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解决问题”中提出四方面的内容: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由此可见,《数学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可窥一斑。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践,即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一.课前精心准备,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激起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来自于生活实践,也服务于生活实践。就小学生来说,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有关知识前,先安排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提前感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年级学生学习分类知识之前,组织他们到百货商店去参观,并要求他们注意观察商店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通过观察,学生发现商店里的衣服、日用品、文具、电器等等都分类摆放着。这样,学生在参观中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一定的分类知识。为帮助二年级学生建立“克”的概念,我们先让他们到生活中调查哪些物品是用“克”作单位的,然后再掂一掂所调查的物品,感受一下物品的重量。这样,再来学习“克”的知识,学生就很容易接受了。
数学发现活动是比较高层次的实践活动。活动前,我们要求学生在活动中注意发现数学问题,还记得我们曾到镇里的国防教育基地去参观,学生的热情非常高,有的发现坦克的火炮口径用毫米做单位,射程用千米做单位,重量用吨做单位;还有的从道路两旁的树,想到了树的种植问题,如果不是通过精确地数学计算和丈量,是很难做到这样整齐的……同学们发现了许多的数学问题,深深体会到了数学的广泛应用性。
二.课上认真观察,为学生提供素材,培养他们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数学活动的过程,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习的环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例如:在五年级进行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拿出自己收集的实物,分小组借助直尺、线绳等工具来探究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索知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动手、动脑的好习惯,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能力。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我把一只水桶展示给学生,问:工人师傅做这样的一只水桶要用多少铁皮,你能算出来吗?各小组展开激烈讨论。有的说,把铁桶剪开,量一量有关数据,就计算出来了。有的说,不用剪开,也能计算出来。因为铁桶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底面是圆形的,只要计算出长方形和圆形的面积就解决了,也就是说只要量出水桶地面的周长和桶的高,就可以算出做这只水桶用多少铁皮了。
三.课后延伸巩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我们大幅度减少机械性、重复性作业,给学生更多的课外实践活动实践,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 设计合理的课外实践作业。如:在教学了百分数以后,可布置学生统计家里的一个月的电话费、水费、煤气费、电费、生活费等,并计算出每一项开支占一个月总开支的百分数。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解决了生活实际问题,为家庭节约开支提供了依据。
2、创办“数学手抄报”并举行数学手抄报展评,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每周组织一次的数学校外实践活动。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门,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我们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认真钻研教材,更新教育观念,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设计一些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多层次、多方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一人或几人就能形成的,所谓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只要人人都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心人”,我们的学校教育定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新世纪的合格人才。
B.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首先要解开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有自己合理的要求,专满足学生内部需要属。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设置的作业也应该具有不同层次,体现课程的选择性,适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享受学习的趣味性。心理学家认为,当某种事物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并能立刻创设这种能满足学生兴趣的情境时,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充满激情的。
C. 如何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1、教师应当接受专业的培训;
2、教师应当积极参与教育科研;
3、教师应当关注学生思维方式与心理情感;
4、教师应当灵活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5、教师应当做好课外的工作;
6、教师应当认真研究教材;
7、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做为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锤炼崇高的品德,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完善自己的人格。
拓展资料:
教师,这个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按照行业规范,在时间节点内,根据职称和专业,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经验技术。他受社会的委托对受教育者进行专门的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对学生来说,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和个性的塑造者。因此人们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崇高称号给予人民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他是学生们身心发展过程的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教师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我国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民族素质提高的程度,从而影响到国家的兴衰。
教师的角色不只是向学生传授某方面的课本知识,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及教育目标、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中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通过特定的途径来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这种角色是一种性质复杂的职业角色。一个人成长为这种角色需要经过复杂的、长期的学习过程。
教师角色的性质就在于帮助学生成长;或者说,教师是促进学生成长的人。
教师角色是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实现的。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通过与其他角色——主要与学生——互动,建立起一定的关系,发挥着自己的角色功能。这里就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地位问题。教育活动主要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因此教师的角色地位主要通过师生关系来确定。
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是孰为主体孰为客体的关系。
对此,大致有三种观点。
第一,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这种观点是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在绝对的支配地位,学生处在绝对的受支配地位。这种观点是“教师中心论”。
第二,学生为主体,教师完全受制于学生的要求。这种观点是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在绝对的被支配的位置。这种观点是“学生中心论”。
第三,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
教育活动中,教师作为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承担起了一定的教育任务,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教育资源,对学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教师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毋庸置疑的。
在教育活动中,学生虽然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客体,但是学生作为有一定认知与实践能力的人,也是作为主体在活动着。针对教师作为主体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学生也在这种活动中主动地认识着、实践着。学生也把教师及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运用的一切教育资源作为认识与实践的对象。
鉴于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在现代教育思想中,人们一般认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挥着主体的作用。
D.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摘 要] 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一项重要目标,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内容。笔者在多年的一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直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探索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反思,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笔者就结合实践经验和体会,从四个方面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 小学 数学 学生 实践能力 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内容。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学以致用,即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周围的生活实际和解决生产劳动中的简单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下面笔者就结合多年的实践与思考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实践兴趣
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和兴趣,是人生求知欲旺盛的黄金时间。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就要因势利导,根据教学目的需要,联系生活实际,设计问题情境,激发他们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体积”内容时,笔者组织学生在新课前五分钟复习了已学过的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体积的基础上提问学生:“圆锥体是我们新认识的一种‘不规则物体’,那它的体积又将如何计算呢?”这时全班一片寂静,大家冥思苦想却不知如何回答。看到此时的课堂气氛如此沉寂,我便进一步引导学生:“记得五年级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时候,都是化难为易,变生为熟,把它们转化成已经学过简单的平面图形面积进行计算,那圆锥体是不是也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物体体积进行计算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稍微一点拨,一些学习灵活的同学顿时在困惑中找到了灵感,纷纷举起小手,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于是我叫了一位成绩中等的同学回答,他流利响亮地回答道:“我认为圆锥体比较接近圆柱体,它的体积计算方法应该和圆柱体体积计算有联系”。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也都赞同这个观点,我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判断,但不急于下结论。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既然同学们都认为圆锥体体积和圆柱体体积有关系,那大家想不想利用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学具通过动手实践把两者的关系探究出来呢”?这时,全班学生学习热情无比高涨,异口同声地说:“想!”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马上动手实践探究其中的规律。可见,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学生的实践兴趣能够充分的激发出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效果。
二、指导动手操作,创造学生实践机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实际,创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想多动中理解知识,加深印象。如同样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体积”内容时,笔者提前一天就在班上布置学生准备好明天上课用的学具,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在课前五分钟复习和创设问题情境,有效激发学生实践兴趣的基础上,在学习新课环节,自己亲自下去认真观察和指导学生利用手中学具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猜想的探究过程。在学生动手探究过程中,我观察到全班学生都充满兴趣,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大胆交流,最终探究出圆锥体积等于三分之一与其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这一正确结论。这样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亲自实践,让每一位学生既动手,又动口,还动脑,积极主动去探求数学规律,不但能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 精心设计练习,培养学生生活技能
课堂练习是强化知识、形成技能、开发智力的重要手段。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材的内容,精心设计各种实践性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数学知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体积”内容时,为了使新知识尽量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突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一新课程理念,有效培养学生生活的基本技能,笔者设计了以下练习:
(一)一个圆柱形水桶,从里面量它的底面直径56厘米,高87厘米,求这个水桶可以装多少水?
(二)一个圆柱形杯子,从里面量它的底面直径8厘米,高10厘米,现在有一袋498毫升的牛奶,问这个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奶?
(三)学校建了两个同样大小的圆柱形花坛。花坛的底面内直径为3米,高为0.8米。如果填土的高度是0.5米,求两个花坛共需要填土多少方?
(四)一个圆柱形粮囤,从里面量得底面半径是1.5米,高2米。如果每立方米玉米约重750千克,这个粮囤能装多少吨玉米?
通过以上练习,学生可以灵活地掌握知识,并将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实践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生活技能。
四、 重视课外实践,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除在课堂上创造实践的条件外,课外还应鼓励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数学知识学以致用,以达到把数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的目的。如还是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体积”内容时,临近下课3分钟笔者布置了一道这样的课后动手操作实践题:“请同学们利用教科书第121页的附页1,动手剪下圆柱侧面和底面,然后粘贴成一个圆柱体,并用尺子量一量相关长度,算出它的体积,明天数学课上同学们彼此展示一下自己动手做的圆柱体,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做的圆柱体比较美观,看哪个同学比较心灵手巧,又看哪些同学正确地计算出它的体积?”又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比例尺”内容时,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通过比例尺计算两地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的基础上,笔者布置了这样的课后实践操作题:“请同学们课后认真观察校园文化长廊上的中国地图,找到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并用直尺在地图上量出广州——香港的直线距离,再利用我们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计算出广州——香港实际直线距离”。每节数学课笔者都通过有意识地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操作实践的作业,这样,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有效地培养了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我们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只要转变教学思想,增强实践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始终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摆在重要位置,积极采取各种有效途径,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和信心,创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关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努力锻炼学生动手实践的技能,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一定会在教师的关爱和指导下得到快速地发展和提高。
E. 小学生学习态度实践能力有哪些
00小学生学习态度
00所谓态度,是指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是由认知、情感与意向三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个体内在结构,是调节外部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态度可以是肯定的或否定的,积极的或消极的,正确的或错误的。一个人所持什么样的学习态度往往与其立场、需要直接相关。
00学习态度受学习动机的制约,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获得一定的经验而习得的,学习态度也是可以改变的。它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00在学习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上,小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对班集体的态度、对作业的态度和对评分的态度是几个比较重要的方面。
001.对教师的态度。
00低年级小学生无条件地信任和服从教师,他们对教师怀有一种特殊的尊敬和依恋之情,教师具有绝对权威。因此,在这个时期,教师对待儿童的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主要因素。
00从中年级开始,小学生逐渐以选择、批评的态度来对待老师。只有那些思想作风好、教学水平高、对儿童耐心、公平的教师才能赢得儿童的尊敬和信任,儿童也更愿意接受这些老师的教育。
00总之,教师可以亲切而机智的关怀,与小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获得小学生的信任与尊敬。这对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十分有益的。
002.对班集体的态度。
00小学时期是儿童开始形成“帮团”的时期,儿童开始产生了交往与归属的需要,因此,这是培养儿童正确的集体观念和形成良好的集体关系的重要时期。
00班集体的形成是形成儿童对学习的自觉负责态度的重要条件。刚入学的儿童还没有形成真正的集体关系。这时候的班集体只是一个松散的编凑在一起的团体,儿童之间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关系。在教学的影响下和教师的组织和帮助下,小学生在同学之间建立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关系的基础上才逐渐发展成具有明确的统一目标和形成一定舆论的最初的集体。从小学中年级起,小学生初步开始了比较有组织的自觉的班集体生活,初步形成集体的观念,明确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逐步把集体的要求当作自己的要求,把集体的荣誉当作自己的荣誉,服从集体的要求,完成集体所交给的任务。与此同时,集体舆论的影响开始发挥作用,儿童开始意识到要以优良的成绩和行为取得班集体的肯定的评价。
003.对作业的态度。
00小学生学习态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形成对作业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刚入学儿童还没有把作业看成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能按时完成作业,有时可能因贪玩而完不成作业。随着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小学生对作业的态度进一步发展起来,他们逐渐学会安排一定时间来完成作业,能够自觉停止其他活动,准备功课,同时他们开始能按一定顺序来完成作业,如先写生字,再做算术题,而不是东摸一把,西摸一下。另外,他们也逐渐学会按老师的要求集中精力细心地完成作业。
004.对评分的态度。
00进入小学以后,儿童就要经常接受各种分数评定,这些评分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是要通过儿童对评分的态度而产生影响的。
00一般而言,评分被视为反映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客观指标。低年级儿童已逐渐理解分数的客观意义,但他们常常把分数意义绝对化。如,认为只有得高分才是好学生,得到好分数就能获得教师和父母的奖励。从中年级起,儿童逐渐理解分数的客观意义,并树立对分数的正确态度,开始了解分数代表学习的结果,代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开始把优良的分数理解为学生对本身职责具有忠诚态度,并且高质量地完成本身职责的客观表现。
00学生对分数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父母和教师对分数态度的影响。因此,教育者首先要正确认识评分的意义,对学生获得的分数持积极的态度,切不可以挖苦、讽刺、打击的消极态度对待得低分的学生,也不应对得高分的学生给予不切实际的称赞和表扬。对待分数的不客观、不正确态度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其错误学习态度的形成。
00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00在新课的理念下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实践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00从生活实际中获得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兔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例如, 学习《单价x数量=总价》时,教师可以采用集体购物的方法,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同学们就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生就生活实际中获得新知识,认识和理解《单价x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问题。教师善于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极大兴趣,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00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在学生的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而且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又能反向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如学习量角器后, 学生自已测量各种物体图的度数。使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了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体现了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运用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
00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通过实践,可使学生直接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教师不仅要注意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F.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所以语文教学应该回归生活,运用各种方式去还原、去丰富其描述的生活本身,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透过语言文字去领略生活的精彩和美妙,提高对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紧扣教材,开展有针对性的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科书是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之一。因此,我们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展有针对性的语文实践活动。 1、利用自然、生活中的资源,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时,怎么办?以往,一般都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请学生帮助解答,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做,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我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比如:在上《火车的故事》《兰兰过桥》这类课文时,学生对文中的科学现象既好奇又不解,于是我鼓励他们回家动手试试,然后在课堂上陈述实验过程,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事实证明,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信息,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社会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他们了解的信息有时比老师的还要多。在语文课上,有时我在介绍文章时代背景等有关资料时,有的学生莫不关心,或者根本就不听,因为他早就知道,或者不想知道。而当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一些靠课文不能解决的疑问时,他们就变得很有兴趣,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汇报交流时还非常积极主动。如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小动物过冬》《称象》等课文时,我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搜集资料,处理资料,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课文中的人物,结果学生们了解到的资料比我了解的要多得多。听了他们的汇报交流,我自己也增长了见识。 3、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在课堂上分小组进行学习,是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如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我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开展小组讨论,选择喜欢的段落,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我负责巡视,指导学生的学习。汇报交流时,小组长先介绍学习情况,然后组织大家汇报。这样的学习活动,改变了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读的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 我认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前提条件。我们应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既注重夯实基础,又注重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二、走出教材,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素养是学习所有科学知识、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光靠教材的几篇文章,学生要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 课堂是小天地,天地是大课堂。教师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如,风景名胜、博物馆、纪念馆,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观察、调查、获取信息,学习语文;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例如,我们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身边的垃圾》,就是让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调查了解当地的环境、以及生态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写出调查报告和环保建议,编辑“环保小卫士报”……。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热爱自己的爱乡,积极为家乡的环保出谋划策,并自觉做绿色家园小卫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另外,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要合理地利用校园、教室等条件,创设多彩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发展。如,在教室里张贴学生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发动学生精心布置班级的“图书角”,“我会读”“我真行”评比栏,“看谁写得棒”习字栏,在校园的草坪写上“小草正在睡觉,请不要打扰她”等充满爱心和诗意的话语,让学生在多彩的校园环境中,通过读读、写写、画画、看看、比比、做做等各种形式,感受语文、学习语文,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结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真能力。实践证明,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就必须改变日复一日口耳相授、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采取能够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的教学形式,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时空领域,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在体验、研究、交际、习作、评价等活动中促进发展,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三、联系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同样应该千姿百态。如果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站、学生坐,作为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外部形态特征。学生在单一的课堂形态中,所形成的技能,就难以适应生活对语文的全方位需求。语文教学应更开放,运用多样化的语文学习活动,去锻炼学习的认知能力、组织能力、竞争能力和挫折能力等,让生活中必备的基本素质,能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得到操练。
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多演。让学生扮演角色,再现课文中的故事情节,进一步扩大对教材内容理解的广度与深度,更重要的是体验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从而体验到每一个角色在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如《狐狸和乌鸦》,在演中能体验到狐狸与乌鸦丰富细腻的内心情感。2、多做。现实生活说少做多,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智慧出于手指尖。语文实践也一样,从文到物,需要一个转换过程,心灵与手巧是相互促进的。语文学习中的多做主要有这几种类型:(1)积累性。如摘抄、剪贴、收集等。(2)验证性。如《画风》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弄清"想的角度不同,样子也不一样。"(3)探索性。如《动手做做看》,依据文字说明制作一个风向袋,探索文字叙述与实际操作是如何转换的。(4)创造性。如自创小报,据文字(如诗句等)结合自己的感想创作图画等。3、多赛。有竞赛就有输赢,让学生不断领会自然界赋于我们的生活准则――优胜劣汰,学会胜不骄,败不馁,跌倒了爬起来,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挫折能力。竞赛给语文活动注入了无穷的动力。主要有两种竞赛:一种是选拔性的,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语文知识竞赛等等;一种是巩固性的,如成语接龙、比讲故事、比谁读得好等等。四、回归生活,布置灵活多样的语文实践性作业 这里的作业主要指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的作业,因大都带有强制性,对学生的语文实践具有指向性。这种留有时间,目标明确的作业,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可布置三种作业:观察性作业。观察性作业主要有:a、熟悉了解。如学习第二册的《识字八》,要学生仔细观察一下初一到十五的月亮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自己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b、扩展知识。如教学《地球爷爷的手》,请学生观察生活中还有那些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是有手的。体验性作业。如,教学《春天的发现》,请学生在学校、池塘或公园观察春天,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教《爱吃的水果》,让学生尝尝各种各样的水果,体验一下吃各种水果的感受和滋味。操作性作业。如教《我们的小制作》,让学生制作各种各样的小制作。 语文教学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只有在多渠道的反复实践当中,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不断完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外在内化与内在外化的过程,才能让学生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G.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小学生语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或者是面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能予以纠正,可以采用学生口述的形式开始教学, 同时又忽视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积极创造课堂发言氛围,对于家长 而言,要根据教师推荐的方法, 旨在促进小学生全面提高语言表 达能力、积极营造学生交际环境、创设课内外真实的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的生活化的交 际情境 学习语言的最好方法是能够创造真实的或者模拟交际情境 来锻炼学生。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创设形式 多样的语言交际情境,只是机械地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经说过:“语文,使之更好地全面发展。教师在进 行作文教学时,只有通过三者的共同努力,便于同学和老师理解,要充分开发身边所具有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进行自评自省、如何倾听,再通过自己的语言 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所见。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地区,这样做其实不利于学 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生在使用口语表达的时候。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于有 些类型作文的教学要让学生首先体验自然,使学生的作文描述能够条理分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积极主动 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想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语文,语言表达过程中要做到双向互 动,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准确表达自 己意见、有效开发,让家长督促和引导孩子学习和 模仿、和谐和互动的学习氛围,口语 能够帮助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不能死死管住学生 嘴巴。语言表 达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动态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双向互动 活动,掌握课 堂教学的主动权,学生还可以借助肢体语 言。”可见,在提倡生活中培养小学生的语 言表达能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广西省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第一小学 张永青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语言课程,语者,除了利用口语之外,在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能够使 小学生渐渐形成思维体系。 【总结】 总而言之,对教材中口语交 际话题进行充分挖掘,是目前小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报刊或者是电视节目等,自己可以成为课堂主人。教师与学生家长之 间应该建立紧密联系,并对教材内涵充分挖掘,向家长传授培养孩子语言表达 能力的方法和技巧,对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使学生能够拥有更加敏捷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尽情表达自己的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表达空间,并且能够加快信息的传播,让生活成为课堂,比如教师在课 堂教学中要示范如何发言。 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教 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创设同样的情境,让学生的 学习更加欢快自由,如果想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不能照本宣科,为学生创造欢快的课堂氛围、婉转流利并且生 动有趣、民主、并且用 心感悟自然、如何评价以及如何提出 其它同学表达存在的不足,采用这种方式开 展的语言表达实践活动才能突出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主动为学生营造民主。课堂教学中要 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来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促进自身全面发 展。改变语文教学中重文轻语的现状,使学生能够流畅表达,还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家长与学校应该进行 有效互动,可以有效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发言机会,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对学生进 行全方位训练,有利于小学生思维的转化。通过特有的语 言表达艺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利用家庭与社会的学习资源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缺乏并非是单方面原因所致,真正提高学生语言 表达能力,还要有 其它方面做铺垫。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开 展语言表达能力培训时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现阶段由于人际交往沟通越来越复杂,在日常生活 当中, 对于教师而言,以提高学 生语言运用能力作为出发点,家庭。 二,家长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拓展学生视野, 定期组织专家对家长进行培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也 越来越重要,并且提出合理的建议等。但 是现阶段的语文教学、营造和谐,才能 够有效解决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缺乏的问题,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内学习如何描写和 表述人或者事物,以 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表达习惯作为出发点。 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并没有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本文从充分利用家庭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非常重 要、互动的谈话氛围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需要进行重点工作是帮助学生消除 心理障碍,学生 学习语文知识处于被动状态,加大对生活当中学习资源的开发力度,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 四。此外学生还要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另 外、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交流工具是口语表达、所闻以及所思和所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 本文对小学生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进行分析,让学生经历了这一过程之后、 学校与社会都有责任,进而影响学生 语文知识的
H. 简述教师应具备哪些教育教学能力
(一)钻研和组织教材的能力
教师要上好课,必须事先要备好课。所谓备好课,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教材的知识弄懂,并融会贯通,使之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其次,要研究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明确教学目的、重点及要求,使之转化为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再次,要进一步研究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接受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要实现上述三个方面的转化,教师就必须有一定的钻研和组织教材的能力。这种能力越强,备课的效果就越好,十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
深入了解研究学生,这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外部表现了解他们的个性和心理状态,如思想状况、道德水平、知识基础、智力水平以及兴趣、爱好、性格等。只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长善救失,因材施教。
(三)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为了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而又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师应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例如,开展教育活动,教师必须善于制定计划、动员发动、培养和使用骨干、组织指挥、总结评比等;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必须善于启发诱导,能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善于机智地处理偶发事件等。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包含一定的创造性,既需要知识经验,又需要满腔热情,更需要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地研究、总结、磨炼。
(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如何,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发音准确,使用普通话教学;要简练明确,内容具体,生动活泼;要合乎逻辑,语法正确,流畅通达;要富于感情,有感染力。这也是教师的基本功。
(五)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教师在工作中,要善于及时总结自己的经验,并使之不断升华,达到理论的高度;要能够自觉地运用、验证教育理论,从大量的现象中研究探索出规律性的东西。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才能以先进理论为指导,不断改进工作,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I. 怎样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动手操作活动正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动手操作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理解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恰当地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很有益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又好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且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反思平时课堂教学,我发现课堂动手操作存在有效性缺失现象。如:有了动手操作就没了数学思考。尤其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动手能力比较弱,课堂上动手摆一摆,动一动,做一做,忙着关注身体动作方面的指导和课堂纪律的维持,较少的顾及数学内在的思维活动。为此,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经学习并进行教学实践,有了一些收获。一、优化教师的语言指导,让学生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和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在操作前,教师要设计好探究性的问题,以激起学生操作的欲望,引导学生把探究引向深入;在操作时,教师又要以明确的语言指导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动手操作时,指导学生先怎样操作,再怎样操作,然后怎样操作,引导学生将观察和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的操作。这样学生离开学具后,才有可能在头脑中留下准确、完整的表象,进而达到促进分析综合,帮助抽象概括的作用。比如;一年级上册有一课:《整理书包》,教师先准备一个装的杂乱无章的书包让学生观察,师问:“这么乱,应该怎么?”让学生产生整理的强烈欲望。接着引导学生有序地先把书包里所有书本拿出来,摆在桌子上;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类动手摆好,速度较快的已有一种摆法的同学可以尝试其他的摆法,然后在进行交流汇报。学生在已有的旧知识分类基础上,加之亲自动手实践,学生课堂就汇报出了可以按学科分、也可以按大小分、还可以按功能分等等,很容易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理解不同标准下的分类”,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二、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保证操作效果。如何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呢?我会耐心地给学生讲:学具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准备学具要认真,操作学具要细心,桌面要整洁,收藏学具要有序等。我在学习新课前一天,就告诉学生应该准备些什么学具,指导学生自制一些学具,比如小棒,用硬纸板剪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等。操作中,训练学生认真听老师提出的操作要求,认真看老师的操作示范,引导学生学会操作,有效地掌握知识。比如一年级学生在学习9+5=,这样的进位加时,课前会让学生自己准备20根小棒,记得课堂上有孩子带了学具袋里现成的绿色的塑料小棒,有的带了20根同样大小的吸管,有的带了20根牙签、、、、、、一开课就要求学生放在桌角,没有摆一摆的要求不允许随便动,要先静静地听要求,直到老师说“开始”再动手摆,有孩子动手能力强,很快就摆好了,有孩子平日家长包较多,动手能力弱,摆的比较慢,老师会帮他或请速度较快的同桌帮他。有了小棒这一直观教具,学生很形象地知道了结果是14,关键是通过挪一挪的方式,10个凑成一堆,很形象的理解了凑10法的好处。从孩子们脸上露出的笑容中,我明白:孩子们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已经体会到了动手操作带给自己的乐趣和收获。最后引导学生轻轻地快速把小棒收下去,后面没有操作需要不允许看或摸,以免影响后面的课堂学习。三、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空间观念的形成不像拍照,要想建立空间观念,必须有动手做的过程。这个做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象、推理、验证、思考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把握概念的本质,建立空间观念”。在几何知识教学中,过去只重视教师的演示教具,只重视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而匆视了学生的空间概念的培养。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活动,让他们自己比比、折折、剪剪、拼拼、画画,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实践,在操作中、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尤其显得重要。学生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在学习二年级《长方形、正方形认识》一课时,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特征,之后学生就边操作边汇报。有的通过用直尺量,发现长方形相对的两条长边一样长,相对的两条短边一样长;有的研究长方形时是通过折纸得出来的,学生先上下对折,发现长方形上下两边重合在一起,说明这两条边一样长,再左右对折,发现长方形左右两边重合在一起,说明左右边也一样长,从而得出: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有的研究正方形时这样折,把正方形纸片先对角折,再对角折,发现正方形4条边都重合在一起,说明正方形4条边都一样长。课堂通过看一看、折一折,比一比方法,找出两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明确了两概念间的共性和个性,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四、让操作与思维同行,发展操作活动的逻辑性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操作活动必须与思维活动同时进行,才能促使外显的动作过程和内隐的思维过程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帮助学生把直观感知内化为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操作的目的不是为了操作而操作,而是借助操作活动,让学生按一定的逻辑思维逐步发现知识建构规律,形成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在动手操作的过程,应该伴随着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总结、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这样才能促使操作活动得到提升,成果得到提炼,体现出动手操作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