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计划 > 小学课程的教育目标

小学课程的教育目标

发布时间:2020-12-11 01:22:54

1. 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 1992 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第一章 中明确规定了中小的培养目标。

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

一、德育方面

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 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辩是非的能力。

二、智育方面

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自然和社会常识,初步具有基本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体育方面

初步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

四、美育方面

具有较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情趣。

五、劳动教育方面

初步学会生活自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拓展资料:

一、简介

小学,是人们接受最初阶段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在其前又开设了幼儿园。一般6-12岁为小学适龄儿童,现阶段小学阶段教育的年限是6年,有些地区仍是5年。小学教育阶段后为中学教育阶段。

二、特点

小学教育除了教育的特点外,还有独特的基本特征:一是全民性;二是义务性;三是全面性。

三、学制

1、六年制

小学教育一般是六年制,分三个阶段:一年级、二年级叫低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叫中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叫高年级。1970年初,本着“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的理念,开始将小学六年制改为五年制。1979年,又将五年制改回到六年制。

2、五四学制

21世纪初,一些地区又进行试验,实行小学五年制教育。如宁波山东地区2006年在部分学校试行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五四学制”试点。济宁等地点现今也沿用着“五四学制”。

参考资料:网络 小学

2. 我想知道小学教育的主要课程和培养目标

简单明了的说:小学教育,即初等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口素质形成的奠基工程。在中国,小学教育的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其任务总的来说是为儿童德、智、体、美、劳各种素质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和为初步生活作好准备。具体说,即让儿童掌握人类积累起来的最基本、最起码的文化科学知识,具备最基本的读、写、算技能,学会最初步的生活规范和行为准则。

3. 如何确定小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要求循序渐进。学生识字、写字、词语这些最基础的知识需要日积月累,阅读和写作更需要一点一点地提高,这就需要教师既要有所教学年段的总目标,还要有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并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落实好教学目标。

一、明确小学语文教学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1、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它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二、教师要制定好每个单元和课时目标

小学语文教材安排非常合理,教材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不同的内容构建单元,每个学期课本有八个单元。前五个单元都有不同的综合学习内容,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个部分。

教师要根据单元的这一设计安排好课堂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单元目标成为课时目标的指导。课时目标要权衡所教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来制定。单元和单元之间的知识联系要突出出来,课时之间的承上启下要做好,教师还要注意知识的适当扩展。

(3)小学课程的教育目标扩展阅读: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互动目标。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4.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目标

小学教育专业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较高思想素养、宽厚基础知识、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良好综合素质,能适应小学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创新精神的小学教师为培养目标。其综合素质概括为一个核心、两种水平、六种能力、十二项基本功。

即是以师德为核心开展教育,努力使学生达到本科层次学术水平和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具备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活动指导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学习发展能力,和讲、写、算、创、教、用、作、弹、唱、跳、画、练十二项基本功。

(4)小学课程的教育目标扩展阅读

中小学教育的意义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离不开教育与知识产权制度的支撑。随着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已经凸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

如何把知识产权教育广泛深入到青少年中去,如何将培养创造创新能力与知识产权制度结合起来,为创新型国家储备基石,这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有关学校的重视。

许多学校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教育,有与小发明小创造结合,有与美术小制作结合,有与科技创新活动结合,也有与研究性课程结合,更有渗透到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教育中的。

通过知识产权教育,部分学校学生与教职员工对知识产权的知晓率已达到90%以上,专利申请量逐年递升,创新方案、创造成果、创意作品大量涌现,教师、学生的创新的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和展现。

这不仅使青少年树立起尊重和保护创造成果的意识,也培养了青少年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

5. 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 )。

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名师详解】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

6. 小学教学课程目标是什么 数学课标说明几点之间联系

一、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对话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来确定教的目标,并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引导学生形成学的目标。但是,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并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和创建的关系。
首先,课程标准是对教学所要达到的程度的一般的、基本的规定,教师在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时必须因学生而异,将其转化为适合具体班级和具体学生的目标,建立一个多层次目标体系。
其次,由于课程标准建立在对学生已有水平的假设之上,因此,教学目标就必须以课程标准为基础,因“生”施教,建立一种教学补充目标,帮助学困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如果教学目标仅仅是课程标准的简单移植,那么就会忽视课程标准所隐含的对学生水平的假设,形成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的异质性关系和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课程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教材的形式出现,教学内容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标所进行的对话内容。“教学内容≠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仅仅是提供给师生的基本的、共同的对话材料,用以发起、引导师生的对话行为,教学内容不仅涉及教材,而且也可能涉及师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为帮助学困生和学优生提高的补充材料。
课程内容是理性的体现者,教学内容则结合具体的师生经验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这种理性,这就形成了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如果教学内容不经过师生的重构和转化,而是照搬课程内容,就会使教学内容受制于课程内容,使教学对话完全受制于课程,使教学脱离学生实际发展水平。

7. 小学各个学科教学目标之间有什么联系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主要依据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知识和加涅的学习分类理论。加涅的学习分类理论把学习结果分为三类认知、态度、动作技能,其中认知又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三方面。根据学习结果的特点,他把教学目标分成了五种类型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而言,研究者指出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用加涅的五类学习结果予以教完美的解释。言语信息在语文课程中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主要指“语修逻文”方面的知识课文内容知识,指文章所陈述或蕴含的道理课文背景知识,指有关课文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与写作意图的知识。语文智慧技能是运用语言文字正确表述自己的思想的技能,主要体现在字词句篇的掌握之中,学生通过字词学习、句子学习、篇章学习获得字词句的积累,语感,识字写字,口语交际能力等。

语文认知策略是一套如何学习语文的程序,主要指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如识字、阅读、写作的方法等。语文动作技能主要包括发音技能和书写技能。语文情感与态度主要指教材中的课文蕴含了许多情感态度方面的内容,包括道德和审美等。

加涅的学习分类结果主要对认知领域目标水平进行了划分,而布鲁姆等人则将教育目标按照预期学生学习之后所发生变化的行为分三个领域认知、情感、心因动作。

【借鉴布鲁姆的理论,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新课程改革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其中“知识与能力”的“知识”目标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种水平,“能力”目标分为模仿、独立操作、迁移三种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为经历感受、反应认同、领悟内化三种水平“过程与方法”指运用相关的认知策略在达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教学目标水平的过程中获得的能力。

8. 小学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小学生近、中、远期培养目标:“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
一、科学规划为引领,整体推进字培养目标。
“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提出新的人才标准,它充分体现了与时代发展、个体生命价值实现相协调的价值取向。为了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我们将它慎重地写进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规划中,“了解并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同时兼具现代文明修养的‘基础扎实、全面发展、敢于创造’的健康人” 的育人目标是一个生成性的、发展性的思想体系。其中,我们对“全面发展”的界定就是: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
而学校教学、教育、后勤等方面的三年规划都围绕学校三年规划发展目标来制定。也就是说,在三年规划的引领下,“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培养目标就这样“浸”在学校的每份计划里,“浸”在学校的每份制度里,“润”在每个学科里,“润”在每一节课当中,渗透在我们学校的方方面面。
二、完善机制为保障,全员参与培养目标。
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通过课程来实现,学校一切教育活动都是课程。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要求,对大多数教师都是一个抽象的问题——听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不简单,因此学校主要在机制方面给与了充分的保障。
首先是理论上给指导。借着学科德育基地这股东风,我们学校成立了“学科德育”教师团队。这个教师团队由学校德育领导、校青年骨干教师组成。这些老师通过参加学科德育中心组学习,把先进的理念带回来。同时我们请教育界的大家,来学校做报告,开阔老师们的眼界;聘请教育界的名家担任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导师,言传身教,迅速提高教师的教艺水平和个人修养;成立学习共同体,保证每月开展一次集体读书活动,组织老师们就教育热点问题和学校发展问题展开讨论,思想交锋,激情碰撞,互相启迪。
其次是制度上给引领。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一是重新修订了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的评价标准,把“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培养目标的落实和达成放进了评价体系;二是完善了教师考核制度,比如说班主任考核细则、课堂教学评价表、优秀教研组、文明组室的评选等,都把是否落实培养目标作为一项考核内容;三是加大监督力度,比如说:体育锻炼课,老师的到岗问题,活动过程的组织和开展情况,学校有专人检查。学校还通过听推门课、随堂课、研究课等方式检查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情况;
第三是研究上给方向。本学期开学至今,在《实施分层作业,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性》这一个总课题的引领下,各个年段则以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进一步关注课堂、关注学生现状、关注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开展“有效预习、课堂练习分层、学会听说”等小课题研究,老师们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的“点、面、度”都有了较好地把握。
第四是评价上给激励。学校每年会进行德育论文或案例的评选交流活动,通过表彰优秀论文获得者,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每学期末,学校还会评选表彰一批在贯彻落实“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培养目标有特色的特色班级和特色教师,并通过经验交流的方式起到辐射和示范引领作用。
三、学科对接为抓手,深层研究培养目标。
一是培养目标细化、量化,并与学科接轨。
在推进“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培养目标的进程中,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通过认真学习,做到了三个明确:明确了“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培养目标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我们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都要围绕这个目标开展工作;明确课堂是实施“十五字”培养目标的主阵地,在各门学科中拥有大量的资源,要充分发挥、挖掘教材中的相关因素。

9. 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

选C ,实现教育目的和抄学校培养目标
小学袭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
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即课程方案设置的各个教学科目,如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所规定的教学应达到的要求或标准。这个层次的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化,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来完成培养目标。因此,实现课程目标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综上所述,C项正确。
A、B、D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阅读全文

与小学课程的教育目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