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全识 > 小学生图画竹

小学生图画竹

发布时间:2021-01-08 04:45:50

『壹』 有一幅画根据图画写两句诗有一片竹林还有一个是女这句话这两句诗是什么出自哪

竹里馆

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贰』 从竹子的绘画历史看绘画变化

竹子也是一种让中国古代文人歌咏千年的植物。虽然它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更没有富丽堂皇的花朵,但是它的很多特点却吸引了文人士大夫们。竹子是绿色的,冬夏常青,这象征了它旺盛的生命力;竹子中间是空的,这是谦虚的表现;竹子是一节一节的,这是它有气节的表现;竹子一根可以长出一片竹林来,别看单棵竹子很瘦弱,但是威猛如鲁智深般的力士,他倒拔得起垂杨柳,却一定拔不起竹子来。这种独竹成林的特点正象征了竹子们团结的精神;竹子是宁折不屈的,除非将之折断,否则竹子无论如何也不会折腰。这是古代文人非常器重的气节的体现。
这么多优良的品质让古代士大夫对竹子百般喜爱,自然在他们的画作中也多有体现。然而今天人却很少能够准确说出最早的墨竹绘画是从哪位画家,从何时开始出现?北宋的苏轼的表兄文同与苏轼都是古代墨竹绘画的创作者。虽然,这两兄弟并不是墨竹绘画历史上最早的画家(五代时期就已经有徐熙流派的没骨画竹法出现),毕竟文同的墨竹绘画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绘画理论,这足以说明文同之前已经有墨竹绘画的出现。而苏轼与文同在墨竹绘画上的唱和,却成为古代墨竹绘画的滥觞。(下为宋
文同 墨竹图(最清晰版) 台北故宫博物院)

文同的墨竹作品今日仍有流传,相传,他为了创作墨竹,曾深入竹乡观察竹子。文同书法也很擅长,他的墨竹也融入了一些书法的笔法,从而形成墨竹的新风格。刚提到的文同对于画竹子的理论,也就是成语“胸有成竹”所表述的。准确说并不是文同一人的功劳,而是文同在与苏轼在书信往来中提到的。今天的中国人都很清楚“胸有成竹”并用之来表现准备充分,信心满满的样子。但是,这个典故在苏轼和文同的通信中所叙述的,却是他们俩在讨论创作竹子时的先后顺序。画竹前,先要做到胸中有千万杆竹子。画家必须要熟悉竹子的特点和形态,然后才能下笔作图。
当然,这个问题,对于今天中国人来说似乎不是什么问题。今天国人大多认为,绘画也好,做别的什么事情也好,做事儿之前,总得有个整体规划,做好大概的计划。可这个问题在宋代文艺界却确实是个大问题。因为,在宋人看来,如果在进行艺术创作之前实现做好规划,那作品一定不会是什么好作品,起码在气韵上也会低人一等的。
大书法家米芾,他就提倡“意在笔先”。创作书法作品之前,感觉要先到。至于每个字的结构、摆布,这些都不需要做前期的思考,创作过程之中做到随心所欲,手随心动就可以了。对比米芾,文同所强调的却是画竹前,先对竹子的形态、模样有细节的把握,然后才手随心动,落笔成图。这两种貌似完全不同的理念,实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虽然米芾也开创了“米氏云山”墨戏的风格,但米家父子不过是用一种墨戏的形态去描绘了山水烟雨朦胧的模样罢了。宋代主流的绘画风格还是强调写实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文同和苏轼自然也不能免俗。绘画真实反映竹子的形态是必须的,落墨下笔前,对竹子形态把握到位,当然是创作作品前必须的前期准备。而真当落墨之后,随心所欲,自由发挥自己的感受,才可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来;宋代书法则强调写意,不求结构如何,只求作品整体气息感。看米芾和黄庭坚的字,单看每个字都是横七竖八毫不讲理的。然而,当把这些字都集中在一起看整幅作品时,我们又会发现作品那气韵的顺畅,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两者在理论上会有这样一种貌似不同,却实际相同的理论,说到底还是因为书、画艺术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文同的墨竹,在用笔上也已经相当成熟了。他以浓墨画竹叶的表面,以淡墨画竹叶的背面。这样的用笔,容易形成墨竹浓淡不一的视觉效果。台北故宫现藏的文同《墨竹图》是他的代表作。作品所画的是一杆倒垂而茂密的竹子。画面上浓淡相间的竹叶,正是他画竹所常用笔法的体现。
文同的墨竹,大多只画竹子,或者就竹子的一个局部做细致的体现,茂密的竹叶,健壮的枝干……都是文同墨竹的表现对象。但是,这种墨竹画法,到了元代以后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典型的变化是在构图上。元代墨竹画家不再如文同一般画竹子的整体,或者精致表现竹子的某一部分,他们更习惯将竹子画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去。比如杂草丛生的荒地上,比如怪石嶙峋中的小竹,再比如竹林中某棵不起眼的幼竹,它可能刚刚长成一棵竹子,还没有挺拔的身姿……总之,这一切,都与宋代墨竹有很大区别。构图的种类、式样更多元化了。

笔者曾经看过一则记录,有人统计了元代画家五百多人中,有三百多人曾经创作过竹画。这一比例,足见元代墨竹画创作的广泛程度。墨竹在元代通常又被称呼为“幽篁”,很多墨竹图的题名都以幽篁来命名。实际上,“幽篁”是非常古典的对竹子的称呼,宋代以前就早就出现,只不过宋代墨竹绘画可能刚刚快速发展起来,还不足以形成一种大的文化气候。王维《竹里馆》中就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描写。再早的话,屈原也曾经有“余处幽篁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的文字流传。这种极其古典的名字,用在元代文人绘画兴起后的那些墨竹作品上,真的是太合适了。
元代画竹子的画家实在太多,一一罗列过来,说上个几天几夜都难说完。兹举两个例子来简单介绍一下。其一是李衎,其二是吴镇。
对于前者,大家或许不太熟悉。李衎是元代初期的画家,他虽然是北方人,可他却有别的北方画家所没有的经历,他作为元代官员,曾经出使越南。因为深入南方,他也得以有机会了解竹子。画史上记载他很擅长画古木竹石。实际上,古木和竹石是完全不同的两样东西,所谓古木,主要是山水画中李成、郭熙流派风格的树木。我们知道,这种树木与墨竹幽篁类绘画是不同的风格的选材。竹石一类题材才是我们本文所要介绍的内容。
现藏于南京博物馆的李衎的《修篁竹石图》是他的传世作品。这幅作品就表现出了与文同作品完全不同的特点来,显然,作者将竹子置于了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这个环境中有嶙峋的石块,遍布没有叶子的荆棘,还有一些模糊的其他植物。竹子当然是画家要表现的重点,李衎的竹子也使用了浓墨和淡墨相间的画法来画,只不过,对比文同来说,李衎的竹子用浓墨表现画面近处的竹子,用淡墨表现远处的竹子。这种浓淡的布局,恰好将画面的景深表现出来。相对于五代南唐时期就已经出现的没骨画竹法来说,李衎的竹子还是以双钩晕染的方法来勾勒竹子的形态,应该说,这种画法在元代还是比较保守的。

另一个画家是吴镇。吴镇作为元代典型文人画家元四家的代表人物,他的竹子,相比文同和李衎都有极大的不同来。上海博物馆馆藏吴镇所作的《竹谱图卷》就很具有代表性:此图是吴镇晚年所作,笔墨更见老辣。画面中所有成年的竹子都只画出竹子的一段,幼竹则表现出竹子的全部来。而后者,也并不只是竹竿,吴镇更多还是在表现竹叶的模样;

大片竹子生在在嶙峋的石块之间,这些石块被吴镇草草勾勒出轮廓之后,再用湿笔擦出石块的凹凸来。硕大而嶙峋的石块,与修长的竹子形成视觉对比。
相对李衎,吴镇画竹的笔法无疑更加恣意。他的墨竹完全不见勾勒。它们没有细致的轮廓线,只有书法般的用笔,不论是竹叶还是枝干。所有用笔的区别,只有用笔线条的粗细和快慢而已。相对李衎,相对文同,这种画法,确实体现出了元代文人画的用笔特征来。

赵孟頫提倡书画同源理论,他曾经说:“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尚需八分通。”所谓“八分”,是指隶书中八分书的写法。众所周知,隶属的提按明显,蚕头燕尾的写法是这种字体的特点。“燕尾”的形态用在竹叶上是非常合适的。
这个理论无疑影响了吴镇。而至于李衎,他身处元代早期,又与赵孟頫同朝为官,不论是从时间,还是从艺术的沿袭上,他所受到赵孟頫的影响必然不会太多。吴镇与李衎在墨竹创作上有这样的区别,还是可以理解的。
元代画竹的画家还有很多,赵孟頫、倪瓒都是墨竹高手。限于篇幅,本文就不一一介绍了。李衎和吴镇只是元代文人绘画兴盛中的代表人物而已,而从他们的画作,我们可以发觉元代墨竹画的端倪,以点及面,这对我们了解元代绘画也是大有裨益的~

『叁』 竹子生长过程(图画) 急~~

竹笋长在竹子的哪一边有多远

『肆』 疯狂猜成语有一幅图画着一根竹子,竹子有五节是什么成

答案是【节外生枝】
建议提问的朋友遇到正确答案时,能够及时将最快回答正确的答案采纳,免得其他朋友以为前面还没正确的答案而费尽脑筋。
采纳他人的答案,既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肯定,对答题者也是一种鼓励,且提问者和答题者双方都能获得财富值,正所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伍』 图画中有竹子,笋和雨是什么成语

『陆』 竹子图属哪种绘画种类

竹子图,多见于国画花鸟类题材,多以水墨画的形式表现。比较有名的就是郑板桥画的墨竹,体现了古代文人虚心好学及节节高的吉意。

『柒』 有关竹的诗词和绘画作品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唐.杜甫《咏春笋》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唐.杜甫《咏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陆游

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玕不向东。
――明.徐渭《风竹》

细细的叶,疏疏的节;
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清.郑板桥《题墨竹图》

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
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清.戴熙《题画竹》

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空明一片高难掇,寒碧千竿俗可医。
――清.王慕兰《外山竹月》

山南山北竹婵娟,翠涌青围别有天。
两两三三荷锄去,归来饱饭笋羹鲜。
――清.王慕兰《石门竹枝词》

郑板桥(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题画
(清)郑板桥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
(清)郑板桥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
(清)郑板桥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题画
(清)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
(清)郑板桥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
(清)郑板桥
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题画竹
郑板桥

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道。
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

题画竹
郑板桥

四十年来来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庭 竹
(唐)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气伶伧学凤凰。

竹石轴
(清)李方膺
人逢俗病便难送,歧伯良方竹最宜。
墨法未干才搁笔,清风已净肺肠泥。

咏竹
杨万里.宋
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
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唐.杜甫《咏春笋》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唐.杜甫《咏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玕不向东。
――明.徐渭《风竹》

细细的叶,疏疏的节;
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清.郑板桥《题墨竹图》

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
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清.戴熙《题画竹》

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空明一片高难掇,寒碧千竿俗可医。
――清.王慕兰《外山竹月》

山南山北竹婵娟,翠涌青围别有天。
两两三三荷锄去,归来饱饭笋羹鲜。
――清.王慕兰《石门竹枝词》

唐 韦式 竹
竹,
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宋 陆游 东湖新竹
插棘掠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初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宋 陆游 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
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溪光竹声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
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忍十年饥。

唐 李贺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斫取青光写楚辞,赋香春粉黑离离。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家泉石眼两三茎,晓看阴根紫陌生。今年水曲春河上,笛管新篁拔玉青。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风吹千亩迎风啸,乌重一枝入酒樽。

清 郑板桥 题画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清 郑板桥 题画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清 郑板桥 题画
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清 郑板桥 篱竹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清 郑板桥 竹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清 丘逢甲 题画 竹二首
拔地气不挠,参天节何劲。平生观物心,独对秋篁影。
此君在今日,大觉无不可。风雨震诸天,空山自龙卧。

明 李日华 竹
清风一榻水云边,不独柳眠竹亦眠。
束得古书来作枕,梦中熟记筼筜篇。

宋 朱子 谢刘仲行惠笋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宋 黄庭坚 咏竹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南北朝 谢朓 咏竹诗
窗前一丛竹,青翠独言奇。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月光疎已密,风来起复垂。青扈飞不碍,黄口得相窥。但恨从风萚,根株长别离。

白居易:《养竹记》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於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於亭之东南隅,见丛竹於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於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馀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翦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於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於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於人何有哉?以其有似於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於草木,犹贤之於众庶。鸣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於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於今之用贤者云。

白居易 咏竹
不用裁为呜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望及时采纳!

『捌』 关于竹子的图画

给你个连接。这个东西你搜索一下就有,关键字:竹子flash或竹子动画。

希望帮到你。

『玖』 一幅熊猫吃竹子图画,猜7个字

伟大美丽的中来国
中国是世自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形成国家,后历经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局面。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君主政体退出历史舞台,共和政体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阅读全文

与小学生图画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