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小学教师如何撰写教育叙事——校本研修专题之三(上)
它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背景下广泛流行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近十年来也颇受我国教育界关注,一线教师和研究者也乐于使用。但是对于农村学校尤其小学教师来说,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其原则、特点、操作策略如何?它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随笔、教育论文、教学案例等几种文体的写作有什么不同?究竟怎样的教育叙事才是优秀的?为此,本人不揣浅陋,再谈校本研修专题之二——教育叙事——的撰写,以便厘清,有裨益于同仁。 一、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概念(一)叙事与教育叙事“叙”是叙述,“事”即故事。合言之,叙事(narrative)就是陈述人、动物、宇宙空间各种生命事物身上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教育叙事(narrative in ecation)是从文学叙事迁移到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一种方法。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讲述叙事者亲身经历的教育故事。它是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二)教育叙事研究将叙事研究运用于教育领域,就是教育叙事研究(narrative research in ecation)。最初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教育研究领域,经过80年代加拿大的几位课程学者的大力倡导,至90年代末开始引起我国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并被逐渐运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研究中。教育叙事研究又称“教育故事研究”,是由研究者(“我”,多数情况下是参与行动研究的教师本人,下同)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自己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其实它是自己对自己的研究,“是一种平民的思维和话语方式”。除了叙述之外,还要进行反思、评析,是“讲教育故事+反思或评析”。它是研究者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叙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实质是“反思”自己的教育,即“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变自己的生活”。 因此有人认为,教育叙事研究就是叙事化的教学反思。由于教育叙事研究是为改进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而进行的“行动研究”,因此也有人将它称为“叙事的行动研究”。可见,所谓的教育叙事研究,简单地说,就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它是研究者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和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中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宏观上,它还能以此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以更鲜活的形式丰富教育科学理论,促使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更加完善和灵活。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开展这种研究活动就叫教育叙事研究,若将教育叙事研究活动撰写成论文,就称为“教育叙事研究报告(ecation narrative study)”,人们习惯将两者都简称为“教育叙事”。如《安庆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手册》中规定的“教育叙事”这一文体其实就是指“教育叙事研究报告”;本文标题亦然,后文中除大、小标题之外有时也简单称为“教育叙事”。二、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论策略既然教育叙事研究对象是教师的教育活动,那么它必须具备“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的内容和特点。(一)教育叙事研究的内容1、学习理论、积累经验。学习有关教育叙事理论——理论支撑,这是研究前提,也是激发教师智慧的源泉、提升叙事研究的奠基石。积极关注教育经验、关注学生每一天的发展变化,注重教育叙事的方法研究与运用。2、研究教师的教育活动。研究教师的教育思想,寻找教师生活故事中所蕴涵的教育理念。研究教师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教育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并由此带来教育的整体升华。3、研究教师的教育对象。研究学生的认知与情意特点、人格特质,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身心规律,研究学生感兴趣、常思考的学习活动等。(二)教育叙事研究的分类与层次根据不同的视角可将教育叙事研究分成不同的类型。1、教育叙事研究的类型。根据教育行为涉及对象,分为教学叙事、生活叙事(管理叙事或德育叙事)和自传叙事;根据教师行为,分为生活叙事、思想叙事、课堂叙事;根据叙事主体,分为个体叙事和群体叙事、自我叙事和他人叙事;根据叙事内容,分为教育行为者的思想叙事、教育活动叙事、教育行为对象叙事。2、教育叙事研究的层次。一个完整的教育叙事应包括叙述事件、反思事件和升华事件三个方面。据此,教育叙事研究也就相应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情景层(对教育、教学过程和细节的描述);二是经验层(对情景知识的讨论,对教育、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三是理论层(情景中的具体经验在更大的教育、教学范围内的普遍性意义和价值,如启示、经验、教训)。(三)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华东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郑金州指出:“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其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教育叙事研究最显著的特点,是以教师自我反思将教育实践与教育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1、叙述过去的教育故事:叙述故事内容是实际发生、已经过去的教育故事。叙述者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故事中的角色。2、故事情节完整曲折: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别的冲突、问题,或使教育生活变得复杂的事情,是有曲折的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富于戏剧冲突。3、故事人物形象具体:特别关注叙述者的亲身经历,不仅把作者自己摆进去,把写作的对象从知识事件转换为人的事件,而且采用“心理分析”技术,对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行为作出解释和合理想象。4、教育理念是归纳出来的:教育理论、教育信念是从过去的具体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归纳出来的,而不是演绎的。(四)教育叙事研究与相近文体的区别1、与教学论文的区别:表述方式上,教学论文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展开论证;教育叙事是以叙事为目的,通过故事说明道理,以记叙为主,兼有说明和议论。思维方式上,教学论文写作一般是演绎思维、从抽象到具体;而教育叙事则属于归纳思维,方式相反,从具体到抽象。2、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好的教育教学思路,写在教之前,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教学过程的说明或表述,是预期、不是结果;教育叙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学事件的反映,写在教之后,是事实、是结果。教学实录与教育叙事都是描述教学情境,但内容的详略、描述的角度又有不同:教学实录有闻必录,它记录整个过程的全部内容;而教学叙事则依据不同的主题有所选择,甚至只是过程的某一方面、某一情境或某一片断。3、与教学案例(研究)的区别: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都是以故事的形式呈现,但两者又有不同:教育叙事叙述的只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是个案;而教学案例则是教学的整合,在教育叙事的基础上,以某个核心主题为对象,可选取若干个有典型意义的、不同角度的教学故事进行研究、反思和讨论,是宗案。4、与教学随笔的区别:两者共同点是叙述教育情境,夹叙夹议,反映个人的思考。但教学随笔写作形式比较灵活,通常对教学活动有感而发,自由洒脱,属于感性化的教育故事式的散文;而教育叙事所叙述的教学事件必须有典型性,蕴含一定的教学理念、教育思想,反思也较深刻,其理性色彩浓厚,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能于平常中见深刻、于细微处见精神。三、教育叙事研究的操作策略教育叙事研究的操作过程其实就是研究者的具体设计并实施的过程。(一)确定研究问题教育叙事研究是有“教育”意义的问题:一是研究者对该问题确实不了解,希望通过此项研究获得一个答案;二是该问题对研究者来说具有实际意义,是他们真正关心的问题。(二)选择研究对象选好对象是确保研究顺利实施的前提。需要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动与合作。研究者要有灵敏的“嗅觉”,能细致入微地把握研究环境、研究对象;研究活动要得到被研究者的认同、理解与合作。(三)进入研究现场这是研究者获取真实资料的直接来源。现场观察教师的生活,理解教师做法的背景,进而把握教师的行为、观念所赖以产生的深层原因。要善用慧眼发现和搜集鲜活的故事,并做好现场笔录(有人形象地称为“钢笔录像”),及时转化为教育故事文本。(四)开展观察访谈为获取更多的信息,需围绕研究问题开展观察访谈。观察力求客观,避免“先见”或“预设”的干扰,要求研究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亲和力;访谈力求开放,使被访者能轻松思考并回答问题,以确保研究自然、真实。(五)整理分析资料从实际出发,力图创设现场感,既要淋漓尽致地展现真实的教育生活,又要剖析现场各种信息,解析故事现象所隐含的重要价值。研究者应注重从所收集的大量资料中寻找出“本土概念”,即被研究者经常使用的、用来表达他们自己看世界的方式的概念,凸现研究的“个性”特征,彰显研究报告的“个性”。
② 教育研究方法辩析题 教育叙事研究就是讲故事这种说法对吗
不对,不全面,讲好故事是基础,但是还要通过故事刻画人物,突出思想内涵
③ 求一个教育叙事文章的好题目
教育,何去何从
④ 教学叙事要拟定题目吗
您好,教育叙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记录在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叙”就是叙述,“事”就是事件(故事)。叙事就是写故事,由亲身经历的人-------教师写亲身经历的教育幼儿的故事。 教育叙事其实是一种叙事化的教育反思。 教育叙事应定位在接近教育现实中所发生的各种真相。通过教育叙事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人物、思想与行动,看到这些真实事件背后的复杂意义。总之,写教育叙事实为了让教育回归生活本身,让教师在教育生活中领悟教育的力量,使自己的教育实践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的生命力。 写好教育叙事不仅需要深入了解某一个教育实践现象,还要有足够的理论视角。只有这样,在叙事的过程中,才知道如何组织事件。才知道事件组织起来后能够表达什么样的理论主题。写好教育叙事还与我们教师是否有明确的追求有关。如果有了明确的追求,又有不断反思的精神并确实是想追问自己,当教师这些年来到底都做了些什么,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坚持过什么样的良知与信念,有过什么样的痛苦与喜悦,总之,一旦教师想要认真地审查自己的教育生活,那么无疑就能够写出高质量的教育叙事。如果只是为了完成什么上面布置的任务,或为了其他名利,是不可能写出高质量的教育叙事。 二、教育叙事的特点例举说明:允许孩子说“不”-------寻找预设与生成的支点(1)真实性。教育叙事研究所叙述的是来自已经发生过的教育事件,是真实可信的教育故事,不是设计的事件。因此,教师平时要善于捕捉这些教育故事的“源文件” ,只有“原汁原味”的教育事件才有特定的意义。(2)人物性。在教育叙事中,叙述者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他们自己故事里或别人故事中的角色。叙述者将自己放到故事中,用自己的视觉去观察和体验,对事件中的某个角色(学生等)做出较为科学与合理的行为和心理的“假想” ,从而使故事的人物角色“更饱满”。(3)情节性。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别的冲突、问题或使生活变得复杂的任何东西,所以叙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通常有与所叙述的教育事件相关的具体人物、事件发展的情节。(4)可读性。阅读者可以从叙事报告的故事情节中看到教学影像,清楚的把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用内省、比较的方法去解释报告中的问题解决。这种影像化的故事情节提供给阅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对于教育者而言,这种感受对教学观念、方法的改进影响会更具体,更深入,因为我们知道,具体经验对于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5)感悟性。教育叙事研究获得某种教育理论或教育信念的方式是归纳而不是演绎。也就是说,是从过去的具体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归纳出来教育理论 三、教育叙事的基本内容框架1、问题产生的背景。背景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但不必须面面俱到,关键在于说明故事发生有何特别原因和条件。2、问题情境描叙。每个教育叙事都必须有一个鲜明问题或矛盾。不能杜撰,但可以对实际情节进行选择,目的凸现焦点。要有细节的描写,描写生动,引人入胜。描写一般采取叙议结合,即描叙+分析, 描叙夹分析。3、问题解决结果或效果的描述。 主要内容结构:背景、问题、细节、结果。 四、优秀教育叙事的标准丁刚教授曾经对好的教育叙事给出过最高标准,他说:如果叙事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即不仅在讲述某个人物的教育生活故事的过程中揭示了一系列复杂的教育场景与行为关系,而且“照亮”了某个人物在此教育场景中的“心灵颤动” ,可以给读者一种精神震撼,那么这就是非常好的叙事了。在此我们就给出个一般标准吧,好的叙事=生动的故事+精彩的内心活动。 具体可分解为以下几项:1、事件真实。2、描述的情境有意义,抒发独到思考。3、叙述清晰, 细节描写生动,揭示人物的心理,细腻刻画冲突情节。4、叙述的问题对他人有思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五、教育叙事 ,是对教学问题、过程……的自然描述,可以称之为经过加工的“白描”,教育叙事研究则是对蕴涵在教师教学故事后面的教育意义、教育价值的解读。叙事讲究真实、生动,研究讲究贴切、深入(入木三分)。至于随笔,则是就某个单一的、容量相对较小的教学问题的叙事研究。3、教育叙事与教学案例,两者到底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教养笔记和教育叙事的区别又在什么地方? 教育叙事没有固定的写作模式,说明故事的脉络,说清故事的意义(当然在表达中还渗透了感情)就好。反思是孕伏在对教育事实的价值判断和意义解读中的,是顺流而下的思想、观念……的流露,,而不是为了反思而反思的。 从本质上说,教育叙事、案例、教养笔记……都是为了帮助教师自我建构。写、研都是为了从理念向行为的转变。 与教育叙事的区别。案例可以说是有教育叙事和案例分析与问题讨论三部分组成,教育叙事就是案例中的案例事件部分。
⑤ 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怎么提出问题的教育叙事
好的课堂提问能有效调控教学程序,提高教学效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要精心酝酿提问内容,注重目的性、启发性、趣味性、预见性和难易程度;要准确把握提问时机,问在关键处、问得灵活、注意火候;要合理安排提问对象,遵循目的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宽广性原则;要灵活运用提问技巧,形式要多样、语言要明确、态度要自然、要有一定的等候时间等等;要有效处理提问结果,尊重学生、善待错误、尽量让学生证明答案。 1、课题提出的现实依据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师们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由于诸多原因,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教师随心所欲地提问,问题欠思考力或太过玄奥,课堂上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大部分老师在问题提出后,急于求答,对于答不出的学生,不善于启发答问的思路,点评答问的得失,全由教师一人包办。有些教师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提问的技巧、时机掌握不够好;忽视学生的提问导致学生不会或不敢提出问题等等,严重的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提问可以使想法更清晰生动、迅速激发想象、刺激思维、诱发行动。”所以在当今数学课堂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主动探究等教学模式的背景下,要激发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我们就必须运用各种不同的提问策略,使提问追求高品质的思考,促进课堂的有效交流。 2、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①我国传统“启发式”的教育理论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精辟地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