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文章300字的观后感
该书主要针对中小学教师如何做好孩子们的心理疏导工作,它提倡以人为本,以研究学生心理特征、采取相应教育对策为己任,加强学生的心理分析与疏导,让学生拥有更健康的心理素质。该书为广大教师包括我们校医在做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时提供了良策。
整日面对学生,有时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时会觉得很苦恼,虽然自己苦口婆心教导,不断地反复地进行教育,可是学生的行为表现没有改观,对于他们的教育“治标不治本”,很多情况下,有一种挫败感。
在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时,读到一篇文章《不妨多给孩子们贴一些美丽的标签》收获很大。
由此也想到一个故事:据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让一批行为不良的人到前线去打仗。这些人纪律松懈,不听指挥,后来当局请来一些心理学家来管理他们。心理学家要他们每人每月都给家里写一封信,告诉亲人们自己在战场上作战很勇敢,能听从指挥,立了不少战功,每次的内容都基本一致。(由心理学家写好,他们只是照抄)半年以后,他们竟一个个变得像信中说的那样。是什么力量使他们都变好了呢?就是“勇敢”、“立战功”等标签的暗示作用。
“标签效应”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是经常可见的,它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但在学生的交往中被贴上“差标签”的学生有时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容易消极悲观。这样的学生聚在一起,会相互影响,从而使他们缺乏信心,学习的愿望和兴趣泯灭了,对自己的要求也降低了。如此形成恶性循环,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
1、多贴正面签,禁贴反面签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从在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善于发现并巩固和发展儿童身上的一切好的东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多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给孩子贴上正面签,正面说理,正面引导,启发自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要动辄讽刺、打击、挖苦孩子,造成孩子内心的被动、压抑,这样对孩子的发展会产生负面影响。有的孩子长期在被批评、被冷落中生活和学习,造成心理上的不适应,甚至产生心理疾病。
2、多贴发展签,禁贴定论签
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我们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评价学生。如对智力较弱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较普通孩子差,我们可以通过帮助他认识自己的纵向发展来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多给学生贴发展签,以鼓舞学生信心,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提高,学习态度会得到改善,行为习惯也会有所好转,从而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多贴鼓励签,少贴训斥签
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多说鼓励的话语,只要他们有点滴进步,就应给予鼓励、表扬,营造出民主和谐的师生气氛。家长、老师的微笑、赞许、象征性的小奖品会对那些后进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激励、促进作用。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与学生是完全平等的,任何时候都不要对他们大声叱骂,不要以喝斥、讽刺、挖苦使他们产生畏惧心理。
希望能帮到你。满意望采纳哦
⑵ 小学生看《心理讲座》心得体会400字
我听了韩学荣教授的心理健康讲座感觉受益匪浅收获很多。
韩老师从健康的定义、健康的标准、健康与不健康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展开了讲述,感觉老师讲的这些都很贴切实际,很实用,尤其对于我们老师工作压力大,听完讲座心里感觉轻松了很多,感觉比以前更了解自己了。并且在课上听的很轻松没有感觉累,一天时间觉着过得很快。并且在以后教育学生上和自己自我调节上受到很大启示,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不会有万能的、普遍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怎么教要掌握技能和技巧,不要只知道批评,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学生让孩子们喜欢你。学生在喜欢你的基础上,就会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并且愿意学习,因为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
二、在我的心里上,老师的讲座让我释放了很多压力。首先让我知道生活是五颜六色的,当我们工作和生活上有压力时,我们要学会把心思放下来把担子放下来,学会自我调节。另外还要正确认识自己,必须要学会独立生活,在生活中要有最起码的独立性。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时,我们要试着适应环境。
总之,人无完人,金无足金,我们在生活工作中该怎么过怎么过,高兴也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为什么不高高兴兴过好每一天呢?
⑶ 如何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体会
教育家洛克有句名言:“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全的身体”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社会不仅需要一个有充足的精力,有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有拼搏进取的意志,且身心健康的人。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教育教学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身应有的内涵之一。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因此,在小学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十分必要和尤为重要的。
一、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1、利用童话、寓言故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童话 、寓言故事通俗易懂,其中的人物生动活泼,富有童趣,深受学生喜爱。另外,童话、寓言故事能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和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用具有代表意义的形象(如灰姑娘、天线宝宝等)传递给学生,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情感。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编培养学生同情心、毅力、乐观向上、诚实、独立等心理品质的国内外优秀童话、寓言故事,推荐给学生阅读,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教师通过学生对事物的不同看法来判断他们的心理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2、利用录音、录像、碟片等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
利用录音机、VCD、电视、计算机、等各种手段进行教学,创造良好氛围,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使学生一个个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全神贯注,这就有利于他们更好的理解和提高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而且,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手段能使这个教育过程更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用录像播放“丑小鸭和白天鹅”的片子,在观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身的优点和缺点,鼓励学生勇敢地和别人真诚沟通。
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置身其中,如身临其境,形成情感互动、感悟体验的氛围,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提供、创设和模拟学生的生活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去锻炼,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4、通过角色扮演,感受真实生活
角色扮演,就是由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如扮演班长、班主任、教师、服务员、主持人等角色。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来调节、变换自己的角色,适应不同社会环境,学会社交技巧。角色扮演训练法对于消除学生心理困扰,促进学生的心理品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角色扮演中,学生通过扮演某一特定的角色,模仿现时生活情景,可以宣泄和释放压抑的情感,达到排除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目的。角色扮演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要求扮演者站在所扮演的角色的角度上认识事物,思考问题,开展行动。这样,从扮演者来说,角色扮演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理解他人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内化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二、要与各科教育教学相结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小学生中开设的一门新型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按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和组织教学,并营造出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避免和减少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强化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事实上,各科教学本身都含有心理教育的内容,因此,只要老师平时把心理教育的内容能渗透进去,加入心理教育的导向,就可使授课内容深入一层,从而把心理教学与其它各科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语文课就含有许多情感教育的因素;通过劳动课、体育课又可以进行耐挫折教育,锻炼小学生的意志力。
思想品德课有很强的心理教育功能,二者在教学内容上有着许多交叉重叠关系。例如: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品质方面,思想品德课与心理教育课具有共同的任务和目标。因此,对小学生的心理教育要特别注意借助思想品德课来进行。
另外,活动课、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也要与心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还可以通过组织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科技、体育、艺术等活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珍惜和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并力求学生学会自尊
每个人都有自尊感,强烈的自尊感可以激发学生去学习、去爱、去创造的能力。一旦失去自尊,便会失去做人的尊严,随之而至的就是自卑自贱、自暴自弃。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学生来说,损害自尊心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是不能低估的,珍惜和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是师辈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十分注意珍惜和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主要做法有:(1)不当众批评,指责学生。谁犯错了,谁的学习退步了,我都不会当全班的学生批评、斥责他,而是在课后找他们语重心长地诱导他。在态度上从不粗暴,在感情上不厌恶,耐心地帮他们找出症结,用师爱的甘泉洗去他们精神上的污垢。(2)在学习和活动中寻找可赞赏的东西。(3)认真对待学生的不良情感。(4)用非语言的方式表达我对学生的爱(微笑、眼神、抚摸)。(5)优化竞争心态,求上进,不要嫉妒也不能自卑。此外,我要求学生要想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如:班上的李浩同学,他思维能力好,犯错敢于承认,但自控能力差,纪律性不强,常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当有学生向我投诉他时,我没有当众指责,也没有大声训斥,而是找到他,单独与他交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真情去感化他,诚心赞赏他机灵,思维能力好的优点,教育他如果能把这些优点用在发展自己上定能做个很棒的学生。在我的真诚关怀和帮助下,他就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做到行而先思、学而思进,学习和表现进步很大,还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四、要引导学生善于调控情绪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生常常会有愉快的时候,也有伤心落泪之时,有欣喜若狂的兴奋时刻,也有郁郁寡欢的苦闷时候,这些都是不同的情绪表现。那么,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呢?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1)对社会、对生活应该有积极的态度。(2)具备知足常乐的心理。(3)克服急躁情绪,碰到任何事情都要头脑冷静。(4)学会合作,与人为善。(5)鼓励自己不怕挫折,迎着困难上。(6)学会一些调整自己情绪的方法: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要善于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这样会给自己带来良好乐观的精神状态,有助于自己在学习上,交往中常胜。我教给学生如下方法来调整自己的情绪:A、暗示法B、回避法 C、转移法 E、淡化法 F、写日记D、向别人倾诉 G、听音乐或运动。告诉学生这些方法要经常自我训练,定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的发展。
五、争取家长、社会对学校心理教育的配合
学校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要注意同家庭、社区建立联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教育网络。
与家长的联系有多种方法,最好的方法是家访,它能使家长、学生和教师三者都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这样可以拉近家长、学生与教师三者之间的距离,增进三者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使我们达到心理教育的预期效果。
学校还要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同家长建立联系,帮助家长提高认识,充分发挥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以及社会的作用,向家长渗透有关心理教育的内容,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同时,要充分利用社会现实中积极向上的生活素材。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对小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让小学生更多地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受到熏陶,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和睦、民主、宽松的家庭环境,以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要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一旦发现他(她)的优势,就要及时进行鼓励、表扬,使孩子增强自信心,激发进取心;同时,也要认识到孩子存在的弱点、缺点,帮助他(她)不断克服缺点,磨砺自己的意志力。学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广大教师应负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责任,在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同时,要结合学科教学,努力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等良好心理素质。社会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大课堂,应多让学生到社会实践中磨练,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总之,只有充分发挥家校联系和社会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培养小学生心理素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能孤立地进行,不能把它与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割裂开来,更不能单纯为抓“心理”而抓“心理”。它要求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协同工作,寓心理教育于学校的各项工作、活动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⑷ 小学家长学校心理健康专题教育学习心得怎么写
如何教育孩子
1.给孩子一些私人空间。
2.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和权利。
3.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的伙伴版、朋友。
4.让孩子做想做权的事。
5.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洗自己的衣服,让他意识到自己是家庭成员中的一分子。
⑸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对身体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趋重视。"心理健康"的术语和内容也通过各种途径为人们所逐步认识和了解,特别是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已被纳入到正式的学校教育中去,为孩子的健康,顺利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对此我谈一下我的浅显认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小,感知、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识经验都非常有限。故而,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做到深浅适度,精讲巧练,符合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已有的经验。
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容忍、宽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偏执,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热爱、尊重、理解、相信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以表扬鼓励为主,要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
适时地选择一个既合本意,又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达,打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得课堂成为平等、和谐、围炉夜话般的温馨境地,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让学生想说就说,敢于表述不同意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上来看,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还不能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感知,不善于对物体进行综合分析,目的性不明确,无意性和情绪性明显;在注意上,小学生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异刺激所吸引,此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也在发展,但还达不到完善的程度。
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精心设置,有意注意、无意注意交替出现,教学中可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学具,也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多媒体电脑等,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我们还可以推出课本剧,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创造、加工并演出,合适的篇目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从而全方位地投入到了语文实践中。
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了知识。
(5)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扩展阅读
1、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抑郁、焦虑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
2、充分了解自己
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超负荷的工作,会力不从心,给健康带来麻烦。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如果个人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⑹ 教师心理关爱后学生感受 5条
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几点心得: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