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计划 > 小学学校教育理念

小学学校教育理念

发布时间:2020-12-20 22:45:06

❶ 如何转变小学家长教育理念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良的家庭教育观念会对学校教育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会毁灭孩子。为使学校教育高效,孩子心理健康、顺利成才,教师需要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教给家长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不良家庭教育观念产生的原因
1.家长不良的教育观念源自家长自身素质。一些家长读书少、文化素质低,还有少数家长性格急躁、固执偏激,他们看问题目光短浅,不懂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他们只看到小学毕业生和大学毕业生都是去打工,不关心孩子上学,缺乏对教育全面的认识。
2.家长不良的教育观念受社会环境影响。部分家长看到有钱好办事,有钱很风光,于是认为知识多不如钱多,上学不如打工挣钱。在他们看来,能挣到钱就是本事,就会生活得愉快。身边有孩子上学半途而废,自家孩子辍学也会默许,不重视孩子品性、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注重教育投入。
3.家长不良的教育观念源自专业知识欠缺。一些家长缺乏教育孩子的相关知识,不懂也不会教育孩子,更谈不上有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
4.不良的家庭教育观念源自家长不学习。
一些家长认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也没多管教自己,更谈不上有教育方法,自己还是长大了,生活得还好。因此,他们认为教育孩子是件很简单的事,不需要学习和借鉴。
二、如何转变家长教育观念
1.提高家长的思想境界,让其认清教育发展形势。可列举身边成功及失败的教育案例,使家长认识到父母过于溺爱孩子、放纵娇惯、疏于管教、缺乏正确引导,是导致少年失足、误入歧途的直接原因;相似的家庭环境,不同的教育观念,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要提高家长的思想境界,看清当今教育形势,不用老眼光看问题,认识到孩子受到的教育关系孩子一生。家庭教育的成功是孩子人生幸福的前提,是孩子人生成功的基石。在生活中,家长要向孩子传递正能量,不学投机取巧、搞歪门邪道。
2.培养学习型家长。家长教育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其原因是家长文化基础差,对孩子教育以及对教育形势缺乏了解造成的,因此,转变家庭教育观念的关键是培养学习型家长。学校可以要求家长读几本名人传记,思考身边的成功教育案例,多看教育频道有关孩子成长的专题片,多与老师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3.强化家长的教育责任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关爱缺失,孩子会前程暗淡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品格与习惯的养成,与父母的教育息息相关。只有让家长认识到肩负的教育责任,家长才会静下心来思考教育问题、改进教育方法、更新教育新观念。
4.转变家长的教育观、人才观。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表现在家长的教育观、人才观上。要让家长认识到学生接受教育目的是发展潜力,学知识、学做人,拥有健康心理,更好地适应社会,会生活,不要片面地认为上学的唯一目的就是去做班上第一、考上大学。
5.办好家长学校。学校要针对实际情况,就家长教育观念开展培训,分年级制定培训计划,搜集身边教育案例,编写相关教材,安排资深教师或教子有方的家长进行授课,将转变家庭教育观念作为家长学校的重要任务。
6.开展家访式座谈。针对思想偏激或教育观念落后的家长,教师以家访形式进行座谈,列举案例、讲道理,使其懂得教育孩子是门科学,不科学的教育方法源自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只有改变观念才能胜任家长角色。而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对成功家庭教育案例的思考与分享。
7.利用网络、电话培养家长科学的教育观念。教师可利用电话或网络等便捷手段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改变教育观念,拥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8.借助外力改变家庭教育观念。极个别家长不理解老师的工作,对学校教育和要求不以为然,与学校配合差。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请社区领导、或德高望重的长者、或家长信赖的人与其交流,转变其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其教育子女的能力。
9.家长不良的教育观念早发现早解决。老师教学生一时,要考虑学生一生。家长不良的教育观念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工作中发现家长家庭教育观念不正确,要及时沟通,及早去转变。这样做不仅是对孩子健康成长负责,也是提高学校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5+2=0”效应,说明了家校教育不合拍的严重后果。这方面若发现早、转变早,不良的家庭教育观念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就小,对学校教育影响也小。
10.通过亲子交流转变家庭教育观念。老师可利用和谐的家庭关系,通过对学生指导,让学生利用亲子间的交流来改变家长不良的教育观念。
家庭教育理念与方式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培养家长科学的教育理念,加强家校合作,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是提高学校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小学教育教学中有哪些先进的教育理念

蹲下身子看孩子,经常和孩子沟通,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孩子需要经常表扬和鼓励,不要在别人面前批评孩子,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等等吧,因为时间的关系不说了

❸ 小学办学特色有哪些

农村复小学办学特色如下:

1、坚持制办学理念,打造德育特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

2、实行“三分”模式,构建教学特色。如采用活动教学法及目标为本学习,著重启发学生心智及学习兴趣。

3、以校为本,构建校本课程特色。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

(3)小学学校教育理念扩展阅读: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中国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把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当作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的大事。

此外,还突出地提出来,动员全党、全社会和全国各族人民,用最大的努力,积极地、有步骤地予以实施乡村小学的教育。

❹ 如何抓好小学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

一、促进教育干部的内涵发展

教育干部的内涵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教育干部的思想素质、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

1.提高教育干部管理素质。要抓好教育干部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努力提高他们的决策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靠良好的干风影响和带动优良的师风。

2.促进校长内涵发展。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师者之师”。校长是管理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的统一体,掌握着决策、指挥、实施和评价的权力,肩负着培养人才、发展学校和激励教职工的责任。因此,校长必须要静下心读书,沉下心思考,安下心总结,虚下心借鉴,狠下心磨练,努力提高管理素养,力争做到精通教育科学,精通教育技术、精通教育艺术,并具备教育探索与研究的胆略、作风和能力。

3.完善教育干部内涵发展机制。要建立健全教育干部的培训、学习机制,促使教育干部在专业阅读中厚重管理底蕴,在学习借鉴中拓宽管理视野,在交流研讨中开阔管理思路,在总结反思中提高管理水平。

二、促进教师的内涵发展

教师的内涵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教师的内涵发展首先是职业理想的提高,其次是专业素养的发展。
1、提高教师职业理想。加强教师职业理想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开展“三讲三比一争创”活动,培育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精神。

2.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要求教师模范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遵纪守法、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廉洁从教、热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引领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学生观。要突出抓好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读书活动,以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3.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要把教学基本功、教学常规落实当作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技能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基础条件,要在提高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益上下苦功夫,努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扎实开展以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普通话、教材分析、教案撰写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基本功训练、展示和比赛活动。扎实开展“磨课”活动,不断完善“磨课”的形式,开展校本“磨课”、区域“磨课”、网络“磨课”。不断丰富“磨课”的内涵,要引导教师磨出教学理念,磨出教学素养,磨出教学技巧,磨出教学模式。学校必须创设读书、研讨、交流、借鉴、引领、磨练、反思、写作的契机,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搭建平台。

4.建立教师内涵发展新模式。积极构建“在专业阅读中获取专业素养、在专业写作中发展专业素养、在专业发展共同体中提升专业素养”的教师内涵发展的新模式。

三、促进学生的内涵发展

学生的内涵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目的。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教育的落脚点。

1.坚持德育为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尊重意识、责任意识和人文情怀的培养。

2.确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成立各种学生社团组织,在活动中培养品德,磨练意志,启迪智慧,提高能力。

3.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养鱼养水,养花养根,育人养心。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必须用高尚的道德来培育和塑造,必须用圣洁的情感来感召和陶冶,必须用书籍的甘露来滋养和润泽。要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引领学生以书籍为友,以思考为乐,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创造精彩的人生、塑造美好的心灵。

四、促进课堂的内涵发展

课堂的内涵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载体。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是检验学校内涵发展的载体,课堂能充分体现校长的管理理念、教师的素养、学生的素质、课程的实施和学校管理的情况。

1.确立科学的课堂教学理念。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确立全员、全程、全方位、全面的“四全”课堂教学理念。全员,指全体学生,抓落实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类学生,面向每一位学生,面向最后一名学生。还要以中等生落实的效能为标准,定容量,定进度,真正做到“抓两头带中间”。全程,指课堂全过程,从课堂每一秒钟计算,对每个教学专题、教学环节、教学子目标,都要优化落实方法、程序、手段,做到惜时如金,追求落实效能最大化。全方位,指学生、教师感官和教学用具等资源,教学上教师要综合利用手、口、眼、耳、腿、脚和教师的教学用具等资源和阵地;学习上学生要综合利用手、口、眼、耳及其书籍、资料、用具、包括伙伴。落实教与学的目标必须全方位,做到口头与书面表达整合统一,练习像考试一样,训练像考试一样,像考试要求一样抓规范落实。全面,指“三维”教学目标,既要抓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落实,也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建构。

2.转变课堂教学观念。学校要引导教师实现课堂教学观念的“两个转变”,由“师本”课堂向“生本”课堂转变,由知识课堂、能力课堂向育人课堂转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创造时机让学生阅读、叙说,提问、做题、思考、合作、辩论、实验、总结、评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教材中比较明确的育人素材要重点讲,教材中蕴含的育人素材要挖掘出来讲,与教材密切相关的育人素材要补充进来讲。

3.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促进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必须“教有模式”、“教学有法”。各类课型的课堂教学的建模至少包括九个方面:创设情景,展示目标,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展示交流,矫正反馈与点拨深化,典型问题和题目解析,巩固性活动,应用性活动,总结与检测。

4.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要努力探讨课堂教学“三个环节”的最佳实施方法,即学习环节、展示环节和反馈环节。

5.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各学校应组织开展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优质课、“磨课”和全员“赛课”活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实施学校“系列名师”培养工程,增强教师对课堂研讨的积极性。“系列名师”包括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系列名师”的评比以课堂教学为主,“系列名师”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其他教师研究课堂教学。

五、促进课程的内涵发展

课程的内涵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课程实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保证。
1.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在认真开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开发校本课程,进而完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体系。

2.扎实做好校本课程的实施工作。校本课程开发要坚持“着眼素质、扎实基础、全面发展、培养特长”的原则,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校本课程要包括基础性课程、丰富性课程、发展性课程。要做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地域文化、学校文化的整合工作。为保证校本课程的实施质量,要建立健全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制度,重点看教师的实施情况和学生学习的成果,如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成绩。

六、促进管理的内涵发展

管理的内涵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保证。只有积极探索制度管理、民主管理和人文管理的方式方法,才能提高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程度。

1.实行制度管理,规范管理行为。首先,学校要完善管理制度,形成制度管理体系。规章制度要涉及人、财、物、时、空和信息等管理的各个要素。包括行政管理、德育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总务后勤管理、干部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课程管理等等。学校要明确各部门、各类工作人的岗位职责和量化考核细则。要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管理制度健全,包括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常规、教学质量、考试评价、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学习研究、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兴趣小组与社团活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等等。其次,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要科学。制度建设一定要因地制宜,一定要突出实用性,突出效能性,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突出科学的全面的质量意识。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以人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师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利于师生全面健康发展。制度的制定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要汇聚民意,要集思广益。再其次,制度的执行要科学。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做到制度的制定公开、执行过程公开、执行结果公开。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事事平等。一定要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公平性、公正性。

2.实行民主管理,提高管理效能。一是要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学校制度的制订、决策的形成,都要依靠大家“商量”出来。凡涉及全校教职员工利益,或重大决策,都要提交教代会讨论决定。二是要实行校务公开。学校应充分发挥校务公示栏的作用,将全校师生关注的招生、收费、评优、提干、考核、职称评聘、党员发展、物资采购、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后勤保障、办公会议纪要等内容,全部公示出来。为了消除文本公示周期短、更新快,不便于外出教职工知晓的弊端,可以实行网上公开,大力开展网上点题互动交流活动。三是要实行民主监督。在实现文本公开、网络公开的同时,学校教代会代表教职员工对所有重要制度和政策的出台、教职工工资和职称的变动、财务支出、建设工程招标和投标等工作实施过程监督。

3.实行人文管理,激发管理活力。学校领导要尊重教职工的人格、能力、智慧、荣誉,要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和专业发展。执行制度中要体现人文关怀,要充分体现制度的“柔性”一面。管理者要以心换心,用真情实意来打动教职工,用有效的人文关怀鼓舞教职工,以增强教职工的主体意识,进而激发出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七、促进文化的内涵发展

文化的内涵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表现。学校文化是师生认同的信念、观念、语言、礼仪的聚合体,它决定着师生的价值追求和发展目标,同时显现在学校的教育行为、物质载体之中。学校文化建设最关键的东西在于使命、愿景、价值观。使命是学校的责任,愿景是学校的蓝图,价值观则是学校对于好坏、善恶、美丑、成败、是非的基本信仰和评价标准。

1.精心打造精神文化。学校的干风、教风、学风、校风、校训不仅体现了学校的教育思想、管理理念、办学经验、也体现了学校的价值追求,更能体现出教育干部、教师和学生的精神风貌、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人生观、价值观。各学校要充实、完善和解读干风、教风、学风、校风、校训,使之具有历史的使命和时代的气息,同时,要加强干风、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广泛开展干部修官德、教师修师德、学生修品德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

2.精心打造制度文化。制度与文化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制度是硬文化,文化是软制度;制度是文化的体现者和守护者,制度作用的发挥同样会受到文化的保护和滋养。各学校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健全教职工综合评价机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教学创新机制、全员育人机制和各部门、各类人员的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形成制度文化。

3.精心打造物质文化。建筑和教育教学设备是学校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和设备本身就富有文化气息和鲜明的个性,我们要使它们具有历史的厚重,文化的含量和时代的气息。我们要充分发挥它们在育人和教学中的作用,要建立健全各种设备管理使用的制度,明确各类管理人员的职责,加大设备使用的领导和监管力度,增加设备使用在教职工量化考核中的比重。要让教育教学设备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提高素质教育质量服务。要开足开齐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科学探究室、综合实践室、微机室、音乐室、美术书法室等各类功能室要定时向师生开放。教师上课必须使用多媒体,充分发挥笔记本电脑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学习、借鉴、研讨和写作的作用。既要抓好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也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发挥各种设备的作用,如开展体育文化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等。也要成立各种学生社团组织,引领社团成员利用教育教学设备开展学习、探究、实践活动。在总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形成各类教育物质的管理和使用的文化。

4.安全工作是学校文化的精神护卫。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和谐,安全工作是校园和谐的保证。学校要大力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全力消除学校危房和设备设施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建立健全学校安全责任制,形成强有力的责任体系,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健全和完善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预警机制和安全事故应急机制。强化安全教育和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配合有关部门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优化育人外部环境。

5.确立文化管理的理念。学校的管理既是行政的管理,也是理念的管理,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管理。因此,学校必须精心打造精神文化、核心理念文化、集体风纪文化、制度文化、校园文化、教研组文化、班级文化、功能室文化和各种物质文化等,通过文化的打造,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

八、促进特色的内涵发展

特色的内涵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彰显。学校特色不仅能反映出学校的管理水平、办学效益,更能体现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1.特色创建的基本原则。各学校要依据先进性原则、校本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群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论证、总结、提炼的基础上,努力在育人、教学、管理、课程、教师、学生等某一方面创出特色。

2.特色创建的基本内涵。学校特色项目的选择要以办学经验、教师优势、学生特长和教育教学资源情况为基础,要彰显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民俗特色、校本特色、生本特色,要有群众基础,要得到师生的认同。

3.特色创建的基本要求。学校特色的创建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有总结,有评价的过程。特色的创建工作必须有物质的载体、制度的保证和精神文化的支撑,要舍得物力、财力、人力和精力,要凝聚学校的办学经验,要凝聚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要凝聚学生的聪明才智。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特色的创建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❺ 农村小学办学特色有哪些

农村小学办学特抄色如下:

1、坚持办学理念,打造德育特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

2、实行“三分”模式,构建教学特色。如采用活动教学法及目标为本学习,著重启发学生心智及学习兴趣。

3、以校为本,构建校本课程特色。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

(5)小学学校教育理念扩展阅读: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中国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把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当作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的大事。

此外,还突出地提出来,动员全党、全社会和全国各族人民,用最大的努力,积极地、有步骤地予以实施乡村小学的教育。

❻ 中小学教育的宗旨是什么

办学宗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也是办学的最终目的。
学校就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为祖国培育力量,为孩子能成为栋梁之才用心辅导,这就是个媒介,这就是一个无私奉献的地方。
中小学教育是初始教育尤其重要。下来我进一步分析。这里边不是宗旨所能表达。
中小学学校办学的注意
一、办学理念: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内涵阐释:
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总目标,关注学校发展,关注教师发展,关注学生发展。
1、办学要以学校发展为核心,学校发展了,社会才能进步,同时学校发展不是一时的,要有可持续性,要立足长远,按照规划,一步一步扎实推进。
2、办学要以教师发展为根本,最大限度的唤醒、激发教师的专业潜能,打造一支专业的优秀教师团队,才能办成一所一流的品牌学校。
3、办学要以为学生发展服务为前提,这也是办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4、三个发展互为一体,互相促进,不可分割。
二、办学目标及方向(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三、办学宗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也是办学的最终目的。
四、校 训:博爱诚信 知行合一
是学校的灵魂。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校训,作为一个标尺,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即使是离开学校多年的人也会将校训时刻铭记在心。校训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
五、校 风:科学民主 求实创新
学校的风气,是一所学校所特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体现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环境,它稳定而具有导向性。
六、教 风:博学多识 教书育人
就是学校的教育风气,是学校培养学生、提高教书育人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使教师履行职责的职业道德和思想风尚的高低以及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和治学态度的严谨与否的体现。
七、学 风:勤学好问 求异多思
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
八、学校宣言
崇尚科学,坚持民主。做师进以修身,退以养德,博学于胸,表率于人;为生见贤思齐,志存高远,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快乐的九级塔小学是培养成功人才的理想摇篮。
九、教师誓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关爱学生,严慈相济;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教书育人;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为人师表;崇尚科学,勇于创新,潜心钻研,终身学习,无愧九级塔人。
十、学生誓词(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热爱祖国,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虚心好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爱护公物,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遵守公共秩序,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中小学,小学与初中的合称。其中小学学年6年,中学3年。国内中小学教材一般会把中学的年级和小学算在一起,如初中一年级称为7年级;初中2年级称8年级。
http://ke..com/view/11701523.htm

❼ 人民小学办学特色、教育理念

重庆市人民小学始建于1945年,在首任校长贺龙元帅、校长卓琳同志的领导下,按照刘伯承元帅提出的“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铁的纪律”办学宗旨的要求,学校成为了巴渝名校。而今,李岚清副总理“要发扬人民小学这种精神”的声声鼓励,更时时激励着全校师生。
重庆市人民小学位于渝中区上清寺,距上清寺转盘不足一百米。主城区及近郊县均有月票车或校车直达,交通便捷,是主城区占地面积最大,绿化环境最好的小学。学校以“主动教育”为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公民教育,从小培养孩子们做学习的小主人、活动的小主人、生活的小主人,并初步建立起适应21世纪需要的,符合现代课程要求,以“英语”、“现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教育”见长,具有主动教育特色的现代教育模式。学校拥有一支积极进取、锐意改革、理论水平高、综合素质强、专业基本功扎实、具有敬业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其中,仅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国家级、市级骨干教师就有三十多人;学校还拥有逸夫科技楼、体艺中心、校园中心广场等现代化校园设施;雕塑群像、文艺长廊、校本教材等更是营造了古朴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
作为重庆市示范小学、窗口学校的人民小学,继承传统,着眼未来,立足今天,加快发展,在“以人为本,植根基础,因材施教,发展潜能”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成为了全国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全国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全国绿色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全国现代信息技术实验学校、重庆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学校昂首阔步跨入二十一世纪。迎着新世纪的朝阳, 励精图治的人民小学又将扬帆远航——在那梦想和真理延伸的地方……
重庆市人民小学,1945年创建于河北邯郸,原名晋冀鲁豫军区干部子弟校,随刘邓大军南下落户在重庆市上清寺。刘伯承元帅为学校命名并题写校训,邓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女士任首任校长,贺龙元帅任首任董事长。学校现为重庆市教委直属小学、重庆市首批示范学校。学校渝中校园区占地46亩,教学班53个;学前幼儿部占地9亩,教学班12个;与融侨地产集团联合创办的人民融侨小学,占地50亩,教学班20个;由沙区政府举办,发挥区建市管的体制优势、为大学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服务的大学城人民小学,占地50亩,设有36个教学班。全校共有师生近4000人,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规模较大的历史名校。

❽ 中小学学校教育的特点表现为() A、基础性 B、目的性 C、专门性 D、系统性

ABCD 中小学教育有四个特点,基础性、专门性、系统性、目的性。学校教育有四个特点:专门性、选择性、系统性、目的性

❾ 如何在小学校中实践“杜威式学校的教学理念

杜威学校的理论与实践 对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启示 [摘 要]众所周知,杜威教育思想主要是针对小学而言,对世界各 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起了非常深远和广泛的影响。杜威学校的实验研究 也主要是在4岁到12岁儿童中展开, 杜威学校是杜威教育理论与实践进 行统一的场所。本文通过阐述这个场所发生的实践,以及在实践当中 的理论思考希望为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注入一些新的活力,提供有 益的启示。 [关键词]杜威学校;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一、杜威学校的创办 1894 年秋天,在美国教育界己有一定声望的杜威接受芝加哥大学 校长的邀请,担任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系主任。这给了他一个很好 的契机让他十年来对教育的思考,理念在这里付诸实践,他开始创办 “杜威学校”即芝加哥大学的实验学校,这所学校的实验活动,对杜 威作为教育理论者,教育家的生涯发展上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杜威学校的理论 支撑学校教育实验的是杜威学校的三个理论核心: (一)教育即经验的不断重组和改造 经验的涵义,区别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相到的经验;杜威在《民主 主义与教育》中强调的经验无处不在它是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农 夫耕田的例子,经验也是经历,更多的是一种改变。经验除了我们直 接参与的之外还有一些是我们没有参与的但属于人类各种族的经验, 历史经验如:法国大革命,经验还有一种更为熟悉的经历。例如:再 跟别人聊天时获得的相关信息补充了以往的不足, 获得了成长的知识, 做人的态度等属于经验的方方面面。经验不仅存在与人类社会中,任 何有机体与环境作用都会构成经验。鱼与水的关系正如人离开了经验 文化不能生存一样[1],在教学过程中杜威非常喜欢用经验这个词,由 于他赋予了太多过于丰富的内涵简单说经验就是指有机体与所处的环 境的交互作用。活的生物与所处的环境必然要发生作用但它不是单反 方面的,是一种适应与被适应的双向的相互作用。 在交互作用中有机体通过尝试和探索对环境进行改造,如果改造 的后果令有机体感到满意则改造的过程便称为一种经验,在面临相同 或相似的环境时,经验便称为一种有效解决问题的工具。有助于有机 体适应和改造所处的环境的经验过程被杜威认为是教育的本真过程这 就是杜威为什么认为教育就是经验,教育的价值与功能在于教育要有 助于有效用的经验的生成,传递和创造。杜威所批判的当时的学校教 育是经验缺乏的学校教育,儿童在学校中的学习是被动的,儿童的兴 趣,经验不被教育者重视。脱离儿童的实际参与的这样的书本知识作 为教学的唯一的内容这就违背了杜威所说的教育的本真过程, 造成 学校教育中经验的缺失、缺乏;造成孩子的厌学;孩子对于生活环境 的理解和行为参与方面的障碍。所以意义在于改造缺乏缺失经验的现 实而赋予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动性,赋予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 的交互性交往性。 (二)教育即生长 “生长”首先是植物的概念,也是指从小孩到成人成长的过程。生 长常常是在对问题的解决当中慢慢成长的, 是有机体从不成熟到成熟, 从缺陷到完善,从低级到高级的全部过程所以生长在教育当中有积极 的价值,在生长的过程中有机体会体验到成功、失败、快乐、痛苦等 情绪。也获得知识、意志、品性的提升。本质上生长的过程就是生物 不断完善自我更和谐地与环境交往的过程,有助于生长的教育是一种 理想的教育,但生长的教育并不承诺一劳永逸和享乐主义。杜威的教 育即生长,实际上是对当时比较普遍的一些教育哲学的反动以往的教 育意味着最终目的是实现,这个最终目的常常被确定下来,杜威认为 这样将最终的目的导向现在的生活是一种压抑的生长方式,生长必须 是在情景当中、过程当中,至于在孩子接受完了教育的十年他究竟会 做什么?不会做什么?会不会保证他人生取向的这样或那样的成功, 比如说成为一个百万千万的富翁、或成为雄霸一方的君主、具有重大 影响力的政治人物。 “不生长的教育”不会承诺你获得这样一些成功, 但并不是反对生长的教育会承诺你这些,然而它会让你失去生长与成 长的过程。杜威认为生长的教育一种真正面向生长的教育它承诺给个 人的是具有自我完善意识和这样一种自我完善的意识与能力更是一个 作为人的需要而不是作为任何一种职业需要 [2]。所以教育要给人的是 一种基本的能力,这样的基本能力是无论他从事任何职业无论他在神 没地方都有不断完善自我不满足现有的状态,不终止行现有的状况, 教会你一种思考的方法行为的策略从不断的自我完善实现自己生长的 全过程,全生命性。这个就是杜威教育即生长给我们带来的最深刻的 启示,我们的教育中由于过多的功利主义的存在泯灭了孩子的生命、 生长的权利,这是一个重要的损失。因为当一个人真正失去了自我完 善的意识和能力之后他会获得世俗上的成功然而这个成功能持续多 久?仍然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教育不能因为给予某人某种世俗上 的身份、权利、地位、而使儿童现有的这样一种生长意识压制受到阻 碍,在有一种教育不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应该是有助于生长的教育, 这样一种好的教育中人会体会到成功。与教育即生长相联系,那么我 们讲的生长与经验的重组与改造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互为表里的关 系,当我们说教育即生活,这样一个命题时,是指生长与经验的发生 场域和环境。 (三)教育即生活 理解的关键是生活到底是什么?我们通常理解的生活是有生命和 生活双重涵义, 其实杜威认为的教育即生活教育与人的生命生活相关, 提到生活我们想到我们住的地方,真正面向生活的教育它是不会考虑 我们生活存在的本身呢?我们想到快乐,除了喜怒哀乐等生活中比较 真实的东西,面向生活的教育将给予人一种真正的社会,在这个真实 的社会中有些人是无奈的因此面向生活的教育并不是拒绝对无奈的生 活模式,这种模式让学生看透社会现有存在的不足从而实现生活的改 造,提到生活给我们引发的思考很多,教育与生活究竟是一种什么关 系?生活是什么?在杜威看来生活是指生命和生长的全部经验包括社 会和纯粹自然的更为重要的是社会经验,社会的经验包括直接的和间 接地经验。一种面向生活的教育,是一种经验生长的教育,是一种全 人生的教育,如生活本身向往完善一样,面向生活的教育也是旨在每 一个人的完善,无论是德行,智慧还是身体。所以简单的讲教育即生 活是一种面向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面向人的终身的全人生的教育, 在这样一种教育过程中人体会到生活本真的涵义同时也在生活中渗透 的教育问题。 三、杜威学校的实践 我们从一个案例来看如何体现杜威学校的实践,案例:13 岁的孩 子在杜威学校里做了些什么?他们是怎样做的?(小组活动、女孩学 织布、动手作业)班额:12 人 班主任老师:乔治亚、培根 在杜威的学校中这个班的小孩子要完成四项作业,孩子们的课程 表现为作业的形式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研究,探索,探究这样一个过程 去完成教师指定的或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做出选则,这样一些课程内 容被称为作业,就像成人的工作。13 岁孩子们的 4 项作业 1:美国殖 民时期的历史,2:摄影术和科学研究活动,3:俱乐部会所的设计 4: 时事讨论 关于历史可是这样开设的,旨在使学生了解殖民时期美国的社会 生活,每个殖民地的特殊情况,每个殖民地为国家做出的特殊贡献, 在教学组织上安排相关班里的每个人按照自己的选择主题进行阅读 并作报告,教师负责把大量需要书目编列出来,为每个儿童自己选择 所感兴趣的所需要的材料,在选题上需要父母与朋友的帮助,在阅读 的过程中需要老师的指导下把重要的事件列成一个总纲,次要的事件 列为一个细目,每个儿童写报告是都要呈现这种大纲,选择好主题后 学生可以在老师提供的相关书目当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资料,然后参 考各种各样的书籍结合自己大纲撰写研究报告,这整个过程体现了研 究性是由个人自主研究。 摄影术的目的并不是教会孩子摄影的技术, 而是通过摄影本身了 解光的原理就是支配摄影术的光学原理是什么?在教学上是这样安排 的,第一学期科学作业的内容是照相机应用和部件、定焦点和透视的 规律。其他的用具如:显微镜、望远镜以及用镜子发出信号的原始方 法都包括在这个科目中。教师多次组织学生到芝加哥大学物理实验室 观看光学仪器如:干涉影、分光仪并进行光学实验说明成像原理并学 会使用图解懂得了光学的原理以后学生们亲手制作了一个真空照相机 按键试图尝试使用硝酸银和氯化钠溶液冲洗照片。在这个基础上由教 师教授古希腊的各种理论和 16 世纪微粒子理论由学生加以检验, 他们 还研究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应该说通过摄影术孩子们学到的知识是多方 面的,而且学习过程中主要是学生自己动、自己观察,主体参与创造 知识建构知识的过程。体现了知识理论的特点选择摄影术体现了教育 即生活的理念,因为 19 世纪摄影术是很时髦的,生活当中最为时尚的 事并不想现在这样普遍,孩子们都非常好奇想知道照相机是如何成像 的,利用孩子这样一种好奇心,创造心的冲动愿望,老师安排这样一 些课程就是能够有效利用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认识摄影术的背后的科 学原理,从而使得他们获得相关的知识和原理。除了历史课和科学课 他们还有活动课就是学生们自己建造一个供讨论和辩论用的杜威俱乐 部,这个俱乐部完全由学生自己规划、建筑、装潢的会所,在教学安 排上由学生自发成立各种委员会(营造委员会、卫生委员会、设计委 员会) 。 四、杜威学校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启示 (一)教学目的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 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在教育成为促进美 好生活的一种手段的同时,教育本身也应该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教育 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育和生活一起开始、继续和终结。教育的 目的不仅在于儿童的充分生长:而且会随着不同的儿童而不同,随着 儿童的生长和教育者经验的增长而变化。 (二)教学活动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的空间布局直接制约学生课堂生活的物理空间。目 前我国小学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都是“秧田式”的。在这种教学组织 式下,所有的学生都面向教师,教师居高临下处于绝对权威,常常不 给儿童机会去接近思想的源泉,把想象、幻想和创作的翅膀给束缚起 来。而且学生与学生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交流。教学组织形式形式除了 “秋田式” ,还可以有圆形式、会议式、U 式等形式。因而教师要根据 不同课型的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如:通过以问题设 臵为驱动的教学设计和以自学探索为特征的教学组织形式, 激发学生 的想象力,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三)教学方法 应多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自主选题、自主探 究、自主创造、自主总结,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寻求学生 主体对知识的建构,有效的教学方法应是还原抽象理论知识于实践, 使学生在亲身“做”的过程中具体生动地理解、掌握和创新知识。当 然,在“做”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进行必要的、科学的指导。生活世界 的教育,是其它一切教育的基础。因此,教学“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 —即对于儿童说来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们在家庭案、在邻里 间、在运动场所经历的那样。 (四)教学内容 目前我国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按照学科体系的逻辑加以展 开,在强调理性知识的价值和强调儿童的经验之间失衡,进而导致正 教育中生活意义的失落,杜威学校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应按照儿童生 活的逻辑,依据“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三条轴线 进行内容的选择和编制,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他们现实的生活 及其兴趣、需要、游戏等的独特价值,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现 实社会融为一体。 (五)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建立立新型的情感型的师生关系。杜威认为,师生关系是真实、 真诚和表里如一,师生在交往中应彼此坦诚相待,双方都要如实地表 达自己的观点、想法、感情, 教师允许学生对教材文本的多元理解, 不把文本的解读结论硬塞给学生,以堵塞学生的思维, 压抑学生参加 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教师深信,知识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的, 在学生建 构知识的过程中, 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伙伴或活动的参加者, 协调者、 指导者、 而不只是活动的监督者或旁观者。教师还应充分相信认可每 个学生,相信学生能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 于倾听学生的意见, 尊重学生的情感,维护学生的尊严不忽视学生的 观点。

❿ 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

双主体育人 树精品学校
主体教育思想是目前世界上正在普遍探索的先进教育学理论。由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现任校长李烈提出的双主体育人的办学思路,则根据我国教育的具体特点,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主体教育思想的内涵。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使全体学生全面、生动、主动、活泼地得到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便提出:学校教育是由教师和学生双方构成的整体的、互动的活动过程,因而教师这一生命体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主体。在研究素质教育的时候,既要研究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要研究教师这个主体的作用。只有调动二者的积极性,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活动收到预想的效果。 首先,学校提出酷爱读书、勇于探索、崇尚文明、追求健美的校训,教育学生要把握今天、创造明天,为成为祖国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打好基础。其次,学校善于利用历次重大事件,将其作为德育教育的良好契机。再次,学校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另外,学校还提倡同学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另外,为了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参与各种教育活动的机会(如:小主人文明岗、年级班组展示窗、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劳动日、小干部竞选、八项奖、加一奖和单项杰出奖的评选等),给学生提供各种形式、不同程度的体验机会,让学生们在参与中创新,在参与中发展。
“以爱育爱”是北京实验二小的办学理念。这里的爱不仅是教育手段,更是教育目标。在各大网络论坛上,洋溢着实验二小学生家长对这一理念的由衷褒奖:“孩子在实验二小,不是家庭胜似家庭,这里处处充满爱、尊重、宽容和平等。”

阅读全文

与小学学校教育理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