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培养小学生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学校德育的中心任务之一。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专育,如果离开了社会属责任感的培养,就不可能全面实现,人的发展也就不会完善。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其人格丰富多彩、个性充分发展;使其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论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因而我们必须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认识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必要性。
❷ 如何利用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崭新的纪元,人与人之间将更加走向合作与分享,责任感将成为现代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小学阶段,孩子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开始迅速发展,这个时候正是培养责任感的最佳时期,所以我们要为孩子在小学阶段就打好这个基础,切实培养起小学生的责任感。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指出:“在社会关系中,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这就确切无疑地指出了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肩负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责任。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责任教育?
一、小学责任教育的定义
责任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途径、方法,培养责任主体的责任素质,以使其对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加以确认、承诺并履行的教育。学校责任教育就是使学生践行某种职责,而对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影响的过程。
小学生的责任心根据其年龄特点,可以从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以及对自然这几个维度,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的责任心:
1、自我责任心:自主、认真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自己的事自己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珍爱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2、 他人责任心:心中有他人,对他人负责包括对家庭负责任,对集体负责任,感受责任带给自己的益处等。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育学生去付出责任,并且享受责任带来的益处,更高层次的是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责任习惯。
3、 社会责任心:承担家庭责任,对家庭负责。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对集体负责。讲公德、守规则,对社会负责
4、 自然责任心: 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对自然负责。
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怎样对他们进行责任教育?
二、小学生责任教育的方法
小学生的责任教育应该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多个环节入手。应该从学习实践中培养,从行为实践中培养,从家庭实践中培养,从社会实践中培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责任教育呢?
1、根据文本内容,制定有利于学生责任教育的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美、山河壮丽、人民勤劳智慧;了解和热爱革命领袖及中国共产党……”例如小学六年级上册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目标制定其中之一:“以读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教学目标的制定,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责任教育,培养学生的自然责任心,即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对自然负责。
2、利用新课中的导入,渗透责任教育
在教学中,首先抓好“导课”这一环节。我用生动、形象的电化教学和富有感情语言,将学生的思想感情带入教材所描写的情境之中,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例如新授课文《詹天佑》一课时,我设计的导入是:多媒体出示青龙桥站旁的铜像,讲述铜像的由来,让学生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根据文本的内容,设计导入,在导入中渗透对学生的责任教育,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在教学中融入了德育教育,真是一举两得。
3、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主动地渗透责任教育。
从阅读课文的全篇内容中,感受人性关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以“情感教育”为主线,把“关爱生命,塑造完美人生”的人文意识倾注给学生,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从中感悟、体味人性关怀。
上课之前我们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文本,挖掘其中德育的材料,利用语文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在《穷人》一文主要描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 贫困毅然收养了已故邻居两个孤儿的事,他们的高尚品质让人感动。为了培养学生对他人的责任心,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问题: “说说桑娜和和她丈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学生研读文本,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善良、爱帮助人、勤劳、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有同情心、淳朴……”。通过对教材的发掘,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主人公的高尚品质,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在教学中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讲述人间真情故事,让学生感受互相关爱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了责任教育。
汉语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它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
教学中,我们的课本有很多的课文,我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时间的投入,重要的文章要精讲,让学生能够很清晰的了解文章主题思想、文章的重要内容、文章的重要句子等等。在我们的教学中要勇于进取,用一种独特的思维去引导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将学习作为一种乐趣长期的坚持下去,养成一种爱读书、好读书的境界。
4、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言传身教相结合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以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教育学生,教师的行动更是无声的教育和最有影响的榜样。由于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可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具有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言传身教等人格力量的德育功能,其中特别是身教的作用就显得十分的必要。首先,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对学生中模糊的认识或错误的观点要帮助澄清或予以纠正,切忌将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带进课堂,片面的看待个别社会问题;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表现出崇高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师德,让学生感受到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认真对待各项工作;第三,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知识渊博、语言表达、板书等教学能力强,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形成良好的学风。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表达教师爱心,荡起回应。“爱”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基石,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环节,没有爱,所有的人文精神将失去了光彩。教师要以爱为根,多种方法与学生产生共振,从而达到教育目的。我们不能把眼光放在知识接受上,重知识能力而轻爱好与特长教育,使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不能和平共处,缺乏融洽宽容的人文内涵。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无私地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并欣赏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都能成才,并把这种信心传递给学生,在学生心中荡起回应。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下,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明确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念。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使学生不仅得到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美。使学生在学习中接受责任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高尚、健康的思想感情熏陶,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谐社会的新人才。但我们也看到,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总会有反复,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责任心的支撑。责任心以认识为前提,以情感为基础,靠意志来维持,通过行为来体现。一个人具有对己对人、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心,良好的行为才可能稳定持久,进而形成受益终身的良好习惯。
❸ 小学生应该对社会负哪些责任
小学生不应该承担任何社会责任。
❹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几点看法
责任感作为道德情感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乏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法与人真诚合作的,也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如何使孩子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培养他们健全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界的主流意识。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学校德育的中心任务之一。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如果离开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就不可能全面实现,人的发展也就不会完善。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其人格丰富多彩、个性充分发展;使其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论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因而我们必须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认识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必要性。
一、拓宽责任教育渠道,提高学生的责任认识水平。
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两大矛盾。一是教师期待学生社会责任感水平与学生现有社会责任感水平之间的矛盾,即实验目标与学生现状之间的矛盾。在这对矛盾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二是学生期待的社会责任感与学生现实社会责任感之间的矛盾,即学生自身的内部矛盾。这两对矛盾决定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动力源。教师的引导是外部动力,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是内动力。实验只有在充分调动各种动力的前提下,组织实践活动,才能获得成功。
1、营造有利于责任感培养的环境,以环境感染学生。
①创设校园责任教育点。把学校的每一处硬件设施,建成美丽、规范、整洁的学习场所和学习工具,让每一棵树都说话,每一段墙壁都教育人,使它们成为无声的教育者。推行校园卫生和班级财物责任包干制,以规范管理约束学生。在校园醒目处,张贴“责任”标牌;充分利用校广播台、黑板报、墙报等媒体进行宣传,教育学生人人知责任,人人尽责任。
让学生了解学校各种荣誉,激发学生责任心。特别是学校自2010年来所走过的创建之路,以及学校获得的“陕西省教育先进单位”、“陕西省卫生单位”和“志丹县文明单位”等众多荣誉,对学生的责任感培养能起着很大的激励作用。
②建立责任感培养制度。在课题组内部有明确的分工,校长室围绕责任感开展德育活动;少先队围绕责任开展班队活动;教研处围绕责任感开展评课活动;实验老师围绕责任感开展渗透教育。教师人人讲责任感,人人开展责任感教育,使得责任感教育形成合力,形成教育氛围。
对待全校学生和教职工,学校也制定了一套科学完整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教职工岗位职责规范》及《小学生行为规范》两项管理制度,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规范有序,从而创造了极利于责任感培养的校内软环境。
③树立责任感学习榜样。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实验过程中,学校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水平,在各方面以身作则,成为学生效法的表率,并以责任感推动教学,示范学生。
在班级内开展责任感学习榜样评比,树立学生身边学习典型。这些榜样,是在自己班上成长起来的,看得见,摸得着,易于学习。
④引导学生远离不文明场所。我们学校要求学生远离不文明场所,禁止学生进“三室一厅”,实验班所有学生都在告别“三室一厅”宣誓书上签名。
2、挖掘学科教育素材,寓教育于教学之中。
课堂是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主渠道,利用课内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能使责任感培养更经常化、更为有效。
①编写有关读物,进行专门教育。
②学科渗透教育。我们学校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责任感培养的主要途径,把责任感教育渗透到思品、晨会、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力争使学生明确责任感的内容,理解责任感的概念。并且能实实在在地去做。各实验教师,结合自己所任教学科特点,开展学科中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途径和方法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力求堂堂有德育目标,课课有德育渗透,不做“经”师做“人”师,把知识的传授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结合起来。
3、启发学生自我教育,抒写“责任心语”。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对自身表现的缺乏和不良习惯有所警觉,并强烈地意识到危机感和紧迫感。此时,教师就要发动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针对自身问题,自己跟自己的心灵对话,让心中的“我”去说服现实的我,并以简洁的语言,写成责任心语,时时警戒自己,也提醒别人。如有同学意识到自己在电影院大声说话是不对以后,写下了“在为别人创设文明环境的同时,其实也为自己营造了文明的空间。”还有一位习惯于乱扔垃圾的同学在看了《化工残液杀人》一文后,写了“抛弃社会公德的人,社会也将抛弃他”的责任心语。
二、组织责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责任情感。
1、立足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
①我们每个学期安排十至十五次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使学生的责任行为内化。如一年级开展“迈好小学第一步”活动;开展每周一件孝心事,争当孝敬父母好子女活动,母亲节“母子(女)共叙亲情,营造温馨”活动;进行“小学生行为规范达标”考证;选定班歌;举办“社会责任感”儿歌朗诵。通过活动,使学生产生对班级、学校及社会的归属感、义务感和寻求尊重的欲望,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坐标,不断完善自己在小学阶段应具有的形象,培养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②“学会感恩”系列活动。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促进学校的两个文明建设,学校在寒假开展假期感恩教育的基础上,在每年三月份深入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
③开展“踏实少年第一步”活动。
二、三年级是学生从儿童期向少年期的过渡阶段,学生思想单纯,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渴望长大,有比较强的归属感。同时社会意识也明显增强,开始用自己的眼光来审视周围发生的一切,我们举办了“我有一双勤劳的手”、“环境卫生靠大家”、“讲文明讲礼貌”班队活动,举办“责任征文”活动;勤俭节约活动;“你拉我帮特困生”活动等,使之懂得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增强了求知成才的紧迫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④开展“跨好理想第一步”活动
六年级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学生的思想比较复杂,情绪易于波动,但这个阶段,是培养社会责任感的最好时机,正如出炉钢铁,可塑性大,打几锤就可定型。因此我们首先把重点放在“跨好理想第一步”活动,举办“成功掌握在自己手中”、“喜看家乡新变化”等活动;结合思想品德课、班队活动课,从明理激情入手,从讲国家前途、祖国命运、时代特点、当前形势入手,结合学习有关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集体和国家之间关系的知识开展“一滴水和大海”的主题班会;开辟“学生演讲”探讨热点问题,关注国家大事。
拓展、延伸校外,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
①利用社区优势,营造责任感整体教育网络。
我们通过召开家长会,建立家访常规,制订家校联系制度等形式,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每周开展“我为家庭尽一职”活动,通过平凡而又简单的家庭小事,以逐步养成良好的家庭美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促使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学生定期上门为福利院的老人服务,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包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在交往中,许多学生与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老人就像一本书,有些阅历学生在书上根本谈不到。开展社区服务,使学生懂得怎样为老人着想,得到家长和居民的认可。
②建立德育基地,定期开展活动。
德育基地,具有其他教育渠道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配合责任感培养实验,学校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确定了烈士陵园为德育基地。
课题组组织实验班学生定期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组织新队员到纪念碑前举行入队宣誓仪式。
③开展文明共建活动,增强公民意识。
3、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引导学生自觉奉献社会。社会责任感培养是把学生作为积极的主动的主体,它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以唤起学生内心责任感为最终目的。因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积极引导学生自发参与责任活动。“志愿者服务队”和“爱心站”的建立,是学生主动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是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具体深化。由实验班自发牵头,成立了校“爱心站”组织全校同学捐钱,建立“爱心基金”,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截止目前,校“爱心站”已发放捐款近一万元,切实减轻了贫困学生的负担。
三、利用“责任目标--责任评价”机制,内化学生责任意识
责任感是主体意识的表现。一般地说,主体意识越强,则责任越强;反之,主体意识越弱,则责任感也会随之减弱。因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而且也要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我们主要采用了“责任目标--责任评价”机制,来调节学生,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内化学生的责任意识。
1、构建责任评价体系。
我们学校把评价作为激励学生道德发展的“加油站”,激励不同层次学生的知情意行协调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调整、改进和激励功能,对学生的品德发展状况和行为表现进行激励为主的评价,使每一位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评价--激励”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追求新的成功,使自己获得最大的发展。
2、学生自我评价,老师随机评价,家庭跟踪评价,共同激励责任实践。
学校开展自评、他评、互评、教师及家长参与的多种形式的评价活动。
3、小学生学会自我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我编写了《实验目标》,规定实验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每项具体的活动,每班分别制定活动目标。标准和目标的制定,便于学生进行自找差距。
基于学生对自我责任的清醒认识和改正缺点和不良习惯的愿望,教师可鼓励学生制定目标。责任目标要体现最近发展原则,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在目标制定时,我们学校要注意引导学生主体意识的积极参与。
通过自我评价和教师的激励评价,可推动学生制定更高的目标,向更高层次的责任感迈进,逐步由任务过渡到责任,最后达到责任向义务的过渡。中高年级小学生责任感的养成最终取决于自我意识水平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为此我们进行了《小学生学会自我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两学期以来,实验老师创造性地给学生写了不少评语,如:“你无意识地把垃圾丢在地上,却有意识地把它捡起,我很感动,想信你会捡起更多的行为垃圾。”“你在纪律方面的进步连我都惊讶,你还会让我再惊讶一次吗?”对学生责任感的评价,我们既有“终结”评价,也有“过程”评价;有“部分”评价也有“整体评价”。
通过实践,学校制订并完善了《培养小学生责任感实验目标》,编写了《让小学生更富有责任心》教育读本及相对应的责任感测评问卷。
通过编制具有素质化、层次化的责任感实验目标及责任感测评问卷,发挥了责任目标在培养学生责任感教育中的定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和可测功能,有效地提高了德育工作。
❺ 怎样提高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家长不溺爱
❻ 如何培养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教育教案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明白,读懂参考教学用书很重要.
其次要备学生内、备课文、容备自己,有教学思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学习者特征分析;五教学策略与设计;六教学过程(重点);七教学评价设计;八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
❼ 小学生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有哪些
热爱祖国、关心他人、诚实守信、保护环境、遵守交通规则
❽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参与社会活动,比如义工啥的。
❾ 中国古诗词对培养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主要表现有哪些
你好!
纵观历史,热忱满怀致力于祖国命运的诗人数不胜数,诵读他们心底流淌的诗,无疑是在与高尚的心灵交流,年轻的心定会热血沸腾,油然而生爱国热情,所以学习古诗词对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尤其是爱国主义热情的培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崇高的爱国主义和深厚的道德情怀的文化可以追溯到《诗经》。
“王师北定中原日”等琅琅上口的经典名句无时无刻不在激发着国人的爱国热情。
“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秦风》)的为国献身精神贯穿整个中国古典诗词。
中国古代文人绝大多数具有强烈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境界。他们的这种精神以及发生在中国漫长古代社会的一次次历史事件,都通过其手中的笔,在文学作品中得以体现。
古典诗词可以使当代的小学生与古代的优秀诗人在心灵上产生共鸣。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通过欣赏古代优秀诗人的诗歌,就好像和朋友在对话,他们的人格感染了我们,也提高了我们的情趣。
古典诗词也能使学生以诗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并体会生活的多姿多彩。我们知道,古典诗词中有大量描绘锦绣河山、优美田园风光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引导学生热爱和欣赏大自然。日月、星辰、风云、山川、草木、花鸟、虫鱼,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学生通过不断接触和学习这些优秀的古典作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会越来越强烈,在心灵上与大自然息息相通,养成更高雅的情趣,学生们通过对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逐渐了解名句的深刻含义,又从名句的含义中得到启发,放眼现实社会,从而领悟到更深刻的人生哲理。在这复杂的认识当中,学生的心灵得到陶冶,情操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养成一种对待自然,对待社会以及对待人生的积极正确态度。
小学古诗词的特点:
中国古典诗词文化底蕴深厚,它已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成长的不竭的精神养料。新课程颁布以来对古诗词的教学给与了足够的重视,内容和数量都加重了比例,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古诗词可以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
这些选编到小学教材里面的古诗词都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课本选编了从春秋的《诗经》一直到清代的诗作,体裁丰富:从古风、五言、七言绝句、五言、七言律诗、到词均有选编。
题材多样:有哲理、言志、田园、边塞、叙事等诗。
这些历朝历代的名篇佳作或描写清新的自然景色、或描写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卷、或描写浓烈的亲情、友情、或表现社会和人生的哲理、或描写关爱家国的强烈之情,具有很强的生活性、趣味性,传承性、哲理性。
这些古诗词风骨刚劲,情致婉约、意境清新、富有哲理、语言生动、韵律和谐优美,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
希望对你有帮助。
❿ 怎样培养小学生社会责任感
俗话说“教育须从娃娃抓起,”责任感的培养也必须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就是培养学生完成自己分内事的积极性,是使学生在完成自己分内事的过程中形成一种道德义务感,并对自己的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持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从责任对象上,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就是使学生对自己?他人?家庭?集体?社会和生态环境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为什么现在的小学生这样缺乏责任感呢?究其原因,是父母、老师从小就剥夺了孩子为自己承担责任的机会,在这过分的溺爱,没有惩罚的教育中,孩子的责任心慢慢地淡化和消失了。当今充满竞争的时代,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培养学生责任感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下面我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谈谈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1.完善制度,规范培养体系
我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行动准绳。
1.1建立值周值日制度,负责检查每天学生在校的表现,及时记录。把学生表现于期末“优秀学生”的评比结合起来让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时时处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之下,使学生能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比较自觉地遵守规范。
1.2“模范之星”评比制度:根据班级检查考核结果,通过自评、小组评,班主任打分等方式,每个月评选出一名“模范之星”,为其他学生树立生活中的榜样。学生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慢慢演变,逐步由“他律”向“自律”转变,实现了教育的目的。研究实践证明,制度的健全,使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是实现学生责任意识养成的最有效的手段。
2.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责任心
2.1以身作则,感染学生。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之上。”事实证明,身教胜于言传。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生动的榜样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教师自身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用自己的形象感染学生,形成“对人真诚,对己反省,对集体奉献”的班风,从而让学生自觉地树立对自己、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2.2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少年儿童的可塑性很强,模仿是他们的天性。著名社会学理论家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榜样人物的行为,相应地会去模仿他们而习得一些社会行为?因此,教师要发动学生寻找身边体现责任感的好人好事,每周召开一次班会,每月评选班级责任之星,并以此为契机让每位学生审视自己的思想行为?榜样不仅起到示范作用,还对全班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起到促进作用。
3.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我以各种节日为契机,培养对他人负责的意识。如每年三八节让学生为母亲做一件事(洗头、洗脚)让母亲开心;教师节给老师一声祝福;国庆节向祖国母亲道一声祝福;元旦节向亲人表示新年祝福;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一是开展对本校贫困学生的帮助活动,二是为在地震及各种意外之下需要救助的人捐款活动。
我们积极协助家长开展家庭责任教育活动。定期通过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孝亲敬长等教育,让他们在此活动中体验当家长的不易,从小学会关心父母;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环境建设,变原来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投入宣传,有效地增强了学生们的爱心、孝心、诚心、自信心和责任心,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提高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4.适度惩罚。提高学生的责任心
4.1让学生体验到自己过失的后果。孩子是体验中长大的,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孩子进一步,大人就退一步,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大人就不要替他去做。比如每天要自己整理书包,有的孩子由于粗心忘带备品,结果第二天就没有上好他喜欢的课。我想他以后不应该会犯同样的错误了。
4.2让学生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我们常常看到,现在很多学步的孩子在摔倒后,居然大哭打滚却不自己起来,必须家长去扶。这些孩子被大人保护得如此严密,以后还怎么能担当起重任?其实,当每个人犯错误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求。如果错过了这个最佳的教育时机,就导致他以后还会犯同样的错误,他学不会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5.实际锻炼,强化学生的责任感
5.1根据班内人数将班务工作分成若干“承包岗”,达到一人一岗,做到在班级管理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在“承包”时采取自愿的原则,做到人尽其才。
5.2上岗前让每位责任人进行一次就岗演说,以起到职责内化的作用,再将承包岗、责任人职责汇制成表张贴在教室醒目的地方,以达到时时警醒、相互监督的目的。
5.3平时鼓励学生负起个人责任,结合开展各种集体竞赛活动,并辅以制度约束。教师注意观察、指导、及时表扬先进,不断树立先进榜样,定期开展“承包岗”评优活动,并把责任感作为学生思想品德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要严格地要求每个学生。鼓励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做事一定要先想,再做。对那些能力强的队干部,教师应要求他们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不能图轻松。由于有了准则和严格要求,学生的责任心大大增强了。
总之,责任感是做人、成才的基础,教师有责任也很有必要将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从小养成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良好品质,促使他们确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