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国学经典朗诵稿
国学经典朗诵稿(一)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诵读国学经典致辞。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琴棋书画到礼乐射御,从孝悌忠信到精忠报国,我们无不感受到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文化基因,在我们的血液里留下了中华民族的烙樱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世世代代仁人志士的薪火相传使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
九隆实验小学从办学开始设立“国学经典诵读”课,我们立足乡村语文教学实际,结合我校精细化管理的办学理念和实践,积极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到目前已经初见成效。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在吟诵中继承和发扬中华精典文化的精髓,使得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具体实践中,我们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我校以“国学经典诵读”为切入口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育人环境。校园本来就是文化传承的地方,国学经典所承载的中华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的核心正是我们需要弘扬和发展的。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我国教育中对于国学经典的传承显得比较苍白,有些经典对于老师来说也比较陌生。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达到教学相长,提升教师对国学经典的认识和理解水平,从而提高教师思想道德修养,补充教师精神文化食粮,进一步培养广大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矗随着师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教学质量也会相应的提升。
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我校成立了以校长挂帅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职责,细化分工。从诵读教材的选择到诵读目标的制定,从实施方案的酝酿到课程的落实检查都有专人负责。
在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上,我们主张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在诵读好必读书目的同时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为学生选择恰当的书目,没有教材的可以让孩子们在诵读的时候自行抄写并积累成册。主要选择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内容。在学校的教学实际中,我们的国学经典诵读不能停留在“诵读”的层次上,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国学经典的深刻内涵,从内而外地受到先贤圣人的影响,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能够通圣人礼,知天下事,并且从行动中表现出来。通过经典诵读使我们的学生能够从言语举止,行为习惯、内在修养、内在气质上都能够上层次。
在活动的落实上,我们通过学校统一课时安排和班级课时安排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上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诵读量,从而保证了学生的诵读事件和诵读量。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站在国家文化建设的战略的高度,站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和-谐发展的高度来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熔古铸今,就会使我们的广大青少年得到美好的文化滋养,重整中国人内在的理想、良知和秩序,创造一个海晏河清、祥和安乐的社会。
最后预祝今天的汇演圆满成功!
谢谢!
国学经典朗诵稿(二)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
各位领导、家长、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xx小学对各位领导、家长能够在百忙中来参观、指导我校的国学教育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在,家长和老师们都有共同的认识,现在的孩子缺乏文明礼貌,不尊老爱幼;缺乏合作意识,唯我独尊;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抑制力不强;缺乏刻苦学习精神,厌学得多,学习目标不明确。为啥?这也是我们共同的疑问。关键是以前我们只重视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多年来,学校经过多方面的探究,寻找了一条教育孩子成才必先成人捷径,那就是加强国学经典教育。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博大精深,通过对国学经典文化的学习,不但能够增长知识,更重要是能够砥砺品行,健全人格,涵养性情,提高修养,使孩子们学会做人。
以前学校系统的编印了国学经典校本教材,让学生诵读,从这学期开始,学校统一订购了教材,把国学课列入课表,选出专职教师任课,成立了教研组,还确定了研究课题,使国学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在上学期,学校组织了第一届“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效果非常好,得到了领导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好评,学生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掀起了人人诵经典的热潮。今天结合中心校十二月份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月活动,学校组织第二届“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进一步推进国学教育的开展。以后形成制度,每年将组织一次大型的展示活动。学校也准备把国学教育作为学校的亮点,操场建好后准备在校园内立孔子塑像,建孔子书院,楼道文化建设也以国学教育内容为主题,让学生时刻受到国学经典文化的熏陶,力争把我们xx小学打造成国学教育示范校。
最后,祝这次展示活动圆满成功,也希望各位领导、家长参观后多提指导意见。
谢谢!
国学经典朗诵稿(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经典浸润童年,智慧点亮人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名篇佳赋,灿若星河,大浪淘沙,留下一部又一部闪烁着光辉思想和深远智慧的篇章,这些经典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宝藏!
为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激发全体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举行这次集吟诵、演唱、表演、背诵为一体的国学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就需要我们诵读经典诗文,在诵读中品悟,在品悟中传承。阅读经典可以使我们心情愉悦,眼界宽广;可以使我们拨云见日,柳暗花明。《论语》字字珠玑,教我们如何做谦谦君子;《弟子规》谆谆教诲,教我们学修身齐家;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告诉我们怎样做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告诉我们如何尊老爱幼;“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告诉我们懂得怎样感恩。一篇篇经典美文,一句句哲理结晶,不仅能让我们享受阅读的快乐,还能让我们悟出做人的道理,从而提高人格品位,提升精神境界,追求美好人生。
同学们,老师们!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是短暂的,但是,诵读的任务是延续的,是长久的。爱中华,读经典,让每个人,每个青少年学生都参与到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中去。在中华美德的滋养下,让我们的生活更加阳光灿烂,我们诵读千古美文,在书声琅琅的氛围里,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我们举办经典诵读比赛,就是要让经典滋润我们的心田,伴着我们成长,使文明溢满校园。
最后,衷心地祝愿我们这次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贰』 你对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建议是什么
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
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
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
当的背诵量目标。
3
、每天利用夕会总结时间,组织学生背诵国学内容,讲国学故
事、谈国学感悟,做到教师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
4
、
3-6
年级学生建立一本经典诵读集锦的小册子,
抄写自己喜欢
的古诗文;
或建立扑克牌式的经典诵读卡,
随时进行诵读,
便于记忆。
5
、粘贴关于国学经典的图文或出有关内容的黑板报
。
6
、要求学生回家后,和家长进行亲子活动,一起诵读国学、背
诵国学、讲国学故事、谈国学感悟。
7
、申报“诵国学经典,提升小学生道德素养”课题。
8
、尝试编印国学校本教材。
9
、每年开展一次大规格的国学展演。
10
、争取各级领导重视,社会关注,加大投入。
六、实施原则:
1
、
模糊性原则:
以激发兴趣、
陶冶情操为目标。
只求朗朗上口,
熟读成诵,耳熟能详。
2
、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不要求
程度整齐划一。
3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
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
、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七、检查评比:
学校将不定期对各班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
对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形成特色和成效显著的个人进行表彰,
以此推动
『叁』 如何在农村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一、学校重视是前提
当前,一些农村学校的期末或学年末检测成绩仍然是评判教师优劣甚至决定教师名与利的简单工具和尚方宝剑,所以,一些学校领导认为,在学校开展国学诵读活动与教学任务有冲突,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影响,因此,多数农村学校在开展此项活动中只是一种形式体现,应付上级的工作要求。要改变这种状况,经典诵读要推进,学校重视是前提。
1.将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纳入课程管理
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是对新课程的补充和完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充分利用每周晨会、大课间、课前歌声、综合课程、回家等零碎时间,各年级灵活安排,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保证每天诵读时间在20分钟以上,保证每周不少于60分钟。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教师、定内容,把经典诵读课真正纳入学校的课程管理。
2.将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纳入教学常规管理
一是学校将教师的诵读活动纳入每月的教学常规工作,将教师每学期诵读内容(读书笔记)纳入学校的继续教育管理,并将成绩列入学期教学工作考评。二是学校每个阶段组织一次检测,采取抽测、集体诵读、同伴互测的方法;指导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三是按班级、年级、学校逐层举办诵诗会活动,全校师生参加。国学经典诵读会分指定内容背诵、接龙赛、抢答、自由发挥表演等多种形式,对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师生给予奖励,鼓励师生不断提高吟诵古诗词的数量和质量。四是每学期评比出“师生诵读之星”、“书香班级”,并给予表彰;大力奖励在区级以上比赛获奖的师生及指导教师。
二、坚持队伍打造是关键
经典诵读的开展难在开端,贵在坚持,而坚持下去的关键在教师。只有打造一支潜心诵读的队伍,经典文化的河流才会在孩子们的心田上奔腾不息。作为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要建立相应制度,除采用平常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之外,还要重视导读员自身的学习,要出台一些鼓励的政策,加强考核,建立健全机制。
1.全员参与活动
全体教师要积极参与和投入该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形成全校教师人人参与、个个想方设法、处处书声琅琅的良好诵读氛围。年级组长和各班班主任、语文老师共同商量,制定各班级诵读计划,划分每天的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各科教师都要自觉地在年级组长的统一协调下,在各个规定的时间段里,有条不紊地创造性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2.开展专题活动
采取上课、评课、介绍交流经验、问题探讨等校本教研活动,逐步规范导读活动,提高导读质量,提升导读员的整体水平。如在语文教研组中开展经典诵读专题校本教研活动,研究学生的记忆规律,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先实现“量”的积累;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语文教师中开展优质国学课展示活动,提高教师在活动中的组织水平。
3.开展社区活动
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邀请志愿者、退休教师、学者到学校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讲座。在2011年4月,笔者原所在万春学校邀请成都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陈岳到校举办“经典诵读与智慧人生”为主题的传统文化讲座,陈岳以“勤读弟子规·做人有智慧”为话题,围绕《弟子规》、《三字经》等,就如何读书、如何做人同广大师生展开精彩的互动交流,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另一方面组织教师学生到社区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如德育处组织学生代表到“国色天香”乐园开展“迎世博·文明行”国学经典诵读宣传活动;还有语文教研组长邓忠源、艺术教研组长毛羽生组织学生到花乡民居社区表演、宣传国学经典,并指导社区老年社团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这些活动深受社区群众的好评,扩大了影响,营造了良好的经典诵读文化氛围。
三、浸润校园氛围是要件
校园环境是一种隐形的文化,暗藏着无声的教育语言,蕴涵着巨大的教育力量。良好的校园环境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置身其中,能使人内心宁静,产生读书的冲动。
温江区万春学校坐落于成都市温江古蜀文明重要发源地鱼凫故都,学校传承鱼凫故国文明,充满现代田园文化气息。校园文化以“鱼凫田园文化”为特色,贯穿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体现出沉稳大气、自然纯朴的校园风貌。现在校园已形成“两点一线”的文化格局——“两点”即“鱼凫之光”、“清风绿廊”,“一线”即“环形文化绿道”。
“鱼凫之光”。在前操场教学楼外墙上左边一幅浮雕叫“鱼凫开疆图”,右边一幅浮雕叫“文明之光图”,浮雕整合了一脉相承的川西平原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和鱼凫文化,将4000年鱼凫文明厚重的区域文化重现在我们的校园。操场正中六块地浮雕分别叫“鱼凫迁徙图”、“鱼凫称王图”、“渔农并举图”、“鱼凫躬耕图”、“封树定界图”、“鱼凫禅让图”。这一组浮雕,以不断发展进步的文明为线索,展示了我们祖先的开拓、勇敢、勤劳、朴实、创新、开明的宏大气魄。“鱼凫之光”这些浮雕中被意化的形象,静静地诉说着古蜀先辈们不畏艰险、披荆斩棘,建设家园和开创古蜀文明时的艰辛与壮美,时刻提示着师生肩负着传承文明、开拓奋进的历史使命。 所以,我们从万春鱼凫人文的精神内涵中提炼出了学校的校训:“勤勉、博学、传承、开拓”。“千年鱼凫尽显古蜀神韵,万柳迎春更看桃李芬芳”这幅对联表达了万春师生将发扬先辈精神,再创家乡辉煌的豪气壮志。
在前操场的左右两侧还有两个交相呼应的石雕,左边的叫“润物无声”,右边的叫“春风化雨”。都是根据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成都生活时写下的名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改写而来。而《润物无声》以一只大手握小手教写字的形象,无声地表达着全校教职工满怀爱心、细心呵护、教书育人、默默奉献的决心。
“清风绿廊”。景点名出自(明·于谦)《入京》:“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廊道两端设置两幅对联:“勤奋作学问,清白做正人”;“勤奋求学莫怕千般劳苦,春风化雨润育万树花香”。还设置了条凳、可更换内容的精致橱窗,展出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图片、文字资料、成果等。这里安放了石质读书桌,读书桌旁的两个石头上,刻上了《长歌行》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名句,激励着学生珍惜美好时光努力学习。可以说这里是师生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在“环形文化绿道”上学校根据路道绿化带种植的香樟、白杨、杨柳、银杏,分别以“蝉鸣白杨”、“杨柳醉春”、“银杏得诚”、“绿樟留香”设立道路牌。
『肆』 目前,许多中小学生正在掀起“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热潮,不少学校正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我对众多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没有什么太大的建议,只是想说,我也是一名小学生,我们学校也开展了此类活动,我的收获也很多,对此类活动也感到耳目一新,以经典为主题,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了解国学经典,让学生充分利用此次活动与传统文化的接近。
『伍』 扬州市中小学正掀起“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高潮,不少学校,正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们与
(1)智取生辰纲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贫富悬殊,阶级对立;使得智取生辰纲具有了一定的正义性、合理性,同时也与全书“官逼民反”的主题一致。 (2)①各校非常重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注重营造国学经典诵读的环境氛围。(意思相近即可) ②“略”。 |
『陆』 你地区对小学生如何进行国学经典教育的,效果如何
第一、让国学经典教育走进校园,塑造孩子健全人格。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把国学教育与早间操活动、早晨读、环境创设、校园活动、民间游戏等各个方面相互渗透和整合,走进了孩子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各个角落,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和在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规范着孩子们的日常行为,同时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塑造孩子健全人格,培育高尚德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开展国学活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传承文明是教育的重要责任。良好生活行为习惯是健康生活的基础。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们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在开展小学国学经典活动时,我坚持古为今用,挖掘潜在的积极因素,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我班有一位孩子上学经常迟到,家长生气的跟我说这几天早上起床他总是磨磨蹭蹭的,还闹着不洗手,不刷牙不洗脸,于是我抓住契机,将《弟子规》纳入健康教育,除了让其诵读《弟子规》外,还讲其中涉及到行为习惯养成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教育,让孩子明白了应该从小就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好习惯会成就好人生。
除此之外,我还通过讲国学故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国学故事能让小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我借助蕴含中国经典文化要义的故事的叙述,让小学生逐渐熟悉、理解和掌握中国经典文化。国学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它蕴含有多元文化的价值取向,而科学文化也正是其生命躯干上的一个有机活体。其中《三字经》的内容包罗万象,其中还包括着天文、地理等。在科学领域中,我将《三字经》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知识渗透到科学领域中,让小学生感受优秀的文化精神和智慧结晶。通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教育学生学生要善待他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三、从语言活动入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小学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国学经典内容丰富,往往简短的几句话就包含了很深的意义。因此我又丰富多彩又行之有效的语言教学活动与国学经典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此来促进小学生语言的发展,也达到强化复习与记忆国学的效果。
第四、让音乐与国学整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国学由于以古文化为主,枯燥无味,不但学起来较难,而且学生对这些也不感兴趣。因此,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编节奏,把那些国学经典作品很长,读起来拗口的句子编成歌曲,让小学生在节奏中轻松学会诵读国学,感受音乐的美妙。通过将音乐教育与国学经典教育融合为一体,使教育教学活动更加富有情趣,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小学学习国学,应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掌握小学生的学习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培养与训练,主要在于通过听、读及直接感知来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听、读是基础,“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释,自晓其义也。尽管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然而通过听教师范读,小学生跟读乃至自读,把经典著作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个过程还是有利于小学生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直接感知是关键,也就是要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国学学习环境,丰富小学生对生活的感性认知。结合生活情境讲解国学,经典来自于生活,在教育工作中,要给小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增长小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小学生思维发展,使他们更加喜爱学习国学,更深切体会国学的深意。故此,在小学开展国学课程建设必须立足小学生的视野,才可能取得成效,不然反而可能适得其反,使小学生从小产生枯燥乏味的国学认知体验。
『柒』 国学走进校园,国学走进课堂,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和建议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国学教育。校园“国学热”持续高温,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学进课堂”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成了一种普遍做法,但具体该怎么进课堂?却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与理念。随着各地中小学有关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的推广开展,这个话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争论。
不久前,山东省教育厅下发通知,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不可“不加选择地”向学生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等,将这种关注与争论推向了新的高潮。记者由此对我省部分小学的国学教育开展情况作了调查,经验、教训、困惑、建议,受访的学校、家长、学生各抒己见……
共识:
现代的孩子应该学点“国学”
成立于2005年的郑州市二七区春晖小学,建校伊始将“国学”教育定位为自己的办学特色。校长胡建玲说,当年“拍板”时还真下了点决心,也听到了些不同的声音与质疑。
5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国学教育、引进国学教育。“国学进课堂”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成了一种普遍做法,校园“国学热”持续高温,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在专家、学者的眼中,“国学”是一门浩瀚、高深的学问。而在广大校长、家长眼中,他们所说的“国学”,更多的是特指中华文化的传统经典。被提及最多的,是小学生即可涉猎的启蒙读物《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还有《笠翁对韵》、《论语》、《大学》……
漯河市实验小学副校长田平认为,学“国学”可以育人、启智,并能从诵读中感受到中华传统经典的魅力与博大精深。
漯河市受降路小学校长赵文清认为,学“国学”可以提升孩子们的道德素养、丰厚他们的人文素养,还有提高记忆力的“额外”功效。
受访的家长、孩子们,也对学“国学”表示出了一致的认可与响应。春晖小学前不久作了一个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家长支持学校继续开展国学教育。
郑州市的某小学生家长李姗说,现时期对孩子的“诱惑”太多了,“独二代”的成长环境又存在诸多问题,学“国学”可以修正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还可以让孩子“沉下心”来,对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性格养成都有很大帮助。
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先生告诉记者,他觉得,现代的孩子都该学点国学:“以前的学校教育对国学重视不够,一段时间国学教育甚至出现了断层和缺失。现在与国际接轨就更不应忘记自己的‘根’。”
他认为,学“国学”的目的除了上述校长、家长提到的,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要“在学中亲近中华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国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在弘扬中整合创新”。
争议:
“国学”该怎么进课堂
虽然“国学进课堂”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国学到底该怎么进课堂,却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与理念。
近两年,随着各地中小学有关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的推广开展,这个话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争论。
热议或者说是争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争议一:学“国学”应该读“原著”还是“删节版”?
去年年底,山东省教育厅下发通知,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不可“不加选择地”向学生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因为担心“带有糟粕性的内容”会“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而湖北省也有部分学校专门对《三字经》等经典文本进行了删节,然后重新编排后再发给学生学习。
消息刊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广大网民在网上展开了激烈论战,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校长对此“不敢苟同”。
郑州市众意路小学校长马靖表示,读经典就该读“原汁原味”的。至于何谓糟粕与精华,应该交由学生来判别,学校的工作是“引导”而非硬生生地将原著删节、涂改。
胡建玲也认为,孩子学“国学”在记忆时应保证传统经典的完整性,而在实践中,当然要有所甄别。
家长郭晓玲认为,传统经典因为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认识水平等,有糟粕和落后的一面很正常,学经典应该与时俱进,关键在引导和教给孩子看问题的方法,而“禁止”绝对不是个好办法――
“一方面,现在的孩子都很有主见,不要低估了他们的辨别力;另一方面,如今的信息很发达,如果孩子们以后接触到了完整版的经典读物,会对已成型的认识造成冲击甚至颠覆,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争议二:学“国学”学的是什么?
校园“国学”风越刮越热,一些天价“国学”班应声出笼,有的民办学校甚至将“国学”作为自己的主要教材开设,在学习中则要求孩子穿古衣、戴古帽、行古礼。
以在《百家讲坛》上讲解《弟子规》闻名的钱文忠,曾在公开场合表达过他的忧虑:全按《弟子规》、《三字经》的标准培养出来的孩子,到社会上90%会吃亏的。
由此引出一个话题:“国学”该怎样与现代社会、现代孩子“接轨”?
胡建玲认为,这是一个学习理念问题。去年圣诞节前夕,他们学校热热闹闹地排演圣诞节目、给孩子们发圣诞帽,有人质疑:你们的办学特色不是“国学”吗,怎么过洋人的节?她回答,任何一种现代化的学校都应该做到兼收并蓄,不会把孩子禁锢到一种理念上,也不该在孩子的成长中加上人为的条框。
基于这种理念,胡建玲认为,学“国学”应该学习几千年文化传承下来的基本的做人道理、行事规范,汲取其中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涵与文章精粹,这是古今相通、永远不会过时的。以《弟子规》为例,学《弟子规》重在“践行”,而践行需要有选择地接受、批判地继承,而不能拘泥于教条,更不能将其“神化”,生搬硬套到现代社会。
争议三:学“国学”会不会增加学习负担?
郑州市聚源路小学已经开展了四年“国学”教育。该校校长助理丁倩认为,学“国学”会不会增加学习负担,学习内容和方法很重要。
虽然该校有专门的“国学”课,但“国学”并未列入正式的考试项目中,也没有苛刻的背诵作业与标准,目的就是为了不增加学生负担,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国学”的魅力。
在“国学”教育开展较早的学校,“寓教于乐”正在成为他们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这些学校认为,学“国学”、进行中华经典诵读,都需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循序渐进,不可“一刀切”,搞统一的验收模式;更不能急功近利,逼着孩子去背经典。
“特别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我们要求以诵为主,不认生字,加上简单的讲解,追求的是‘潜移默化’的熏陶。每天利用晨读的时间跟着老师诵读10分钟,时间长了,自然就记住了”,丁倩说。
现状:
很多学校都在“摸索”中前行
采访中记者发现,各个学校开展“国学”教育的内容、教材版本等并不相同。相关校长、老师们告诉记者,虽然有关部门要求推进传统文化教育,但另一方面,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并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要求。
这种现状使得很多学校都在“摸索”中前行。
“首先教材的选择就颇费周章”,胡建玲说。作为郑州市开展“国学”教育最早的学校之一,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只有向外省市学习,加上老师的心得,遴选出教材的内容。“现在的学校基本上都循着这样的思路选教材:低年级《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易读易记;高年级《论语》、《大学》、《中庸》等。”
而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各种版本、各种“专家”、“学者”注释的经典充斥书市,其中对同一个字的理解、注音都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
“比如‘出必告’中的‘告’,就有的版本读‘gao ’,有的读‘gu’。”胡建玲说。丁倩也告诉记者,从众多版本中选择最“权威”、最“准确”又适宜学生阅读的那一本,绝对是个“脑力加体力活儿”。
“国学”教育中遇到的另一问题是师资。大多学校的“国学”老师是由语文课老师兼任的,而这些语文老师多是80后,之前自己就很少接触过“国学”经典原著,对其中的理解也往往只知皮毛,难以谈上准确、深邃。
聚源路小学的海彩丽老师是为数不多的专职“国学”老师之一,教授该校的“国学”课已有4年。可尽管如此,她坦承自己压力很大:“虽然以诵为主,但总要讲解一些,这时就觉得专业知识还很欠缺,怕误人子弟。”
令海老师遗憾的是,学校间的“国学”教育横向交流很少,远形不成体系,相关的培训也几乎没有。碰到不懂的问题,她的方法一般都是翻阅大量的资料,或到网上找答案、请教老教师等。海老师时刻关注着有关“国学”教育的新闻,如果哪里有相关的大家讲座,只要条件允许,她总会跑去听,学校也支持她。
而六年级的《论语》是语文教师出身的丁倩自己带的。她说这门课比较难教,她不敢放手给资历还年轻的老师们。而丁倩的忧虑,也是开展“国学进课堂”的很多学校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
『捌』 浅谈如何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而经典是文化之母,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如今国学经典文化越来越被中国和世界重视起来,成为解决21世纪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人文危机和精神危机最可借鉴的智慧资源。
近年来,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已经在各所学校蓬勃开展,无论是自编国学教材让国学走进课堂,还是诵读演绎经典把国学外化成行动,无论是采用“晨诵”“午读”“暮省”的诵读方式,还是在“学校、班级、家庭”的广泛开展,都在校园内营造出了浓郁的书香氛围,濡养了一批谦谦君子、阳光少年,形成了极有价值和极具可操作、可推广的诵读经验。然而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学校在组织学生诵读的过程中必须制定合理的规划,进行科学的指导,必须结合实际得体把握、有效引导。笔者在参与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中尝试了以下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诵读经典,发展学生特长
将经典文化学习与书法、绘画、表演融为一体。我们认为单调呆板的诵读是不会引起学生兴趣的。长此以往,必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我们努力将诵读与各学科的教学相互嫁接。其宗旨是:在坚持诵读的基础上,配以各班独特的文艺和竞赛活动,如吟唱、表演、相声、合唱,使学生把诵读同各项多彩的文艺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们在轻松娱乐的环境中受到教育,陶冶情操。笔者学校开展了许多展示活动,旨在展示学生在诵读方面自身素质提高的成果。
二、诵读经典,建设校园文化
为了使师生们一进入校园,便置身于浓厚的经典文化学习氛围之中,我们在学校走廊上悬挂着经典名言,每天早晨、中午学生进校之际,播放经典文化的诵读磁带,给人以清新、高雅之感。要求每个班级利用早读课全班集体诵读,坚持不懈,引导学生积累大量的国学经典名言。班级文化建设突出“国学经典文化”主题,班级布置要充分考虑营造到中华经典文化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切身感受国学经典学习的无限魅力,感受国学经典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三、诵读经典,打造书香校园
每学期,学校围绕“以圣贤为师,与经典同行”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在诵读过程中,笔者学校还十分重视积累活动的一系列过程性资料,如:学生诵读情况分析,学生诵读比赛资料,家长意见征询,班级活动的方案,记录照片,及时总结好的做法等等,以利于进一步开展诵读的实验研究。
四、诵读经典,塑造健康人格
引用圣贤的智慧,教导禀性淳良的儿童,那么,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日积月累,必将奠定他一生中具有高远智慧和优秀人格与秉性的基础。因此,我们设计了内容、形式与诵读相结合的手抄报,这样充分给了学生自由驰骋的空间,并能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德与行为习惯。
五、诵读经典,构建和谐家庭
我们学校在实施经典诵读过程中,以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以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充分发挥教育的辐射作用,共同传承中华传统经典。读书一家亲的开展,让经典走进了家庭。家长与孩子的同读同诵,成为每个家庭茶余饭后的必修课,家长与孩子一起读背国学经典,一起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等,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们说,国学经典诵读让传统文化走进了孩子的日常生活,走进了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的日常行为,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
六、诵读经典,落实多元评价
首先是在诵读课中进行评价。既然诵读活动纳入课程,教师就应该开展相应的教学研究,以使诵读活动更有效地落实,并给学生相应的学习成绩评价,这样学生可以在诵读课中不断得到肯定。
其次是定期举办国学经典诵读展示并进行评选。学校在每学年分别举办班级、年级、校级不同层次的诵读展示会,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编排有关国学经典的文艺节目、布置国学文化环境氛围,进一步感悟理解国学经典的深刻内涵,最后进行优秀节目评选,对学生激励肯定。
再者是及时激励肯定国学经典诵读给学生带来的点滴变化。如:生活智慧的展现运用、言行举止的逐渐规范、口语交际与作文能力的不断提高等等,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加以肯定,以激励他们坚持国学经典诵读。
“以圣贤为师,与经典同行。”中华国学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教师和学生带来了一片生机,它唤起了学生创造的灵性,奏响了学生心中诗文的琴弦,激活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充满激情的美好情怀,健全了学生的人格魅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与文化底蕴。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已在笔者学校开出绚烂的科学之花,笔者认为只要将这项活动进行到底,最终必将结出累累的和谐之果~
『玖』 为响应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号召,学校将正式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为更好地
示例:(1)吟诵国学经典,涵养书香校园。 (2)沐浴圣贤光辉,濡染智慧人生。(3分)
与祥和小学开展国学与教育成果展示活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