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学数学行程和工程问题
行程问题1、东西两镇相距16千米,甲、乙各从一镇以等速相背而行,甲先出发一段时间,乙出发3小时后两个人相距80千米。这时乙行的路占甲行3/5,求甲比乙提早几小时出发?
2、甲、乙两人分别从东西二镇同时相向而行,甲时速12千米,乙时速8千米。当甲抵达西镇时,乙又用2小时15分抵达东镇。求两人相遇时各行了多大距离?
3、甲乙两从某地相背而行,甲要行的距离为乙的3倍。甲时速为12千米,乙时速为9千米,今甲比乙提早2小时出发,当乙到达目的地时,甲距其目的地仍有36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甲车由东城行向西城,每小时行18千米,乙车由西城走向东城,每小时行16千米,甲车比乙车迟一小时出发,而他们恰好在两城中点处相遇。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在行车、行船、行走时,按照速度、时间和距离之间的相依关系,已知其中的两个量,要求第三个量,这类应用题,叫做行程应用题。也叫行程问题。
行程应用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速度、时间、距离之间的数量关系:
距离=速度×时间
速度=距离÷时间
时间=距离÷速度
按运动方向,行程问题可以分成三类:
1、 相向运动问题(相遇问题)
2、 同向运动问题(追及问题)
3、 背向运动问题(相离问题)
1、 相向运动问题
十、行程应用题
相向运动问题(相遇问题),是指地点不同、方向相对所形成的一种行程问题。两个运动物体由于相向运动而相遇。
解答相遇问题的关键,是求出两个运动物体的速度之和。
基本公式有:
两地距离=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两地距离÷速度和
速度和=两地距离÷相遇时间
例1、 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54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向而行,经过3.6小时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例2、 两城市相距138千米,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两城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3千米,乙每小时行12千米,乙在行进中因修车候车耽误1小时,然后继续行进,与甲相遇。求从出发到相遇经过几小时?
2、同向运动问题(追及问题)
十、行程应用题
两个运动物体同向而行,一快一慢,慢在前快在后,经过一定时间快的追上慢的,称为追及。
解答追及问题的关键,是求出两个运动物体的速度之差。基本公式有: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例1、 甲乙两人在相距12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乙骑车在后面,每小时速度是甲的3倍。几小时后乙能追上甲?
12÷(4×3-4)=1.5小时
例2、 一个通讯员骑摩托车追赶前面部队乘的汽车。汽车每小时行48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60千米。通讯员出发后2小时追上汽车。通讯员出发的时候和部队乘的汽车相距多少千米?
要求距离差,需要知道速度差和追及时间。
距离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60-48)×2=24千米
例3、 一个人从甲村步行去乙村,每分钟行80米。他出发以后25分钟,另一个人骑自行车追他,10分钟追上。骑自行车的人每分钟行多少米?
要求“骑自行车的人每分钟行多少米”,需要知道“两人的速度差”;要求“两人的速度差”需要知道距离差和追及时间
80×25÷10+80=280米
3、背向运动问题(相离问题)
十、行程应用题
背向运动问题(相离问题),是指地点相同或不同,方向相反的一种行程问题。两个运动物体由于背向运动而相离。
解答背向运动问题的关键,是求出两个运动物体共同走的距离(速度和)。基本公式有:
两地距离=速度和×相离时间
相离时间=两地距离÷速度和
速度和=两地距离÷相离时间
例1、 甲乙两车同时同地相反方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乙车每小时快5.5千米。4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例2、 甲乙两车从AB两地的中点同时相背而行。甲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行驶,到达A地后又以原来的速度立即返回,甲车到达A地时,乙车离B地还有40千米。乙车加快速度继续行驶,到达B地后也立即返回,又用了7.5小时回到中点,这时甲车离中点还有20千米。乙车加快速度后,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乙车在7.5小时内行驶了(40×7.5+40+20)千米的路程,这样可以求得乙车加快后的速度。
(40×7.5+40+20)÷7.5=48(千米)
例3、 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同向而行,3小时后甲车在乙车前方15千米处;如果两车同时同地背向而行,2小时后相距150千米。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根据“3小时后甲车在乙车前方15千米处”,可求得两车的速度差;根据“两车同时同地背向而行,2小时后相距150千米”,可求得两车的速度和。从而求得甲乙两车的速度(和差问题)
工程问题:
15 工程问题
【含义】 工程问题主要研究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这类问题在已知条件中,常常不给出工作量的具体数量,只提出“一项工程”、“一块土地”、“一条水渠”、“一件工作”等,在解题时,常常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
【数量关系】 解答工程问题的关键是把工作总量看作“1”,这样,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进而就可以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列出算式。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总工作量÷(甲工作效率+乙工作效率)
【解题思路和方法】 变通后可以利用上述数量关系的公式。
例1 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现在两队合作,需要几天完成?
解 题中的“一项工程”是工作总量,由于没有给出这项工程的具体数量,因此,把此项工程看作单位“1”。由于甲队独做需10天完成,那么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1/10;乙队单独做需15天完成,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15;两队合做,每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1/10+1/15)。
由此可以列出算式: 1÷(1/10+1/15)=1÷1/6=6(天)
答:两队合做需要6天完成。
例2 一批零件,甲独做6小时完成,乙独做8小时完成。现在两人合做,完成任务时甲比乙多做24个,求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解 设总工作量为1,则甲每小时完成1/6,乙每小时完成1/8,甲比乙每小时多完成(1/6-1/8),二人合做时每小时完成(1/6+1/8)。因为二人合做需要[1÷(1/6+1/8)]小时,这个时间内,甲比乙多做24个零件,所以
(1)每小时甲比乙多做多少零件?
24÷[1÷(1/6+1/8)]=7(个)
(2)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7÷(1/6-1/8)=168(个)
答:这批零件共有168个。
解二 上面这道题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计算:
两人合做,完成任务时甲乙的工作量之比为 1/6∶1/8=4∶3
由此可知,甲比乙多完成总工作量的 4-3 / 4+3 =1/7
所以,这批零件共有 24÷1/7=168(个)
例3 一件工作,甲独做12小时完成,乙独做10小时完成,丙独做15小时完成。现在甲先做2小时,余下的由乙丙二人合做,还需几小时才能完成?
解 必须先求出各人每小时的工作效率。如果能把效率用整数表示,就会给计算带来方便,因此,我们设总工作量为12、10、和15的某一公倍数,例如最小公倍数60,则甲乙丙三人的工作效率分别是
60÷12=5 60÷10=6 60÷15=4
因此余下的工作量由乙丙合做还需要
(60-5×2)÷(6+4)=5(小时)
答:还需要5小时才能完成。
例4 一个水池,底部装有一个常开的排水管,上部装有若干个同样粗细的进水管。当打开4个进水管时,需要5小时才能注满水池;当打开2个进水管时,需要15小时才能注满水池;现在要用2小时将水池注满,至少要打开多少个进水管?
解 注(排)水问题是一类特殊的工程问题。往水池注水或从水池排水相当于一项工程,水的流量就是工作量,单位时间内水的流量就是工作效率。
要2小时内将水池注满,即要使2小时内的进水量与排水量之差刚好是一池水。为此需要知道进水管、排水管的工作效率及总工作量(一池水)。只要设某一个量为单位1,其余两个量便可由条件推出。
我们设每个同样的进水管每小时注水量为1,则4个进水管5小时注水量为(1×4×5),2个进水管15小时注水量为(1×2×15),从而可知
每小时的排水量为 (1×2×15-1×4×5)÷(15-5)=1
即一个排水管与每个进水管的工作效率相同。由此可知
一池水的总工作量为 1×4×5-1×5=15
又因为在2小时内,每个进水管的注水量为 1×2,
所以,2小时内注满一池水
至少需要多少个进水管? (15+1×2)÷(1×2)
=8.5≈9(个)
答:至少需要9个进水管。
❷ 小学数学行程问题类型题。
某校学生春游,由于车辆不足须让一部分同学先走,一部分同学坐车,到途中某地车版放下原来的同学先权走掉头去接剩下的同学再去追剩下的同学.已知最后车和同学们一起到达,学生速度8km/h,汽车:40km/h,一共100km。求最少时间。
分析:两组学生乘车的时间的关系
上分析图:
❸ 小学数学有关行程问题的题目有哪些
若往返都步行,则全程需要70分钟----那么回家步行用70÷2=35分
则骑车上学用50-35=15分,
骑车往返共用15*2=30分钟。
2题
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下桥共用120秒-----火车上一个点(车尾点或车头点)运行的距离是 桥长+车身长
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80秒-----火车上一个点(车尾点或车头点)运行的距离是 桥长-车身长
120+80=200秒时间-----火车上一个点(车尾点或车头点)运行的距离是 桥长+车身长+桥长-车身长=2个桥长。
那么火车速度=1000*2÷(120+80)=10米/秒
车身长=10*120-1000=200米。
❹ 几个小学数学行程问题
1、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180KM的A、B两地相向而行,3小时候,两车距离终点30KM的地方相遇。已知甲比乙的速度要快,求甲、乙的速度是多少?
180/2=90(KM)
90+30=120(KM)
120/3=40(km/时)
(180-120)/3=20(km/时)
答 :甲速度为40km/时,乙速度为20km/时
2、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往返于A、B之间,第一次相遇在距A地20KM处,第二次在距A地40KM处,求A、B的距离
不会做
3、一位同学在36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跑了一圈,已知他前一半时间每秒跑5米,后一半时间每秒跑4米。求他后一半路程用了多少时间?
解:设他跑全路程用了X秒
1/2X*5+1/2X*4=360
1/2X*(5+4)=360
1/2X*9=360
9/2X=360
X=360*2/9
X=80
360/2=180m
80/2=40秒
180/5=36秒
80-36=44秒
答:后一半路程用了44秒
祝你学习进步
❺ 小学数学应用题(有答案)题比较段
小明参加QQ游戏“钓鱼比赛”,每关有50条鱼,评分方法以:钓上一条3个Q币(注:钓鱼有一定版时权间限制,过了时间鱼就变成了石头),没钓上劳动报酬1个Q币,钓石头上来倒扣1个Q币。小明最后得到的Q币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当50条全钓上时, 50(偶数)×3 = 偶数
当50条全未钓上时, 50(偶数)×1=偶数
当全钓的石头时 50(偶数)×(-1)=偶数
又50(偶数)拆分成三个数时有两种情况:
偶数(50)=奇+奇+偶 = 偶+偶+偶
当偶数(50)=奇+奇+偶时
奇×3+奇×1-偶×1 =奇+奇-偶=偶
当偶数(50)=偶+偶+偶时
偶×任何数=偶
所以偶+偶-偶=偶
所以不管什么情况下,最后结果都是偶数
❻ 小学数学难题 行程问题
因为小轿车比小货车早10分钟到达城门~
所以小轿车驶离城门9千米花了10分钟~即1/6小时
所以小轿车的速度为
9千米/六分之一小时=54千米/小时
因为小轿车的速度比小货车快6千米
所以小货车的速度是48千米/小时
用等时间的方法算
设学校到城门的距离是X千米
X/48=(X+9)/54
解方程得X=72
即学校到城门的距离是72千米
这道题不难~~
但是小盆友一定要注意统一单位哦~~
❼ 小学数学题----行程问题---要解答过程
如果不考虑休息,两人相遇需要:
20/(4+6)=2小时
2小时的时候,
甲休息了1次5分钟,离下一次休息还有:60+5+60-120=5分钟
乙正好休息了2次10分钟。
甲乙还相距:
5/60*4+20/60*6=1/3+2=7/3千米
甲乙5分钟共行(4+6)*5/60=5/6千米
这样,到甲再次休息的时候,甲乙还相距:7/3-5/6=3/2千米
乙单独行5分钟,能行:6*5/60=1/2千米
甲乙还相距:3/2-1/2=1千米
甲乙共行这1千米,还需要:1/(4+6)=1/10小时=6分钟
到第一次相遇,共用了:
2*60+5+5+6=136分钟
❽ 小学五年级上数学行程问题咐答案
五年级行程问题主要是相遇问题,首先要记住关于行程问题的三个基本关系式:
速度内X时间=路程容 路程除以速度=时间 路程除以时间=速度
相遇问题关系式主要记住:速度和X相遇时间=相遇路程
对于逆向思维的题目应该用方程解答简单一些!题目自己找吧!
❾ 小学数学行程问题整理
追及问题:
(相向而行):追及路程/追及速度和=追及时间
(同向而行):追及路内程/追及速度差=追及时间
行船问容题:
V顺=V船+V水
V逆=V船-V水
(V顺+V逆)/2=V船
(V顺-V逆)/2=V水
(V=速度)
我的肯定是正确的哦!是老师说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