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郭声健的科研成果
1.专著《艺术教育论》(独立),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2.专著《琴歌舞笔:音乐教师写论文》(独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出版
3.专著《艺术教育》(独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4.专著《音乐教育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独立),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5.专著《音乐教育论》(独立),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出版
6.专著《艺术教育的审美品格》(独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7.专著《音乐教育新概念》(合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8.专著《美国音乐教育考察报告》(独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
9.专著《音乐教育越洋对话》(合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
10.专著《音乐教育书简》(合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
11.专著《好论文聊出来——音乐教育论文写作指引》,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
12.专著《艺术教育论》(新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
13.专著《守望音乐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
14.译著《音乐互助学习与民主行为》(独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
15.主编《中小学艺术教师继续教育丛书》(合作),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
16.主编《杰德快乐幼教艺术启蒙系列丛书》(独立),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出版
17.主编《湖南省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材》,湖南美术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18.主编《走进课堂-中小学音乐课案例与评析》(合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19.副主编《学校艺术教育史》(合作),海南出版社2001年出版
20.副主编《初中音乐实验教材》(合作),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2003年出版
21.参编《21世纪学校音乐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22.主审、参编《21世纪学校艺术教育全书》(教育部主编),兵器工业出版社2001出版
23.统稿、参编《学校艺术教育60年(1949-2009)》(教育部主编),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9月出版
24.主编《粤港澳音乐教育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
25.主编《给力音乐教师》,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
26.主编《小学音乐教育》,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3月出版
27.主编《湘籍近现代文化名人·音乐家卷》,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4月出版
28.主审《音乐鉴赏》,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
29.主编《粤港澳音乐教师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 一、音乐教育研究
1.“敢问音乐教育路在何方?”,《儿童音乐》1998年10期
2.“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硕果累累”,《音乐生活报》1998/12/17
3.“透过问卷审视现状 音乐教育有喜有忧”,《中国音乐教育》1999年1期
4.“音乐教育现状不容乐观”,《音乐生活报》1999年2月11日
5.“音乐教育观念在更新”,《音乐生活报》1999年2月25日
6.“音乐教学内容亟待完善”,《音乐生活报》1999年3月4日
7.“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改革思路”,《音乐探索》1999年2期
8.“如何全面理解音乐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儿童音乐》1999年7期
9.“音乐为什么能够开发右脑”,《中国音乐教育》1999年6期
10.“一组引人深思的调查数据”,《音乐周报》1999年11月12日第45期
11.“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内在的问题”,《人民音乐》1999年12期
12.“中小学生音乐素质现状管窥”,《中国音乐教育》2000年1期
13.“音乐教育,为减负撑起一片蓝天”,《中国音乐教育》2000年第4期
14.“新中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50年”,《音乐研究》2000年第4期
15.“关于中小学音乐教材改革的几点思考”,《人民音乐》2000年第6期
16.“音乐教育是否可以开发智力”,《人民音乐》2001年第4期
17.“论环境音乐的学习辅助功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第4期
18.“当代音乐教育改革的若干特征”,《人民音乐》2003年第1期
19.“美,音乐教材的首要追求”,《人民音乐》2003年第4期
20.“从多元智能结构理论看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人民音乐》2004年4期
21.“试论音乐课程与艺术课程的关系”,《课程 教材 教法》2005年6期
22.“音乐价值的社会学审视”,《文史博览》2005年10期
23.“音乐教育创造性价值的美学诠释”,《主体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0出版)
24.“育人是音乐教育的根本”,《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1期
25.“音乐教育的美学审视”,《音乐创作》2007年2期
26.“关于音乐教育科研的两点想法”,《音乐教育与创作》2007年5期
27.“纽约爱乐乐团的浓情奉献”,《人民音乐》2008年7期
28.“音乐托起了孩子的生命”,《音乐周报》2008年7月
29.“对话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与创作》2008年8期
30.“京剧不是十五段”,《中国教育报》2008年9月11日
31.“音乐教育地位并不乐观”,《中国文化报》2008年9月16日
32.“那才叫‘从娃娃抓起’”,《中国文化报》2008年11月25日
33.“没有技能训练音乐教育很尴尬”,《中国教育报》2009年3月5日
34.“中小学音乐教育地位并不乐观——美国音乐教育思考之一”,《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5期
35.“新世纪关乎美国音乐教育的三件事”,《人民音乐》2009年第5期
36.“对高中音乐教学要以欣赏为主的质疑”,《课程 教材 教法》2009年7期
37.“与一线教师对话让我快乐成长”,《儿童音乐》2009年9期
38.“高中音乐课只有鉴赏是不够的”,《中国教育报》2009年11月3日
39.“高中音乐新课改面临的三大挑战”,《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6期
40.“专业音乐学院的支教行动”,《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9期
41.“一项艺术教育的振兴工程”,《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20期
42.“丰富的音乐教育理论园地”,《大众文艺》(理论)2010年1期
43.“校长是艺术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大众文艺》(理论)2010年2期
44.“音乐教育价值观的历史演进”,《大舞台》2010年3期
45.“高雅音乐从娃娃抓起”,《大众文艺》(理论)2010年4期
46.“让人感动的敬业精神”,《大众文艺》2010年, 6期
47.“中小学音乐‘感受与鉴赏’教学应澄清的几个问题”,《课程 教材 教法》2010年8期
48.“让歌唱伴随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音乐创作》2010年6期
49.“别让学生在讲台和舞台间徘徊”,《中国教育报》2011年4月28日
50.“突出‘以学生为本’理念的香港高中《音乐课程及评估指引》”,《课程 教材 教法》2011年8期
51.“谱写粤港澳音乐教育交流合作新篇章”,《人民音乐》2011年9期
52.“大陆中小学音乐新课标的特点及实施现状”,《两岸四地中小学音乐教育论坛》2011年5月
53.“国民音乐教育不应以审美为核心吗?”《艺术百家》2012年3期
54.“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带来的反思”,《人民音乐》2012年4期
55.“钢琴教育研究的特色之作”,《文教资料》2012年4月号中旬刊
56.“艺术审美并不等同于艺术欣赏”,《美育学刊》2012年第5期
57.跨越国界的音乐教育理念:成全青年人的个性,《美育学刊》2013年第2期
58.“另一只眼睛看课程”,《艺术百家》2013年3期
二、艺术教育研究
59.“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评论》1992年第6期1993年2期
60.“师范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艺术教育”,《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3年3期
61.“学校艺术教育难发展的原因和对策”,《教育科学论坛》1993年3期
62.“什么是艺术教育”,《中国音乐教育》1996年1期
63.“全面理解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中国音乐教育》1996年2期
64.“艺术教育与现时代”,《中国音乐教育》1996年3期
65.“什么样的教师最称职——为艺术教师定位”,《中国音乐教育》1996年第4期
66.“走出艺术教育的评价误区”,《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4期
67.“艺术教学重在艺术欣赏”,《中国音乐教育》1997年1期
68.“关于艺术师范教育的两点思考”,《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1期
69.“融合——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基本教学原则”,《中国教育学刊》1997年第1期
70.“应当确立全新的艺术教学原则”,《江西教育科研》1997年2期
71.“关于艺术教育功能的思考”,《中国音乐教育》1998年3期
72.“艺术与科学 网上把手牵”,《中国教育报》1998年11月30日
73.“实施素质教育,艺术教育应澄清的几个观念问题”,《中国音乐教育》1999年4期
74.“艺术教育是人格教育”,《音乐周报》1999年5月21日第20期
75.“关注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中国音乐教育》1999年4期
76.“当前艺术教育的五件大事”,《中国美术教育》2000年3期
77.“我国艺术教育现状与艺术课程改革思路”,《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6期
78.“艺术教育中的异化问题”,《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1年1期
79.“新中国高等艺术师范教育50年回眸”,《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
80.“艺术教育,让理工科学生走出尴尬”,《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第2期
81.“创新,艺术教育的永恒追求”,《中国文化报》2003年8月5日
82.“论艺术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1期
83.“廓清艺术教育与德育的关系”《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84.“艺术教育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途径探析”,《基础教育研究》2008年9期
85.“广州大学城艺术培训市场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3期
三、美育研究
86.“美育是教育的一种境界吗”,《争鸣》1993年1期
87.“审美化教学的特征及实施对策”,《高师函授学报》1993年1期
88.“我国美育功能研究的现状及新视野”,《教育研究与实验》1993年2期
89.“开放的时代呼唤审美的人”,《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3期
90.“美育不等同于教育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1993年5期
91.“杜威美育思想初探”,《高师函授学报》1994年1期
92.“德美并重是解决德育低效问题的有效途径”,《中国教育报》1995/3/8
93.“马克思美育思想初探”,《中国音乐教育》1997年6期
94.“从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看美育地位的稳步提高”《中国音乐教育》1999年5期
95.“美育期待:科学表述与具体实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1期
96.“论马克思美育思想的现实意义”,《长沙大学学报》2002年3期
97.“以推广中国文化为己任”,《湖南教育》2008年12月·中
98.“像尊重成人一样尊重孩子”,《中国教育报》2009年5月4日
99.“别以爱为名义主宰孩子的人生”,《中国教育报》2010年3月18日
100.“美育是幼儿教育的理想境界”,《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4期
101.“新中国学校美育地位变迁的四个阶段”,《美育学刊》2011年1期 (独立主持的课题,按时间顺序排列)
1.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
2.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湖南省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实践模式与评价指针体系研究》
3.湖南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艺术教育学研究》
4.湖南省社会科学“百人工程”项目:《音乐课程价值研究》
5.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课题:《大学生音乐教育研究》
6.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重点项目:《艺术教育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7.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湖湘文库--湘籍音乐家传》
8.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艺术教育专业研究生网络教学模式研究》
9.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学科共建项目:《广东省艺术培训市场现状调查及规范化管理对策研究》
10.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粤港澳三地中小学音乐教育比较及交流合作机制研究》
11.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美国音乐教育研究》
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音乐专业大学生农村支教个案追踪研究》
② 如何将民间艺术渗透到各个领域教学的
一、研究缘起
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抒发思想感情,寄托希望和理想,表示祝愿和庆贺,或处于实用与审美的需要所创造的艺术,亦称“乡土艺术”。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华夏民族长期积淀的民族精神与民族价值观,是我们中华儿女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幼儿教育是教育的最基础部分,在幼儿园进行民间艺术教学,将传统的民间艺术引入到幼儿园美术课程中,让孩子们在幼儿阶段就接受民间文化的熏陶,弘扬传承民间文化,增强幼儿对相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从而实现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幼儿教育的双向发展,是所有幼教工作者的义务与责任。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民间文化,而不同的民间文化又造就了不同的民俗文化与民间美术。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文化的传承,学校则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幼儿园都肩负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一直以来,教育机构不重视传统民间文化教育,.他们都忽视了民间文化对中华儿女的教育意义,这样是不妥当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教师要把当地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独特的文化引进教育内容,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同感,加深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奠定基础。
陕西地域内广泛地流传着民间艺术。陕西民间艺术是有很多种类的,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与民间美术,它们体现了陕西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土人情,反映着陕西人民生活中形成的信仰观念与价值体系。我园处于文化古都陕西西安,临近书院门和碑林博物馆,有浓郁的民间工艺氛围。我们将民间艺术与幼儿园美术教育紧密相连,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有目的、有计划、有深度使民间艺术进入到每个班级、每个孩子身边,将民间艺术渗透到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去,与幼儿互动、互助完成各项作品并展示于园内、班级。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提高幼儿初步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了解祖国的民间美术重要性。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探讨民间艺术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及其与儿童和幼儿园美术课程的内在联系,由此说明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美术课程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培养孩子对民间工艺的兴趣
(二)研究意义
本研究以民间艺术与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结合为研究对象,有利于传承民间文化知识,有利于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有利于丰富幼儿园美术课程内容。
三、研究内容
1、如何突现民俗特色,创设与美术教育相适应的富有民间艺术气息的环境和创设民间文化氛围。
2、根据主题收集与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应的民俗特色美术教育的资料与素材。
3、如何结合民间艺术开展幼儿美术教育,引导幼儿对民间艺术的进一步感受和创造性的表现
4、如何创设富有民族特色的美工区,提供丰富充足的活动材料,师幼互动,设计形式多样的美工制作方法。
四、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碑林区东木头市幼儿园小一班27名幼儿、中一班33名幼儿、中二班34名幼儿、大一班36名幼儿、大二班36名幼儿,共计166名幼儿为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在青少年中如何有效地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教育活动深入挖掘、总结和分析。
2、问卷调查法:有针对性地在一定范围内发放问卷,对需要了解的信息进行调查,收集好问卷后,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
3、访谈法:对于在开展幼儿民间工艺文化艺术教育活动中出现的特殊案例进行访谈,正面接触,通过谈话、交流的方式了解问题所在,收集第一手资料,之后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六、研究综述
我们查阅了相关文献,发现关于民间艺术的研究有上千篇文章,从总体上看,这些文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民间艺术价值意义方面的,另一类是有关民间艺术应用方面的。我们可以看出,关于民间艺术的研究是不少的,但是关于民间艺术作为与美术活动相结合在幼儿园应用的研究还比较欠缺的。
七、概念的界定
民间艺术是中国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用来反映人民大众生活、思想情感与愿望的一种艺术形式。民间艺术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中国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了解民间艺术,我们可以将民间艺术的特征归结为以下几点:1、民众性;2、原发性;3、民族性;4、地域性。
在本文的研究中,民间艺术主要包括剪纸、刺绣、编织与泥塑等方面内容。
八、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12年1月---3月)
1、已开展的相关活动的调查:资料和数据收集
2、进行资料和数据分析
3、制定研究计划
(二)第二阶段:课题研究阶段(2012 年4月---2012年12月)
1、课题开题
2、进行家长对民族民间文化认知和态度的调查,了解幼儿对民间工艺的认知情况。
3、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实施活动
4、完成中期成果报告
(三)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1月---2013年4月)
1、完成课题报告
2、课题组成员交流和总结
3、召开结题会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一)论文:在小班开展泥塑活动的指导策略研究
(二)论文:在中班开展剪纸活动的指导策略研究
(三)论文:在大班开展刺绣活动的指导策略研究
(四)论文:在大班开展编织活动的指导策略研究
(五)编辑《幼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教育案例》
(六)各年龄段幼儿的民间美术作品展
(七)利用幼儿的民间美术作品创设幼儿园环境
(八)编制园本课程——幼儿民间美术
十、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
(一)扎实的实践经验
我园自开展了区域活动以来,就开始对美术区角中渗透民间文化艺术教育活动,在美术集体教学活动中制订了民间艺术教育内容,组织幼儿进行民间艺术作品的展示和比赛活动。组织教师在区域活动和美术教学中,探讨民间艺术教育活动的观察和指导。在这一系列的课题研究中,我课题组成员积累了丰富的民间艺术教育教学活动实践经验,课题组成员有多篇区域专题论文交流、发表。
(二)研究队伍
本课题组成员都是幼儿园骨干教师,每位教师都有丰硕的研究成果,均有多篇论文在CN、省、市等级别的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获过全国、省、市等级别的一、二、三等奖。因此,作为本课题的核心成员能发挥较好的带头作用。
(三)条件保障
1、制度保障。制作课题管理条例,规范学习、研究制度,使课题研究制度化、规范化。运用激励机制,重奖科研成果,激励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整体推进教师队伍和科研兴园。
2、经费保障。幼儿园设立专项课题研究经费,保证研究过程中各项经费的使用, 所需物品的供应,教师研究成果的奖励等,确保课题研究活动正常开展。
3、技术保障。聘请专家担任本课题的顾问,指导课题研究工作,重在提高研究人员的整体素质,推荐参加各级培训,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建立读书制度。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组成员会议,讨论交流实验成果,部署课题研究,巩固发展和推广研究成果。
4、时间保障。每周针对本周活动开展一次年级组内讨论活动,每月开展一次课题组研讨活动。课题研究与幼儿园工作相协调,规划课题研究与幼儿园整体发展目标相协调;安排研究工作与幼儿园日常工作相协调;做到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同步发展,共同提高。
③ 如何开展山区小学艺术教育课题开题会发言稿
一、农村小学科技教学的现状农村小学科技教学意识尚且较为淡薄目前,农村小学的科技教学意识还不够完善,在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尚需很多因素的注入,小学的科技创新意识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从小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在学生的智慧发展与启迪上也尤为重要,通过设立科学创新教育实验班级,激发学生的科技求知欲和对科学的兴趣,使很多学生对科学素养与科技创新精神不再充耳不闻。1、家庭因素对农村小学科技教育的影响由于农村对科学的认识不够深切,很多时候家长都不会十分支持学生对科技创新研究的活动,家长的科学素养直接影响到了学生本身对科学的敬畏心态,很难细致的深入科学理念与创新手段。所以,家庭因素的影响对农村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要在每个家庭出发,影响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意识。2、社会因素对农村小学科技教育的影响城乡差距的影响,让很多农村家庭对科技教育知之甚浅,尤其是乡镇对比于城市的发展而言尚且较为落后,很多科技还没有及时应用,对科技创新的观念还不是很清晰,这直接影响到小学科技教育,所以需要从社会和家庭两方面入手完善农村小学科技创新教育。二、对于农村小学科技教学创新的方向1、树立农村小学生的世界观与创新思维创新是一个不朽的话题,农村小学科技创新教育也是不灭的发展途径,只有在完善小学科技创新课程的过程中,树立其完整的世界观才能更好的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问卷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都纷纷表示赞成与积极参与,学生都愿意在放眼当今社会形势的时候让自己也立于不败之地,努力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对事物的认识逐渐成形,对创新的认识也日益加深,尤其是小学科技创新意识一直处于水涨船高的必然阶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形成惰性心理情绪,所以在辅助学生提升人生观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对创新思维意识的教育。2、延伸科技创新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概念除了要努力完善学生的世界观与观察事物的认知角度之外,还可以延伸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概念,从微观角度上升到宏观角度来思考,把科技创新作为一种理念来普及推广,让学生了解的科技产品,接触前所未有的思维理念,完善自己生活中缺失的乐趣,弥补儿时留下的遗憾,也不同程度的缩短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三、如何开展农村小学科技创新教育1、强调开展边远山区农村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在农村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的开展过程中,要正视偏远地区的教育落后现状,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渐渗透给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强调科技创新教育对边远山区农村小学的重要性。譬如:在城市里的学生很有可能在小时候家长就通过很多途径灌输科技创新的概念,但是身在农村长大的学生对于很多新奇事物都没有接触过,对于那些新鲜事都很好奇,想一探究竟,只是苦于没有发现的途径与接触的机会,所以,强调偏远地区农村小学教育的科技创新重要性也对教育措施和方法有着实质性的帮助。2、加强边远山区农村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的方法及措施在加强边远山区农村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针对学生的眼界突出教育创新手段,还需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特长,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完善创新思维的不合理部分,让学生自己判断事物的正确与否,让学生自己对科技创新有着主动研究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在创新能力,在课堂上创造科技情景,还可以定期开展发明对对碰,给学生留一个科技角,让学生在每个时期都能够有自己的小发明,定期相互交流学习,看着自己的创新发明在时间的推动下越来越优秀,可以更深层次的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以便更好的开展农村小学科技创新教育。3、鼓励农村小学生科技创新探索精神倡导多样教学方法在开展农村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的时候,除了教师的参与还需要多鼓励学生自己提出不同的想法,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协作,创建一个多样的农村小学科技创新课堂,老师只是作为引航的灯塔,在适时地给予正确的意见,提出合理的引导,的还是要尊重学生自己的初衷,不能扼杀学生对科技创新萌发的意识,同时增强学生的科学素质。四、结语综上所述,对于西部农村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要基于学生对科技的认知,为学生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科学殿堂,让学生在科学的世界遨游,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保驾护航。
④ 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课题寻找
(1)关于美育的基础理论与交叉学科研究
针对“十一”期间,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基础性理论研究不足的问题,“十一五”期间,将积极开展美育、艺术教育与社会学研究,美育、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独特功能的研究;美育、艺术教育与科学学研究;美育、艺术教育与工程学研究;美育、艺术教育与艺术学研究,人的文化需求与美育的关系研究;美育、艺术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地位的研究;不同教育阶段的美育、艺术教育的价值研究。
(2)关于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系列研究
这一系列研究旨在揭示美育与艺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独特价值。“十一五”期间,将注重进行美育与艺术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发展的理论及有效途径研究;在媒体文化语境中美育与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及有效途径的研究;超常儿童的艺术学习需求研究;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的艺术治疗研究;美育与艺术教育提高全体师生审美素养的理论及有效途径研究。
(3)关于学校艺术课程改革的系列研究
以2001年为开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实验的阶段。美术、音乐、艺术新课程实施以来,产生了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十一五”期间,将继续深入开展全国学校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调查与对策的研究;艺术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建立艺术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提高学校艺术教育师资素质、建设高水平艺术教育研究队伍的研究;开发与优化优秀传统艺术教育资源的研究;提高农村与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艺术教育质量的研究。
(4)经济审美化趋势与美育、艺术教育的系列研究
20世纪后半叶,国际上出现了经济审美化趋势。进入21世纪,我国的经济审美化趋势也越来越显著,如何通过艺术教育,特别是艺术设计教育来迎接这一挑战,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十一五”期间,将积极进行经济审美化趋势与美育、艺术教育的研究;我国经济审美化语境中的艺术教育研究;艺术教育和企业科技创新关系的研究。
(5)美育与艺术教育的管理学研究
在美育领域研究中,美育与艺术教育的管理学研究是最薄弱的环节。“十一五”期间,将新设美育、艺术教育管理学研究,文件管理、政策方针管理、艺术教育活动管理及艺术教育资源等方面管理方面的课题,鼓励研究者开展这一方面课题的研究。
⑤ 重庆课题一百艺术教育整体好不好,比如空乘,表演,播音主持教得怎么样
您好!小编这里建议您多去几个培训学校看一下,多看一个就多一个选择。下面小编给您整理了几条关于选择艺术培训机构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对您有帮助哦!建议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培训机构哦~~~
1、课程设置很关键
你选择的机构,课程设置合理么?艺考生在学习阶段,教师讲的内容应该以考学为主,而不是太过于专业性的东西。因为考上大学后,连续四年都会学习这些知识,现在讲了,一浪费时间,二考试不考,有什么用?
2、退休教授是噱头
很多机构主打知名退休教授的牌,但说实话,跟这些退休教授学习的意义不大。第一,这些教授年龄已经很大了,逐渐和现代艺考节奏脱轨,并不能帮助你取得实质的提高。第二,退休老教授的精力有限,很多人都是走过场,口头指点一二,并没有实际作用。
3、成绩好仅供参考
确实,现在有些大机构,整天吹嘘自己的明星学员,可是这跟你们有什么关系?你冷静分析一波,明星学员哪一个不是自身条件都非常优秀,而且从小就开始学习,甚至还有家庭的熏陶?他只是碰巧去了这个机构而已,换句话说,以他们的实力,在哪个机构学习都能考进中戏、北电、上戏。而你如果盲目跟风,他去哪里你去哪里,你考虑过学费?教学方式?大家如果一窝蜂都去了,一个班挤上三五十个人,老师还怎么教?课堂上学不到知识,还得花钱补小课,得不偿失。
4、小班授课偷着乐
上面讲到一个班20个人,老师就很难教了,不是说老师能力不行,是指针对性、指效率不行。老师一对一,跟对二十、对五十效果能一样么?自己想想吧,艺术专业手把手教效果最好,如果这个机构一个班人很多,那你等着被耽误吧。
5、费用贵不一定好
虽说一分钱一分货,那要看钱花在哪了。钱花在培训老师身上,那是一分钱一分货,钱花在硬件上,那是让艺考生花钱去享受,不是去学习的。所以一个机构场地大小,硬件配套其实不重要,关键看师资力量。说句不好听的,很多家长不让孩子吃苦,不忍心锻炼孩子,学艺术参加艺考非要弄得跟上贵族学校一样,那你还不如直接送孩子出国镀金,或者干脆含在嘴里。
6、总升学率是王道
什么叫总升学率?就是这个机构的所有专业所有学生整体的升学率。为什么说它是王道?你想,每年机构都会出几个优秀学员吧,都是些俊男靓女,她们这种是属于搁哪里都能考上大学的学生。我们应该关注所有学生的升学率,而不只是这群人的。好的机构,好的老师,应该有能力让专业普通的孩子变优秀,让专业差劲的学生变普通,力求帮助所有学生都能考上理想的。
艺考培训机构这两年越来越多,每家噱头都不一样,让学生和家长选择起来很麻烦,希望这些建议可以帮到你们。有一点要切记,那些变着法向你乱收费的机构,直接去法院告,一告一个准。
⑥ 幼儿园艺术表现力课有哪些形式
一、课题的提出 艺术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纲要》中明确指出了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应注重幼儿的艺术感受力和在艺术创造中的个性化表现。 幼儿期是幼儿获得表现力的最佳时机。我们反思目前幼儿艺术教育现状,发现仍然存在误区:在课程设置方面,艺术教育活动流于教授表面性的一些东西;在艺术创造方面,仍然偏重艺术知识和技法的教授,忽视幼儿对艺术的感受,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等。针对以上存在误区,结合我园幼儿艺术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我们提出了“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力的研究”这一课题。旨在通过研究,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提高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促使教师通过参与研究自身获得发展,从而使我园的办园水平整体得到提高。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目标 (一)概念界定 1、艺术:艺术是通过塑造具体形象,创造性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主要是指对幼儿进行美术、音乐、文学的教育。 2、艺术表现力:指通过对美的事物、美的作品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感染人,调动人的积极情感,激发人们运用多种方式创造性地表达对事物、作品的理解。 3、幼儿艺术表现力:指幼儿通过认识和感受生活中的声音、色彩、符号、标记以及学习文学作品、音乐、舞蹈、美术等,运用多种方式,积极地、有个性地、创造性地表达自己所获得的情感和体验。 (二)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引导幼儿主动地参与艺术表现,对周围生活环境美和艺术作品能产生敏锐的感受力、欣赏力和表现力,能大胆乐意地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意愿和思想,使艺术教育真正为幼儿的发展服务。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积极探索幼儿园艺术教育的规律和方法,寻找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力的有效途径。 三、理论依据 1、马克思的美育观:艺术对于形成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发展人的潜力,具有无可争辩的意义。 2、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其中最高层次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人对美的需要就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之一。生活中总是只有少数人能够通过艺术创作活动,获得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大多数人只能通过艺术欣赏、艺术的陶冶和感染,使自我得以实现。 3、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的发现使当今教育把注意的焦点指向艺术教育,引起了对艺术教育的重视。 四、研究原则 1、生活化原则; 2、情感陶冶原则; 3、普遍性原则; 4、主体性原则 5、游戏性原则。 五、研究的内容和措施 (一) 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主要从音乐、美术、语言这三大学科领域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研究的内容和要求上各有侧重点,小班:愿意参加艺术活动,会运用已有生活经验进行简单的表现和创造。中班:体验在艺术活动中进行交流、合作的快乐,能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自己的理解、想象和情感。大班:学习使用多种艺术手段,提高体验和表达艺术情趣的能力,使表现更具个性化。 (二)研究的主要措施 1、创设艺术教育环境。 (1)营造艺术氛围。 (2)搭建表现平台 2、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1)教学内容的多元化策略。 (2)教学手段的整合性策略。 (3)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策略。 3、引发、释放、发挥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 (1)发掘幼儿表现力的基础 (2)激起幼儿表现欲望 (3)开发幼儿表现创意 (4)指导幼儿表现技巧。 (5)张扬幼儿表现个性 (6)评价幼儿表现效果 六、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全园幼儿 (二)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2、行动研究法 3、个案研究法 七、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为三年,实施时结合幼儿特点,层层推进,不断深化。具体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6.3---2006.6)确立课题名称,撰写方案,进行申报立项阶段; 第二阶段(2006.9---2008.6)组织实施,进行研究阶段; 第三阶段(2008.9 ---2008.12)评鉴,结题论证阶段。 八、研究的主要过程 本课题从制定方案到组织实施,在区教科室领导的指导下,方案前后进行了三次修改,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优美的艺术教育环境,为幼儿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1)营造艺术氛围,让幼儿感受艺术。幼儿所生活的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语言”,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挖掘周围环境中潜在的艺术教育的价值,充分利用幼儿园的各种环境因素,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艺术美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幼儿园无论从大环境的创设到班级环境的布置,到处都充满着艺术的气息。走进幼儿园,主题背景墙上“艺术童年,诗意家园”八个字点明了我们的课题,我们将“一本书(文学)、一支笔(美术)、一串音符(音乐)”三个子课题,巧妙的设计在主题背景墙和园标上。在幼儿园的三个楼层层面也分别创设了不同的艺术环境:一楼是文学的世界,二楼是美术的殿堂,三楼是音乐的舞台。在每个班级中,我行我“绣”(刺绣)、千“编”万化(编织)、变废为宝等“一班一品”特色氛围也非常浓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幼儿时刻都在感受艺术的美。 (2)搭建艺术表现平台,让幼儿大胆展示。我们大家都知道,幼儿园艺术环境的创设很关键的是让幼儿成为环境的设计者和创造者,追求环境与幼儿之间的“对话”,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园现有的空间为幼儿创造表现自我的平台。首先在三个楼层中,我们在底楼设计了大嘴巴童话剧场、阅读长廊、成语故事和古诗天地,让幼儿细细地“品”;二楼开放各种手工作坊,每学期我们根据课题需要,设立了不同的区,如创作区(刺绣编织区、创意制作区)、绘画区—美术室,以及软包版面上老师精心辅导的体现美术中各种表现手法的幼儿作品等,我们在这些区域中根据主题投放了各种材料,让幼儿大胆地“绣”; 三楼的“乐器坊”、“大舞台”,也充分发挥了其功效,幼儿在这里能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艺,尽情地“舞”。其次,每班在游戏区域中都设立了幼儿展示自我的动手区、表演区。这些平台的搭建,为孩子提供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平台,更为幼儿的创造性表现开拓了无限的空间。 2、多样的教学措施,为幼儿艺术表现力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1)教学内容的多元化策略。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一种表现。为了体现教育既回归幼儿生活,又走向幼儿生活世界的理念,我们在选择艺术教育的内容时,除了注意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之外,还注意做到以下几点:第 一、内容的适切性,即选择的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满足幼儿的兴趣,引起幼儿的共鸣;第 二、内容的系列性,首先根据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艺术活动内容。小班选择了一些内容简单、主题鲜明的内容,而大班则选择一些表演性、操作性强、寓意深远的内容。其次再根据作品内容的难易、目标的深浅循序渐进地安排。在课程的设置中,结合课题需要:语言主要增加文学的欣赏和穿插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如桃树下的小白兔、卖火柴的小女孩,梨子提琴、金色的房子、萝卜回来了等),尤其增加我国著名作家金波的幼儿文学作品,因为他的作品很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美术主要是把一些民间艺术(剪纸、印染、编织、刺绣)引进我们的课堂,同时适当增加世界名画,进行“我与大师对话”“我和大师比一比”,如中班毕加索的《脸》、大班《梦》、马蒂斯的《跳舞的颜色》、梵高的《向
⑦ 张莉的教育科研
发表的学术论文 :
《李焕之音乐创作中对中国传统音乐旋律音调的运用》,《福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从琴曲到筝乐---对李焕之古筝协奏曲〈汨罗江幻想曲〉的音乐分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四期;《古典乐韵----李焕之对中国古典音乐的继承与创新》,《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共计十多篇论文。
承担课题项目:
省立项《合唱艺术对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作用及其在音乐疗法中的实施与研究》课题组成员; 校立项《福州大学音乐学专业发展的实践与理论探索》课题组成员;省立项《闽籍音乐家李焕之音乐研究》项目负责人。
承担的教学任务
承担校选课程:《合唱艺术》《交响乐欣赏》; 音乐专业课程:《视唱练耳》四、近几年的培训进修情况: 2004-2006年在师大音乐学院学习研究生课程,并已通过音乐学硕士生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考试和硕士学位论文,并获得硕士学位; 2005年参加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合唱指挥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并通过严格的考核;
2005年1月9日-16日参加在厦门举办的第二届“走进欧洲合唱音乐”指挥讲习班的学习,并获得“研修一级水平”结业证书; 2006年7月参加第四届厦门国际合唱节。在合唱节期间观摩学习了世界各地优秀的合唱; 2007年5月参加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中美视唱练耳艺术周”学习活动;
2008年5月参加西安音乐学院举办的“中俄视唱练耳艺术周”学习活动;
2009年5月参加中国合唱协会举办的合唱指挥高级研修班学习。
近几年的获奖情况:
担任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女声合唱团常任指挥,参加第九届中国(澳门)合唱节获金奖;
参加广州番禺首届星海杯国际合唱节获铜奖;
参加福建省第十届音乐舞蹈节合唱比赛获银奖;
参加福建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节“迎奥运”大学生合唱比赛获一等奖;
担任福州大学学生合唱团指挥,参加福建省第十届音乐舞蹈节合唱比赛获银奖。荣获2007年福州大学优秀教师称号;荣获2009年福州大学教学优秀奖二等奖。
⑧ 刘欣的主要科研成果
论文成果:1.刘欣、尹爱青:意大利普通学校音乐教师培养的现状及启示.《中国音乐》 2010.122.刘欣:合作·交流·分享——世界音乐教育研究委员会第23届专题研讨会会议述评.《中国音乐教育》 2010.114.刘欣、尹爱青:意大利普通学校音乐教师培养的现状及启示——基于音乐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视角.《中国音乐教育》 2010.85.刘欣、尹爱青:西方国家中小学学校音乐活动比较研究——以德国、美国、意大利为例.《外国教育研究》2010.56.刘欣、尹爱青:承载历史,回溯辉煌—记意大利博洛尼亚爱乐学院对欧洲音乐文化发展的贡献.《人民音乐》 2010.37.刘欣、尹爱青:中国高师钢琴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探究.《中国音乐》 2009.28.刘欣:旅意钢琴家唐丽娟归国音乐会有感.《钢琴艺术》 2008.99.刘欣:小议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活动组织能力的培养. 《东北师大报》2008.4.10.刘欣:如何培养学生音乐活动组织能力.《中国教育报》 2007-10-0111.尹爱青、刘欣:20世纪外国主要音乐教育体系的课程范式研究.《人民音乐》2006.1012.刘欣:新课程改革引起的思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对儿童钢琴教学的反思.《艺术教育》2006.313.刘欣:西方外国音乐教育体系之比较研究.《东北师大学报》 2002.3.14.刘欣:唤醒儿童心中的缪斯——20世纪三种外国音乐教育体系之比较研究.《中国音乐教育》2001.7著作与教材:1.当代小学音乐活动课程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2.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参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73.音乐课程与教学论(参编).东北师大出版社,2006.124.新课程音乐教学法(参编).东北师大出版社,2005.125.钢琴基础教程(参编).吉林音像出版社,2003.86.当代主要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法 (参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主持的课题:1.主持:小学音乐课外活动的实践研究,2010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教育学重点课题;2.主持:高师《钢琴》课程教学改革探索,2005年,省级一般教改项目;3.主持:影响音乐审美创造性的障碍因素分析,2001年,校青年基金课题;4.主持:中意音乐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的比较研究,2009年,校教师教育研究课题。获奖成果:1.当代小学音乐活动课程研究,东北师范大学优秀著作奖,2011.032. 20世纪外国主要音乐教育体系的课程范式探究,吉林省第六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123.高师钢琴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探究,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2009.024. 关注音乐活动课程: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活动组织能力的培养初探,第二届全国音乐教师教育论文征集评选活动一等奖,2007.075. 高师钢琴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探究,首届钢琴教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006.096. 为孩子插上一双理想的翅膀—一份培养儿童学琴兴趣的个案调查,第三届全国音乐教育优秀论文三等奖,2006.097. 二十世纪音乐教育体系之心理依据的分析,“香港中文大学社会与教育科学应用论文奖”,2000.078.第三届东北亚国际钢琴艺术节决赛银奖,2012.099.2010年纪念肖邦诞辰200周年钢琴比赛四手联弹组银奖,2010.910.“海伦钢琴”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师演奏与交流活动四手联弹组优秀奖,2009.1011.获“东师青年学者”荣誉称号,2012.5
⑨ 幼儿的艺术感受与欣赏,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课题的提出
艺术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纲要》中明确指出了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应注重幼儿的艺术感受力和在艺术创造中的个性化表现。
幼儿期是幼儿获得表现力的最佳时机。我们反思目前幼儿艺术教育现状,发现仍然存在误区:在课程设置方面,艺术教育活动流于教授表面性的一些东西;在艺术创造方面,仍然偏重艺术知识和技法的教授,忽视幼儿对艺术的感受,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等。针对以上存在误区,结合我园幼儿艺术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我们提出了“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力的研究”这一课题。旨在通过研究,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提高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促使教师通过参与研究自身获得发展,从而使我园的办园水平整体得到提高。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目标
(一)概念界定
1、艺术:艺术是通过塑造具体形象,创造性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主要是指对幼儿进行美术、音乐、文学的教育。
2、艺术表现力:指通过对美的事物、美的作品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感染人,调动人的积极情感,激发人们运用多种方式创造性地表达对事物、作品的理解。
3、幼儿艺术表现力:指幼儿通过认识和感受生活中的声音、色彩、符号、标记以及学习文学作品、音乐、舞蹈、美术等,运用多种方式,积极地、有个性地、创造性地表达自己所获得的情感和体验。
(二)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引导幼儿主动地参与艺术表现,对周围生活环境美和艺术作品能产生敏锐的感受力、欣赏力和表现力,能大胆乐意地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意愿和思想,使艺术教育真正为幼儿的发展服务。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积极探索幼儿园艺术教育的规律和方法,寻找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力的有效途径。
三、理论依据
1、马克思的美育观:艺术对于形成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发展人的潜力,具有无可争辩的意义。
2、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其中最高层次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人对美的需要就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之一。生活中总是只有少数人能够通过艺术创作活动,获得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大多数人只能通过艺术欣赏、艺术的陶冶和感染,使自我得以实现。
3、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的发现使当今教育把注意的焦点指向艺术教育,引起了对艺术教育的重视。
四、研究原则
1、生活化原则;
2、情感陶冶原则;
3、普遍性原则;
4、主体性原则
5、游戏性原则。
五、研究的内容和措施
(一)
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主要从音乐、美术、语言这三大学科领域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研究的内容和要求上各有侧重点,小班:愿意参加艺术活动,会运用已有生活经验进行简单的表现和创造。中班:体验在艺术活动中进行交流、合作的快乐,能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自己的理解、想象和情感。大班:学习使用多种艺术手段,提高体验和表达艺术情趣的能力,使表现更具个性化。
(二)研究的主要措施
1、创设艺术教育环境。
(1)营造艺术氛围。
(2)搭建表现平台
2、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1)教学内容的多元化策略。
(2)教学手段的整合性策略。
(3)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策略。
3、引发、释放、发挥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
(1)发掘幼儿表现力的基础
(2)激起幼儿表现欲望
(3)开发幼儿表现创意
(4)指导幼儿表现技巧。
(5)张扬幼儿表现个性
(6)评价幼儿表现效果
六、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全园幼儿
(二)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2、行动研究法
3、个案研究法
七、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为三年,实施时结合幼儿特点,层层推进,不断深化。具体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6.3---2006.6)确立课题名称,撰写方案,进行申报立项阶段;
第二阶段(2006.9---2008.6)组织实施,进行研究阶段;
第三阶段(2008.9 ---2008.12)评鉴,结题论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