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简述近些年来学习理论有哪些新的发展对教学系统设计产生了哪些影响
(1)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是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对教学设计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任何系统都包括五个要素:人、物、过程、外部限制因素和可用资源,这五个要素间有三种联系形式:①过程的时间顺序;②各因素间数据或信息流程;③从一个系统中输入或输出的原材料(人或物)。
(2)传播理论
信息传播是由信息源、信息内容、信息渠道与信息接受者为主要成分的系统。进行信息传播,必须对信息进行编码,考虑信息的结构与顺序是否符合信息接受者的思维与心理顺序。信息不能“超载”,过于密集的信息直接影响传递效果,增加负担。而且不同信息的注意获得特性不同。有些材料宜于以视觉方式呈现,有些则宜于用听觉方式呈现。还可以运用多种暗示技巧来增强这种注意获得特性,更重要的是考虑信息接受者的特性(年龄、性别、偏好等),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等。
(3)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与教学设计。概括地说,行为主义观点在教学设计中最基本应用是把可观察行为作为教学基础,提出用可观察行为动词界定各类教学目标(包括价值观与态度教学)并依此进行教学传递与评价。
认知理论与教学设计。认知理论探讨学习者内部的认知活动,其中主要是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和认知建构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把人类的学习过程看成是由一系列信息加工的转换过程,例如,加涅的信息加工的学习与记忆的8个阶段的学习模型。认知建构学习理论是在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知建构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指导意义是:建构过程要引导学生发现原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不协调性,然后主动去改变它。学习的认知建构发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在具体的情景中,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意义。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意义大都是在观念上,如何发挥人的潜能问题等。
(4)教学理论的概念模式
教学理论的概念模式是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教学的概念模式分为三类:时间中心模式、学习者中心模式与任务中心模式。
时间中心模式的代表性是卡罗尔模式,用理解教学的能力、能力倾向、教学的质量决定所需时间,用毅力与学习机会决定学生实用时间,与学习程度一起组成一个公式:任务中心模式关注于如何促进学习的过程,例如,布鲁纳模式与加涅模式。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与储存取决于知识的结构方式,提倡编制学科中心的结构化教材,通过学生自我的探究来把握、理解学科结构。加涅模式源于他对认知学习的信息加工观点。他把学习结果(学习领域)分为动作技能、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与态度五类,形成系统的教学任务分析观和九个事件的教学过程等。
学习者中心模式把有效教学建立在对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分析上。它的目的不在于要求每个学生接受所有学科规定的内容,而在于强调每个学习者都能得到个体的充分自由发展。依据一般都是采用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理论。
❷ 怎样理解新行为主义是对古典行为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新行为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由托尔曼、赫尔和斯金纳等一批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在华生行为主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加入中介变量而诞生的一系列学术流派的总称。这个学派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本身,主张以实验科学的方法分析行为原理,找出心理学相关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该学派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把学习心理学的研究和社会心理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对学习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独树一帜的贡献。
理论名称
新行为主义
产生年代
20世纪30年代
代表人物
托尔曼、赫尔和斯金纳
主要贡献
首次在心理学中加入“中介变量”
发展历史
19世纪末华生行为主义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在随后的时代里以托尔曼、赫尔和斯金纳等人为代表人物的一大批心理学家纷纷根据自己的见解对行为主义作出不同程度的补充。其中影响较为巨大的是托尔曼整体行为主义、赫尔的假设-演绎系统、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后人根据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得出一套心理学研究方法,并将其称为新行为主义。[1]
产生原因
19世纪末以华生为首的行为主义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逐渐暴露出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全盘否认意识对心理学的影响;忽视有机体内部条件的研究,贬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在心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使心理学产生了“无头脑”的倾向,将人的心理活动降低到动物心理的水平;过于强调外在刺激对行为的意义,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人的行为动机,使得人们对行为的理解过于简单。同时代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提出的基于行为主义S-R公式的S-O-R 公式使得行为主义心理学受到巨大影响。对于学习过程的重视和对学习心理学的探讨也是新行为主义产生的一个原因。[2]
托尔曼理论
20世纪30年代托尔曼的理论对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整体化,并将中介变量的概念加以整理分析,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着一系列不能被直接观察到的、但可以根据引起行为的先行条件及最终的行为结果本身推断出来的中介因素,这便是中介变量。把S-R理解为S-O-R,中介变量就是在O(有机体)内正在进行的活动。它是完全可以客观定义和定量的,它能客观、精确地同一定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联系起来。[3]
赫尔理论
20世纪40年代赫尔的特殊之处在于他试图创立一套以数学为推理工具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希望借此使心理学体系数量化,从而巩固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科学地位。赫尔创立的这套研究方法体系因其主要依赖于数学推理,因而被称做假设-演绎系统。假设-演绎系统因其原理较为科学,故成为新行为主义的主要研究方法。[2]
斯金纳理论
20世纪40年代斯金纳的理论综合前人经验加以优化,并将其用于学习领域,也因此成为新行为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斯金纳理论体系则是强调行为的科学研究必须在自然科学的范围内进行,其任务就是建立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情境与继之而来的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斯金纳认为,有机体内部所发生的事件,不管称为中介变量,或是叫做生理过程,其本身也是行为的一部分。有机体外部和内部的事件具有同样的物理维度,因而无须假定那些内部事件具有任何特殊性质,或者必须用任何特殊方法去认识。斯金纳发现定时强化比连续强化要优越。强化之间的时间间隔越短,动物的反应就越快;反之,反应的速度就下降。定比强化更为优越。动物在定比强化中的反应比在定时强化中的反应更快些。如果比例不是定得太高,那么这种定比强化是非常有效的。[4]
❸ 哪位学者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
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al psychology)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回的答流派之一,其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以客观的方法研究人类的行为,从而预测和控制有机体的行为。它可区分为古典行为主义学派和新行为主义学派。古典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其次则有霍尔特、亨特、拉什里和魏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则为托尔曼、赫尔、斯金纳、班杜拉等。
❹ 早期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的内在逻辑关系
华生所创立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科学的研究只限于以客观的方法处理客观的资料,的行为主义取向,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受到批评,终而接受意识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之一的理念,七十年代以后现代心理学的界说“心理学是对行为与心理历程的科学研究”又把失去了多年的“心”找回来。显然就是行为主义偏激取向的匡正。行为主义的严格科学取向内在逻辑,使心理学在研究上提高了方法与工具的品质是早期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的内在逻辑关系
❺ 简述托尔曼的新行为主义
托尔曼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整体行为。尽管整体行为同生理运动有关,或者说依
存于生理运专动,要了解整体行属为的本质特征,仅仅依靠对行为的分子式的分析是
不行的,整体行为有它自身的特征。
第一,整体行为总是坚持指向一定的目标-对象。
第二,整体行为为实现指向目标-对象,总是选择一定的途径和方式。
第三,整体行为在指向特定的目标-对象时,总是选择那些较短的路径或较容
易的手段,即所谓最小努力的原则。
托尔曼认为以上第一点代表行为的目的性,第二、三点则表明了行为的认知
性。他强调说:“目的和认知是行为的血和肉,是行为的直接特征。”托尔曼并
以完全客观的定义来界说它们,如他以尝试错误及由此而带来的学习进步(托尔
曼称之为可教性)来客观定义目的性,以目标-对象的性质、位置以及刺激情境等
行为先决条件的变更对习得行为的影响,来对认知性予以客观定义。
❻ 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谁
新行为主义者的主要人物(依据时间先后粗略的排列):
罗意德·摩根(C. Lloyd Morgan)
伊万·版巴甫洛夫
爱德权华·桑代克
约翰·华生
爱德华·C·托尔曼(Edward C. Tolman)
克拉克·L·赫尔(Clark L. Hull)
J·R·坎特(J. R. Kantor)
吉伯特·赖尔(Gilbert Ryle)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
❼ 你好,想请问S-O-R究竟是新行为主义还是认知主义啊
托尔曼是认知派的(1)托尔曼的经典实验:白鼠的位置学习实验(高架迷津中的迂回学习)。 迂回实验是托尔曼和杭齐克(1932)设计进行的。实验在通道内进行。被...
❽ 新行为主义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负强化与惩罚相结合获得预期教育效果同时连结学习者学习行为
❾ 新行为主义方法的主要特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的创建人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
华生指出一向认为纯属意识的思维和情绪,其实也都是内隐和轻微的身体变化。前者是全身肌肉,特别是言语器官的变化,后者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20年代以来记录肌肉电位变化的技术不断提高,已经发现心理活动伴有轻微的肌肉收缩。但连带发生的事件并不一定就是同一事件。所以思维时有轻微的肌肉收缩,并不足以证明思维就是轻微的肌肉收缩。
华生认为,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都可归结为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有机体反应的刺激,最后分析也只能是有机体内部和外界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这样一来。全部行为,包括通常所说的心理活动,都不外是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另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而已。因此,他认为心理观象都能够用物理和化学的概念来说明。一位早期行为主义者魏斯把这种观点发挥到极端的还原论,但华生本人则又主张心理学只应着眼于有机体整体的适应性行为,无须过问这些物理和化学变化。
华生自称行为主义是唯一彻底而合乎逻辑的机能主义。他在芝加哥大学深受机能主义的影响。机能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安吉尔也说过心理学要研究行为。但机能主义者把意识和行为都看作人适应环境的手段。按机能主义的哲学依据——实用主义来说,检验意识适应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行为的适应性。所以,考察了行为就无须考察意识;反之,若不考察行为则无法考察意识的适应性。因此彻底的机能主义就必须承认,可以丢开意识去考察行为,但不能丢开行为去考察意识。
华生宣称心理学家应该象物理学家那样去使用意识,即只把它看作关于客观事物的经验,而不看作关于心理活动的经验,从而否定了冯特所指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区别,把心理学家所研究的意识和物理学家所研究的客观事物等同起来。拉什利明确指出这是新实在论的观点,并极表赞赏。
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这样就能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
行为主义者在研究方法上摈弃内省,主张采用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这是他们在研究对象上否认意识的必然结论。
华生一方面反对内省,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利用只有内省才能提供的一些素材。于是他把内省从前门赶出去,又以“言语报告”的名义从后门请进来。这样就把言语的两种作用混淆了。言语固然和动作一样是对客观刺激的反应,但也可用来陈述自己的心理,这种陈述其实就是内省。
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方法论上深受进化论问世以来的动物心理学的影响。动物不会作内省报告,所以只能根据它对刺激的反应来推测其心理。这样就使早期的动物心理学染上浓厚的拟人论色彩。摩根提出要尽量克服拟人论,经过勒布的进一步努力,直至桑代克,均未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华生承其余绪,做过许多动物心理学的研究,最后得出一反拟人论的结论,断言人和动物在心理上没有质的差别,但不能按人的心理来推测动物的心理,相反地要像研究动物心理那样来研究人的心理。因此,他非常赞赏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法,因为它可以使像感觉辨别这样的主观经验转化为反应差异的客观事实。
但从根本上看,华生与巴甫洛夫完全不同。华生否认神经中枢在动物行为中的特殊重要性,认为它仅起联络作用。巴甫洛夫则把身体外周器官活动与神经中枢活动的关系看作投影关系,考察外周器官的活动,目的在于了解神经中枢的活动。再者,巴甫洛夫不否认意识,而且非常强调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本质差别。
华生认为除极少数的简单反射外,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影响,而这种影响是通过条件反射实现的。因此他把巴甫洛夫式的条件反射当作行为主义的“枢石”。华生夸口说,给他一打健康婴儿,让他在可以完全控制的环境里去培育,他能使任何一个婴儿变成任何一种人物。他在婴儿的情绪行为上做了实验,使婴儿的爱、惧通过条件反射的改变而改变。他后来侈言要建立行为主义的实验伦理学。
华生式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最高峰。它的一些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渗透到很多人文科学中去,从而出现了“行为科学”的名称。直至今天,其涉及的领域仍日益扩大。它们尽管不全以行为主义为指导观点,但名称的起源则不能不归之行为主义。华生的环境决定论观点影响美国心理学达30年。他的预测和控制行为的观点促进了应用心理学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界公认,自行为主义心理学问世后,有很长一个时期,美国心理学家多是实际上的行为主义者。认知心理学兴起后,虽然意识重新被重视,但认知心理学在方法上也尽量通过观察客观行为来研究主观经验。
华生过分简化的刺激-反应公式不能解释行为的 最显著特点,即选择性和适应性。30年代以后,他的一些后继人在操作主义的指引下试图克服这一致命缺点,从而形成多种形式的新行为主义。如果说华生废除意识的主张,由于使心理学丢掉主题而渐被抛弃,那么方法论的行为主义则在美国借操作主义的巧辩而延续。
❿ 运用新行为主义理论分析社会负面新闻传播的原因
行为主义理论:张强受长期习惯的影响,学习对其起负面心情刺激,于是有了辍学倾向。社会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有交叠地方,通过社会实践,被一些东西吸引,于是丧失了坚持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