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增强小学生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数学课程就是要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让学生快乐轻松回地学习数学。课堂教答学的实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只有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才能打造精品课堂。实效性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㈡ 小学生法制安全知识
红绿灯在眼前复,依法守法保安制全。
(2)小学生法治教育实效性扩展阅读:
为增强“安全教育日”活动的针对性,真正收到实效,国家教育委员会与有关部门委员协商,每年确定一个“安全教育日”主题。1996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的主题为“全社会动员起来,人人关心中小学校安全工作
《小学生法制教育》根据小学生的年龄时段、切实需要和接受能力,从法律常识、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行为规范、安全保护常识等方面,以生动案例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启蒙教育,树立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㈢ 如何进一步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
三、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对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可以说,在依法治国总体要求越来越高,法制宣传教育拓展的空间和舞台越来越大的新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迫切需要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措施,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1、建立专职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管理机构。目前,从全国看,除少数省(市)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均设在司法行政部门,编制、人员、经费全都纳入司法局统一管理,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作为一个综合协调部门变成了司法局的一个内设科室,我省、我区也是类似情况。长此以往,就会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一个观念,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只是司法行政机关一个部门的事。这种观念不仅在一部分群众心中存在,甚至一些领导干部也认为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是司法行政机关一家的工作,好像与其他单位关系不大。但是,从工作实际情况来看,由司法行政部门去协调同级党委、政府的其他工作部门开展工作,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针对这种情况,应进一步强化普法机构的工作职能,改革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的设置方式,把普法办设在党委办或政府办,提高工作权威,增强协调能力。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列为人大、政协每年督促检查的内容,真正形成“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监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2、建立健全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考评机制。多年来,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考评,大多是以开了多少会、发了多少文件、办了多少培训班作为判断依据,对于形式与效果是否达到有机统一,是否实现了法制宣传教育的最大效能,往往考虑不够。法制宣传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具体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目标量化考评方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各地各单位的工作实际,使考评方案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要侧重于对具体措施、社会效果等内容的考评。建立健全有效的考核奖惩体系,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目标管理考核,年初制定考核方案,落实相应的分值,层层分解任务,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健全公务员普法考核制度,使之与组织人事部门对公务员的选拔任用和评先选优结合起来;建立颁发公务员普法考试合格证制度,如实填写登载每年公务员学法情况,对考试考核不合格的,不得提拔任用和评定优秀。
3、根据不同对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法制宣传教育要产生良好的效果,必须根据不同对象运用不同的手段进行。“五五”普法的重点对象是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学生、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这些重点对象的需求是各不相同的,必须按照“需什么普什么”的原则来进行。领导干部普法要满足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需要;公务员普法要满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需要;青少年普法要培养树立法律意识、促进健康成长的需要;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普法要满足依法经营、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需要;农民普法要满足村民自治和依法维权的需要。总之,根据不同的普法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普法的针对性强了,实效性也就明显了。
㈣ 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青少年应该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青少年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
2、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精神。
3、增强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培养开拓进取精神。
4、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和本领。
(4)小学生法治教育实效性扩展阅读: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广大青年就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具有不竭创新精神的民族,才是前途无量的民族;具有不竭创新精神的国家,才能成为繁荣昌盛的国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把这一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发展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青年人风华正茂,最少保守思想,最具创新潜力,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走在全社会创新的前列。
要勇于创新,带头树立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保持创新锐气,努力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作出应有的贡献。
要善于创新,把创造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把寻求突破和日积月累结合起来,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努力取得更多更好的创新成果。
㈤ 如何履行法制副校长职责加强学校法制教育
履行法制副校长职责加强学校法制教育
作为一所学校,我们就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确立“以人为本,充分地尊重每一个学生,全面地关心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和谐持续地发展,主动地适应未来”的办学理念,以“坚信念、健身心、会求知、能自立、善交往、有特长、敢创新”为学生培养目标,着重于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我们把其中的“学会做人”作为关键与基础,即在校时能够做一个合格的学生,做一个文明守纪的学生,将来踏上社会能够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为此,我们始终把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其法制观念,放在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并且改革普法教育的方式方法,努力提高普法教育的实效,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把我校近年来普法教育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 注重规范化,变突击性教育为经常性教育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尤其是“依法治国”的观念的进一步深入人心,小学要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公民的意识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近年来,小学的普法教育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毋庸讳言,就总体而言,小学的普法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诸如形式化、突击性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地存在着。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我们在普法教育中,注重普法教育的规范化,落实普法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重要地位,使普法教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成为学校的一项日常工作。
1.提高认识。首先,我们行政一班人统一思想,提高对加强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组织全体老师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学习有关普法教育的文件、文章,剖析现实生活中中小学生因不懂法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尤其是近年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有关案例。使全体教师从活生生的事例中进一步认识普法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确立“普法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教师人人都是普法教育工作者”的意识。这样,首先从认识上落实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2.健全组织。健全组织,加强对中学普法教育的领导也是落实普法教育的基础工作。为此,学校成立不久,我们就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校长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参与的依法治校领导小组,强化对学校的普法教育的领导,制定计划,落实责任,把法制教育列入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把班主任作为学校普法教育的重要成员,具体实施普法教育。就学校实际成立了安全员队伍,由各班的优秀学生担任,维持学校秩序,处理突发事件,开展各项活动。这样,在我们学校形成了校领导亲自抓、德育处具体抓、学科老师协助抓、学生落实抓的齐抓共管的普法教育的良好局面。
3.构建系列。提高了认识,健全了组织之后,还需要构建学校法制教育的内容,形成普法教育的内容系列。我们根据学生品德发展心理,遵循学生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按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中学法制教育的要求,构建普法教育系列。我们以广泛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多种青少年法规为重点,开展了“构建和谐班集体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发,着力使学生在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一个好青少年。在每一个阶段,我们都制订了具体的普法教育的内容,落实了具体的措施,包括途径、方法等。从而初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普法教育系列。
二、 着力实效化,变务虚性教育为求实性教育
在普法教育中,我们着力于求实求效,努力改变过去普法教育中存在的空洞说教、强硬灌输的费时费力而又没有效果的教育方式方法,注意以下“四个结合”,提高了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1.知行结合。普法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法制知识的灌输,只是向学生传授一些法律、法规知识,那是一种浅层次的教育,要真正使法律意识深入学生的心田,并内化为学生守法的自觉行动,就必须把认知与行动落实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一方面加强法制知识的教育,充分发挥以政治学科教学、班会课教育等为主体的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品德与生活老师在上法律教育课时打破封闭教学,树立开放的教学观,采用谈话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与生活实际,选择典型条例或事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用身边的事例学法、说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想学、爱学,以此来掌握和运用好各种法律意识。老师在教学中还讲过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教育学生如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防止不法侵害,避免意外事故。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期来校了解学生情况,及时有针对性地举办法律知识讲座,为学生指明人生的方向。另一方面,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法律知识竞赛,法制征文比赛,法制演讲比赛,参观交通安全法制图片展览,“学会网上选择”主题班会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和参与中接受教育,增强了法制教育活动的实效性。下阶段我们还将与法院联合,在学校组织开设“模拟法庭”,融学生普法教育活动于认知、实践的统一体中,无论是法庭的参与者,还是旁观者,都使他们受到深刻的教育。
2.法制教育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相结合。法制教育与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紧密联系的,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学生自觉的守法行为的产生是建立在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基础之上的。为此,我们在普法教育中,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有关条例,制订了《实验学校学生一日行为规范要求》,从进校到离校,从上课到就餐,从校内到校外等方面给学生提出了严格要求并进行严格的管理,学生时时处处按规范来要求自己,以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3.法制教育同转化后进生工作相结合。青少年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预防在校学生违法犯罪是学校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现在独生子女很普遍,一个学生犯罪对一个家庭来说,是百分之百的损失,犯罪对家庭、对社会、对学生本人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因此,我们高度重视预防在校学生的违法犯罪工作,下大力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建立了《牵手共成长》活动体系。要求每个教师建立一个以上的辅导学生,当好问题学生的导师,把转化一个问题学生作为比培养一个优等生更重要的工作来抓,要求在育人的岗位上多给问题学生一份关爱,为他们创造一个转化的良好环境。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不仅深入了解问题学生家庭的情况,了解学生在家的生活、学习环境,甚至还要了解学生所在社区周边环境的情况,并经常同家长联系,共同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对家庭特殊的学生更多地给予关心,送去温暖,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耐心的疏导,学校为此还开辟了每天中午“知心姐姐接待日”通道和“心之桥”家校联系制度。经过一段时期的教育转化,许多问题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有了显著进步。
4.学校与社区、家庭相结合。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的广泛支持与参与。为使法制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我们同永兴社区结成法制教育共建单位,请检察院同志定期来校作法制专项报告,并指导我校法制教育活动的开展。学校还定期请交警中队同志为学生作交通法规教育报告,观看交通知识录象和宣传展板,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知心姐姐”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学校还通过家长会、家教材料、告家长书、家访等途径,加强对家长的法制教育,组织家长学习有关法律,指导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对子女的法制教育,形成了立体化的普法教育局面。
三、 突出主体性,变被动式教育为主动式教育
现代教育理论启示我们,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当代学生,其自我意识已日趋强烈,因而我们法制教育要充分考虑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把学生放在一定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普法教育的活动中,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促使法制教育的内化。
1. 改善师生关系。我们十分注意师生之间关系的协调,在普法教育中也是如此。首先是平等,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学生与我们教师一样,也是权利的主体,也应当享有主体应有的权利,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其次是尊重,学生是“人”,他们在渴望得到成人的关爱的同时,更希望得到成人的关注,特别是尊重,因此,我们要求老师在教育中,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意愿,尊重学生的人格。所以,我们要求教师在教育中以民主、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学生,不是以权威者、法官的身份,更不以审判员的身份,高高在上地去“管”学生,而是放下架子,蹲下身子来,以生活上的“朋友”、学习上的“伙伴”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学习、生活。这样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民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而这也正是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与目标。也正因为如此,在我们学校,尽管我们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方面的要求和训练十分严格,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考评制度,抓严抓实,要求学生按照学校制定的规范办,做到“一是一,二是二”,不允许打半点折扣。但是由于我们是以平等的态度来要求、管理学生的,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平等关怀,对老师由“敬而远之”变为“乐于亲近”,也自觉地按照规范去约束自己的行为。
2.引导主动参与。我们在法制教育中,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学校管理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守法的习惯等。比如,我们充分发挥学生大中小队组织、学校“红领巾督察岗”的作用,通过这些组织,征询学生对学校各个方面的意见、建议,并采纳学生中的正确意见,使学生的意愿在学校的管理中得到体现,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如五项常规的检查、黑板报评比、“星星乐园”广播站播音等,都由学生参与管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面越广,参与程度越深,学生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的理解越深,执行得越好,学校的各项管理措施、要求越能落到实处,而学生的法制意识、法律观念得以强化。
3.加强自我教育。我们在普法教育中,还注重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一是引导学生进行法制意识提高的自我设计。每学期,我们都要求学生进行自我发展目标的设计,其中要求必须有知法、懂法、守法方面的内容,明确一学期所要达成的目标;二是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我们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辩论会或撰写阶段小结的形式,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知法、懂法、守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改正的措施;三是组织学生之间的互评与交流。我们注意发挥学生之间的互相监督、教育作用,开展学生互评,既注意寻找同学中知法、懂法、守法的先进典型,宣传其事迹,以榜样来教育、影响人,也注意指出同学在知法、懂法、守法方面存在的不足,尤其是一些苗头性东西,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问题的产生。
由于我们在教育中,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得以提高,促进了学生法制意识,知法、懂法、守法的习惯的内化。
“依法治国”是我们国家的一条基本国策,我们将继续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真正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㈥ 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途径包括哪些
中小学法制教育主要以下四个的途径:
一、学科教学。
1、骨干学科教学: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地理等学科,高中的思想政治、历史等学科,是法制教育的骨干学科。要在这些学科的教学中挖掘法制教育内容,增强法制教育,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
2、相关学科渗透:语文、生物、体育等学科蕴涵着丰富的与法制教育相联系的内容。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挖掘法制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法治文明、公平正义、恪守规则等方面的教育。各相关学科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要充分运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例,学科史上的有趣材料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二、专题教育。采用必要的专题教育形式,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思想认识、行为表现和社会实际出发,开展灵活多样、富有成效的专题教育活动,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体验的学习方式。法制专题教育要与道德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生命教育紧密结合,与安全、禁毒、预防艾滋病、环境、国防、交通安全、知识产权等专项教育有机整合,使之融为一体。
三、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学生学习法律、践行法律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活动,增强学生依法律己、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四、个别辅导。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针对个别学生中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积极的教育和管理;要关注学生思想、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及时进行法律、道德、心理等多方面的辅导,帮助他们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