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教师资格考试重点知识总结
教师资格考试重点分析
一、考情分析
综合素质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模块
考试内容包括职业理念、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文化素养、基本能力五大模块。各模块所占比重:基本能力48%、职业理念15%、职业道德15%、文化素养12%、法律法规10%
三、题型及分数分布
试卷分为单选题、材料分析题和写作题三种题型,满分为150分。五个模块的内容在试卷中题型题量如下:
基本能力主要考察的题型为:
2道逻辑思维能力的选择题、
2道信息处理能力的选择题、
1道阅读理解题(类似高考语文的现代文阅读)
1篇写作
这一部分可以说是综合素质的重中之重,占72分。
所剩时间真的不多了,小伙伴们要抓紧时间好好备考哦~
篇幅有限,更多科目二、科目三攻略围脖关注江西敏试教育查看哦~
㈡ 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综合素质知识框架和知识点
1.2018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将在11月份举行。从历年考试情况来看,小学综合素质的题型都内比较固定,考试容时间120分钟,总分值150分。考试模块包括职业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文化素养、基本能力五个部分。
2.模块1职业理念和模块2职业道德,需要考生不仅要识记知识点,更要以理解为主。模块3法律法规需要考生熟悉相关的法条,主要识记相关的法条。模块4文化素养需要考生平时多留心,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学识。模块5基础能力需要考生多做一些练习题,掌握一些答题的技巧。
㈢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小学知识点
第一章素质教育
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的定义、概念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均衡发展。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三,素质教育的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简称。新课改”的具体目标,第八次改革,2001年开始)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情感)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收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知*识*点*新课改倡导的新型的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哪三种)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和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知★识★点★,新的评价和考试制度核心价值的取向是什么,三点)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学生观
一,人的全面发展
1,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渊源古而有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马克思注意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劳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注意: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不是劳动)
2,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所谓的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况,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而实施的培养多种素质的教育活动的总成。
(★知★识★点★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是什么,四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通常被当做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的、相互统一二,学生的本质特征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另一个主体,是相对于教师而言的。1,学生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间接经验,直接经验)
2,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即学生在教学中具有主观能动性。★★★3,学生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身体、心理)——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三,以人为本★★★★★1,内涵、定义
A,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学生
B,在教育教学中,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为了学生的一切C,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了一切学生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A,学生是发展的人——身心发展B,学生是独特的人——差异性
C,学生是具体独立意义的人——教师切勿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3,以人为本,公正对待每个学生★★★★★
A,公正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受教育的权利(中职访谈)B,要公正合理的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无差等)
C,要公正合理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班集体(恰当的评价)D,要公正客观的处理学生中的各类矛盾冲突(法官)4,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注意:因材施教并非是要减少学生的差异
学生观的简答题答题思路:
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1,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材料中教师根据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和要求,适时调整教学计划,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教师与学生应建立一种民主、平等与合作的关系,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听取、采纳学生的意见。3,教育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做到因材施教,不一刀切,询问其他学生的意见。注意:理论+从材料中哪句话看出来的,稍作分析。
教师观
一、教师职业
所谓的“教师观”,就是关于教师职业的基本观念,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看法和期望的反映。A,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性的职业《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B,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创造性(教育教学方法、理念等)职业。
有目的的培养人才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领域的根本特征。富有创造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性的学生。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创造性(教无定法)2,连续性、广延性(时间、空间)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三,现代教师观教师角色的转变:(单一到多元转变)1,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国、地、校)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四、教师专业发展1,基本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机构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2,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A,职前教育
B,新教师入职辅导C,在职培训
D,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E,自我教育——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知★识★点★什么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
教育观
一,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1,教育法的内涵
广义的教育法是指由国家权利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的,以国家强制力保护实施的教育行为规范体系及其实施所形成的教育法律关系和教育法律秩序的总和。狭义的教育法则专指由国家权利机关制定的教育法律。2,教育法的特点A,主体的复杂性
教育行政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学校和几乎每个家庭公民都是教育法调整的对象。B,调整范围的广泛性
调整的对象;调整的关系;教育领域的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二,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解读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解读立法基础:
A,理论基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注意理论B,立法依据——《宪法》
C,实践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立法宗旨(目的)
㈣ 求教师资格证(小学)复习资料
小学会考两个科目;
科目一综合素质大体考:单选、材料分析、写作
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大体考:单选、简答、材料分析、教学设计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频考点汇总
科一:综合素质
难度最小的一科,很多知识点都是高中文综内容,属于记忆考试科目,花时间背就很好过。
主要有以下几大模块。
1.职业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2.职业道德(三爱两人一终身)
3.法律法规(六法一纲要)
4.基本文化素养(历史、科学、文学、艺术)
5.职业道德(职业道德规范、人际关系处理、班主任工作规定)
科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是三科中唯一有一点难的,知识点相对来说涉及的比较多,考查题型更丰富,都是较为常规的题型,如果按照各知识点的题型进行备考,大部分都是可以顺利通过的。
首先一定要多背背背!然后多做题,最后熟悉答题套路,比如教学、德育必背,辨析题一定要判断对错,能拿到1/3分数,加上知识点差不多啦。
㈤ 求小学教师资格证 《教育知识与能力》的复习资料(word)
教师资格证是全国统考的,小学教师资格证考《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由于网络问答无法上传Word资料,只能文字形式。
想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这门考到高分,首先要很清楚这科往年的考情,也就是分多少版块,每个版块重点是什么?占多少分值,然后再针对性的学习,下面将一起分析这门科目考情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一、考情分析:
2017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将在11月份举行。分析历年考试真题可知,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型和形式基本保持不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钟。报告分数120分,折合分70分及格(卷面分数要确保达到96分以上考试就没问题)。考试模块包括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6个部分。
现总结分析历年考题,把握其命题规律、知识点考查形式、考查知识点分布等特点,帮助考生从整体上明确考试方向,促进考生从整体上把握各部分内容。
(一).试卷结构及题型分布
总结:总体来说,2017 年下半年考试保持灵活、开放的特点。具体章节出现了新的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模块 1:
1.整体占比:略微下降,但仍是考点最集中的章节,是备考的重点章节;
2.具体知识点:比较常规,紧密结合教育实践,并且出现了领导人讲话类考题(单选题第7题);考题集中在基础课程改革,涉及学生观、课程理论、课程评价、新课程改革;
3.提分知识点:
单选题: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心理学基础知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
简答题:教学研究
模块 2:
1.整体占比:大幅下降,减少 16 分;
2.具体知识点:知识点较常规,但出题角度新颖,例如德育方法一改从操作方法角度出题,而从作用、功能角度出题。
3.提分知识点:
单选题:德育方法、心理辅导
模块 3:
1.整体占比:大幅度上升,增加 20 分;
2.具体知识点:集中在班级管理、突发状况处理。两个新情况:1.开始考察少先队详细知识点(《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2.考题重复(简答题与 2014 年重复)
3.提分知识点:
单选题:课外活动
简答题:班主任常规工作
材料分析题:突发事件处理
模块 4:
1.整体占比:保持不变;
2.具体知识点:沿用学科知识-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的风格设置题目。统一设置导入环节,统一要求设置“设计意图”;
3.提分知识点:
教学设计:文本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导入环节、新授环节、设计意图
模块 5:
1.整体占比:略微上升,增加 8 分;
2.具体知识点:延续教育学考点,增加教育心理学考点(学习动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
3.提分知识点:
单选题:教学原则、教学组织形式、学习动机理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
材料分析题:教学原则
模块 6:
1.整体占比:无考题
2.提分知识点:
单选题:教学评价、教学反思
(三).试题难度
1.2017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察难度居中,基本都是讲义内容。出现一些比较灵活的题目,一方面是领导人讲话文件,另一方面是教育实践分析,需要考生根据讲义内容进行灵活分析。
2.单选题难度较小;简答题常规;材料分析题设计知识点教广,相对难度较大;教学设计题比较常规。
二、真题再现
1.单项选择
教育研究主体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其背后的教育意义。这种教育研究方法是( )。
A.经验研究法 B.调查研究法
C.行动研究法 D.叙事研究法
【答案】D。 解析: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2.解答题
简述小学教师撰写操行评语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
(1)操行评语要实事求是,抓住主要问题,有针对性,能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表现和发展趋向。
(2)操行评语要充分肯定学生进步,适当指出他们的主要缺点,指明努力方向,不可罗列现象,主次不分。
(3)操行评语的文字要简明、具体、贴切,使人一看就明白,能够接受,切忌空洞、抽象、一体化,严防用词不当,伤害学生感情造成家长误解。
3.刘老师教学《第一场雪》时运用各种方式激励学生,学生在质疑中提出的问题有价值她就说:“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学生朗读表现出色。他就赞赏道说:“读得真好!老师仿佛置身雪景中,心中无比轻松愉悦。”大家齐读得好,她便说:“老师也被感染了,想美美的读一读。”学生读得不够好时,他首先肯定“读得不错”,然后提出希望:“若能将“嗬”读的不仅能表现出惊讶,还能表现出赞叹的意思来,那就更棒了!”
问题:
(1)评析刘老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10分)
(2)谈谈“新课文”倡导的评价理念。(10分)
【参考答案】(1)刘老师的教学过程体现了新课改的相关理念,符合新课改的评价理念,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刘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材料中,刘老师一直在运用各种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和成长。
其次,刘老师在评价中体现了新课改中倡导的发展性评价。材料中,面对生的质疑,或者学生在朗读中的不当之处,李老师采取了发展取向的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找到自己的问题,不断改正,不断发展。
(2)新课倡导的评价理念:
第一,在评价功能上,要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第二,在评价对象上,要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逐步转向关注对过程的评价。
第三,在评价主体上,要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
第四,在评价结果上,不仅要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更要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有状态的改进。
第五,在评价内容上,要强调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
第六,在评价方法上,要强调评价方式多样化,尤其注重把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
第七,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要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
㈥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小学知识点具体有哪些
一、教育观
1、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2、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二、学生观
1、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2、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3、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4、能够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教师观
1、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2、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3、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4、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和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和决心。
四、教师权利和义务
1、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2、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3、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五、学生权利保护
1、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2、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权利的保护等实际问题。
六、教师职业行为
1、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
2、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3、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七、科学常识
1、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2、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
八、文学常识
1、了解一定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
2、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
九、艺术常识
1、了解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
2、了解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并能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
十、阅读理解能力
1、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3、筛选并整合图表、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㈦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有哪些
教育 观1.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2.新课改的教学观: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学生观: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2.教育公正:处理好发展的“共同性”和“差异性”问题,以所有学生的发展为本,或者说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机会均等,就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同样的教育机会,或者说教育机会对所有的学生来说是均等的。教师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教师角色转变、教师行为转变教师角色转变: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教师行为转变: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教师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