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学生须知的环保知识有哪些
1)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别让水白流。节约用水
2)监护水源——保护水源就是保护生命
3)一水多用——让水重复使用
4)阻止滴漏——检查维修水龙头
5)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水污染
❷ 小学生绿色环保知识
有关专家对植物的环境保护作用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一棵10米高的大树,它每年创造的环境价值在1000元—5000元之间。植物对于环境的保护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它吸收空气中的灰尘、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清新空气;它还减少噪音;它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提供食物;它美化环境,具有美学价值;它还保护植物基因等等。所以我们要从保护环境的高度科学认识爱护花草树林的重要性,自觉地爱护花草树木。积极参加植树活动。
❸ 小学生环保小常识
小学生环保小常识
◆
不乱扔垃圾
◆
节省纸张,回收废纸
◆
及时举报破坏环境和生态的行为
◆
一水多用
◆
自己不吸烟,奉劝别人少吸烟
◆
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
◆
不使用非降解塑料袋、快餐盒
◆
随手关灯,节约用水
◆
不乱扔废电池
◆
反对奢侈,简朴生活
◆
随手关水龙头,节约用水
◆
多种树
◆
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
◆
避免旅游污染
◆
自觉参与环保行动
◆
支持环保募捐
◆
关注新闻媒体有关环保的报道
◆
认识环保标志
◆
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
◆
少吃口香糖
◆
组织义务劳动、清理校园、沙滩
◆
双面使用纸张
◆
阅读和传阅环保书籍、报刊
◆
优先购买绿色食品
◆
利用每个绿色纪念日宣传环境意识...小学生环保小常识
◆
不乱扔垃圾
◆
节省纸张,回收废纸
◆
及时举报破坏环境和生态的行为
◆
一水多用
◆
自己不吸烟,奉劝别人少吸烟
◆
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
◆
不使用非降解塑料袋、快餐盒
◆
随手关灯,节约用水
◆
不乱扔废电池
◆
反对奢侈,简朴生活
◆
随手关水龙头,节约用水
◆
多种树
◆
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
◆
避免旅游污染
◆
自觉参与环保行动
◆
支持环保募捐
◆
关注新闻媒体有关环保的报道
◆
认识环保标志
◆
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
◆
少吃口香糖
◆
组织义务劳动、清理校园、沙滩
◆
双面使用纸张
◆
阅读和传阅环保书籍、报刊
◆
优先购买绿色食品
◆
利用每个绿色纪念日宣传环境意识
◆
节约粮食
❹ 环保资料 小学生环保知识
小学生环保知识
1、不乱扔垃圾。
2、节省纸张,回收废纸。
3、及时举报破坏环境和生态的行为。
4、一水多用。
5、自己不吸烟,奉劝别人少吸烟。
6、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
7、反对奢侈,简朴生活。
8、不使用非降解塑料袋、快餐盒。
9、随手关灯;随手关水,节约用电和用水。
10、不乱扔废电池。
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一、从我做起保护水资源
使用节水型水具;杜绝跑冒滴漏;洗漱随手关龙头;一水多用;减少干洗;拒绝化学清洁剂;选用无磷洗衣粉;不向水体排放污水、废液、倾倒垃圾、渣土;不在饮用水源水面上游泳、娱乐、训练;不在水体边洗衣、洗车。
二、从我做起防止大气污染
关注空气污染指数;乐为“公交族”;出行多骑自行车;“开车族”使用无铅汽油,定期检查汽车尾气;拒食露天烧烤;黄土不露天,绿化美化生活环境;使用无氟电器;少用发胶。
三、从我做起防止噪声扰民
公共场所,轻声交谈;居家生活,轻走轻行;音响电视小声;装修想想四邻;开车尽量少鸣笛;不燃放烟花爆竹;夜间、节假日、学生考试期间不制造施工噪声;做生意时不用音响招揽顾客。
四、从我做起保护环境
节约用水、用电;选用、购买环保产品和绿色产品;买菜、购物使用布袋、菜篮、纸袋;不吃野生保护动物,不吃、少吃口香糖;爱护周围的花草、树木;不乱扔废弃物,垃圾分类投放;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参加一次环保志愿者活动;教育孩子,引导周边的人保护环境。
❺ 小学生环保知识
1、烧菜做饭少用煤炉,改用液化气,炒菜时不要等油热得冒烟时才放菜,尽量减少空气污染。
2、家中的阳台上多种花草盆景,经常打扫房间,经常晒被,保持家庭环境空气清新怡人。
3、减少噪音污染,尽量减低说话或录音机播放时的音量。
4、正确处理废弃物,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合理排放生活用水。
5、保护野生动植物,不吃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平衡。
6、奉劝家人、亲友不吸烟,不随意焚烧垃圾,维护家人身体健康,保持洁净环境。
7、塑料瓶、废纸等收集起来卖给收废站,减少垃圾排放。
8、家中养的宠物要看管好,防止影响邻居休息及粪便污染,维护和谐的生活社区和环境。
9、洗米水可浇花或洗菜、冲厕所。
10、将废电池投入回收箱或收集送往回收站。
节约用电,保护资源,减少污染。
电是我们每一位小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的,也是我们每天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的,但是现在消耗惊人。所以用电时的一举一动,都要从节约出发。
在我国,发电主要靠燃煤,而地球上的煤是有限的。按现在的耗用速度,全球的煤将在250年内消耗。到那之后,我们将无任何煤留给我们的后代。
节约用电,就是节约煤,也更是直接为减少大气污染做贡献。因为酸雨是因煤炭燃烧形成的,它能强烈的腐蚀建筑物,并能使土壤和水质酸化,导致粮食减产,草木鱼虾死亡。据计算,我国仅西南,华南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就达140亿万元。
节约用电,能够减缓地球变暖。由于煤炭燃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像一个罩子一样阻隔地面的热量向天空外散发,产生了温室效应,如果地球温度升高,会引起干旱或洪水,还会使冰山融化。如果地球上的冰山全部融化,海拔较低的国家和岛屿就会消失。
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是肯定要迈入下一个世纪的,他们很多都为全球日益变暖而脆弱。德国192所学校的13.5万儿童发誓要让自己所居住的社区中造成温室效应的有害气体减少10%。他们换上节能灯,拒绝用空调,放弃用汽车,选用自行车。经过7个月的努力,他们已达到了目标。
转眼间,我们又进入了美丽的六月,这是植树造林,绿化国家的大好时机,为了创造良好的绿色家园,保护好生态环境,我建议同学们:
热爱大自然,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珍惜动物。
开展植树护绿活动。
积极宣传环保,把环保意识带给千家万户
如今,通过各种媒体,每个人都越来越多地意识到环境和发展问题的存在。许多人都听说过热带雨林的消失、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贫困、难民潮、食物危机等问题。但对许多人而言,这些事都发生在遥远的地方,不会发生在本地的环境中。
可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问题有许多就发生在当地,甚至在校园里。学校的学生和教师都是资源的消费者。同时,作为社区的成员和现在的或未来的公民,教师和学生同时又是社区发展的负责人,有责任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如果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比作一条跑道的话,那么在这条跑道之外是没有观众的,所有的人都是运动员。环境和发展问题不仅是政府的事,更是大家的事,个人的事,。
环保知识是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为了使师生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师生环境知识、意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等环境素养。根据国家环保局、国家教委、中央宣传部下发的《关于环境教育行动纲要》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近几年,开发区中学全面开展了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把环保教育列入学校的一件大事常抓不懈,真正将对环境教育的认识融入到师生们的心中。
在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中,学校始终重视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在学校、家庭中倡导绿色文明,落实环保行动。在抓好普及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坚持在德育、科技活动、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等各领域对学生灌输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积累了一些值得推广的经验。
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使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注重“绿色”宣传
目前,环境教育的当务之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使他们具有"绿色头脑"。为使学生尽快具备“绿色”意识,学校积极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组织学生自觉参与有计划的环境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尽快实现环境意识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首先,学校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图书馆、阅览室每年都订阅大量环境保护宣传内容的图书、报刊,学校的电教中心有专门的环境保护录象资料,每个班的计算机里都装有环境保护的资料软件,利用课余时间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使学生了解环境现状、学习环保知识,从而用自己的行动保护环境。另外,学校还设有专门的环保橱窗,定期向学生们宣传环保知识,配合学校的环保教育工作;校团委将黑板报作为宣传环保的前沿阵地,经常组织各年级之间开展以环保知识为主题的板报评比,通过评比促使让“绿色”走进班级;“校园之声”广播站开设了“你我他地球村”专栏,每当有关环境的活动日:如植树节、爱鸟周、世界水日、地球日、环境日等来临,就积极进行环保宣传,并号召各班针对节日主题认真撰写环保广播稿;并且,学校还在校园内设立有关环保标语牌,如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购物,改善环境、拯救地球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事事处处把环境放在心上。
环保纪念日
国际湿地日
2月2日为国际湿地日。根据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RAMSAR)签定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湿地是指“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禽类的生息和迁徙有重要的作用。
世界水日
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做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 界水日”。决议提请各国政府根据各自的国情,在这一天开展一些具体的活动,以提高 公众意识。从1994年开始,我国政府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 日,使宣传活动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题。
世界气象日
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把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以提高公众对气象问题的关注。
地球日
1969年美国威斯康星州参议员盖洛德 纳尔逊提议,在美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的讲演会。不久,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学生丹尼斯 海斯将纳尔逊的提议扩展为在全美举办大规模的社区环保活动,并选定1970年4月22日为第一个“地球日”。当天,美国有2000多万人,包括国会议员、各阶层人士,参加了这次规模盛大的环保活动。在全国各地,人们高呼着保护环境的口号,在街头和校园,游行、集会、演讲和宣传。随后影响日渐扩大并超出美国国界,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最终形成为世界性的环境保护运动。4月22日也日渐成为全球性的“地球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都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环保活动。
世界无烟日
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把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以提醒人们重视香烟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世界环境日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各国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一些跨越国界的环境问题频繁出现,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步进入国际社会生活。 1972年6月5~16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来自113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民间人士就世界当代环境问题以及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制定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了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并建议将此次大会的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宣传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时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召开表彰“全球500佳”国际会议。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由于日益严重的全球荒漠化问题不断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从1995年起,每年的6月17日被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世界人口日
1987年7月11日,以一个南斯拉夫婴儿的诞生为标志,世界人口突破50亿。1990年,联合国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1987年9月16日,46个国家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开始采取保护臭氧层的具体行动。联合国设立这一纪念日旨在唤起人们保护臭氧层的意识,并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以保护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世界动物日
意大利传教士圣· 弗朗西斯曾在100多年前倡导在10月4日“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为了纪念他,人们把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
世界粮食日
全世界的粮食正随着人口的飞速增长而变得越来越供不应求。从1981年起,每年的10月16日被定为“世界粮食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为纪念这一有意义的日子,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5年起每年的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酸雨的危害
酸雨通常是指表示酸碱度指数的 Ph 值低于 5.6 的酸性降水。
我国酸雨(酸雨通常是指表示酸碱度指数的 PH 值低于 5.6 的酸性降水)正呈蔓延之势,是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80 年代,我国的酸雨主要发生在以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川贵两广地区,酸雨区面积为 170 万平方公里。到 90 年代中期,酸雨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酸雨面积扩大了 100 多万平方公里。以长沙、赣州、南昌、怀化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现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中心区年降酸雨频率高于 90%,几乎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青岛和厦门为代表的华东沿海地区也成为我国主要的酸雨区。华北、东北的局部地区也出现酸性降水。1998 年,全国一半以上的城市,其中 70% 以上的南方城市及北方城市中的西安、铜川,图们和青岛都下了酸雨。酸雨在我国已呈燎原之势,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 30% 以上。
酸雨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建筑设施都有直接和潜在的危害。酸雨可使儿童免疫功能下降,慢性咽炎、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增加,同时可使老人眼部、呼吸道患病率增加。酸雨还可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特别是小麦,在酸雨影响下,可减产 13% 至 34%。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导致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降。酸雨对森林和其他植物危害也较大,常使森林和其他植物叶子枯黄、病虫害加重,最终造成大面积死亡。
在中国的大气污染中,酸雨和浮尘是最主要的污染。十多年来,由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日渐增多,酸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现在中国已是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第三大酸雨区。
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地区是长江以南的四川盆地、贵州、湖南、湖北、江西,以及沿海的福建、广东等省。在华北,很少观测到酸雨沉降,其原因可能是北方的降水量少,空气湿度低,土壤酸度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北方如侯马、京津、丹东、图们等地区现在也出现了酸性降水。
酸雨可对森林植物产生很大危害。根据国内对 105 种木本植物影响的模拟实验,当降水 pH 值小于 3.0 时,可对植物叶片造成直接的损害,使叶片失绿变黄并开始脱落。叶片与酸雨接触的时间越长,受到的损害越严重。野外调查表明,在降水 PH 值小于 4.5 的地区,马尾松林、华山松和冷杉林等出现大量黄叶并脱落,森林成片地衰亡。例如重庆奉节县的降水 PH 值小于 4.3 的地段,20 年生马尾松林的年平均高生长量降低 50%。
酸雨对森林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恶化作用造成的。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溶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的严重不足,从而使土壤变得贫瘠。此外,酸雨能使土壤中的铝从稳定态中释放出来,使活性铝的增加而有机络合态铝减少。土壤中活性铝的增加能严重地抑制林木的生长。 酸雨可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细菌和放线菌均会明显受到酸雨的抑制。酸雨还可使森林的病虫害明显增加。在四川,重酸雨区的马尾松林的病情指数为无酸雨区的 2.5 倍。
酸雨对中国森林的危害主要是在长江以南的省份。根据初步的调查统计,四川盆地受酸雨危害的森林面积最大,约为 28 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 32%。贵州受害森林面积约为 14 万公顷。根据某些研究结果,仅西南地区由于酸雨造成森林生产力下降,共损失木材 630 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 30 亿元(按 1988 年市场价计算)。对南方 11 个省的估计,酸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 44 亿元。 现在大多数专家认为,森林的生态价值远远超过它的经济价值。虽然对森林的生态价值的计算方法还有一些争议,计算出来的数字还不能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但森林的生态价值超过它的经济价值,这几乎是一致的。根据这些计算结果,森林的生态价值是它经济价值的 2-8 倍。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来计算,酸雨对森林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极其巨大的。
什么是哈龙?
所谓哈龙 (Halon 的音译 ),就是我们平常说的 1211 和 1301 的商品名称,它属于一类称为卤代烷的化学品,主要用于灭火药剂。它通过破坏燃烧或爆炸的复杂的化学链式反应来达到灭火的目的。消防行业广泛使用的哈龙灭火剂是损耗臭氧的物质。人们用哈龙灭火器救火或训练时,哈龙气体就自然排放到大气中。哈龙含有氯和溴,在大气中受到太阳光辐射后,分解出氯、溴的自由基,这些化学活性基团与臭氧结合夺去臭氧分子中的一个氧原子,引发一个破坏性链式反应,使臭氧遭到破坏,从而降低臭氧浓度,产生臭氧洞。哈龙在大气中的存活寿命长达数十年,它在平流层中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将持续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哈龙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是巨大的。科学研究证明,哈龙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元凶之一。
❻ 小学环保知识的教案
小学环保教学教案
在现实美术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环保美术课纯粹上成了说教型的环保课,而忽视了审美素养的培养及其审美活动本身对学生环保意识提高的促进作用;也有些环保美术课仅仅是为了制造一种奇特效应,而无视教学内容中环保意识培养的价值内涵,错失了“一箭双雕”的教学机会。可见,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应该合理处理好儿童审美素养提高与环保意识发展两者的关系,尤其是要合理把握好如下几个教学的关键点:
(1)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滋生环保意识的“冲突型”审美情境。
要让学生真正产生环保意识,形成保护环境的积极行动,一定要有一个丰富而真实的情境作为其体验的依托,而这个情境不仅要给学生带来对生活中具体环境鲜活状态的“第一接触”,而且更需在思维与视觉感官上形成与他们常规美好生活截然不同的“冲突”,从而促使学生在身临其中感受环境污染造成的自然灾害时,激发起因人类美好生活的破坏而愤慨的情绪,并滋生改变这一现状的环保设想,特别是为后来个性化形成视觉型的解决方案,奠定表现语言的原发性基础。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社区周围某一真实环境问题的引入,来诱发学生产生利用环境中令人关注的材料来畅想与探讨改善具体环境问题的方式与方法,以及想象加以绿化、生态化后可能会出现的美好生活环境等方面创意表现的学习行动。如《瓶的联想》一课,首先让学生置身于乱扔酒瓶这一触目惊心的生活现实场景之中,于是学生一下子进入到“看了乱扔酒瓶这一现状你有什么感觉?你将如何处置这些废弃的酒瓶来达到变废为美的目的呢?”等问题的探讨之中,从而自然而然触发他们产生联想与装点旧酒瓶的原初冲动,这种学生“先入为主”的教学导入,使后来的探究、尝试、欣赏,乃至创意表现,变得“水到渠成”。从学生课堂作业的分析来看,不仅呈现出了综合运用与个性表现占73.3%、简单应用仅占26.7%的较好表现,更让人觉得可喜的是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每一幅作品里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可见,在教学中我们创设一个有利激发学生环保意识产生与发展的审美教育情境,对于环保美术教学来说,确实很重要。而这个情境应该是“冲突型”的,并能够让学生的环保情感不断滋生、卷入其中,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2)寻找审美与环保的合理结合点。
环保美术课中审美与环保的结合,可以让我们找到教学的合力。根据日常的教学经验,找结合点一般来说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材料的环保处理与审美表现相结合。为了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我们可以在校本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上,有意识地把环保与美术加以结合,通过利用废纸箱、废铁罐、废布料等生活中常见的废品,引导学生进行巧意创作,促使他们获得“变废为宝”的审美体验。几年来,我们通过《用捡来的树叶美化生活》、《瓶的联想》、《还我清清水乡》等课的设计,有力地增强了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环境问题及其相应材料的环保体验,促进了他们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式审美观的形成。二是发现作品的美感与强化环保意识相结合。这就要求我们重视通过欣赏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环保美术作品中美的发现能力,及其发展他们解读蕴涵在生活中的环保问题、作品中的环保价值等方面的能力。如《拼拼贴贴造美景》一课教学中,我让学生观赏作品时思考:这些作品是用哪些废旧材料拼贴成的?这些废物如果到处乱扔会造成什么危害?而利用这些材料构成的画面给了你怎样的感觉?正是有了这些问题作引导进行的欣赏,才使后来学生的作业既做出了造型各异的美景,而且在不同程度上也表达了他们的环保思考。
(3)重视拓展性学习,让儿童在更宽广的体验中获得审美与环保素养的互补发展。
拓展性学习,可以为学生主动转变学习方式构筑起一个平台。由课堂教学引向课外研究,这正是学生由教师引导的学习活动转向他们自由自主进行探究的经历。课外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学生可以获得比课堂学习更为丰富而广阔的体验。作为学生个体来说,广阔的生活世界是值得他们关怀的,在这里他们能真正感触到环境恶化所带来的问题,以激起他们那分来自心底的震撼,这便非常有利于其改变各种现状的审美思维的触发,而正是审美思维牵动的审美创造的需求,才真正带动了儿童用自己的双手来改变某一环境问题、美化生活的远大理想与长远行动。他们可以通过综合探究的方式对较大范围的环境问题通过招贴、漫画、多媒体艺术传达等方式来多方位展示学生基于某一个环保关注点的个性认识及独特见解。因而,拓展性学习空间的广阔性、体验的真切性可以让儿童获得审美与环保的互补发展。如《还我清清水乡》一课教学后学生大量表达他们心声的美术日记、连环画展,多媒体艺术展示及其论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觉表达能力、提高了运用美术理解与应对生活的能力,而且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持续化、深入性地发展,其教学意蕴是深刻的。
大自然真美丽
绿色环保课教案《大自然真美丽》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第三单元《大自然真美丽》
一、亲亲大自然
教材分析:
人与自然的关系地一个永恒的主题,儿童与自然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三条轴线之一。本活动是关于“儿童与自然”的目标要求而设计的,即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健康安全地生活;”了解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愉快地和积极地生活;”自觉爱护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和动物,“负责任的有爱心地生活;”主动探险究大自然的秘密,想办法拯救大自然,留住大自然的美,“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本单元中的“亲亲大自然”,以实践体验入手,引导学生与大自然交朋友的活动中去主动认识大自然,感受它的美,探究它的秘密,懂得热爱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目标:
1、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大自然的美,。
3、懂得热爱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让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准备:
设计校园附近的几个景点供学生观赏。
教学过程:
1、 体验大自然
出现大自然三字,认读大自然三字。
大自然是指什么?
大自然里有些什么景物?
播放大自然画面,欣赏大自然的大容量,在美景。
人生活在什么地方?
(体会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生活的环境和必需的物质财富。)
2、 进入课文
亲亲大自然
(1)照片欣赏
在照片中看到了什么?
按顺序说出照片上地一些美丽景物(蓝天、白云、群山、草地、牛马、鲜花)
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景物吗?
说说照片上拍得是什么时候的季节?
你认为大自然什么时候最美丽?
找一找大自然在一年四季中的美景。
(大自然的每一个地方都很美丽,大自然的一年四季都很美丽)
(2)看图走进大自然:
小朋友在大自然里做什么?
抱抱大树,看看小鸟,和小鸟说说话,捧捧小河的水???????
(3)你能用什么方法亲亲大自然?
(为它捡去一些垃圾,保护小鸟,爱护小树,躺在大地上闻一闻大地的气息,听听大地的呼唤,看看小河的水,河中的鱼,)
(4)你会用什么方法去热爱大自然?
3、 进入大自然
在河流边的草地上,田野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找一找人为破坏的环境。
4、 讨论;小结
你感受到大自然美在哪里?
我们为大自然做点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大自然?
附教后感
应本活动从明理到实践,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教学上须花一些时间,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了大自然与人的生存之中的密切关系,经教师一度地启发,为学生激起了一股热爱大自然感情,初步接受了河水要得到人的保护,花草树木也要得到人的保护,动物更需要人们的保护,使小学生从小接受到环保教育。
关心环保就是关心你自己
❼ 小学生环保知识有哪些
1、不乱丢垃圾。
2、学会节约用水。
3、废旧电池不乱放。
4、节约用纸,保护森林。
5、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
6、废水不乱倒。
7、去景区游玩时不破坏花花草草。
8、不践踏草坪。
9、低碳环保,出行尽量不选择乘坐小轿车。
10、节约用电,外出时关掉电源。
11、不使用塑料袋,提倡用家用布袋。
12、作业纸双面写满再丢。避免浪费。
13、尽量选择购买绿色食品。
14、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
15、多参加义务劳动,美化环境。
❽ 怎么向小学生讲环保知识
可以着重讲环保的一方面,比如光讲一次性塑料袋的白色污染,内容不要太泛,侧重于讲对人的日常生活的影响,和对自然界中的动物的不好影响等,并且利用现实事例像讲故事一样阐述。然后说一些同学们能自身做到的环保的手法。
❾ 小学生环保小知识
,(1)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2)臭氧层破坏在地球大气层近地面约20~30公里的平流层里存在着一个臭氧层,其中臭氧含量占这一高度气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因此,它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然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如冰箱空调等设备制冷剂的氟氯烃类化合物以及其它用途的氟溴烃类等化合物,它们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被激化,形成活性很强的原子与臭氧层的臭氧(O3)作用,使其变成氧分子(O2),这种作用连锁般地发生,臭氧迅速耗减,使臭氧层遭到破坏。南极的臭氧层空洞,就是臭氧层破坏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层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薄,欧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因此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3)酸雨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受酸雨危害的地区,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酸雨在五、六十年代最早出现于北欧及中欧,当时北欧的酸雨是欧洲中部工业酸性废气迁移所至,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防治城市和工业的大气污染,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增加烟囱的高度,这一措施虽然有效地改变了排放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但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迁移的问题却更加严重,污染物越过国界进入邻国,甚至飘浮很远的距离,形成了更广泛的跨国酸雨。此外,全世界使用矿物燃料的量有增无减,也使得受酸雨危害的地区进一步扩大。全球受酸雨危害严重的有欧洲、北美及东亚地区。
我国在八十年代,酸雨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到九十年代中期,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
二, 1、顺手关水龙头
洗手擦肥皂时,要关上水龙头。不要开着龙头用长流水洗碗洗衣服。看见漏水的龙头一定要拧紧它。
2、一水多用
尽量使用二次水。例如,淘米或洗菜的水可以浇花;洗脸、洗衣后的水可以留下来擦地、冲厕所。多淋浴,沐浴节水且更卫生。
3、在马桶的水箱里放一个可乐瓶。
如果您家冲水马桶的容量较大,可以在水箱里放一个装满水的可乐瓶,你的这一小小行动每次可节约1.25升水。
4、少用洗洁精
大部分洗涤剂是化学产品,会污染水源。洗餐具时如果油腻过多,可先将残余的油腻倒掉,再用热面汤或热肥皂水等清洗,这样就不会让油污过多地排入水道了。有重油污的厨房用具也可以用苏打加热水来清洗。
5、不要让电视机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
待机状态指的是,只用遥控关闭,实际并没有完全切断电源。每台彩电待机状态耗电约1.2瓦/小时。
6、用温水煮饭
用温水煮饭,可省电30%。电饭锅的内锅与电热盘要及时清洗。电饭锅用完立即拔下插头,既能省电,又能延长使用寿命。
7、争做公交族或自行车族
多利用公车、地铁、电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既可节约汽油,又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大气污染,还可以缓解交通堵塞。有私家车的人尽量使用无铅汽油,因为铅会严重损害人的健康和智力。
环保选购,让钞票变选票
如果我们在选购商品之前,能先看看它是否标有“中国环境标志”,我们手中的钞票就变成了一张“绿色选票”——哪种产品符合环保要求,我们就选购它,让它在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哪种产品不符合环保要求,我们就不买它,同时也动员别人不买它,这样它就会逐渐被淘汰,或被迫转产为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食品。
8 选购绿色食品
很多蔬菜水果都喷洒过农药、化肥,还有很多食品使用了添加剂。这样的食品会危害健康和智力。所以,要选购不施农药、化肥的新鲜果蔬,少吃含防腐剂的方便快餐食品、有色素的饮料和添加剂的香脆零食。或者认准“绿色食品”标志选购食品也行。
9、选无磷洗衣粉
含磷洗衣粉进入水源后,会引起水中藻类疯长,水中含氧量下降,水中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水体也由此成为死水、臭水。
10、买充电电池
我们日常使用的电池是靠化学作用,通俗地讲就是靠腐蚀作用产生电能的。当其被废弃在自然界时,这些物质便慢慢从电池中溢出,进入土壤或水源,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的食物链。用完的干电池攒到30公斤后,可联系当地垃圾回收中心回收。
11、拒绝过度包装
不少商品如化妆品、保健品的包装费已占到成本的30%~50%。过度包装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增加了垃圾量,污染了环境。
12、自带菜篮买菜
买东西时少领取塑料购物袋,上街购物时带上布袋子或菜篮子。
13、少用一次性餐具
外出就餐时,自备筷子和勺子。少用快餐盒、纸杯、纸盘等,尤其要少用一次快筷子。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的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14、少用木杆铅笔,多用自动铅笔。
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制造木杆铅笔视为“夕阳工业”,开始只生产自动铅笔。
15、充分利用白纸,尽量使用再生纸
用过一面的纸可以翻过来做草稿纸、便条纸。拒绝接受那些随处散发的宣传物,制造这些宣传物既会大量浪费纸张,又会因为随处散发、张贴而破坏市容卫生。再生纸是用回收的废纸生产的。一吨废纸=800千克再生纸=17棵大树。
在很多国家使用再生纸已经成为时尚,人们以出示印有“再生纸制造”的句片为荣耀,以表明自己的环境意识和文明教养。
分类循环,重拾废品回收的老传统
“回收”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记得小时候,攒三个牙膏皮可以换一块糖饼;橘子皮晒干了可以卖给药店;废布头、废墨水瓶等都是能够得到再利用的。垃圾不仅没有造成环境灾难,还为社会提供了原料。而现在,我们纷纷把垃圾混装当成一种习惯。
要知道,垃圾混装是把垃圾当成废物,而垃圾分装是把垃圾当成资源;混装的垃圾被送到填埋场,侵占了大量的土地,分装的垃圾被分送到各个回收再造部门,不占用土地;混装垃圾无论是填埋还是焚烧都会污染土地和大气,而分装垃圾则会促进无害化处理;混装垃圾增加环卫和环保部门的劳作,分装垃圾只需要我们的举手之劳。
16、在家里设置三个分类垃圾筐
家庭垃圾通常可以分为:一、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等;二、不可回收物,包括灰土、菜叶、瓜果皮核等厨房余物;三、有害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在家里分设三个垃圾筐,就可以在产生垃圾的同时完成垃圾分装。
17、每月卖一次废塑料废品、废纸、废玻璃、金属
不少废塑料可以还原为再生塑料,而所有的废餐盒、食品袋、纺织袋、软包装盒等都可以回炼为燃油。
1吨废塑料=600千克汽油
每张纸至少可以回收两次。办公用纸、旧信封信纸、笔记本、书籍、报纸、广告宣传纸、纸箱纸盒、纸餐具等在第一次回收后,可再造纸印制成书籍、稿纸、名片、便条纸等。第二次回收后,还可制成卫生纸。
铝制易拉罐再制铝,比用铝土提取铝少消耗71%的能量;回收一个玻璃瓶节省的能量,可使灯泡发亮4小时。
18、交换、捐赠、改造多余物品
你家里也许有一些留着无用,扔了可惜的东西,你可曾想过通过交换和捐赠的办法,使它在别人那时得到再利用?
很多旧东西都是可以再使用的,你不妨尝试着把一些原本无用的东西改成一些有用家居小摆设和用品。例如,用白色发泡塑料制成相框,用布头或过时的衣服拼贴出床罩或壁挂,用塑料果汁瓶做成各种装饰品,用废纸做明信片、贺年卡等。只要稍动动脑筋就可以将很多无用之物变成自己的创作品,既消闲,又环保,一举两得。
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在地球上,人不是惟一的动物,还有许许多多别的生灵。它们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子民,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影响到整个生物链的平衡。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保护为类自己。让我们在每个人的心中,建起一座自然保护区。
19、拒食野生动物、拒用野生动物制品
不去那些食用野生动物的饭店就餐。不穿珍稀动物毛皮服装,不使用野生动物植物制品,如象牙、虎骨、红木家具等。
20、领养一棵树或做一天环保志愿者
参加领养树的活动,在树上挂一个小牌,写上你的名字,定期给它浇水、培土,照料它成长,让它成为你家庭的一员。
一棵50年树龄的树,产生氧气的价值约25万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50万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25万元;涵养水源价值35万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约25万元;产生蛋白质价值2万元。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总计创值约150万元。
如何减少电视机对健康的影响?
电视机内的阻燃物在高温时发生裂变,从而产生溴化二英危害人体健康,那么我们看电视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看电视时最好每隔1小时通风换气10分钟,从而有效降低室内可吸入颗粒物和溴花二英的浓度。此外,不要边看电视边吃饭,因为溴花二英对食物有极强的吸附能力。
看电视时应该坐在电视机的正前方,最佳距离是电视画面对角线的6-8倍。看完电视应用温水清洗裸露的皮肤。
电视机使用一段时间后,最好请专业人士对其进行除尘处理,也可用小型吸尘器对散热孔做简单除尘。
堵车开窗无益
城市里堵车是司空见惯的事情。遇到堵车许多人会摇下车窗透气,或是为了省油,关掉空调打开车窗。殊不知,堵车时最好别开窗。
专家介绍,堵车严重的地方比较狭窄、拥挤、空气流通不好,苯并芘的含量较高。苯并芘是一种有特殊气味的气体,燃烧汽油、煤炭或是吸烟时都能产生这种物质,它不但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还是一种致癌物。此外,由于发动机燃烧不完全,空气中还会产生其他一些有害物质,比如苯、甲苯、二甲苯、悬浮性颗粒物等。
一般来说,公路主干道和红绿灯路口的污染非常严重。公路主干道容易形成条状污染带,污染程度以主干道为中心,从中间向两边逐渐减弱。红绿灯路口主要是绿灯亮时,引擎启动释放出有毒气体。
其实,碰上堵车许多人是因为烦躁不安才开窗透气。这时不妨听听音乐或聊聊天,来缓解一下情绪,也可以构思一下晚饭的菜谱,或者是计划一下一周的工作,这样就不会觉得堵车的时间难熬了。
怎样清除和降低新车内空气污染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消费者纷纷购买了自己心爱的新车,但新车内的空气污染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担心,专家提醒购车族注意:
1、在驾驶新车的半年内,切勿在行驶时紧闭车窗,应该尽量少用空调,以加强车内通风换气,使车内有害物质尽快释放;
2、如果车主有自家车库,可以在不开车的时候经常打开车门和车窗通风;
3、进行车内装饰要严格选择,防止把一些含有有害物质的地胶、座套垫装饰到车内;
4、新购买的车内座套等纺织品里面容易含有甲醛,最好先用清水漂洗以后再用;
5、可以选择一些能够释放香味的植物、花卉或者水果放在车内,但是,这样只能起到遮盖新车内令人不快的气味的作用,不能清除车内空气污染;
6、许多车主喜欢在自己的车内放香水以改善新车内的气味,要注意选择天然材料制作的,目前许多香水是化学合成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污染,要慎重选择;
7、采用车内空气净化器和其他净化剂一定要慎重。目前一些厂家生产了一些净化车内空气的产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车内污染,但是一定要注意选择有效果和副作用小的;
8、如果车主自己驾驶新车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有体症反应,比如感觉熏眼睛、呼吸刺激甚至头晕,如果在三个月甚至六个月内气味都不能完全散发,就应该进行一下车内空气质量检测,以尽快发现和清除车内污染源;
9、四类人要特别注意新车内污染物质的危害:体质较弱者、妇女、儿童和有过敏性体质的人,这些人要尽量避免长时间驾驶和乘坐新车。研究证明:妇女对苯、甲醛的吸入反应格外敏感,特别是妊娠期妇女长期吸入苯会导致胎儿发育畸形和流产。
顺手做到的二十件环保小事!!
1、顺手关水龙头
洗手擦肥皂时,要关上水龙头。不要开着龙头用长流水洗碗洗衣服。看见漏水的龙头一定要拧紧它。
2、一水多用
尽量使用二次水。例如,淘米或洗菜的水可以浇花;洗脸、洗衣后的水可以留下来擦地、冲厕所。多淋浴,沐浴节水且更卫生。
3、在马桶的水箱里放一个可乐瓶。
如果您家冲水马桶的容量较大,可以在水箱里放一个装满水的可乐瓶,你的这一小小行动每次可节约1.25升水。
4、少用洗洁精
大部分洗涤剂是化学产品,会污染水源。洗餐具时如果油腻过多,可先将残余的油腻倒掉,再用热面汤或热肥皂水等清洗,这样就不会让油污过多地排入水道了。有重油污的厨房用具也可以用苏打加热水来清洗。
5、不要让电视机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
待机状态指的是,只用遥控关闭,实际并没有完全切断电源。每台彩电待机状态耗电约1.2瓦/小时。
6、用温水煮饭
用温水煮饭,可省电30%。电饭锅的内锅与电热盘要及时清洗。电饭锅用完立即拔下插头,既能省电,又能延长使用寿命。
7、争做公交族或自行车族
多利用公车、地铁、电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既可节约汽油,又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大气污染,还可以缓解交通堵塞。有私家车的人尽量使用无铅汽油,因为铅会严重损害人的健康和智力。
环保选购,让钞票变选票
如果我们在选购商品之前,能先看看它是否标有“中国环境标志”,我们手中的钞票就变成了一张“绿色选票”——哪种产品符合环保要求,我们就选购它,让它在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哪种产品不符合环保要求,我们就不买它,同时也动员别人不买它,这样它就会逐渐被淘汰,或被迫转产为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食品。
8 选购绿色食品
很多蔬菜水果都喷洒过农药、化肥,还有很多食品使用了添加剂。这样的食品会危害健康和智力。所以,要选购不施农药、化肥的新鲜果蔬,少吃含防腐剂的方便快餐食品、有色素的饮料和添加剂的香脆零食。或者认准“绿色食品”标志选购食品也行。
9、选无磷洗衣粉
含磷洗衣粉进入水源后,会引起水中藻类疯长,水中含氧量下降,水中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水体也由此成为死水、臭水。
10、买充电电池
我们日常使用的电池是靠化学作用,通俗地讲就是靠腐蚀作用产生电能的。当其被废弃在自然界时,这些物质便慢慢从电池中溢出,进入土壤或水源,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的食物链。用完的干电池攒到30公斤后,可联系当地垃圾回收中心回收。
11、拒绝过度包装
不少商品如化妆品、保健品的包装费已占到成本的30%~50%。过度包装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增加了垃圾量,污染了环境。
12、自带菜篮买菜
买东西时少领取塑料购物袋,上街购物时带上布袋子或菜篮子。
13、少用一次性餐具
外出就餐时,自备筷子和勺子。少用快餐盒、纸杯、纸盘等,尤其要少用一次快筷子。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的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14、少用木杆铅笔,多用自动铅笔。
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制造木杆铅笔视为“夕阳工业”,开始只生产自动铅笔。
15、充分利用白纸,尽量使用再生纸
用过一面的纸可以翻过来做草稿纸、便条纸。拒绝接受那些随处散发的宣传物,制造这些宣传物既会大量浪费纸张,又会因为随处散发、张贴而破坏市容卫生。再生纸是用回收的废纸生产的。一吨废纸=800千克再生纸=17棵大树。
在很多国家使用再生纸已经成为时尚,人们以出示印有“再生纸制造”的句片为荣耀,以表明自己的环境意识和文明教养。
分类循环,重拾废品回收的老传统
“回收”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记得小时候,攒三个牙膏皮可以换一块糖饼;橘子皮晒干了可以卖给药店;废布头、废墨水瓶等都是能够得到再利用的。垃圾不仅没有造成环境灾难,还为社会提供了原料。而现在,我们纷纷把垃圾混装当成一种习惯。
要知道,垃圾混装是把垃圾当成废物,而垃圾分装是把垃圾当成资源;混装的垃圾被送到填埋场,侵占了大量的土地,分装的垃圾被分送到各个回收再造部门,不占用土地;混装垃圾无论是填埋还是焚烧都会污染土地和大气,而分装垃圾则会促进无害化处理;混装垃圾增加环卫和环保部门的劳作,分装垃圾只需要我们的举手之劳。
16、在家里设置三个分类垃圾筐
家庭垃圾通常可以分为:一、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等;二、不可回收物,包括灰土、菜叶、瓜果皮核等厨房余物;三、有害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在家里分设三个垃圾筐,就可以在产生垃圾的同时完成垃圾分装。
17、每月卖一次废塑料废品、废纸、废玻璃、金属
不少废塑料可以还原为再生塑料,而所有的废餐盒、食品袋、纺织袋、软包装盒等都可以回炼为燃油。
1吨废塑料=600千克汽油
每张纸至少可以回收两次。办公用纸、旧信封信纸、笔记本、书籍、报纸、广告宣传纸、纸箱纸盒、纸餐具等在第一次回收后,可再造纸印制成书籍、稿纸、名片、便条纸等。第二次回收后,还可制成卫生纸。
铝制易拉罐再制铝,比用铝土提取铝少消耗71%的能量;回收一个玻璃瓶节省的能量,可使灯泡发亮4小时。
18、交换、捐赠、改造多余物品
你家里也许有一些留着无用,扔了可惜的东西,你可曾想过通过交换和捐赠的办法,使它在别人那时得到再利用?
很多旧东西都是可以再使用的,你不妨尝试着把一些原本无用的东西改成一些有用家居小摆设和用品。例如,用白色发泡塑料制成相框,用布头或过时的衣服拼贴出床罩或壁挂,用塑料果汁瓶做成各种装饰品,用废纸做明信片、贺年卡等。只要稍动动脑筋就可以将很多无用之物变成自己的创作品,既消闲,又环保,一举两得。
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在地球上,人不是惟一的动物,还有许许多多别的生灵。它们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子民,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影响到整个生物链的平衡。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保护为类自己。让我们在每个人的心中,建起一座自然保护区。
19、拒食野生动物、拒用野生动物制品
不去那些食用野生动物的饭店就餐。不穿珍稀动物毛皮服装,不使用野生动物植物制品,如象牙、虎骨、红木家具等。
20、领养一棵树或做一天环保志愿者
参加领养树的活动,在树上挂一个小牌,写上你的名字,定期给它浇水、培土,照料它成长,让它成为你家庭的一员。
一棵50年树龄的树,产生氧气的价值约25万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50万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25万元;涵养水源价值35万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约25万元;产生蛋白质价值2万元。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总计创值约150万元。
网站可以获得更多知识:
❿ 小学生环保知识资料
烧菜做饭少用煤炉,改用液化气,炒菜时不要等油热得冒烟时才放菜,尽量减少空气污染。
2、家中的阳台上多种花草盆景,经常打扫房间,经常晒被,保持家庭环境空气清新怡人。
3、减少噪音污染,尽量减低说话或录音机播放时的音量。
4、正确处理废弃物,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合理排放生活用水。
5、保护野生动植物,不吃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平衡。
6、奉劝家人、亲友不吸烟,不随意焚烧垃圾,维护家人身体健康,保持洁净环境。
7、塑料瓶、废纸等收集起来卖给收废站,减少垃圾排放。
8、家中养的宠物要看管好,防止影响邻居休息及粪便污染,维护和谐的生活社区和环境。
9、洗米水可浇花或洗菜、冲厕所。
10、将废电池投入回收箱或收集送往回收站。
节约用电,保护资源,减少污染。
电是我们每一位小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的,也是我们每天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的,但是现在消耗惊人。所以用电时的一举一动,都要从节约出发。
在我国,发电主要靠燃煤,而地球上的煤是有限的。按现在的耗用速度,全球的煤将在250年内消耗。到那之后,我们将无任何煤留给我们的后代。
节约用电,就是节约煤,也更是直接为减少大气污染做贡献。因为酸雨是因煤炭燃烧形成的,它能强烈的腐蚀建筑物,并能使土壤和水质酸化,导致粮食减产,草木鱼虾死亡。据计算,我国仅西南,华南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就达140亿万元。
节约用电,能够减缓地球变暖。由于煤炭燃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像一个罩子一样阻隔地面的热量向天空外散发,产生了温室效应,如果地球温度升高,会引起干旱或洪水,还会使冰山融化。如果地球上的冰山全部融化,海拔较低的国家和岛屿就会消失。
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是肯定要迈入下一个世纪的,他们很多都为全球日益变暖而脆弱。德国192所学校的13.5万儿童发誓要让自己所居住的社区中造成温室效应的有害气体减少10%。他们换上节能灯,拒绝用空调,放弃用汽车,选用自行车。经过7个月的努力,他们已达到了目标。
转眼间,我们又进入了美丽的六月,这是植树造林,绿化国家的大好时机,为了创造良好的绿色家园,保护好生态环境,我建议同学们:
热爱大自然,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珍惜动物。
开展植树护绿活动。
积极宣传环保,把环保意识带给千家万户
如今,通过各种媒体,每个人都越来越多地意识到环境和发展问题的存在。许多人都听说过热带雨林的消失、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贫困、难民潮、食物危机等问题。但对许多人而言,这些事都发生在遥远的地方,不会发生在本地的环境中。
可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问题有许多就发生在当地,甚至在校园里。学校的学生和教师都是资源的消费者。同时,作为社区的成员和现在的或未来的公民,教师和学生同时又是社区发展的负责人,有责任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如果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比作一条跑道的话,那么在这条跑道之外是没有观众的,所有的人都是运动员。环境和发展问题不仅是政府的事,更是大家的事,个人的事,。
环保知识是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为了使师生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师生环境知识、意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等环境素养。根据国家环保局、国家教委、中央宣传部下发的《关于环境教育行动纲要》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近几年,开发区中学全面开展了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把环保教育列入学校的一件大事常抓不懈,真正将对环境教育的认识融入到师生们的心中。
在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中,学校始终重视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在学校、家庭中倡导绿色文明,落实环保行动。在抓好普及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坚持在德育、科技活动、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等各领域对学生灌输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积累了一些值得推广的经验。
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使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注重“绿色”宣传
目前,环境教育的当务之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使他们具有"绿色头脑"。为使学生尽快具备“绿色”意识,学校积极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组织学生自觉参与有计划的环境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尽快实现环境意识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首先,学校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图书馆、阅览室每年都订阅大量环境保护宣传内容的图书、报刊,学校的电教中心有专门的环境保护录象资料,每个班的计算机里都装有环境保护的资料软件,利用课余时间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使学生了解环境现状、学习环保知识,从而用自己的行动保护环境。另外,学校还设有专门的环保橱窗,定期向学生们宣传环保知识,配合学校的环保教育工作;校团委将黑板报作为宣传环保的前沿阵地,经常组织各年级之间开展以环保知识为主题的板报评比,通过评比促使让“绿色”走进班级;“校园之声”广播站开设了“你我他地球村”专栏,每当有关环境的活动日:如植树节、爱鸟周、世界水日、地球日、环境日等来临,就积极进行环保宣传,并号召各班针对节日主题认真撰写环保广播稿;并且,学校还在校园内设立有关环保标语牌,如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购物,改善环境、拯救地球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事事处处把环境放在心上。
环保纪念日
国际湿地日
2月2日为国际湿地日。根据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RAMSAR)签定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湿地是指“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禽类的生息和迁徙有重要的作用。
世界水日
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做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 界水日”。决议提请各国政府根据各自的国情,在这一天开展一些具体的活动,以提高 公众意识。从1994年开始,我国政府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 日,使宣传活动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题。
世界气象日
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把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以提高公众对气象问题的关注。
地球日
1969年美国威斯康星州参议员盖洛德 纳尔逊提议,在美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的讲演会。不久,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学生丹尼斯 海斯将纳尔逊的提议扩展为在全美举办大规模的社区环保活动,并选定1970年4月22日为第一个“地球日”。当天,美国有2000多万人,包括国会议员、各阶层人士,参加了这次规模盛大的环保活动。在全国各地,人们高呼着保护环境的口号,在街头和校园,游行、集会、演讲和宣传。随后影响日渐扩大并超出美国国界,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最终形成为世界性的环境保护运动。4月22日也日渐成为全球性的“地球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都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环保活动。
世界无烟日
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把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以提醒人们重视香烟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世界环境日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各国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一些跨越国界的环境问题频繁出现,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步进入国际社会生活。 1972年6月5~16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来自113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民间人士就世界当代环境问题以及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制定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了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并建议将此次大会的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宣传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时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召开表彰“全球500佳”国际会议。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由于日益严重的全球荒漠化问题不断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从1995年起,每年的6月17日被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世界人口日
1987年7月11日,以一个南斯拉夫婴儿的诞生为标志,世界人口突破50亿。1990年,联合国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1987年9月16日,46个国家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开始采取保护臭氧层的具体行动。联合国设立这一纪念日旨在唤起人们保护臭氧层的意识,并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以保护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世界动物日
意大利传教士圣· 弗朗西斯曾在100多年前倡导在10月4日“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为了纪念他,人们把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
世界粮食日
全世界的粮食正随着人口的飞速增长而变得越来越供不应求。从1981年起,每年的10月16日被定为“世界粮食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为纪念这一有意义的日子,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5年起每年的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酸雨的危害
酸雨通常是指表示酸碱度指数的 Ph 值低于 5.6 的酸性降水。
我国酸雨(酸雨通常是指表示酸碱度指数的 PH 值低于 5.6 的酸性降水)正呈蔓延之势,是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80 年代,我国的酸雨主要发生在以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川贵两广地区,酸雨区面积为 170 万平方公里。到 90 年代中期,酸雨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酸雨面积扩大了 100 多万平方公里。以长沙、赣州、南昌、怀化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现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中心区年降酸雨频率高于 90%,几乎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青岛和厦门为代表的华东沿海地区也成为我国主要的酸雨区。华北、东北的局部地区也出现酸性降水。1998 年,全国一半以上的城市,其中 70% 以上的南方城市及北方城市中的西安、铜川,图们和青岛都下了酸雨。酸雨在我国已呈燎原之势,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 30% 以上。
酸雨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建筑设施都有直接和潜在的危害。酸雨可使儿童免疫功能下降,慢性咽炎、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增加,同时可使老人眼部、呼吸道患病率增加。酸雨还可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特别是小麦,在酸雨影响下,可减产 13% 至 34%。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导致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降。酸雨对森林和其他植物危害也较大,常使森林和其他植物叶子枯黄、病虫害加重,最终造成大面积死亡。
在中国的大气污染中,酸雨和浮尘是最主要的污染。十多年来,由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日渐增多,酸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现在中国已是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第三大酸雨区。
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地区是长江以南的四川盆地、贵州、湖南、湖北、江西,以及沿海的福建、广东等省。在华北,很少观测到酸雨沉降,其原因可能是北方的降水量少,空气湿度低,土壤酸度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北方如侯马、京津、丹东、图们等地区现在也出现了酸性降水。
酸雨可对森林植物产生很大危害。根据国内对 105 种木本植物影响的模拟实验,当降水 pH 值小于 3.0 时,可对植物叶片造成直接的损害,使叶片失绿变黄并开始脱落。叶片与酸雨接触的时间越长,受到的损害越严重。野外调查表明,在降水 PH 值小于 4.5 的地区,马尾松林、华山松和冷杉林等出现大量黄叶并脱落,森林成片地衰亡。例如重庆奉节县的降水 PH 值小于 4.3 的地段,20 年生马尾松林的年平均高生长量降低 50%。
酸雨对森林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恶化作用造成的。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溶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的严重不足,从而使土壤变得贫瘠。此外,酸雨能使土壤中的铝从稳定态中释放出来,使活性铝的增加而有机络合态铝减少。土壤中活性铝的增加能严重地抑制林木的生长。 酸雨可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细菌和放线菌均会明显受到酸雨的抑制。酸雨还可使森林的病虫害明显增加。在四川,重酸雨区的马尾松林的病情指数为无酸雨区的 2.5 倍。
酸雨对中国森林的危害主要是在长江以南的省份。根据初步的调查统计,四川盆地受酸雨危害的森林面积最大,约为 28 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 32%。贵州受害森林面积约为 14 万公顷。根据某些研究结果,仅西南地区由于酸雨造成森林生产力下降,共损失木材 630 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 30 亿元(按 1988 年市场价计算)。对南方 11 个省的估计,酸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 44 亿元。 现在大多数专家认为,森林的生态价值远远超过它的经济价值。虽然对森林的生态价值的计算方法还有一些争议,计算出来的数字还不能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但森林的生态价值超过它的经济价值,这几乎是一致的。根据这些计算结果,森林的生态价值是它经济价值的 2-8 倍。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来计算,酸雨对森林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极其巨大的。
什么是哈龙?
所谓哈龙 (Halon 的音译 ),就是我们平常说的 1211 和 1301 的商品名称,它属于一类称为卤代烷的化学品,主要用于灭火药剂。它通过破坏燃烧或爆炸的复杂的化学链式反应来达到灭火的目的。消防行业广泛使用的哈龙灭火剂是损耗臭氧的物质。人们用哈龙灭火器救火或训练时,哈龙气体就自然排放到大气中。哈龙含有氯和溴,在大气中受到太阳光辐射后,分解出氯、溴的自由基,这些化学活性基团与臭氧结合夺去臭氧分子中的一个氧原子,引发一个破坏性链式反应,使臭氧遭到破坏,从而降低臭氧浓度,产生臭氧洞。哈龙在大气中的存活寿命长达数十年,它在平流层中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将持续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哈龙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是巨大的。科学研究证明,哈龙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元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