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未来将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
一、重视幼儿教育并加强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过去幼儿教育发展不够,一般都没有被列入学校教育系统。近年来,由于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和幼儿教育迅速走向普及,大多数国家强调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第一环,为此,把幼儿教育列入学校系统。与此相联系,带来了幼儿教育阶段的两个变化。一是幼儿教育的结束期有提前趋势:7岁的提前为6岁,如前苏联等国;6岁的提前到5岁,如前西德等国。二是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联系在加强,甚至使幼儿教育的高班和小学的低年级结合起来。有的国家还提倡把幼儿园办在小学里,以便更好地进行早期教育。英国规定5~7岁、7~9岁和9~11岁三个阶段,把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结合起来。我国小学、幼儿园所办的学前班(幼儿班)也是力图加强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
之所以出现这种趋势,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研究认为婴、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人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教育。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研究提出,人的智力发展的一般方式是:与17岁所达到的智力水平相比较,4岁时就约占50%,30%是在4—8岁获得的,最后的20%是在8—17岁获得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重视幼儿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将会有很大的影响。这一科研成果引起了世界各国对早期教育的重视,推动了幼儿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二、逐渐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及义务教育是工业革命对劳动力文化科学和职业技术素养要求的产物,随着科技革命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不断延长,强制性不断加强,实行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近百年来世界各国普及义务教育的发展规律表明: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需要劳动者具有小学文化水平,义务教育普及到小学程度(6年制);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需要劳动者具有初中文化水平,义务教育就普及到初中程度(9年制);以核能、电子、航天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则需要劳动者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义务教育的普及就已经向高中程度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出现这一趋势。如美国、日本等国家。日本1978年的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比例已达96%,实际上已经普及了12年制义务教育。我国上海等大城市及近郊也已开始普及12年制即高中程度的义务教育。
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日趋接近
中等教育阶段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关系的发展趋势是: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所谓普通教育职业化,指的是在普通基础教育学校开设职业技术或劳动技术选修课;所谓职业教育普通化,指的是在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中加强普通科学文化课的教学。可见,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在互相靠拢,日趋接近。今后将会出现和职业教育内容融合在一起的普通教育以及没有严格划分的职业教育,甚至可能将历史上分离的分支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极为紧密地结合起来,直至两者融为一体。从整个世界的角度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彼此渗透,相互结合和日趋接近,并且逐步向二者统一的方向发展,将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中十分重要的动态和趋势。
之所以出现这一趋势,既是现代社会对劳动力和各类人才综合素质与文化水平提高的需要,也是教育民主化——个体教育选择权扩大的要求,同时还是终身教育的必然。
四、高等教育多样化、大众化
由于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对各类高级人才的需要,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其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化趋势。多样化又表现为多层次和多类型两个特点:多层次是指传统大学向下延伸为专科层次,向上延伸为硕士、博士两个层次。这一现象在美国体现为初级学院(社区学院)、大学、研究生院“三级体制”,在日本体现为大学、短期大学、专科专修四种类型。多类型是指教育形式多样化,出现学历与非学历,全日制与业余制,培养与培训等多种教育组织形式。在我国体现为普通全日制大学、电大、夜大、函大、职大、自修大学等6种形式。
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方向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是指享受高等教育的青年达到和超过同龄人的15%到50%的程度。这是一个教育发展概念,标志社会发展和公民教育需求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也有学者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解为大学世俗化,“生活化”趋势,认为高等学校增设培养中级科学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专业,担负在职人员知识更新的任务,改变传统大学强调学术,重视理论知识,只负责一次性培训,只造就高级专家的单一性等等贴近生产活动和世俗生活的现象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
五、重视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
现代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所伴随的知识“爆炸”和知识“老化”,使得人们把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教育作为终生享用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不论受过多高水平教育的人,都必须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以便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前进,甚至还需要重新回到教育过程中来补充自己的知识,于是回归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就被提了出来,函授大学、广播电视大学、自修大学、夜大学、职工大学、开放大学等教育机构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过去在学校系统中没有地位的成人教育不仅被纳入学校教育的制度之中,而且逐渐形成了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相联系的完整的成人教育系统,构成了对过去青少年从小学到大学,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的补充,这是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❷ 小学深化教学改革.对教育主管部门有什么好的建议
探索普通高中学校与高等学校合作开发学校课程、合作培养创新人才专的机制。探索大学属先修课程制度,鼓励高等学校对普通高中学生在课程学习、学科实验、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方面提供指导。支持高等学校将图书馆、实验室等资源向合作高中师生开放。鼓励普通高中学校与高等学校合作,开设具有学科特色的夏令营、科学营等社团活动。到2017年,实现20所普通高中与高等学校联合育人。
加强中小学社会课堂建设,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参观考察、社会调查与实践、职业认知与体验及学校进行学科教学改革创造有利条件。完善学校参加社会课堂活动的管理机制,把开展社会课堂活动列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并精心组织实施。每名学生每学年参加社会课堂活动不少于6次,并作为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内容予以确认。
鼓励学校聘请来自各个行业的专家、学者及能工巧匠参与学校课程建设。学校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在学校课程开发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家长为学生开设丰富多彩的学校课程。
❸ 什么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文章小学篇
一、提前作文的可能性
低段作文提前起步,是当前很多小学改革作文教学的重要举措。低段小朋友能写作文吗?或者说,提前作文的理论和现实的可能性如何?回答上述问题,先要从口语和书面语的异同谈起。传统的语言学论著认为,书面语是口语的记录符号,是口语的一种记录形式,先有语言(口语),后有文字。最近的研究表明,口语和书面语历史起源是同步的,但功能不一样,口语起源于呼喊,文字发轫于涂鸦,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在岩洞、陶瓷、泥土上所刻画的象形符号,可能是世界各国文字的最初形态。口语是听觉符号,主要负责日常交际;书面语是视觉符号,主要表达心中的意象。从文字起源的角度看,口语和书面语虽有联系,但却是两种功能和性质不同的符号系统,是可以分开学习的。
这种既同步又分离的关系在个体语言发展的特例中也能找到依据。例如,幼儿在学说话的时候,就可以同时认识汉字、符号和图形。有时候幼儿不会说某个单词,却能指认汉字和图形。又如,过去农村的村书记和村长大多是文盲,大字不识一斗,说起话来却滔滔不绝,逻辑严密,很能服人;相反,聋哑人从小不会说话,却能学习文字,用手势语和书面语与他人交流,也能基本满足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需要。
在中小学就读的学生都是健全的孩子,从小生活在书面语充斥的现代文明社会,口语和书面语发展完全分离的现象很少见到了。笔者有个假定,每个孩子生下来就具备学习所有语言文字的潜能,孩子口语超前、书面语滞后的状况是生活和教育等后天因素造成的。因此,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在儿童已有口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语文,促进儿童口语和书面语同步协调发展。儿童进入小学后,应该以学习书面语为主,同时提高口语交际的品位。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儿童学习用书面语进行交流和自我交流。不明白这一点,就会人为加大口语和书面语发展的差距,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提前作文不仅可能,也很有必要。实验表明提前作文满足了儿童用文字表达内心世界的需要,促进儿童的心理发育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当然,在操作过程中,老师们必须明白,限于一二年级小学生的生理、心理水平和识字量,低段作文只能是涂鸦式的作文。提前作文以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和习作兴趣为主要目的,标准不能过高,要求不能太死板,更不能搞“作文先导”,削弱识字和阅读教学。否则,就会徒劳地增加孩子的负担,扑灭孩子的习作兴趣,效果适得其反。低段作文仍然以“把话写完整”作为基本要求,但训练的时候,让孩子在一定的情境中写作,写几句或一段有意义的话,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爱写多少就写多少,让孩子觉得作文是很有意思的,是用来表达自己某种想法和情感的。这时候孩子写出来的作文总体面貌也许是:多数语句不通,前后不连贯,标点符号乱用,错别字连篇。但孩子是在非常放松、自由的心态下写作,作文中总有一句或几句话是完整的,这样既完成了作文的知识能力目标,又渗透完成了作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是否比单纯地重复写“一句四素俱全的话”要有意义呢?
二、作文教学难在何处
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作文教学研究成果颇丰,教学流派纷呈,但“作文难,怕作文”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学生们。人们分析了很多原因,但很少有人从语言学习本身的角度思考过这一问题。笔者经常思考,为什么孩子天生就不怕说话,单单就怕作文呢?为什么三岁的小孩能基本上学会语言交际,而很多学生直到小学毕业也不会写一段连贯通顺的话呢?只要比较分析一下口语和书面语学习条件上的差异,就能发现作文学习的确比口语习得要难得多。
❹ 小学教育的教育改革成果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教育发展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回目的伟大成就答。
成就一: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成就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
成就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
成就四: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成就五:素质教育进入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新阶段
成就六: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成就七: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成就八: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❺ 如何深化小学教育改革创新求突破
一、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学校始终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立校之本。学校坚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和完善既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各类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1、更新教育观念,巩固本科教学地位。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主题,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活动,进一步转变人才培养理念与本科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系统培养观念,进一步巩固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与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
2、优化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质量。按照“统筹部署、分步实施、狠抓落实、全面提高”的原则,以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大力实施“课程建设工程”,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精选和设计实验教学内容与体系,建立了“公共基础+专业提高+研究创新”三层次、四年不断线的实践课程体系,增加创新创业教育课模块、素质教育课模块,以课程资源平台建设为基础,推进优质课程资源共享。现已建成28门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
3、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完全学分制,推进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普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改革以及教材选用改革,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促进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发展;构建课外实践学分认证教育体系,促进专业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融通,形成了学科专业教育与素质拓展活动教育良性互动的育人特色;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办学特色,建成144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资助制度,遴选了一批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试点,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4、启动专业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为进一步体现科学技术发展、学科交叉和渗透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突出基础宽厚、适应性强、专业口径宽、综合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学校启动了公共管理类、工商管理类两个专业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在今年的招生中,这两类专业按大类招生,一年以后,学生根据兴趣和志愿重新选择专业。
5、实施“特色计划”,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学校紧紧围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这一核心,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国际交流开放计划”试点工作,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良好平台,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按照“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建立和形成与基层司法、执法机关以及中小企业等法律事务部门信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合作与联动机制,不断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创新,积极优化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新时期卓越法律人才评价体系,保障和提高法学人才培养质量。
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进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实验班的学生单独开班,并实现特色教学。突出个性培养和柔性管理理念,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参与导师的科研,接受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强化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提高科研能力。
二、不断加强师资培训力度,强化教学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多年来,我校一直重视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分别采取不同的培养与提升举措。
三、以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为抓手,强化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
学校以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为抓手,制定出台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管理办法》、《优秀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文件,鼓励教师从事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四、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打造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多年来,学校一直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狠抓实验、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强化奖惩功能
学校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建设。完善和实施了常规教学检查、教学督导、教学信息反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等多项质量监控措施,逐步完善了教学规章制度,保障了教学秩序的正常稳定。在此基础上,严格日常教学管理,向管理要质量,从管理求提升。严格执行培养方案,严格教学检查,严格考核纪律,认真履行调停课审批制度,规范执行学业警示制度、毕业论文管理与专业实习,严肃教师教学工作纪律,保障了教学秩序的正常稳定,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❻ 如何推进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
1.坚持育人为本。综合考查学生发展情况,既要关注学业水平,又要关注品德专发展和身心健康;既要关注共同基础属,又要关注兴趣特长;既要关注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习过程和效益。
2.坚持促进发展。更加注重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激励等功能,改变过于强调甄别和简单分等定级的做法,改变单纯强调结果和忽视进步程度的倾向,推动中小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出特色。
3.坚持科学规范。遵循教育评价的基本要求,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科学合理,评价过程严谨有序,评价结果真实有效,不断提高评价的专业化水平。
4.坚持统筹协调。整体规划评价的各个环节,整合和利用好相关评价力量和评价资源,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协同推进相关改革,使各项政策措施相互配套,形成合力。
5.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各地和学校结合实际,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探索适宜的评价方式方法和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评价模式。
❼ 小学数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兰州一中是甘肃省重点中学,是兰州最好的中学了。
肃省兰州第一中学创建于1902年(清光绪28年),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省属省级示范性高中。现有教职工180名,其中特级教师4名,高级教师68名,中级教师56名,有教学班级36个,学生2337名。甘肃省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中心、甘肃省中学人口教育及师资培训中心也设在校内。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齐全,综合实力雄居全省中学前列。
兰州一中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形成了独特风格和优良传统。坚持以“弘毅”为校训,培养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坚强的意志,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兰州一中的教育理念是“养德、开智、健体、立美”。兰州一中的办学目标是:以升学预备教育为主,兼创名校特色,全面理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稳步科学推进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发展特长,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打下坚实基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材。
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以德育为主,以科研为先导,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培养目标,坚持“四为主、四结合”(一是以必修课为主,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二是以第一课堂为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三是以文化课为主,文化课与劳动技术课相结合;四是以常规教学为主,常规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方面抓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课堂质量的评估,在课外活动方面抓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活动,在隐性课程方面抓校园文化建设,在校本课程方面抓高一新生的军训和各年级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持续提高,学生素质得到全面、良好的发展。学校高考升学率连年保持在90%左右,60%以上学生进入全国重点大学,上线率、录取率、学科平均分均名列全省首位,各学科尖子学生、特长生更是成倍涌现,1992年以来,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73人次,省级奖800多人次;创办的数学实验班,竞赛成绩斐然,多次组团代表甘肃省进入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冬令营,在2003年全国数学冬令营竞赛中有两名同学进入国家集训队。学校重视体育艺术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体育、艺术特长人才,被确定为排球、田径传统校,在七、八届全运会上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学生交响乐团闻名遐迩,多次参加全国、省市重要演出及文艺活动并屡屡获奖,还应邀对匈牙利、美国进行了友好访问。
学校多次被评为全国、省、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甘肃省中小学德育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先进单位。1995年9月李岚清副总理来校视察时对学校教育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学校与国内外中学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加入全国知名中学科研联合体,与新西兰里卡顿高级中学、匈牙利绍莫吉州文法和卫生中等学校、美国俄克拉荷马州数理高中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由学校主办、省教育厅主管的《中学教育科研》月刊已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面向二十一世纪,学校在2002年明确提出了争创国家级示范学校的目标,并得到省教育厅的认可和重视,这对今后兰州一中来说是一个重大而难得的机会,也是历史赋予兰州一中的庄严使命和兰州一中面向21世纪振兴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一定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更进一步发扬兰州一中的优良传统,振奋精神,勇于创新,为向着创建有特色、现代化、高质量的全国示范学校的崇高目标奋进。
教师和学生都很棒,它的录取线是兰州最高的。
具体的看看这吧
经孙如治萌即则轲心水杲庶刘半皎汝邡朴浩欺析
❽ 小学新学期工作思路和怎样推动教改和提高质量
1 、师德考核达到良好以上。
2 、使全班学生的考试成绩全部合格。
3 、基本功验收合格。
4 、认真完成继续教育任务,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结合新课改的精神理念,逐渐改变教育教学模式。
5 、努力更改校园网的建设,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尽快使校园网建成为“绿网校园”。
三、重点工作
1、通过对《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校规、校纪的学习,用自检、自查的方式提高师德水平。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3、积极进行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基本功的水平。
4、认真学习、结合新课改的理论,进行资源包的学习。
5、抽时间进行校园网的建设,争取评出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