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全识 >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和网络知识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和网络知识

发布时间:2020-12-26 08:45:45

小学生家庭教育有哪几方面

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如下:
①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要要求太高,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不仅无益,反而害之。
②因材施教和全面发展相结合。既要重视孩子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又要重视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③态度一致,教育统一。家长的教育态度要一致,要一以贯之,而且要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和统一。
④说服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
⑤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相结合。
⑥感情与理智相结合。
⑦及时教育与持恒相结合。

在世界上,成功的家庭教育很多很多,各有各的奥妙和方法,因而要把世界上成功的家庭教育方法都集中在一起或用于一身,是很难很难的一件事情。在此,我们只能简要地研究和介绍一些最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各位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时,如能将此作为参考,最根本的,则是应该从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这才是最根本的,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家长既是孩子的老师,又是孩子的朋友

在当代,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首先应当认识当代家庭中人际关系的新特点。由于社会的变迁和进步,人们的民主意识普遍增强,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已不是封建家长制下的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的关系,而已经成为父母加朋友的新型人际关系。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应当坚持家长既是孩子的老师,又是孩子的朋友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当代家庭中人际生态系统的新特点,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建立起既亲密又宽松的新型亲子关系,从而为搞好家庭教育从根本上奠定基础。

在这样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下,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应该做到严慈相济,寓教于爱。对待子女的态度应该宽松一些,宽容一些,多些谈心活动,少一些命令主义,多些劝告,少些专断,多些笑脸,少些怒容。多些朋友之间的友谊,少些父母、教师身份的威严。这样,亲子之间的关系就会既亲密,又宽松;既有利于子女独立人格的形成。只有这样,才能既搞好家庭教育,又能建立起亲密的新型家庭人际关系。

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子女应该做到言教身教并施,身教重于言教。

所谓言教身教并施,就是说对子女进行教育,既要靠语言(也包括笔教),又要靠行动。言教,包括当面用语言的教育,劝诫、开导、鼓励、批评等。也包括用文字、书信、立家规等形式。在家庭教育中,言教是重要的,不可废止和轻视。它是了解孩子诸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沟通思想,进行指导,传授知识,进行劝诫、鼓励、批评的主要方法和渠道。文字、书信等笔教,是在特殊的情况下使用的言教方法,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不得相见,也就只好用文字、书信等文字形式了。总之,言教是教育子女的基本形式和方法之一。

所谓身教,就是靠家长的实际行动来教育子女,带动子女。,凡是要求子女做到的,教育者本人首先应该做到,职在施教中要求子女尊重老人、孝敬父母,那么,教育者本人首先应该尊重老人,孝敬自己的父母,这样,才能为自己的儿女作榜样,使自己的儿女效法。如果自己对自己的老人都不尊重,而是要求自己儿女尊重、孝敬自己,也就难了。再如,如果要求自己的子女勤俭节约,自己本人就应该这样,而不是挥霍浪费或挥金如土。如果要求自己的子女爱学习、工作要认真,自己首先就要爱学习、认真工作,如此等等。总之,凡是要求子女做的,自己要用自己的行动为子女做出示范和榜样,否则,教育的效果是不会好的。

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就是在教育子女时,多用自己的好的行动来影响、感化、感动自己的子女,而不能只靠发号施令来要求子女这样或那样,自己说的是一个样,做的是另一个样,在家庭教育中,只要真正能做到言教身教并施,身教重于言教,一般情况下,家庭教育是能够搞好的。

二、坚持严格要求与耐心说服相结合

家庭教育,大师的是思想教育工作,是对自己子女的思想转化工作,是指点方向,纠正错误,破除迷雾,塑造子女的灵魂、品德、个性的工作,做人的思想工作,关键是转变人的思想观念、认识态度,调动人的积极性。强制命令,只能约束人的言行的一时一事,而不能约束人的一生一世,因此家庭教育,应该严格要求和耐心说服相结合的方法。由于家庭教育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是亲子关系;期间存在着父母之爱,儿女之情,其亲密程度远远超过其他人际关系,因而,只要坚持严格要求与耐心说服相结合,教育就能取得较好或很好的效果。所谓严格要求,就是对子女的要求,内容要正确,要求标准要高,孩子违背要求或犯了错误,不能听之任之,不予追究过问,必须让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不能姑息迁就,任其发展、壮大。

要摸透孩子的脾气
孔子教育学生的小故事:
一天,学生子路问他:“听到就干起来行吗?”孔子说:“不行。”学生冉有又问:“听到了就干起来行吗?”孔子说:“可以。”学生公西华不解地问孔子:“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你的回答不一样。”孔子说:“冉有平时胆子小,做事退缩,所以我给他壮胆;子路胆子太大,做事莽撞,所以我压压他。”
要寻找孩子的闪光点
俗话说:“寸有的长,尺有所短。”拿别人孩子长处比自己孩子的短处,往往压缩和抹杀了自己孩子的长处和特点,使孩子感到事事不如人,生活在错误里,极容易产生自卑。
家长要敏锐地观察和分析孩子的情况,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长处和积极因素,并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加以肯定和引导。要善于发现孩子向上的闪光点,使之发扬光大。
*爱因斯坦小时候和小朋友去公园游玩。开始时,爱回斯坦和小朋友一道做游戏,后来,别的小朋友到另外地方玩,爱因斯坦却坐在地上一动也不动。有的家长向爱因斯坦的母亲说:“你的儿子精神一定有毛病。”“没毛病!他在深思,将来一定是个名教授。”爱因斯坦的母亲没有被别人的话所左右,因为她是了解儿子的。
*爱迪生在上小学的时候,一次二加二等于四的问题没有回答出来,被老师、同学讥笑为“糊涂虫”。后来成绩差被开除了。但爱迪生的母亲南希颇有见地,她认为孩子的成绩差,主要是教师的方法不当,并决定自己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尽管那时她已年近半百。
南希知道爱迪生对死啃书本没有兴趣,对科学实验特别感兴趣,好就想方设法去买来有关科学实验内容的读本,还在家里提供了实验条件。后来爱迪生终于成了世界大发明家。
南希在家迪生被赶出学校时,如果也认为儿子是糊涂虫,是不可救药的,或棍棒相加,或放任自流,爱迪生这一生很可能碌碌无为或走上歧路,一个发明家就夭折了。
*本世纪初,英国有个理相.席格蒙迪的孩子被人称为呆若木鸡。他从小听觉就不好,10多岁时几乎失听。父母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孩子的视力特别好。一般人在阳光下才能看见空气中的灰尘,可他不在阳光下也能看得十分清楚。对孩子的听力不好,父母认为劣势可以转化为优势,听不见,可以更专心致志地搞研究。在别人面前,母亲总是夸孩子有一双天才的眼睛。席格蒙迪在父母的鼓励和自己的努力下,成了有名的科学家,并获得诺贝尔奖。
要少说多行
教育孩子,家长采取少说多行,用身体语言,以行动教育孩子,此无声胜有声,更有效果。
前苏联卫国战争英雄舒拉,小时候,一次跟别的孩子打架,把新大衣撕破了。母亲看到刚买的大衣就破了,又气愤又痛心。但她没有训斥,没说一句话,而是默默地一针一线地缝补着大衣,一睦到深夜。这种长时间的沉默,是对舒拉一种严厉的批语,使他在母亲的一针一线中受到良心的责备。舒拉自己说,是“经受着一种难于忍受的、痛苦的、心灵的鞭策。”舒拉一直惭愧地注视阒母亲,最后实在忍不住了,扑倒在母亲的怀里,痛悔地说:“妈妈,我以后永远不再这样了。”从此舒拉再也不和小伙伴们打架了,但他在和德国法西斯作关键时却非常英勇。
让孩子自己教育自己
孩子有了过失,批评是必要的。怎样帮助孩子改正错误?有的家长把孩子批评,变为让孩子自己批评自己。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三个女儿,自孩子出生后,他们夫妇从没有骂过孩子一声,更没有打过孩子一巴掌。三个女儿都培养得很好。他的方法就是让孩子自我教育。
一次,马克.吐温想带着女儿们到郊外度假,一家人坐在马车上,悠悠晃晃,饱览着田园风光,这是女儿们心想已久的事。
可是,就在出发前,大女儿苏西动手打了妹妹克拉拉。怎么办?根据马克.吐温的家规,孩子有了错,由孩子量弄,自己提出惩罚办法,经父母裁决后,付诸实施。苏西想了几种处罚办法,犹豫了好长时间,终于下了决心对母亲说:“今天我不去旅游了,它会让我永远记住,不再犯今天的错误。”
吴青在回忆冰心时说:“印象最深的就是妈妈对我们说脏话、假话有着一各独特的惩罚办法:由自己用肥皂水洗嘴。”让孩子自己教育自己,促使孩子自责、自省,有利于孩子改正毛病,健康成长。

Ⅱ 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 必须全面关心孩子,使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
第二、 必须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并且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第三、 必须加强与学校的联系,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除此之外,在家庭教育中还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个是要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去分析孩子,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缺点。看到优点,就及时表扬;看到缺点就及时批评,不能一味表扬,也不能一味批评,应该表扬与批评相结合。表扬和批评都要恰如其分。表扬时,不要说得完美无缺,批评时,不能简单粗暴,说得一无是处。
另一个问题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一致,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时意见不统一,比如,孩子有了缺点,爸爸批评,妈妈袒护,而且常常为此争吵,这种情况对孩子没有一点好处。这样孩子就是非难辨了。同时也不利于孩子及时改正错误。
最后,希望您能多读读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我觉得北京的郝建老师的书和博客挺好的,地址给你放到参考资料里了。还有《上海市0—18岁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大纲》挺好的。还有一些书籍去网络搜一下,关键词搜“小学生家庭教育”。

Ⅲ 关于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一般都投给哪些报刊杂志

东方教育时报家庭教育周刊(原家庭教育时内报)www.shenews.com
投稿的E-mail:zhaoxiaojun485@容126.com
[email protected]

Ⅳ 小学生家庭教育应该注意那些方面

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培养成一个德才兼备的好孩子,不仅对孩子的发展大有裨益,对社会发展也是一种贡献。通过这些年对孩子的观察和不断的摸索,我认为小学阶段孩子的家庭教育最好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注重培养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并以此来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可以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提供正确的方法,错误的世界观则会给人们的实践活动带来方法上的失误。现代的社会信息量大,纷繁芜杂,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影响孩子发展的因素众多,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孩子就会迷失人生的方向,从而影响他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小学阶段是孩子是非观念、认知能力、性格形成最重要的时期,我们应该把一种乐观自信、讲求奉献、与人协作的良好观念,渗透到孩子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从点滴入手,循序渐进,假以时日,你就会发现这种人生方向性的教育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历程,小学阶段只是学习的开端,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一生受益匪浅。 1)、要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自己的物品自己摆放,整齐条理,作业独立完成。家长在辅导孩子时,要重引导,轻代理,重方法,轻题量,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在学校学习的基础上再学习的能力。 2)、让孩子养成上课注意听讲的好习惯。学校教育以课堂教育为主,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老师会通过各种方式把学习方法、基本知识等内容教授给学生,因此课堂时间非常宝贵。小学阶段知识点少,只要上课能注意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就会达到非常好的学习效果。孩子从贪玩的学龄前儿童转变为一个接受课堂教育的小学生,会有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家长应该注意观察,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3)、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都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一生忠实的朋友。好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转化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孩子终生受益,让阅读成为一种乐趣,伴他一生;让阅读成为一种需要,伴他一生;让阅读成为一种动力源泉,伴他一生。以后孩子上高年级,有了作文课,就需要有素材和大量的词汇,才会写出好作文。所以从现在开始,让孩子每天读一个小故事或是成语故事等知识性的小短文,以增加孩子的知识储备并借此机会增加他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定时阅读,快乐阅读的好习惯。 4)、注重扩大孩子掌握的知识的的广度和深度。小学阶段知识点相对来说较少,除了课本知识,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适度涉猎课外知识以扩大孩子的视野。所以在兴趣班的选择上,应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但是现在孩子由于年龄还小,对自己的兴趣或者了解不多,或者坚持时间不长。我们班已经有两个孩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兴趣班学习后发现自己对所选课程不感兴趣。这个时候就应该让他知道,可以给你再次选择的机会,但是要考虑清楚,兴趣班的选择只能更改一次。让孩子有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意识。三、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能力。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总有一天她会脱离父母的怀抱,开创一片属于她自己的天空。学会思考,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中国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孩子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非常重要。家长要让孩子从小有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利用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提问,鼓励他思考。要让她从小事做起,学会提问,善于思考,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凡是有思考能力的孩子,求知欲望就愈强,学习能力就愈强,创造力就愈强,终生学习的能力就愈强。思考是创造力的源泉,有了独立思考,才会有创新的飞跃。四、学会与人协作,是孩子将来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每一份事业的成功,都是一个团队的智慧,每一个人的成功,也离不开周围许多人的帮助。因此,学会与人协作,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才能够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逐步提高,不断取得更好的成绩。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性格不同,爱好不同,能力不同,每个人都有他特有的能力和作用。学会与不同的人一起生活,友好相处,是独生子女一代的必修课。家长要有意识地从小培养孩子与人协作的能力,克服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学会尊重别人,宽容大度,能原谅他人的过失,看到并学习别人的长处。此外,孩子的心理素质教育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家庭是孩子温暖的港湾,它有着母爱博大的情怀,她能容纳孩子的成功与微笑,也能容纳孩子的过失和眼泪。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快乐而辛苦的旅程,家长要时刻注要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早发现,早引导。家长也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提高,改变陈旧的观念,接受新鲜的事物,才能从根本上走出教育误区。让孩子有一个宽松、健康的空间,让孩子拥有一个灿烂辉煌的明天!

Ⅳ 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原则家长自学笔记

家庭教育主要是家庭内部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是一种特殊的关系,而家庭不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家长也不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因此,进行家庭教育,要特别注意坚持正确的教育态度,遵循科学的教育原则。
儿童的身心发展是各种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家庭教育,作为一种启蒙教育、基础教育,基本任务就是为孩子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奠定最初的基础。
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所有成年人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教育者,都担负着教育的任务。虽然教育孩子时,都是某一家长单独教育,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作用都是通过家长集体努力实现,要想顺利进行素质教育,来自家庭的所有成员的要求就必须协调统一,具有一致性质和一贯性,这是保证家庭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
教育孩子,从来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的心,因为,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人生百年,转瞬即逝,有了孩子,我们的愿望、理想,才能子子孙孙,传之久远。爱孩子,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但是如果只知道爱,如高尔基所说,那是“母鸡也会”做的事。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就在于人懂得如何教育如何去爱。但是教育和爱真的需要学习,需要不断学习,坚持学习,才能真正掌握教育孩子、爱孩子的真谛,才能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学和艺术。

不知道家长们需要我给你们怎样的帮助?哪些方面的帮助?是具体问题还是具体方法?说实话,我每次参加培训,听讲座,也是恨不能上午听过,下午就用上,用到我实际生活或工作中,希望专家能具体指导到我个人的问题并帮我解决缠扰得我不行的难题,但是,家长们,大家觉得可能吗?除非我请你们挨个提问题,我逐一回答(不一定能答得上来,因为我没见到你的孩子,我不能只听你一面之词)。可今天解决了这个具体问题,明天你又碰到了那样的具体问题,你再找谁帮你?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齐桓公在花园里散步,碰到正在给他造战车的老木匠。齐桓公与木匠攀谈起来,木匠质问齐桓公为什么浪费,齐桓公很生气,要砍木匠的头。木匠说:你砍吧,砍了就没人给你造车了。齐桓公耻笑他,说你个老木匠活得不耐烦了,我砍了你还可以找其他木匠,木匠说:除了我,没人能造得出你要的车,因为我的师傅带的十几个徒弟中,只有我能造得好;而我带出的十几个徒弟中,也没有一个赶得上我的,包括我的两个儿子。齐桓公很诧异,问为什么?老木匠说,人人都在学习,可最终却有这么大的差异,因为大部分人都只看到了知识技巧,没有自己的思考,找不到方法,而会思考找到方法的人就成了独一无二的人才。

其实最好的学习,就是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看书也好,听讲座也好,最终应归结到自己能寻找到自己的智慧,寻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来。

教育孩子,好像是只要为人父母大概都能懂得些,因为有自己受父母教育的经验,有自己再做准父母时的读书预备,还有自己的好学善问,但对于做好家长却没有系统、正规的教育和培训。在实际操作中,才发现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好像跟自己小时候不太一样了,怎么办?我想咱们这些父母是面对的新时代、新社会、新国际国内形势背景,不要嫌我把话说大说远,事实上我们这一代,中国还没有计划生育,没有独生子女这一国策。因此,首先家庭出生排序就决定了我们的成长与现在孩子不一样,我们自己的经验借鉴不上,怎么办?再者,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我们的衣食住行与现在孩子的衣食住行又不可同日而语,还有很多很多,我们的经验又借鉴不上,怎么办?我们从书中寻找教育答案,很可惜,孩子不是试验品,看着书教育和自己遇到的实际教育又有着千差万别。不瞒大家,我刚为人母时,真的也迷茫过,现在可能也在迷惑中,我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孩子身上践行着,不敢说成功,但至少我敢保证,孩子是幸福快乐独立自主的。

简单例举:我对女儿自理自力能力的培养。当然比不得那些成功的家长,但是我依然为女儿的表现而自豪。(从上小学一年级的第二个星期,就跟随我委托的老人到我单位传达室写作业;上学的第二个月自己放学走到我单位;一年级下学期开始自己上学÷放学回家(单程路途大约20分钟);二年级自己坐公交车回奶奶家;从一年级开始主持班级公务,三年级开始做些学校公务;五年级毕业回母校,为整个五年级做“中小学衔接”演讲。应该说我的女儿在学校也得到极大锻炼,成就了她沉稳乐于助人的品格,我感谢学校和老师。)

所以说,学习具体的什么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找到教育的根本,拥有恰当的教育理念,寻找人类教育的共同本质,这不仅是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孜孜不倦追求的,家长们为了孩子也要为此而努力。

因此,今天,在和家长讨论孩子成长中某个具体问题和建议前,我一定要请家长先看看自己,看看自己为人父母的任职条件,看看自己的教育理念,看看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值,看看自己与孩子的交往方式,自己教育孩子的态度,然后我再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教育系统对孩子成长发展的要求,只有我们家庭、学校、社会挽起手来,达成教育一致,我们的孩子才会在健康、健全、恰如其分的教育环境中幸福、健康、快乐并有成就的长大。

一、了解自己

我参加过多次教育系统更新教育理念的培训,但最近在教育系统培训中,引进了一种认识自己的培训,让教师们学会认识自己,寻找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以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既能完善自己,又能更有效的引导学生发展。我还参加过工商局为企业高管、总裁举办的培训。专家的第一拍培训,仍是帮助总裁们认识自己,认识领导的性格与领导力的关系,最大限度的创造利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人知己,共建和谐;知己知人,交流畅通;知己知人,达成共赢。由此可以看出,在以人为本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人性之本成了左右一切的重要因素,那么我们家长,也需要在自己的家庭教育系统中认识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取家庭教育的最佳效果。

§先请家长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下:

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

我与孩子的关系是

我用什么方式要求孩子

我想从这三个方面与家长们谈谈教育孩子的事情:

§过高期望将使孩子无望

举例:我有两个朋友,一个是经济实力许可,孩子还没出生就买下了钢琴,等待高雅的钢琴艺术走进孩子的生活;另一个朋友(经济条件有些困难)因为拥有钢琴是她的梦想,所以当时结婚除了买了一台彩电,再就是借钱购置的钢琴。结果第一个朋友的孩子现在上初三,从未学过钢琴课,也不会弹钢琴,因为孩子压根不喜欢。当然我这位朋友是一个很好的家长,发现自己的期望不被孩子认可后,立刻改变自己的主张,尊重了孩子的选择,而孩子从小的爱好——拉丁舞,到现在依然利用业余时间在练。另一个朋友的孩子从5岁开始拜师学琴,到上完小学,坚持了6年,考到8级,现在孩子上初中二年级,对钢琴没有任何感情,很少再听她提及,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家长的期望往往不能如愿,明智的家长会顺从孩子,而过于严厉过于要强的家长就不能容忍孩子的不配合,最终孩子家长两败俱伤。

我有一位同事,音乐教研员,没有打算让孩子(男孩)学钢琴,但因为孩子看见后自己主动去摸,就自己教了孩子一点,结果不看不知道,孩子对钢琴的悟性特高,又很喜欢,于是我这位同事便借搬家之际,给已经上初中的孩子买了钢琴,孩子的钢琴水平突飞猛进,其实父亲的愿望就是既然孩子喜欢,就随他,买琴教他,他愿意弹个什么样就弹个什么样,本心里并不愿意孩子再走和自己一样的路。已上高三的孩子自己也没有选择走钢琴专业,他说那是自己的爱好、自己的消遣,而邻居们差不多每晚都能在固定时间听到孩子弹奏出的美妙的天籁之音。

我举此例的目的,就是想与家长探讨自己对孩子的期望,是自己要实现的理想?还是孩子的兴趣所在?是强加的还是自选的,期望度是否合适?

孩子从进幼儿园开始,家长就在幼儿园建议下为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女孩子偏向于音乐修养——舞蹈、乐器,男孩子偏向于武术、绘画等,这些都是成长的基本素质,但了小学,家长的选择就转向了学习培训班,珠心算、作文、小记者、奥数等等,让孩子身心疲惫,厌烦之极。说实话,你们的孩子有几个是自愿参加,是兴高采烈参加的,对他的学习兴趣又有多大的帮助?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情况下,谁也不希望自己的教育甘居人后,总是努力再努力,拼命再拼命,不管孩子有没有这个禀赋,有没有这个条件。我们并不是说孩子有优劣之分,但要承认孩子是有差异的。我们家长之间都有差异,为什么莫非要孩子一定要这样那样呢?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没有高下之分,但其思维方式、接受能力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孩子适合做数学,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强,有的孩子善于交际,这就是差异。现在所有的家长都要求自己的孩子考高分,上北大、清华,实在不行也要上大学,这个心态是很普遍的,这就给素质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给孩子们带来非常巨大的压力。

有家报纸刊出一条消息:家长望子成龙,学生考证成风,讲的是南京一名五年级小学生怀揣各种证书44份。据孩子的父亲介绍,孩子从三岁就开始登台演出,参加的各式各样的演出和比赛不下百次。当记者问他“有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承受能力”时,父亲苦涩的小小说“我们也知道,但是不想失去任何一个孩子可以锻炼的机会,因为每一份证书的取得对孩子都会有所帮助,相信孩子会明白我们的苦衷。”

在人生路上,放弃什么,选择什么,是一门艺术,有时,放弃就是获得。人们常说“舍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培养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什么都想学,往往什么都学不精;什么都想得到,往往什么都得不到。

教育建议:

1、正视现实,趋利避害我们已经知道现实有很多不利之处,我们决不再做推波助澜的恶人,为了自己的孩子能享受到童年的快乐和幸福,我们就降低一下自己对孩子的要求。正视并接受现实,我有什么样的背景,我有什么样的能力、我就使多么大的劲,谁愿意争做白领谁就去争,但我决不以牺牲当下孩子的利益来换取将来说不准的事情。

2、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是分数,是上大学,还是要孩子?当你们为了那个遥远的大学目标拼命挣钱时,你们有限的时间就被生意、被工作给占据了,孩子们在他成长的道路上就缺少了你们的陪伴和扶持,他们的路就会走得困难而曲折。

3、不要以“爸爸妈妈都是为你好”去逼迫孩子对你就范,逼迫孩子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请尊重你的孩子,收起你的理想、你的未完成的心愿,帮助孩子达成他自己的心愿。

§亲子关系影响孩子发展

你与孩子是怎样的一种关系,你常以自己是大人而自居吗?你怎样看待孩子与你在家庭中的位置?其实,真正良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你与孩子之间的平等友好。你能否站在与孩子一样的高度看外界所有的一切?

请看:联合国1989年颁布的《儿童权利公约》不是家长是否看过,公约阐述遵循了四个基本原则:儿童最佳利益原则,任何事情凡是涉及到儿童,必须以儿童的最佳利益为重;尊重儿童尊严的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的原则;无歧视原则。不管儿童的社会背景如何,儿童的出身、贫富状况怎样,不论男孩还是女孩、正常儿童还是残疾儿童,都应该得到平等对待,而不应当受任何歧视或忽视。而在我们中国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习惯于以成年人的是非标准衡量一切,把自己高高放置在凌驾于孩子之上的位置,自以为是孩子的监护人、保护神,有义务和权力为孩子的成长负责,还常常用“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的标准看待每一个孩子。

20世纪印度的大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这样论述父母对责任与爱的理解:“不幸的是,大部分父母都认为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有责任,于是就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应该变成什么样的人,不应该变成什么样的人等。父母总希望他们的的孩子将来在社会上能有安稳的职位,因此,他们所谓的责任,只不过是要传给孩子上一代所崇拜的地位和面子罢了。人一旦追逐面子和地位,就破坏了自然的平衡和秩序。父母所关切的,往往是如何造就另一个地地道道的凡夫俗子。表面上看他们是在帮着孩子适应社会,其实是在助长世上的冲突、暴力和战争。你能称之为爱和关怀吗?”

对自己的孩子真正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孩子在父母面前是一个弱势群体,是被欺负、被欺瞒、被压榨、被奴役的群体。我们家长只有认识到自己的这些行为,才能时时事事提醒自己与孩子的关系应是平等的。

故事:受惩罚的爸爸

有位美国家庭里的爸爸教育自己上幼儿园的孩子不说谎话,说谎话将受到打屁股的惩罚。有一次这个孩子的妈妈出差不在家,爸爸负责送孩子上幼儿园,结果早晨起床晚了,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时迟到了,幼儿园老师问迟到的原因,爸爸不好意思说起床晚了,便搪塞说路上堵车,结果孩子不乐意了,连忙告诉老师:说爸爸撒谎了,该受到打屁股的惩罚。可由谁来打呢?爸爸很尴尬,不知如何是好。老师便征询孩子意见,孩子说应该有妈妈来大,可妈妈不在家,谁来打呢?最后决定由老师代替,当着孩子的面惩罚了撒谎的爸爸。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在美国人观念中,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家长与孩子之间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在维护这个共同的法则,教育惩罚也不例外。

教育建议:

1、蹲下身子站在与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

2、时刻提醒自己孩子与我们是平等的。

3、练习从孩子成为小学生那天起,把他们当成大人看,与他们一起分享家庭中所有的事情。

§教养方式塑造孩子性格

在日常生活和对儿童的教育中,为了促使儿童朝着父母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家长多数会采用奖励、引导、惩罚等形式以规范儿童的行为。其中,对于父母是否应当对儿童进行惩罚,理论界还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而在实际生活中,父母或多或少都会采用体罚,训斥,剥夺权利(如不许看电视,不让出去玩)或爱的收回(如疏远,冷漠)等形式,对儿童的错误行为进行惩罚。家庭是儿童社会化和个性发展的重要场所,由于父母处于家庭生活中的权威角色,他们的惩罚对儿童早期行为的塑造和今后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譬如,不少孩子经常遭受严厉的体罚,即便小有过错,父母也会劈头盖脸地打过去:掌掴、脚踢、鞭打、抓起来扔到沙发上等等,可谓花样翻新。父母本身难以自律,就不可能成为孩子的榜样。父母常常告诫孩子:“照我的话去做,不过别学我。”父或母酗酒无度,或在孩子面前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他们缺乏起码的自制力,缺少长辈的尊严和理性;他们形容邋遢、一塌糊涂,甚至偷懒耍滑、背信弃义;他们的生活毫无章法,却强迫孩子有条不紊的生活。这怎么可能?假如父亲动辄就殴打孩子的母亲,那么母亲因儿子欺负妹妹比对其实施体罚,这对儿子有什么意义?如何指望儿子听她的话,控制好情绪呢?在幼小的孩子心中,父母就像上帝那样位高权重。孩子缺乏其他模仿对象,自然就把父母处理问题的方法全盘接受下来,并视为金科玉律。父母懂得自律、自尊和自制,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会心领神会,并奉之为最高准则。父母的生活混乱不堪、任意妄为,孩子们同样照单全收,并视为不二法门。

儿童心理学家曾这样总结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专断粗暴型教养方式使子女常常产生不满情绪,并且有畏惧、怀疑等个性缺陷;放任溺爱型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个性不成熟,盲目自信或自负,对自己放任自流;不一致型教育方式容易造成孩子虚伪虚荣的性格;而民主、和谐型教养方式使子女具有较强独立个性意识,能与人和谐友好相处,自信自立,具有安全感,具有探索精神。那么你到底是怎样教育自己孩子的,你的教养方式是什么样的?

如儿童的偏执性格与受父母打骂训斥,父母管教不一有高度相关;受家庭的限制、责骂多,惩罚多,这类事件的持续,使儿童的心理负担加重,这是导致儿童多动症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父母对孩子过份严厉、粗暴,对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形成有重要影响,这是儿童消极、孤僻、抑郁或攻击性、违纪行为等问题产生的因素之一。

教育建议:

尽量使你的教养方式趋近民主、平等、开放、和谐、友好、温暖,充满爱。

二、了解教育

今天的素质教育,在家长哪里有多少了解?得到多少认同?你是否能为了孩子的发展而维护教育系统提出来的素质教育?家长们多从自身实际出发,忽视科学的教育指导,有时甚至会左右和干预着科学教育的实施,使得学生面对的是分离的教育,不一致的教育。

山东省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可以概括为“三个全面”和“三个还给”。即:全面建设合格学校,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方案,全面培育合格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

“政府层面要全面建设合格学校,这是政府的责任,谈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其基点是要把每所学校都办成符合国家办学标准的学校,这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学校层面要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方案。学校作为办学主体,必须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因为学生的基本素质首先体现在国家课程里。教师层面要全面培育合格学生。追求升学率决不能以牺牲部分后进学生为代价,关注每个孩子,不放弃每个孩子,是每个教师的责任。”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的解释。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打基础,为人生

Ⅵ 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特点内容和方法

一、树立榜样:
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学、邻居、教师、英雄模范人物、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都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不管家长的言行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对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
2
/10
二、环境熏陶:
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要组织好生活,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为准则,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3
/10
三、说服教育:
说服教育的具体做法:一是谈话,家长根据子女的思想实际,摆事实,讲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谈话要有针对性、灵活性,态度要和气,不要板着面孔,居高临下地训斥、挖苦。二是讨论,家长与子女共同讨论。讨论时要尊重孩子,耐心倾听其意见,有不正确的观点,也要耐心地讲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长观点不正确要勇于承认。
4
/10
四、实际锻炼:
实际锻炼的内容相当广泛,如适应周围环境,锻炼身体,生活自理,家务劳动,独立作业,文明礼貌,社会交际等等。进行实际锻炼,首先要孩子明确目的意义(为什么),提出具体要求(怎样做),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坚持到底。锻炼内容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从他们的实际能力出发,交给的任务和提出的要求必须适当。要允许孩子在实践中有失误,不可过分苛求。家长不能因怕孩子吃苦而中途停止锻炼。
5
/10
五、表扬奖励:
表扬奖励是对子女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和好评。通过肯定和好评,以加强子女进取心和荣誉感,争取更大的进步。表扬奖励要实事求是,要及时,要说明原因,并且应以精神奖赏为主,物质奖赏为辅。
6
/10
六、批评惩罚:
批评和惩罚都是对子女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不过后者是对严重不良思想行为的一种教育手段。批评惩罚时,首先要全面了解情况,掌握不良思想行为的具体情节和严重程度,从错误的实际出发,批评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批评时不要讽刺,不要奚落,不要谩骂。惩罚主要是剥夺某种权利,而不是体罚,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残身心。
7
/10
七、指导安排生活秩序:
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养子女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指导子女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环境,教给子女学习安排和利用时间,使之有条不紊。要让孩子自己安排,家长可以在旁指点。
8
/10
八、指导课外阅读:
指导子女阅读书报杂志,从中吸取有益的精神营养。家长要掌握子女阅读的内容,和子女一起讨论,引导子女通过阅读增长知识,开扩眼界,受到精神陶冶。
9
/10
九、利用家庭电视:
电视进入家庭,子女可以从看电视中得到许多知识,增长见识,要充分利用。但是要注意:不能没有选择,不要时间过长。看完电视最好和子女谈论,讨论电视内容。
10
/10
十、带领子女外出接触社会:
带领孩子到公园、风景区、商店、工厂、农村去,或者去访问同学、亲友,进行社会交往,使之开扩眼界,接触社会,认识社会。

Ⅶ 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

小学生家庭教育
小学阶段的教育,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否认智力因素的差异以及遗传因素,但是,一般来说现在的孩子都比较聪明,为什么同是一个老师任教,有的成才了,有的没有成才,有的发展全面,有的发展不均衡,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差异所造成的。凡是家庭教育抓的好、科学,孩子成长和发展均好,反之,家庭教育抓的不好,父母只顾自己的安逸,或者忙于其他事务,顾不上管理教育自己的孩子,忽略了教育的季节,结果孩子的进步就慢,学习就差,甚至变坏了。

那么,究竟怎样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呢?

第一、 必须全面关心孩子,使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

德育方面。要从小培养孩子具有远大理想立志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培养孩子从小就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关心他人,艰苦朴素。目前,要特别注意对孩子进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为祖国为人民而勤奋学习的教育。

智育方面。要时时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一切活动都要把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形成一种高度重视,平时光是问一问是不够的,必须深入了解情况,有时要参与孩子的学习。可以共同研究探讨,提前看看书,备备课参与孩子的学习当中去。牺牲点儿喝酒、搓麻的时间,多陪读陪练,方可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比如上课前做好预习,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发言,课后及时巩固训练,放学后要保质保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阅读课外书时遇到生字、生词,自己动手查字典,遇到不懂的问题要请教他人。直到弄懂为止。总之,要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好习惯。
体育方面。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特点是爱动,家长必须适度的引导孩子运动。不能由于玩的过度,影响休息和学习,要鼓励孩子做些正当的安全的有益的活动,以促进孩子的健康和发育。应该保证孩子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要睡足十个小时。看书写字要注意光线适中、不能太亮或太暗,以免造成近视眼,饮食方面要教育孩子不偏食,样样菜都要吃,以吸取多种营养,控制孩子吃零食,影响发育,还要教育孩子讲究卫生,每天要刷牙、洗脸,经常剪指甲、洗澡、洗头,勤换衣服等等。

第二、 必须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并且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思维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形象性,因此,家长对子女教育不要成人化,要形式多样,内容要具体形象,生动有趣。比如,可以通过讲故事:科学家的故事、数学家的故事、发明家的故事、寓言童话等,通过电视等形式激励孩子热爱学习。

家长要特别关心孩子的在校生活,经常和他们亲切交谈学校中的事,耐心倾听他们叙述学校中的见闻,及时肯定孩子学习上的进步,使其获得成功的满足。这对于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是极为重要的,对学习后进的学生,更不能忽略他们的微小进步,发现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从而增强孩子的学习信心。

调查表明,绝大多数成绩优秀的学生,学习、生活有规律,这类孩子的家长都重视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特别有规律。一般放学后完成家庭作业,饭后可以看一会儿电视,家长要为孩子挑选一些有益的节目,象儿童节目、科普、新闻、开心词典等节目。特别需要提出的是这些孩子在家中大多养成了课外阅读的习惯,而且阅读面广,这样既补充加深了课内学习,丰富了知识,又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兴趣。

第三、 必须加强与学校的联系,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家长应及时与学校联系,了解孩子各方面的表现,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并且还应信赖老师,教师向家长反映学生的情况,绝大多数是出于对学生的爱护,出于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心。因此家长应配合教师共同教育好孩子。

除此之外,在家庭教育中还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个是要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去分析孩子,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缺点。看到优点,就及时表扬;看到缺点就及时批评,不能一味表扬,也不能一味批评,应该表扬与批评相结合。表扬和批评都要恰如其分。表扬时,不要说得完美无缺,批评时,不能简单粗暴,说得一无是处。

另一个问题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一致,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时意见不统一,比如,孩子有了缺点,爸爸批评,妈妈袒护,而且常常为此争吵,这种情况对孩子没有一点好处。这样孩子就是非难辨了。同时也不利于孩子及时改正错误。

Ⅷ 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原则

一、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必须根据孩子身心实际发展水 平,遵循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的顺序进行,要贯彻好这一原则,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全面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做到力量而行。
要使教育获得成功,就全面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遵循孩子生理和心理 的发展规律,以此考虑教什么,怎么教。幼儿期的孩子,在生理的心理方面发展非常 迅速,独立生活能力和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都随着年龄的 增长发生变化,所以在早期教育时,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让孩子经过努力可以达 到。如果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水平,过难或过易都不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无论 是让孩子学做一定有家务劳动,还是让孩子学习某些文化知识,都要从孩子实际身心 发展出发,遵循从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忽视了这一点就难以获得应有的效果。所谓 “跳一跳够得着”就是这个道理。要激励孩子学习某种知识,当这种知识与孩子已有 的知识水平相差不大时,他不仅愿学,有能力学,而且也容易引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如果相差很大,甚至超过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他就不愿学,也学不懂,当然就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厌倦或抵触情绪。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一定要全面了解孩子 身心发展水平和所学知识的实际水平。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二、要循序渐进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不要急于求成。
每一门科学文化知识都有它自己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逻辑顺序,而且有一定的 连贯性。在向孩子传授知识的时候,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增强知识的系统性。既 要注意巩固孩子已学过的知识,又要启发孩子学习新的知识,并要启发、诱导孩子进 行独立思考,逐步培养孩子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要注意观察,了解孩子掌握知识的 情况,当孩子对所学知识尚未理解时, 不要急于教新的内容,要按照秩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向孩子传授知识。
有的家长不善于循序渐进地向孩子传授知识或不了解知识的逻辑规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只从主观愿望出发,急于求成,让孩子长时间学习、识字、看书。据 幼儿园问卷调查,孩子离园回家后,要学习两个小时,家长要求孩子写字、算算术,使幼儿教育小学化,致使孩子难以接受,产生厌倦情绪。对此,家长一味埋怨孩子不理解家长苦心,甚至打骂孩子,这样做的结果就像拔苗助长一样,不公不奏效,往往事与愿违。只要从孩子的实际水平出发循序渐进地启发发育孩子,才能达到教育目的。即使是学龄前儿童,虽然各方面都有很大发展和变化,但他们仍然是没有发展成熟的孩子,在生理与心理上都与小学生有着很大的差别,不能用学生思维方法和标准对待和要他们。
二、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原则
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就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及身心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和要求。运用适当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使孩子按照德、智、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健康成长。
孩子的年龄、个性发育程度不同,其生理和心理特征就有所不同,身心发展水平 也存在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有的家长不看孩子的具体情况,不顾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只凭主观臆断,以主观主义教育方法对待孩子,这是违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往往达不到教育效果,甚至事与愿违。
当父母的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成才,是无可非议的。希望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超越幼儿本身条件。有的家长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为“全才”,让孩子学画画,学音乐、学舞蹈、学书法等等,恨不得一下子让孩子什么都学会。结果把孩子搞得无所适从。以致什么也学不好,甚至把身体搞垮了,孩子的天赋和智商是有差异的,如果孩子不具备某些天赋,家长只凭主观愿望,要求学这,学那,这就是强人所难了。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造成孩子的学生负担,引起孩子的反感,也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每个孩子的个性,气质、爱好、智商都有所不同,家长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按照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原则,对孩子进行文化知识,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同时要根据孩子身心的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对孩子进行启发,引导和帮助。
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注意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善于发现和发展孩子的特 长,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同时也要注意让孩子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家长要注意用心观察,孩子在品德,性格和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及时地进行启发引导和教育。有的孩子很自信,认为什么事情都会干,不妨给他一件较难的事情干一 下,他做完后,可适当地指出他的不足之处,使他体会到自己还有些事情做得不好,逐步培养孩子谦虚谨慎的美德。相反,有的孩子缺乏自信心,什么都不敢做。可以给他一些简单的事让他做,在做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帮助,完成后做对了要给予充分肯定,让他认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做些事情的,逐渐建立起自信心。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不注意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什么劳动都不让孩子参 加。甚至有的家长连吃饭、穿衣都不让孩子学着做,其结果必然养成孩子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应该懂得懒惰是万恶之源,劳动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家长 要注意给孩子创造适当的劳动锻炼机会,从小养成孩子热爱劳动和爱护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是家长对孩子进行早期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
三、要求一致,教育统一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员要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使孩子的品德和行为按照统一的要求发展。孩子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既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又是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因此,在早期教育中,应遵循教育统一的原则。只有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互相配合协调一致,有统一的认识和要求,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庭以孩子为中心,独生子女成了“小太阳”,家庭,都围着孩子转,当孩子有了缺点、错误时,有的主张批评教育,有的却要包庇护短,往往是爷爷奶奶与父母的意见不统一,有的父母之间认识也不一致,家庭成员在认识和要求上的不一致,必然会以不同的情绪不同的态度,不同的做法暴露在孩子面前,孩子必然会喜欢袒护自己的一方,会气恼批评自己的一方。这们不仅影响了家庭和睦,而且不利于教育孩子,以致使孩子养成任性,是非不清,听不进正确批评,常常无理取闹等不良品德和行为。因此,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家庭成员应做到互相配合、步调一致,即使意见有分歧也不能在孩子面前暴露,否则会给孩子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这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当注意的。因此,家庭教育要取得成功,家庭成员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采取一致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讲一次道理或做一两次练习就可以办到的,而是要经过多次练习不断强化和巩固而成的。家庭成员对孩子教育的态度和要求一 致,就会促使孩子对某些品德和行为进行多次练习,不断强化和巩固,从而形成良好品德和习惯。
四寓教于实践活动的原则
家庭是孩子的最早的课堂,参与家庭生活是孩子最早的实践活动。因此,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要贯穿于家庭生活之中,寓教于生活之间互相关心、和睦协调、文明礼貌、潜移默化地养成孩子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家庭生活实践对孩子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如有人比喻说:家庭是第一个染缸,学位是第二个染缸,社会 是第三个染缸,第一个染缸是人生的第一道着色,都是在底色的基础上着色的,所以家庭这一道着色对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把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家庭生活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孩子在一个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长。幼小无知的孩子,对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学习,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总想向大人学习他想做的事,因此,通过实践活动教育孩子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比如,通过教育孩子穿衣、吃饭,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要求孩子爱护花木,不浪费食物,学着做些轻微的家务劳动等,培养孩子珍惜劳动成果,增强劳动观念的优良品质。通过实践活动教育孩子,就能有效地达到家庭教育的目的。幼小的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是游戏、玩耍和娱乐,寓教于乐,寓教于玩也是教育孩子的一个有效办法。孩子在游戏、玩耍和娱乐中认识环境,适应生活,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促进孩子智力和体力的发育成长 。家长在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尽量给孩子创造开展游戏和娱乐活动的环境。让孩子玩得高兴快乐,好奇心得到满足,想象得到实现,从而训练孩子的思维,培养孩子动手技能。比如,让孩子自己推动玩具汽车在地上跑,或自己骑小自行车,或把小木板、铁片、塑料瓶、玻璃瓶等放在水中,让孩子仔细观察,哪些浮在水面,哪些深入水底,引导孩子自己做事,启发孩子进行思维,通过玩耍游戏等实践活动进行教育,对增强孩子体质,培养孩子的智力和能力都是极为有益的。
五、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是人之天性。这种爱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的感情基础,没有这种爱,就谈不上教育,就难以达到好的教育效果,但爱而不教,管而不严,自然也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把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做到爱而不溺,严而不厉。
(一)爱而不溺
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关心爱护,应以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为前提,离开这个前提就容易与望子成才的愿望背道而弛。父母对孩子爱应该是理智的,有分寸的,绝不能溺爱,否则,就会成为孩子身心畸形发展的祸根。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把对孩子的关心爱护变成了溺爱,尤其在独生子女家庭中,表现更为突出 。祖父母和父母把孩子视为“小皇帝”一味的娇惯,偏爱和护短,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对孩子的不良品德和习惯不批评、不教育,往往包庇护短。吃饭穿衣一切事务都由家长包办代替,孩子让家长干什么,家长就干什么,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使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好逸恶劳的懒惰生活,养成一种自私、任性、专横、跋扈、为所欲为的不良品德和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任其发展下去,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有人说,对孩子的娇生惯养百依百顺,是促进孩子走上不幸道路的开端。这是值得每位家长深思的。
溺爱的形式各有不同,但这些家长的共同特点是不把孩子看成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而是看成个人的私有财产,忘记了把孩子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人才的基本目标。溺爱的结果只能是坑害了孩子,受害的因然是国家和社会,但首当其冲、自食其果的是孩子的父母。由于父母的溺爱使孩子养成恶习,难以管教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的事例数不胜数。
家长对孩子要做到爱而不溺,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家长要有理智、有分寸地关心爱护孩子,既要让孩子感到父母真挚的爱,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能激发其积极向上的愿望,又要让孩子关心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并逐步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和家务劳动,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的好品德 ,而且也有得培养孩子的智力和自理能力。
第二,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要求。人都是有需求的,而且是多方面的,往往也是无止境的。对孩子的需求要具体分析,要以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和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前提 ,不能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过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容易引发孩子过高的欲望,养成越来越贪婪的恶习。一旦父母无力满足其需求时,势必引起孩子的不满,致使难以管教。当其欲望强烈而又得不到满足时,就容易走上邪门歪道,这是每位家长需要注意的。
第三,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在家庭的情况下,就尽量给予满足。如孩子要求给买一些有利于增长知识,开发智力,丰富精神生活的儿童书画及必要的生活、娱乐用品,一般应给予满足。若家长一时难以办到时,应向孩子说明理由。在教育孩子时,家长既要积极为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创造条件,也要教育孩子注意节约俭朴,防止养成挥霍浪费的不良习惯。
(二)严而不厉
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对于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习惯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前面讲了如何关心爱护的问题,这里再讲一下严格要求的问题。
家长对“严”的理解各有不同,有的认为“严”就是“厉害”,对孩子要给予好心而不能给予好脸,孩子只有害怕父母,才能教育好。有的认为“严”就是不听话就要打骂,赞成“不打不成才”的说法。这些认识都是不对的,对当今的孩子采取这种办法是难以奏效的。
如果对孩子动辄打骂,训斥,孩子就不愿意接近父母。孩子如果对父母敬而远之或者既不尊敬、又不接近,更不愿与父母交谈,这就很难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至于打骂,体罚之类的行为凡和我们所说的“严格要求”水火不相融了。动辄打骂孩子的家长,不仅不能使孩子和改正错误,反而使孩子的情感和心灵受到摧残,变得冷漠,自卑和缺乏自尊心,甚至因忍受不了父母的打骂而离家出走,由此可见,对孩子实行体罚只不过是家长缺乏理智和束手无策的表现,不可能起到严格要求的效果。

Ⅸ 如何做好中小学生的家庭教育

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幼儿教育的好坏对幼儿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教育不仅是对幼儿认知方面进行教育来求得智力的发展,而且要对幼儿进行全方面的教育,包括思想品质、身体素质等。这时期不求学到多少东西,而是通过生活点滴和游戏,激发幼儿旺盛的求知欲,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挖掘组织、社会、操作、创造力等多方面的教育。
一个不会玩的孩子肯定不是出色的孩子;只知道逼着孩子培养“特色”的家长肯定不是优秀的家长。对于孩子来说幼儿阶段是“游戏人生”,而家长则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呵护。当然,这并不是说鼓励家长遏制孩子感兴趣特长的培养。这需要家长与孩子一起努力,找到兴趣点所在,并积极挖掘使之成为影响一生的“闪光点”。
这个时期也是孩子自信心培养的最佳时期。一般,自信心在孩子出生后10-18个月就应该建立起来了。家长可以在完成一件事之后,由衷地称赞说:“你真棒.....","你好厉害......"或者竖起大拇指等方式承认孩子的行为。
小学阶段:
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吧。对普通孩子而言,1-3年级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而对于另一些孩子,比如不在家长身边成长,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孩子,他们学习习惯的养成要经历的时间相对长一些,一般是1-5年级来持续不断的养成。
这时候,家长主要配合学校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如果孩子学习拖拉,自制力差,则需要家长与孩子一起趴在桌子上,盯着孩子学习。但是,这期间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到不接电话、不逛来逛去、不做饭、不看电视、不聊天等等。平时家长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做事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同是,家长也要继续鼓励孩子继续保持已有特长的学习,这不仅对孩子成长有利,对小升初,考大学都有利。
初中阶段:
主要是让孩子打好基础
初中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一时期是孩子从儿童期走向青春期的时期;是需要学生养成学习中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的心向及解题过程中的认知方式等的时期;也是学生人格定型的时期,对一个人的人生有着重要意义。因而,需要也必须引导学生“更好的度过初中生活”。
初中知识的传授摆脱了小学教育“保姆式”的灌输。这时候的知识构架是一环套一环的,如果这一节“欠债”,以后的章节也不容易听得懂,这个“债台”就会越垒越高。如果知识盲点很多,由量变发生质变,孩子在教室里就坐不住,就会发生逃课了、不做作业了等等问题。如果在遇上不理解的家长,那情况更严重,家里天天“战争”,孩子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年级再高些,就会出现早恋等等一系列的情况。如果孩子基础打得捞,在教室里坐得住,这些问题就不会找你麻烦。
高中阶段:
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高中阶段是人生的另一个十字路口,特别是到了高三冲刺阶段,简直就是平时知识积累的“厚积薄发”。这阶段最重要的就是高考了吧。日子就像墙上的挂历,撕一页少一天。这家长的心也始终绷得紧紧的。孩子在学校就已经很紧张了回到家里,如果家长在絮絮叨叨没完或是利用激将法来刺激孩子的上进心,家里无疑成了“战场”了。
这是家长要把孩子当成大人来看,遇事与孩子心平气和地商量,让孩子感觉自己长大了,必须要担得起一定的责任了。这也未必不是激发孩子学习动机的一个好方法。
总之,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既有约束也要有宽容,使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然后看着孩子走进高等学府。

阅读全文

与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和网络知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