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作文
要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课时计划,把各种课程开全开足,决不随意加课减课。把教师在课程计划执行中有无违规现象,作为评选先进的依据,并与奖惩挂钩。 学校对每天的教学活动实行全天候管理,校长、教导主任、值班教师每天从早读
B. 以“学校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
我理想中的中小学教育
这几年社会上言谈越来越自由开放了,基础教育也愈发地饱受争议了。既然各式各样的言论已多,我倒也无所畏惧了,于是铺纸研墨,蠢蠢欲动地想要发表一席荒谬稚言。
许多人指责中国的基础教育是失败的应试教育,必须改革。诚然,几年来领导老师们东奔西走地到处“学习”,也不能说没学出点名堂来,然而我们的改革终究是不彻底的。学生一天能睡几个小时?睡不好,昏昏沉沉,哪来的效率?恶性循环日日重演。口里说着“身体是学习的本钱”,然而真正走上了比战场还残酷的考场,除了分数,谁还能顾及其他?既然健康都不要了,什么人格的塑造、精神的培养,便更是被简化得直接等同于熬夜看课外书、假期到处学特长了。至此,我已无话可说。
面对堆积如山的试卷习题,唏嘘之余,我常陷入幻想的深渊。我想,对儿童的教育应当侧重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兴趣的培养——先是生活习惯,再是学习习惯;先是发展孩子自己的良好兴趣,再是培养其他各个方面的广泛兴趣。我们应当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自由的人来教,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使人幸福快乐。丁肇中提出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非常赞同,实践能力匮乏一直是中国学生出了名的缺陷。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哪一方面的能力都不能出一点纰漏,否则我们以后的建设就必定会出问题。另外,学习虽是一件严肃艰辛的事情,但更是快乐的事情。不乐而为之,如何超群?张潮说得好,“才必兼乎趣而始化”,学习的过程要常伴一个“趣”字,才是富有积极意义的,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
最后,基础教育一定要使学生明确方向,明白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是为了什么。方向一旦出了问题,当下成绩再优异都是无用甚至有害的,到头来没有好结果。
C. 教育方面:小学方面的作文
愉快的春游
星期五,天气晴朗,朵朵白云在蓝蓝的天空中飘荡。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春游。春游的项目有两项:一项是去参观消防队,一项是去人民公园踏青。我们先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了消防队。首先看见一位叔叔像青松一样笔直地站在门口,又看见一辆辆红色的消防车整齐地排在院子里。消防员叔叔给我们表演了队列、攀爬、穿衣服。我最佩服的是攀爬,消防员叔叔居然只用了12秒的时间爬上了高楼,我羡慕不已。我们又参观了叔叔们的宿舍,宿舍里干干净净,被子叠得像豆腐块。通过参观,我明白了:消防员叔叔为了保卫国家的财产和人民的生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这是多么光荣、神圣的工作啊!参观完消防队我们开始了春游的第二个项目到人民公园去游玩。
我们像小鸟一样跑进了公园。呀!公园真美啊!里面的柳树嫩绿嫩绿的,桃花露出粉红的笑脸,朝我们招手呢!公园里有假山流水,花儿们争奇斗艳。小草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荫荫的地毯。我真想在上面打滚。过一了一会,大家的肚子饿了,开饭了。我们香甜的吃着自己准备的食品,狼吞虎咽开心极了。吃完饭开始游玩了,游玩的项目有美人鱼,旋转木马……我最喜欢的是淘气堡,在淘气堡里玩的小朋友可开心了,有的滑滑梯,有的荡秋千,一会荡的高高的,一会又猛的冲下来。心吓的砰砰跳,我小心冀冀的走钢丝,我紧盯着面前的钢丝,两手紧紧的抓住两边的绳子,双脚慢慢的一步一步向前走,终于走到了终点,我为胜利而兴奋。
很快一天的游玩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公园。虽然很累,但很开心。我想这一次春游,既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又锻炼了我们的身体。真是一举两得。
D. 一篇谈学习200字的小学生作文
从前,我对黑色情有独钟,买裤子选黑色,下围棋挑黑子,写字也一直用黑色笔。有人说,黑色代表忧郁,是自卑的象征。
我的自卑源于心灵的封闭。上幼儿园时,由于自己比较胖,伙伴们进行比赛时嫌我跑的慢都不要我,我则常常坐在角落里羡慕地看着他们玩。一次,班里一名小朋友生病了正赶上比赛迎面接力,我临时顶了上去。我小心翼翼的看着别人跑,生怕跑不好。谁知越怕越有事,在接棒时由于紧张掉棒了,好不容易拣起来,又因为太想追上去而摔倒了。比赛结束后伙伴们围着我狠狠地说:"真笨"。我惶惶地走回属于自己的角落悄悄地流着眼泪。
上学了,胖胖的我从不敢与同学们往来。在别人开心玩闹时,我在一旁正襟危坐不苟不笑。总以为快乐是别人的,我只配拥有孤寂;总以为自己太差劲了没人肯接受我。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我长大了,人也变得更加少言寡语;课堂上从不举手发言,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时也总是支支吾吾,脸红得像个关公似的。学习成绩慢慢的拉了下来,爸爸妈妈急的不知如何是好。一个偶然的机会,妈妈听说学而思奥数网的教育到位,育人育体更育心,抱着试一试的念头,带着惴惴不安的我来到了报名中心。不曾想,我人生的转折就从那一刻开始了。
宽敞明亮的报名大厅、整齐有序的办公设备、服务阿姨的温文尔雅、快捷周到的工作效率、体贴入微的服务让我一下子放松了许多,鬼使神差般我一下子报了三个班。
我的数学不是很好,在学校时,老师就说我反应慢。来到了学而思,我的那点数学水平与班上的高手相比就更是捉襟见肘了。我不敢举手、不敢看老师的眼睛,即使题做对了也不敢站起来说,更别说到黑板上讲了。老师发现了这种情况,就用眼神示意我发言或者就直接叫起我,不论正确与否他总是会用各种各样的理由给我盖个印章,如果是题做对了,就多盖几枚。
记得一次作文课。老师说:"上周的作文是《我的理想》,同学们有的想当科学家,有的想当作家,有的想当工程师,这些当然都很好。"老师顿了一下,把柔和的目光转向了我,"只有一位同学的理想是当名清洁工"。同学们哄堂大笑,我羞愧的低下了头。"笑什么"老师严肃地说,"我们还是先听听他的作文吧",同学们静静地听着不时发出赞叹声,我慢慢地抬起了头。。。。。。。像一道闪电驱散了缠绕着我的自卑的阴影,我变得开朗了生活也充满了七彩阳光,我在告别自卑的同时,也找到了通往快乐和成功的自信之路。我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才能:英语口语考试、数学的各种竞赛、北京英语、剑中英语的考级等,几番鏖战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学们开始对我刮目相看了。
E. 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收获
一.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托尔斯泰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事实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时我们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的积极性,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及时发现抓住学生作文的“闪光点”放大。“闪光点”,,同时指出应该修改的地方,及如何改。通过面批,增强学生信心,兴发兴趣。 2、把学生的优秀作文装订成册,让学生感受收获的喜悦。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优秀作文被工整的装订在了一起,配上美丽的插图,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如果在班会课上组织大家互相传阅、交流,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定会空前高涨。 3、有计划的设计游戏,编导小品,组织外出参观等活动。学生亲自参加的实践活动,往往会津津乐道,此时让学生写出实践活动的经过和感受,自然会兴趣盎然,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教师一定要给予保护,即使有些学生写的是“三两句的流水账”教师也不要责备求全,让学生感到写作不是“难于上青天”这样才会大大增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信心。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加强观察的指导,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特点的习惯从而克服“无材料可写”的特点。记得在《一次的小实验》的习作指导中,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平时最感兴趣的小实验,按一定的顺序把过程写清楚,并写出实验时人物的心情,但这次习作大部分学生写的不够理想,这显然与平时生活观察不仔细,实验做的少有关系,于是我联系科学老师带着大家做了几个实验,这次学生做实验的目的性很强,通过学生的认真仔细观察后,再次习作时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应该根据教材内容采取指向观察训练、自由观察训练和联系实例观察训练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训练。三、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教育心里研究也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有效的进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能使听、说、读、写收到较好的效果。在进行《我最喜爱的小动物》作文指导时,我提前就让学生去观察,回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在课堂上的相互交流中发言的同学络绎不绝,讲的同学很认真,讲到有趣的地方还会哈哈地笑起来,听的同学很专注,能与讲的同学融入到当时的情境中去,在让学生充分的进行口头表达能力之后,我便趁热打铁,让学生将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最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当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必须从低年级开始,抓住课内插图和看图说话,采用个人自说,同桌对说,全班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训练,还要注意合理的想象,这样既丰富了语言又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四、引导学生学会积累欧阳修在回答“如何写好文章”时说,“无它术,唯勤读书而且多为之,自工。”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便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净精神、拓视野、活思想,只有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习作时才能游刃有余,左右逢源。那么如何积累素材呢?我认为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1、阅读中积累。在阅读教学中,有很多课文的课后习中都会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现实中,优秀习作举不胜举,学生可以把课内、外积累带的好词佳句、片段,分门别类地摘抄在自己的积累本上,并在后面写上一点感想或是模仿一个小片段,时时去翻阅,这样时间久了,用的多了,就会熟记于心。最终把积累来的东西变成自己头脑中的东西。 2、从生活中积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教师应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世界,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五、注重学生的评价小学生的作文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是一种内化的过程。
F. 浅谈怎样教学小学命题作文
传统的作文教学,在命题这一环节上,常常是老师命题,学生作文,而且,老师命的题目也往往只有一个,学生也只能都就这一个题目作文。题目既定,它就标示了这篇作文应写什么,不应写什么;应怎样写,不应怎样写……原因是题目本身在某些方面提出了要求,给予了限制。实际上,也就是在某些方面限制了学生的思路,即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的方向。这往往导致学生作文无话可说,但又要给老师交一篇作文,于是,便东拼西凑,或把他人作文改头换面,匆匆交上。这样写成的作文,自然千篇一律,虚假不实,毫无生气。老师批改作文,也兴趣索然,愁眉锁眼,可又不得不批改。批改作文成了一桩苦差事。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表达的要求中,比较重要的是: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展开想象。由此看来,传统的作文命题方式,很难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说他们的真话、实话、自己的话,很难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其实,小学语文教材中,虽然基础训练里也有以一个题目让学生作文的,但它的选材范围却相当宽泛,其中更多的则是以给学生一个选材范围或提出要求让学生写完作文后,自己根据作文的内容给作文定一个题目的形式出现。仅从这点出发,在作文教学中,也不能总是用一个题目让学生写作文。
再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力,要思路开阔,要敢想敢说,敢做敢为,诚实勇敢,不说谎话等等。要达到这个目标,家庭、社会和学校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老师自然也概莫能外。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总是限定一个题目让学生作文,它对开拓学生的思维,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做老实人等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害无益。
因此,传统的作文命题方法必须改革。
我认为,指导学生作文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命题:
一、 更新小学作文命题观念。
1、正确把握好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要求。新课程改革下作文教学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要求作文贴切生活,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以下问题:语言训练、以学生为主体、贴切实际生活。明确此目标,我改过去“教师布置-学生写作-教师批改”老一套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好每一次的作文教学。例如:小学五年级有一篇习作内容是写一封信,去年教师节又准备到了,按照惯例学生会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一些小礼物或自己亲手做手工送给老师。与其让学生花这不必要的钱,还不如让学生来一次有意义的习作训练,因此在此之前我就跟学生讲明:“老师最喜欢的礼物是你们心底最想跟老师说的真心话,老师希望收到你们每一个同学写给老师的信。”在教师节的那天早上,学生班干组织了一个赠送“礼物”的仪式,双手接过学生送给我一个个漂亮地信封,我很是感动。下午我阅读了这些信,信中大多回顾了我与学生之间的琐事。有一个学生写到自己生病那天,老师顶着烈日踩着自行车送他去台江某镇的一个医院治疗,又为他垫付医药费,之后又亲自送他回到离学校有四公里远的家,看着落日,看着老师湿透的衣背,他的眼睛里酸酸的……那天下午我让他在班上念他写的信,深情地话语,让我热泪盈眶,这样的场景让学生很受感动,那天晚上很多学生又一次地把今天的事情记到了自己的日记本里。这样的习作训练,让学生贴近生活,发自内心,写出了真情实感。
2、命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题目出得好,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开通学生思路,使他们爱写,有话可写。因此教师要把命题出在学生的心坎上,贴近学生的生活背景。命题的内容应是学生经历过的、熟悉的、感兴趣的,使学生见到题目就想写,见了题目就有内容写。对作文的命题可以遵循以下几点:命题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背景。作为教师要紧紧结合学生实际,要了解熟悉学生的生活,掌握他们的兴趣、爱好、欢乐与烦恼,关注他们所谈论的话题,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命题,使他们有素材可写,有感而发。例如:学生童年的记忆是快乐的,因为有着许多童年的游戏,把你最快乐的一次游戏写下来,字数不少于400字。这样的题材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就下笔如有神。
3、命题方式要灵活多样。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命题:①自由命题。根据每一次习作的训练要点和内容,指定范围,做好写作要求,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材,自由命题。②半命题。让学生把题目补充完成再进行习作,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学生对题材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如,你以《_____的感觉真好》为题,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写下来,要把内心世界感受的经历写具体。③不少于多题选作。教师在布置作文时,可同时出示多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选题习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例如:请你以《这次,我有了经验》或《我想成为一棵树》(任选其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④话题作文。例如:“走进网络,拥抱自然,参与竞赛,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学做家务……留心学习,你会发现生活处处是课堂。这样的课堂丰富多彩,能学到校内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能开阔视野,增长才干,磨炼意志;能使知识得到深化,潜能得到开发……请你以‘生活处处是课堂’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题目要有创新。在题目设计方面尽量有新意的作文题目,如果都是写老掉牙的作文题,学生写起来就无精打采,平淡无味,激不起学生写作的兴趣。比如写《我的老师》,可以把题目换成《老师,您真好》,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总是看到那些常见的作文题而厌烦了。
二、更新小学作文命题技巧。
学生不想作文,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这与老师命题有很大关系。当老师布置作文时,学生总感觉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这就要求老师在命题时,尽量以学生容易接受,学生熟悉的生活来命题。具体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1、只划定作文的题材范围,让学生根据自己写成的作文定一个合适的题目。例如,老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根据作文的要求,可以这样说:“同学们,这次作文要写的是一件事。不管什么事都可以……”或者说:“同学们,我们这次作文,要练习写一个人,写谁都可以。根据自己所写的人,给作文定一个题目。”或者说:“同学们,咱们这次作文,要练习写一个物件,写什么都行,只要能把写的那个物件写清楚就行。”……这样来做,不管哪类题材,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何愁学生没啥可写呢? 2、只提出训练要求,既不出一个题目、一组题目,也不划写的题材范围。比如某次作文是训练学生把内容写具体,就把这个要求往黑板上一写,让学生根据这个要求写作文。因为写任何题材的作文都需要内容具体。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可以这样说:“同学们,这次作文,要练习的就是把内容写具体。你们可以根据这一要求,自己确定要写的内容,写什么都可以,例如写人,写事,写景,写物,等等,只是别忘了要把所写的内容写具体。另外,作文写好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内容,自己给作文加个题目。” 3、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拟题目。比如某次作文训练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明确了,就可以让学生说出作文的题目。例如,学校开了运动会或者台江举行姊妹节等,老师想让学生就此事件写一篇作文,就可以这样说:“同学们,前不久,我们学校召开了一次运动会,我想让同学把它写下来。运动会也是一件事,我们就把它作为一件事来写。你写运动会之前你们班或者你们自己个人的准备也行,或者是写运动会上某一件事也好。那么,这篇作文该起一个什么题目呢?”下面就让学生考虑一番之后说题目。学生会动脑动口,异常活跃。当学生说出了一些题目之后,老师再引导学生从中选择能用的题目。这样,学生做起作文来,就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因为那题目是他们从所想到的具体的内容而来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的。4、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说真话。这一点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学生作文中往往不说真话,只说空话、套话,是我们当前作文教学中最大的失败。在教学阅读课《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分析冰心奶奶写的这篇文章,文中没有多少华丽的词藻,但是她却描写了自己在颐和园所看到的情景写下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因此文章让人读起来很能引起共鸣。我教育学生,真情实感是你作文的生命力,用自己的笔写下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让笔下生花。5、鼓励学生创新,写出个性飞扬。俗话说:“文如其人”。为了让学生写出属于自己风格的文章,我在写作教学中,尽量避免在立意构思、布局谋篇上有所限制,压抑学生的思维和个性,鼓励学生创新,写出属于自己个性的文章,在习作的字里行间尽显个性飞扬。例如:在一次写一种植物的习作中,有一学生写竹子,通过写出了竹子的外形体现它的民族气节,还能通过写竹子的生长环境来体现竹子的顽强生命力,通过写竹子的用途体现它的无私奉献精神等,一般写植物的习作,要求不是很高,着重对植物的外形、香味、用途进行描写,大部分都写花花草草,但这个学生在习作上写别人不写,观察和思维与众不同。因此鼓励学生在习作上创新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老师在作文教学时,能用上述方法命题,给学生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作文环境,那么,学生的思维将会活跃起来,思路也将会开阔起来,将不会再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学生写起作文来也就会兴趣盎然,写出的作文也肯定生动活泼,千姿百态。老师批改起来,也会有如入名胜风景之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批改作文不再是一桩苦事,而是一桩乐事。
三、更新小学作文命题方向
新课改下小学作文命题教学的方向应该指向现实生活。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作文内容来源是现实生活,反过来,现实生活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作文的质量。因此,小学作文命题方向应该接近甚至直接指向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是作文内容的基础。没有现实生活作为基础而作文,必将使作文显得空洞无物。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多深入生活,掌握更多的生活素材呢?这要求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去体会生活。当然,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仅供参考。
1、加强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光靠老师讲和学生练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到课外去阅读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并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大家交流阅读体会,写出读书笔记。学生在阅读他人作品的同时,也会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人们常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不无道理的。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时候,我鼓励学生读整本书,在读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感受书中各种场景描写、人物描写、精彩片段,还可以将好片段摘抄,我还要求学生在摘抄的片段后写上自己的收获与感受,这样学生不仅知道这个片段写得好,还要知道为什么写得好,从而为自己以后写文章提供了帮助。在不断课外阅读中,学生的语言越来越通顺,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使学生今后写作文时句子更加通顺,减少病句。
2、勤动手,多练笔。俗话说“熟能生巧”。写作文也是一样,平时不练手,到写的时候就会犯难,单靠作文课有限的时间提高写作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老师要做好平时习作的练笔内容。在实践课改中,我的具体做法是:
①写日记。平时要求每个学生每个星期写三篇日记,内容不限,题目自拟,要求选择一天中最值得记录的来写,对于能坚持天天写的学生多鼓励和表扬。通过写日记,学生可以把平日里想说的话,想记录的事情记下来,通过练笔,学生没有写作的压力,也不用担心写不好,只要写出来就行。因此学生的语言越来越好。因为是日记,就要尊重学生的隐私,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意愿进行批改,征得学生的同意,教师可以在日记里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并对学生进行写作上的指导。
②写读后感。学生在课外阅读后,每读完一本书都可以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写感受的内容可以是书中的事情、人物的评价、写作的技巧等。在高年级时,我鼓励学生看《给我三天光明》、《鲁宾逊漂流记》、《昆虫记》等,让学生交流读后感受,并写出读后感,贴在教室的读书专栏里。
③写观后感。小学生最爱看的就是电视了,组织学生对最近大家都喜欢看的电视剧写感受,要求不要太高,可以选剧中喜欢的人物、感兴趣的故事等来写,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比如最近大家都在看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写观后感了。此外每个学期我们都组织学生观看爱国影片,如《董存瑞炸暗堡》、《刘胡兰》等,我都让学生写好观后感。
④借鉴课文、模仿写法。现编教材每篇课文都是优秀的写作范文。因此每学完一组课文后,我都要求学生摹写,这样可以较快地掌握作文的框架,知道一般体裁文章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如上完了《音乐之都维也纳》这篇课文之后,我也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写《南宁绿城》,由于学习了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技巧,大部分学生能够模仿学过的文章,做到既条理清楚又内容具体地写好这篇作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新课程改革下,我们作为语文教师,不应该将作文命题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而应该借鉴课本,深入现实生活实际,了解更多身边的知识,以丰富自己的作文素材。
总之,作文命题教学方式很多,教师可以在一边教学,一边探讨更多的方法。只要有利于学生成长,有利于学生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我们都可以去实践,不必考试什么客观因素。
G. 对小学教育的认识作文1500字
对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看法
“我们的学校为何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在考虑这个问题的同时,我想,关于对中国当代教育制度的思考与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我觉得中国的教育制度虽然比我国以前古代科举考试大有进步并且现在也在学习西方先进教育的制度与体制,但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与不足。
首先,我们的教育理念貌似是以培养全能学生为目标,总想着要以后的孩子什么都行。这就给儿童教育时期的他们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他们没有快乐的童年,没有自由的青春,有的只是家长,老师,学校给安排的一次次辅导与考试。还无法辨别对错的他们在千万父母铺就的相似道路上跌跌撞撞的过了小学,过了中学,然后他们大多数离开了父母,来到了寄宿的高中,远离父母的他们丝毫得不到清闲,他们又被赋予了高考的重任,在书本摞成的教室里掌握做题技巧、考试方法,然后高考,在有地域保护这个不公平的条件下,有的人去了清华,有人进了专科。不公平的教育条件下又有不公平的选拔制度,造就了一部分人去了天堂一部分人下了地狱。
另外,伴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的教育方法和理念的缺点也暴露无疑。让我们来看一下现代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生活状况。现在大学生的学习出发点就不对——学习就是为了考试,与考试有关的就学,与考试无关的就不学;还有的同学干脆就没学,天天沉迷在游戏中,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大学生在考场上作弊成风,每次考完试,地上总是撒满了缩印版的小抄——现代科技为广大学子们“造福”啊!有一大部分学生没有踏踏实实的将自己本专业的学识与技能学好,而是靠着浑水摸鱼,投机取巧通过考试,而且大学也没有多少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务实精神。
中国的教育是极为刻板的,因为在中国教育首先意味着对权威的顺从。在中国的这种教育制度下,撑死也出不了爱因斯坦这样的人的,因为中国的学生只敢去想老师教过的知识,老师没教过的知识,那是从来不敢想的。如果你自己有了什么新的想法,一定想在试卷上显摆一下,马上就会被打上一个红红的大叉。在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中,有许许多多的大笑话。比如中学的现代文阅读,有一位作家(余华)他的一篇文章被选做了现代文阅读题的材料,他的儿子被题目难住了,就让爸爸帮着做,结果爸爸全做错了!真的,各位如果不相信,你们立马去弄一份高考的试卷,把现代文阅读做一下,凭你什么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的,全部叫你人仰马翻!你就是鲁迅、郭沬若来了也白搭。老师的答案是不容争辩的。还有我们的政治课,那哪里有一点严肃可言,简直就是世上下流和弱智的同义词。真难为这些老师这么些年是怎么教过来的。就是自然科学,它的死板与教条也让人难于忍受。只要是高考中曾出现过的题目,只要是高考曾经定下的答题标准,你就不能有任何改动,明明你是对的都不行!
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之下,我们怎么能出什么诺贝尔奖?除了教出一大批亦步亦趋的蠢货之外,这样的教育还能干什么?这一切的根源在哪里,就在于儒教对权威的迷信和对师道尊严的盲目提倡。而这又是儒教“明人伦”理念的恶果之一。 所以说在我们当今的教育制度下还残存着封建教育的阴影和束缚。
对于最近闹得满城风雨的南科大事件,我想就是教育的一次非常好的探索,虽然努力的是一位老人而不是中国政府,但是,这也告诉我们中国教育的探索还是永无止境的,中国的教育还不是一潭死水。
希望能给个好评
综上所述,我觉得,在现今的教育制度下中国教育机构应该反省反思而后学习先进、符合创造人才的教育体制与理念,将中国教育、科教兴国方案提升到一个新的领域。
H. 小学教育方面的作文
自我介绍
我叫**,今年十三岁,刚上初二。
我个子中等,1,66,再班里排第十个,长脸短鼻子,手大脚也大,一双眼睛不大也不小,眼珠子特别有神,一张大嘴巴特别能说,只要一说起来,说上一个小时也没问题,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帅的。
我在北京市**中上学,我们的校服不好看,全是兰色,所以特别好认,一看就是中学生。
我的优点就是爱动,每天早上我都到外面锻炼,跑跑步,玩玩单杠等,
所以,我在学校的体育特别好,我的学习也是不可质疑的,数学考试从来没下过90分,我的英语也不错。所以,我的脸上总是洋溢者喜悦的表情。
我的缺点就是不会打篮球,也不知到是怎么一回事,就是不喜欢,而且,
我上课还总走神,不注意听讲。所以,老师叫我后,我还满有信心的站起来,百分之八十都是对的,害的老师又气又笑。
这就是我,只要一见到我,我总是笑,我会热情的和你打招呼,来吧!
I.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论文
学生怕作文,尤其农村学生更怕作文,城市小学生与农村小学生在习作水平上的差距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农村学生相较于城里学生而言,他们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鲜事物稀少,社交能力更无法与城里孩子相比;他们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对于这些困境和现状,相信每一个在农村从事过教育工作的人都会有更多的体会。笔者在农村小学担任语文教师已有六七年的时间,在作文教学中花了不少心智,可谓煞费苦心而收效平平。从前每次在学生作文前,从选题到开头结尾,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每个环节都指导得有板有眼,滴水不漏,可最后换来的还是学生干巴巴、令人沮丧的文字。在一次次失望和无可适从中我开始反思我所运用的指导方法是否最适合我指导的对象,其得到的答案也是肯定的,一般的作文训练方法,运用在农村学生身上,必然要碰壁的。那么如何做到,既能够立足现有作文教学理论和成功方法的同时,又能够在这些理论和方法中寻求突破,走出一条更有助于提高农村学生作文水平的训练方法,这就是笔者多年来一直努力探询的作文教学中的“循规”与“寻变”,在此将本人的思路和经验提出与大家交流。
一、长篇短章,词汇先行
“词汇积累——作文训练的基石。” 引导学生积累词汇,让学生在习作时能做到腹中有物,以此提高作文水平,这点对于无论是城里还是乡下的语文教师,已不是什么新鲜的做法。但同样的“积累词汇”,其实施过程城里乡下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对于城区的小学生,老师要想让学生积累词汇,可能只要简单的布置和适时的检查这么简单,然而在农村,那可要费些心思和体力的。
首先,学生从哪儿获得词汇的积累?农村孩子手中可供阅读的书籍少之甚少。本人所在学校,初步调查发现每个学生手上平均没有一本象样的课外读物,在这种状况下让学生去阅读,去积累词汇,不是纸上谈兵是什么?为此,我在班级中增设了“班级图书角”,把学校闲置的旧书架拿来放在班级教室的一角,让学生尽可能地把个人的藏书拿到这里来,此外在每年的寒暑假我都将给学生布置一道特殊的作业,那就是让家长给自己买一两本有意的课外书籍,甚至还推荐性地开出书目,从而使家长们由没有习惯为孩子买书变成一种自觉的习惯。通过几个学期的坚持,图书角里的图书已经相当可观了,极大地克服了农村孩子可供阅读的书籍少的不足。
其次,对于积累的词汇的理解、分类、优化和运用能力,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也有很大差距。由于城市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较高,他们在这项工作中充当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农村孩子在积累词汇的过程中几乎失去家长的作用,如果老师在这当中又缺少科学合理的指导和监督力度,那么词汇积累只能变成徒有形式的做法。因此我找到了几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第一,专门开设阅读课,临场指导阅读;第二,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每星期、每月评出“阅读之星”、“词汇大王”等,同时注意遏制学生积累中的片面贪多求次情况;第三,积累的词语佳句要让学生尽量理解,平时通过多和学生沟通,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词义,用自己的感情朗读词汇等做法,强化了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培养了语感。
二、题材拓展,农村娃也可写城市事,国家事
笔者在网上曾研读过一篇题为《农村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出路》一文,作者提出的作文题材出路就是:写农村景色、写农村语言、写农村生活、写农村变化。乍看上去,似乎是些不错的点子,可仔细想来,难道农村学生的作文只要把农村的一切写好就大功告成了吗?现阶段在整个教材普遍带有城市化倾向的形势下,必然要求农村孩子的作文也能写、会写除农村以外的事物。可农村孩子生活中接触的新鲜事物少,眼界狭小的的客观事实,成为阻碍学生作文题材丰富性,多样性的最大颈瓶。怎么办?思来想去,农村孩子最热衷的事情莫过于就是看电视,电视成为他们了解外界的唯一窗口,而新闻的价值也许正是我所寻求的拓宽学生作文题材的最好出路,并且笔者也的的确确为这个所谓的“新闻引路”构思摸索了近四年时间。
首先,培养学生关注新闻的热情。经常利用班会,自习课等时间,开展“会声会色说新闻”、“新闻小博士”等活动,而到了高年级后期,还增加了带有评议性质的“今日新闻之我见”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密切了新闻和学生间的联系,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视野。
其次,老师参与其中,事半功倍。学生对于新闻的搜集不免有着方方面面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搜集渠道单一;新闻素材有些大而不着边际,有些小而索然无味。要克服这些不足,这时教师就有必要参与其中。我经常从报刊、电视、网络中搜捕一些生活气息强的新人新事,然后与学生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以新闻的方式拓展题材的做法,已经小有硕果,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在笔下写出新鲜事物,这让笔者尤感欣慰。
三、模仿入门,例文作文教学法
有人提出,作文训练应当经历“掌握作文特点——掌握写作方法——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三阶段,本人对此非常赞同。那么如何做到“掌握作文特点”“掌握写作方法”呢,这就要发挥例文的强大作用。在长期的工作中,笔者总结了一套尤其适合农村小学生的例文作文教学法,现用一具体实例来谈谈。有个“××人二三事”的作文习作,在指导前我在网上一下找了23个各具特色的同类型的例文,然后运用“农远”的多媒体资源,在电脑中将它们逐一出示,对每篇例文条分缕析,层层驳茧,重点放在讲解例文特点,分析作者如何围绕人物选事,最后把所有例文概括成四类结构类型。由以上例文的讲解指导,从而生成建设性的指导方案:
这种例文作文教学方法看似老套而又缺少创造性,而它在小学作文训练的初、中期却非常有效,它可以运用在每次作文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上手,但这种方法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智慧。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它有着固有的原理和方法可循。作为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在作文教学这方面我很庆幸自己在“循规”中不忘“寻变”,从而找出一种适合自己教育对象的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往往视作文为畏途,怕作文、恨作文、不爱写、不会写。提到作文,许多学生唉声叹气。作文难,难在哪里呢?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
一、注重积累,通过多种渠道丰富作文内容
(一)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日记的内容很广,自己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都可通过日记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比如: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可让他们动手植树、养花、种菜,也可以饲养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把栽种或饲养的过程以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既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写起作文来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写作兴趣会逐渐被激发起来,写作素材也会逐渐丰富起来。
(二)通过平时的课内外阅读来积累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中要牢固树立阅读为写作服务的思想,把阅读教学始终贯穿于作文教学之中。无论是低年级的用词说话、看图说话,还是中高年级的读段、写段和写一篇完整的作文,这一系列的作文训练,都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把阅读中的作文知识有效、合理地切入,通过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这一个个训练环节,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
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想成为妙手,就得有得有广泛的阅读。农村的小学生所处条件有限,脑海中的词汇单一,往往表达非所想。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丰富词汇的积累,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采取以下的做法:鼓励学生积极借阅图书室的图书进行阅读,另外利用每周的课外活动时间安排全班学生进行课外自主阅读。为了避免学生读书的盲目性,使课外阅读能真正落到实处,每次让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兴趣爱好让学生选好书,然后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他们运用所学的读书方法进行有目的地广泛阅读。同时,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采蜜本”,鼓励学生把课外读物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摘抄下来,也可把对文中主人公的评价及自己读完后的感受写出来,随时翻阅欣赏、细细品味。最后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成果汇报”活动,在活动中把自己的“采蜜本”拿出来相互交流、欣赏,激发了学生读书兴趣,树立了读书信心,享受到了读书带来的成就与快乐。这样长期坚持,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写起文章来,那些优美词句就如泉水般涌出,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二、坚持以“说”促“写”,稳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则是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抓住这一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要充分发挥学生说这一优势,让学生先说多说,说全说细,在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去写。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为孩子创造演讲的机会。教师利用每天10分钟的早自习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自由讲话”,内容不限,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但说话时间由短到长,说话要求也是由易到难,分时间段逐步深入。通过这个活动的坚持开展,笔者发现班上原本内向的几个女生到后来上台时脸不再红了,声音也洪亮了,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作文直接挂钩,由观察到说话、由说到写,读写结合、以说促写,不断协调说与写的关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自然会得到稳步提高。
三、重视作文的评改,让学生在自改、互改中交流提高
“写作文难,批改作文更难”。详细批改,工作量又太重;简单批改,又怕达不到效果。那么如何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兴趣?如何使作文批改更有效?笔者认为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把作文批改看作是一种阅读的交流、一种心灵的沟通。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让作文批改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的场地。
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自主评改、交互评改。学生自改,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当然老师在让学生自改作文前应进行指导,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照题目,看自己的内容是否切题;其次,让学生检查文章的条理、详略的处理,中心材料是否充实具体;再次,检查是否有病句或错别字;最后,看看采用修辞手法可否使文章更精彩。学生自改后,小组同学参与互改,笔者发现小组同学在互改交流中,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他们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一步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又使学生在自改作文中尝到了“自改成果”,教师也能从精批细改的主体地位中脱离出来,成为作文批改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交给批改的方法,给学生以指导。既促进大家情感交流,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小学作文教学之路是坎坷不平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努力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使学生能快乐作文,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