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全识 > 小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4 16:21:16

『壹』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的能力

1、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产生足够浓厚的兴趣,就能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一个宽松、和谐、平等、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语文课堂一开始就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引人入胜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根据课文特点灵活设计导入新课,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教学《丑小鸭》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导入新课:“为什么丑小鸭要离家出走?在离家出走的日子里丑小鸭经历了些什么事?后来丑小鸭变成了什么?” 2、自主学习必须以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为保障。兴趣只是一种诱因,一种动力,要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还在于让他们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③自主学习具有性的一面,有时候是在没有他人指导或帮助的条件下进行的。对既定的学习任务,如果学生缺乏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即使他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学习也不可能得到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教师都有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都希望能有效的实现和完成。小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有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发展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过程,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习得学习策略。在感知阶段,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图像、操作或借助教材,创设情境,提供感知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感知学习。在理解阶段,根据不同年级确立不同理解目标,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巩固阶段,教师抓紧时机有浅入深,循循善诱,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给学生做。在运用阶段,体现出由简单向复杂运用过渡。比如一些课文的好句式,即时让学生自己来模仿一两句。 3、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质疑是源于学生能够自我尝试,自己发现。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质疑可以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能以较高的效率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心理障碍,提供质疑的机会。以《丰碑》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这样进行质疑:“丰碑”原来指的是什么?在课文中指的又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形容?质疑以释疑为主线,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培养质疑的能力,要坚持正面引导,以表扬为主,对提出高质量的质疑的同学固然要表扬,但对于质量不高的质疑提出者也同样要给以肯定,肯定他们的积极态度。④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实质是对文章的一个“再创造”过程。不同生活经历、个性特征的学生就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质疑都是各具其特点的。 4、张扬个性,培养自主。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舞台,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的舞台。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敢于在课堂大胆发言的不多,特别是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变得更加沉默。究其原因,是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交流形式单一,简单的师生对话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理应是学生主控课堂。教师应该把更多的机会交给学生来处理他们学习的心得收获以及疑难问题。语文课堂则更是学生表演的课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例如上《狐假虎威》一课时,教师完全可以旁观学生的表演,然后对学生所取得的成果给以客观的评价和真诚的建议,这样能使学生更深刻体会故事背后的大道理。 5、突破学科界限,多领域焊接。语文学习不是孤立的,它可以和其他学科形成交叉。比如学习《蛇和庄稼》,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时间来分享他们从其他学科了解到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学习《太阳》一课时,学生既可以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谈谈自己对太阳的了解,也可以从物理学的角度进行。语文除了与其他学科有,它与我们的生活也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这样说:语文是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在教学生口语交际时,应该贴近生活反映生活。 6、帮助学生形成恰当的评价体系,巩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需要保持兴趣和意志力,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和激励,从中吸取前进的力量和成功的信心。

『贰』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一、营造探究氛围 教学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因此,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开放教学环境,优化师生关系,将课堂还给学生,将自主还给学生,激发学生自己去学习数学,去研究数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表独立见解,敢于与同伴、老师争论,营造一种积极、向上、自然、和谐的探究氛围。
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积极探究,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思维自由奔放。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才得到充分的培养。 例如,在刚开始接触“文字应用题”的时候,一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这方面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常常不知是用加法还是减法计算,在上课时我创设了一些情境,我用彩纸剪了些苹果、梨等道具,然后跟学生说:“小朋友,假如你的妈妈买回了一些苹果,请大家根据老师摆出的苹果数,帮你妈妈计算一下,好不好?”同学们都大声回答:“好”。我先拿出8个苹果,粘在黑板上,然后提出问题,妈妈买回了几个苹果?如果妈妈给了2个苹果弟弟,请问还剩多少个苹果?这样很直观,很容易理解题意,学生都异口同声回答:“妈妈买回8个苹果,给了弟弟2个,现在还剩6个。”接着我又提出问题:怎样列式计算?学生都回答8-2=6。然后多做类似的练习,并让学生自己来表演,自己学会用三句话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提出问题并会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学生都争先恐后的尝试。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三、 及时激励评价,体验探究的乐趣 在教学中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件事情发生兴趣时,注意力就十分集中,求知欲就空前旺盛,思维也非常敏捷、灵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巧提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的发展,操作训练,提供实践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把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9加几的时候,如:9+4,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有的学生说是用接着数的方法,就是在9的后面接着往后数4个数,10、11、12、13,第四个是13,所以得数就是13。有的说是通过摆小棒数出得数的。听了学生所讲的方法,我肯定地说:“你们的方法都很好,但除了你们说出的方法,还有一种更快更好的方法,你们想不想知道呀?”同学们立刻睁大眼睛,求知的欲望很旺盛,在这种情形下,我趁热打铁把“凑十法”教给学生,并反复训练,让学生领悟到这种方法的简便快捷,学生很快掌握了这种方法。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多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叁』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包括哪些方面

一、学会制定学习目标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的学生学习带有很大的盲动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东一榔头西一棒,学习处于无状态之中;有一部分学生制定不切实际的过高的学习目标,当学习目标达不到时便灰头丧气。为此,我们指导学生在制定学习目标时,一是采取分级确定的原则。即总体目标、学期目标、阶段目标、单元学习目标逐次确定,知识和能力目标逐个确定。一般来说,知识的分级目标根据知识的网络结构循序确定,能力和素质的分级目标 依据知识载体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螺旋式递进;二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即: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对某些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可分步骤完成,对数学能力分阶段达到,对素质的提高分层次渗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会制定学习计划

无宁静无以致深远,学习需要专心孜志,我们认为制定学习计划是个好办法。所谓学习计划就是把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需要训练提高的素质、需要完成的作业安排进去,使自己的学习活动在时间和内容等方面能够有计划的进行。学习计划对于学生学习实践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它可以使学生知道在什么时间应该学习了,严密完整的学习计划还应当包括每次学习什么内容?采取怎样的学习方法?学习多少时间等。随着个人学习计划的落实,学生的学习任务也就按期完成了,这就是学习计划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三、学会选择和利用学习资料

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供强大的支持服务。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科学突飞猛进的年代,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日新月异。

在信息社会,学会捕捉信息、采摘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是进行终身学习的必备条件。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根据自己的数学学习水平和学习要求选择和利用资料,有的学生基本知识还没有到位,就去搞中级、高级题库或竞赛题;有的学生选择的参考书错误百出,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有的学生选择相似的参考书,作了大量的重复劳动,从而被题目牵着鼻子走,是学习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为此, 我们指导学生怎样精选一本参考书,怎样摘录和归纳对己有用的信息,教会学生精读和泛读的方法。

四、学会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的方式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为此,我们着重研究怎样引导学生转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在学习活动中把发现、探究、研究的等活动凸显出来。是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肆』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一、让学生尽可能去“想”,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我在课堂上总是鼓励学生毫无顾忌地尽情去想,合理地去想,大胆地去想,甚至是异想天开。如学《圆明园的毁灭》时,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放《火烧圆明园》影片的片断,让学生看后谈体会,学生便联想到了火药,他们提出: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为什么不制造出火炮、火枪来对付英、法联军呢?这样一来,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超越了书本。
二、让学生尽可能去“看”,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看”就是让学生观看、观察,给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获得“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如学圆明园的风光时,采用CAI出示圆明园的风光图片,由学生尽情地观察、欣赏,再据自己的观察和发现,给图片题一个与图同美的名字——题名。然后将图片的原名对照自己题的名,比较一下谁好、为什么。如学生根据“万花阵”的建筑特点,它像一朵绽开的荷花而题名为“石花玉亭”。这样学生在充分“看”的基础上进行探求并创造性地学到了知识。
三、让学生尽可能地去“画”,培养他们的思维力
学生通过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描绘出来,再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将手和大脑都动起来,克服了上课只用耳听、不用小手来操作的不足。如上一年级的《画风》一课时,在设计时充分体现一个“画”字,老师和学生都用画的方式来表达一定的思维结果,老师用“简笔画”板书出书上所说的风中的事物,课中还设计让学生在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上想办法“画”出“风”来,看谁的办法想得多,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就把风画出来了。这样就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兴趣,培养了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学生在探究怎样画这一过程中,也就明白了风是不能直接画出来的,只有通过其它事物在风的作用下来表示这一要点,比老师讲出来的效果好多了。
四、让学生尽可能地去“说”,锻炼学生的口才
学生思维的合理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通过他们的说,能够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是如何达到思维的合理性的。老师给学生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真正做到了课堂教学氛围和谐、民主,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如以“指名说、上台说、小组说、问答式的交流说”等方式,以“补充说、总结说、修改说、更正说、综合说”等内容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
五、让学生尽可能去“做”,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学生自己动手做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了思维与探究的过程,在此就要为学生设计、提供做的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在期末复习成语时,改变以往老师将一册书的成语找出来让学生抄、读、记等,而是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自己去找、去抄、去积累,还要求学生比一比,谁能将一册书中所有的成语全找出来。这样学生在自己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自主性、积极性。
六、让学生批判与创造性地接受知识,展示思维过程
要营造宽松的环境,要求学生坚持真理,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敢于怀疑前人,不唯书,不唯上。如学习《詹天佑》一课,学生在敬佩詹天佑的同时,还针对他的“人字形铁路的设计、”“中部凿井法、”“相对凿井法”谈出了自己的设计、想法,进行了合理的想象、科学的思维。又如学《蛇与庄稼》时,学生大胆地说:“庄稼得不到好收成的原因不仅仅是被洪水淹死了的原因,还因为海水是咸的,破坏了土壤,使那里的泥土不适应庄稼生长了。但过了几年,由于天上下的雨水稀释了以前被盐水破坏的土壤,所以后来庄稼又丰收了,不光是因为有了蛇的原因等。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大胆怀疑,敢于创造性地接受知识,充分地展示了学生合理的思维过程。
七、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和“场所”
人们常说“授人以渔,终身受用”,面对这个知识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今天的知识明天就不够用的现实,我们不能只注重教给学生“如何捕鱼”的学习方法,还需要告诉学生“捕鱼”的场所,告诉学生学习的多种渠道和网上的庞大资源应该在何处去找、在何处去学、在何处去发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怎样去收集一些资料,从哪儿去获取资料,即告诉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渠道。如通过报纸剪贴、书刊摘抄、电视录音、收音机录音、光碟、磁盘、网上下载、实地调查、自己生活体验、专题采访等。对于收集到的材料又怎样来整理、处理,使之成为对自己有用的资料呢?如从“电视”上知道“明天有雨”,你将怎样处理这个信息呢?明天你就要带雨伞。又如你从“报纸上”看到一个中学生因考试成绩不好,竟跳楼自杀轻生,你会怎样想?你的心理会产生怎样的启示?如果自己也是一个承受力差、经不起挫折的人,你面对这种情况会怎样处理?是不是该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考试呢?这样可帮助学习掌握收集信息、获取知识的途径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伍』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研究有创新性吗

1.几乎全部教师都知晓影响学生创新能力高低的因素,仅因为大家面对的是选择题,若换成简答题,估计回答不完整,这说明小学数学教师的文化素养仍需进一步提高。
2.大部分教师认为学校目前的课程开设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课程以语数为主,其他科目经常被征来补习语文或数学,而体育则成了“放羊”课。据调查,此类现象在农村完小尤为突出,这主要原因是师资配备不足和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合理。
3.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没有很好地领悟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思想,常态课不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仍然沿袭传统的“讲授”模式,像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新课标提倡的理念与方法,只在一些教研课、比赛课上能一睹风采。这说明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进一步更新。
(二)学生卷
1.学科认识方面
大部分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但这只是肤浅的感觉,因为很多教师上课时进行“新课标理念的灌输”,如“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等的说教,只有少部分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一些问题,如购物、工程预算等。这要归结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透彻,以至于学生不能从根本上明白为什么学数学,于是乎便有“数学遥不可及”的感觉。
2.学习兴趣方面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感到数学学习乏味、单调、厌烦又无可奈何,这种现状令人担忧。通过进一步了解得知,学生缺乏兴趣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学习内容太枯燥、题海战术太累人、教学方法太单一、基础太差跟不上。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3.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方面
(1)课前预习:一些学生有预习习惯,但意志不坚定,呈现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少部分学生从不预习(或者说谈不上是预习);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长期坚持预习。这一现象表明: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造成了课堂上的学习是被动地跟着老师走,而不能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更不用说培养创新能力了。
(2)理解记忆方面:很多学生能记住数学课所学的知识,但方法多停留在经验记忆、机械记忆上,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少部分学生不仅掌握了一定的记忆方法,而且能够灵活应用。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未切实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3)课堂讨论、发言方面:小组学习时,过半学生在老师“点将”时才发言,更有甚者把小组学习当成是“避风的港湾、懒汉的休息所”;只有少部分学生对学习充满激情,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部分学生大都是班干或优等生)。课堂氛围比较低沉,要谈创新能力培养,宛如雾里看花。
4.思维能力方面
(1)向老师提问题:只有少数学生敢于向老师提问,更多的学生是想问不敢问,渐渐地变成无问题可问。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生缺乏自信,自信是创新的前提,没有自信谈不上创新,而通过创新更能激发自信;二是教师亲和力不足,评价手段不当,言行举止挫伤了学生的自尊,比如“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你提的问题太幼稚了”……
(2)当教师和同学的讲解(想法)跟自己不一致时,有超过一半的学生不敢质疑,他们更多地选择“沉默”,认为这是“明哲保身”,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人的“中庸”之道。过于严谨、思维定式、从众心理、信息饱和,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不敢想象,不敢创新。
(3)多数学生表示课堂上教师给自己动手操作的时间相当少,充其量也就几分钟,对于一些需动手的内容,如:几何与图形等,教师的多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为了赶教学进度,也不敢真正放手让学生练;而在教学“数与代数”时,学生动手时间虽多却不理想(类似题海战术)。教师的讲述取代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使学生思维停滞不前。

『陆』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自主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能力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一种自主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数学课中自己探究知识的建构者。在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总是跟着老师设计好的程序被动的去学习,没有自主性,而自主探究教学中教师则是积极的组织者。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探索知识、发展能力,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索的情境,建立探索的氛围,促进探索的开展,把握探索的深度,评价探索的成败。而在实际数学教学中,许多数学老师没有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没有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段,没有找准启发探索的切入点,更可能所提的问题太难等等。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总是被动地坐等知识,重知识记忆而轻问题思考,习惯于听老师讲解,习惯于书本知识,忽略了数学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农村学校教师队伍中,部分教师水平不高的现状,我校致力于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的研究,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使业务水平较低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章可循,以此提高教学效率,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2011年4月我校确立了研究课题《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实践研究》。为此我组确立了此项子课题。
二、研究的实施过程
准备阶段:2011、4——2011、8 建立课题组,填立项申请表,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实施阶段:2011、9——2014、1 全面对课题进行研究,在3年内本学科形成完整的与不同的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教学模式,每年完成一到二个不同内容的教学模式。
总结阶段:2014、3——2014、7 搜集整理材料,写出结题报告。
三、实验与研究的主要操作方法
(一)、确定研究目标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享和合作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
(5)、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6)、建立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
(二)、构建创造性的教学模式
在课题实验过程中,我们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我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模式: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尝试应用——巩固练习——质疑问难——布置作业,即设疑——激疑——质疑——释疑。引导学生思维发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数学课的情景创没,是数学问题挑起学生在教学内容、生活情景、求知心理之间的认知冲突,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观察、实践、运算欲望兴趣,启动学习、探究的数学教学环节。本阶段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情景,生动形象地展示数学的魅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结合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美,创设丰富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学习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提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深化所学知识,进而养成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探研创新的好习惯。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确定学习目标。学生期望达到目标而积极进入探索,发现规律,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思想方法尝试解决。教师则充分利用问题线索,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活动,倾听学生的猜测、看法。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节课时,我在导入时设置了这样的情境: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玻璃碎了,达成了大小不同的两块,小明说带小块玻璃去玻璃店方便,可是小丽说不能带小块的去,应该带大块玻璃去,你认为他们俩谁说的对?要是你的话,你带哪块去呢?
2、自主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设置一些疑问,然后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和提出问题的机会,使学生在困惑后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促使学生主体积极参与数学教学,这时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等方式来完成教学过程,获得所学的新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一节时,我没有按照教材的内容讲解,而是先复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后,让学生观察表达式y=kx+b,问:要想求出k、b的值,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才行?这两组值实际上就是函数图象上的什么?拿到一次函数的图象上来说,就是要知道什么才行?这样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通过一步步地探究,以旧引新,获取新知。教学中,教师大胆放手,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争论的精神。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3、应用实示例,规范解题步骤
师生合作探究出新知后,教师及时的给出新知应用的示例,并给出规范的解题步骤,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得以整理,也使学生明确了解题过程。
4、分层巩固练习,内化知识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灵活多样的练习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同时也是沟通知识与创新的桥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以学生接受性为尺度,挖掘问题的多向性,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分层分类设计具有拓展性、开放性、探究性的练习,为每一层次的学生提供可选择的空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都有收获,都能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一个成功者。
5、质疑问难,深化新知
在完成巩固练习,每节课即将结束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对本节课的不懂的疑问和学生自己想到的和同学们分享的问题,既有利于使学生彻底弄懂当节课的新知,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6、营造民主、安全、和谐的教学心理环境
(1)、鼓励学生人人参与
(2)、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想法
(3)、教师应学会倾听、微笑和鼓励
四、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一)、构建了探究性学习模式,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三年来课题组在研究中坚持务实求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初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教学模式: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尝试应用——巩固练习——质疑问难——布置作业,即设疑——激疑——质疑——释疑。具体是指在教师的启发下,以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它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通过研究,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
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的探究水平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经过三年的实验和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明显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浓厚了。

阅读全文

与小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