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enku..com/view/a79dd3c7d5bbfd0a7956735a.html
http://wenku..com/view/9403c096daef5ef7ba0d3cf0.html
http://wenku..com/view/1eed476bb84ae45c3b358cfa.html
建议你去网上搜一下,这几个网址里都有
给你一个样本: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位置
1、什么是数对?
——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作用: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例:在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注:(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2)数对(X,5)的行号不变,表示一条横线,(5,Y)的列号不变,表示一条竖线。(有一个数不确定,不能确定一个点)
( 列 , 行 )
↓ ↓
竖排叫列 横排叫行
(从左往右看)(从下往上看)
(从前往后看)
2、图形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列数不变。
3、两点间的距离与基准点(0,0)的选择无关,基准点不同导致数对不同,两点间但距离不变。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注:“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例如: ×7表示: 求7个 的和是多少? 或表示: 的7倍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注:“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例如: × 表示: 求 的 是多少?
9 × 表示: 求9的 是多少?
A × 表示: 求a的 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注:(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
(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注:(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b≠0).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
注: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因数为0时的特殊情况。
附:形如 的分数可折成( )×
(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
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五)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不能单独存在。单独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必须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的唯一标准是:两数相乘的积是否为“1”。
例如:a×b=1则a、b互为倒数。
3、求倒数的方法:
①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②求整数的倒数:整数分之1。
③求带分数的倒数:先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
④求小数的倒数:先化成分数再求倒数。
4、1的倒数是它本身,因为1×1=1
0没有倒数,因为任何数乘0积都是0,且0不能作分母。
5、任意数a(a≠0),它的倒数为 ;非零整数a的倒数为 ;分数 的倒数是 。
6、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也大于它本身。
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
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六)分数乘法应用题 ——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1”× =
例如:求25的 是多少? 列式:25× =15
甲数的 等于乙数,已知甲数是25,求乙数是多少? 列式:25× =15
注:已知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单位“1”的量与分数相乘。
2、( 什么)是(什么 )的 。
( )= ( “1” ) ×
例1: 已知甲数是乙数的 ,乙数是25,求甲数是多少?
甲数=乙数× 即25× =15
注:(1)“是”“的”字中间的量“乙数”是 的单位“1”的量,即 是把乙数看作单位“1”,把乙数平均分成5份,甲数是其中的3份。
(2)“是”“占”“比”这三个字都相当于“=”号,“的”字相当于“×”。
(3)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的量
例2:甲数比乙数多(少) ,乙数是25,求甲数是多少?
甲数=乙数±乙数× 即25±25× =25×(1± )=40(或10)
3、巧找单位“1”的量:在含有分数(分率)的语句中,分率前面的量就是单位“1”对应的量,或者“占”“是”“比”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
4、什么是速度?
——速度是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单位时间指的是1小时1分钟1秒等这样的大小为1的时间单位,每分钟、每小时、每秒钟等。
5、求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
多:(甲-乙)÷乙
少:(乙-甲)÷乙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一、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分数除法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1、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的倒数。例 ÷3= × = 3÷ =3× =5
2、除法转化成乘法时,被除数一定不能变,“÷”变成“×”,除数变成它的倒数。
3、分数除法算式中出现小数、带分数时要先化成分数、假分数再计算。
4、被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
①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 (a≠0)
②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 (a≠0 b≠0)
③除以等于1的数,商等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
三、分数除法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用梯等式计算,等号写在第一个数字的左下角。
2、运算顺序:
①连除:属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或者先把所有除法转化成乘法再计算;或者依据“除以几个数,等于乘上这几个数的积”的简便方法计算。加、减法为一级运算,乘、除法为二级运算。
②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再算括号外面。
注:(a±b)÷c=a÷c±b÷c
四、比: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
1、比式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前项,比号后面的项叫做后项,比号相当于除号,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
注:连比如:3:4:5读作:3比4比5
2、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写成分数的形式,读作几比几。
例:12∶20= =12÷20= =0.6 12∶20读作:12比20
注:区分比和比值: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是整数、小数。
比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化简比:化简之后结果还是一个比,不是一个数。
(1)、 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 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也可以求出比值再写成比的形式。
(3)、 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也是先化成整数比。
4、求比值:把比号写成除号再计算,结果是一个数(或分数),相当于商,不是比。
5、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不能为0) 商不变性质 除法是一种运算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不能为0)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是一个数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不能为0) 比的基本性质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附: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五、分数除法和比的应用
1、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例:甲是乙的 ,乙是25,求甲是多少?即:甲=乙× (15× =9)
2、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例: 甲是乙的 ,甲是15,求乙是多少?即:甲=乙× (15÷ =25)(建议列方程答)
3、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把分数看成比)
(1)甲是乙的几分之几?
甲=乙×几分之几 (例:甲是15的 ,求甲是多少?15× =9)
乙=甲÷几分之几 (例:9是乙的 ,求乙是多少?9÷ =15)
几分之几=甲÷乙 (例:9是15的几分之几?9÷15= )(“是”字相当“÷”号,乙是单位“1”)
(2)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
A 差÷乙= (“比”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的量)(例:9比15少几分之几?(15-9)÷15= = = )
B 多几分之几是: –1 (例: 15比9少几分之几?15÷9= -1= –1= )
C 少几分之几是:1– (例:9比15少几分之几?1-9÷15=1– =1– = )
D 甲=乙±差=乙±乙× =乙±乙× =乙(1± ) (例:甲比15少 ,求甲是多少?15–15× =15×(1– )=9(多是“+”少是“–”)
E 乙=甲÷(1± )(例:9比乙少 ,求乙是多少?9÷(1- )=9 ÷ =15)(多是“+”少是“–”)
(例:15比乙多 ,求乙是多少?15÷(1+ )=15 ÷ =9)(多是“+”少是“–”)
4、按比例分配: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
例如:已知甲乙的和是56,甲、乙的比3∶5,求甲、乙分别是多少?
方法一:56÷(3+5)=7 甲:3×7=21 乙:5×7=35
方法二:甲:56× =21 乙:56× =35
例如:已知甲是21,甲、乙的比3∶5,求乙是多少?
方法一:21÷3=7 乙:5×7=35
方法二:甲乙的和21÷ =56 乙:56× =35
方法二:甲÷乙= 乙=甲÷ =21÷ =35
5、画线段图:
(1)找出单位“1”的量,先画出单位“1”,标出已知和未知。
(2)分析数量关系。
(3)找等量关系。
(4)列方程。
注: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第四单元 圆
一、.圆的特征
1、圆是平面内封闭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2、圆的特征:外形美观,易滚动。
3、圆心o:圆中心的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圆多次对折之后,折痕的相交于圆的中心即圆心。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r: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直径d: 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同圆或等圆内直径是半径的2倍:d=2r 或 r=d÷2= d=
4、等圆:半径相等的圆叫做同心圆,等圆通过平移可以完全重合。
同心圆:圆心重合、半径不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
5、圆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半圆、扇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角
有二条对称轴的图形:长方形
有三条对称轴的图形:等边三角形
有四条对称轴的图形:正方形
有无条对称轴的图形:圆,圆环
6、画圆
(1)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
(2)画圆步骤:定半径、定圆心、旋转一周。
二、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周长用字母C表示。
1、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2、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即:圆周率π= =周长÷直径≈3.14
所以,圆的周长(c)=直径(d)×圆周率(π) ——周长公式: c=πd, c=2πr
注: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3.14是近似值。
3、周长的变化的规律:半径扩大多少倍直径也扩大多少倍,周长扩大的倍数与半径、直径扩大的倍数相同。
如果r1∶r2∶r3=d1∶d2∶d3=c1∶c2∶c3
4、半圆周长=圆周长一半+直径= ×2πr=πr+d
三、圆的面积s
1、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如图把一个圆沿直径等分成若干份,剪开拼成长方形,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像越接近长方形。
圆的半径 = 长方形的宽
圆的周长的一半 = 长方形的长
长方形面积 = 长 ×宽
所以:圆的面积 =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宽 = 圆的周长的一半(πr)×圆的半径(r)
S圆 = πr × r
S圆 = πr×r = πr2
2、几种图形,在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圆的周长最短,而长方形的周长最长;反之,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圆的面积则最大,而长方形的面积则最小。
周长相同时,圆面积最大,利用这一特点,篮子、盘子做成圆形。
3、圆面积的变化的规律:半径扩大多少倍直径、周长也同时扩大多少倍,圆面积扩大的倍数是半径、直径扩大的倍数的平方倍。
如果: r1∶r2∶r3=d1∶d2∶d3=c1∶c2∶c3=2∶3∶4
则:S1∶S2∶S3=4∶9∶16
4、环形面积 = 大圆 – 小圆=πr大2 - πr小2=π(r大2 - r小2)
扇形面积 = πr2× (n表示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5、跑道:每条跑道的周长等于两半圆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加上两条直跑道的和。因为两条直跑道长度相等,所以,起跑线不同,相邻两条跑道起跑线也不同,间隔的距离是:2×π×跑道宽度。
注:一个圆的半径增加a厘米,周长就增加2πa厘米
一个圆的直径增加b厘米,周长就增加πb 厘米
6、任意一个正方形的内切圆即最大圆的直径是正方形的边长,它们的面积比是4∶π
7、常用数据
π=3.14 2π=6.28 3π=9.42 4π=12.56 5π=15.7
第五单元、百分数
一、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注:百分数是专门用来表示一种特殊的倍比关系的,表示两个数的比,所以,百分数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百分数不能带单位。
1、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1)联系:都可以用来表示两个量的倍比关系。
(2)区别: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表示倍比关系,不表示具体数量,所以不能带单位。分数不仅表示倍比关系,还能带单位表示具体数量。
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分数的分子只以是整数。
注: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所涉及问题基本和分数问题相同,分母是100的分数并不是百分数,必须把分母写成“%”才是百分数,所以“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是百分数”这句话是错误的。“%”的两个0要小写,不要与百分数前面的数混淆。一般来讲,出勤率、成活率、合格率、正确率能达到100%,出米率、出油率达不到100%,完成率、增长了百分之几等可以超过100%。一般出粉率在70、80%,出油率在30、40%。
2、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1)百分数化小数: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去掉“%”。
(2)小数化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
(3)百分数化分数: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化简成最简分数。
(4)分数化百分数:分子除以分母得到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然后化成百分数。
(5)小数 化 分数:把小数成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再化简。
(6)分数 化 小数:分子除以分母。
二、百分数应用题
1、 求常见的百分率 如:达标率、及格率、成活率、发芽率、出勤率等求百分率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2、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增加了百分之几、减少了百分之几、节约了百分之几等来表示增加、或减少的幅度。
求甲比乙多百分之几 (甲-乙)÷乙
求乙比甲少百分之几 (甲-乙)÷甲
3、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单位“1”) ×百分率
4、 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部分量÷百分率=一个数(单位“1”)
5、 折扣 折扣、打折的意义: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折扣 成数 几分之几 百分之几 小数 通用
八折 八成 十分之八 百分之八十 0.8
八五折 八成五 十分之八点五 百分之八十五 0.85
五折 五成 十分之五 百分之五十 0.5 半价
6、 纳税 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
(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
7、 利率
(1)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2)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3)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的应纳税额=利息-利息×5%
注:国债和教育储蓄的利息不纳税
8、百分数应用题型分类
(1)求甲是乙的百分之几——(甲÷乙)×100% = ×100% = 百分之几
(2)求甲比乙多(少)百分之几—— ×100% = ×100%
例
① 甲是50,乙是40,甲是乙的百分之几?(50是40的百分之几?)50÷40=125%
② 甲是50,乙是40,乙是甲的百分之几?(40是50的百分之几?)40÷50=80%
③ 乙是40,甲是乙的125%,甲数是多少?(40的125%是多少?)40×125%=50
④ 甲是50,乙是甲的80%,乙数是多少?(50的80%是多少?)50×80%=40
⑤ 乙是40,乙是甲的80%,甲数是多少?(一个数的80%是40,这个数是多少?)40÷80%=50
⑥ 甲是50,甲是乙的125%,乙数是多少?(一个数的125%是50,这个数是多少?)50÷125%=40
⑦ 甲是50,乙是40,甲比乙多百分之几?(50比40多百分之几?)(50-40)÷40×100%=25%
⑧ 甲是50,乙是40,乙比甲少百分之几?(40比50少百分之几?)(50-40)÷50×100%=20%
⑨ 甲比乙多25%,多10,乙是多少?10÷25%=40
⑩ 甲比乙多25%,多10,甲是多少?10÷25%+10=50
⑪ 乙比甲少20%,少10,甲是多少?10÷20%=50
⑫ 乙比甲少20%,少10,乙是多少?10÷20%-10=40
⑬ 乙是40,甲比乙多25%,甲数是多少?(什么数比40多25%?)40×(1+25%)=50
⑭ 甲是50,乙比甲少20%,乙数是多少?(什么数比50多25%?)50×(1-20%)=40
⑮ 乙是40,比甲少20%,甲数是多少?(40比什么数少20%?)40÷(1-20%)=50
⑯ 甲是50,比乙多25%,乙数是多少?(50比什么数多25%?)40÷(1+25%)=40
第六单元、统计
1、 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关系,也就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因此也叫百分比图。
2、 常用统计图的优点:
(1)、条形统计图直观显示每个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直观显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还可清晰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
(3)、扇形统计图直观显示部分和总量的关系。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一、研究中国古代的鸡兔同笼问题。
1、 用表格方式解决有局限性,数目必须小,例:
头数 鸡(只)兔(只) 腿数
35 1 34
35 2 33
35 3 32
……
(逐一列表法、腿数少,小幅度跳跃;腿数多,大幅度跳跃。跳跃逐一相结合、取中列表)
2、 用假设法解决
(1) 假如都是兔
(2) 假如都是鸡
(3) 假如它们各抬起一条腿
(4) 假如兔子抬起两条前腿
3、 用代数方法解(一般规律)
注释: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二、和尚分馒头
100个和尚吃100个馒头,大和尚一人吃3个,小和尚三人吃一个。大小和尚各多少人?
国明代珠算家程大位的名著《直指算法统宗》里有一道著名算题:
一百馒头一百僧,
大僧三个更无争,
小僧三人分一个,
大小和尚各几丁?"
如果译成白话文,其意思是:有100个和尚分100只馒头,正好分完。如果大和尚一人分3只,小和尚3人分一只,试问大、小和尚各有几人?
方法一,用方程解:
解:设大和尚有x人,则小和尚有(100-x)人,根据题意列得方程:
3x + (100-x)=100
x=25
100-25=75人
方法二,鸡兔同笼法:
(1)假设100人全是大和尚,应吃馒头多少个?
3×100=300(个).
(2)这样多吃了几个呢?
300-100=200(个).
(3)为什么多吃了200个呢?这是因为把小和尚当成大和尚。那么把小和尚当成大和尚时,每个小和尚多算了几个馒头?
3- = (个)
(4)每个小和尚多算了8/3个馒头,一共多算了200个,所以小和尚有:
小和尚:200÷ =75(人)
大和尚:100-75=25(人)
方法三,分组法:
由于大和尚一人分3只馒头,小和尚3人分一只馒头。我们可以把3个小和尚与1个大和尚编为一组,这样每组4个和尚刚好分4个馒头,那么100个和尚总共分为100÷(3+1)=25组,因为每组有1个大和尚,所以有25个大和尚;又因为每组有3个小和尚,所以有25×3=75个小和尚。
这是《直指算法统宗》里的解法,原话是:"置僧一百为实,以三一并得四为法除之,得大僧二十五个。"所谓"实"便是"被除数","法"便是"除数"。列式就是:
100÷(3+1)=25(组)
大和尚:25×1=25(人)
小和尚:100-25=75(人)或25×3=75(人)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由此可见一斑。
三、整数、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结构类型
(一)求甲是乙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解法:甲数除以乙数
例:校园里有杨树40棵,柳树有50棵,杨树的棵树占柳树的百分之几?(或几分之几?)
(二)求甲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解答分数应用题,首先要确定单位“1”,在单位“1”确定以后,一个具体数量总与一个具体分数(分率)相对应,这种关系叫“量率对应”,这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单位“1”×分率=对应数量
例:六年级有学生180人,五年级的学生人数是六年级人数的56 。五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180×56 =150
(三)已知甲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甲数(即求标准量或单位“1”)的应用题。
解法:对应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
例:育红小学六年级男生有120人,占参加兴趣活动小组人数的35 . 六年级参加兴趣活动小组人数共有学生多少人?
120÷35 =200(人)
2.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我有教案,上面有,你自己找吧,选我吧。
1.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例1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例2 分数乘整数的简便算法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例3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例4 分数乘分数的简便算法
运算定律、简便计算 例5 分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例6 分数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例1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例2 分数乘整数的简便算法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例3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例4 分数乘分数的简便算法
运算定律、简便计算 例5 分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例6 分数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
例1 倒数的意义
例2 倒数的求法
例1 分数除法的意义
例2 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例3
例4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例1 己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例2 稍复杂的己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第一小节 比的意义
第二小节 例1 比的基本性质
第三小节 例2 比的应用
认识圆 例1 用一般的物体画圆
例2 通过折圆的操作活动认识圆
用圆规画圆
例3 认识圆是轴对称图形
圆的周长 探索圆的周长公式、圆周率
例1 圆的周长的计算
圆的面积 探索圆的面积公式
例1 圆的面积计算
例2 圆形的面积计算
3.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如何复习最有效
对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教学的分析探讨
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习环节,在小学六年级复习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复习质量与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就必须要采用科学、灵活的教学方法,对数学知识进行科学整合,并为学生传授更加丰富、多样的解题思路与技巧,以此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逐步提高.
一、系统分析,制定复习方案
在开展复习教学活动前,教师应先明确各个板块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范围以及顺序结构和教学重难点.
然后要对班级每一名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充分了解学生已掌握和未掌握的部分,以及还需要掌握和重点强调的知识内容.
同时,还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开展针对性的练习活动,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练习内容与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端正其学习态度,并引导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后再结合本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案.
二、抓好基础,提高综合素质
一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小学阶段往往都需要掌握很多的基础知识、概念,对此,在复习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真正掌握每部分涉及的知识点,还要帮助学生准确区分容易混淆的内容. 比如,可以让学生对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进行判断.
另外,在复习教学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不断延伸基本技能,模仿运用.
比如:教师将一篮橘子平均分给6个或7个人,都正好有2个剩余,那么这篮橘子至少有多少个?在学生解答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若将一包巧克力平均分给3名同学则少2个,若平均分给5名同学则多两个,若平均分给7名同学则数量正好,那么这包巧克力至少有多少个?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学生就常常会认为无从下手,而教师若引导学生利用最小公倍数来解决问题,学生就能够轻松应对了.
二是,在推导周长、面积和体积公式方面.
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大多都是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以及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通常都是通过割补、实验等操作,以及学生的实践动手、动脑思考逐渐总结出来的,因此,在复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地回忆各个公式的推导过程.
如,在复习三角形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时,就应该带领学生再经历一次相关推导过程.
三是,计算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至关重要的,占据了很大比例.
但仍有一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待提升,其原因体现在很多方面,有时是由于学生心不在焉而导致的,而有的时候也是教师的疏忽造成的.
因此,在复习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对待每一道题,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同时,还要为学生传授相应的计算方法与步骤,并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标准步骤执行.
首先,要明确算式数字的特点;其次,要确定最简便的计算方法与顺序;再次,是认真细致地进行计算;最后,则要认真检查验算.
四是,注重知识对比复习. 在复习过程中,对于因数、公因数和质数的意义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学生很容易会在复习整理过程中发生混淆. 对此,教师则可以指导学生从求积以及分解质因数方面来进行复习巩固,让学生在实践分析和探究过程中充分掌握其知识点的真正意义.
三、精学精练,增强学习热情
巩固练习是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掌握新技能的关键途径. 精心设计的练习,既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也能够使学生的思维与抽象概括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来设计练习.
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长方体、正方体的复习课程中,可以选取一些长方体模型,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并且能够得出什么呢?这样学生自行进行探索,经过总结,学生发现了长方形的特征、长方形的棱长以及前后面的面积、侧面面积、体积等.
之后教师接着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大家来说说生活中实际的长方体物品有什么呢?这时学生听到教师的提问,其兴趣会大大提升,相互开始讨论,生活中的楼房、手机等很多物体都是长方体的.
然后教师接着提问:那么要做成一个盒子,需要多少硬纸板呢?这样学生便会思考长方体盒子的做法,会去求表面积,学生会逐渐引入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最终进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这样学生的兴趣以及学习效率也会有所提升.
因此,在练习时,教师应结合实际生活来进行习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科学灵活地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其次,要注重练习问题的具体化.
在教材练习题中常常会涉及一些数据较多的实际生活案例,加强这类题目的练习,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有着积极作用.
如,一道数学习题中若涉及国家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和相关数据,学生在解答过程中也可以对国家运动员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丰富其知识结构.
结 语
总之,在小学六年级复习教学中,教师只有针对学生认知发展需要,采取科学、灵活的复习策略才能够为其学习成绩的提升提供真正帮助.
对此,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一步梳理所学知识,实施精学精练,提升学习热情,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与目标.
怎样上好六年级数学复习课
复习课是一个学段结束必不可少的环节,可复习课知识层面无新鲜感,讲的都是旧知识,学生倦怠,教师难有激情。相对来说,平时的课堂教学容量少,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我们只需围绕一个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好预习、探究、尝试、巩固、拓展等各个环节,一节有成效的课就有保障了。但到了复习阶段,反而有了要么无从下手,要么处处皆是问题,一节课上下来觉得进展不大,效率不高,好像没解决什么问题。复习课真的是浪费时间,没有必要吗?当然不是。要上好复习课,就得先分析复习课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
复习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当然是平时教学中难以解决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最普遍、最典型的问题。这就要从教师平时教学的侧重点和学生学习的基本状况入手进行分析。首先,平时的教学重点在解决一个问题,学习一个知识点,围绕这个知识点展开活动、练习、应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横向联系思考问题的意识较弱。其次,平时的教学,面对新知,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理解基本概念,探究出解决方案后,更多地注重建立模型,形成固定解决模式,难以在举一反三、发散思维上下工夫。从学生的学来看,经过平时的积累,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对知识间的关联、思维的方式方法有了积累,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视野急待拓展,积累的各种活动经验有待总结、验证。第三,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什么地方强调不够、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暴露出问题已基本定型,而这也就是复习课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要想上好六年级的复习课,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复习教学应着眼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健全知识网络。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分四大块: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采取分段教学,认知过程呈螺旋式上升的方式逐步展开。学生在某一段学习中受年龄特征、个人兴趣、外部影响、认知能力等各种因素的作用,记忆呈现零散化,块状化分布,因此很有必要在学段结束时对联系密切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类、链接,对邻近知识点加以类比、沟通、对比、辨识,在相关知识间架设起四通八达的桥梁,并从中收获一种思维的习惯和反思能力,感受数学思维严谨的魅力。比如在空间图形的认知过程,一年级从常见的物体中认识长正方体,感受面的存在,感知面体的不同;二年级从体中引出长、正方形,感知边与角的存在及特点;三年级学习长、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会区分线与面的不同;四年级学习线的分类,及线与线的位置关系,认识角的组成、大小、画法等;五年级系统学习各种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长正方体的体积;六年级研究圆柱、圆锥的体积,学生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简及繁的学习过程,有了众多具体经验的积累,再回过头来梳理总结后,就会发现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归根到底是在研究点、线、面、体,任何一个未知的形体都可以从这四点出发去认识、去解析、去复制、去利用,回归到生活中也就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本质,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视野、思维水平相应也会得到提升。
第二,复习教学重在方法指导,重视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突出怎样寻找解决问题的生发点,在多样化中寻找规律,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因此,复习课不在于去见识多难的题型,更应侧重于提升思维水平,开阔思维视野,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经验基础上体现数学思维的奇妙,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的喜悦。让优秀的学生在多样化的解题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达到融会贯通;让平时学习较吃力的学生有展示的机会,在交流中提升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第三,紧扣学生学习中带普遍性的易错点、理解中的难点,专项训练,有的放矢,打通学习道路上的节点。这就需要教师平时养成积累易错点的好习惯,并对学生此处易犯的错误做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题例,设计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练习,采取学生最易理解的方式,最常见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强化对错点的辨析,修正个体认知,健全正确的认知体系。
总之,复习课必不可少,要上好一节复习需要教师切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去研究,设计好每一节课,争取做到课课有重点、课课有新意,把每一节复习课上得余韵悠长,回味无穷,这样的复习课才是有价值的。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的有效教学方法
小学六年级数学是对六年来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总复习的重要阶段,复习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升初中的入学考试成绩。六年级的数学复习既不是“炒冷菜”,也不是昨日重现,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做出重点的选择。小学六年级数学要复习的知识点多又广,无法一一按顺序去细讲,也不能盲目地进行题海战术,一定要讲究复习的教学方法。在复习的过程中,不能再是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学生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从被动转为主动才能取得好的结果。无论教师采用何种复习教学方法,在进行复习时,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测试,分析和总结学生的知识点弱点所在,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下面来谈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教学。
一、复习测试要有目的性、科学性
测试是复习的必要手段,然而测试并不是每天一小测,一周一大测,就可以让学生的成绩得到提高。太频繁的测试会让学生对测试产生恐惧,对测试的结果不够重视。因此在进行小学六年级数学测试要具有目的性和科学性。
测试的最好时机应是在复习完一整个板块的知识后再进行,检测的试题要紧扣教材的内容,不要出怪题、偏题,试题要同时具备基础性和综合性,主要针对复习过的内容,一来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二来可以帮助学生对复习过的内容进行及时的巩固。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测试来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另外,试卷的批阅教师一定要亲自批改,不能假手于人,笔者发现有部分数学教师由于要改的试卷数量太多,有时会给出一份标准的试卷批改标准,让几个学生帮忙批改试卷。教师批改亲力亲为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最容易出错的题目,在评讲试卷时就可以做到以错论错,帮助学生改正错误,避免重犯。比如这样的一道题目:大圆的直径是小圆的4倍,则大圆的周长是小圆的(
)倍,小圆面积是大圆面积的(
)倍。这道题不难,但是很多学生在第二空都出错,原因是学生没有认真审题,按照习惯性的思维,大圆周长是小圆的4倍,那么接下来肯定是问大圆的面积是小圆面积的多少倍了,因此学生没有思考就填了16倍。或者是有的学生审对了题,却在计算的时候出现了错误,因为无论是圆的面积计算还是周长计算都要乘以3.14,其实两个圆都有3.14,就可以直接忽略3.14,倍数之间直接相乘或相除即可。通过分析这道错题,可以得出:如果大圆的直径是小圆的a倍,则大圆的面积为小圆的a2倍,大圆的周长为小圆的a倍;小圆的周长是大圆的倍,小圆的面积是大圆的倍。总结出两个圆之间的周长和面积关系,考试时就不用再进行那么复杂的计算,出错率自然减少了。
二、采用激趣法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复习课与新课不同,对于知识点不能进行重复性的讲解,而是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尽量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整理,掌握整理知识的要领,学会课下之余也能自己清晰明了地对知识进行分类和整理,提高复习的效率。在进行数学知识梳理时,教师不能像以往那样,按照自己的思维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方式去整理知识点,而是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整理知识,提高自己梳理知识的能力。由于学生对六年的全部数学知识点还不够熟悉,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标准来引导学生主动去进行知识点的梳理。例如在学习立体图形时,可以让学生按照以下这三方面来进行整理:①我自己整理的知识点。②最容易出错的题型。③还没有解决的困惑。有了这个标准的引导,有的学生会发现自己在计算圆锥的体积常常忘记除以3,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还存在疑惑,不知道如何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遇到裁截圆柱形木头的题目时还是无法理清其中的对应关系等等。
通过这个方法,教师可以把全部学生整理出来的困难点和困惑点进行详细的讲解,把大家最容易犯错的共同点拿出来分析,让学生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对于整理得较好的学生,教师要进行表扬,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相交流和指导,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自我梳理知识展示自己的整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感受到复习数学的乐趣所在。
三、分层教学,培优补差
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总复习,单靠教师的一个人的力量是很薄弱的,成效也不是最好的。教师要善于利用好学生的资源,培养优秀的学生,让他们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进行复习。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思维方式、教育背景等不同,导致个体的差异性存在。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复习时,不用采用一棒子教学法,应该进行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设置问题时,也要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尽量让中下水平的学生来回答,以此来调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让成绩优异的学生作为小老师对问题的回答做出评价。在布置作业时,也要进行分层,布置不同难度的题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来自助选择题目进行解答。多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积极指导成绩差的学生,以强带弱,让优秀的学生去影响成绩差的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斗志。同时,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辅导成绩差的学生时也相当于对知识的再次巩固。
总而言之,为了有效地提升小学六年级数学的复习质量,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在教学方法方面要不断进行探索创新,寻找更多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觉的学习和复习,才能在升初中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希望以上文章对你有帮助!!!
4. 小学六年级上册需要掌握的数学概念
一、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小结:①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或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
②含有几个未知项时,先合并未知项再解答。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
征
①有8个顶点;
②有12条棱,分长、宽、高三组,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
③有6个面,对面完全相同。(6个面中最多只能有2个面是正方形)
①有8个顶点
②有12条棱,长度都相等;
③有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方法①:(上面面积+下面面积+右面面积)×2
方法②:上面面积×2+下面面积×2+右面面积×2
一个面面积×6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V =abh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 =a3
长方体(或正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V =Sh
关
系
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注意:
①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时,要依据实际情况确定面的个数
②物体所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容器的容积。同一个容器的体积>它的容积
③常用的体单位有:
立方厘米(毫升) 立方分米(升) 立方米
(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毫升、升作单位
三、分数乘法。
1、说说下列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3 表示:
10× 表示
× 表示:
2、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时,要先约分再相乘)
3、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关系)。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1。
求一个数(0除外)倒数:先化成分数,再把分子与分母调换位置。
四、分数除法
1、说说下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甲数除以乙数(0除法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5. 小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重要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位置
1、什么是数对?
——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作用: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例:在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注:(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2)数对(X,5)的行号不变,表示一条横线,(5,Y)的列号不变,表示一条竖线。(有一个数不确定,不能确定一个点)
( 列 , 行 )
↓ ↓
竖排叫列 横排叫行
(从左往右看)(从下往上看)
(从前往后看)
2、图形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列数不变。
3、两点间的距离与基准点(0,0)的选择无关,基准点不同导致数对不同,两点间但距离不变。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注:“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例如: ×7表示: 求7个 的和是多少? 或表示: 的7倍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注:“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例如: × 表示: 求 的 是多少?
9 × 表示: 求9的 是多少?
A × 表示: 求a的 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注:(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
(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注:(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b≠0).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
注: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因数为0时的特殊情况。
附:形如 的分数可折成( )×
(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
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五)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不能单独存在。单独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必须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的唯一标准是:两数相乘的积是否为“1”。
例如:a×b=1则a、b互为倒数。
3、求倒数的方法:
①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②求整数的倒数:整数分之1。
③求带分数的倒数:先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
④求小数的倒数:先化成分数再求倒数。
4、1的倒数是它本身,因为1×1=1
0没有倒数,因为任何数乘0积都是0,且0不能作分母。
5、任意数a(a≠0),它的倒数为 ;非零整数a的倒数为 ;分数 的倒数是 。
6、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也大于它本身。
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
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六)分数乘法应用题 ——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1”× =
例如:求25的 是多少? 列式:25× =15
甲数的 等于乙数,已知甲数是25,求乙数是多少? 列式:25× =15
注:已知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单位“1”的量与分数相乘。
2、( 什么)是(什么 )的 。
( )= ( “1” ) ×
例1: 已知甲数是乙数的 ,乙数是25,求甲数是多少?
甲数=乙数× 即25× =15
注:(1)“是”“的”字中间的量“乙数”是 的单位“1”的量,即 是把乙数看作单位“1”,把乙数平均分成5份,甲数是其中的3份。
(2)“是”“占”“比”这三个字都相当于“=”号,“的”字相当于“×”。
(3)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的量
例2:甲数比乙数多(少) ,乙数是25,求甲数是多少?
甲数=乙数±乙数× 即25±25× =25×(1± )=40(或10)
3、巧找单位“1”的量:在含有分数(分率)的语句中,分率前面的量就是单位“1”对应的量,或者“占”“是”“比”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
4、什么是速度?
——速度是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单位时间指的是1小时1分钟1秒等这样的大小为1的时间单位,每分钟、每小时、每秒钟等。
5、求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
多:(甲-乙)÷乙
少:(乙-甲)÷乙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一、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分数除法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1、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的倒数。例 ÷3= × = 3÷ =3× =5
2、除法转化成乘法时,被除数一定不能变,“÷”变成“×”,除数变成它的倒数。
3、分数除法算式中出现小数、带分数时要先化成分数、假分数再计算。
4、被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
①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 (a≠0)
②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 (a≠0 b≠0)
③除以等于1的数,商等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
三、分数除法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用梯等式计算,等号写在第一个数字的左下角。
2、运算顺序:
①连除:属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或者先把所有除法转化成乘法再计算;或者依据“除以几个数,等于乘上这几个数的积”的简便方法计算。加、减法为一级运算,乘、除法为二级运算。
②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再算括号外面。
注:(a±b)÷c=a÷c±b÷c
四、比: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
1、比式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前项,比号后面的项叫做后项,比号相当于除号,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
注:连比如:3:4:5读作:3比4比5
2、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写成分数的形式,读作几比几。
例:12∶20= =12÷20= =0.6 12∶20读作:12比20
注:区分比和比值: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是整数、小数。
比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化简比:化简之后结果还是一个比,不是一个数。
(1)、 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 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也可以求出比值再写成比的形式。
(3)、 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也是先化成整数比。
4、求比值:把比号写成除号再计算,结果是一个数(或分数),相当于商,不是比。
5、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不能为0) 商不变性质 除法是一种运算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不能为0)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是一个数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不能为0) 比的基本性质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附: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五、分数除法和比的应用
1、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例:甲是乙的 ,乙是25,求甲是多少?即:甲=乙× (15× =9)
2、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例: 甲是乙的 ,甲是15,求乙是多少?即:甲=乙× (15÷ =25)(建议列方程答)
3、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把分数看成比)
(1)甲是乙的几分之几?
甲=乙×几分之几 (例:甲是15的 ,求甲是多少?15× =9)
乙=甲÷几分之几 (例:9是乙的 ,求乙是多少?9÷ =15)
几分之几=甲÷乙 (例:9是15的几分之几?9÷15= )(“是”字相当“÷”号,乙是单位“1”)
(2)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
A 差÷乙= (“比”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的量)(例:9比15少几分之几?(15-9)÷15= = = )
B 多几分之几是: –1 (例: 15比9少几分之几?15÷9= -1= –1= )
C 少几分之几是:1– (例:9比15少几分之几?1-9÷15=1– =1– = )
D 甲=乙±差=乙±乙× =乙±乙× =乙(1± ) (例:甲比15少 ,求甲是多少?15–15× =15×(1– )=9(多是“+”少是“–”)
E 乙=甲÷(1± )(例:9比乙少 ,求乙是多少?9÷(1- )=9 ÷ =15)(多是“+”少是“–”)
(例:15比乙多 ,求乙是多少?15÷(1+ )=15 ÷ =9)(多是“+”少是“–”)
4、按比例分配: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
例如:已知甲乙的和是56,甲、乙的比3∶5,求甲、乙分别是多少?
方法一:56÷(3+5)=7 甲:3×7=21 乙:5×7=35
方法二:甲:56× =21 乙:56× =35
例如:已知甲是21,甲、乙的比3∶5,求乙是多少?
方法一:21÷3=7 乙:5×7=35
方法二:甲乙的和21÷ =56 乙:56× =35
方法二:甲÷乙= 乙=甲÷ =21÷ =35
5、画线段图:
(1)找出单位“1”的量,先画出单位“1”,标出已知和未知。
(2)分析数量关系。
(3)找等量关系。
(4)列方程。
注: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第四单元 圆
一、.圆的特征
1、圆是平面内封闭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2、圆的特征:外形美观,易滚动。
3、圆心o:圆中心的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圆多次对折之后,折痕的相交于圆的中心即圆心。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r: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直径d: 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同圆或等圆内直径是半径的2倍:d=2r 或 r=d÷2= d=
4、等圆:半径相等的圆叫做同心圆,等圆通过平移可以完全重合。
同心圆:圆心重合、半径不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
5、圆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半圆、扇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角
有二条对称轴的图形:长方形
有三条对称轴的图形:等边三角形
有四条对称轴的图形:正方形
有无条对称轴的图形:圆,圆环
6、画圆
(1)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
(2)画圆步骤:定半径、定圆心、旋转一周。
二、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周长用字母C表示。
1、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2、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即:圆周率π= =周长÷直径≈3.14
所以,圆的周长(c)=直径(d)×圆周率(π) ——周长公式: c=πd, c=2πr
注: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3.14是近似值。
3、周长的变化的规律:半径扩大多少倍直径也扩大多少倍,周长扩大的倍数与半径、直径扩大的倍数相同。
如果r1∶r2∶r3=d1∶d2∶d3=c1∶c2∶c3
4、半圆周长=圆周长一半+直径= ×2πr=πr+d
三、圆的面积s
1、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如图把一个圆沿直径等分成若干份,剪开拼成长方形,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像越接近长方形。
圆的半径 = 长方形的宽
圆的周长的一半 = 长方形的长
长方形面积 = 长 ×宽
所以:圆的面积 =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宽 = 圆的周长的一半(πr)×圆的半径(r)
S圆 = πr × r
S圆 = πr×r = πr2
2、几种图形,在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圆的周长最短,而长方形的周长最长;反之,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圆的面积则最大,而长方形的面积则最小。
周长相同时,圆面积最大,利用这一特点,篮子、盘子做成圆形。
3、圆面积的变化的规律:半径扩大多少倍直径、周长也同时扩大多少倍,圆面积扩大的倍数是半径、直径扩大的倍数的平方倍。
如果: r1∶r2∶r3=d1∶d2∶d3=c1∶c2∶c3=2∶3∶4
则:S1∶S2∶S3=4∶9∶16
4、环形面积 = 大圆 – 小圆=πr大2 - πr小2=π(r大2 - r小2)
扇形面积 = πr2× (n表示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5、跑道:每条跑道的周长等于两半圆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加上两条直跑道的和。因为两条直跑道长度相等,所以,起跑线不同,相邻两条跑道起跑线也不同,间隔的距离是:2×π×跑道宽度。
注:一个圆的半径增加a厘米,周长就增加2πa厘米
一个圆的直径增加b厘米,周长就增加πb 厘米
6、任意一个正方形的内切圆即最大圆的直径是正方形的边长,它们的面积比是4∶π
7、常用数据
π=3.14 2π=6.28 3π=9.42 4π=12.56 5π=15.7
第五单元、百分数
一、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注:百分数是专门用来表示一种特殊的倍比关系的,表示两个数的比,所以,百分数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百分数不能带单位。
1、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1)联系:都可以用来表示两个量的倍比关系。
(2)区别: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表示倍比关系,不表示具体数量,所以不能带单位。分数不仅表示倍比关系,还能带单位表示具体数量。
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分数的分子只以是整数。
注: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所涉及问题基本和分数问题相同,分母是100的分数并不是百分数,必须把分母写成“%”才是百分数,所以“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是百分数”这句话是错误的。“%”的两个0要小写,不要与百分数前面的数混淆。一般来讲,出勤率、成活率、合格率、正确率能达到100%,出米率、出油率达不到100%,完成率、增长了百分之几等可以超过100%。一般出粉率在70、80%,出油率在30、40%。
2、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1)百分数化小数: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去掉“%”。
(2)小数化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
(3)百分数化分数: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化简成最简分数。
(4)分数化百分数:分子除以分母得到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然后化成百分数。
(5)小数 化 分数:把小数成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再化简。
(6)分数 化 小数:分子除以分母。
二、百分数应用题
1、 求常见的百分率 如:达标率、及格率、成活率、发芽率、出勤率等求百分率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2、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增加了百分之几、减少了百分之几、节约了百分之几等来表示增加、或减少的幅度。
求甲比乙多百分之几 (甲-乙)÷乙
求乙比甲少百分之几 (甲-乙)÷甲
3、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单位“1”) ×百分率
4、 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部分量÷百分率=一个数(单位“1”)
5、 折扣 折扣、打折的意义: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折扣 成数 几分之几 百分之几 小数 通用
八折 八成 十分之八 百分之八十 0.8
八五折 八成五 十分之八点五 百分之八十五 0.85
五折 五成 十分之五 百分之五十 0.5 半价
6、 纳税 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
(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
7、 利率
(1)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2)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3)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的应纳税额=利息-利息×5%
注:国债和教育储蓄的利息不纳税
8、百分数应用题型分类
(1)求甲是乙的百分之几——(甲÷乙)×100% = ×100% = 百分之几
(2)求甲比乙多(少)百分之几—— ×100% = ×100%
例
① 甲是50,乙是40,甲是乙的百分之几?(50是40的百分之几?)50÷40=125%
② 甲是50,乙是40,乙是甲的百分之几?(40是50的百分之几?)40÷50=80%
③ 乙是40,甲是乙的125%,甲数是多少?(40的125%是多少?)40×125%=50
④ 甲是50,乙是甲的80%,乙数是多少?(50的80%是多少?)50×80%=40
⑤ 乙是40,乙是甲的80%,甲数是多少?(一个数的80%是40,这个数是多少?)40÷80%=50
⑥ 甲是50,甲是乙的125%,乙数是多少?(一个数的125%是50,这个数是多少?)50÷125%=40
⑦ 甲是50,乙是40,甲比乙多百分之几?(50比40多百分之几?)(50-40)÷40×100%=25%
⑧ 甲是50,乙是40,乙比甲少百分之几?(40比50少百分之几?)(50-40)÷50×100%=20%
⑨ 甲比乙多25%,多10,乙是多少?10÷25%=40
⑩ 甲比乙多25%,多10,甲是多少?10÷25%+10=50
⑪ 乙比甲少20%,少10,甲是多少?10÷20%=50
⑫ 乙比甲少20%,少10,乙是多少?10÷20%-10=40
⑬ 乙是40,甲比乙多25%,甲数是多少?(什么数比40多25%?)40×(1+25%)=50
⑭ 甲是50,乙比甲少20%,乙数是多少?(什么数比50多25%?)50×(1-20%)=40
⑮ 乙是40,比甲少20%,甲数是多少?(40比什么数少20%?)40÷(1-20%)=50
⑯ 甲是50,比乙多25%,乙数是多少?(50比什么数多25%?)40÷(1+25%)=40
第六单元、统计
1、 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关系,也就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因此也叫百分比图。
2、 常用统计图的优点:
(1)、条形统计图直观显示每个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直观显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还可清晰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
(3)、扇形统计图直观显示部分和总量的关系。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一、研究中国古代的鸡兔同笼问题。
1、 用表格方式解决有局限性,数目必须小,例:
头数 鸡(只)兔(只) 腿数
35 1 34
35 2 33
35 3 32
……
(逐一列表法、腿数少,小幅度跳跃;腿数多,大幅度跳跃。跳跃逐一相结合、取中列表)
2、 用假设法解决
(1) 假如都是兔
(2) 假如都是鸡
(3) 假如它们各抬起一条腿
(4) 假如兔子抬起两条前腿
3、 用代数方法解(一般规律)
注释: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二、和尚分馒头
100个和尚吃100个馒头,大和尚一人吃3个,小和尚三人吃一个。大小和尚各多少人?
国明代珠算家程大位的名著《直指算法统宗》里有一道著名算题:
一百馒头一百僧,
大僧三个更无争,
小僧三人分一个,
大小和尚各几丁?"
如果译成白话文,其意思是:有100个和尚分100只馒头,正好分完。如果大和尚一人分3只,小和尚3人分一只,试问大、小和尚各有几人?
方法一,用方程解:
解:设大和尚有x人,则小和尚有(100-x)人,根据题意列得方程:
3x + (100-x)=100
x=25
100-25=75人
方法二,鸡兔同笼法:
(1)假设100人全是大和尚,应吃馒头多少个?
3×100=300(个).
(2)这样多吃了几个呢?
300-100=200(个).
(3)为什么多吃了200个呢?这是因为把小和尚当成大和尚。那么把小和尚当成大和尚时,每个小和尚多算了几个馒头?
3- = (个)
(4)每个小和尚多算了8/3个馒头,一共多算了200个,所以小和尚有:
小和尚:200÷ =75(人)
大和尚:100-75=25(人)
方法三,分组法:
由于大和尚一人分3只馒头,小和尚3人分一只馒头。我们可以把3个小和尚与1个大和尚编为一组,这样每组4个和尚刚好分4个馒头,那么100个和尚总共分为100÷(3+1)=25组,因为每组有1个大和尚,所以有25个大和尚;又因为每组有3个小和尚,所以有25×3=75个小和尚。
这是《直指算法统宗》里的解法,原话是:"置僧一百为实,以三一并得四为法除之,得大僧二十五个。"所谓"实"便是"被除数","法"便是"除数"。列式就是:
100÷(3+1)=25(组)
大和尚:25×1=25(人)
小和尚:100-25=75(人)或25×3=75(人)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由此可见一斑。
三、整数、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结构类型
(一)求甲是乙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解法:甲数除以乙数
例:校园里有杨树40棵,柳树有50棵,杨树的棵树占柳树的百分之几?(或几分之几?)
(二)求甲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解答分数应用题,首先要确定单位“1”,在单位“1”确定以后,一个具体数量总与一个具体分数(分率)相对应,这种关系叫“量率对应”,这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单位“1”×分率=对应数量
例:六年级有学生180人,五年级的学生人数是六年级人数的56 。五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180×56 =150
(三)已知甲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甲数(即求标准量或单位“1”)的应用题。
解法:对应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
例:育红小学六年级男生有120人,占参加兴趣活动小组人数的35 . 六年级参加兴趣活动小组人数共有学生多少人?
120÷35 =200(人)
请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