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的责任感
当前,无论是从各类研究报告中,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都可以发现,责任意识的缺乏已经成为儿童发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玩完玩具后不收拾,自己的东西乱扔而不知收拾,看到别人摔倒了不过去帮忙;看到别人的东西掉了,置之不理,视而不见,对于老师交给的任务不能认真负责地完成,做了错事千方百计地找借口推诿,这样的现象随处可见。所以,责任意识的培养,如何从家庭起步,如何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从小抓起,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我们当前的家庭教育中,随着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很多父母忽视了子女责任意识的教育。一味地宠爱、娇惯孩子,使孩子骄傲、任性、自私,甚至粗暴,野蛮,没有同情心,在校时,不会和同学合作,缺乏劳动观念,没有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家长过分呵护子女会使子女事事依赖父母,缺乏主见。如果这样的孩子投身到未来竞争与合作并存,机遇和挫折交错的社会中,恐怕没有不被淘汰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不求上进,无所作为。那是为什么?因为他对自我缺乏责任意识。有的人对家里的事不管不问,对父母不孝不敬。那是为什么?因为他对家庭缺乏责任意识。有的人不关心他人疾苦,不关心国家大事。那是为什么?因为他对社会缺乏责任意识。这一个对个人、家庭、社会缺乏责任的人,对我们国家有何用呢?所以说责任意识是孩子成人成才之本。
有责任意识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今天的小学生最终是要走上社会的,如果他们缺乏对自我、对家庭、对同伴、对集体、对社会的积极的情感信念,没有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思想,那么我们目前的一切教育只能算是对受教育者的谋生教育,是一种偏离教育方针的畸形教育。 所以,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尤为重要。
当前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许多孩子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下成长,他们受长辈和父母的宠爱,自立意识差、依赖性强,缺乏责任意识,惯于享受别人为自己服务,不懂得如何关心他人。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使他们学会关心别人、学会认真投入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因此提出从学校、家庭、社会这三方面来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
一、小学生责任意识现状分析
1、对自我责任意识------情况不太乐观
我问过班上几名经常要补作业的同学为什么不天天按时完成作业?他们的回答是不会做,不如等老师来评讲作业的时候补等等。这种想法在这些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当中很常见,对于完成作业这种最基本的责任他们也达不到。
在我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以及与几个家长和学生的谈话来看,学生中不能自己独立整理学习生活用品的人数比例要大大高于80%。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学生在对待自己的物品缺乏负责的态度。
承认错误是一个人的美德,同时也是犯错后承担责任的一种方式。在“因为自己的原因造成的过失你能主动认错、改正吗?”这题中,调查情况不容乐观。在调查中有一半的学生在犯错误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去承认或是改正错误,有时想到的便是逃避责任,推卸责任,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这种情况对孩子身心的发展很不利。这其中有孩子自身的原因,同时也是家庭教育的失误所造成的。
2.对家庭的责任意识
据一份调查材料介绍,中国城市的孩子每天劳动的时间平均不足0.2小时,是世界儿童中参加劳动最少的一群。这次我所做的调查问卷中在问及学生在家做家务情况时,有65.1%左右的学生在家不会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独苗,受到四个以上的成年人的同时宠爱、关心,从小什么事都是父母,爷爷奶奶等包办处理,根本不需要自己动手,自理能力很差,不要说是帮助家长做什么事了。在与一些家长的访谈中,我更是了解到现在小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家庭责任意识很差。下面是我与小A的母亲的访谈片断:
我:你家小孩在家自己的东西能自己整理吗?
家长:怎么会呢?难得自己整理一下东西。早上起床后被子什么的都是我们来帮他叠好的,有时衣服都要我们来帮他拿。
我:那他平时休息在家还帮你做做家务啊?
家长:基本上是不会的,他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我们是不会让他做家务的。
我:那……他在什么情况下会帮你做家务?
家长:喏……前几天妇女节,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有一篇日记,什么要给妈妈一个生日礼物,他就帮我洗了碗,还打碎了一个,帮我扫了地,还帮我洗了脚,要写日记的。(家长很无奈的说)
小A是班上的一名班干部,成绩比较优秀,在班上表现也很好,做事很积极认真,可是在访谈中看出来他在家中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在家里不仅不做家务,连自己的书包都要家长帮助整理。父母的宠爱让他忘记了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的责任。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是自己的责任,还以为这些是长辈应该为自己做的事。
3.对同伴的责任意识
我做了调查,共有一道题是:“别人的事你会帮着做吗?”从结果中显示只有46.5%的学生选择了会去帮助,半数还不到的结果显示,很多学生只会为自己着想,根本不顾及他人的利益。在他们心中有些根本就缺乏利他意识。
从调查情况中我们不难看出,现在的学生由于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再加上家庭教育的不当,利己现象严重,有的甚至完全不会理会同伴,在平时生活与学习中总是在自我旋转,很少会顾及到别人。
4.对集体的责任意识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同学都能遵守学校纪律,珍惜集体的荣誉与维护集体的利益。但是作为最代表性的问题:你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和任务吗?调查统计后却有37.2%的同学回答不参加。
B.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剖析当今小学生的现状,缺乏责任意识表现的较为普遍,如丢三落四、图书文具用完不知收拾;该带的作业、学习用品忘带,还埋怨父母没给他装,没有提醒他;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漠不关心等等。 责任心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关系到儿童的学习和智力的开发,同时,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我认为责任感的培养还得从小开始抓起,特别是小学一年级,孩子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积极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就尤为重要了。那么,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在班级管理中,呢?结合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几点认识和体会,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结合课堂教学,点滴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只有当学生把学习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当成一种责任,才能顺利、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学生都需要发展,都希望自己获得成功,受到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认可。我们要满足每一个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同时,学习管理在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责任心。所以我们老师抓住课堂教学的契机,在点滴中,因势利导,适时对孩子进行责任教育。首先,我们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积极创设氛围,引导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能虚心求教,敢于质疑等。其次,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还注重学生的的读写姿势、用眼卫生等习惯的养成,逐步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例如,对一年级新入学的孩子,我们每天都要认真指导他们的读写姿势,教给孩子读书写字三个一的口诀,即:眼睛离本一尺远,胸离桌子一拳远,手指离笔尖一寸远。久而久之,孩子们形成了习惯,只要读写就想口诀,想到口诀就自然坐直身体,坐正了姿势,最后成为孩子们的自觉习惯,这样孩子们会终生受用。作为班主任,我非常重视每一堂课渗透与课堂教学知识相关的德育教育,人们的品德行为往往是通过观察,模仿示范者榜样而学习得来的,孩子也不例外,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结合学校和班级活动,实践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学生的责任感在具体的行为情景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所以我们寓责任感培养于各种活动中,借助各种活动,体验责任意识。1、开展主题活动培养学生责任感 我们针对不同的主题,开展了不同的活动。例如,围绕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开展今天我是值日生等活动,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懂得为自己负责;围绕对集体负责等活动,使孩子在活动中树立主人意识,发扬团队精神,以班荣我荣为己任,为集体的荣誉奉献自己的一份力。2、班级活动中培养学生责任感 一个集体中,如果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责任感,那么这个集体一定是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所以,我们也要将责任感的培养寓于班级活动之中。首先,在班级创设一种责任氛围,号召并鼓励大家要对自己负责,对班集体负责。老师要在班级中创设一种家的氛围,让孩子把班集体当成是自己的一个大家,同学是亲人,同学之间要象亲人一样互相帮助,互相关爱,要懂得每个同学的一言一行代表是一个班集体。这样,孩子们在爱与责任中,学会去关爱,去承担责任。其次,要确定班级的奋斗目标。确立班级的奋斗目标,鼓励孩子们都积极努力,为目标而努力,不仅能形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班风,而且还能增强班集体成员间的凝聚力。再次,明确分工职责,培养工作责任感。在良好的班风影响下,孩子们骨子里的表现欲被调动起来。通过班队委的竞选,即使孩子克服了胆小、怕羞的弱点,而且,竞选的班队委在工作中,也表现出了认真、主动、负责的特点。第四,开展劳动实践,深化责任意识。做到人人有任务、任务负责制,不仅负责清扫,而且负责责任区的卫生保持与监督。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劳动能力,而且,大家都不会随手乱扔了,责任区的卫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种方法,孩子们也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深化了责任意识。 三、与家长密切配合,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让家长在自己孩子面前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注重家校结合教育。平时,与家长配合,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的能力,教育学生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要热爱劳动,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劳动的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总之,学生的责任感不是通过一件事、两件事就能形成的。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怀着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在具体的实例中引导学生理解责任感,以身示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责任感,在一件件小事中实践责任感,在活动中强化学生责任感,相信我们的孩子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有责任心的栋梁之才的。
C. 怎样培养小学生社会责任感
俗话说“教育须从娃娃抓起,”责任感的培养也必须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就是培养学生完成自己分内事的积极性,是使学生在完成自己分内事的过程中形成一种道德义务感,并对自己的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持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从责任对象上,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就是使学生对自己?他人?家庭?集体?社会和生态环境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为什么现在的小学生这样缺乏责任感呢?究其原因,是父母、老师从小就剥夺了孩子为自己承担责任的机会,在这过分的溺爱,没有惩罚的教育中,孩子的责任心慢慢地淡化和消失了。当今充满竞争的时代,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培养学生责任感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下面我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谈谈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1.完善制度,规范培养体系
我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行动准绳。
1.1建立值周值日制度,负责检查每天学生在校的表现,及时记录。把学生表现于期末“优秀学生”的评比结合起来让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时时处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之下,使学生能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比较自觉地遵守规范。
1.2“模范之星”评比制度:根据班级检查考核结果,通过自评、小组评,班主任打分等方式,每个月评选出一名“模范之星”,为其他学生树立生活中的榜样。学生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慢慢演变,逐步由“他律”向“自律”转变,实现了教育的目的。研究实践证明,制度的健全,使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是实现学生责任意识养成的最有效的手段。
2.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责任心
2.1以身作则,感染学生。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之上。”事实证明,身教胜于言传。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生动的榜样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教师自身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用自己的形象感染学生,形成“对人真诚,对己反省,对集体奉献”的班风,从而让学生自觉地树立对自己、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2.2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少年儿童的可塑性很强,模仿是他们的天性。著名社会学理论家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榜样人物的行为,相应地会去模仿他们而习得一些社会行为?因此,教师要发动学生寻找身边体现责任感的好人好事,每周召开一次班会,每月评选班级责任之星,并以此为契机让每位学生审视自己的思想行为?榜样不仅起到示范作用,还对全班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起到促进作用。
3.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我以各种节日为契机,培养对他人负责的意识。如每年三八节让学生为母亲做一件事(洗头、洗脚)让母亲开心;教师节给老师一声祝福;国庆节向祖国母亲道一声祝福;元旦节向亲人表示新年祝福;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一是开展对本校贫困学生的帮助活动,二是为在地震及各种意外之下需要救助的人捐款活动。
我们积极协助家长开展家庭责任教育活动。定期通过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孝亲敬长等教育,让他们在此活动中体验当家长的不易,从小学会关心父母;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环境建设,变原来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投入宣传,有效地增强了学生们的爱心、孝心、诚心、自信心和责任心,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提高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4.适度惩罚。提高学生的责任心
4.1让学生体验到自己过失的后果。孩子是体验中长大的,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孩子进一步,大人就退一步,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大人就不要替他去做。比如每天要自己整理书包,有的孩子由于粗心忘带备品,结果第二天就没有上好他喜欢的课。我想他以后不应该会犯同样的错误了。
4.2让学生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我们常常看到,现在很多学步的孩子在摔倒后,居然大哭打滚却不自己起来,必须家长去扶。这些孩子被大人保护得如此严密,以后还怎么能担当起重任?其实,当每个人犯错误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求。如果错过了这个最佳的教育时机,就导致他以后还会犯同样的错误,他学不会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5.实际锻炼,强化学生的责任感
5.1根据班内人数将班务工作分成若干“承包岗”,达到一人一岗,做到在班级管理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在“承包”时采取自愿的原则,做到人尽其才。
5.2上岗前让每位责任人进行一次就岗演说,以起到职责内化的作用,再将承包岗、责任人职责汇制成表张贴在教室醒目的地方,以达到时时警醒、相互监督的目的。
5.3平时鼓励学生负起个人责任,结合开展各种集体竞赛活动,并辅以制度约束。教师注意观察、指导、及时表扬先进,不断树立先进榜样,定期开展“承包岗”评优活动,并把责任感作为学生思想品德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要严格地要求每个学生。鼓励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做事一定要先想,再做。对那些能力强的队干部,教师应要求他们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不能图轻松。由于有了准则和严格要求,学生的责任心大大增强了。
总之,责任感是做人、成才的基础,教师有责任也很有必要将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从小养成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良好品质,促使他们确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
D.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浅谈小学生责任心的培养
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有无责任心,将决定一个人生活、家庭、工作、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对小学生而言,责任心强,不仅学习自觉努力,勤于思考,作业认真,而且更有行为自觉意识,更乐于接受和承担任务,并自觉努力完成任务。反之,缺乏责任心的小学生常表现出马虎、自私、任性,不会关心他人,不会关心集体等缺点。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是否具有责任心决定着将来整个社会成员是否具有责任心。那么,该如何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呢?
一、以身作则,充当学生楷模
俗话说得好:“说千言道万语,不如做个好样子。”这就是说,教师要用实际行动教育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教师要起表率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要先做到。比如说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首先在上课铃响之前进教室;要求学生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教师也要当天批改作业并发到学生的手中,不得隔日。常言说得好,身教重于言教。一个有工作责任心的教师,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会成为学生的
楷模,学生的责任心会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步增强。记得我刚接手这个班时,教室的卫生很糟糕,非常令我头疼。(原因是班级人多,空间小,地上常有纸屑,课桌也经常歪斜。)起初,我只要踏进教室的门就环顾四周,发现地上有垃圾就弯腰捡一下;课桌椅歪了,动手移一下;讲台脏了,用抹布擦一下;作业本乱了,着手理一下……渐渐地,我发现教室里的情况有所好转了:课桌排整齐了,讲台干净明亮了,本子也叠放整齐了……后来,我组织学生召开了一次“我是班级的一员,我该做些什么”的主题讨论会。讨论会上许多同学都发自内心地说到身为班级成员应该为班级出力。于是,我成立了 “小小服务岗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定期考核,如果不合格就“下岗”。这样,每个学生的肩膀上都担了一份责任,他们互相督促,共同承担起了班级中的劳动任务。从此,班中的卫生问题我不再操心了,同学们都养成了“伸伸手、弯弯腰、捡捡纸”的好习惯。我的以身作则,不仅使得同学们加强了“保洁”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让他们真正理解了“班级是我家,责任在大家”的含义。“润物无声”是最好的教育,也是学生最愿意接受的教育。一个好老师的言行,可以影响一个学生一生。
二、着眼课堂,培养良好习惯
课堂教育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抓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做好每一件平凡事”是我努力的方向,我同时也要求学生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参加好每一次活动,上好每一节课,回答好每一个问题,做好每一次作业,
订正好每一道错题,说好每一句话,甚至写好每一个字。大力倡导学生凡事都要做到专心踏实、认真仔细。我发现凡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字迹大都潦草,说明平时的学习态度有问题。字写好了、作业本干净整齐了、学习态度端正了,那么作业的正确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可见认真的学习态度正是学生责任心的表现。
对于班中特别调皮、约束力差的男同学,我要求他们在每节副课后向我报告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纪律情况,让他负责周围同学的上课纪律。一段时间以来,在课堂教学中我不厌其烦地“反复抓、抓反复”,塑造着学生上课主动学习的责任心,现在同学们逐渐上课自觉了、稳定了,视上课专心听讲为己任。当有老师选我们班上公开课时,我告诉大家这是老师对我们班的信任,也是平时同学们上课遵守纪律、积极发言的责任心换来的。同学们都很珍惜每一次的机会,表现也就更棒了。
三、借助活动,树立责任意识
学生的学习生活往往因为有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而显得五彩斑斓。学生在活动的参与和竞争中,学会了表现自己,达到了培养责任心的目的,从而使班级的荣誉硕果累累。
记得去年学校开展了“冬锻我能行”和“冬季运动会”的活动,通过筛选,确定班级参赛的运动员后,我鼓励他们要刻苦训练,为班级争光。运动员们都非常积极,利用体育课和课余时间,不断练习自己参赛的项目,还与体育老师积极探讨。其中有一位女生,她个子比较矮,身体也瘦弱,自
愿报名参加了1000米的竞赛,我很担心她。在比赛场上,小小的她挤在队伍里,显得很弱小,但是她不断地努力,一直跟着前面的同学,一圈又一圈,一圈又一圈……有些同学中途退出了,可汗流浃背的她还是坚持着,最后她得到了来之不易的第四名。虽然是第四名,但正是她责任心最好的体现。在这位同学的带动下,其他同学的责任心也加强了。运动员们竭尽全力,奋力拼搏,最终成绩在同年级名列前茅。在校园文艺活动中,有特长的同学都踊跃参加各项活动,比赛时都明确职责,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同时,同学们在明确责任的过程中,集体主义精神也得到发扬。
另外,我还抓住节日契机开展活动。如“三八”妇女节前夕,我要求学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给妈妈一份惊喜。以此增强学生对他人
E.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一、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与尊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责任心不能强迫养成,而是一种自觉行为。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信任学生,而不能靠各种强制手段。让孩子表达意见,让孩子自己作决定,尊重孩子的选择。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懒得做作业的学生,其实就是学习缺乏责任心的表现。面对这样的学生,用管制和惩罚,见效不大,而给他们充分的信任和尊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应让学生明白完成作业完全应该是他自己的事情。要让孩子懂得学习是他的责任,学习不是为父母、为他人,是为他自己。从小要养成阅读、讲述、观察、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独立作业、独立收拾文具等习惯。要相信每个学生不会生来就厌学,他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多半由于学习上的困难,所以,教师要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信任他能完成学业,孩子一定能对学习产生责任感的。
二、树立健康舆论,明确集体目标,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健康的舆论是培养人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对集体中每个成员的言行能及时做出褒或贬,肯定或否定,倡导或抑制的评价,对所有成员进行直接的监督和调节。集体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他们的成长需要集体生活,特别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得到集体舆论的认可,他们就会更热爱集体,更愿意为集体贡献力量。在集体中树立健康舆论的同时要让每个队员清楚地知道集体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远期目标”即一个优秀集体所要达到的要求,这些要求不是学生一天两天能做到,但要让学生知道这些要求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是通过努力之后能做到的要让学生知道在这样优秀的集体中生活、学习会感到更愉快,使学生内心对优秀集体产生渴望。“近期目标”是根据学校各部门布置的近期工作,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有组织、有目的地完成各项任务,使学生的个人奋斗目标与集体奋斗目标相一致。健康的舆论使学生更信任集体,更依赖集体,统一的目标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从而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责任感。
三、表扬先进,树立榜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责任感。
美国心理学家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的品德行为往往是通过观察,模仿示范者榜样而学习得来的。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儿童年龄越小,他的生活经验越有限,那么生活鲜明的形象对他的影响就越强烈”。因此,榜样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最终外化为一种行为表现出来。教育者是第一榜样,自身的行为往往比语言对学生有更强的感染力,
因而,必须以身作则,榜样示范,用自己高度的责任感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即“以性格培养性格,以心灵塑造心灵”。所以,在工作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身教和言教,做好学生的表率。以一种榜样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觉到“我们教师责任感真强”从而产生我们也应该这样的念头。
其次,注意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大力表扬班上富于责任心的人和事,组织榜样者向全班介绍各自的动人事例,还给他们记上光荣册,以激发全体学生向先进学习的思想感情。德育心理研究表明,现阶段的少年儿童对命令式的方式不乐于接受,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点启发我要让学生把整理抽屉看成是“我要做的事”,而不是“要我做的事”。于是我就让学生从身边找榜样,找找哪些同学平时能自觉地整理抽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听了榜样们的介绍,学生们都流露出了钦佩的神情,于是我便趁热打铁,告诉学生:做事贵在坚持,坚持天天整理抽屉这可是件不容易的事。此时,学生的责任情感完全被激发了起来,纷纷表示:我行的!
四、落实班级职责,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责任感。
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学生的责任感在具体的行为情景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在良好的班级氛围形成之后,学生产生出一种表现的欲望,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行为情景。在班上我推行了“班级自动化管理”方案,设了常务班长、值周班长、值日班长(全班同学轮流任值日班长),还设了其他如学习委员、中队长??岗位,这些岗位,都可通过竞选上任。几乎班上所有学生都表现出了参与竞选的意向。竞选之时,很多学生克服了自身胆小、怕羞的弱点,勇敢地走到讲台前朗读了自己简短的甚至不大通顺的演讲稿,我对所有登台的学生都给予了肯定,大多数学生都进入了班委会,在后来的工作中,也表现出认真、主动、负责的特点。此外,推行各种委员负责制度,如“班级岗位制度”,做到人人有岗位。我把教室按空间分划到每位同学身上,让教室的每个地方有人管,每个人有事管,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根据班级工作需要设科代表,报刊发行员、图书管理员等,学生在具体行为情景之中,责任感得到良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不是通过一件、两件事就能形成,它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逐渐形成一种意识和行为的定势。为了让学生懂得怎样做才是对工作认真负责,就必须对儿童加强行为实践的指导。我组织学生开展很多活动,午会、班会、队会放手让学生主持,结合活动进行实践的指导。如在班队活动、午会上指导学生“怎样做好值日”“怎样做好岗位劳动”等。若班里出现责任感不强的人和事时,组织大家进行讨论、辨析,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提高认识,让他们在行为实践中逐步培养做事认真负责的方法和态度。
事实证明,把管理班级的“大权”放给更多的同学后,不但使整个班级更具凝聚力,而且大大增强了每个同学的责任意识,做集体的主人。现在我们班里,谁都明白,班级是同学们的“家”,“家”要靠大家管,“家”里的事要大家做,
同学们都很愿意为“家”出力。学生们在履行义务的同时也加强了责任心的培养。
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良好的人际关系,应是平等、团结、友爱、互助、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型的人际关系,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把队员组成了有机整体,使学生意识到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个人的力量很薄弱,个人的智图像大海中的一滴水那样微小,许多工作都要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完成,我们在集体活动的安排中有机地安排好学生群体,让学生通过集体成员的协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遇到困难寻求合作的能力和主动参与意识。教育学生大到国家的建设,小到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是在与别人的交流合作中完成,作为学生应懂得尊重他人,团结同学,以谦逊的态度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民主的方式与他人合作,从小养成集体协作精神。
六、体验自己过失的后果,学会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孩子是体验中长大的,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育有一个原则,孩子进一步,大人就退一步,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大人就不要替他去做。有一位母亲,孩子去夏令营,妈妈问,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孩子说都好了,你就别管了。妈妈一看,衣服带得不够,手电没带,就问孩子,那边的气候你知道吗?衣服够不够?晚上活动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孩子答,没问题。这位妈妈就没再说什么。第二天,孩子背着包走了。一星期后,孩子回来,妈妈问,玩得开心不开心?开心。有没有什么麻烦?哎呀,冻死了,没想到山里这么冷。还有呢?晚上活动没有手电很不方便,那怎么办呢?以后得像爸爸一样,出差之前列个单子,好好咨询一下。这个妈妈的方法就是自然惩罚法,让孩子体验到自己过失的后果。因为孩子冻一点,晚上麻烦一点,没有危险,但经过这一次,他就记住了。其实,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犯错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要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求。为自己的愧疚承担责任,取得心理平衡,只有那些年纪很小的孩子,或是社会化程度化较低的人,才会选择逃避责任。一般来说,孩子犯错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刻骨铭心。
综上所述,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集学校、家庭等方面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培养的系统工程,只有各方面步调一致,密切配合,我们才能培养出一批批富有责任感的人才,我们的国家才会日益繁荣
F. 如何循序渐进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
人类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内在趋势。其实,在孩子的幼儿阶段就已经表现出独立承担责任的萌芽。如孩子要求独立吃饭,试穿衣服,手脏了自己洗……家长的责任是密切地关注他、扶植他、鼓励他,在尝试的过程中,培养其意识,增强其自信,逐步成为独立自主、对个人社会负责的迈向自我实现的个体。
从家庭日常小事做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应从家庭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循序渐进.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及能力,经常有意识地给孩子布置一些任务,并检查完成任务的情况,使他认识到自己对家庭、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不论是什么任务,父母都应该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给孩子讲明白,使他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将它做好.我们应该让孩子在家庭的岗位上感受责任的分量,忠于职守时应给予表扬鼓励,失责时应给予批评和惩罚.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超越以自我为中心,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从而强化自己对他人负责,对周围环境负责的责任心。
利用故事“游戏法”.比如,让孩子在故事中或游戏中担任“小哨兵”、“小警察”的角色,由他监督游戏中顾客应排队购物、遵守“图书馆”规则、凭车票乘车等,并在孩子有了角色意识的基础上,逐步有意识地安排参加不感兴趣的活动,鼓励他像“小哨兵”、
“小警察”坚持站岗那样把事情做完,让孩子通过担任的角色懂得生活中对有兴趣的事要做,对繁杂或不感兴趣的事也要做好。
坚持正面教育.孩子的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另外,因为孩子年龄小,好奇心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些特点往往会妨碍他把一件事自始至终地完成,而当孩子完成一件事后,父母要给予公正及时的评价,并善于用语言的教育艺术将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和转移过来,继续完成他应该完成的任务。如说“我相信你还会把事情做完做好的”,使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有责任承担,只要努力去做就能做好,同时要教他今后应该怎样做会更好,既使他看到自己潜在的能力,又看到不足之处,以帮助孩子养成积极、认真,严谨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孩子对自己言行负责的态度。
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负责.培养幼儿责任感的目的是让他做到:一是决定自己行为的能力,二是负责自己行为的后果.孩子做事,往往更多地重视行为过程本身,而不太重视行为的结果。因此,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必须让孩子对自己的选择及行为结果负责,应该让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明白,很多事情不是一句“不小心”、“对不起”就能解决的,需要对自己做出的事情负责,从而使幼儿理解责任的重要性。
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责任心的培养,是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的,父母对待学习、工作的认真态度,坚持性和责任感将成为孩子良好的学习榜样。此外,父母可以时常有意识她与孩子谈自己的工作,把完成一项任务、克服一个困难后的愉快和成就感传达给孩子,使孩子能具体地感觉到责任意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主动,积极地养成负责任的习惯。
G.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
浅谈小学生责任心的培养
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有无责任心,将决定一个人生活、家庭、工作、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对小学生而言,责任心强,不仅学习自觉努力,勤于思考,作业认真,而且更有行为自觉意识,更乐于接受和承担任务,并自觉努力完成任务。反之,缺乏责任心的小学生常表现出马虎、自私、任性,不会关心他人,不会关心集体等缺点。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是否具有责任心决定着将来整个社会成员是否具有责任心。那么,该如何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呢?
一、以身作则,充当学生楷模
俗话说得好:“说千言道万语,不如做个好样子。”这就是说,教师要用实际行动教育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教师要起表率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要先做到。比如说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首先在上课铃响之前进教室;要求学生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教师也要当天批改作业并发到学生的手中,不得隔日。常言说得好,身教重于言教。一个有工作责任心的教师,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会成为学生的
楷模,学生的责任心会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步增强。记得我刚接手这个班时,教室的卫生很糟糕,非常令我头疼。(原因是班级人多,空间小,地上常有纸屑,课桌也经常歪斜。)起初,我只要踏进教室的门就环顾四周,发现地上有垃圾就弯腰捡一下;课桌椅歪了,动手移一下;讲台脏了,用抹布擦一下;作业本乱了,着手理一下……渐渐地,我发现教室里的情况有所好转了:课桌排整齐了,讲台干净明亮了,本子也叠放整齐了……后来,我组织学生召开了一次“我是班级的一员,我该做些什么”的主题讨论会。讨论会上许多同学都发自内心地说到身为班级成员应该为班级出力。于是,我成立了 “小小服务岗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定期考核,如果不合格就“下岗”。这样,每个学生的肩膀上都担了一份责任,他们互相督促,共同承担起了班级中的劳动任务。从此,班中的卫生问题我不再操心了,同学们都养成了“伸伸手、弯弯腰、捡捡纸”的好习惯。我的以身作则,不仅使得同学们加强了“保洁”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让他们真正理解了“班级是我家,责任在大家”的含义。“润物无声”是最好的教育,也是学生最愿意接受的教育。一个好老师的言行,可以影响一个学生一生。
二、着眼课堂,培养良好习惯
课堂教育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抓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做好每一件平凡事”是我努力的方向,我同时也要求学生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参加好每一次活动,上好每一节课,回答好每一个问题,做好每一次作业,
订正好每一道错题,说好每一句话,甚至写好每一个字。大力倡导学生凡事都要做到专心踏实、认真仔细。我发现凡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字迹大都潦草,说明平时的学习态度有问题。字写好了、作业本干净整齐了、学习态度端正了,那么作业的正确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可见认真的学习态度正是学生责任心的表现。
对于班中特别调皮、约束力差的男同学,我要求他们在每节副课后向我报告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纪律情况,让他负责周围同学的上课纪律。一段时间以来,在课堂教学中我不厌其烦地“反复抓、抓反复”,塑造着学生上课主动学习的责任心,现在同学们逐渐上课自觉了、稳定了,视上课专心听讲为己任。当有老师选我们班上公开课时,我告诉大家这是老师对我们班的信任,也是平时同学们上课遵守纪律、积极发言的责任心换来的。同学们都很珍惜每一次的机会,表现也就更棒了。
三、借助活动,树立责任意识
学生的学习生活往往因为有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而显得五彩斑斓。学生在活动的参与和竞争中,学会了表现自己,达到了培养责任心的目的,从而使班级的荣誉硕果累累。
记得去年学校开展了“冬锻我能行”和“冬季运动会”的活动,通过筛选,确定班级参赛的运动员后,我鼓励他们要刻苦训练,为班级争光。运动员们都非常积极,利用体育课和课余时间,不断练习自己参赛的项目,还与体育老师积极探讨。其中有一位女生,她个子比较矮,身体也瘦弱,自
愿报名参加了1000米的竞赛,我很担心她。在比赛场上,小小的她挤在队伍里,显得很弱小,但是她不断地努力,一直跟着前面的同学,一圈又一圈,一圈又一圈……有些同学中途退出了,可汗流浃背的她还是坚持着,最后她得到了来之不易的第四名。虽然是第四名,但正是她责任心最好的体现。在这位同学的带动下,其他同学的责任心也加强了。运动员们竭尽全力,奋力拼搏,最终成绩在同年级名列前茅。在校园文艺活动中,有特长的同学都踊跃参加各项活动,比赛时都明确职责,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同时,同学们在明确责任的过程中,集体主义精神也得到发扬。
另外,我还抓住节日契机开展活动。如“三八”妇女节前夕,我要求学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给妈妈一份惊喜。以此增强学生对他人负责的责任感,学会关心长辈,关心一切需要关心的人,使他们从中感受到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情感体验。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老师,您辛苦了!”的主题活动,让同学们讲述各个老师认真传授知识和耐心教育同学的事迹,讲述伟人们尊敬老师的故事,并引导学生懂得是老师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赢得了人们的尊敬,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四、各司其职,争当班级主人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就要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让每个学生有事可做,有责可负,体会“承担责任”的酸甜苦辣,从而营造“积极配合、团结一致”的良好班级氛围。让他们始
终觉得自己是集体的主人,应该主动关心集体的事情。老师一定要把集体的事交给大家去做,调动他们为集体出主意,为集体的问题分忧。每当新学期伊始,我总是先指导学生制定个人目标,再从个人目标中挑选出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切合实际的目标,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最后制定出班集体的奋斗目标。这样,集体目标的形成就具有了全员参与性,每一个学生都会因亲身参与了目标制定而积极主动地去努力。然后让学生充当主角,广开渠道,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如每天一个小故事,使每个学生有机会成为主角;每两周一次的自主班会也是学生自己报名当主持人,负责内容的编排、主持稿的撰写;实行班干部竞选值周制,每个人都有当班干部的机会;建立学习互助岗、板报宣传岗、卫生监督岗、安全巡查岗、课外兴趣岗等,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管理中找到自己满意的位置,使全班没有“闲人”和“客人”,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从而充分利用学生的表现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让每一个学生品尝到为集体、为他人尽责的辛苦和幸福,从而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维护集体利益,养成自觉投入的好习惯。
总之,责任心是学生做人之本,是学生立足社会之本。而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又是一项系统工程,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要吸纳家庭的教育力量,集合社会的教育力量,齐抓共管,互相交流,建立一个积极的教育团体,为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共创佳境。我希望通过常抓不懈的培养,逐步使学生懂得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只有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将来才能成为报效祖国的有用之才。
2010年12月28日
H.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学会负责”已成为21世纪的通行证。但是目前社会现实中,小学生的责任意识比较薄弱,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做事马虎、不懂谦让,不知珍惜、 推卸责任等现象比较普遍。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在孩子犯错时,或者一味指责打骂,或者娇贯溺爱百般包庇,或者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并没有引导孩子去分析犯错的主观原因,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自然就没有责任意识了。另一方面是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耳闻目睹,给其还未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混乱。再者学校教育也有责任,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从而忽视淡化了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责任意识是形成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是当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积极探索责任心培养的途径方法,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培养合格人才。
一 体会责任感
1 文化陶冶
我们要充分利用宣传阵地,从国旗下讲话、午会课、红领巾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方面营造有利的文化氛围,进行责任心的渗透,以达到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的目的。
同时有意识地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也是激发学生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他们的精神气节令人赞叹不已,归结起来,都源于高度的责任感。可以让学生搜集他们的典型事迹,并分析他们杰出的内因。孩子们在搜集的过程中感性地理解这些杰出人物的责任感。然后通过读书心得汇报会,让孩子们畅谈自己的阅读体会就容易产生情感共鸣,陶冶情操。
2 榜样激励
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模仿是他们的天性。他们认识客观世界主要借助具体的形象思维。对学生进行自我责任感的培养,不能光靠口号或抽象的结论,应该为他们树立起形象、生动的榜样。
首先,老师要时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起表率作用。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相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言谈举止,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要做到。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首先在上课铃响之前进教室,要求学生用尺画线,教师必须用尺在黑板上画线,要求学生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教师也要当天批改作业并发到学生的手中,不得隔日。再如开学初的几天,教室显得特别凌乱:横七竖八的课桌,东倒西歪的清洁工具,杂乱无章的书本……每天,我都苦口婆心地教育他们,扫完地要记得把清洁用具整理好;看到桌子歪了,要随时排好……可是总不见效。于是,我改变了方法:看到课桌上杂乱的书本,停下来动手整理好;看到地上的纸张,弯腰捡起来;长此以往,学生们,特别是思想上比较上进的孩子坐不住了,他们也会跟着我默默地去做这些事情。日子一长,他们都把这些事情当作了分内之事,无需你再多说什么,多做什么。所以说,身教重于言教。一个有工作责任心的教师,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会成为学生的楷模,学生的学习责任心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步增强。
其次,要及时发现身边那些有责任心的孩子,找出他们的良好表现或习惯,宣传他们的积极面、闪光点,特别是他们的先进思想和行动,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鼓舞,如文明守纪、无私奉献、刻苦训练、多次为校为班添光彩等。这样既能对学生的行为起了很好的导向,又能消除学生认为责任感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偏见。可以说,孩子责任感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在人际交往中观察、模仿他人责任行为的一个学习过程。
二 内化责任感
1 制定目标 竞争岗位
在学期开始的时候,老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制定一份难度适宜的班级奋斗目标。这样,大家就会齐心协力地朝着共同的方向不断地努力,集体责任感自然会得到加强。
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设立班级管理岗位,帮助学生角色定位和施行角色转换,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活动。渐渐地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在班干部选举上,采用民主选举,轮流任职,让每一位学生都有锻炼成长的岗位,都能体验集体主人翁的自豪感。同时增设班级服务岗位,让更多的学生承担班级活动的各项责任,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班级内有为同学服务的机会,真正落实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有责负,从而提高学生的服务能力和意识,使学生得到锻炼。比如同学去音乐、科学实验室、美术等专用教室上课时教室的电灯有人关;卫生工具乱了有人整理;垃圾满了有人倒;同学红领巾忘记戴时有人提醒……人人都有自己的小岗位,“人人都是班级小主人”的思想深入人心。同学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寻求到了展现自身价值的舞台,提高了自我管理的能力,明白了个人对于集体的重要性,激发了责任心。
2 情景体验 训练常规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必须通过他自己的行为和体验,要让学生亲身实践。可以在思品课、班队活动以及其他课外活动中,对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去切身的体会,让他们明确在生活中我们要有责任心,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前一段时间,我发现班上的学生在班级的卫生、纪律、学习等方面的责任心很差,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几个情景。上午第四节课下后,学生都去进餐了,我在教室的门口故意放置一点垃圾,在教室的讲台附近放置了一把没有摆整齐的椅子,把图书角的书籍故意打乱,等学生就餐回来后看他们有何反映。半个小时过去了,我匆匆地来到教室,等待着他们的归来。不一会,学生纷纷的来到了教室。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没有一个人捡起地面上的垃圾,没有一个人把椅子放置整齐,也没有一个人把图书角整理好。待学生坐好后,我开始发话了。“今天有没有发现教室里有不规范的现象啊?是哪个组值日啊?”学生这才恍然大悟,但是不值日的同学根本不明白教室里的物品没有摆放好与自己有关系。我抓住这次的机遇,因势利导,进行教育。他们明白了,我就是集体的主人,集体的任何一件事情都与我有关。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行为训练。每月的行为规范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习惯,行为训练要反复进行,持之以恒,训练内容滚动进行。
这样,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能对责任心产生真切的体验,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对集体、他人是有用处的,责任心就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起来了。
此外,还可以精心设计丰富多彩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的活动。比如:针对不少学生垃圾分类不清、随手乱扔纸屑,教室保洁习惯差的现状,组织学生参观市郊的垃圾填埋场,看到垃圾堆积如山,环卫工人如此辛苦,同学们深感自己不应该时时“生产”垃圾。并利用假日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动手“洁美我社区”,并向居民宣传环保,从而增强自己的环境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责任心。
利用学生生性好强的特点,在活动中引进竞争机制,活动的效果无疑会大大提高。比如发动学生开展竞赛,比比看谁(或哪个小队)的表现最积极;比比看自己小队的活动成果能超过其他小队。如此以来,学生的竞争意识会空前强烈,每个成员的责任心会空前增强,从而使学生的集体责任心得到良好培养。
综上所述,责任感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有效性决不单纯是学校教育所能奏效的,必须集学校、家庭等方面力量,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我们希望通过对小学生进行责任感培养,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为造就新一代合格的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公民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