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学教学理论综合知识的目录
第一部分 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及意义(2)
第二节 人的心理的本质(4)
第三节 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5)
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7)
第二章 认知
第一节 注意(12)
第二节 感觉(16)
第三节 知觉(18)
第四节 记忆(21)
第五节 想象(27)
第六节 言语(29)
第七节 思维(31)
第三章 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40)
第二节 意志(46)
第四章 个性心理
第一节 个性(52)
第二节 需要(53)
第三节 动机(55)
第四节 能力(57)
第五节 人格、气质与性格(60)
第二部分 新课程改革
第一章 新课程改革概述
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概念与理论(70)
第二节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及情况(72)
第二章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第一节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76)
第二节 课程结构(77)
第三节 课程内容(80)
第四节 课程实施(84)
第五节 课程评价(89)
第六节 课程管理(92)
第三章 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
第一节 素质教育(97)
第二节 新的教育观念(99)
第四章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
第一节 课程资源(104)
第二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109)
第三节 校本课程(118)
第五章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第一节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面临的挑战(124)
第二节 教师专业化发展(126)
第三部分 小学教材教法
第一章 小学语文教学
第一节 小学语文的课程目标(136)
第二节 汉语拼音教学(140)
第三节 识字教学(142)
第四节 写字教学(144)
第五节 阅读教学(145)
第六节 口语交际教学(148)
第七节 写作教学(150)
第二章 小学数学教学
第一节 小学数学的课程目标(152)
第二节 小学数学的基本内容(155)
第三节 小学数学的教学原则(157)
第四节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158)
第五节 小学数学的教学建议和评价(162)
第三章 小学英语教学
第一节 小学英语的课程目标(168)
第二节 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171)
第三节 小学英语的教学方法(173)
第四节 小学英语的教学评价(176)
第四部分 教育教学技能
第一章 教学口语与书写技能
第一节 教学口语(180)
第二节 教师书写技能(184)
第二章 教学设计技能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188)
第二节 教案的编写(189)
第三章 教学实施技能
第一节 课堂导入技能(194)
第二节 课堂讲授技能(199)
第三节 课堂提问技能(200)
第四节 教学板书技能(202)
第五节 教学结束技能(205)
第六节 作业布置与批改(207)
第四章 多媒体教学技能
第一节 多媒体教学概述(209)
第二节 多媒体教学的使用(210)
第五章 教育教学管理概论
第一节 学生管理概述(212)
第二节 班级管理工作(215)
第三节 少先队工作(218)
第六章 教育写作技能
第一节 教学工作计划的写作(222)
第二节 教学工作总结的写作(223)
第三节 试卷分析的写作(224)
第七章 教育研究技能
第一节 教育研究概述(227)
第二节 教育研究方法概述(228)
第三节 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230)
第四节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232)
第五部分 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238)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245)
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概论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概述(248)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249)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概述(252)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范畴(253)
第四章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概述(260)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262)
第三节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263)
第五章 教师师德建设与课程改革
第一节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师德状况(266)
第二节 新课程背景下的师德建设措施(268)
第六部分 教育法律法规
第一章 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第一节 教育法概述(278)
第二节 教育法律规范(285)
第三章 教育法律法规汇编及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28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节选)(290)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9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节选) (3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节选)(313)
教师资格条例(321)
《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326)
第七部分 面试
第一章 说 课
第一节 说课概述(336)
第二节 说课的主要内容(338)
第三节 说课的技巧(342)
第二章 试 讲
第一节 试讲概述(344)
第二节 试讲的主要环节(346)
第三章 答 辩
第一节 答辩概述(354)
第二节 答辩的技巧(354)
❷ 请问小学教育基础知识就是综合知识吗
每个地方要求肯定都是不一样的,我说的,您只能作为参考:教育综合知识是指应该具备的各方面教育类知识。教育综合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还包括教师能力、学科专业知识。从另一方面来讲大致包括三大块:1、教育与教学理论及政策法规。 2、教学方式方法及教材分析。 3、课本上的知识。
最好的是,您去咨询相关报考机构,问客服,他们有更准确的信息。
❸ 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的目 录
第一部分 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8)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18)
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20)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22)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24)
第五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27)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 人的身心发展概述(32)
第二节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36)
第三节 小学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特殊任务(40)
第四节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42)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46)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50)
第三节 我国小学教育目的及其培养目标(54)
第五章 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59)
第二节 我国现代学制的确立和发展(63)
第三节 义务教育制度与终身教育制度(65)
第六章 学生与教师
第一节 学 生(71)
第二节 教 师(75)
第三节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82)
第七章 小学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88)
第二节 课程目标(92)
第三节 课程设计(94)
第四节 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99)
第五节 我国现行小学的课程(103)
第八章 小学教学
第一节 教学概述(110)
第二节 教学过程(113)
第三节 教学原则(118)
第四节 教学方法(122)
第五节 教学手段(127)
第六节 教学的组织形式(129)
第七节 教学评价(135)
第八节 教学模式(138)
第九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47)
第九章 德育 第一节 小学德育概述(160)
第二节 小学德育过程(164)
第三节 小学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167)
第四节 中外德育思想与理论(170)
第十章 班主任与班级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177)
第二节 班级管理(183)
第三节 班级活动(190)
第二部分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作用(196)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199)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201)
第二章 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小学生心理发展概述(208)
第二节 认知发展与教育(210)
第三节 社会性发展与教育(213)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216)
第三章 学习理论
第一节 学习概述(224)
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227)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231)
第四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35)
第五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237)
第四章 学习动机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242)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246)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249)
第五章 学习迁移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256)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259)
第三节 学习迁移与教学(261)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269)
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273)
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277)
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第一节 技能概述(286)
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289)
第三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293)
第八章 学习策略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302)
第二节 典型的学习策略(303)
第三节 学习策略的训练(309)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第一节 问题解决概述(316)
第二节 创造性及其培养(321)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330)
第二节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333)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336)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338)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345)
第二节 心理评估(348)
第三节 心理辅导(350)
第十二章 教学测量与评价
第一节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和作用(358)
第二节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技术(360)
第十三章 教学设计
第一节 设置教学目标(369)
第二节 组织教学过程(373)
第三节 选择教学策略(378)
第十四章 课堂管理
第一节 课堂管理概述(386)
第二节 课堂群体的管理(388)
第三节 课堂纪律的管理(392)
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第一节 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403)
第二节 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405)
第三节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408)
第四节 教师的心理健康(410)
❹ 请问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包括哪些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全点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网络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35、主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3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0、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
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44、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6、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
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4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
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心理学
5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5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5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5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5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5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5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5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6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
61、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6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6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6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6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6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
6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6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
6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
70、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71、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72、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7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74、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75、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76、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7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提出问题(发现矛盾的过程)。(2)明确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3)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
78、启发是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79、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心理倾向),又称心向。
80、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是正迁移,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反之为负迁移。
81、理解是学生对教材中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82、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感性材料是想象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推动想象的原因和动力。
83、想象的种类:(1)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分:有意想象、无意想象:(2)在空间想象中,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分:再造想象、创造想象;(3)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分:幻想、理想、空想。
84、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1)广阔性与深刻性。(2)独立性与批判性。(3)逻辑性。(4)灵活性和敏捷性。(5)创造性。
85、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加工来看,即对输入住处的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
86、记忆的分类:(1)根据内容与对象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2)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87、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是记忆的中心环节。
88、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与回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遗忘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89、联想的种类与规律:接近性联想(空间、时间上的接近)、相似性联想(性质上相似)、对比律(性质上、特点上形成对比)、因果律(因果关系)。
90、良好的记忆品质有: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指能否及时地从记忆中提取出所需的知识,是提取的应用特性)。
91、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92、知识为活动提供定向依据,而技能控制活动的执行。
93、高原现象:在操作技能练习到中期,会出现成绩进步的暂停顿现象。
94、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特征。知识、技能达到迁移程度,能“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95、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
96、超常儿童:智商在130以上;低常儿童:智商在70以下。
97、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感是与社会性的需要相联系的。基本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恐惧;情绪按强度的持续时间可分为:心境、激情与应激。
98、克服内外困难是意志最重要的特征。
99、意志行动的目的冲突有四种形式: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多重趋避式冲突。
100、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经活动分成许多类型,其中有四种典型类型与气质类型对应:强、不均衡型为胆汁质;强、均衡、灵活型为多血质;强、均衡、不灵活型为粘液质;弱型为抑郁质。
101、性格是一个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形成得早,表现在先;而性格形成得晚,表现在后。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部分。
102、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其它标准还有: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标准、“未来新人类”标准。
103、心理咨询:精神分析法——弗洛依德;行为矫正法——华生;人本主义疗法——罗杰斯;理性情绪疗法——艾利斯。
104、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自然、适度。
❺ 急急急......想问一下《教育综合知识》包括什么、怎么复习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一般包括教育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学技能、教育观等。
考试之前要看清当地的教师招聘考试公告,根据考试公告里的规定进行备考复习即可。
教师招聘考试全国没有统一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大纲,部分省份实行全省统一考试,但是大部分省份还是由当地区县教育局根据当地区县各学校招聘老师人员进行汇总,然后由区县教育局和人事局统一组织招聘考试,考试形式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有些地区直接笔试,无需面试。
教育综合知识的复习方法:
1)对教育学心理学的题库进行第一遍的阅读查看-“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2)然后对教育学 心理学模拟真题10套+3套教育理论进行试题的训练,这份内容比较多,需要好好查看。-“教育学心理学全真模拟题10套外加3套教育理论试题”。
3)对于教育法规的,建议先看“中小学教师竞聘教育理论教育法规复习材料”。
4)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议直接做做试题吧,理论看起来很费劲,用题目强化。
5)新课改,这部分有理论内容,也有试题,主要考虑到新课改比较流行,出题的教师会注重这方面的内容,希望结合教育学 心理学和新课改联系的内容,多看看。能多做点练习。
❻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的图书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经典试题名师点评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同步特训
参考答案
第二章小学教育
经典试题名师点评
第一节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第二节小学教育的目的
同步特训
参考答案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经典试题名师点评
第一节儿童身心发展概述
第二节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第三节小学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特殊任务
同步特训
参考答案
第四章教学(上)
经典试题名师点评
第一节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第二节教学过程
同步特训
参考答案
第五章教学(下)
经典试题名师点评
第一节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
第三节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同步特训
参考答案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小学)目录第六章德育
经典试题名师点评
第一节小学德育概述
第二节小学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第三节小学德育过程
第四节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同步特训
参考答案
第七章班主任工作
经典试题名师点评
第一节班主任工作概述
第二节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
同步特训
参考答案
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经典试题名师点评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
第四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同步特训
参考答案
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经典试题名师点评
第一节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节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三节小学生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
第四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同步特训
参考答案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经典试题名师点评
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分类
第二节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节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同步特训
参考答案
第四章学习动机
经典试题名师点评
第一节学习动机的概述
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
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同步特训
参考答案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
经典试题名师点评
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
第二节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迁移与教学
同步特训
参考答案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
经典试题名师点评
第一节知识学习概述
第二节知识的获得
第三节知识的保持
同步特训
参考答案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经典试题名师点评
第一节技能的一般概述
第二节操作技能的形成
第三节智慧技能的形成
同步特训
参考答案
第八章教师心理
经典试题名师点评
第一节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第二节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同步特训
参考答案
第三部分新课程改革
第一章新课程改革概述
经典试题名师点评
第一节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述
第二节对新课程改革有启示的几种理论
第三节新课程结构
第四节课程标准
同步特训
参考答案
第二章新课改中的小学教育变革
经典试题名师点评
第一节新课程中的教学观和学生观
第二节新课程中的教师观
第三节学习方式的变革
同步特训
参考答案
第三章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
经典试题名师点评
第一节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第二节校本课程
第三节综合实践课程
同步特训
参考答案
第四章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评价
经典试题名师点评
第一节课程评价改革概述
第二节学生评价
第三节教师评价
同步特训
参考答案
第四部分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经典试题名师点评
第一节教师劳动与教师职业道德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特征及构成
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同步特训
参考答案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修养
经典试题名师点评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同步特训
参考答案
附录教育法律法规
附录一教育基本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附录二教育规章制度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
教师资格条例
同步特训
参考答案
❼ 请问一下事业单位中小学D类和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一样吗
事业单位中小学D类和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不一样的。事业单位中小学D类考试科目均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考试内容主要测查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 判断推理、数量分析、策略选择。
1、《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是针对中小学和中专等教育机构的教师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主要测查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 判断推理、数量分析、策略选择等部分。
2、《综合应用能力》
是针对中小学和中专等教育机构的教师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旨在测查应试人员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本科目分小学教师岗位和中学教师岗位 两个子类。
(7)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扩展阅读:
事业单位D类考试内容和测评要素: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的师德与职业认知、教育教学核心能力和 教师自主发展能力。师德与职业认知: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正确认知,能够按照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问题,依 法施教。
教育教学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学生发展指导能力、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教育组织与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评价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等。教师自主发展能力:能够主动学习和反思,自主进行专业发 展规划,能够在各种压力情境下积极进行心理调适。
❽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一般包括教育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学技能、教育观等。
建议考生考试之前要看清当地的教师招聘考试公告,根据考试公告里的规定进行备考复习即可。
教师招聘考试全国没有统一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大纲,部分省份实行全省统一考试,但是大部分省份还是由当地区县教育局根据当地区县各学校招聘老师人员进行汇总,然后由区县教育局和人事局统一组织招聘考试,考试形式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有些地区直接笔试,无需面试。
❾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的内容简介
该系列图书由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的专家、学者参与策划、编撰、核对和审定。主要编写人员有李晓洁、李振丽、冯英丽、单晓迪等,其中《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中学)(小学)、《面试》主要由李振丽编写,《教育专业知识》(中学)主要由冯英丽编写,《教育专业知识》(小学)主要由单晓迪编写,其中李晓洁为总纂。
❿ 小学教学理论综合知识的简介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师专业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为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并落实“凡进必考”的教师招聘制度。这种准入制度,为广大优秀高校毕业生进入中小学任教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彰显了社会公平与正义,有助于从实质意义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然而,关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测评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成熟,使用什么样的形式,考查什么样的内容才能更好地选拔优秀人才到教师队伍中来尚未建立科学的规范。面对这种境遇,很多考生无法理清招教考试的头绪,无法有效应对考试,与教师职业失之交臂。
为帮助广大考生把握考试脉搏,在短时期内有效提高考试成绩,中公教育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组织相关专家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内容完备,体系健全★
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共分6本,以笔试和面试为经纬线,结合中小学不同学段的特点,架构起以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为主,辅以普通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新课改、教师职业道德、教材教法、教学技能、面试答辩、说课、试讲有机结合的庞大体系,使考生一书在手,知识尽有。
★浓缩考点,深入浅出★
本书在全面囊括各地各类教师招聘考试的所有考试内容基础上,从最基本、最重要的考点入手,深入浅出的向考生讲解各个知识点,使考生对知识点有足够透彻的印象和理解,烂熟于心。
★讲练结合,实用高效★
本书在深入把握考生备考需求的基础上,追求讲解的清晰明了,并在章节内容之后配以大量精选习题,力求使考生学练结合,及时查漏补缺,稳步提升应考能力。
★体例新颖,大胆创新★
本书在内容与体系安排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呈现出结构巧妙、体例新颖的特色。专家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考生的阅读习惯,对于重要考点,采用阴影勾勒、深度链接、拓展延伸等直观形式做出明确标注,使考生一经过目即了然于胸,以最短时间收最大之功效。
一本好书犹如茫茫夜色中的一盏明灯,给人希望,让人不再迷茫。选择中公,就是选择这盏明灯;相信中公,中公将成就你的未来。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