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全识 > 小学生德育原则

小学生德育原则

发布时间:2021-01-02 17:46:26

『壹』 我国中小学德育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德育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2、疏导原则

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3、结合原则

进行德育要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4、连贯性原则

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5、因材施教原则

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6、因素原则

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7、实践结合原则

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

8、教育原则

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9、正面教育原则

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以说服教育为主,积极疏导,启发自觉,指明方向,从提高认识入手,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10、共产主义原则

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把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对学生的德育要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联系起来。

(1)小学生德育原则扩展阅读: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小学教育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贰』 德育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教育学生时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相结合,同时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如,小学生在读一年级时,让他们学习国旗、党旗, 从小走党的路线。

二、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向上。因此,在教育学生时注意讲明道理,疏导理想。同时,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注意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如,学生打人了,就要了解其为什么打人,教育其打人是不对的,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让其明白错了。不能呵斥辱骂学生,尽量要正面鼓励。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教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动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和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因此,在教育学生是一方面要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宽严适度。另一方面要对学生严格,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严格认真执行,督促学生做到。如教学时,一个校长承诺学生,如果学生能够保持学校及其附近周围环境干净整洁的话,就当面亲吻一头小猪。

四、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的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一贯性原则就是要求对学生的要一致,要加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一致性。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要经常性、制度化、连续性和系统性。寓德育于教学中和生活中,形成教育的合力。

五、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因此,要深入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对学生有的放矢的教育,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的进行教育。

六、知行统一原则

这一原则就是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因此,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原则。

七、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因素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因此,教育者要有意识的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同时,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八、集体教育原则

教育者面对受教育者的集体进行教育,同时依靠并通过集体,教育其中的个别成员。这条原则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首先提出并坚持实行的。因此,一方面要培养坚强的集体,提高集体的整体道德水平,另一方面,要将个别人的问题放到集体中去解决,通过处理个别人的问题,同时又使集体受到教育。

『叁』 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中小学的德育原则主要有:

其一、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并重。又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

其二、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 严格要求是指严格按照教育方针和德育任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尊重信任是指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关心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展。

其三、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保证所有学生的发展同社会发展的总方向相一致,又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其四、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并举。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又要通过个别教育来加强和影响学生集体。

其五、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相统一。既要重视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3)小学生德育原则扩展阅读

从德育类型划分的角度来说,德育包括私德、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私德教育即培养学生的私人生活的道德意识及行为习惯,如相互尊重、相互体谅、相互关心、诚实、忠诚、敬老爱幼等;

公德教育即培养学生的国家与社会生活的道德意识和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如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见义勇为,维护民族尊严和民族团结等;

职业道德教育即培养学生职业生活的道德意识及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如忠于职守、勤恳工作、廉洁奉公、团结合作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德育

『肆』 小学德育纲要的教育原则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指导,遵照国家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反对和抵制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
二、热爱学生、了解学生
要热爱学生,以对祖国未来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满腔热情地爱护并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要信任和尊重学生,对缺点较多和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更要亲近和帮助他们,切忌偏见和偏爱。要了解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他们的思想品德状况和日常行为表现;了解社会和家庭环境变化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和兴趣爱好等,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三、加强针对性
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运用生动感人的题材和形象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不要给他们讲空洞的大道理和难以理解的政治概念,防止成人化;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分清层次,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循环反复,不断加深;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学生的思想品德实际以及个性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坚持因材施教,避免一般化。
四、坚持正面教育
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坚持正面启发,积极诱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标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对缺点较多的学生更要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坚持以表扬为主;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要给予批评并指出努力方向,但要注意防止简单粗暴,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五、提高道德认识和行为训练相结合
在教育过程中,既要重视正面灌输,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一些浅显的道理;同时也要相应提出一些合理、适度、具体、明确的行为要求,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行为训练,引导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道德行为实践中逐渐加深认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学生集体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手段。良好的集体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育者要重视培养学生集体,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建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形成良好的风气和传统,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要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指导,促使其个性在集体中得到充分发展,并初步培养他们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
七、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把言传身教和教书育人结合起来。小学生模仿性强,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使教师的言传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才能使学生从教师的形象中感受到所学的道德准则可信,从而激励他们积极行动。
八、保持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时间多方面教育影响的结果。学校内各年级的教育要注意承上启下,互相衔接;各条教育途径要互相联系,协调一致。

『伍』 简述小学德育疏导原则的贯彻要求

学校德育原则
(1)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根本原则,它要求学校德育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这个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我们要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校要培养“四有”、“两热爱”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必须坚持方向性原则。
(2)知行统一的原则。
知行统一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的人。
(3)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
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依靠和发扬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限制和克服学生消极落后的一面,长善救失、因势利导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优点和缺点、先进和落后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就是这种矛盾斗争转化的结果。德育的规律决定了发扬优点与克服缺点必须同时进行。
(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把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学生个人的尊重、信任和爱护结合起来,使教师的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严格要求是指教育者按照党和国家规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和教育。尊重学生就是热爱学生,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护和关怀。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他们的自尊心,相信他们的能力。
(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培养学生集体的过程中,通过集体的形成教育每个学生,又通过每个学生的进步促进集体的巩固和发展,把培养集体与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统一起来。要培养坚强的集体,就要依靠集体,培养、教育和健全学生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关心集体,自觉地为实现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而严格要求自己。通过集体建立全班的规章制度,培养良好的班风,以影响集体的每一个成员。教师要把集体当作教育的主体,先向集体提出要求。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自由与纪律的关系、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学会处理各种关系。要加强个别教育,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6)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要向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启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贯彻正面教育和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应做到以下几点: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及时教育指导。
在德育中要摆事实,讲道德,要以理服人。
培养典型,树立榜样。
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7)教育与学生年龄特征相一致的原则。
教育与学生年龄相一致的原则是指为了达到德育的预期效果,教育者应使教育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等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应,使每个学生品德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中小学生的发展大致经历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这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都各有特点,教育者必须研究掌握这些特点,特别要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等方面的特点,从而使德育要求、内容和方法在保持系统性的同时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才能使德育取得较好的效果。

『陆』 我国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1. 导向性原则

  2. 疏导原则

『柒』 小学德育原则的贯彻和落实

有关小学教育学在考师"格了"的问题?????????

小学德育的实施

(一)考核知识点

1.小学生思想品德的特点: 1.幼稚性与可塑性 2.模仿性与易变性3.自我中心性与缺乏自律性

2.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3.小学德育的实施途径: 小学德育的方法主要包括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表扬和批评、奖励和惩罚等

4.小学德育方法的运用: 1.说服教育——说服教育是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法。这个方法通过讲解、谈话、讨论等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2.情感陶冶——情感陶冶法是指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如果说讲授、谈话、讨论等是一种明示的德育方法的话,陶冶则是一种暗示的德育方法。陶冶法的基本理论基础是环境与人的发展的相互作用。3.榜样示范——榜样示范教育法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影响、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榜样人格具体、生动、形象,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易于为学生所领会和模仿。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特别希望找到具体的值得尊敬的英雄模范人物,去学习,去模仿,所以教育意义更大。运用榜样教育学生,要选好典型,使典型本身有教育意义,切合学生的实际。4.实际锻炼——实际锻炼是形成和巩固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最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和交往受到实际的锻炼,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达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目的。5.奖励与惩罚——奖励与惩罚(含表扬与批评),是小学德育不可或缺的教育方法。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小学生思想品德的特点:1.幼稚性与可塑性 2.模仿性与易变性3.自我中心性与缺乏自律性

(2)小学德育内容的侧重点:具体德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十条:一、热爱祖国的教育;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三、热爱人民的教育;四、热爱集体的教育;五、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六、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七、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八、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九、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小学德育的主要实施途径:小学德育的方法主要包括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表扬和批评、奖励和惩罚等

(4)小学德育的方法(上面)

2.领会

(1)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2)各科教学与德育的关系:德育工作要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诚然,各学科教学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但是,离开了德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动力,学科教学也就不可能真正搞好。脱离了各科教学这一主渠道,德育工作就丧失了主阵地,也容易形成空对空,失去实效性。优秀的教师,总是把教书和育人和谐地统一、融合在一起,既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学科知识,又对学生人生志向的形成、思想品德的发展、政治素质的提高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各科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概念不仅不过时,相反,在当前形势下,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叫响。

(3)德育方法的特点:1.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服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2.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始终是一位顾问,一位讨论问题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引导者。3.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3.简单应用

(1)小学德育的实施途径

(2)小学德育方法的运用

4.综合应用

小学德育原则的贯彻与落实

『捌』 简述德育的原则。

德育原则有哪9条?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你知道吗?

一起考教师
2019年10月08日 · 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小7将德育的有关内容做了框架梳理,小伙伴们快来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掌握了,记得收藏转发哦!

一、德育的概念与意义

(重点指数:2星,常考题型:选择题)

1、概念

广义: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家庭德育。

狭义:专指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的影响。

2、意义

小学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前提条件(基础性)

2、德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政治公民奠定了基础(奠基性)

3、德育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中学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二、德育过程

(重点指数:4星,常考题型:选择题、简答题)

1、德育过程的概念: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2、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二)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三、德育原则

(重点指数:4星,常考题型:选择题、简答题)

1、方向性原则

德育工作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知行统一原则(又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将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3、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4、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5、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长善救失原则(又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

7、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既要通过集体的力量教育个别学生,又要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集体,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辩证地统一起来。

(马卡连柯平行管理的思想)

8、疏导原则(循循善诱原则)

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9、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灵活施教原则)

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以上就是今天有关”德育“的相关内容了,大家可以利用零散时间进行记忆。欢迎关注”一起考教师“头条号,获取更多有关教资考试,教师招聘的相关信息!

『玖』 我国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有哪些

学校德育原则
(1)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根本原则,它要求学校德育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这个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我们要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校要培养“四有”、“两热爱”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必须坚持方向性原则。
(2)知行统一的原则。
知行统一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的人。
(3)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
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依靠和发扬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限制和克服学生消极落后的一面,长善救失、因势利导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优点和缺点、先进和落后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就是这种矛盾斗争转化的结果。德育的规律决定了发扬优点与克服缺点必须同时进行。
(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把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学生个人的尊重、信任和爱护结合起来,使教师的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严格要求是指教育者按照党和国家规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和教育。尊重学生就是热爱学生,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护和关怀。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他们的自尊心,相信他们的能力。
(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培养学生集体的过程中,通过集体的形成教育每个学生,又通过每个学生的进步促进集体的巩固和发展,把培养集体与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统一起来。要培养坚强的集体,就要依靠集体,培养、教育和健全学生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关心集体,自觉地为实现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而严格要求自己。通过集体建立全班的规章制度,培养良好的班风,以影响集体的每一个成员。教师要把集体当作教育的主体,先向集体提出要求。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自由与纪律的关系、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学会处理各种关系。要加强个别教育,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6)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要向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启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贯彻正面教育和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应做到以下几点: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及时教育指导。
在德育中要摆事实,讲道德,要以理服人。
培养典型,树立榜样。
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7)教育与学生年龄特征相一致的原则。
教育与学生年龄相一致的原则是指为了达到德育的预期效果,教育者应使教育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等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应,使每个学生品德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中小学生的发展大致经历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这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都各有特点,教育者必须研究掌握这些特点,特别要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等方面的特点,从而使德育要求、内容和方法在保持系统性的同时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才能使德育取得较好的效果。
(8)教育影响连续性和一致性的原则。
教育影响连续性和一致性的原则,是指学校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的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达到前后连贯地进行下去,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学生的品德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长期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这些影响纷繁复杂,不仅相互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对立,而且往往前后并不连贯。如果不加以组织则必将削弱学校德育对学生的影响。尤其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学生活动和交往的范围扩大,通过书、刊、影、视接受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有效地教育学生,必须加强学校对各方面教育影响的控制和调节。以便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确保学生的品德按照社会的要求健康成长。
(9)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理论对于人们的行动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于理论,即用共产主义思想及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武装学生的头脑,帮助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的人生观。另外,思想政治工作要从被教育者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工作做到点子上,把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做到思想教育的系统性、开放性和针对性。
(10)循循善诱的原则。
学生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学生的年龄小,不是一下子就能明白大道理的,教师、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遵循学生们的思想认识规律,反复地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11)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孤立地脱离其他工作来进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寓教育于疏导之中,围绕育人成材这个根本目标,实行德、智、体、美、劳相结合;各科之间教书育人相结合;校内各职能部门,各种教育力量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一股合力,齐抓共管,这种综合教育的原则才能收到显著的效果。

『拾』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九条德育基本内原则

(1)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根本原则,它要求学校德育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这个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我们要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校要培养“四有”、“两热爱”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必须坚持方向性原则。
(2)知行统一的原则。
知行统一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的人。
(3)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
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依靠和发扬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限制和克服学生消极落后的一面,长善救失、因势利导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优点和缺点、先进和落后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就是这种矛盾斗争转化的结果。德育的规律决定了发扬优点与克服缺点必须同时进行。
(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把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学生个人的尊重、信任和爱护结合起来,使教师的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严格要求是指教育者按照党和国家规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和教育。尊重学生就是热爱学生,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护和关怀。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他们的自尊心,相信他们的能力。
(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培养学生集体的过程中,通过集体的形成教育每个学生,又通过每个学生的进步促进集体的巩固和发展,把培养集体与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统一起来。要培养坚强的集体,就要依靠集体,培养、教育和健全学生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关心集体,自觉地为实现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而严格要求自己。通过集体建立全班的规章制度,培养良好的班风,以影响集体的每一个成员。教师要把集体当作教育的主体,先向集体提出要求。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自由与纪律的关系、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学会处理各种关系。要加强个别教育,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6)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要向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启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贯彻正面教育和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应做到以下几点: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及时教育指导。
在德育中要摆事实,讲道德,要以理服人。
培养典型,树立榜样。
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7)教育与学生年龄特征相一致的原则。
教育与学生年龄相一致的原则是指为了达到德育的预期效果,教育者应使教育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等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应,使每个学生品德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中小学生的发展大致经历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这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都各有特点,教育者必须研究掌握这些特点,特别要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等方面的特点,从而使德育要求、内容和方法在保持系统性的同时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才能使德育取得较好的效果。
(8)教育影响连续性和一致性的原则。
教育影响连续性和一致性的原则,是指学校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的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达到前后连贯地进行下去,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学生的品德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长期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这些影响纷繁复杂,不仅相互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对立,而且往往前后并不连贯。如果不加以组织则必将削弱学校德育对学生的影响。尤其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学生活动和交往的范围扩大,通过书、刊、影、视接受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有效地教育学生,必须加强学校对各方面教育影响的控制和调节。以便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确保学生的品德按照社会的要求健康成长。
(9)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理论对于人们的行动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于理论,即用共产主义思想及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武装学生的头脑,帮助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的人生观。另外,思想政治工作要从被教育者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工作做到点子上,把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做到思想教育的系统性、开放性和针对性。
(10)循循善诱的原则。
学生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学生的年龄小,不是一下子就能明白大道理的,教师、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遵循学生们的思想认识规律,反复地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11)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孤立地脱离其他工作来进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寓教育于疏导之中,围绕育人成材这个根本目标,实行德、智、体、美、劳相结合;各科之间教书育人相结合;校内各职能部门,各种教育力量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一股合力,齐抓共管,这种综合教育的原则才能收到显著的效果。

阅读全文

与小学生德育原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