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学厌学怎么办
家长不要过度焦虑,也不要过分关注,要与孩子多进行沟通,与老师经常保持联系,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布置简单的家庭作业,不做也不要过分责备,要静心听宝宝讲在学校的事情,征求孩子的同意时可以带孩子到学校附近多玩耍,或者经常邀同学到家一起玩耍和讲学校的事情
❷ 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 小学生厌学家长应该怎么做
青少年心理咨询家彭华勇说:
要认同孩子的厌学情绪,实际上人们面对困难任务,感到厌烦和劳累是很正常的,不能因为厌就是错的,实际上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完全喜欢上自己的工作,特别是那种被别人安排的工作。所以要首先肯定孩子的厌烦情绪,这样会让孩子在表达情绪时感觉到被肯定了。人们往往有一个错觉,认为如果孩子表达对学习和老师的不满情绪是不对的,如果孩子这样想了,那么他可能就不容易做好,所以,一旦孩子冒出厌烦或不满的情绪,家长和老师就赶紧进行思想教育:你这样是不对的,怎么能抱怨学习呢?老师都是为你好啊,学习也是为了你自己啊!这个回答其实有点流氓逻辑,看起来全是对的,但并没有针对问题作出回答。孩子的问题是我很烦,那么解答就是如何才能帮助你不烦,而不是告诉你不应该烦。所以,如果要认同孩子的情绪的话,简单点可以说:嗯。复杂点可以说:“看起来做作业是很烦”,甚至激进点说:“我也觉得做作业很烦”。有些人可能会担心这样会强化孩子的厌学情绪,但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孩子只是得到认同而已,这会让孩子觉得被理解了。
要肯定孩子的努力行为。无论孩子表达上多么厌烦,但总归多少是会做一些作业的,所以家长要不失时机地回应这种努力,告诉他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因为他没有因为情绪上的不满而放弃对任务的重视,他带着压力坚守在他的岗位。
一般厌学的孩子大部分是基于学习上的真实挫败,比如考的差、家长的要求高批评多、老师总是找茬子等。所以大部分孩子会对自己的评价比较低。但这并不等同于孩子真的放弃了。孩子们通常搞不清我不能做和我不愿做的关系,几乎所有的厌学,都是根源于孩子认为自己再也学不好了,但他们无法恰当表达这种美好希望和残酷现实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源于家长和老师比较粗暴的解决问题手段,对孩子更多的是不问青红皂白的问责,而提供帮助的机会比较少。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希望成绩能好一些的希望,都希望自己能表现的更好一些,更有人气一些,更被认可一些。所以,家长和老师必须从认可孩子的希望着手,深入理解孩子在学习上遇到的真实困难,该出手帮助就出手帮助,该改变预期就改变预期,这样才能帮助孩子重新回到尝试学习的轨道上来。
真实的挫败有些是完全按达不到的要求,比如不允许任何粗心犯错、学过一遍的东西就要记住、上课完全不能走神等,这些都是非人性的折磨,根本就是违背人类的生理机制的,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这些目标一定要详细审查,不合理的部分要坚决改掉,给孩子一个做人的机会,而不是培养成全知全能的神。
望采纳。
❸ 小学厌学怎么办
❹ 小学厌学怎么办
厌学症在这几年已经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压力过大的孩子身上。孩子厌学版,你可以从以下权4点着手。
1可以先心平气和的与孩子沟通,大家一起去找原因。
2让孩子先自己找原因,然后家长再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路来引导孩子。
3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非常关键,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用心去学。
4同时制定合理的分数目标非常关键。记得在我的孩子读初三时,他经常对学习不感兴趣,他的注意力常常很不好,背诵走神,致使他的学习成绩都很差。之后发现让头脑变灵活的“尼古拉特斯拉训练”,看完之后,才改造了孩子的不好景况。孩子的注意力变好了,上学听课不犯困,成绩也变好了。相信我的故事应该能给你带来启发,争取时间好好奋斗,加油!
❺ 小学生厌学的原因
小学生厌学背后的真正原因?
从几个方面来看,孩子产生厌学的缘由,有以下一些原因:
认知上出现了偏差,
从根本上对学习产生了厌烦。
认知上出现了偏差,也就是从根本上对学习就是产生了厌烦。
被家长过早的逼着去学习,参加各种补习班,对学习的兴趣极大降低。
还有的孩子会把有一些问题归结为其他原因,比如说是老师的原因,自己没考好是同学的原因等等。
还有的孩子是自身的情商能力出现比较弱项的部分,比如说抗挫折能力差,由于家庭养育方式的不一致,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也会不同;
有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害怕吃苦,害怕付出太多,害怕在学习中遇到难题等等,或者是有的孩子出现注意力,学习技能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学习上的困难,从而逐渐的对学习失去信心,在学习上出现抗挫折能力比较差的一个表现。
有的孩子是在学校当中人际关系比较难以处理好,比如说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和同学之间的关系都处理不好,有的孩子和同学关系处理不好,但是跟老师的关系还可以,对学校的抵触情绪会相对弱一些。
孩子情商不高
有的孩子是自身的情商能力出现比较弱项的部分,比如说抗挫折能力差,由于家庭养育方式的不一致,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也会不同;
在学习的时候,害怕吃苦,害怕付出太多,害怕在学习中遇到难题等等,或者是有的孩子出现注意力,学习技能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学习上的困难,从而逐渐的对学习失去信心,在学习上出现抗挫折能力比较差的一个表现。
在学校当中人际关系比较难以处理好,比如说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和同学之间的关系都处理不好,有的孩子和同学关系处理不好,但是跟老师的关系还可以,对学校的抵触情绪会相对弱一些。
学校的原因
学校老师可能会以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好坏,或者是某些标准来评判好的学生,坏的学生。
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孩子,就会害怕把自己归结为坏孩子的行列,所以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同时如果在学校中没有很好的伙伴,也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这种事就是人际关系上对孩子造成的这种压力。
学习技能问题导致的厌学
比如说有的孩子,注意力缺失、缺乏,注意力不集中,难以跟上老师的上课节奏,在书写的时候或者是阅读的时候,出现困难。
有的孩子出现理解上的困难等等,这些都是孩子,害怕去学校,厌烦去学校的一个原因之一。
❻ 小学生厌学原因有哪些
一、小学生厌学心理原因分析
1. 家庭因素。(1)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独生子女在当今社会已经越来越多,由于物质条件十分丰裕,致使独生子女在家养成所谓的“公主病”。父辈的物质给予,祖辈的精神关爱使小学生在家没有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造成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的恶性学习心理。(2)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及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家庭关系的重要基准,做孩子的良师益友是家长的最高境界。假如孩子长期处在一个充满“战争硝烟”的家庭和一个“冷如冰窖”的家庭,使他们整天处于焦虑不安的情绪中,使他们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那么孩子们就会转移到他们认为能平衡心理的地方,厌学情绪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2. 学校因素。(1)教师的“唯分论”。尽管素质教育早已提倡多年,但分数的“指挥棒”还是无形中影响着教师,片面地追求分数,一味地追求优秀率和升学率,只重视学生成绩好坏,而不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在教育手段上还存在着应试教育中的“灌输式”、“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走进“唯分论”误区。(2)作业的“题海论”。现在的教师“考核”制度也给教师带来了压力,一些教育工作者由于某种主观原因的限制形成了一种危机感,空前的危机感使得这些教师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提高升学率上,而升学率又是靠学生成绩来判定的,致使教师不得不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
3. 学生自身因素。(1)学习能力不足。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并非是真的厌学,也不是懒惰、智力低下,而是存在着学习方面的严重落后,影响了学习的成效,具体来说就是学习能力不足。许多学生花费大量精力来做练习,却事与愿违,成绩总得不到提高。(2)无明确的学习计划。多数学生存在着对学习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习状态,没有一个科学性的学习计划,不会对科目进行统筹安排,学习起来顾此失彼,对知识死记硬背,对课程内容不会抓住重点、难点,不会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二、解决策略
1. 家庭方面。(1)家长要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家长要多和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特别是留守儿童,家长不要只是提供衣食住行,也要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多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发现有什么不好的苗头及时解决,这样可避免或减少孩子厌学、逃学问题的发生。(2)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般要多表扬,少批评。研究表明,孩子在学业上的成就及积极性格的形成,与家长的褒奖密切相关。对孩子的进步,哪怕微小的进步,也应给予肯定和表扬。(3)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当孩子犯错时,切忌简单、粗暴,棍棒相加,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知道父母的鼓励、理解和信任是非常重要的,要经常与教师沟通,全面关心孩子的健康发展,使孩子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不要求学生做得最好,但要求其能做得更好!
2. 学校方面。(1)转变观念,客观地评价学生。学校在开展素质教育中,对学生的评价要进行改革,应从多方面、多渠道、综合地评价学生。要打破以往只重知识记忆、背诵而忽视创造等能力考查的教学评估方法,在考试、考核中实行动口、动手和动笔相结合;在成绩评价上实行自评、互评与师生共评相结合。这样可加强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对学生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随时观察,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随时随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与品质习惯。(2)活跃教研氛围,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首先,学校应多开展教研活动,组织公开课、研讨课,开展听课、说课等活动,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其次,多些横向联系,“走出去,请进来”,多组织教师去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多请一些知名人士讲学,授示范课等,开拓视野,丰富知识。最后,搞好课题研究,让教师们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总结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3. 学生自身方面。(1)明确学习目标。我们要通过开主题班会或给学生讲名人故事的形式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使每个人都有奋斗的方向。同时使学生明白有了目标就得为之奋斗,即使不聪明,只要努力了就会成功。(2)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应教育学生首先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良好的学习态度,从根本上克服厌学情绪,还要合理地利用时间和大脑,不搞疲劳战术,以质取胜。(3)及时激励学生,让学生在成功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学生往往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是按照别人的评价去认识自己的。学习有时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很多时候乐趣在于最终的结果而不是在过程,要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让他们奋力坚持到最后。所以,学生哪怕只是取得了极其微小的进步,我们也要善于发现,及时鼓励。
❼ 小学生厌学的表现有哪些
(1) 推脱责任:有些孩子喜欢把失败的原因简单的推向外部,而不能客观地分析学习成绩不良的主观和客观原因,检查自我,吸取教训。他们常常把考试成绩不好归于老师讲课没有讲清,卷子印的不清楚,老师阅卷不公平等原因。其实他们的心里对失败的原因很清楚,只是不敢正视自己的不足,用这种方式来掩盖自己的责任。
(2) 精神胜利法:具有厌学情绪的孩子,在受到挫折时,不是分析原因,而是回避现实,想法改变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们往往容易沉湎于以往成功的回忆中。这些孩子的行为方式、心理特征、思维活动都与实际年龄不相称,这种自慰心理表明他们对学习的厌恶情绪。
(3) 合理化:这些孩子往往把自己学习上的失败变为合理化。当这些孩子达不到所规定的标准时,就否定或指责这个标准不合理,尽量找些看似合理的借口,使目前的失败趋于合理化,这样的想法可以使孩子自己减少自我形象与受挫感的反差,避免激烈的内心冲突。
(4) 自我保护:这些学生在学习上受挫以后,举出众多的受挫伙伴,表明自己与他人一样,并不是最差的,以推脱因受挫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社会化比较方式,是为了推脱责任,解脱心理压力。
(5)自我贬低:部分孩子在学习成绩上遇到挫折后,自觉低人一等,极端自卑,感到自己在各个方面都不如别人。不能从科学地分析中坚信自己的学习能力,而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认为自己的智力发育落后,不是学习的材料。目前的失败是由于自己的能力不如别人,失败也是自然的事情,这种情况是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更正的,自暴自弃,甚至完全放弃学习的想法。
❽ 小学生厌学原因 孩子厌学怎么办
一、小学生厌学心理原因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目前的小学生当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在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影响他们心理健康,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生物遗传因素外,还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个体的主观因素影响 学生对学习的需要来自于家长及学校的要求,小学生经历着父母、教师要学习,到我要学习的变化,是由被动到主动、由好奇到探究的过程。学生厌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需要的满足感受挫或丧失,往往表现为如下原因:1、父母对孩子学习目的的不良认知,2、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影响,3、学生感到学习困难,无成就感。如果学生学习的焦虑水平过高或过低,学习中成就感获得的机会较少,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激励能力,厌学的心理就会形成并加强,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其他方面,久而久之,对学习便失去了兴趣。 小学生的情绪心理、行为习惯、认识能力、人格特征、自我意识等心理活动,都影响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例如:消极的心态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心理挫折,使其情绪长期处于痛苦和不安之中,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我国,目前小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优越的生活条件与宽松的环境,并没有使他们的内心完美起来,因为他们没有经历生活的风雨和磨难,心理发育呈现一种不良的态势,其心理发展明显落后于生理发育。 (2)家庭影响 家长的生活经历与言传身教对一个小学生的影响是自始自终的,家长对孩子的一些行为反应,很多时候,无形中就默认了孩子,家长过于严厉、要求过高或过于放松、要求过低都会影响到学生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另外,家长的过分保护和溺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 第一,家庭气氛和父母榜样的影响。研究表明:宁静愉快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与气氛紧张冲突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他们的心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后者家庭中的孩子缺乏安全感,情绪紧张焦虑、忧心忡忡,害怕父母迁怒于自己而受到惩罚,容易发生情绪和行为等问题。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社会信仰和价值观念等首先通过父母的“过滤”而传递给子女,父母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发展。 第二,家庭结构的影响。家庭结构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大家庭、核心家庭和破裂家庭。在大家庭中,如果隔代的溺爱和长辈对于教育孩子问题的看法不一,会致使孩子无所适从,进而形成恐慌、焦虑等心理问题。核心家庭是一对夫妇和一个孩子的家庭,在核心家庭中,虽没有隔代的溺爱,但由于年轻的父母缺乏教育孩子的经验,所以他们对孩子有时放纵,有时管教太严,宽严失当,致使孩子不知所从,这些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产生了不良影响。破裂家庭是指父母中有一人死亡或判刑监禁或父母离婚的家庭。许多研究表明:破裂家庭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第三,亲子关系。孩子有时往往不能和父母很好地沟通,造成两代人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最终产生代沟。孩子希望倾诉内心的秘密,希望心灵之间的交流和理解的需要得不到正常的发泄,就很可能出现心理偏差或心理障碍,严重的会损伤其人格的完整性和协调性,导致人格变态等心理问题。 第四,家长对孩子评价标准的影响。现在很多家庭,把“考高分、上大学、读博士”作为衡量孩子成功的唯一标准。分数不仅成为家长评价孩子是否成功的评价标准,而且成为评价孩子的价值标准。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顾及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不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忽视了孩子的兴趣和个性特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寄托于孩子身上,强迫他们学钢琴、学绘画等等,这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极大摧残。 (3)学校教育的影响 要求过高,往往使学生压力较大,学生的成就感不高;目前的教育教学方法也不切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使学生感到校园生活单调、乏味、难以适应,对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不好,不擅于激励学生,经常指责、批评、当众使学生出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教师对孩子的评价、态度以及学生的人际关系是造成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第一,在学校,成绩成了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特别是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常常受到教师的冷遇、同学的轻视,致使这些学生对自己逐渐失去了信心,对环境产生了厌倦,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导致心理发展的障碍。第二,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学生的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学生都有交往、尊重、被认可的精神需要。如果一个学生能经常得到教师、同学的悦纳、肯定和尊重,就会使他们感到集体环境的温暖而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其身心就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反之,就会产生自卑感或敌对情绪,影响其心理正常的发展。 (4)社会因素的影响 简单来说,现在学生的厌学心理也受到了现在社会价值观的很大影响。深圳的学生所处的环境比较特别,讲究经济效率,知识的多少与其的经济价值画不上等号,似有一种读书无用论的社会影响。 第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失业、个人前途等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增多,加之,社会上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程度不高等,必然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学生内心积聚的矛盾心理就会影响其身心的正常发展。第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学习方式,多媒体的家庭化推动了教育观念的变化,网络世界使教育与学习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很难清楚地加以界定,国际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相互交往的模式,机器代替了人,严重侵犯了人的主体地位。目前小学生过分的依赖网络信息,形成足不出户即可实现自我价值的错误认识,时间一长又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很容易形成对网络的依赖心理和逃避现实的心理,这对独生子女的心理影响更是雪上加霜。此外,由于小学的学生缺乏正确的鉴别能力,不能驾驭信息,网络黄毒和网络游戏也对他们身心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 总之,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的因素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其中最主要的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二、克服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对策 通过调查,我们已经知道,在小学生中,有一部分因社会、家庭、生理等各种原因,存在着某种心理障碍,对此,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力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也就是说我们要重视小学生的心理指导,要使我们每一个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人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中都重视这项工作。同时要使每个人知道,良好的心理指导必须具备:真诚、理解、尊重三要素,要依托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通过各种切实有效的方法方式,认真细致的做好这项工作。 (1)要以真挚的感情,诚恳的态度和同学相处。和小学生相处,首先要取得他们对你的信任。这样,他们就会把自己内心世界的活动如实反映出来,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的接近他们,使他们觉得我们是他们真正值得信赖的朋友,我们才能接近他们,因势利导,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因此,我们和他们相处,决不能虚情假意,失去信任,心理指导将无从下手。(2)要换位思维,要从不同的视角,和同学交换对问题的看法。心理有障碍的小学生,其对问题的理解、看法往往和别人不一样。理解他们,是能否和他们进行交流的关键。(3)除了真诚、理解以外,还要注意对每个同学都要在人格上予以充分的尊重。(4)做心理指导工作,要适当的运用一些必要的方法,如:专题性活动;课外合作游戏;帮助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疏导学生从沉闷的气氛中释放出来;注意用非语言的方式给学生一定的时空;注意观察,可以采用反馈技术,重复一些师生言行,引导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消除学生的下意识自我防护意识等。同时,也要注意教师(班主任)自身心理素质对学生的感染。(5)要特别注意对具有自卑心理障碍学生的具体分析。其中,要特别注意小学生自卑心理的矫正。自卑心理又称为自我否定心理,表现为消极的自我评价。一旦形成和发展,对人的一生心理过程和个性都会产生一系列的显著影响。产生小学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生理、智能、家庭、教育方式等。矫正小学生自卑心理的方法有:了解他们的想法,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愿望;适当让他们接受一些小小的考验,增强他们自我承受心理;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自我优越心理;创造轻松环境,淡化其不安、烦躁、孤独、离群心理。 专家认为,要彻底解决学生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艰巨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改变目前的应试教育,教育应以人为本,让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让真诚,理解,尊重,贯穿我们教育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