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计划 > 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发布时间:2020-12-07 13:15:50

A. 如何实施农村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版大的变化。
而作为“权课堂教学延伸和补充”的课外作业,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式的作业模式中。数学作业设计客观性太强,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过多注重知识的。

B.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中实行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和提高全民整体素质为最终目标的教育,其实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全面发展,个性突出,思维活跃,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抓起。作为我们数学教师应立足数学课堂,从小学数学学科出发,遵照新课标精神,构建数学学科素质教育体系,把数学课堂教学当做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循序渐进的提高小学生数学素质,对此,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首先,启发学生领悟学习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数学方法是指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途径和步骤。学法指导早已被广大教师高度重视,“授人以渔”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学生要真正理解以至运用一定的学法,必须领悟学法,然而做到这点并非易事,需经教师的精心引导和启发。
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它的计算公式是:s=ah,那么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他是否与平行四边形一样,直接由它的底乘以高得到的吗?”
生:不是,假如用三角形的底乘以高,求出的是三角形同底同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
问:那么,三角形的面积究竟与它的底和高的积有没有关系呢?如果有,会怎样的关系呢?学生实验,课前把全班学生分成6组,其中1、2组学生用纸当做两个等地等高的三角形(不是完全一样);第3、4组的学生制作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第5、6组学生分别制作任意两个三角形。
问:现在将你们准备的三角形拼一拼,看能拼出什么样的图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比较分析各组制作的三角形,再经过讨论,最后悟出:只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能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因此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方法:假设;类比;验证;归纳。
上述教学片段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学习方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既提高了学生是教学素质,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次,引导并强化学生探究新知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起着向导作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能被动的感知接收,教师要因势利导的诱发学生主动的探索。所以,只有教师将自己的活动意图转化为学生的活动目的和需要,学生才有可能在感情和需求上与教师产生共鸣,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产生共振,主动而积极的去发现新问题,探究新知识,进而才能达到理解和新知识。
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教师出示课题后,诱导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自己量出求它的周长所需的数据,他们的量法各不相同。教师巡视后,故意惊奇的问:“为什么有的同学只量两条边?”绝大部分异口同声的回答:“因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少数量四条边的同学不好意思的悄悄一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订正过数据后,教师利用这组数据出示了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求它的周长。接着,请同学们试着讨论这道题。稍稍安静了一会儿,同学们便七嘴八舌的争论开了,各自讲述自己的想法,部分学生列出6+4+6+4=20(厘米)的算式,大部分学生列出了6×2+6×4=20(厘米)的算式。从而得出: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的计算公式。这种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做好铺垫,并让学生真实地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这样教学不但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会了新知识,海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再次,加强说的训练,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素质。
提起学生的语言训练,不少数学教师总认为是语文课的事,与数学课无关,课堂上不让同学充分的说,备课时更不考虑让学生如何说,即使安排同学说也是蜻蜓点水走过场。“有说有思,会说必会思,要说必先思。”思维训练是素质教育核心,课堂教学中,通过有序的语言训练,可以培养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中,我们力求让学生说题意,说数量关系,说思考方法,说操作过程。创造情境教学让学生善说乐说,培养学生说的兴趣,训练说的能力。教学“李红看一本8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时,引导学生说出思考过程。有的学生说根据总页数等于剩下的页数+已看页数,要求剩下的页数必须知道总页数及已看页数两个条件,后者没有直接告诉,可以通过第一、二两天分别看全书的 ,及全书80页,分别求出第一、而两天飞各看多少页,然后再求出剩下多少页。列式为80-80× -80× 或80-(80× +80× ),还有学生说:根据总页数乘以还剩全书的几分之几等于还剩多少页,要求还剩多少页,必须知道总页数及还剩页数占全书的几分之几,后一个条件没有直接告诉,可以通过第一、二两天分别看全书的 和 ,把全书页数看做单位“1”的量,求出剩下页数占全书的几分之几,然后再求出题目问题,列式为80× 。通过课堂上说的练习,学生对解题思路、步骤更加清晰,思路拓宽了,解题素质页提高了。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使学生再善说、乐说中获得新知识,使数学素质教育在课堂中充分得到体现。
最后,强化动手训练,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了“动手操作”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提出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教材内容的编排也充分的体现了“动手操作”的特点,课堂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再认知过程中,通过积极动手操作,牢固掌握数学知识是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我让学生用摆面积单位学具(边长为1厘米正方形)的方法求一个长为4厘米,宽为3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面积。引导学生通过沿长边、沿宽边不同摆法,然后数面积单位求这个长方形面积,突破了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以宽的数学难点。进而让学生用12个边长为1厘米正方形拼成任意长方形,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拼摆,没拼摆一种长方形都启发学生思考:“拼摆的长方形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长、宽、面积之间关系是怎样的?通过直观演示,学生亲自动手拼摆、讨论思考,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慢慢地显露出来,学生逐步由直观形象思维想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数学课堂上,通过变“静”为“动”,学生在摆动学具过程时,思维更加活跃,数学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总之,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引导他们去探究新知,积极提出问题,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使他们既长知识又长智慧。

C.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

一、采用层次化的教学结构
教学结构是教学过程的总体设计。教学结构层次化,一方面是在课堂上尽量增加学生活动的时空——课本让学生看,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错误让学生析,充分发挥教科书的资源作用和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注意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握全体,分层推进,根据学生学习的水平差异,参与程度和学习障碍等条件,因势利导,以学论教。比如,教学“除法两种分法的比较”时,课堂上首先组织学生根据学过的方法分析条件、问题,在自学的基础上列出算式,并思考总结出第一种分法和第二种分法各是知道什么数量,要求什么数量,接着指导学生围绕“总数、份数、每份数”这三个数量关系来讨论第一种分法与第二种分法的异同点及其结果。学习一般的学生能理解掌握其异同点,解同类题的思路,思维较活的学生已基本能运用知识去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提问题和填条件了。由此可见,课堂上采用层次化的教学结构,是开发学生智力、发挥学生潜能、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
二、以练习为主,提高数学教学实效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去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训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数学教学应以练习为主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练习题的设计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练习的时间长短,数量多少,都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来确定,以便在不增加学生学习时间的条件下,尽可能取得好的练习效果。
2.练习题的设计、编排要体现教育性原则,做到“低起点小步子、快节奏、大容量”,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针对教材内容,精选练习题。如为了引入新课,设计知识衔接题;为巩固概念,设计基础变式题;为纠正错误,设计判断选择题;为拓宽思路,设计多变多解题等,从而实现训练目标,提高课堂实效。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目前国际数学课程发展的一个趋势。实践能力是人们在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中所能胜任某项任务的能力。小学数学实践能力,就是学生在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中,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存在价值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逐步形成。
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操作、观察、讨论、合作学习、猜想、画图等都是实践活动,到社会上调查、收集数据、提出问题、建构模型等也是数学实践活动。抓好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指导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如在教学“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时,我先通过让学生“画一画”“摆一摆”,使学生亲身感知“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演变为“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的那种数学知识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动态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去领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为学生掌握新知扫除障碍。
四、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和其它学科一样把德育教育贯穿在教学全过程,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1.依教材内容实施素质教育
数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自然学科,有着它自身固有的规律和特点,所以在教学中,紧紧地把握学科特点,把思想品德教育和数学学科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重点应放在把握教材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结合知识传授,在教学中渗透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时,搜集我国改革前后经济发展变化的资料,通过对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从小努力学习的精神。
2.结合教学过程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教师只能结合教学过程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学知识点,还要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进行渗透,如教学“时间的认识”时要求学生不仅会看钟表认识时间,而且要做时间的主人,教育学生从小要珍惜时间,讲求实效。
五、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素质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和谐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体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性,要通过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利用数学所具有的价值和数学思维的特点来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对优等生,教师要竭力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数学素质差的学生要多关照,课上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开拓思维,发展思维,尽量给他们更多的“参与”机会,并通过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学习信心,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更新观念是关键,学生是中心。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注重能力的培养,发展思维,培育创新;既重视学会,更重视会学,这是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体现。

D.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向纵深,改变传统教育思维模式,更新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达到培养创新人才,从而实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作为在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起决定作用的教师。特别是作为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更应该从“一切为学生的将来”,“为整体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目标出发。充分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实施创新教育。
一、教师应努力领会新的教育理念,转变过时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尝试新课程教学,带领学生亲自去体验数学学习,充分发展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加强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比较,明确在新理念下的教师应扮演的角色,定好位。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以教科书为传授知识的引发点,而更好地让数学学习为现实生活服务。实现数学从生活中来,而服务于生活的数学真谛。这样,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得经验、技巧来帮助他们学习好数学,使他们愿意主动的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每个学生达到有自己的见解、看法,并能将所想到的、发现的疑问提出来,促进全体学生的整体发展。这样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交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和练习的时间,最终达到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渠道获取有关的数学知识,而教师只起协助学习的作用。
二、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引子”。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作用于生活,作为对小学生的启蒙教育更应切实体现这一“真理”。这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有利于其将来的学。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如果是自己身边所熟悉的,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也愿意去进行学习,并能快速地掌握。因此,我们应尽可能的利用好教材这一“引子”,联系本地区的现实生活实际来逐个完成各个知识点的教学。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数学学习的枯燥、抽象,使其富有教育意义、富有吸引力。如:在教学人教版第八册P24页的例4时,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原题目改编成了“四年级二班领来一批作业本,每个同学发了4本,发给了全班33名同学后,还剩268本,四年级二班共领来多少个作业本?”这样比较于原题,更让学生易于理解接受。从而在后面的教学中效果也较好。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将学术形态的数学通过二度开发转化成教育形态的教学。使数学中的形式理论能够在学生面前呈现出无穷的魅力和深层的内涵,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进行学习。

E. 小学素质教育优胜奖申报材料怎么写

小学是实施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促进人的心理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根据国家教委关于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调整,按六年制统计,小学数学占六年各科总学时的 20.5%,几乎每天都有一节数学课。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能力的培养、课业负担是否过重、心理素质能否得到发展等,都直接影响到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对他们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为小学数学具有特殊的育人作用,所以小学义务教育大纲将“结合数学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放在与“双基”和“能力”培养的同等重要的地位。 (一)通过数学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方面的广泛应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圾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把今天的学习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逐步联系起来。因此,每一位教师不仅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素材,还可以通过组织参观、访问、专题队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如邀请社会有关人士或家长,有目的地介绍数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广泛运用,促使学生开阔眼界,增强学习能力。 (二)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是充满唯物思想和辩证法的,可以利用本学科固有的特点进行有关的思想教育。首先,可以通过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例如: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计量的产生等,浅显地揭示数学知识与客观现实世界的关系,渗透一些“实践第一”的观点;其次,环绕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如通过数的分解和组成、等与不等、加与减、乘与除、积与商的变化、正比例与反比例、正向题与反向题等内容的教学,渗透一些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的观点,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可以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我国数学史上的优良传统等内容,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用数据说话是最生动、最具体、最有说服力的。例如:我国领土辽阔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领土约960万平方千米;我国境内有世界著名的大河——长江,长6300千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建造的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长 6772米,公路桥长4589米等,此外各地区还可以选择本地区有教育意义的统计数据,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四)结合数学教学,尤其是数学知识方面的训练,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工整以及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有计划、有条理的学习作风。 (五)育人作用不仅体现在结合有关的数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还体现在教师为人师表的“师德修养”方面。作为数学教师,要通过自己对教学工作的刻苦钻研、对学生的高度负责和循循善诱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科学作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总之,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作为学生的楷模。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素质是由多方面的要素结合构成的。素质水平的高低与知识水平有密切的关系,这是其一;其二是具有同一层次知识水平的人,他们的素质也时有明显的差异,这往往是每个人能力结构效应的反映。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由于个体对所学内容的情感、态度以及学习方法的不同,导致在信息摄取、转化、贮存、提取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由此产生了能力结构的差异。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如数学思考方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使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要使数学教学达到课程计划要求,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要从儿童的思维水平和原有的知识基础出发。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的小学生,其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还不能以纯抽象的方式进行思维,往往要借助于形象的或与动作有联系的表象作为认识的基础。儿童可以理解的,首先是自己的动作,例如: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只有当学生用圆片、小棒等自己动手去分一分、摆一摆,才能逐步懂得为什么有的能除尽,有的除不尽还有余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严格说来,数学本身是反映符号化了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有人说数学实质是:符号+逻辑。小学生利用一些物质化的材料来学习数学,正是把这种材料作为中介物,又借助于手的操作,使数学本身某种抽象的逻辑关系物化成自己可以感受的形式呈现出来,再把这些动作的外部程度内化成智力活动的方式,在内化过程中,言语又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高度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作用。作为学生(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其智力因素担负着信息加工的任务,即对客体(信息)进行感知、加工、识记、保持和应用,它可以使人类积累的经验转化为个体的知识结构,属于主体的操作系统;非智力因素(分别为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担负着信息选择的任务,这种主体的选择性正如输入信息的监视器一样,经过筛选,当知识是有趣的、有价值时,主体便主动而有效地吸收,否则反之。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教师一味加大信息量而不可能进人学生头脑而中途散失的原因。非智力因素对操作系统说来起着始动、定向、维持和调节的作用,它属于主体的动力系统。必须指出,根据传统的教学观,对于非智力因素虽然也时常提到,但充其量只作为吸引学生注意,保证上课不走神的一般条件,甚至作为附加于教学活动之上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东西;从现代的教学观看来,在教学过程中主体的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是协同作用的,这种协同作用不是两者此一时彼一时的交替出现,而是同时的、互相依存、相互促进、密切配合的。 (三)激发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作为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能不能”学习,更要十分重视学生“乐不乐”于学习。尽管人们对“愉快教育”有不同看法,但它是针对当前学生厌学、苦学的现状提出的,要把沉闷、呆板、被动的学习变为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这是有益的。兴趣是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的,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将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情感和情绪是有所不同的,情绪往往带有一些先天的成份,如婴幼儿就有交往、依恋、探究等情绪,而情感往往是与人的高级社会需要相联系的,如求知、求美、求德等。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也有不同层次,由外在兴趣到内在兴趣、由短暂的兴趣到持久的兴趣。低年级儿童,对颜色、声音、动作有极大的吸引力,因此可以多采用直观教学、游戏等形式;到了中年级,则以新颖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满足他们日益高涨的求知欲;到了高年级,则往往是自己解决了难题,克服了学习上的种种困难,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情感上的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这些学生虽苦犹乐,勤勤恳恳。 (四)“主体”、“主导”和谐共生。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是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学生的学习归根到底是学生内部的活动,是谁也不能替代的。因此,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祖国建设需要人的主体性,时代呼唤着人的主体性。主体性的特征是自觉能动、自主和有创造性的。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尽最大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应该看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并不矛盾,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充分,越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得越充分,就越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密切地结合,就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五)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课程改革历来是教学改革的热点,课程的整体设计是培养人才的蓝图。可以这样说,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就需要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反过来,设置了什么样的课程,也就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并强调两者相辅相成,以利于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中发挥其整体功能,这应视为是一大改革,教师在教学中要很好地体会和发挥。 (六)落实改革评价制度。我们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很重要的一条是改革评价制度。在统考指挥棒的下面,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争高分而学,甚至“分数”已成为学校评估、教师晋级的唯一标准。为此,要端正教育指导思想,什么是好学校、好教师、好学生,什么叫做教学质量高、学习水平好,这一切都要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和教育教学方面加以审视。 综上所述,教师要以 “三个结合”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素质和个性充分发展为目的,加之和谐发展的操作体系(即: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多种教育活动中教与学的两个过程的和谐,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教育关系的和谐),协同并进,加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F. 如何推进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一、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以课堂主体的角色参与到知识学习中,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个人数学解题能力、对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对不同素质的学生进行协调,对于在数学学习中存在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当予以更多的关注,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对于在数学学习具有天赋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的予以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更进一步,教师要对学生怀有包容的心态,耐心的解答每一位学生的问题,也可以形成互帮互助小组,让数学学习较出色的学生帮助带动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密切同学之间的友好关系,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环境中的关心和帮助,用宽松和谐、互帮互助的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赋予他们敢于提问、敢于发言的素质。
二、重视教学的过程,数学学习与素质教育并重
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学生们更多的是直接接触现成的公理定论,做题的时候也是按照例题的模式生搬硬套,在学生的概念中,数学的学习只需要完全遵守公理定论,虽然课本上给出的公理定论具有严谨性,也更加的系统,但这种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只能是间接经验,使学生自身的思维被局限,在解题时完全依靠定理定论而不知变通,这是传统数学教学中的弊端,这种过于重视结果和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忽视解题思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的教学模式给学生的创新性学习带来了困难,并且对于知识不能一次性掌握,即使将知识记忆下来也属于死记硬背的范畴,而要推行素质教育就要适当的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为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适当改变学生通过书本获取间接经验的学习方式,通过完善分析、归纳等思维方法,将其转化为直接经验,例如教师在讲解毫米和厘米之间的转化时,不能只单纯地告诉学生1厘米等于10毫米,教师可以在告诉学生这个固定的转化时,先让学生观察学习专用的直尺,让学生自己数一厘米的范围内有多少小竖线,当学生得出10条小竖线后,再进行单位之间转化的讲解,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将书本中的知识进行现实的还原,使学生能够真切感受数学理论知识在实际中是如何运用的,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对公理定论等进行验证,形成特定的解题思路,就能够认识到思维拓展的意义,真正了解到公理定论是如何得出的,从而从根本上掌握知识,内化成为属于自己的知识,不需要死记硬背就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形成科学的数学思维,从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三、帮助学生强化学习方法的掌握,提高整体学生的数学素质
数学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特点,对数学知识的吸收能力不同,教师要因材施教,将全体学生按照数学素质的高低进行分类,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实施数学学习方法的点拨和思维启发,使学生能够在没有教师参与的情况下,自主进行有效的学习,真正的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要深入的推进数学素质教育,可以将数学教学划分为整体教学和个别教学两个部分,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合理安排课堂的教学时间,将教师面向整体学生进行知识讲解的时间缩减,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及时对讲解的知识进行理解消化,在掌握教师讲解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多做练习题进行知识的巩固,在此期间,教师要耐心的为学生存疑的部分进行解答,重在讲解解题的方法,鼓励学生之间针对不懂的进行交流、对已经解答的问题进行其他方法的深入解析。教师在解答时也要采取“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的策略,面对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从基础性方法开始讲解,重在帮助他们回忆、巩固所学的知识,强调复习例题的重要性,使学生从中获得解题经验;对于数学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教师可以稍微进行点拨,并进行思路相较而言更加复杂但解题方式更加简单的方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能够将不同层次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素质。
四、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有针对的进行素质教育的渗透
在小学数学中,包含很多知识点都是领先于世界的,例如圆周率,鉴于此类数学知识与古代中国优秀文化的相关性较大,教师在进行该类知识的讲解时,可以适当的培养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思想。在教材的例题中有很多是从局部解题,而从局部考虑问题有时会使思路陷入僵局,为此教师可以以教材为例,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考虑问题,化局部为整体,培养学生从整体上考虑问题的能力,将数学学习拓展到哲学思想的培养中,使其与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学观念更加贴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还不成熟,要进行素质教育,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另辟蹊径,转变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论,将素质教育渗透到知识理论教学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素质培养,真正将学生的数学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G.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什么是创新教育呢?从本质上来说,创新教育是一种教育实践,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以这一目的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基本价值取向。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是学生进行更高级别的数学学习的基础,它的主要研究目标就是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以及数量关系,因此,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同时,它的应用也极为广泛,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
如果学生具备创新性的思维能力,他们的思想所受到的束缚就会比较小,也会具备和产生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积极地对事物的变化规律进行探索。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创造性思想进行培养是对他们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数学学习中最为基础的思维方法,它能够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也具备很大的优势。在科学家进行发明创造时,逆向思维也是一种常用的、重要的思维方法,经常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进行训练,就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纵横联系思维
纵横联系的思维方法就是将所需解决的问题与其他的知识相互联系,从中得到启发。这种思维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认知结构,通过事物之间的联系引发学生的探究思维与活动,使他们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进行“分数加减法”的学习时,我就在课堂上为学生出示了这样的例题:
1/2+1/4=?
1/2+1/4+1/8=?
1/2+1/4+1/8+1/16=?
1/2+1/4+1/8+1/16+1/32=?

H. 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素质教育发言稿

一、加强校本研训,打造实施素质教育的精品队伍。
建设高效课堂,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关键,因此我们确立了立足校本研训,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路子。
1、集体教研,全员互学互助共同提高。
在小学教研室牵头下,我们将全镇8处学区整合为4个教研区,由教研员分区负责,建立了“教研员挂牌活动制”,丰富了“教研室—教研区—教研组”三级教研制度,提出了“整合资源、校际联动、优势互补”的教研策略。通过开展集体备课、观摩研讨课和教学常规、教学特色展示等活动,有效解决了教研组规模小,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听课活动走过场,缺乏思考和质疑,构不成教师群体的合作学习等问题。真正达到了促进区内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最大限度地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共享,教师同步发展的目的。
2、搭建平台,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青年教师在我镇小学教师队伍中占有很大比例,他们是我们小学教育的中坚力量。为此,各学校积极支持他们外出参加各类教学研讨活动,接受新课程理念,开阔教育视野。外出学习回校后,上学习汇报课,撰写学习心得,促进内化,提高业务。镇教研室每两年评选一批镇级骨干教师,不定期举行优质课、优秀案例评选、课改论坛等活动。中心小学每周四开展的“课堂教学周展评暨开放日”活动;各教研区每学期的“教研区成果展示”;全镇广泛开展的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研讨课、外出学习汇报课、全员上好每学期“最佳一堂课”等“四课”活动,都为青年教师搭建锻炼的平台,享受成长的快乐,激励青年教师竞教竞学,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崭露头角。近几年,徐延峰被评为首届滕州名师,张野被评为枣庄市课改标兵,关继伟等3人被评为滕州市十佳明星教师,张西强、李迎春等20余名教师被评为滕州市教学能手、课改标兵,彭宗伟等5人获枣庄市优质课评比一、二等奖,钟淑芹等30余节课获滕州市优质课评比一、二等奖,蒋宝昂等8人次在市教研人员优质课、新课程论坛、教学设计等比赛活动中也取得优异成绩。
二、构建高效课堂,坚守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
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说到底是课堂教学,学校研究实施素质教育的各种措施,也只有植根于课堂教学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我们紧紧围绕构建高效课堂这一有效载体,强力推进素质教育。
1、转变教学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去年以来,我们以教研区、学区为单位陆续组织教师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省市素质教育工作会议材料等,逐步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全体学生的质量,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性得到发展的质量。其次,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观念,我们先后举行了“校长、主任谈素质教育”、“我与素质教育同行”、“我心目中的好学生”、“课改与我同在”等系列论坛,限时说课、备课,限时制卷,新课标理论考试等活动,提升了教师个人的理论水平,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和适应程度,把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论理解逐步内化为具体教学行为。
2、深入课题研究。
我们将课题研究与构建高效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课题带动课堂,以课堂推动课改,以课改推进素质教育,让教科研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助推器。为真正促使教师把课改理念转化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我们本着“问题即课题,实践即研究”的思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降低重心,贴近课堂。每个学期中心教研组选定一个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制订实验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做好过程记录,积累研究资料,并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交流研讨,做到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研讨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教研室主持实验的省教研室重点立项课题——《小学语文同步拓展阅读研究》,中心小学的《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等课题,使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引导教师聚焦课堂,在实践中体验新的教学理念,探索科学教学规律,
3、广推教学模式。
为建设高效课堂,我们全面推行市教研室各学科教学策略(模式),实现各学科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智慧突破。本学期,我们先后印发了《张汪镇小学课堂教学指导意见》、《各学科教学策略(模式)学习材料》、《张汪镇小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等文件材料,供全体教师学习、研讨、实践。组织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暨课堂教学建模推模活动,每次活动后该学科教师均写一份学习心得,设计一份精品教案,加深老师们对该学科教学模式的理解,修正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智慧。同时,我们严格执行各级领导推门听课、课后反馈制度,同伴听课、课后研讨制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前研讨模式、课堂教学中实践模式、在课堂教学后反思模式,以教学模式的推广,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提高整体课堂教学水平。
4、学科团队引领。
面临着高效课堂的着力构建,本着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的意识,教研员变检查者、督促者与指导者为“平等中的首席”。学科教研员在全镇挑选四、五名骨干教师组成镇学科中心教研组,“沉入”备课组、“沉入”教室、“蹲点式”参与学校教研活动、“下水式”投入课堂教学之中。利用中心教研组的团队智慧,为学科教师提供精品教案、听课心得、教学案例等学习研讨材料。各学科中心教研组,积极开展网络教研,组织教师通过市教研室“滕州教研”、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新思考网”等学习平台开展网上学习、网上培训。同时各学科中心教研组建立学科博客——学科教研工作站,网上交流、信息互通,提升教研效率、放大教研成果。通过学科中心教研组的建立,有效地引领教师走向专业成熟,推进学科改革纵深发展。
三、拓宽教育渠道,不断丰富素质教育的育人内涵。
在“高奏主旋律、突出主渠道”的同时,我们还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生活劳动技能等,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丰富素质教育内涵。
1、营造书香校园,积淀人文底蕴。
我们要求各校打造以经典诵读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各校充分利用晨读和每周两节的阅读课,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通过建立班级图书角、墙报、板报等形式精心构建班级阅读活动平台,使学生浸润在浓浓的经典文化氛围之中。我们还注重发挥家长的积极主动性,把经典诵读的时空向家庭延伸,一段时间以来,家长成为我们营造书香校园的支持者和直接参与者。通过多途径开展,时时刻刻都在积淀着学生的人文底蕴。
2、开展综合实践,培养自主能力。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牢牢抓住新课改的亮点——综合实践活动,各校因地制宜,立足实际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全面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中心小学的“我是班级小主人”、“安全天天伴我行”、“国旗飘飘”,皇殿岗小学的“古薛文化溯源”,夏楼小学的“张汪板鸭'飞'起来”,大宗村小学的“改革开放农家乐”等等专题,已经成为学校活动的经典和品牌,并已凸显出多种育人效应。
3、搭建展示舞台,张扬学生个性。
省素质教育会议把培养学生的特长放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举办演讲、童谣、古诗文经典诵读、写字、声乐、舞蹈、课本剧表演,给学生搭建一个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给每个学生提供自主选择、主动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和特长发展,中心小学、大宗村小学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更是唤醒了学生的特长,成就了孩子们的梦想。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今年是强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一年,让我们沐浴着素质教育的春风,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道路上,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思路,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继续加大校本研训的力度、提高广大教师投身新课改的能力,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全面提升素质教育质量,办出让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

I. 浅谈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吉林省农安县烧锅镇中心校李翠娟
那么何谓素质教育,准确地说: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按照教育教学规律进行的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完整结合。素质教育相比较以前的教育方法,更加明确、全面。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服务。这里既包括文化素质又包括思想素质;既包括心理素质又包括身体素质;既包括智力因素又包括非智力因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下面谈谈个人在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一、教学的落实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实质。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关键在于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学观念,以人为本,还学生学习主体位置。为此,数学教学应解决好几个问题:一是切实摆正教与学的位置关系。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每个教学环节、手段、方法要切实建立在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基础上;二是切实改革“以讲代学’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师生真正从“教师什么都讲清楚,学生什么都听清楚”这种不正常的关系中跳出来,大胆引导和放手让学生通过主动去感知和领悟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化”学习;三是切实改变“以少代全,忽视一片”的现象,既重视“个性发展”又注重“全体积极参与”。
要面向全体学生,就要精心设计“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每个学生都有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并形成能力的机会。尤其是中、慢生,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当学习有了成绩而受到鼓舞,才会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尽量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减轻心理压力,引发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
二、采用层次化的教学结构
教学结构是教学过程的总体设计。教学结构层次化,一方面是在课堂上尽量增加学生活动的时空——课本让学生看,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错误让学生析,充分发挥教科书的资源作用和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注意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握全体,分层推进,根据学生学习的水平差异,参与程度和学习障碍等条件,因势利导,以学论教。比如,教学“除法两种分法的比较”时,课堂上首先组织学生根据学过的方法分析条件、问题,在自学的基础上列出算式,并思考总结出第一种分法和第二种分法各是知道什么数量,要求什么数量,接着指导学生围绕“总数、份数、每份数”这三个数量关系进行讨论第一种分法与第二种分法的异、同点。其结果,学习一般的学生能理解掌握其异同点,解同类题的思路,思维较活的学生已基本能运用知识去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提问题和填条件了。由此可见,课堂上采用层次化的教学结构,是开发学生智力、发挥学生潜能、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
三、重视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联想能力
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前几年小学数学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就是让学生学会联想,因为联想是创造的翅膀;联想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基础;是培养能力,发展创造力不可缺少的基本思维方法。传统教法中,教师总是喜欢把知识嚼烂了喂给学生,如果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教师总是不放心,不放手,怕这怕那,但无论怎样,都不能放弃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如我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来拼一拼呢?于是就引起学生寻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欲望。学生们闭上眼睛,联想到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随即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四、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审美教育
积极健康的情感一般都具有美学意义,因此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就成为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用美学的眼光发现数学知识所蕴藏的丰富的美的内容,以此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和情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乃至激情。我在教学中常常制作彩色直观教具,使学生在直接感知的过程中感受到色彩美;计算法则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严密,培养学生思维逻辑美;合理设计教学结构,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练习和反馈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使之严谨有序,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体会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和谐美;再配以富于启发性、结构性的板书,使学生在掌握和理解知识重点的同时,感受到板书的布局美。美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变得生动愉快,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五、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一个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工作。我已历经过小学各年级数学教学,在每一个年级中,每一个单元中,我都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重视其后续的要求。如在教学“小数乘法3.21×1.74”时
,当学生计算完毕后,我们教师会强调验算检查,然而学生往往不愿意检查,因为老师布置的检查方法十分枯燥,让学生调换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反感情绪。其实,验算的方法有很多,如“估最后一位”、“估位数”、“估小数位数
”等等。我把这些方法逐步告诉学生,并让他们试试,学生大都能接受,这样一来,学生就养成了检查的习惯。只有通过教学的训练,才能使学生养成书写整洁严格认真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学习精神。
在数学教学中还应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对于同一教学内容,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学习有余力的学生要进行分类指导,让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素质教育实质上是基础教育,要求我们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素质的提高,为学生负责的态度积极地把素质教育推向深入。要立足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以学生发展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促进每一位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地发展,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力得到培养,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更新观念是关键、学生是中心。

J. 小学数学教师素质教育讨论会会议记录

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最有学问的人,能教给他们许多新鲜有版趣又非常有用的知识;教权师又是最有权威的人,他指挥和决定着班级里大大小小的事务。因此,他们认为听老师的话是绝对不会错的。学生们信赖、尊敬、热爱教师往往到了崇拜的地步。

阅读全文

与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