包括: 正确答案是: 关注得到最好的结论10、义务教育阶段统计的数据主要是: 正确答案是: 数字

Ⅱ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

一、要在经历过程中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像其它数学课一样,每节课都有既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更注重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地调动已有知识及学习经验,在过程感受数学方法、思想,发现数学规律,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但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又区别于其它数学课,在一节课中,它没有固定的知识点,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有待于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发现的规律用自己的模式固定下来,要求学生用统一的方法去学习同一内容,更不能要求学生针对某一学生的发现作为知识点,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赛场次》这一课,教学目标是:
1、了解“从简单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涵的简单规律,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教师首先让学生能够知道解决比赛场次类似的问题可以用画图法、连线法、列表法等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遇到复杂问题能够主动地从简单问题入手去寻找规律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以达成本节课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数学思考”仍是实践活动课的灵魂
通过有效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终极目的,所以我们在上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仍需把握这一灵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与我们日常的数学课相比,给学生留有的思维空间更大,学生的自主性更强。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把“数学思考的位置”给留出来,让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这两者之间的结合点上进行巧妙设计,使数学实践活动课能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应用,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一定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形势上热热闹闹,人人都教能积极参与,让数学活动课丢失了数学味,这样就失去了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真正意义。如,我在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时,就重点设计了如何让学生在操做七巧板时,数学思维得到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数学思考:
1、观察七巧板,说一说有哪些我们学过的基本图形,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2、分小组整理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然后向全班汇报。
3、利用七巧板,移动一块或两块,成为另一种图形。
4、解决由七巧板组成的图案的面积问题,一是解决香港第34届数学竞赛会标的面积(给出用字母表示的一个图形的面积,算出整个会标的面积),二是给出用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的面,求出每一个图形的面积。
在这四个有层次的活动中,学生把本学期所学的面积知识、分数知识主动地应用其中,而且培养了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较难问题时有了一定的策略,让学生始终在活动中不断的思考,而且使他们的思维层次不断地在提升,实现了日常数学课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结合。
三、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传承数学文化的有效载体
在数学中有机地渗透数学文化也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传承数学文化的有效载体。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广泛,延伸的空间比较深,学生活动的范畴比大,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比较多,这些因素就为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提供了绝好的契机。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代数学名著、著名数学猜想、数学史料等。如,我在设计《七巧板》时,让学生收集七巧板的来历在课上做交流,了解宴几图与七巧板的关系;在设计《比赛场次》时,最后环节向大家介绍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
把一个比较复的杂的问题“退”到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的,再解决就容易了。 通过有目的地在课中渗透数学文成化,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与此同时也丰富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涵。
四、创新作业形式——设计课前和课后实践性作业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开放性、研究性、活动性等特点,因此我们在认真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活动形式的同时,还应该大胆地创新作业形式——设计课前和课后实践作业。这项作业可以对课内活动做有效的补充和延伸,让学生更加自主地进行实践与学习。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接受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受到更多的数学文化熏陶,获得更多的数学信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形式多样的,如小调查、小制作、小课题研究、小研究报告等。
五、及时中肯的教学评价——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催化剂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层次、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各不相同,学生创新思维展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学生学习个性方式化程度很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及时地应变,做出有针对性的激励性评价、延伸性评价及集体性评价。如你的这种想法与数学家的想法相同,你的发现很有研究价值,把你的设想继续探究下去,会有新的发现的,这个小组的分工很科学,研究很深入等 教学评价,可以激励学生快乐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拔动学生内心情感,启发学生相互借鉴,体现教师教学机智。恰当地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是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催化剂。
六、有效地整合数学素材,不断拓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范畴
课标新教材每册都安排了一定量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材素材。但是在我们的周边还有大量的素材可以整合,成为鲜活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素材。有地方特色的素材,有时效性很强的素材、有挖掘古代数学趣题而成的等。如在实际的创编素材中我们的老师有以淮河的污染为题设计的实践课,有神七发射、限塑、奥运会为题材设计的实践课,还有像华应龙老师设计的《你会用计算器吗?》、《神奇的的莫比乌斯带》、刘德武老师设计的《电话机与年历卡》等。这些执教老师自已整合而成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距离学生更近,时代性更强,很受学生欢迎。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落实的过程有着很大的探究空间。以上想法和做法,只是我们在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初步探索,我们还将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大胆尝试,不断提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

小学二年级综合学习与实践我是小当家这课该怎样教

一、问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理论基础的探索已有部分成果问世,如张华的《经验课程论》。〔2〕与其具有政策的保障和理论的支撑相反,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经验几近空白。

本实验是2001年我们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小学做的一个课题研究,也是我们承接的教育部“研制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课题的实验部分。该实验的目标是:(1)研究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2)丰富和完善即将推出的“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确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及实施框架,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推广提供例证。

二、实验的展开

(一)课程的总体构想

1.课程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2.课程原则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尊重学生基于自己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所选择的活动内容与方式;

(2)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

(3)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方式;

(4)鼓励并支持学生发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三者之间的联系;

(5)采用弹性课时制,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3.课程结构

基于小学课程综合化的要求,并着眼于实现课程结构的年段衔接,实验尝试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一、二年级的呈现形态为“品德与生活”),从而构建小学—一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完整体系。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开发的三个维度:自然、社会与自我,课题组规划出东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结构(见图1)。

4.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2001年2月~7月):通过随机抽样,分别在三、四、五年级选择一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进行跟踪。实验班按照“探究自然世界、关注社会生活、感受自我成长”三条线索展开综合实践活动。

第二阶段(2001年9月~2002年1月):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由点到面的过渡。一、二年级按照课程结构中的规划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原实验班(五年级已毕业,三、四年级分别升为四、五年级)基于先前的经验开展无主题活动。除此之外,其它班级(三年级以及第一阶段的非实验班级)依然按照“探究自然世界、关注社会生活、感受自我成长”的线索实验。

第三阶段(2002年2月~7月):全面铺开综合实践活动,执行课程结构的整体设计。

(二)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1.课程的准备阶段

(1)培训教师。学校聘请华东师范大学的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参与、协商,与教师共同确立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线索与操作方式。

(2)保证课时。通过合理统筹,确保实验班每周五下午的三课时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专用课时。

(3)设置机构。成立由科研室牵头,包括德育处、少先队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大组”。

(4)物质准备。协调学校各部门的工作,为学生的实践工作提供各种便利条件。购置档案袋,存放学生的各类资料、成果和教师对活动的建议、评语,以此记录学生的活动过程和成长足迹。

(5)动员家长。召开家长会,发布校报《东方桥》专刊,取得家长对课程开设的理解与支持。准备《家长建议书》,使家长有机会参与课程建设。

2.课程的实施阶段

一、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多采取整班活动的形式,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参与活动。三至五年级则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从旁协助。本文仅报告3—5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

(1)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实施框架(见图2)

(2)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

探究自然世界

●教师通过设计开放性问卷(调查表一)创设问题情境,经由小学生的自主选择确定活动的方向。

●通过对问卷进行分类安排活动组织形式。按照学生的回答把调查结果分为四类:独立研究某一事物;合作研究某一事物;同一研究对象,部分学生要求独立研究,而部分学生希望合作研究;只有一个学生选取了某一研究对象,但又希望与其他同学合作。前三种类型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确立活动组织形式。第四种类型首先在同学中征求合作伙伴,尚无结果,可由某一教师与之合作。

调查表一 这是我想研究的!

●独立研究者或研究小组选定指导教师。由教师在指导学生缩小选题范围,明确活动项目,详细规划活动方案的基础上填写问卷(调查表二)。同时制作档案袋,由学生填写档案袋的封面内容:课题名称、研究人员、合作伙伴、分工情况、指导教师。

调查表二 我要有个计划!

●学生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必要时,由教师或家长陪同。将收集的资料、图片、监控图表、家长建议书、教师评语以及研究成果等归人档案袋。教师通过“天天进步——我的小档案”监控学生的活动过程,同时在详尽观察的基础上,完成对学生的“即时评语”以及对“典型个案”的追踪。

调查表三 天天进步——我的小档案

●在对材料进行归纳整理的基础上进行成果展示。成果展示分作品展示(剪贴报、模型小制作等和主题活动展示(活动介绍、演讲、表演等)两种。由班主任统筹安排,指导教师与学生商议确定活动成果展示的内容及具体方式。展示后,教师对学生的成果作出评价。

●教师提供反思问卷(调查表四),由学生反思活动历程,记录活动体验与感受。

关注社会生活

●走向社会,通过对家庭、班级、学校或社区的广泛调查,确定并记录大致的选题范围。

●依照学生确定的范围进行分组。考虑到小学生的独立活动能力为便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考察,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活动主题要相对集中,不易过多。

●活动小组成员选择指导教师,并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共同规划具体的活动主题和详细的活动方案(调查表二),同时制作另一档案袋。

●在教师或家长的协助下,通过广泛的社会交往、考察、体验活动展开活动历程,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同时,依然使用“天天进步——我的小档案”进行全程监控,做好档案袋的归类存档工作,使用“即时评语”保证家校的沟通。

●指导教师与学生商议确定展示的内容,展示的形式由学生自主决定。展示中,通过即兴提问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成果,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与家长作为鉴赏者参与其中。

●展示结束后,学生现场讨论。各小组成员依照教师提供的主题,在交流、研讨、评论的基础上对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反思。

感受自我成长

●利用问题(你愿意让别人了解你的经历吗?你想知道你在别人眼中是怎样的吗?)引导学生确定这一领域的活动主题——“别人眼中的我与我心目中的我”,通过回顾、考察自己的整个成长历程,尤其是感悟自己在综会实践活动中的成长心得,展开自我认识的过程。

●考虑到小组成员彼此的交往基础,这一领域依然保持“关注社会生活”实施领域的小组搭配。

●根据调查表一,从“我眼中的我”出发,初步规划自我反思的具体内容。同时,为了解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在同学范围内,通过组内抽签确定将对自己作出评价的某位同学,在家长和教师范围内,由自己决定对自己进行考察的家长和教师人选。

●通过买践活动完成调查表五。回顾成长的岁月以及某些重要的细节,对自我进行深刻的省察并以坦诚的心态征集、接受来自不同方面的评价和意见。找出自我认识与他人认识之间的距离。在对双方认识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反思现实的自我,设计未来的理想自我。

●以多样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成长足迹、特长及性格,开诚布公地讲述自己在总结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对自己所做的评价和对自己未来形象的设想。

●组织师生、同学讨论会,就“自我评价是否符合实际”、“自我设计是否符合未来的发展”等问题展开讨论,反思自我评价的真实性与自我设计的合理性。

(三)课程的评价

1.评价特征

(1)评价成为课程的有机构成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不再是外在于教学与学习的环节,它与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是同时发生与发展的。档案袋评价的使用以及每一活动领域最后的反思环节无不体现出这一特征。尤为突出地是,在“感受自我成长”领域,课程展开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的过程,同时这一过程的实现又内在地建构了这一领域的课程内容。也就是说,评价的过程成为课程创生的过程,而课程的展开就是在执行评价的功能。

(2)强调评价的过程性

采用学生记录“天天进步——我的小档案”或教师给予“即时评语”等措施使评价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评价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绪情感、参与程度、投入程度等表现。

(3)倡导评价的多元化

在实验中,首先鼓励小学生多样的活动方式以及成果表达方式。其次,采用了档案袋评价、展示性评价、研讨式评价等多元的评价方式。再次,追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包括来自家长、学生自己以及指导者等多方面的信息。对教师所进行的评价则采用了学生评价、教师自评和行政评价等不同的形式。

(4)注重评价的反思性

在每一活动领域结束后,通过发放问卷以及召开师生讨论会、同学讨论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得失,恰当地规划未来的行动。同时,教师通过写作案例,反思自己的指导策略。

2.评价方法

根据表中各项内容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通过前后评价结果的比较反映学生和教师的进步情况。

(1)学生评价

姓名:性别:年级:日期:

(2)教师评价(见下页)

(四)课程的管理

1.设置协调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门机构

东方小学专门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大组”这一机构,并规定了课程管理的实施流程(图3):

校长室负责对课程的开展进行统一的协调;科研室负责培训、鉴定教师的工作;课程的组织与落实以综合实践活动大组为主体,德育处、少先队亦包括在综合实践活动大组内。大组设立组长一名,负责召集大组其他成员定期研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监督年级组的工作;年级组长负责与本年级各班班主任协商确定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班主任负责整体协调、管理各小组的活动。

2.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1)师资配备制度。按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则》的要求,教师全员参与,实行“团体指导,协同教学”。校长亦担任课题的指导工作。

(2)项目责任书制度。考虑到学生活动小组的数量,学校规定每位教师必须指导两个以上的小组。指导教师与科研室签定项目责任书,科研室定期检查项目的执行情况。

(3)教师工作量制度。班主任作为本班各小组指导教师的召集人,每周加两个课时。

(4)教师奖励制度。根据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以及指导学生的态度、能力和效果等对指导教师进行团体奖励或个人奖励。

(5)教师教研制度。课题组的核心成员定期召开研讨会。一至五年级各年级组每周安排一课时开展年级组教研活动。

Ⅳ 如何合理把握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部分的实施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现状分析及反思

摘 要: 围绕“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热门问题,对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展开研究与探索,通过当前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课教学现状的分析,对怎样上好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课进行了反思与探索.主要采取的策略:一是 “加强研究,明确活动的意图与目标;二是配合安排,合理调整活动内容和时间;三是因地制宜,适当增加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四是明确目标,加强活动过程的控制与指导;五是重视评价,监测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实践与综合应用 现状反思

引言:“实践与综合应用”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对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的认识及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现状堪忧:
【现状1】缺少实践活动的条件
说到小学数学的实践与综合应用,多数教师们都想到要动手操作,要有很多的教具和学具,要有现成的课程资源.而大部分小学都很难找到和新教材相配套的教学用具及可以借鉴学习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相关材料或者光盘.
老师甲:没有动手操作的材料,这课没法上.
老师乙: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尚未形成,小学吗,上不上没关系.
老师丙:没有可借鉴的案例和比较切合的教学资源,我们不会上.其实上不上都不影响质量的.
这些“没有”成了大部分教师不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托词.影响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实施力度.
【现状2】不是主要考试内容
部分教师认为,传授数学的知识和技能才是教学的核心.获得较高的分数才是数学学习的目标.实践与综合应用在小学阶段直接从试卷的卷面上很难以一种表述的形式出现,没有办法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所以教与不教都没有关系.即使上吧,自然就成了平时教学的阅读素材或者只当一个信息窗口一带而过.
【现状3】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方式无从选择
由于老师和学生对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体验少、感受少,因此解决问题时缺乏方法;加上师生的互动面窄,很多教师面对实践活动课一筹莫展,于是就上成某单元的小结课、练习课或复习课.
【现状4】安排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有差距
从1—6年级的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内容一般来自于现实生活,是其他三个知识领域的延伸,并通过活动进行拓展.但有些内容离学生的实际有差距.如六年级上册的《合理存款》,农村孩子对储蓄存款不熟悉,更别提国债利息等.对于四下的《小小营养师》,学生根本没有这方面的体验,教学只能成为看图学习.
实践与综合应用到底该怎样上呢?笔者认为,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新课程标准设立的一个学习领域,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学习活动,其内容是现实的、综合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学生需要在活动中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和交流.重视并认真开展这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对于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数学、认识数学,提高学生探索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教材安排的每个内容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实践能力.一般性的纸笔测验即所谓的考试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的,而实践活动和综合运用都是给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的,不能因为不考试就不上了,而且还应该上得很好.
1.加强研究,明确活动的意图与目标
教师首先要认真分析教材,明确教材编写意图和活动目的;弄清活动中要应用哪些知识,解决什么问题,获得什么体验.策划好课内活动和延伸到课外的活动,安排好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内容等.通过以上的思考,周密地设计活动的内容和方法,使实践活动呈现科学性、趣味性、多样性.
比如: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小学数学第5册56~57页的《制作年历》,它是安排在第五单元《年、月、日》的基础上开展的一次活动,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让学生受到尊敬长辈、热爱家庭的教育,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活动前让学生弄清相应年份中每月的天数,每月1日在星期几;课前指导学生调查重要的节日,每月1号是星期几;课内完成月历的制作:课后再制作完整的年历.这样才能统筹安排教学流程和选择教学策略,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开展活动.
2.配合安排,合理调整活动内容和时间
对教材中所提供的综合实践活动,要结合当地实际,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地调整教材内容,合理安排好活动的时间.
在《制作年历》这个活动中,教材要求制作年历,活动过程包括制作经费预算、买材料、网上查资料等.一节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可以将制作经费预算、买材料、网上查资料安排在课前和课后自己独立去完成,课上也改为制作月历.学生学会制作月历的方法后,年历的制作就可以放到课余时间去独立完成.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看谁制作的年历最美” 的活动进行评比,使年历做得更精美.
3.因地制宜,适当增加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教材中所提供的实践

Ⅳ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论文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论文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的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漂亮的图片创设情境,讲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二、动手实践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活动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和灵活运用。根据费赖登塔尔的观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行民主教学,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
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辩论。同学们争相发言,有的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引经据典,细致缜密。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如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一课时,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知识之后,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30多支不同颜色、不同长短、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得合理。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分类:有按颜色分类的;有按长短分类的;有按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分类的;也有胡乱分的。再找学生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一种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四、帮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学习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数学本身包含了许多枯燥无味的东西,特别是计算题的学习,学生的领悟能力都是有差异的,同样的计算题,有些学生可能几分钟就学会了,而有些同学可能一节课甚至更长时间也学不会,如果老师不及时去关注这样的学生的话,那么这些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课堂对于他们来说就会变得很无聊,在课堂上他们会转移注意力,去干别的事情,数学老师要去关注每一位学生,当学生学习遇见困难,要及时热情地伸出双手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恢复自信。
五、适当的表扬奖励是上好数学课堂的添加剂
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是应“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闪烁。如在练习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奖励“小红旗”给学困生,有时还主动与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学生得到老师的奖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就会更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发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极大地发展创新能力。
总之,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Ⅵ 如何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使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确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体验生活,认识社会,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
如一年级下册中“小小商店”实践活动,我设计了一个“我是优秀售货员”现场购物活动。我预先和小卖部老板联系好,地点是学校小卖部,售货员是学生若干名,顾客是全班学生,裁判是老师和同学。我是这样教学的:
① 出要求:小组合作轮流当售货员和顾客;
② 现场购物:练习认钱、算钱、找钱;
③ 全班交流:当售货员的体会;
④ 全班评比:优秀售货员若干名。
⑤ 这样设计,使综合实践活动不光具有了知识性,还具有了可操作性和趣味性,因为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旧方法,让学生在解

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去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获得直接体验,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享受成功的快乐。“小小商店”实践活动给了孩子们一个亲身体验和展示的机会,他们将是多么高兴和激动,这样更加增添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同时,“小小商店”实践活动在实地进行,让学生亲身体验,在售货和购物的实践活动中学会认识人民币,学会了元角分的计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让学生大胆体验生活,尽情享受成功。尤其是评上了优秀售货员的同学脸上笑成了一朵花。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 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加强知识的综合运用
数学是科学,更是艺术,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小学实践活动强调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它是在老师组织和指导下学生自己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强科学意识的课程。如四年级上册中“你寄过贺卡吗”实践活动,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① 影出示:造纸、寄贺卡和砍树的关系等相关资料,让学生谈谈看法;
② 小组合作探究统计:小组里个人与家庭去年收到的贺卡总数和平均数;
③ 推算和估算:全国一年大约寄出多少贺卡;
④ 全班交流:寄贺卡与砍树有什么关系;
⑤ 发散活动:我为环保出主意。
这样设计注重了知识的综合应用。其一将数学科内部的很多知识综合应用在一起。“你寄过贺卡吗”这一活动,其中“统计小组里个人和家庭去年收到的贺卡总数和平均数,推算和估算全国一年大约寄出多少贺卡”的设计,就将数学里面的加法、乘法、除法计算,求总数和平均数,推算与估算,统计等一系列知识紧密相连,融为一体,并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和融会贯通。其二“你寄过贺卡吗”活动设计,将数学、语文、品德和社会、环保等各科知识联系了起来,有力地增强了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了学科间的共同发展,协调发展。其三“你寄过贺卡吗”这一活动,把节约用纸与保护树木等环保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的学习不只是理解题目,而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学生通过这一活动,提高了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 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的民族要创新,我们的教育要创新,我们的数学教学更要创新。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最好活动,它们在活动中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渗透、培养和提高。如三年级下册中“设计校园”实践活动,我是这样教学的:①汇报课前调查情况:本校和外校校园有些什么;②小组讨论:我们校园应添设什么;③小组合作:动手设计新校园;④作品展示:评比哪组设计的校园最合理、最美丽。通过活动,一幅幅美丽的校园图景展现在全班同学面前,同时也使学生的能力、才华得到充分发展。开放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标志。“设计校园”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课前的调查是一个开放性设计,是让学生对平常校园有一个大体的印象,从而了解这些校园还缺少什么,还有哪些美中不足的地方,在改进和优化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校园”实践活动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我们的校园应添设什么,孩子们畅所欲言,有的说应建一个大花园,有的说应建一个小喷泉,有的说应建一个单双杠云梯活动区„„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角度出发,产生不同的思考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合作意识,这些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校园”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大胆设计新校园,人人在为如何把校园设计得更合理更美丽献计献策。大家既动脑又动手,用彩笔描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校园。这节实践活动课,充分挖掘和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收到了非常可喜的效果。

总之,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一定要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数学教材为蓝本,把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就能感受到数学的重要,增进对数学的
兴趣,并获得更多的能力和本领,还能促进学生更自觉的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热爱数学。

Ⅶ 小学数学里的综合与实践可以分为哪些知识点

第一在数与代数领域,看起来简单实则内容加深。第二,在空间与图形领域,变简单。第三,在统计与概率领域,由简便难。由认识到自己作图。第四,在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应用题基本和实际相结合。

Ⅷ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都有哪些

内容分析

本次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方向与位置》

基础上设计的

本次活动主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
体会方位
知识,感受生活中的方位概念。
并通过小组合作、研究,
描绘出合理
的旅游路线,并尝试
设计一个受欢迎的旅游方案。活动分两个阶段:

一是准备阶段,在此阶段中,
我们提出课题,
讲明活动的意义。
根据
地域特点确定了文化广场、
森林公园、
长城、
九龙泉水库等几大景点。
对学生进行分组,明确每组活动任务。各小组自己进行了人员分工,
并讨论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学生走入生活中,
通过实地测量、
查询访问、
查阅资料等不同手段搜集记录下不同景点的相对位置方向
及距离。
并绘制出以文化广场为中心的部分景点的坐标图;
二是汇报
信息、设计方案阶段,即为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阅读全文

与小学综合与实践知识结构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