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第一课时听课综合/意见
·《统计--条形统计图》知识点归纳\x0d《统计--条形统计图》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1、统计图中1格表示不同单位量,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判断1个表示几个单位.数据大,每1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多,数据小,每1格所表示的单位就?2、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3、明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直观、方便、便...·《统计》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学设计\x0d《统计》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2、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3、通过对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习的...·《统计》条形统计图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x0d《统计》条形统计图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06-108页的内容,练习二十二第一、第二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认识条形统计图 教学设计(一)\x0d认识条形统计图 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课本P94、95.教学目标:1、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北师版: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学设计\x0d北师版: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2.能读懂统计图表,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能做出简单的预测.3.体验数据的收集、...·《统计》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二\x0d《统计》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二 课题 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⑵ 急需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语文期中试卷,要两个部分:知识技能、综合应用。要答案。
数学18–8+2 48+25–48 88÷88×1
60÷12×6 125÷5÷5 100÷25×4
15×6÷90 45÷45×100 15+2–15+2
二、填空
1、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 )位是亿位。
2、一个数的千万位是6,千位是4,其余各位都是0,那么这个数写作( )。
3、两个因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扩大15倍,要想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必须( )。
4、除数是890,商是830,余数是80,被除数是( )。
4、除数是三位数,被除数是六位数,那么商最多是( )位数,最少是( )位数
5.200047009读作(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用亿作单位的数约是( )。
6.最小的九位数是(),比最大的八位数多( )。
7.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66,这三个数是( )、( )、( )。
8.张师傅3小时生产21个零件,照这样计算要生产84个零件需要()小时。
三、下面的话正确的画“√”,错的画“╳”
1.一个数与1相乘积仍是这个数。 ( )
2.一个数与0相乘积仍是这个数。 ( )
3.一个数除以1,商等于1。 ( )
4、最小的七位数是1111111 ( )
5、被乘数扩大100倍,乘数缩小10倍,积扩大10倍。 ( )
四、选择题
①.52乘以78减去26的差,积是多少?正确算式是( )。
A.52×(78–26) B.52×78–26 C.(78+26)×52
②.520减去208的差再乘以5,积是多少?正确算式是( )。
A.520–208×5 B.5×(520+208) C.(520-208)×5
③.360除以42与18的和,商是多少?正确算式是( )。
A.(42+18)÷360 B.360÷(42+18) C.360÷42+18 D.(42×18)÷360
④.84加上1794除以78的商,和是多少?正确算式是( )。
A.(84+1794)÷78 B.78÷(84+1794) C.78×(84+1794) D.84+1794÷78
⑤.算式:1440÷(90–21)+284。如果把运算顺序改成1440除以90的商,减去284与21的和,差是多少?正确算式是( )。
A.1440÷90–(284+21) B.1440÷90–284+21
⑶ 小学计算题
口算题43条:120+9= 148+37= 45+97= 32+268= 350+470= 199+76= 12+18+14=
25+67+75= 46+49+51= 84+27+73= 100-43= 420-150= 200-82= 175-56=
151-99= 323-195= 760-5-403= 174-48-52= 416-216-78= 520-145-65=
60+250= 203-80= 145+55= 318-198= 99+232= 543-306= 227+173= 175-35= 436+208= 621-199= 45+65+55= 157-48-57= 62+160+38= 259-128-72=
72+114+86= 365-165-80= 982+52+48= 574-162-38= 295+198= 328-209=
120×5= 420×20= 28×99=
竖式计算题30条:
180÷= 720÷30= 360÷30= 920÷40= 780÷60= 960÷40=
432÷24= 625÷23= 837÷43= 850÷17= 780÷26= 544÷17=
898÷28= 420÷30= 780÷20= 690÷30= 750÷50= 840÷60=
520÷40= 920÷23= 864÷32= 840÷24= 704÷44= 480÷32=
672÷21= 754÷58= 897÷39= 624÷26= 576÷18= 173÷17
25 -15 -80 =
26 -6 -64 =
27 + 3 -48 =
28 + 12 -32
29 + 21 -16 =
30 + 30 + 0 =
31 + 39 + 16 =
32 + 48 + 32 =
33 + 57 + 48 =
34 + 66 + 64 =
35 + 75 + 80 =
36 + 84 + 96 =
37 + 93 + 112 =
38 + 102 + 128 =
39 + 111 + 144 =
40 -30 -140 =
41 -21 -124 =
42 -12 -108 =
43 -3 -92 =
44 + 6 -76 =
45 + 15 -60 =
46 + 24 -44 =
47 + 33 -28 =
48 + 42 -12 =
49 + 51 + 4 =
50 + 60 + 20 =
51 + 69 + 36 =
52 + 78 + 52 =
53 + 87 + 68 =
54 + 96 + 84 =
55 -45 -200
56 -36 -184 =
57 -27 -168 =
58 -18 -152 =
59 -9 -136
60 + 0 -120
61 + 9 -104
62 + 18 -88
63 + 27 -72 =
64 + 36 -56
65 + 45 -40 =
66 + 54 -24 =
67 + 63 -8 =
68 + 72 + 8 =
69 + 81 + 24
70 -60 -260
71 -51 -244 =
72 -42 -228 =
73 -33 -212 =
74 -24 -196 =
25 -15 -80 = 10 -80 = -70
26 -6 -64 = 20 -64 = -44
27 + 3 -48 = 30 -48 = -18
28 + 12 -32 = 40 -32 = 8
29 + 21 -16 = 50 -16 = 34
30 + 30 + 0 = 60 + 0 = 60
31 + 39 + 16 = 70 + 16 = 86
32 + 48 + 32 = 80 + 32 = 112
33 + 57 + 48 = 90 + 48 = 138
34 + 66 + 64 = 100 + 64 = 164
35 + 75 + 80 = 110 + 80 = 190
36 + 84 + 96 = 120 + 96 = 216
37 + 93 + 112 = 130 + 112 = 242
38 + 102 + 128 = 140 + 128 = 268
39 + 111 + 144 = 150 + 144 = 294
40 -30 -140 = 10 -140 = -130
41 -21 -124 = 20 -124 = -104
42 -12 -108 = 30 -108 = -78
43 -3 -92 = 40 -92 = -52
44 + 6 -76 = 50 -76 = -26
45 + 15 -60 = 60 -60 = 0
46 + 24 -44 = 70 -44 = 26
47 + 33 -28 = 80 -28 = 52
48 + 42 -12 = 90 -12 = 78
49 + 51 + 4 = 100 + 4 = 104
50 + 60 + 20 = 110 + 20 = 130
51 + 69 + 36 = 120 + 36 = 156
52 + 78 + 52 = 130 + 52 = 182
53 + 87 + 68 = 140 + 68 = 208
54 + 96 + 84 = 150 + 84 = 234
55 -45 -200 = 10 -200 = -190
56 -36 -184 = 20 -184 = -164
57 -27 -168 = 30 -168 = -138
58 -18 -152 = 40 -152 = -112
59 -9 -136 = 50 -136 = -86
60 + 0 -120 = 60 -120 = -60
61 + 9 -104 = 70 -104 = -34
62 + 18 -88 = 80 -88 = -8
63 + 27 -72 = 90 -72 = 18
64 + 36 -56 = 100 -56 = 44
65 + 45 -40 = 110 -40 = 70
66 + 54 -24 = 120 -24 = 96
67 + 63 -8 = 130 -8 = 122
68 + 72 + 8 = 140 + 8 = 148
69 + 81 + 24 = 150 + 24 = 174
70 -60 -260 = 10 -260 = -250
71 -51 -244 = 20 -244 = -224
72 -42 -228 = 30 -228 = -198
73 -33 -212 = 40 -212 = -172
74 -24 -196 = 50 -196 = -146
11 3^3-5
12 4^2-34%
13 3.25-315%
14 7^3+445%
15 12+5268.32-2569
16 123+456-52*8
17 45%+6325
18 1/2+1/3+1/4
19 789+456-78
20 45%+54%-36%
2. 脱式计算(能简算要简算)12%
6/7+2/15+1/7+ 13/15 19/21+5/7-3/14
2/3+5/9-2/3+5/9
8/9-(1/4-1/9)- 3/4
一、 计算(60%)
1、 口算(14%)
3.5×2= 4.8÷1.2= 8-7.5= 1.4×0.5= 1- =
10.5-3.5= 0.6+2.5= 15×0.6= 1÷0.4= + =
4÷20= 1.25×0.8= 0.32×10= 2.5-2.5×0.4=
2、 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12%)
12.5×3.2×0.25 4.56×101-4.56 (0.2+7.63÷0.7)×0.1
3、 解方程(12%)
0.12χ+1.8×0.9=7.2 (9-5χ)×0.3=1.02 6.4χ-χ=28+4.4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填空(20分)
1.最大的四位数是( ),最小的五位数是( ).
2.用0、2、5这三个数字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 ).
3.7496100读作( ),约是( )万.
4.三千六百万零七十写作( ).
6.0.89由( )0.1和( )0.01组成.
7.被减数、减数、差三者的和是24,被减数是( ).
8.72个0.01组成的数是( ).
9.9000公顷=( )平方千米.
10.3平方千米=( )平方米.
11.一个数千位和百分位上都是“9”,其余各位均为“0”,这个数是( ).
12.0.37写成分数是( ).
13.被除数等于除数( )商.
14.两个因数的积是96,其中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 ).
15.499000约等于( )万.
16.万级上的计数单位有( ).
二、判断(16分)
1.亿以内数的读法,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只读一个“零”. ( )
2.整数都比小数大. ( )
3.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 )
4.80.80读作:八十点八十. ( )
5.积一定比因数大. ( )
6.4角8分等于0.48元. ( )
7.3700÷200商是18余数是1. ( )
8.比较小数的大小要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 ( )
三、计算(18分)
①8256÷258 ②107×39 ③321×109
④8897÷31 ⑤22119÷219 ⑥96×315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18分)
①728+199 ②637-201 ③16×25
④420÷35 ⑤36×5×4 ⑥720÷8÷9
五、应用题(28分)
1.一张办公桌的价钱是210元,是一把椅子的价钱的3倍,一把椅子多少元?(先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再解答.)
2.一本故事书的价格是18.31元,比一本科技书贵1.49元,这本科技书多少元?(先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再解答.)
3.新华书店运进文艺书2800册,运进的科技书比文艺书的2倍少1200册.运进科技书多少册?
4.有块长方形稻田,长900米,宽200米,共收水稻97200千克,平均每公顷收水稻多少千克?
5.从果园运走1500千克桃,运走的苹果是桃的4倍,桃和苹果一共运走多少千克?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级数学期末检测题
( 检测时间:60分钟 )
学校 班级 姓名 评分
亲爱的同学:
你好!为了解一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利于今后更快地进步,相信你能轻松、认真地作答。祝你考出好成绩!
一、计算:37'
1、口算:10'
450÷90= 250×80= 75÷15= 700+380=
600-320= 96÷8= 36+36= 90×9-9=
15×2×3= 99+101= 360-90= 200÷4×5=
505÷( )=5 ( )+1.8=2 90×( )=0 ( )÷3=21
98万-48万= 75亿+63亿= 1600÷40= 50×60=
2、列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9'
4080×50= 305÷61= 306×37= ★600÷67=
3、脱式计算:18'
(76×32-2036)÷36 4×107×25 623÷89×(407-168)
592÷(71-34)+16 72×36+36×128 786÷6 + 136×5
二、填空: '
1、天王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2870990000千米,这个数读作( ),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是( ),省略“亿”后面的位数约是( )。
2、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一亿四千九百五十九万七千八百七十千米,
这个数写作( )≈( )万≈( )亿。
3、一亿里面有( )个千万;与一亿相邻的数是( )和( )。
4、839500674这个数里,“8”在( )位上,表示( );百万位上是( ),表示( )个( );它是由( )个亿、( )个万、(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5、用四个“8”,三个“0”,组成下面各数:
(1)只读出一个“0”的数,写作( );
(2)读出两个“0”的数,写作( );
(3)一个“0“也不读出的数,读作( )。
6、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88000 80800 80008 80080
7、两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其中一个数乘以5,要使积不变,另一个乘数要 。
8、在584÷27中,把除数27看作 来试商,商的最高位是 ,商是 ,余数是 。
9、在○里填上“<”、“>”或“=”。
9999999○1223456 24万○25000 24×15○2×15×12 34+66×3○(34+66)×3
10、如果3□2÷36的商是一位数,□里的数最大可以填( ),最小可以填( )。
11、在一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也扩大10倍,商( )。
( )7、图 中,共有( )组平行线,有( )组互相垂直的线段。
12、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 ),最小倍数是( ),最大的因数是( ),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 )的,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 )的。如18的因数有( )。
12的倍数有( )。
13、小明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把除数30看成36,算出的商是5,正确结果应是(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
2、下面的数中,( )读的零最多。
A 、50005500 B 、50500505 C 、50055005 D 、55005005
4、下面的数中,( )最接近90万。
A 、 901000 B 、900090 C 、895000 D、 89999
5、( )6、计算算式800÷16时,可以将它转化为
A、800÷10÷6 B、800÷8÷2 C、800÷12÷4
6、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 )。
A、1位数 B、2位数 C、3位数 D、1位数或2位数
7、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折痕间的关系是( )。
A、互相平行 B、互相垂直 C、可能互相平行,也可能垂直
8、明明画了一条比6厘米长2毫米的( )。 A、线段 B、射线 C、直线
9、16、□72÷67的商是两位数,□中的数有( )种填法? A、3 B、4 C、5
10、四年级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28人,每四人一组参加劳动,一共要分成( )组。
A、24÷4+28 B、24+28÷4 C、(24+28)÷4
三年级综合试题
计算:
1、口算与估算:
900÷30 12×40 480÷80 16×6 12×7
420÷60 100×26 2400+300 5600÷70 320+780
90÷18 16×25 480+30 300-25×4 100-72÷8
689×5≈ 5430÷9≈ 3976÷8≈ 2080×4≈ 260×8≈
2、用竖工计算并验算:
209×43 8652÷36
3、脱式计算:
210+405÷9×12 4020÷20-18×11
4、列式计算:
345减去345除以5的商,差是多少? 882除以21的商加上18,和是多少?
基础知识:
一、填空:
1、已知时间和工效,求工作总量的关系式是:( )。
2、最大两位数和最小两位数的和是( )差是( )。
3、在□24÷35中,如果商是两位数,□中最小要填( )。
4、填上合适的数:
12米=( )分米 9吨=( )千克 18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5、被除数扩大2倍,除数不变,商( )。
6、一个长方形的长60米,宽50米,它的周长是( )。
7、一个两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这说明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 )。
8、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支铅笔长18( ) 课桌高7( ) 一棵大树高15( )
教室长9( ) 90米=( )分米=( )厘米
9、一个数的19倍是361,这个数是( )。
10、9275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写作( )。
11、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2平方分米,它的宽是6分米,长( )分米。
12、要求一辆汽车的速度,必须知道( )和( )两个条件,它们的关系是( )。
13、( )里最大能填几?
14×( )<99 19×( )<80 45×( )<200
14、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6□58≈7000,□内的数可能是( )。
15、250减去170与80的和,差是( )。
二、判断:
1、要求工效,必须知道总产量和时间。( )
2、用1米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大。( )
3、用4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10平方厘米。( )
4、算式48÷16-2和48÷(16-2)的计算结果相同。( )。
5、7830除以23,商34后余下的数是1。( )
应用题:
1、买两台录音机要448元,照这样的价钱填写下表: 台数 3 9
价钱(元) 896 1344
2、加工一批零件,计划每天加工24个,25天完成,实际20天完成,实际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
3、李大伯果园里共栽4行果树,每行15棵,一共摘了180筐,一棵苹果树摘苹果多少筐?
4、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50米,洒水宽度是8米。洒水车行驶6分钟,能给多大的地面洒上水?
5、学校买了8盒乒乓球,每盒5袋, , ?(补充一个条件和问题,再解答出来)
6、一架飞机两小时飞行了1700千米,照这样计算,6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操作题:
1、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工人们修一条路,每天修30米,需要4天修完,如果每天修40米需要几天修完?
学校买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买5个要用多少元?
⑷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怎样选书读
书的家园
——广州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性活动第四单元
《知识宝库·
书的家
园》教学设计
(设计者:南沙区三民小学
梁老师)
教学目标:
1
、了解图书分类知识
2
、能有条理地向别人介绍学校图书馆的基本情况,能合作制定
“图书馆借阅图书守则”
3
、懂得爱护图书,遵守图书馆的规则
教学准备:
1
、带学生参观学校的图书馆,了解学校图书馆的基本情况
2
、小品、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别的学校的同学——小茵。
(出示课件)
她是个读书迷,她在学校就最喜欢到
“书的家园”——图书馆里
看书了。我们今天就来为她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的“书的家园”——图
书馆。
(板书课题)
二、了解学校图书馆的基本情况
1
、根据昨天的调查,请利用调查表,结合自己的了解来介绍一
下我校图书馆的情况。
2
、我们是怎样在学校借阅图书的呢?你借过什么书籍呢?你想
借些什么书呢?
三、了解图书分类知识
1
、小茵:刚才同学们所讲的书,知道怎样才能更快地在图书馆
里找出来呢?
2
、课件出示学校图书分类,让学生把书分类。
3
、分类其它书籍。
4
、延伸:现场采访会。
(请来图书管理员,对于分类知识,你还
有什么想问的?并填好
37
页的“采访卡”
)
四、爱护图书,遵守规则
1
、
遨游书的海洋是件快乐的事,
安静的环境使我们更好地读书。
在图书馆里,这些同学做得对吗?(
38
页判断,写感受)
2
、
让我们来制定一个“图书馆借阅图书守则”
,大家一起维护好
图书馆的环境,保护好图书。
五、总结,作业
1
、图书馆是书的家园,也是知识的宝库。齐读有关书的名言。
2
、请同学尝试向老师借你想要看的书,写明书名,作者及分类
等资料
⑸ 苏教版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期末(基础知识) 试卷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水平测试卷成绩 2007年6月(100分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复习卷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一、 读
⑹ 请问小学四年级数学五个性质是什么四个定律又是什么
这个可以吗?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内容、目标及说明与建议: 1 四则运算 2 位置与方向 3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营养午餐 4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5 三角形 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7 统计 8 数学广角 小管家 9 总复习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说明与建议】 1、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例1加减混合运算,例2乘除混合运算),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例3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两个商(积)之和(差)的混合运算)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例5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运算试题),有关0的运算。 2、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梳理有机结合起来。本单元在整理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3、将探求解题思路过程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本单元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还要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正确地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4、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本单元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之一。教学时,要注意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要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如,可引导学生这样描述思路“先算出每天接待多少人,再计算6天接待多少人”。不要停留在“先用987÷3,再乘6”的描述方式上。可能开始时学生不习惯,但要逐步培养这种分析方法。 第二单元 位置和方向 【教学目标】 1.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 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说明与建议】 1、本单元共安排了4个例题:例1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例2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 例3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例4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2、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已经初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重要性。教材选取现实生活的素材,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作用和价值。例如,通过“公园定向越野赛”的情境,引出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知识,让学生知道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注意创设活动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生已经具有了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在这个年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并且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说明与建议】 1、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连减的简便计算、加减计算的灵活运用、连除的简便计算、乘除的灵活运用、乘加的灵活运用)。 2、本单元所学习的五条运算定律,不仅适用于整数的加法和乘法,也适用于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随着数的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在实数甚至复数的加法和乘法中,它们仍然成立。因此,这五条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 3、将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集中于一个单元,加以系统编排,便于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4、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本单元教材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关注数学的现实背景,从社会生活中来,到社会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教学回归社会、回归生活的愿望。因此,领会教材的这一意图,用好教材,借助数学知识的现实原型,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运算定律,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意义。进而,凭借知识意义的理解,也有利于所学运算定律的运用。 5、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运算定律的运用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探究、尝试,让学生交流、质疑。相应地,教师也应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探究时,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学生的思路,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度启发;当学生交流时,耐心倾听,洞悉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必要的点拨,帮助学生讲清自己的算法,让其他同学也能明白。、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说明与建议】 1、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和性质(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生活中的小数(单名数、复名数的互化)、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这些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2、简化小数的意义的叙述。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值原则。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淡化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3、重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十进分数,由于学生没有系统学习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十进关系有困难,为此教材除了在正式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如,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很多根据十进制计量单位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的练习。 4、改变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扩大……倍”“缩小……倍”的说法。“扩大……倍”与“缩小……倍”在小学数学阶段约定俗成的理解是:扩大几倍就是乘几。缩小几倍就是除以几。但是一些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数a扩大n倍,应是a+na倍,而不是na。也有人认为:“倍”只适用于数的扩大,不适用于数的缩小。考虑到上述问题以及与中学的衔接,我们在本套教材中进行了尝试性的改变。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将“扩大……倍”“缩小……倍”修改为“扩大到……倍”“缩小到……分之一。” 5、重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本单元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非常重要,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如小数的性质,不仅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还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再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基础。这些知识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宜的措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 第五单元 三角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4.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说明与建议】 1、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及图形的拼组。在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单元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2、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在平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把握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3、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的特征、性质,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比较抽象。要解决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特点之间的矛盾,就要充分运用其直观性进行教学。“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 4、本单元增加了“图形的拼组”,让学生再次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从而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探索能力。 5、本册对三角形认识的教学目标与第一学段“获得对简单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有所不同,应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三角形。因此,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如落实“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等内容的具体目标时,不仅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分析、推理思考和抽象概括,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说明与建议】 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2、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基于以上原因,所以把小数加减法放在同一个例题(例1)中进行教学。这样既突出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又节省了教学时间,使学生能以较快的速度形成小数加减的良好认知结构。 3、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的情境中。如例1、例2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经历计算的全过程,同时经过合作交流,共同总结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的道理,知道当计算结果的末尾有0时,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省略0不写,使结果形式达到最简。 4、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两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和相同之处。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第一学段的三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因此,让学生充分应用旧知来自主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成为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教学时,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激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一已有知识经验,并尝试用它来计算小数加减法;让学生明确列竖式时应如何对齐数位,懂得道理何在;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主尝试的过程和结果。通过自主学习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第七单元 统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较简单的数学问题。 【说明与建议】 1、本单元的内容包括例1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根据数据的变化,体会统计的作用。例2完成折线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解决问题,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合理的推测。 2、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本单元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帮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折线的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3、合理运用迁移规律,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由于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较相似,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因此教材中选用了数据富于变化的条形统计图,从而引出另一种表达方式,自然地过渡到折线统计图。例如,例1通过对某城市六年来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人数的统计,以条形统计图为基础引出折线统计图,再引导学生观察这种统计图的特点,明确折线统计图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更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进一步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4、统计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折线统计图能更清楚地反映出数据的增减变化。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其特点,让学生感悟体会这一特点,并从中引发思考,认识折线统计图对生活的指导意义,学会根据数据的变化正确地进行预测。 5、与前面的教学要求一样,我们不要求学生会绘制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只要能根据数据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并描述、分析数据就可以了。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绘制,但并不对此作统一要求。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说明与建议】 1、本册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思想方法。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等等,它们中都隐藏着总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就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 3、在植树问题中“植树”的路线可以是一条线段,也可以是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比如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等等。即使是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也可能有不同的情形,例如,两端都要栽,只在一端栽另一端不栽,或是两端都不栽。本单元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总结出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 4、本套教材关于数学广角单元的安排,主要是通过简单的事例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或者介绍一些比较著名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经验和能力。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接触这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索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本单元就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时,应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逐步发现隐含于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对例题进行过多的变式、提高问题的难度,造成教学要求过高。
⑺ 小学四年级学生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1、错别字和错的标点不要有⑻ 综合实践四年级教案 小组宣传报 安全知识
一路安全伴我行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增强安全防护意识,树立珍爱生命的情感。
2、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了解它们的意义和作用,知道上学途中应该遵守的交通规则,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识。
3、针对上学路上的安全隐患,制订防患措施,学会如何面对潜在的安全隐患,4、掌握相应的自护和防范技能。
5、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能运用合适的方式呈现研究成果。 二、活动重难点:
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能辨认各种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 三、活动准备:
准备一些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的符号。 四、活动时间: 3课时 五、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1. 确定活动主题
教师引导:通过同学们的调查研究,我们了解了在我们上学和放学途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安全隐患,它时刻威胁着同学们的安全。我们也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到一些发生在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事故,一桩桩血淋淋的事实让我们触目惊心。同学们也许会发现,这些事故大多是因为我们的不小心、不注意、不重视造成的。同学们,我们应该怎样避免或减少这些悲剧的发生呢?
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纷纷表示要遵守交通规则,远离危险区域,学会自我防护,于是生成了“一路安全伴我行”的活动主题。
2. 制订活动方案
教师启发:要做到快快乐乐上学去,平平安安回家来,我们先要了解相关的安全常识。如: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知道它们代表的意思,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并能按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自我防护的本领。同学们准备通过哪些途径去了解这些知识和经验呢?
学生经过思考,确定通过观察、上网收集、请教老师和家长、访问民警叔叔等方式去获取信息。
教师针对访问活动进行技术指导,提示学生注意访谈礼仪,事先拟好访谈提纲,并传授多种记录的方法。 第二阶段:收集信息
1. 收集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 2. 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
3. 寻找上学、放学的路上的危险因素整理资料
⑼ 四年级综合实践知识的宝库手抄报
四年级综合实践知识的宝库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