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计划 > 小学教育学名词解释

小学教育学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20-12-12 16:53:18

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是什么

教育学: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3、制约课程的因素,课程评价模式和方法、课程的基本结构,我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4、教学的原则,常用的教学方法
5、在教学史上影响比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基本程序,班级授课的类型和结构,教学过程的基本方法
6、德育的意义,德育过程的基本方法,德育的原则,德育的主要途径,德育的主要方法
7、制订教育目的的依据
8、教师的人格特征
9、我过现行小学课程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教育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状况
2、心理发展及学生心理发展基本特征,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3、学习的定义,学习的主要理论,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论,当今建构注意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4、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5、迁移的概念及种类,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如何在教学中促进迁移
6、知识与知识学习的类型,
7、心智技能形成有关理论
8、学习策略构成,教学中如何运用学习策略
9、问题解决的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0、皮亚杰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基本条件
11、心理健康的标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12、教学目标的分类及表述方法
13、课堂气氛的影响因素。课堂管理的策略,问题行为的主要策略
14、教师应具有的特征,教师期望的效应,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② 小学教育专业考研,333教育综合里面的名词解释题到底应该答多少

这一大段都要回答。第一是定义,第二和第三是优缺点。

③ 小学教育学是什么概念

以贯彻“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为出发点,精心筛选了教材内容。涵盖了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个人的发展、教育目的、学生与教师、课程、教学(上)、教学(下)、德育、班级管理、教育心理学概述、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的基本理论、学习动机、学习的迁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学习策略、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学测量与评价、教师心理等内容,深入探讨和归纳教师资格考试的各部允题型,结构严谨、讲练结合、重点突出、难易适中、梯度合理,极具实用性和兼容性,适用于教师资格认证考试及特岗教师录用考试。
望采纳!

④ 小学教育学考试重点

小学教育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1、 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节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A. 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学心理学》
B.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
20年代以后,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
30年代,学科心理学也成了教学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个性和社会适应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学心理学领域
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也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
C. 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
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重视探讨教学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人本主义思潮也前期李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重视研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
D. 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皮亚杰、维果斯基理论的传播
1994年布鲁纳总结教学心理学发展的成果:a. 主动性研究
b. 反思性研究
c. 合作性研究
d. 社会文化研究
2、 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基本作用
(1) 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A. 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5要素】
a. 学生
b. 教师
c. 教学内容
d. 教学媒体
e. 教学环境
B.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3过程】
a. 学习过程
b. 教学过程
c. 评价/反思过程

(2)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作用
A. 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B. 为是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C. 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D. 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 识记心理发展、自我同一性、学习准备、最近发展区和关键期等基本概念
(1) 心理发展 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四个基本特征:A. 连续性与阶段性
B. 定向性与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D. 差异性
(2) 自我同一性 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一致性形象。
(3) 学习准备 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 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多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5) 关键期 【劳伦兹】在某一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来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2、 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心理学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自我意识及其发展
(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A. 感知运动阶段 【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B. 前运算阶段 【2~7岁】
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主要有一下特征:
a. 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b. 所有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c. 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
d. 思维不具可逆性
C. 具体运算阶段 【7~1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标志: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D. 形式运算阶段 【11~15岁】
a. 命题之间的关系
b. 假设-演绎推理
c. 抽象逻辑思维
d. 可逆与补偿
e. 思维的灵活性
(2) 心理学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A. 认知发展制约着教学内容和方法
B. 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 自我意识及其发展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自我意识的发展:
A. 生理自我 3岁左右基本成熟
B. 社会自我 少年期基本成熟
C. 心理自我 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

3、 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认知方式的差异,智商的含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1) 认知方式差异
又称认知风格,指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为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A. 场独立与场依存
a. 场独立 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
b. 场依存 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B. 沉思型与冲动型 【反应时间与精确性】
a. 沉思型 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
b. 冲动型 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C. 辐合型与发散型
a. 辐合型 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答案
b. 发散型 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2) 智力差异
A. 智商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B. 智力的差异
a. 智力的个体差异
常态分布(中型分布)
b. 智力的群体差异
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体相等,但男性的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
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

(3) 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A.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B. 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影响学习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并不影响学习是否发生。
C. 要求我们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做到:
a. 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年龄分班教学、能力分级制】
b. 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是教学方式个别化 【布卢姆 掌握学习理论】
c. 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斯金纳 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
(4) 性格差异
A. 性格是特征差异
a. 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b. 性格的理智特征
c. 性格的情绪特征
d. 性格的意志特征
B. 性格的类型差异
a. 根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分为 外倾型、内倾型
b. 根据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分为 独立型、顺从型
(5) 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性格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性格的性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4、 评价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1) 人格发展阶段
A.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
B.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C. 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D. 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E. 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12~18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F. 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
G. 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
H. 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2)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A. 家庭教养模式
B. 学校教育
C. 同辈群体
(3) 人格发展阶段的教育意义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1、 识记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先行组织者
(1) 加涅学习层次分类 【8类】
A. 信号学习 【巴普洛夫 经典条件反射】
B. 刺激—反应学习 【桑代克、斯金纳 操作性条件反射】
C. 连锁学习
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联结。
D. 言语联结学习
指形成一系列的言语单位的联结,即言语连锁化。
E. 辨别学习
指学习一系列类似的刺激,并对每种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
F. 概念学习
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作出反应。
G. 规则或原理学习
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H. 解决问题学习
指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运用规则或原理解决问题,以达到最终的目的。
(2) 学习结果分类 【5类】
A. 智慧技能
表现为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指向学习者的环境,使学习者能处理外部的信息。
B. 认知策略
表现为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它是在学习者应付环境事件的过程中对自身认知活动的监控。
C. 言语信息
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
D. 动作技能
表现为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
E. 态度
表现为影响着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

⑤ 求小学教育学的名词解释汇总

1、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3、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4、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5、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8、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9、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0、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2、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3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14、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15、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16、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17、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18、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19、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20、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21、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特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

22、心理断乳期: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23、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4、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

25、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26、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27、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28、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29、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30、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31、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32、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主导的作用。

33、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34、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35、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36、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37、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38、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

39、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拓展型课程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40、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级课程是一级课程。

41、地方课程: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可安排必修课,也可开设选修课。

42、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43、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44、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45、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46、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47、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48、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

49、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50、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51、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

52、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53、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54、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5、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56、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7、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58、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59、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60、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

61、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62、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63、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64、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65、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66、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

67、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68、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69、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70、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71、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72、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73、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74、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75、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76、学校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77、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78、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关系到用什么道德规范、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

79、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80、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81、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82、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有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83、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84、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

85、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86、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87、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88、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89、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90、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在心理学上的称谓。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和的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广度:(又叫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的数量。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

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所诱发的情绪状态。

原型: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假设的提出有启发作用的那些事物。

迁移作用:指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新情况新问题中的应用。(正迁移、负迁移)

定势: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

想像:是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理想、空想

意志:(意志过程):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个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需要:是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到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也是激励人行为的原因,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但动机产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的作用。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能力: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指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的动力性特征:指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指向性。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角色冲突:指围绕角色目标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相互防碍的斗争。

心理调适:就是在冲突中减轻压力,保持正常反映状态的心理过程。

学习:广义上:是人和动物凭借经验引起的倾向或能力的相对持久性的变化过程。狭义上,是人类的学习。

成熟:是指个体生理方面的发展,包括个体的各种生理组织结构和机能以及本能行为,也即个体的生物学方面的发展。

变式:是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或事例时,经常变换呈现形式。

知识的巩固:就是采取某些强化措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识记,并持久保持的过程。即把所学的知识牢固地保持在头脑里。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的,自动化了的动作活动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是反映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以完善、合理的程序进行的并近于自动化了的智力活动方式。

学习迁移:是指学习一种知识、技能对学习另一种知识、技能产生某种影响

正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影响,即起促进作用。

负迁移: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消极影响,即干扰作用。

思维定势:指过去思维活动的经验使当前思维活动处于一种准备状态。

逆向迁移:是指后学习的知识、技能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技能产生影响。

学习策略:学习者对学习目的的认识、学习方法的采用以及对学习过程的调控过程。

元认知体验:是个体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

元认知监控: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相应地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目的。

记忆策略:指在元认知的作用下,具体调节记忆方法的策略。

规则的发现学习:指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先呈现规则的若干例证,然后,让学生在例证中概括出一般规则的学习方式。

品德: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的稳定特征成倾向。

道行认识:是对关于是非、好坏和善恶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肯定的或否定的内心体验。

道德行为:指一个人表现的有关道德方面的言论、举止和行动。

道德概念:是对社会道德现象的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

道德信念:指人对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确信,并愿以它作为行动指南的意识倾向。

幼儿期:指儿童从三岁到六、七岁这一年龄阶段。(幼儿园--幼儿期,入学以前--学前期)

依恋:指幼儿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

发育性学习障碍: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正常显露的许多心理和语言功能发展的偏离,包括原始性缺陷和衍生性缺陷。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社会性认知: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与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

价值观:是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的带有根本性的总观点,它的形成是由人的知识水平、生活环境等因素决定的,同时受人的情感意志、理想动机、立场态度等个性因素所制约。

心理教育:指依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校心理辅导:指学校心理辅导人员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创设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给学生以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认识环境,根据实际情况确立合理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社会适应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个别辅导:以个别学生为对象,以学生问题和需要为基础,用尊重、接纳和理解的态度、科学的方法,通过聆听、疏导、咨询、活动等途径,予以适当启发和诱导,使学生能够从有心理问题发展成为心理健康。

聆听法:即咨询者认真、耐心地倾听来访者诉说的方法。

松弛法:指在暗示的作用下,使人的全身的肌肉从头到脚逐步放松的方法。

系统脱敏法:指有步骤地由弱到强逐渐适应某种过敏反应的刺激源。

分题计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某一问题各抒己见,经过计论成争辨得出结论的一种学习方式。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心理因素,优化学生心理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增进文化的同时,以潜移默化方式获得渗透性心理教育,促进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快乐学习: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边的积极性都受到激发,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都有积极的情感投入。

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指在班集体中占优势的认知态度,意志品质,行为特征,情感倾向的综合反映

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

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

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再认——是识记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够把它认出来的过程。

重现——是指经验过的事不在眼前时能够把它回想起来的过程。

遗忘——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错误的再认和再现,这种现象叫遗忘。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

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地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描述和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创造想象——是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地心理过程。

幻想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想象。

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叫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为支柱的思维叫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以概念为支柱直接反映事物本质的思维,叫抽象思维.

发散思维——朝着多个方向,形成多种正确答案的思维,叫发散思维.

集中思维——朝着一个方向,导出单一正确答案的思维,叫集中思维.

⑥ 2011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考试资料汇总

我记得我当年来考试的源时候,小学教育学和心理学是一张卷子的,题型有填空、名词解释、选择、简答和分析几种吧---前三种题型都是书上的只要多看看记记就行了,关键是分析题,分值很大--
举例:请就学生早恋现象用心理学分析一下。
有老师批评学生:你就是猪,一天到晚只知道玩----(请用教育学观点分析案例)

⑦ 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小学教育学(中等师范)复习资料:第八章教育法
一、教育的国家化和教育法的产生
19世纪下半叶,由于教育向世俗化的过渡和公共的国民教育的迅速普及,教育开始成为对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社会性事业,这就要求扩大国家直接干预和调整文化教育发展的职能,更有效地发挥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作用。因此,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把教育纳入国家活动之中,用行政手段发展公立学校体制,用法律的手段确立义务性的国民教育制度。这样一种趋势,在教育史上被称为教育的国家化。
教育管理的国家化和国家教育权力的产生标志着教育权结构的一次历史性转换。在这之前,教育在很长时期内一直是父母的一种自然权利。学校产生以后,父母的教育权就委托给了学校和教师,从而构成了学校、教师、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具有私事性质的社会关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教育的国家责任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通过法律的手段确立国家的教育权力,加强教育管理的集中性、统一性和权威性,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行政系统,是有效地实现教育的国家责任的客观需要。
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复杂的教育运行过程要做到有序化、科学化,仅仅依靠教师的个人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它要求教育工作必须依准 ,体现国家的整体利益。
教育法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产物,是现代国家的一个重要立法领域。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它不仅表现为法律数量的大规模的增长,而且表现为法律地位的增强,法律调整的扩大,以及法律向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进行的愈来愈大规模的功能扩张。
二、国外教育法发展的历史及其特点
西方国家教育法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零星立法阶段
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某些国家,特别是德意志的某些公国,就已颁布关于强迫教育的法令。而在现代工厂制度的推动下,才产生了教育向现代化的过渡,并产生了现代意义的教育立法。因此,最早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立法是在工厂法之中。从19世纪初叶起,英、法、瑞士等国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工厂法规,其中重要的条款几乎都涉及童工问题。
2.专门对普及义务教育进行立法阶段
大工业生产发展为教育的普及创造了客观条件,并促成各国纷纷开始进行义务教育的立法活动。最初的普及义务教育立法主要是围绕初等教育的强制性、免费性和公共性三大主题展开的。
3.广泛进行教育立法的阶段
广泛地进行教育立法是随着资产阶级加强对行政控制的过程而出现的。这个转变从19世纪中期开始酝酿,20世纪初开始,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达到高潮。
4.教育的综合立法阶段
第二次大战以来把教育看作是一个整体和社会子系统,把教育立法看作一项综合性的法治工程,在加强教育立法的同时注重教育法治工程与整个社会工程的协调。教育法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都有了飞跃性的发展。从广度上看,教育已日益为各国立法所重视,教育法规在所有法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深度上看,教育立法已深入到教育活动的各种内部和外部的社会关系,对教育的调节开始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法治工程。
三、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现状与前瞻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相继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颁布了6部教育方面的法律,它们分别是:198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3年分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我国的教育法体系由纵向4个层次和横向6个部门构成。
教育法位于我国教育法体系的第一个层次。它是以宪法为依据制定的基本法律,主要规定我国教育的基本性质、地位、任务、基本法律原则和基本教育制度等。教育法是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是协调教育部门内部以及教育部门与其他社会部门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制定教育部门其他法律法规的依据。作为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律,教育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部门教育法位于我国教育法体系的第二个层次,主要调整各个教育部门的内外部关系。由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成人教育法、教师法和教育经费法6个部门组成。每一部门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单行法律。
教育行政法规位于教育法体系的第三个层次,主要是为实施教育法和各单行法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属于这一层次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和发布,它应是我国教育法的主体。
最后,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教育行政规章位于教育法体系的第四个层次,它不仅数量最多,而且规定的也最为具体、详细。

小学教育学(中等师范)复习资料:第六章学校咨询与辅导
第一节 学校咨询与辅导概述
一、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发展概况
(一)早期的职业指导活动
现代的学校咨询与辅导(以下简称学校咨询)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的“指导运动”。当时社会和教育部门对学生们择业求职及职业适应上面临的各种困难越来越关注,于是开始设立帮助机构以提供职业指导。帕森斯率先于1908年在波士顿成立了职业介绍所,并于随后出版了《选择职业》一书。此后有关职业指导的课程或讲座引进到一些学校,政府也在20年代开始规定学校应开设职业指导课程。30年代逐渐地开始有人在学校内成立教育与职业辅导中心,帕特森和威廉森于1938年出版的《学生指导技术》,初步总结了对学生进行指导的理论和实践。在这一阶段帮助学生的活动主要定位在指导,它的特点是,帮助者处于主导地位,根据其丰富的知识经验,专业技能,评估学生的特点,提供与职业有关的信息,为学生的决策起导向作用。
(二)心理咨询与治疗活动的开展
心理卫生运动是学校咨询的另一个来源。20世纪初,精神分析疗法就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开始占据重要的位置,其主要的诊疗方式就是心理学家和病人进行系统的会谈。到四五十年代,心理咨询开始作为独立的专业领域在学术界和社会上获得承认,1942年,罗杰斯出版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强调咨询的过程应当充分重视当事人认识和改善自我的能力与责任,提出了“当事人中心”的观点,指出咨询者不应当扮演居高临下的仲裁、指示的角色,而是以平等、真诚的态度,认真倾听、接受和鼓励当事人表达情感、认识自己、激起改善的愿望。在学校咨询领域,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适应当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与障碍日益受到重视。这一阶段,对学生的咨询的治疗活动,取代指导活动而成为主角。
(三)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政府支持下,学校咨询的工作开展得越来越普及。与此同时,心理学界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思潮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沃恩发表《变化世界中的咨询者》强调咨询服务不应当只是局限于少数学生的治疗矫正,而要关心全体学生的发展需要。布洛克尔在《发展性咨询》中提出,咨询应当帮助广大学生认识、理解和接受自己,度过发展过程中的危机。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咨询应该以预防问题的发展为目的,而不是等到造成严重的行为障碍再去忙于矫治。到70年代,发展性指导已经成为学校咨询的重要工作内容。
目前在学校咨询当中,指导的模式、治疗的模式和发展的模式共存共生,既有互相借鉴,也有综合运用。学校咨询也越来越强调学生所处独特环境的影响,使帮助更有针对性,如跨文化咨询成为关注的热点。美国是世界上心理咨询待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学校咨询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制。
二、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基本任务★★★
从根本上看,学校咨询的目标在于为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具体而言,不同处境的学生所需要的帮助可能是不同层次的,这就决定学校咨询的任务是多层次的,一般可分为缺陷矫正、早期干预、问题预防和发展指导。
(一)干预与矫正
1.缺陷矫正。对于极少数长期处于恶劣环境下已经积累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的学生,需要进行系统的矫正。
2.早期干预。面向少数学生进行,他们可能已经出现某种程度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就可能演变为严重的障碍。早期干预就是指在问题出现初期给学生以帮助。
(二)预防与发展
1.问题预防。对于部分学生群体来说,目前并没有明显的问题,但是某些心理素质比较薄弱的学生,有可能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出现问题。问题预防就是指在可能的问题发生之前,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工作,提高学生将来问题的能力。
2.发展指导。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学生在不同的时期,面临不同的适应和发展的任务,可能会出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在此之前,我们就应该开展必要的指导活动,帮助学生成功完成心理—社会发展任务。
(三)预防与干预的平衡
从实际情况看,在学校咨询开展起来的地方,干预和矫治的任务比较容易受重视和强调。但现在西方国家相当强调学校咨询工作应当在干预和预防之间取得平衡。我国一开始也许可以更偏重发展性指导的任务,但今后也应当逐渐增强咨询服务方面的专业力量。
三、学校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工作★★★
(一)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提供咨询服务
干预和矫治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心理咨询活动完成的。主要的方式有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和通信咨询等。最主要的是在咨询室进行的面对面的咨询。
(二)在班级中开展以心理卫生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辅导
预防和发展性指导的任务主要通过课程辅导的方式进行,常常以班级为单位开展。
(三)为其他教师和家长提任顾问或间接咨询
(四)配合学校教育需要开展必要的心理测评工作
(五)协调学校和社区咨询
第七章 教育测验与评价
第一节 教育测验
一、教育测验的概念
(一)概念界说
测量是给事物的某种属性给定数值的过程,回答了“有多少”的问题。教育测量包括了从身体身体素质到兴趣态度等多个方面。
测验是对于知识水平、情意状态、运动技能等的数量化测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测验仅指一份测验卷子,而广义的测验指编制试题、施测、评分到报告成绩的全过程。在教育领域,测验只是测量的一种形式,主要用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心理特点。如果说测量回答了“有多少”的问题,只考察量的大小,测验则回答了“某个人做的怎么样”的问题,包含了对测验结果的解释和评判。
规范的考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试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如期中、期末考试。它与测验的区别有两种看法。第一种是从教育测量学中引出,认为测验更为规范,从试题编制、实施测验测验到评分过程都有严格的程序,而考试则是教师可自行安排,相对灵活,技术要求不高的测验形式。另一种观点与第一种正好相反,认为测验比较随意,而考试则较为正式。本书主要采用第一种观点。
评价是对某种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评价包含定性描述或价值判断,更多的时候是两者兼而有之。
(二)测验的功能
测验具有以下功能:(1)激励功能;(2)诊断功能。诊断性测验主要考察两个方面,一个是看基础打得好不好,可否满足学习某种新知识的需要,另一个是看理解和掌握上有什么错误及其原因所在,它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反馈信息,使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3)区分和选拔功能。升学考试就体现了测验的选拔功能,如高考;(4)评定功能。
二、测验的类型
从测验目的上考虑,可以分成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从测验内容上考虑,可以分成成就测验和学能测验。从规范程度上区分,可以分成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从结果解释所参照的标准区分,又可以分成常模参照性测验和标准参照性测验。
(一)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
安置性测验的根本目的是分班、分组。安置性测验涉及的范围比较窄,难度也比较低。
形成性测验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
诊断性测验能够反映学习中常见的错误,诊断学习困难,特别是找到困难的成因。诊断性测验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评分不作为正式成绩。
总结性测验用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阶段性总结分析。在一个段落或一门课结束后,教师会编制一套试题,全面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现行小学学科测验多采用闭卷形式,有时候也要求学生完成实践性课题。
(二)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标准化测验在试题编制、施测和评分过程中有着严格的规范。标准化测验是由测验专家和教师共同编制的,试题质量较有保障。最典型的标准化测验是智力测验,如“比奈智力量表”。
教师自编测验是教师自己编制的测验,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实际引用现代测验原理编制的。教师自编测验针对性、灵活性强,能反映实际教学中遇到的特殊问题。
(三)成就测验和学能测验
成就测验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常结合具体学科而设。学校平时的课堂测验,期中、期末考试等,都是成就测验。
学能测验,又称学能倾向测验,它考察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所获得的能力,与学业成就有较大关系。学能测验不局限于某门课程,关心各门课程都需要具有一般能力,主要包括文字推理测验和数字推理能力测验。学能测验一般在小学毕业前进行,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学生的发展潜力。
学能测验与成就测验的区别在于,成就测验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着重考察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学能测验的测验内容比较宽泛,侧重于能力考察。
(四)常模参照性测验和标准参照性测验
常模参照性测验是按照在特定群体中的相对位置决定成绩的好坏。选拔性考试一般是典型的常模参照性测验,如高考。常模参照性测验要在所定教学内容中,选出一些能区分出学生水平的题目,它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应该能拉开分数距离。题目难度以中等为宜,特别难和特别简单的题目要少一些。
标准参照性测验是考察是否达到了预先规定的标准,类似于各种执照考试,如驾驶执照考试。这种测验只关注考生是否达到了应该达到了应该达到的水平,而不去管别的考生怎么样。确定“合格”或“掌握”的标准是标准参照性测验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标准参照测验往往是针对某几个特殊的知识点而设计,题目覆盖面广,并尽可能把所学的重要知识都反映出来。标准参照性测验不去刻意拉开学生间的距离,题目该难就难,该易就易,完全随知识点的要求而定。
常模参照性测验和标准参照性测验的区别是:前者着重同学间的比较,后者关心有没有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常模参照性测验适用于选拔性考试和总结性评定;而标准参照性测验适用于诊断和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为改进教学提供反馈信息。
三、良好测验的标准
好的测验都应当符合一定的要求,通常用实用性、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等指标衡量测验质量。
1.实用性
实用性反映了试题的基本质量,其基本要求是便于组织,便于实施,节时省力。(便于组织。(2)测验便于实施。(3)容易评分。(4)结果要容易解释。
2.可信度
可信度又称信度,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了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体要求是,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则两次测验的分数应该比较相近;对同样的答卷组织两次评分,评分结果相近。如果上述评分结果相差悬殊,就表示可信度很低。评分的客观性常用评分者信度来说明。
3.有效性
有效性在测量学上也称为测验的效度,指一个测验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估计测验效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内容效度,反映了题目对所考察内容的代表性问题。(2)效标关联效度,反映了测验分数和所选择的效标分数之间的一致程度。和信度相比,测验的效度更为重要。因为效度高的测验信度一定高。
4.难度
难度即测验的程度,提供了试题平均通过率的信息。一份试卷的难度取决于每一道题的难度。难度用全体被试在某题的得分率(P)表示。如果全部通过,难度为1;如果谁都没有通过,难度为0。难度值在0到1之间,难度值越大,表示题目越容易。高分段人数少,低分段的人数多,表示难度较高。高分段的人数多,低分段的人数少,表示难度较低。难度中等时,最容易拉开考生间的档次。不同的测验对难度有不同的要求,如选拔性考试难度以中等为宜,否则很难筛选。一般来说,某一道试题答对的学生少于20%时便是过深,答对的多于80%时则是偏浅。
5.区分度
区分度是测验能否拉开分数距离的指标。试题的区分度也称为鉴别力,表示某道题目能够将不同程度的学生鉴别开来的能力。试题难度直接影响区分度,特别难的题目大家都不会做,特别容易的题目大家都会做,这两种题目区分度都很低。反之,中等难度的试题的区分度比较高,难度为0.5的题目,区分度最大。
四、测验的编制和实施
(一)确定试题内容
在选择试题内容时,应设计测验蓝图。测验蓝图包括确定测验目的、测验内容以及编制双向细目表等内容。(1)确定知识点。(2)确定认知水平。(3)设计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是由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构成的的。
(二)选择试题类型
课堂测验的题型有客观题和论文题两种。客观题包括填空、判断正误和多项选择等题型。论文题包括简答题和论述题。因为客观题和论文题各具优缺点,所以搭配使用效果最佳。
(三)评分
计分方法可分为等级分和百分制两类。等级分在中国隋唐一代就广为使用,百分制则是20世纪初教育测量学的发展产物。等级制的计分方法除五分制和A、B、C、D、E外,还有许多变形。使用等级分的好处是避免了在同一分数等级上同学间的攀比,会减轻过分的分数竞争。但缺点在于,等级分比较粗略,不容易反映个体间细微的差别,评分尺度也较难把握。在评分时,教师要注意到自己对学生的看法可能会影响到评分过程。和百分制相比,等级制能避免“分分计较”的学习心理,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
(四)测验分数的解释
分数只有经过解释具有实际意义。解释分数时,既可以和其他同学的学习表现相比较,也可以和考核标准相对照。分数的意义是在比较中获得的。如同样考85分的两个同学,其分数值虽然相同,但反映出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并不完全相同。

⑧ 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

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
在很多人眼里,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很难做。其实,只要你找到了方法,这些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是非常容易的,因为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全是书上的。我向大家推荐一些小册子:《题典速查》,不管你是在平时复习,还是在考场上找答案,绝对能让你提高10倍以上的速度。
说是《题典》,因为这本小册子综合了市场上正规出版的所有资料,并且删除了重复的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让你一册在手,就能最大限度地覆盖最多的考点。
说是《速查》,这就是这些小册子最大的优点。市场上的那些资料,就是一本撕去了拼音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又打乱了页码的字典。让你找其中的一个字,容易吗?我的《题典速查》采用独创的“索引法”,让你找答案,如同查字典一样简单,让你看一眼就能做一道题,让你的学习效率提高10倍以上。详细描述还是到我“网络空间”看看吧,有图文并茂的描述。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教育学名词解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