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城市小学教育和农村小学教育的区别在哪儿
中国你只要听长辈的话每天学习老师教你什么你就把什么学好 直到高中毕业考上大学 别的什么能力都不重要 因为只有考上大学才有好的生活 考不上的一般就是打工之类的吧(我觉得政府没有好的引导使得很多人不知道做什么,找不到出路) 混的好的也不多 国外的也得看国家 像美国中小学几乎不需要学习 只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培养学习的兴趣和思维 沉重的学习生活是身体发育成熟后才开始的 那个时候他的心理发育成熟了(一些观念都已成熟) 可以开始拼命完善自己 学习对他有用的知识 他们也懂得自己需要什么以及如何去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 总的来说 中国只需要会读书的人 只需要共性 你追求个性的话倒霉的就是你 中国学生心理问题也较多(这个你应该能体会,我觉得就是小时候的压力过大,没有受到父母和学校正确的引导,孩子思想出现偏差也不知道,久而久之心理问题就多了,自私、缺乏爱心等等都是心理出现问题的表现) 美国注重个性化发展 你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道路 并可以去努力奋斗 所以他们顶尖人才就很多 没人可以在很多领域内都有极高成就(中国就是喜欢培养全方面的人才,所以才高不成,低不就)关于美国这是我的印象 因为我没去过 等我考上大学之后 有机会肯定要到世界的每个地方都去看看,去吸收众家之长,来不断完善自已。
㈡ 孩子的小学基础教育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好
当然是选名校了,但是我觉得家庭对孩子来说更重要.还是在父母的教育啊.如果有条件能带着孩子去大城市那就更好了,但是千万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那里
㈢ 学小学教育等到毕业在大城市工作时必须是本科毕业吗
吉林大学
国家承认学历 学信网查询 网络教育 最快 2.5年毕业
高升专
法律事务、护理、版药学权、经济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通信、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会计电算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专升本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机械电子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护理学、药学、法学、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方向)、会计学、汽车服务工程、金融学
㈣ 孩子小学是应该留在父母身边(小县城教学条件不好)还是交给爷爷奶奶(大城市)去接受好的教育
这个跟爷爷奶奶的教育经历及教育观念相关,如果爷爷奶奶能胜任的话,就可以让爷爷奶奶带,大城市的环境相对较好,自己也可以定期去看望。
㈤ 小学教育真的没必要考研吗 我是五线城市 为什么父
像教育类抄专业尤其是袭小学教育,因为教学对象比较特殊,祖国的花朵,担负着祖国的未来不说,小学生塑造性很强,想象力丰富,也比较爱找事,所以这个教育阶段的教育很复杂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多学一些理论,考个研究生深造也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理论都是依托于实践的,尤其是小学教育,是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才会发展的更好,所以你可以先上班一段时间,然后再考研究生,现在都有非全日制的研究生,不耽误上班也不耽误上学。比如洛阳师范的教育专硕就只招收特岗教师攻读在职研究生。
㈥ 中国各个省市教育质量排名
1.江苏 自古江南,文化底蕴雄厚。小初高的教育衔接的非常好。苏教版在很多省份流行。南大大家都知道。东南大学,中矿大都很好。43
2.湖北 人杰地灵的地方。今有全国最牛中学---黄冈中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33
3.陕西 高校办的不错。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都是比较牛的学校。 34
4.山东 文化氛围:孔孟曾孙墨的老家。苏轼诗云:“我生本西南,为学慕齐鲁。 39
5.广东 经济强,支撑教育。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不错,不过治安差。36
6.湖南 古时有“岳麓书院”, 文化氛围还在。国防科技大很给力。中南大学也还可以。25
7.辽宁 大连理工大学,全国重点大学。经济在东北最好了。40
8.浙江 靠浙大撑腰,别的学校不行。接壤江苏,但是教育水平差距明显。26
9.四川 四川大学在大学里面的排名进前20了。28
10.天津 南开大学算是沾了北京的光了。就是物质条件好,素质不太好。18
11.江西 本科院校还真的不少。20
12.黑龙江25
13.福建17
14.安徽 自古江南说的就是江苏,安徽这块。有底子的。中国科技大学威武。27
15.吉林 吉林大学排第十一名。24
16.河北 教育被压制,好的生源都跑北京天津去了。30
17.河南 人多不好教育啊。但是高校必须得多。28
18.贵州11
19.甘肃12
20.云南16
21.广西15
22.山西16
23.海南 连续四年的高考录取率是第一,不知道今年怎么样。3
24.重庆16
25.内蒙古10
26.新疆11
27.宁夏4
28.青海3
29.西藏3
31.上海、北京 这两个地方还凑活,因为国家政策照顾。占着最优秀的资源,对本地人很是照顾。俺不高兴。
㈦ 现在国家都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了,为什么所在城市随随便便上个小学还要交五六千元,若选好一点学校,会更多
整体提高国民文化素质,让孩子都能享受到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力。
1986年,我国通过并实施义务教育法,正式以法律形式确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经过短短15年时间,到2000年底就基本实现了在85%的人口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对一个经济还不发达而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无疑是一项举世瞩目的成就。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为,过去10年中国的基础教育对全世界在小学求学的儿童从80%增加到84%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看到巨大成绩的同时,对我国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也必须有一个清醒的估计。这里仅就“普九”的目标及实现步骤,以及投入保障体制,发表一些个人意见。
义务教育目标与什么时候能实现这个目标不是一件事。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193个国家和地区的统计(1996年数据),义务教育水平定在九年(或八年,与学制有关)或九年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共136个(当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占第134位),而实际上很多国家离所定的目标相差甚远,在有资料可查的142个国家和地区中,当年我国中等教育“毛入学率”占第66位,与当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比,这个位置是不低的。我国义务教育法指出,推行九年义务教育需要有个过程,其步骤是应该“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而定的。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政府按照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把2000年实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分为三类地区,即占人口覆盖率85%地区要求达到“普九”目标;占人口覆盖率10%左右的经济比较困难地区,则要求普及初等教育即“普六”;占人口5%左右经济很不发达的特别贫困地区,只要求普及初小即“普三”或“普四”。所以到2000年年底,实际上全国还有522个县(旗、场)没有达到“普九”的目标。
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普及初等教育(Universal Primary Ecation)所下的定义,“普及”是要求“净入学率”达100%,事实上包括美国在内,这也很难完全达到(发达国家初等教育的比例为98%,我国在2000年达到99.1%)。如果按这个标准,即使已经“达标”的85%地区,也还有差距,只能说是“基本”实现了“普九”。这里有一个统计口径,即如何评估实现“普九”及验收标准问题。我国“普九”是以县为“人口地区单位”进行验收的,验收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要求该县初中的“毛入学率”达到一定水平(通常要求在95%以上),如通过验收,这个地区(县)总人口就全部列入已达到“普九”要求,所以事实上这85%的地区还有一小部分适龄孩子并没有进入初中就读,再加上各种原因而引起的辍学,使一部分初中生并没有读完初中就离开了学校。据统计,1997年招收的初一新生为1836.47万,到2000年毕业时为1633.45万,也就是说有超过10%的学生中途辍学了。但另一方面,如果这个地区(县)尚未通过“普九”验收,这个地区总人口就列入尚未“普九”范围,而实际上这15%的地区也还有不同比例的学生已完成了九年学业而未被统计在内。
巩固已有“普九”成果和扩大普及程度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如果投入和工作不到位,一些地方“达标”时的水平不一定能保持住。还应该看到有个别地区是依靠“非常措施”来突击通过“验收达标”的,巩固已有“普九”成果的任务就更艰巨,丝毫也不能有所放松。近年来不少地方反映初中阶段的辍学率有上升趋势,就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因此在全国范围相当长时间内,我们仍然要把“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当作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不能有任何懈怠。以上只是从“普九”的进度来说,至于“普九”的水平和质量,大城市和“老、少、边、穷”地区的差别就更大了,大城市的学校可以应有尽有,而贫困地区有的连最基本的教学条件都得不到保证,而且这个差别还有扩展之势。此外,如拖欠教师工资、危房改造、举债难等问题,在很多地方尤其是贫困地区长期得不到解决,已直接影响到一些学校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就产生问题的原因来分析,最重要的还是投入不足,而这又和我国基础教育投入及管理体制,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密切相关。尚未“普九”的贫困地区,要达到“普九”要求所面临的困难,决不是“当地政府”自己所能解决的。到今天全国已基本实现“普九”时,也不应该完全“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制定这些地区发展的进度。从指导思想上我们要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看成是一项“国家的任务”,由中央及省级政府共同帮助“当地”政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步骤,实现“基本普九”目标。
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基础教育发展体制,即从财政及管理上来说,基础教育由省及省以下各级政府负责。应该说这一体制是与当时的财政包干体制相适应的,对于调动地方和群众办学的积极性,对迅速改变我们基础教育的面貌,对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根据这一体制,义务教育的实施责任及管理层次也就逐级下放。这样,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就基本上形成了“村办小学、乡办初中、县办高中”的格局。由于相当一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县、乡两级政府财力薄弱,财政能投入的教育事业费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2000年全国义务教育总投入为1833.82亿元,其中来自财政预算内的拨款为1085.07亿元,占59.17%(比1995年的51.61%提高了7.56个百分点)。这就是说大约有750亿左右的经费是由地方政府通过其他途径筹集的。粗略测算,在农村需要筹集的经费为450亿到500亿,而其责任主要由乡村承担。为了发展教育,各地就只能千方百计来实现“人民教育人民办”。来自UNESCO的资料将有助于了解我国政府预算拨款对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的严峻事实。据统计,1996年国际上平均每一个小学生由政府支出的教育经常费用(包括教师工资)与该国人均GNP相比所占的比例为12.75%。中国这个比例为6%,全世界127个国家中只有10个国家低于这个比例(还有9个国家也是这个比例)。这是一个只与自己国家的GNP相比的数据,因此这个比例低是不能用经济发达还是不发达来解释的。当然除了对教育是否真正重视外,这个比例还与一个国家财政支出占GNP的比例直接相关。
现在看来,我们应该对“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基础教育发展体制进行必要的调整,基础教育分成义务教育及非义务教育两大部分,非义务教育仍可实施“地方负责,分级管理”;而对义务教育,尤其是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应该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分工负责,共同保障其实施。现在中央和国务院已经对“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做出了决定,应该说是在这个方向上前进了一大步。加强中央和省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是实施这一转变的必要保证,尤其在实行“费改税”后,农村贫困地区这个问题就显得格外迫切。这几年来,我国财政状况逐步好转,按今年预算,财政占国内生产总值已上升到17.55%(最低时1995年财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只有10.67%),预算收入总量已达18015亿。因此,完全有条件通过中央和省两级转移支付,把那些县乡财政无力承担的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经费缺额由上级政府负担起来,做到应保尽保。对各级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来说,要切实通过改革,严格定编,做到地方能解决的问题,矛盾不上交。最近全国政协常委会在讨论义务教育这个专题时,委员们提出了很多积极的建议,例如,中央已经决定从今年起对地方所得税的增量部分实行中央和地方分成的制度,并确定中央这部分收入用来支援中西部发展。大家建议,这首先要用来支援中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又如对贫困农村地区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除财政专项外,还可通过列入长期国债等措施,加强支援力度。只要明确义务教育是国家的任务,是政府的责任,目前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应该是可以逐步得到解决的。
㈧ 孩子今年上小学五年级,两年后打算去南方定居,请问哪些南方城市初高中教育比较好一些
江苏吧。生活环境不错,教育也是很不错的,抓得比较紧。江南地方,可以的。至于具体哪里吗?还得你自己好好调查一翻。不然来浙江,杭州的教育就非常不错。
㈨ 我在一个三线城市读的一个地方院校 学的小学教育专业 不甘心当一名小学老师 自己也不喜欢当老师 只是
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没有所谓的正确与错误的选择,只要不违法不伤害他人,我觉得都应该按自己的想法去过好这一辈子,有时候你想的再多也不如去做一件事情,很多事不是立马就会有汇报,也可能你并不能成功,但不后悔啊 不会像以前一样终日活在不甘心里,你的人生可以有很多可能,既然你是一个有理想的人那为什么不为止奋斗呢,只有当你真的走上那条路,你会发现身边有很多同路人陪你,这样你的心态又会改变了,所以不要怕。
㈩ 在一个好一些的城市当小学老师好还是在一个一般的市里的教育局工作比较好呢
当小学老师就得整天面对那些叽叽喳喳,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的小家伙,专足够上你上火的,属还有那帮城市里的家长也不是吃素的!学校有学校特有的教师考核制度,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够你忙活的!
教育局属于管理机构,里面的工作人员一般属于公务员。(教师是事业编制的,档次低于公务员)公务员的最大好处是福利较好、岗位稳定、工作较清闲。(和教师比,简直就是一个天堂、一个地域!)但是,中国特有的官僚作风在任何政府机构都有的,不知道你能否适从?
做老师忙、累、待遇一般,有竞争、有压力,有朝一日可以拼搏成为名师、专家,但一般人管住自己的三分三也就差不多行了。做公务员轻松空闲,待遇不错,升职空间比较大,若干年后成为局长也不是没有可能(校长在教育局里的行政级别也就是个办公室主任),但要见风使舵,讨好领导、和睦同事!凡事都是论资排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