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急求小学数学中后进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小故事,是小故事哦!
一只猫紧紧追赶着一只老鼠。 就在猫将要抓住老鼠的时候,老鼠正好跑到一个圆形的池塘旁边,纵身跳入池内,猫抓了个空。猫舍不得这顿即将到口的美餐,于是盯住老鼠,在池边跟着老鼠游泳 方向跳动,想等老鼠爬上岸来时抓住它。 请问猫奔跑的速度至少是老鼠游水速度多少倍,猫才能看住老鼠,使得老鼠一上岸,就被猫逮住?假设老鼠和猫都非常聪明,它们可以任意改变运动方向而不影响速度
经过我几何画板模拟测试,如果老鼠跑到半径得0.378处垂直于半径跑,猫无论是按原方向追还是掉头追都要是老鼠得3.32倍才能追上,因此3.14倍是不对的
⑵ 小学数学教学故事2000字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1+2+3+ ..... +97+98+99+100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 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1+2+3+4+ ..... +96+97+98+99+100100+99+98+97+96+ ..... +4+3+2+1=101+101+101+ ..... +101+101+101+101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从此以后高斯 小学的学习 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 数学基础 ,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蒲丰试验一天,法国数学家蒲丰请许多朋友到家里,做了一次试验.蒲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白纸上画满了等距离的平行线,他又拿出很多等长的小针,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的一半.蒲丰说:“请大家把这些小针往这张白纸上随便仍吧!”客人们按他说的做了。蒲丰的统计结果是:大家共掷2212次,其中小针与纸上平行线相交704次,2210÷704≈3.142。蒲丰说:“这个数是π的近似值。每次都会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掷的次数越多,求出的圆周率近似值越精确。”这就是著名的“蒲丰试验”。数学魔术家1981年的一个夏日,在印度举行了一场心算比赛。表演者是印度的一位37岁的妇女,她的名字叫沙贡塔娜。当天,她要以惊人的心算能力,与一台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展开竞赛。工作人员写出一个201位的大数,让求这个数的23次方根。运算结果,沙贡塔娜只用了50秒钟就向观众报出了正确的答案。而计算机为了得出同样的答数,必须输入两万条指令,再进行计算,花费的时间比沙贡塔娜要多得多。这一奇闻,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沙贡塔娜被称为“数学魔术家”。工作到最后一天的华罗庚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从小喜欢数学,而且非常聪明。1930年,19岁的华罗庚到清华大学读书。华罗庚在清华四年中,在熊庆来教授的指导下,刻苦学习,一连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后来又被派到 英国留学 ,获得博士学位。他对数论有很深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他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走遍了20多个省、市、自治区,动员群众把优选法用于农业生产。记者在一次采访时问他:“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他不加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后一天。”他的确为科学辛劳工作的最后一天,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⑶ 求小学三年级数学典型的教学设计,教学故事!急……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搭配、排列、组合问题
吉林省通化兴华教育中心通钢二小 于凤致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2页例1、例2、例3及练习中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
1、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搭配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学会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难点:
怎样搭配、组合、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大家有兴趣去数学乐园玩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数学广角》中的问题,共同感受数学带给我们的乐趣。
(板书:数学广角)(设计意图:揭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自主、合作、探究搭配、组合、排列方法
(一)、讨论合作,探究搭配方法
1、尝试搭配:今天是聪聪小朋友的生日,家人为她准备了生日晚会,但是她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愿意帮助她吗?我们一起来看:
聪聪有2件上衣,3件下装,有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2、思考讨论。
(1)引导思考:用2件上衣和3条下装搭配,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动手利用学具摆一摆。
(2)小组交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参与指导小组活动。
3、展示汇报:现在哪组来汇报?你们是怎么想的?用什么方法记录的?请同学到前面来展示。
4、观察比较
学生总结:经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先定衣服,再配下装,第一件衣服可以配3天下,第二件衣服又可以配3天下装,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另一种方法是先定下装,再配衣服,第一条下装可以配2件衣服,第二条下装也可以配2件衣服,同样地第三条下装又可以配2件衣服,一共也是6种搭配方法。可见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课件演示)
5、掌握方法:
看来有顺序地连一连、排一排能帮助我们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所有的搭配方法找出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像我们刚才说的穿衣服时要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就一定要有顺序地排列。(板书:有顺序地排列)
(设计意图:通过尝试搭配、思考讨论、展示汇报、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探究搭配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善于总结)
(二)、动手实践、探究简单的排列方法
1、实践操作:
同学们真聪明,为了鼓励同学们学好数学,数学乐园特地为大家介绍三位数字朋友,分别是数字:9、7、3我们可以用它们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请同学们运用手中的卡片,动手做做看,师巡视,并参与小组活动。
2、汇报交流:你是怎样排列的?
3、展示提高:谁能到前面展示一下,并说明你是怎样做到不遗漏、不重复的?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探究,总结方法。)
(三)、运用学法、解决简单的组合问题
1、出示问题: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c组球队如下:如果每2个队踢一场,一共要踢多少场?
2、小组合作:如果将四个小图标摆成一个正方形怎样连线?
如果将四个小图标一字排开怎样连线?
3、汇报展示: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综合运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1、走进数学乐园:抢椅子:猜一猜抢到椅子的是哪2个小朋友,有几种可能?
2、拍照: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3、搭配早餐: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
4、用卡片组数:卡片上的数,能组成多少种不同的两位数?
5、选定路线:从儿童乐园经过百鸟园到猴山有多少条路线?
6、合影:4个小朋友每个人都想和聪聪、明明各照一张,一共能照多少张?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鼓励学生把数学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实践应用、拓展提升
1、排列汉字:“辣、不、怕”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2、交换角色:三个小朋友分别演:小红帽、大灰狼、猎人,他们的角色可以怎样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排列中国汉字,让学生体会中国汉字的独特,通过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吸引学生。)
五、激发兴趣、鼓励探究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游览了数学乐园,深刻地感受到了数学带给我们的快乐,只要同学们肯动脑筋、善于发现,就一定能够能发现其实数学无处不在,她带给了我们无穷的乐趣。希望同学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学习中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⑷ 小学 数学 教学 故事
一天,唐僧想考考三个徒弟的数学水平,于是他把徒弟们叫到面前,说:“徒儿们,现在我在地上写3个数,你们谁能准确读出来,我就把真经传给他。”
唐僧首先写出:23456。猪八戒迫不及待地说:“这个读二三四五六!”唐僧摇了摇头,说:“八戒,多位数的读法是有规律的。每个数字从右到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和万位。只要从左到右把每个数字读出来,并在后面加上万、千、百、十就可以了,只是需要注意,最后一个数字不要读‘个’。所以,23456读作二万三千四百五十六。”
唐僧又写出:130567。孙悟空马上说:“这太容易了,读作十三万零千五百六十七。”唐僧又摇了摇头,说:“遇到0,要特别注意,当一串数中间有0时,只要读零就可以了,它后面的数位不要读出来。所以这个数应该读作十三万零五百六十七。”
第三个数是120034。沙和尚想了想说:“应该读作十二万零零三十四。”唐僧叹了口气,说:“如果一串数中有连续的几个零,读一个就可以了。所以这个数要读成十二万零三十四。徒儿们,你们的数学都学得不太好,还得继续努力呀,真经暂时不能传给你们呀!”
⑸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故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课件(或挂图)、各种钟表,钟面模型,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课件出示主题图,其中的钟面时刻为11:59)这是春节联欢晚会现场。看墙上的大钟,你能告诉大家,现在是几时几分吗?新年钟声就要敲响了,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
师生一起倒计时:15,14,13,…,1。
师: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板书:秒)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还用到时间单位秒?
学生可能会举例:火箭发射、跑步比赛等。
二、自主探索,学习1分=60秒
1.探索计量“秒”的工具。
师:像“秒”这样小的单位又该怎样计量呢?这里有一个钟表店(课件出示),你认为哪些钟表是可以计量“秒”?把你的想法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广泛发表意见。可能会有以下的发现:
(1)电子表(或钟)。
(2)有秒针的钟表。
(3)秒表。
2.学习1分=60秒。
师:电子钟表、秒表以及有秒针的钟表都可以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现在请大家拨一拨你手上的钟面,你有什么发现?(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就提示:分针走1格,秒针走多少?秒针走1圈,分针走多少?)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在反馈汇报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秒针和分针的运行关系,即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1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3.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要求学生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三、体验1分钟有多长。
1.建立1分钟的观念。
师:1分钟到底有多长呢?我们来仔细地看一看。
教师接通钟面的电源,让学生静静地观看钟面上的秒针走一圈。
师: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现在给你们1分钟时间,要求第1、2、3大组同学从做口算、画画、写一段话中任意选一件做,第4组的同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反馈。
教师强调:尽管1分钟很短,但好好利用它可以做许多事情。
2.联系实际,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师:你跑50米需要多少时间?请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长把每个同学的成绩记录下来。比一比,谁跑得最快?
3.初步了解钟表历史。
师:如果没有这些钟表,我们又有什么办法知道时间在1分、1秒地过去呢?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播放课件,出示一些古代计时的工具。
师:有兴趣的同学再去找一些资料,下次开一个新闻发布会。
四、课堂小结
小结后,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
反馈。
师:你估计得怎样?回家后好好验证一下,也可以请爸爸妈妈帮你记录时间
⑹ 小学数学教学叙事故事
我和学生有个小秘密
新接到年级语文实验班数学,看到那些可爱小不点,我什么都不担心,就怕他们对数学没有兴趣,因为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实在浓厚,七、八岁能洋洋洒洒写出千字文章,爸爸妈妈惩罚孩子的办法是不让他看书,想来都有点害怕!
开学以后,最担心的事也就出现了,班上一部分孩子反映出对数学的“淡漠”,家长也和我交换意见,怎么才能让孩子对数学有兴趣呢?实在的,面对一群聪明的孩子,怎样才能让他们喜欢数学呢?对我真是一个挑战!
我除了上课尽量使用电教手段,做一些动画,讲一些故事,“放宽”对他们的管教,让他们慢慢亲近我外,我与学生还有一个小秘密。
只要有家长与我交换意见,我就给他们讲:“学生对数学的没有兴趣,关键在于他们对数学的那份自信的丧失!我们要给予他们自信,他们才会喜欢数学!我打算把考题提前叫一些同学先做一遍” 。有的家长问我这样好吗?我说:“其实,考试不是目的,目的是怎样让他们今后学得更好。”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要考试的题都会在考前3到5天发布到网上,然后一个一个单独对“需要自信”的学生说:“我们隔2天要考试,题老师已经发到网上,你去下来做吧!老师只对你一个人讲了,千万别给其他人说。”于是他们都回去认真的做了一次,还有家长帮忙,考试时他们再次轻松愉快的做了一次。评讲试卷时,我大大的表扬了一番突飞猛进的同学,那时我分明看到了他们开心的笑容!
一个学生在网上这样写到:“昨天, 姜老师把试卷发下来了,我看了一下,等级是A+,错了两道小问题,分数就说明是95分—99分,我唉声叹气地说:要是得了A++就好了,分数是100,平时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成绩会越来越好。啊!这真是我最满意的数学试卷啊。”还有学生这样写:“今天是11月5日,星期三。上午,我们第一节是数学课,姜老师先问:你们是愿意上课还是愿意考试呀?有很多同学都说愿意考试,姜老师一听,就说:数学书放进书包里,把文具盒留在外面,我们一听,异口同声地说:耶!数学考试喽!一会儿,姜老师把试卷发了下来,我们就开始做题了,我做到最后一题的时候,我一看,哈哈!我全会做!我一定能得到100分!”
要知道他们都是数学有点“问题”的孩子,看到她们对数学自信的回归,我心里激动不已。就这样,班里几个上期数学不好的孩子,都“考”到了很好的成绩,上课他们特别的认真,作业虽不算很好,却能较好的掌握新内容。
真正的单元测查更令我高兴,上期班上补考也不及格的A同学也考了84分,他已经成为班上听课认真、积极举手的一员了,也成为了一名自信的孩子。不过我和他的秘密还要进行下去,直到他考得更好。
⑺ 求一篇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故事.
1、高斯级数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数学天才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吗?高斯在小学二年级时,有一次老师教完加法后想休息一下,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求学生算算看,题目是: 1+2+3+4………+96+97+98+99+100=? 本以为学生们必然会安静好一阵子,正要找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怎么算的吗?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将1加至100与100加至1;排成两排想加,也就是说: 1+2+3+4+…………+96+97+98+99+100+ 100+99+98+97+96+…………+4+3+2+1 =101+101+101+…………+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个101,但算式重复两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过了其他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2、鸡兔同笼你听说过“鸡兔同笼”的问题吗?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知道《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 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3、数学优秀小故事:门打开了,进来的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刘建明先生请他坐下,小伙子自我介绍说:“我是内地的导游,叫于江,这次我带领了个旅游团到香港来旅游,听说您的大酒店环境舒适,服务周到,我们想住你们酒店。” 刘建明先生连忙热情地说:“欢迎,欢迎,欢迎光临,不知贵团一共有多少人?” “人嘛,还可以,是个大团。” 刘建明先生心里一阵惊喜:一个大团,又一笔大生意,真是太好了。作为一名导游,于江看出刘建明先生的心思,他记上心来,慢条斯理的说:“先生,如果你能算出我们团的人数,我们就住您们大酒店了。” “您请说吧。”刘建明先生自信的说。 “如果我把我的团平均分成四组,结果多出一个人,再把每小组平均分成四份,结果又多出一个人,再把分成的四个小组平均分成四份,结果又多出一个人,当然,也包括我,请问我们至少有多少人?” “一共多少呢?”刘建明先生马上思考起来,他一定要接下这笔生意,“没有具体的数字,应该如何下手呢?”他不愧是精明的生意人,很快就知道了答案:“至少八十五人,对不对?” 于江先生高兴地说:“一点都不错,就是八十五个人。请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人数最少的情况下是最后一次四等分时,每份为一人,由此推理得到:第三次分之前有1×4+1=5(人),第二次分之前有5×4+1=21(人),第一次分之前有21×4+1=85(人)” “好,我们今天就住这里了。” “那你们有多少男的和女的?” “有55个男的,30个女的。” “我们这儿现在只有11人的房间,7人、5人的房间,你们想怎么住?” “当然是先生您给安排了,但必须男女分开,也不能有空床位。” 又出了个题目,刘建明还从没碰到过这样的客人,他只好又得花一番心思了。冥思苦想之后,他终于得出了最佳方案:男的两间11人房间,四间7人房间,一间5人房间;女的一间11人房间,两间7人房间,一间5人的,一共11间。于江先生看了他的安排后,非常满意,马上办理了住宿手续。一桩大生意做成了,虽然复杂了点,但刘建明先生心里还是十分高兴的。
智斗猪八戒
话说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归来,来到郭家村,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大家都把他们当作除魔降妖的大英雄,不仅与他们合影留念,还拉他们到家里作客。
面对村民的盛情款待,师徒们觉得过意不去,一有机会就帮助他们收割庄稼,耕田耙地。开始几天猪八戒还挺卖力气,可过不了几天,好吃懒做的坏毛病又犯了。他觉得这样干活太辛苦了,师傅多舒服,只管坐着讲经念佛就什么都有了。其实师傅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要不是猴哥凭着他的火眼金睛和一身的本领,师傅恐怕连西天都去不了,更别说取经了。要是我也有这么一个徒弟,也能有一番作为,到那时,哈哈,我就可以享清福了。
于是八戒就开始张落起这件事来,没几天就召收了9个徒弟,他给他们取名:小一戒、小二戒…小九戒。按理说,现在八戒应该潜心修炼,专心教导徒弟了。可是他仍然恶习不改,经常带着徒弟出去蹭吃蹭喝,吃得老百姓叫苦不迭。老百姓想着他们曾经为大家做的好事,谁也不好意思到悟空那里告状。就这样,八戒们更是有恃无恐,大开吃戒,一顿要吃掉五、六百个馒头,老百姓被他们吃得快揭不开锅了。
邻村有个叫灵芝的姑娘,她聪明伶俐,为人善良,经常用自己的智慧巧斗恶人。她听了这件事后,决定惩治一下八戒们。她来到郭家村,开了一个饭铺,八戒们闻讯赶来,灵芝姑娘假装惊喜地说:“悟能师傅,你能到我的饭铺,真是太荣幸了。以后你们就到我这儿来吃饭,不要到别的地方去了。”她停了一下说:“这儿有张圆桌,专门为你们准备的,你们十位每次都按不同的次序入座,等你们把所有的次序都坐完了,我就免费提供你们饭菜。但在此之前,你们每吃一顿饭,都必须为村里的一户村民做一件好事,你们看怎么样?”八戒们一听这诱人的建议,兴奋得不得了,连声说好。于是他们每次都按约定的条件来吃饭,并记下入座次序。这样过了几年,新的次序仍然层出不穷,八戒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去向悟空请教。悟空听了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说:“你这呆子,这么简单的帐都算不过来,还想去沾便宜,你们是永远也吃不到这顿免费饭菜的。”“难道我们吃二、三十年,还吃不到吗?”悟空说:“那我就给你算算这笔帐吧。我们先从简单的数算起。假设是三个人吃饭,我们先给他们编上1、2、3的序号,排列的次序就有6种,即123,132,213,231,312,321。如果是四个人吃钣,第一个人坐着不动,其他三个人的座位就要变换六次,当四个人都轮流作为第一个人坐着不动时,总的排列次序就是6×4=24种。按就样的方法,可以推算出:五个人去吃饭,排列的次序就有24×5=120种……10个人去吃钣就会有3628800种不同的排列次序。因为每天要吃3顿钣,用3628800÷3就可以算出要吃的天数:1209600天,也就是将近3320年。你们想想,你们能吃到这顿免费钣菜吗?”
经悟空这么一算,八戒顿时明白了灵芝姑娘的用意,不禁羞愧万分。从此以后,八戒经常带着徙弟们帮村民们干活。他们又重新赢得了人们的喜欢。
取胜的对策
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著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下面有一个两人做的游戏:轮流报数,报出的数不能超过8(也不能是0),把两面三刀个人报出的数连加起来,谁报数后使和为88,谁就获胜。如果让你先报数,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才能一定获胜?
分析:因为每人每次至少报1,最多报8,所以当某人报数之后,另一人必能找到一个数,使此数与某所报的数之和为9。依照规则,谁报数后使和为88,谁就获胜,于是可推知,谁报数后和为79(=88-9),谁就获胜。88=9×9+7,依次类推,谁报数后使和为16,谁就获胜。进一步,谁先报7,谁就获胜。于是得出先报者的取胜对策为:先报7,以后若对方报K(1≤K≤8),你就报(9-K)。这样,当你报第10个数的时候,就会取得胜利。
蜗牛何时爬上井?
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它趴在井底哭了起来。一只癞(
lai)蛤蟆爬过来,瓮声瓮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井壁太高了,掉到这里就只能在这生活了。我已经在这里过了多年了,很久没有看到过太阳,就更别提想吃天鹅肉了!”蜗牛望着又老又丑的癞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能像它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蜗牛对癞蛤蟆说:“癞大叔,我不能生活在这里,我一定要爬上去!请问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话!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的年纪,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怎么能爬上去呢?”“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总能爬出去!”第二天,蜗牛吃得饱饱的,喝足了水,就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到了傍晚终于爬了5米。蜗牛特别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能爬上去。”想着想着,它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一看原来是癞大叔还在睡觉。它心里一惊:“我怎么离井底这么近?”原来,蜗牛睡着以后从井壁上滑下来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紧牙又开始往上爬。到了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是晚上蜗牛又滑下4米。爬呀爬,最后坚强地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小朋友你能猜出来,蜗牛需要用几天时间就能爬上井台吗?
⑻ 浅谈如何运用小故事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故事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发展与锻炼,是对于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推进。本文将结合实例具体谈谈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以故事作为教学导入
故事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能够发挥很积极的作用,这首先源于学生们对于故事的喜爱与热衷,在教学中适当穿插有意思的小故事,不仅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还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们对于课堂教学更为投入。以故事作为教学导入同样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故事的导入不仅简单易懂,还能够迅速将学生们带到教学情境中,让大家的注意力更为专注。尤其是对于那些有一定难度或者学生们理解与记忆普遍存在障碍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在常规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接受往往存在一定难度,如果能够将知识点融入到故事中往往能够极大地降低教学难度,让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吸收更直观。
“乘法口诀表”是学生们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内容,透过平时的观察我发现,很多学生在背诵乘法口诀时存在着一些障碍。的确,想要让学生们记住这些他们并不理解的计算规律与法则,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为了帮学生们一定程度化解这个难题,教学过程中我会有意识地引入和乘法口诀相关的小故事:九九歌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乘法口诀。远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都有关于九九歌的记载。最初的九九歌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因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所以取名九九歌。大约在公元五至十世纪间,九九歌才扩充到“一一如一”。大约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在所用的一样,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现在我国使用的乘法口诀有两种,一种是45句的,通常称为“小九九”;还有一种是81句的,通常称为“大九九”。
在和学生们讲述乘法口诀表的历史渊源时大家都听得非常认真,对于故事性内容学生们通常都十分喜爱。以这样的小故事为教学导入是很有意义的,不仅能够降低学生们对于背诵乘法口诀表的抵触心理,从故事中也能够给学生们揭示一些口诀表的由来,让大家在背诵时难度更低。这对于学生们的记忆是很有帮助的。
二、用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有效的,学生们在听故事时通常都非常投入,并且能够迅速进入故事情境中。如果故事中有一些思考问题学生们往往也非常愿意参与,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有意思的数学故事通常能够很好地将一些知识融入到故事情境中,学生们在听故事的同时就已经参与思考,并且随着故事的推进逐渐进行相关探究。这个过程很有意义,能够让学生自发地展开对于相关问题的自主探究,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都很有成效,也是故事教学的意义所在。
某次课堂上我给大家讲了如下小故事: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小猴子们热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100个。八戒高兴地说:“大家一起吃!”随后数了数共30只猴子,于是算了起来:100÷30=3……1,八戒指着上面的3大方地说:“你们一个人吃3个吧,我就吃那剩下的1个!”小猴子们很感激,纷纷道谢,然后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悟空回来后小猴子们对他讲今天八戒如何大方,自己只吃一个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个呆子,多吃了山桃竟然还嘴硬,我去找他!”哈哈,你知道八戒吃了几个山桃?
很多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后都哈哈大笑,当我问到“八戒到底吃了几个山桃”时,不少学生都能够马上答道:是10个。借助这个故事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思维也高速运转,正是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才能够让大家快速而准确地找到答案,这是故事教学对于数学课堂的推进良好体现。
三、透过故事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故事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展开研习探究。许多数学小故事中暗含的知识点其实是有一定深度的,然而,当将这些教学内容融入故事情境中后首先能够降低学生们对于相关知识点理解上的难度,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很好地引发学生思考。这充分体现出故事教学的优越性。
某次课堂上我给大家讲了数学天才高斯小时候的故事: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1+2+3+…+97+98+99+100=?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原来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大家在听完这个小故事后都目瞪口呆,对于最后提出的这个问题也非常感兴趣。许多学生都在非常积极地思考着,然而,这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们却很难马上想到答案。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在故事的引入后学生们对于这个“高深”的问题都充满了兴趣,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当我给学生们讲述相关运算规律时大家都听得非常认真,思维也异常活跃,当我给大家介绍到1+2+3+…+97+98+99+100=(1+100)+(2+99)+(3+98)+(4+97)…=101×50=5050时,大家都十分惊讶,在感叹高斯聪明的同时也感叹着数学课程的精妙,内心对于数学课程的兴趣也在一点点加深。
故事能够非常有效地推进小学数学课程的有效教学。故事不仅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大家对于课堂教学更为投入,故事中还能够很好地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也得到有效锻炼。故事教学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有着非常好的辅助作用,能够很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⑼ 我是读小学教育的,美术老师叫我们画画,内容可以是寓言故事,道德故事,数学教学等,然后要在讲台讲课,
快乐可以使人延年益寿,快乐可以使人青春永驻,在我们的工作中,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会留下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只要我们试着在不经意间拣拾快乐,我们的生命道路上将会洒满阳光,我们的青春将不会流逝太快。所以,我们不要随便扔掉他人的快乐,也不要轻易去掉自己的快乐,每天把笑脸送给每个人,为了心中美丽的执着,不管有多少艰难,让快乐永远随“痛”前行。回首2011年快乐,感受最深莫过于教师远程研修了。
不同于学术专家“闻鸡起舞”的苦修,更比不上课程专家们通宵达旦的作战,我的研修平凡真实而快乐。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时间表。
6:00 起床,洗漱更衣,准备早餐,整理房间,准备上班带的物品。时间紧张,采用华罗庚的统筹法,还是有些丢三落四。——我的第一个角色:家庭主妇。
6:30 开始吃早餐,同时催促老公起床,叮嘱老公吃完早餐,上班路上注意安全。——我的第二个角色:为人之妻。
7:30 赶到学校,先确定今天的教学课程,在心中做一个工作安排。再打开网络,看简报,看文本,发表评论,确定作业题目,在忙碌教学工作的同时能有一方心灵静土让自己思索。——我的第三个角色:为人之师。
11:40 与同事们共进午餐,在轻松的聊天中,不忘谈一谈研修的小小感悟。——我的第四个角色:合作者。
12:30 下午继续完成我未竟的事业,修改作业,完成上传;继续浏览网页,看看同事们的评论,读读他人的作业,在研修QQ群中与同仁们互动研修。——我的第五个角色:我是学员。
5:00 下班的时间到了,回家的路上,也是我最享受的,短短的路,承载着我一天的劳动收获与思索。——我的第六个角色:我就是我。
研修的日子里,生活有了追求,也有了意外的收获:对孩子的教育是该放手时就放手,晚上就着研修的热潮一家子学习的气氛空前上涨。
睡梦中梦见自己双眼紧盯着刺眼的太阳,挣扎着醒来忽然领悟,这个太阳,除了网络研修平台,还会是什么?自己成了追赶太阳的夸父了?呵呵,这个梦真有意思,摸摸自己肿痛的双眼,我坐在
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以来,我发现:聪明的学生一教基本上能掌握,当然这样的学生在我的班里不少,但是仍然有10%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弱,屡说屡忘,怎么教他都一脸茫然,每个班都有这样的学生,但是心中怒火不知不觉就旺了起来。刚开始我还能耐着性子,一遍遍讲,但是临近下课的时候,我就会变得极不耐烦。
记得一次我讲解完例题后让学生自己练习,班里的张译文呆呆地看着题目就不动手。我走到她跟前,她很紧张地看着我,看她害怕的模样,我觉得很奇怪。于是我站在她旁边,问她为什么不计算?她说出了原委:她虽然记住了减法法则但是根本就不知道怎么用这个法则,再有经常不被表扬,我站在她旁边,就不敢动手做题,免得再被我说。我突然觉得自己愧为人师。我先郑重向她道歉,然后摸摸她的头,试着让她不再怕我。接着开始举些不同类型的例子手把手教她怎么用法则。通过这一次,她在上课时变得主动起来。而我,很注意自己的态度和用词,尽量表扬。渐渐,同学们会主动向我提问,“老师,这道题可不可以这样算?”……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育人性,即它是以育人为根本宗旨的职业。教师在各方面都起着表率作用,教师用自己的学识、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影响学生,培养学生。这种教育作用不仅仅表现在课堂上,更表现在以身立教上,既要教人学会做学问,又要教人学会做人,身教重于言教。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尤其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态度、语言,不能因为一时的心情糟糕,而辱骂、讽刺学生。
床上得意地笑。
⑽ 小学数学教育小故事
华罗庚从小聪明好学,念初中时,一天王维克老师给全班出了一道数学题,这是一道出自《孙子算经》的题目:“今朝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读完题目后,王老师把目光扫向全班同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这物品是23个。”这个最先说出答案的同学就是少年华罗庚。华罗庚在解这道题时是这样想的:从“七七数之剩二”开始,就是说,七数余二,那么七的倍数再加二定是这个数,这个数是7×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