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全识 > 小学生离京

小学生离京

发布时间:2021-02-12 04:07:17

① 400字的小学生清明节的作文

楼主,这是由来,比较长,您可以改改,简单一些,400自差不多。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其一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就是现在的民族埽墓节。按主日说,约在四月五日前后,按农历,则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拜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了!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的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於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 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② 北京市教委回应中小学是否提前放寒假

北京复市教委已经回应了中小学提前制放寒假的问题,北京市中小学分三批放寒假。小学比原计划提前两周,初一初二提前一周。

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和学段年龄特点,北京市中小学放寒假的安排为:2021年1月16日,全市小学放寒假(比原计划提前两周);2021年1月23日,全市初一、初二年级放寒假(比原计划提前一周);2021年1月30日,全市初三、高三和高一高二年级放寒假(无调整)。

(2)小学生离京扩展阅读:

此次提前放寒假将按照“错峰”原则做好寒假放假安排,组织学生有序离校离京,指导离校离京学生做好途中及居家防护,同时,各高校将“一人一档”制定离校、留校学生信息台账。进一步强化校园相对封闭管理。完善校园信息化建设,细化单元管理模式;

进一步建立健全密切关注疫情动向、主动排查关联人员的长效工作机制,及时按要求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

③ 小学生2年级必背古诗

二年级下学期

目录

1.草……………………………………白居易

2.宿心市徐公店………………………杨万里

3.望庐山瀑布…………………………李 白

4.绝句…………………………………杜 甫

5.观书有感……………………………朱 熹

6.官仓鼠………………………………曹 邺

7.海棠…………………………………苏 轼

8.寒食…………………………………韩 翃

9.已亥杂诗……………………………龚自珍

10.金缕衣……………………………杜秋娘

11.绝句………………………………僧志南

12.浪淘沙……………………………刘禹锡

13.凉州词……………………………王之涣

1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 轼

15.暮春即事…………………………叶 采

16.晚春………………………………韩 愈

17.农家………………………………颜仁郁

18.清明………………………………杜 牧

19.花影………………………………苏 轼

20.山居夏日…………………………高 骈

cǎo



tánɡ bái jū yì

【唐 · 白 居 易】

lí lí yuán shàng cǎo

离 离 原 上 草 ,

yī suì yī kū róng

一 岁 一 枯 荣 。

yě huǒ shāo bú jìn

野 火 烧 不 尽 ,

chūn fēng chuī yòu shēng

春 风 吹 又 生。

【大家来欣赏】

原野上那茂盛的野草,到秋天就枯萎了,但第二年春天又会长得十分茂盛每年都是这样。不管野火怎样无情地烧也不能把小草烧尽,只要春风一吹,它又会很快的生长。

【相关链接】

白居易的这首诗还有一段故事呢!

白居易自幼聪慧过人,传说刚刚下生就会说话,能认识“之无”二字,五六岁就能懂得声韵,十五岁就能做诗作赋。十七八岁时,曾一次携带着自己作的诗文到长安,特意拜访当时的名士顾况,顾况见他年轻,起初瞧不起他,便戏笑他说:“居易、居易,长安米价昂贵,恐怕居住下来大不容易”。可是当他翻阅到白居易的诗卷第一篇正是《草》一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特别其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时,顿时吃惊,非常欣赏称赞,慌忙改口说:“有才如此,能作这样的诗真是难得,那就在长安居易不难了”。于是设宴款待,多方宣扬,白居易的声名大振。

sù xīn shì yú gōng diàn

宿 心 市 徐 公 店

Sòng yáng wàn lǐ

【宋 · 杨 万 里】

lí luò shū shū yí jìng shēn

篱 落 疏 疏 一 径 深 ,

shù tóu huā luò wèi chéng yīn

树 头 花 落 未 成 阴 。

ér tóngjí zǒu zhuī huáng dié

儿 童 急 走 追 黄 蝶 ,

fēi rù cài huā wú chù xún

飞 入 菜 花 无 处 寻 。

【大家来欣赏】

在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很浓密。一个孩子奔跑着追逐翩翩起舞的黄蝴蝶,这蝴蝶飞入金黄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

【相关链接】

杨万里是南宋诗人,字廷秀。现在的江西人。他自名书屋为“诚斋”,所以世人称他为诚斋先生。杨万里的诗作现存有4200多首,写有《诚斋集》133卷《诚斋易传》20卷,《诚斋诗话》1卷等。

wàng lú shān pù bù

望 庐 山 瀑 布

táng lǐ bái

【唐 · 李 白】

rì zhào xiāng lú shēng zǐ yān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

yáo kàn pù bù guà qián chuān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

fēi liú zhíxià sān qiān chǐ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

yí shì yín hé luò jiǔ tiān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

【大家来欣赏】

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的云雾。一条像白练的瀑布从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那长长的瀑布飞快地直往下流,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同学们,你想不想看看这样壮观的场面呢?

【相关链接】

老师告诉你们有关庐山的一些情况。

庐山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风景与文化胜地之一,有"无限风光"的仙人洞穴,有"天下奇观"的飞流瀑布,有山中盆地,有峰上天地,还与远处隐约可见的万里长江和千顷鄱阳湖,互为映衬,这一切自然而然地组成了气象万千的天然图画,不但如此,庐山还以它极为丰厚的历史人文积淀而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中最引人注目的承载之一。古往今来,不知引发过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怀灵感,绞尽脑汁地写下无数歌咏诗篇,而李白的这首《望庐山瀑布》不过是一首小小的七言绝句,却在众多诗作中,雄视古今,独占鳌头。

jué jù

绝 句

táng dù fǔ

【 唐 · 杜 甫】

jiāng bì niǎo yù bái

江 碧 鸟 逾 白 ,

shān qīng huā yù rán

山 青 花 欲 燃 。

jīn chūn kàn yòu guò

今 春 看 又 过 ,

hé rì shì guī nián

何 日 是 归 年 ?

【大家来欣赏】

鸟儿飞翔在碧绿的江面上,更加显得一尘不染;漫山青翠欲滴,花儿像火一样无比灿烂。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过去了, 不知什么时候才是我回家的日子。作者为什么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回家呢?

【相关链接】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绝句》诗呢?

那是因为,“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这就是有很多“绝句”诗的原因。

guān shū yǒu gǎn

观 书 有 感

sòng zhū xī

【 宋 · 朱 熹】

bàn mǔ fāng táng yí jiàn kāi

半 亩 方 塘 一 鉴 开 ,

tiān guāng yún yǐng gòng pái huái

天 光 云 影 共 徘 徊 。

wèn qú nǎ dé qīng rú xǔ

问 渠 哪 得 清 如 许,

wèi yǒu yuán tóu huó shuǐ lái

为 有 源 头 活 水 来 。

【大家来欣赏】

半亩池塘象打开镜子一样,天色和云影在塘面上来回地移动。要问那池塘里的水为什么会那样清澈呢?因为上有源头,活水才不断地流来。

【相关链接】

朱熹是现在的江西人,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的诗富于哲理性而又不缺乏诗味,在写景中有议论,别有风格。

他还写有另一首《观书有感》:

昨夜江头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同学们,试着自己把这首诗读熟,不认识的字问问老师。

guān cāng shǔ

官 仓 鼠

táng cāo yè

【唐 ·曹 邺】

guān cāng lǎo shǔ dà rú dǒu

官 仓 老 鼠 大 如 斗 ,

jiàn rén kāi cāng yì bù zǒu

见 人 开 舱 亦 不 走。

jiàn ér wú liáng bǎi xìng jī

健 儿 无 粮 百 姓 饥 ,

shuí qiǎn zhāo zhāo rù jūn kǒu

谁 遣 朝 朝 入 君 口。

【大家来欣赏】

官用粮仓里的老鼠大得像米斗一样, 老鼠看见有人开仓门也不走开。官兵没粮食吃,老百姓也在挨饿,是谁天天把粮食送入你的口中呢?同学们,你们知道老鼠看见有人开仓门为什么也不走开呢?

【相关链接】

唐朝末年,社会一片黑暗,藩镇割据,朋党倾轧,宦官专权,从皇帝到县吏,无不贪残暴虐,国家被搞得乌烟瘴气,人们都不愿意,后来终于爆发了黄巢之乱。这首诗便是在晚唐这样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hǎi tánɡ

海 棠

sòng sū shì

【 宋·苏 轼】

dōng fēng niǎo niǎo fàn chóng guāng

东 风 袅 袅 泛 崇 光 ,

xiāng wù kōng méng yuè zhuǎn láng

香 雾 空 蒙 月 转 廊。

zhī kǒng yè shēn huá shuì qù

只 恐 夜 深 花 睡 去 ,

gù shāo gāo zhú zhào hóng zhuāng

故 烧 高 烛 照 红 妆。

【大家来欣赏】

东风微微地吹着,海棠花透出美丽的光泽来,并且散发出阵阵香气。这时,月亮已转过曲折的走廊,照不到海棠花了。诗人怕那花儿在深夜里也会睡去,所以点起明亮的灯烛,照看着那红艳艳的海棠。

【相关链接】

老师告诉同学们苏轼写这首诗的一个有趣的故事。

宋朝时期,大文学家苏轼在朝廷做官,之后又遭奸人陷害,被贬黄州任职,心情很灰暗。一天晚上,苏轼处理完缠身公务,毫无睡意,信步出门,在回廊里赏花。皎洁的月亮高悬空中,晚风轻拂着院子里的花草树木,夜深人静,夜雾朦胧。苏轼是个爱花、赏花的人。走到丛丛娇艳的海棠花前,苏轼久久不愿离去,思绪万千:在杭州时,我的府邸也有丛丛海棠花,家人经常和我去赏花、吟诗作对,是多么高兴的事呀!可如今,我身在黄州,远离家人,远离朝廷,孤身一人。我的才华就像这娇丽的海棠花一样,但无人欣赏,无人留恋。他沉思良久,月亮已经从回廊前划到后院了,一股倦意涌上苏轼心头。院子里静得出奇,连树叶都不动了。海棠花也不动了,他怕娇艳的海棠也同人一样沉沉睡去,忙点燃一根高大的红烛,让红烛伴随着海棠花,海棠花在红烛的映照下,显得更艳丽了。此情此景使苏轼诗兴大发,便挥笔写下了这首诗。

hán shí

寒 食

táng hán hóng

【 唐 · 韩 翃 】

chūn chéng wú chù bù fēi huā

春 城 无 处 不 飞 花 ,

hán shí dōng fēng yù liǔ xié

寒 食 东 风 御 柳 斜。

rì mù hàn gōng chuán là zhú

日 暮 汉 宫 传 蜡 烛 ,

qīng yān sàn rù wǔ hóu jiā

轻 烟 散 入 五 侯 家 。

【大家来欣赏】

晚春的时候,长安到处飘着花;在寒食的这一天里风把皇家花园的柳枝吹斜了。天渐渐黑了皇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在王侯贵族的家里。同学们你知道寒食为什么皇宫里还有火呢?

【相关链接】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

同学们,你们每年的寒食这天是如何过得呢?

jǐ hài zá shī

已 亥 杂 诗

qīng gōng zì zhēn

【清· 龚 自 珍】

jiǔ zhōu shēng qì shì fēng léi

九 州 生 气 恃 风 雷 ,

wàn mǎ qí yīn jiū kě āi

万 马 齐 喑 究 可 哀。

wǒ quàn tiān gōng chóng dǒu sǒu

我 劝 天 公 重 抖 擞 ,

bù jū yì gé jiàng rén cái

不 拘 一 格 降 人 才 。

【大家来欣赏】

只有很大的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的生气, 可是大臣民闭口不说话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起精神来,不要拘守一定的规格能降下更多的人才来。

【相关链接】

道光十九年(1831年),龚自珍辞官返回家乡,又上北边迎接他的妻子和儿女,在南北往来的途中,他感到清朝朝庭压抑、束缚人才的情况。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jīn lǚ yī

金 缕 衣

tāng dù qiū niáng

【 唐 · 杜 秋 娘 】

quàn jūn mò xī jīn lǚ yī

劝 君 莫 惜 金 缕 衣,

quàn jūn xī qǔ shào nián shí

劝 君 惜 取 少 年 时。

huā kāi kān zhé zhí xū zhé

花 开 堪 折 直 须 折 ,

mò dài wú huā kōng zhé zhī

莫 待 无 花 空 折 枝 。

【大家来欣赏】

我劝各位不要太珍惜那华贵的金缕衣,我要劝各位应当爱惜青少年时代的青春年华。如同鲜花盛开之时应该及时摘取一样,不要等到枝上无花之时再去摘取,那可就要落空了。同学们,那么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呢?

【相关链接】

老师告诉你们一些关于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

jué jù

绝 句

sòng sēng zhìnán

【 宋 · 僧 志 南 】

gǔ mù yīn zhōng xì ǎn péng

古 木 阴 中 系 短 篷 ,

zhàng lí fú wǒ guò qiáo dōng

杖 藜 扶 我 过 桥 东 。

zhān yī yù shī xìng huā yǔ

沾 衣 欲 湿 杏 花 雨,

chuī miàn bù hán yáng liǔ fēng

吹 面 不 寒 杨 柳 风 。

【大家来欣赏】

在参天大树的农阴下,我系了小船,拄着犁杖,慢慢走过桥,走向东边。在阳春三月里,杏花开放了,绵绵的细雨像故意要粘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着人的脸,带着杨柳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相关链接】

僧志南,南宋和尚,志南是他的法号,生平不详。这首诗后两句是传诵千古的名句,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很热爱生活的和尚。

làng táo shā

浪 淘 沙

táng liú yǔ xī

【 唐 · 刘 禹 锡 】

jiǔ qū huáng hé wàn lǐ shā

九 曲 黄 河 万 里 沙 ,

làng táo fēng bò zì tiān yá

浪 淘 风 簸 自 天 涯 。

rú jīn zhí shàng yín hé qù

如 今 直 上 银 河 去,

tóng dào qiān niú zhī nǚ jiā

同 到 牵 牛 织 女 家 。

【大家来欣赏】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好像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相关链接】

同学们,把你知道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告诉你的同桌。看谁说得最好。

liáng zhōu cí

凉 州 词

táng wáng zhī huàn

【 唐·王 之 涣】

huáng hé yuǎn shàng bái yún jiān

黄 河 远 上 白 云 间 ,

yí piàn gū chéng wàn rèn shān

一 片 孤 城 万 仞 山 。

qiāng dí hé xū yuàn yáng liǔ

羌 笛 何 须 怨 杨 柳 ,

chūn fēng bú dù yù mén guān

春 风 不 度 玉 门 关 。

【大家来欣赏】

远望黄河的源头就像来自白云那端,一座孤城外是万仞的高山。吹羌笛的就不要怨杨柳不绿,因为春风从来没有到过玉门关。为什么春风从来没有到过玉门关呢?

【相关链接】

凉州在现在的甘肃省武威县。凉州词在唐代是乐府的常见曲名,多写边塞军旅生活的事情。所以,我们现在见到很多题目为《凉州词》的诗。

liù yuè èr shí qī rì wàng hú lóu zuì shū

六 月 二 十 七 日 望 湖 楼 醉 书

sòng sū shì

【 宋 · 苏 轼】

hēi yún fān mò wèi zhē shān

黑 云 翻 墨 未 遮 山 ,

bái yǔ tiào zhū luàn rù chuán

白 雨 跳 珠 乱 入 船 。

juǎn dì fēng lái hū chuī sàn

卷 地 风 来 忽 吹 散 ,

wàng hú lóu xià shuǐ rú tiān

望 湖 楼 下 水 如 天 。

【大家来欣赏】

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一样还没有遮住山,白花花雨点像珍珠一样乱蹦乱跳窜上了船。从地面卷起的风忽然间把雨吹散了,风雨过后远远望去望湖楼下面,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相关链接】

苏轼十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

mù chūn jí shì

暮 春 即 事

sòng yè cǎi

【 宋·叶 采】

shuāng shuāng wǎ què xíng shū àn

双 双 瓦 雀 行 书 案 ,

diǎn diǎn yáng huā rù yàn chí

点 点 杨 花 入 砚 池

xián zuò xiǎo chuāng dú zhōu yì

闲 坐 小 窗 读 周 易 ,

bù zhī chūn qù jǐ ō shí

不 知 春 去 几 多 时 。

【大家来欣赏】

屋顶上两只麻雀的影子在书架上移动,点点杨花飘进了屋内,落到砚池中。我静心坐在小窗前毫不理会,依然专心地读着

«周易»,不知道春天过去了多少时间。

【相关链接】

叶采,字仲圭,南宋建阳人也就是现在的福建人,。1241年考上进士。景定初的时候卒的。在《建阳县志》中有关于他的记录。

wǎn chūn

晚 春

táng hán yù

【 唐 ·韩 愈】

cǎo mù zhī chūn bù jiǔ guī

草 木 知 春 不 久 归 ,

bǎi bān hóng zǐ dòu fāng fēi

百 般 红 紫 斗 芳 菲 。

yáng huā yú jiá wú cái sī

杨 花 榆 荚 无 才 思,

wéi jiě màn tiān zuò xuě fēi

惟 解 漫 天 作 雪 飞 。

【大家来欣赏】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将会渐渐消逝,所以它们万紫千红快快展示自己的光彩;柳絮和榆钱没有才华和远见,所以只好随风飘散。同学们,你们愿意做柳絮或榆钱吗?

【相关链接】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韩愈的诗,其实他的散文写得也很好。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两代八散文大家的并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nóng jiā

农 家

Yán rén yù

【 颜 仁 郁 】

yè bàn hū ér chèn xiǎo gēng

夜 半 呼 儿 趁 晓 耕 ,

léi niú wú lì jiàn jiān háng

羸 牛 无 力 渐 艰 行 。

shí rén bù shí nóng jiā kǔ

时 人 不 识 农 家 苦,

jiāng wèi tián zhōng gǔ zì shēng

将 谓 田 中 谷 自 生 。

【大家来欣赏】

半夜里喊起孩子们趁早去梨田,瘦弱的老牛有气无力越走越艰难。眼下的人不知道农家的辛苦,说地里的谷子自己就会往上窜。

【相关链接】

同学们,老师建议你们去体会一下农家的生活,并把你们的感受写下来吧。

qīng míng

清 明

táng dù mù

【 唐· 杜 牧 】

qīng míng shí jié yǔ fēn fēn

清 明 时 节 雨 纷 纷 ,

lù shɑng xíng rén yù àn hún

路 上 行 人 欲 断 魂 。

jiè wèn jiǔ jiā hé chù yǒu

借 问 酒 家 何 处 有 ,

mù tóng yáo zhǐ xìng huā cūn

牧 童 遥 指 杏 花 村 。

【大家来欣赏】

清明时候偏赶上细雨蒙蒙,路上的行人心情更加愁闷。问问牧童哪里才有酒家,牧童指了指远处的杏花小村。同学们,你知道路上的行人为什么找酒家吗?

【相关链接】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大约在阳历四月五日左右。自古就有踏青扫墓的风俗。所以,每年清明的时候我们同学们都会到烈士陵园去扫墓。

huā yǐng

花 影

sòng sū shì

【宋 ·苏 轼】

chóng chóng dié dié shàng yáo tái

重 重 叠 叠 上 瑶 台 ,

jǐ dù hū tóng sǎo bú kāi

几 度 呼 童 扫 不 开 。

gāng bèi tài yáng shōu shi qù

刚 被 太 阳 收 拾 去 ,

què jiào míng yuè sòng jiāng lái

却 教 明 月 送 将 来 。

【大家来欣赏】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仆人去打扫,可是花影怎么也扫不走。傍晚太阳下山时,花影刚刚隐退,可是月亮又升起来了,花影又出现了。 同学们考虑:花影本来很美,为什么诗人这样厌恶它呢?

【相关链接】

老师告诉你们有关苏轼的故事,也许同学们就会回答上面的问题了。

1056年,二十一的苏轼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第二年高中进士。后来就留在京城,他的父亲病故,苏轼就回家给父亲守丧。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所以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便上书反对。结果他被迫离京,调任到杭州做了通判。苏轼在杭州呆了三年,任满后,又先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这样持续了有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面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于是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哲宗即位,司马光重新当了宰相。苏轼于是被召回京城。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司马光和王安石一样,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于是他再度自求外调。回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舒适。但元佑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到颖州。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

shān jū xià rì

山 居 夏 日

táng gāo pián

【 唐·高 骈】

lǜ shù yīn nóng xià rìcháng

绿 树 阴 浓 夏 日 长 ,

lóu tái dào yǐng rù chí táng

楼 台 倒 影 入 池 塘 。

shuǐ jīng lián dòng wēi fēng qǐ

水 晶 帘 动 微 风 起 ,

mǎn jià qiáng wēi yí yuàn xiāng

满 架 蔷 薇 一 院 香 。

【大家来欣赏】

在浓浓的绿树荫下,夏天仍旧显得很漫长,楼台倒影在池塘中。微风吹来,水晶帘摇动不停,满架的蔷薇花,使得整个院子布满香气。

【相关链接】

高骈,字千里,唐代著名的武将、诗人。

④ 小学生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怎么写

【清明节简介】
英文名称:Tomb-sweeping Day
Pure Brightness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多年历史。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祝福】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至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因此,清明节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寒食节----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 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第二年,晋文公与臣素服登山祭奠介之推,他们发现安葬介之推的老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上前折了柳枝,围成圈儿戴在头上,并将杨柳挂在门外以示纪念,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清明节习俗。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其一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就是现在的民族扫墓节。按主日说,约在四月五日前后,按农历,则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拜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了!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 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一、大烧纸,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
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酆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
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
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
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
有的富户要携家带眷乘车坐轿,亲到坟茔去祭扫。届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祭罢,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此即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节春风明媚,绿树成荫。人们在这一天踏青、扫墓、上坟。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这个习俗究竟从何而来呢?关于清明节有个传说和宋代大词人柳永有关。据说柳永生活放荡常往来于花街柳巷之中。当时的妓无不爱其才华,并以受柳永青睐为荣。但因为生活不轨,柳永一生为仕途所不容,虽中过进士最后却于襄阳贫困而亡。他的墓葬费用都是仰慕他的女集资的。每年清明节,女们都到他坟前插柳枝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习俗。其实这个习俗早在唐代就有了。唐人认为三月三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非常盛行,人们踏青玩游回来,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史籍典章的记载,清明节插柳总是与避免疾疫有关。春节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摇摇柳枝了。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把以上内容节选就可以了~

在画些“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场景就可以啦!~画柳树也不错!!

⑤ 重阳节的古诗小学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一种思念,两处怀想。诗人遇佳节良辰,倍加思亲,远在家乡的兄弟又何尝不是如此,登高远眺,唯盼平安。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却像是一幅水墨田园画,感情真挚,诗意醇厚。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以高秋写高情,颇显名士风范。菊花满头,纵饮销忧,既爽利俊健,又含思凄恻,令人读来颇觉顿挫跌宕,风神摇曳。

谢新恩

南唐·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

愁恨年年长相似。

“红叶”、“晚烟”、“细雨”、“新雁”等引人怅恨的凄冷景象,再加上作者有意点染的“暮”、“咽”等情状,晚秋的悲凉便透纸而来。

醉花阴·重九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愈是佳节,孤身一人的愁苦便愈加浓重。秋风萧瑟,落花满地,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

踏莎行

宋·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

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

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

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

重阳节近多风雨。

结尾一句景色描写即见之前言语不过强颜欢笑,眼前风雨欲来之景,又何尝不是国家飘摇的写照,可惜词人一腔热血,满心忧患,却无人能解。

采桑子·九日

清·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

木叶萧萧,乡路迢迢,

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

不为登高,只觉魂销。

南雁归时更寂寥。

词由景起,写绝塞秋深,一片肃杀萧索景象。

“不为登高,只觉魂销”一句,轻描淡写地将王维诗意化解为词意,看似平淡,抬手间已化尽前人血骨。

采桑子·重阳

毛泽

⑥ 小学生清明节手抄报内容,130字,这是作业!急急急急急急急急!半小时毕需完!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祝福】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因此,清明节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寒食节----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 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第二年,晋文公与群臣素服登山祭奠介之推,他们发现安葬介之推的老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上前折了柳枝,围成圈儿戴在头上,并将杨柳挂在门外以示纪念,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清明节习俗。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其一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就是现在的民族扫墓节。按主日说,约在四月五日前后,按农历,则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拜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了!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 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⑦ 北京10月1学生放假让出京吗

截止于2020年11月7日,北京10月1学生放假是可以出北京的。

北京执行国家新冠肺专炎第八版诊疗方案,属加强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做好学校防疫和卫生工作,消除学校周边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安全。借鉴服贸会成功经验,将疫情防控贯穿2020中关村论坛全过程,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

提前做好国庆节、中秋节假期疫情防控准备。认真实施应对秋冬季疫情工作方案,落实“四早”要求,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和排查处置,预防秋冬季新冠、流感等叠加风险。

(7)小学生离京扩展阅读:

北京疫情防控介绍如下:

北京市自9月3日恢复直航国际客运航班以来首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提醒市民,“十一”假期将至,外出旅行时要关注疫情信息,非必要不出境,避免前往有疫情的国家或地区。

全球疫情仍处于大流行和持续蔓延状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是当前北京市疫情防控重点。建议市民非必要不出境。如必须出境,须密切关注当地疫情防控信息,携带充足的防护用品。

⑧ 你想离开北京吗

不想,我好不容易才来到北京,在这里打拼,站稳脚跟,如果现在离开,我会感觉自己像一个失败者。

⑨ 北京小学生出京去天津回去用做核酸检测吗

北京人去天津要做核酸检测,回京要持北京健康宝未见异常方可进入,做好登记管理,健康状况出现异常的,要及时报告。

严禁涉疫风险人员出京,主要包含3类人员:一是全市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无症状感染者和有发热症状人员。二是5月30日以来进出新发地批发市场和与市场工作人员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三是中高风险街乡镇人员。

同时,全市其他人员原则上坚持“非必要不出京”,确需离京的,须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市公安局交管部门提示:确有出京需要的市民,请及时进行核酸检测。通过检查站时,提前准备好身份证、核酸检测证明等,配合民警查验。

低风险地区进访京人员登记管理。北京市严格低风险地区进访京人员登记管理,对低风险地区进访京人员入住社区村的,继续要求填报京心相助小程序,做好登记管理,健康状况出现异常的,要及时报告。



(9)小学生离京扩展阅读:

中高风险街乡所辖小区,外来人员及车辆禁止进入。对于低风险街道乡镇所辖小区,快递、外卖、家政、装修、搬家、房屋中介等生活服务业人员,以及其他外来人员,持北京健康宝未见异常方可进入。中高风险街道乡镇所辖小区外来人员及车辆禁止进入。

对中高风险街道乡镇实行封闭管理。张革表示,对中高风险街道乡镇实行封闭管理。对中高风险街道乡镇小区同一单元两户以上出现病例的单元,高风险街道乡镇发生疫情的小区及高风险区域周边经评估后确有必要的小区进行封闭管理,人员只进不出。

⑩ 北京今年是不是让非京籍户口的中小学生离京回原籍上学

你理解有错误··是不符合政策的回去上学

比如外地在京孩子上小学必须家长有五证并在所在区连续上社保一定年限··符合的就在京上小学·不符合的那就回户籍地上小学

在京借读中学的外地孩子想在京中考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符合的可在京中考·不符合的回户籍地中考··符合在京中考外地孩子不能报普通高中(也就没考大学资格··9年义务教育不含高中)只能报职高技校··想上大学那孩子回户籍地上中学去

阅读全文

与小学生离京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