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计划 > 中小学教育问题

中小学教育问题

发布时间:2020-11-28 14:39:59

Ⅰ 教育是什么对中小学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

一、孩子“终身竞争力”
家长持续正确地努力很重要。一个孩子的综合竞争力,不在于掌握的知识有多少,而在于拥有对生命和未来的激情,在于拥有积极、阳光的心态,在于智商、情商、逆商的完善发展,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在于思辨能力的培养。这些素质的养成仅靠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明显很难达成,因此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家长要思考“给予孩子的终身竞争力”的问题。教育需要教授给孩子生存常识、知识和经验,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而学校只能承担起其中有关知识教授的部分,其他的更需要家庭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思辨能力和自主独立性差的问题,不少家长在某种程度上是用勤勤恳恳努力的态度把后代毁掉,而且对此毫不知情。
二、激发孩子的“超级爱好”
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对某种东西的超级爱好和渴望,只要这个爱好是具有正能量的,父母就不要去干预,哪怕这种爱好影响了他的学业。家长先从给孩子购置500本书开始自己的家庭教育。关键是家长自己也要真正读书,孩子才会读书。一个关键的问题是现在的父母因为工作繁忙陪伴孩子的时间并不多。家长尤其是父亲要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甚至每年要有一定数量的时间与孩子单独相处。这样会培养孩子对父亲的依赖感,孩子能从父亲身上学到独立。
三、培养公共说理的习惯
人类心灵是一块空白的书写板。美国小学从四年级开始,学生要学习基本的写作技能,如描写、叙述、比较与对比、原因与结果,也包括辩论、论证与说服等思维训练。根据《加州公立学校幼儿园至十二年级阅读和语言艺术(教学)纲要》规定,小学一年级“重述简单说理和叙述段落中的主要观点”,二年级“重述文本区别中的事实和道理,说清和组织要说的意见”,三年级“在说理中区别主要观点和支持这些观点的细节”,四年级“区分说理文本中的‘原因’与‘结果’‘事实’与‘看法’的差别”,五年级“分辨文本中的‘事实’‘得到证明的推论’和‘看法’”。到了六年级,则更上升了一个层次。“六年级公共说理分为两部分:辨析逻辑谬误和提防宣传。这两项都需要在实际阅读中通过感性、具体的实例,不断让学生讨论与加深印象”。至于何谓“逻辑谬误”和“提防宣传”,大纲中有详细说明:“要辨析的逻辑谬误有五种:过度简单化、浮泛空论、循环论证、虚假两分法、无凭据推理。要提防的宣传手法有十种:人云亦云、谩骂、偏见、势利、老百姓的话、吹嘘、‘科学’根据、证词、恫吓战术、株连。”六年级公共说理的重点在于区分“事实”和“看法”。并且强调任何“看法”都不具有自动的正确性,都必须加以证明,即提供理由。其中四种常用的理由为:事实、例子、数据、专家意见。令我们惊讶的是:六年级的学生就接受这样严格的思维训练,令我们感慨的是其中提到的每种现象在我们的公共生活中都随处可见,尤其在一些媒体文章中。意见和观点,其实并不具有自动的正确性,而必须提供事实、例子、数据或专家意见来加以证明和支持,如此方才具备说服力。遗憾的是,在一些文章中,经常看不到足够的“证明”和“支持”,而只是强烈的情绪表达和个人评判。《加州公立学校幼儿园至十二年级阅读和语言艺术(教学)纲要》对七年级学生的“说理评估能力”有进一步要求:“评估作者在支持结论和立场上所用的论据是否适当、确切、相关,并注意有偏见和成见的例子”。其中“偏见”和“成见”的提出则涉及社会公正,而不仅仅是逻辑。公共说理为什么要遵守这些原则?理性话语的价值观是与他人平等、尊重、以说理相待的关系,并在这个基础上不羞辱他人、不欺骗他人、不歧视他人、不伤害他人,不使用任何暴力(包括语言暴力)对待他人,这也是一个文明社会的价值观。事实上,说理能力即公民素养,是与人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联系在一起的,传承了人类共同文明和自由、平等、理性的价值观,不是单纯的技能传授。公共说理的习惯要从小培养,且越早越好。这也是美国从小学一年级即开始学习公共说理的依据。反观中国中小学阅读和写作教学现状,小学基本上是记叙文阅读与写作。当然,不是说这种训练不必要,而是不应该成为阅读与作文训练的全部。
四、心情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
孩子有没有天生的好坏之分?孩子有没有天生的聪明和不聪明之分?为什么很多好孩子一开始优秀后来反而落后了?培养一个孩子最重要的能力是情怀、胸怀以及气质,要培养孩子有广阔的思想与胸怀,能够逐渐获得自我心情教育的能力。目前,中国的心情教育现状还不乐观。很多学校囿于各种限制,没有魄力,也没有能力放手推行心情教育。有一些学校对于组织学生春游很有顾虑,担心会发生意外,因此因噎废食,导致学校的心情教育无法推行下去。国外的心情教育与中国存在明显的差距。国外学校会组织学生参加挑战项目,如野外徒步20天,没有任何现代化设备,锻炼学生的野外基本生存能力。
五、亲子沟通“通则不痛”
网友投票选出了“最伤妈妈的八句话”,很多人反思,这些话不能再说了,如“别问了”“别管我”“真啰唆”。很多父母也在为如何和孩子交流而苦恼。无论是孩子的后悔还是父母的苦恼,都是亲子沟通出了问题。通则不痛,亲子沟通渠道畅通了,孩子就不会有揪心的后悔,父母也少了许多“说不明白”的烦闷。亲子沟通的艺术,对父母而言,首先不能“一厢情愿”。教育孩子,爱之深,责之切,态度、语气容易失之过急,结果孩子越来越逆反。好话还得好好说,为人父母,要以孩子能听进去为最高目标。营造一个平等、平和的气氛,给孩子一个辩解的机会,不要搞成“一言堂”;对于没搞清楚的问题,不要把猜测、推断当事实,让孩子感到自己总是被怀疑、被质疑;善于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意识到双方出现分歧也许只是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事不对人,别把孩子“一棍子打死”,更不要“贴标签”、翻旧账,让孩子“翻不了身”。亲子沟通的艺术,对孩子而言,首先不能“闭目塞听”。随着年龄增长,渴望独立的心跃跃欲试,从甩开父母的手,到自己拿主意、做选择,再到“父母那套都过时了”,很多孩子抗拒父母,甚至没有一个具体的理由,只是“一听唠叨就烦”。父母也曾年轻过,孩子当下遇到的问题,父母也曾遇到过。当抗拒父母时,可以想想:不是为了自己好,父母怎么会这样?父母的话有没有道理,是不是有可以接受的部分?责怪父母不懂自己,是不是也因为自己不对父母敞开心扉?叮咛也许啰唆,但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还有谁能对自己这般放心不下。父母和孩子,原本就血脉相通,为什么不能让沟通更顺畅一些呢?
六、更多地关注学习素养、学习智能和身体机能
相比较于抢先学知识,培养基础素养更重要。七成家长表示会在孩子入学前教拼音,47%的家长会给孩子报各种学前补习班或兴趣班。但家长的心态其实又很矛盾,在回答“家长最希望孩子入学前掌握哪些本领”这一问题时,“与人交往”“体育劳动”“音乐绘画”等三项远超“识字算数”。上海市2013年“零起点”调研数据显示,经过对2000多个孩子长达两年的跟踪和研究发现,小学一二年级和语文、数学、英语学习水平有直接影响的素养,是理解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和精细动作等四个素养,而知识性的计算、识数、记单词等都排在后面。学习基础素养对学习的影响,随年级升高而增大,抢先学的知识内容影响越来越小。幼小衔接中,关注学习基础素养比抢跑学科知识更有利于幼儿未来学业发展。一个小学前没学过外语的孩子,与学过的孩子,差距只是50个生词和20句对话。这些在进入小学之后,花15~18个课时就可以解决。只要进入正式学习阶段,通过一定的教学或游戏方式,可以很快缩小这些差距。要关注感觉统合失调比例增高带来的系列学习障碍。这也是很多孩子在书写、计算、阅读等方面出现障碍的主要原因。如孩子朗读时漏字、加字、念错字、替换字,又或是计算时写错数字的顺序和位置,抄写时要看一笔写一笔,这些都是感统失调引起的学习障碍。感统失调最佳的干预时间是在学龄前,最晚不能超过12岁。但是,如果大量的抢学、先学占据了这个时间段,学习智能和身体机能的完善就会丧失最佳时机。
七、遇事自己去处理
“孙老师,你儿子和同学打架,被打哭了,你快去看看吧!”孙老师淡淡一笑,“孩子打架,有他吃亏的时候,也有他占便宜的时候,让他自己去处理吧!我才不管他呢。”这话看似冷漠,实则蕴含智慧。打与被打,再平常不过了,让孩子在这样的过程中多想几个为什么,今天遇见这事,家长老师不理我,我该咋处理?以后再遇到这事,我该怎样去化解?这样的事孩子们遇见多了、处理多了,他们还会一味地想着并依赖家长老师吗?在这种环境中,一天天长大的孩子们遇事会不会越来越冷静、越来越理智、越来越独立呢?他们抗挫折的能力会不会越来越强呢?多经历这样的锻炼,孩子们会不会更迅速地走向成熟呢?如果孩子被家里的凳子绊倒了,在西方,家长们会置之不理,让他自己去处理。在我国,大人们会对自己的孩子心疼得不得了。诸如此类的差异,导致了东西方孩子自理、独立、探究品格的极大差异。当我们埋怨孩子这方面能力太低时,我们应该想想我们给孩子充足的锻炼机会了吗?如果我们的家长、教师在生活中多一些“冷漠”,让孩子们自己去处理日常事务,读大学了还把自己的脏衣服打包寄回让父母去洗——这种现象就会减少。若我们还依然对孩子“爱”得太多,甚至还依然对孩子“爱”得畸形,在以后更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我们很可能收获的不仅仅是再次听到“你们的下一代绝不是我们的对手”的断言。这不会是危言耸听。
八、细心培育探索精神和独立人格
在日常家庭教育中,要细心关注、培育孩子的独立探索意识和精神。练习轮滑、学骑自行车都是孩子在不断独立摸索中从不会到会到熟练。在孩子探索意识、意愿和精神的培养中,父母的“陪伴”而又“不包办”是激发孩子勇气、自信的重要动力。给孩子讲你的人生经验,不如陪他一同去亲自体验。孩子独立人格的培养应从细小处抓起、尽早关注。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们发现孩子做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主意和想法且不愿屈从大人们的意见而改变,这就是孩子独立人格的“萌发”,如何在尊重中去“引导”,“不强行干预”孩子自主理念、独立人格的培育和养成,应该是家长细心关注的一个问题。尤其是不能简单套用我们自己童年成长的那点所谓经验,毕竟世移时变,现在的孩子以及孩子成长的环境都是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与我们小时候的成长条件和环境是不可比拟的。我们都是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和专业认证就第一次做父母,又基本上都是养育一个孩子,育子的责任重如泰山呀,就像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一样,怎么确保实验一次成功?恐怕要特别慎重、要做充足的准备。家长对待自己的孩子应和对待别人的孩子一样,既把孩子当作独一无二,又应把孩子当作普通一员。以普通人和平常心培养孩子,注重培育孩子的德性品行、心智情感、独立人格,把情商培养放在与智商同等乃至更加重要的位置。

Ⅱ 中小学机器人教育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目前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已经被越来也多的人重视了,机器人教育也开始在各大中小学开展起来了,不过现在存在的问题也是有很多的,不容忽视,不过很多人对中小学机器人教育面临的问题还不是十分的清楚,就更谈不上改正注意了,下面文章就是对面临问题的讲解。

教育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发展方向偏移严重

现在社会上的机器人竞赛大多数都是由机器人企业赞助的,教育部门对于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随着以后机器人教育的普及,现在是急需教育行政部门关注、协调和引导的。

资金缺乏,配套组件设施不够

由于机器人配套组件的价格比较昂贵,单机的价格都在数万元以上,另外传感器、主机模块等一些配件价格也是非常昂贵的,许多学校因为资金的问题,机器人不够,很多学生共用一个机器人,这样的学校效果是非常差的。

缺乏科学规划和教学设计

现在很多的机器人教育培训机构的课程缺乏规划,有些甚至直接从网上下载课程,不管适合不适合学生,直接拿来就用了,最后学生上课又听不懂。码高机器人教育就不一样了,所有的机器人课程都是根据每个学生定制的,绝对不会出现跟网上的课程雷同的现象。

看来现在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希望学校能够重视这些问题并且及时改正,让更多的中小学生接受最先进的的科技体验,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码高机器人教育一直致力于完善自己的机器人教育课程,争取培养出更好的机器人接班人,致力于5-18岁机器人教育解决方案,在国内起步是最早的,已经有十几年的经验的,在机器人课程体系上面相对其他的机构还是比较完善的,是值得家长信赖的培训机构。

Ⅲ 中小学机器人教育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目前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已经被越来也多的人重视了,机器人教育也开始在各大中小学开展起来了,不过现在存在的问题也是有很多的,不容忽视,不过很多人对中小学机器人教育面临的问题还不是十分的清楚,就更谈不上改正注意了,下面文章就是对面临问题的讲解。

教育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发展方向偏移严重

现在社会上的机器人竞赛大多数都是由机器人企业赞助的,教育部门对于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随着以后机器人教育的普及,现在是急需教育行政部门关注、协调和引导的。

资金缺乏,配套组件设施不够

由于机器人配套组件的价格比较昂贵,单机的价格都在数万元以上,另外传感器、主机模块等一些配件价格也是非常昂贵的,许多学校因为资金的问题,机器人不够,很多学生共用一个机器人,这样的学校效果是非常差的。

缺乏科学规划和教学设计

现在很多的机器人教育培训机构的课程缺乏规划,有些甚至直接从网上下载课程,不管适合不适合学生,直接拿来就用了,最后学生上课又听不懂。码高机器人教育就不一样了,所有的机器人课程都是根据每个学生定制的,绝对不会出现跟网上的课程雷同的现象。

看来现在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希望学校能够重视这些问题并且及时改正,让更多的中小学生接受最先进的的科技体验,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码高机器人教育一直致力于完善自己的机器人教育课程,争取培养出更好的机器人接班人,致力于5-18岁机器人教育解决方案,在国内起步是最早的,已经有十几年的经验的,在机器人课程体系上面相对其他的机构还是比较完善的,是值得家长信赖的培训机构。

Ⅳ 查摆影响中小学教育发展有哪些问题

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注重“教书”,而忽略了“育人”;

二、专忽视学生的能力发属展;(一)创新能力缺失;(二)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主动学”;(三)扼杀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思维;三、忽视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与教育;(一)追求“分数”,忽视心理健康辅导;(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名存实亡;

三、忽视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与教育。
四、农村地区教育比较薄弱。

五、教师的社会属性问题。
教师并没有获得与其身份相适应的待遇和尊重,导致对教育工作产生极严重
的负面影响。不少教师都对教师职业有困惑。大多数认为,教师是一个职业,这似乎已是当下的共识,可是,在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培养、使用、评价中,教师的职
业属性却一再被漠视。

六、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建议自己下去查查资料
这样的提问没有意义

Ⅳ 中小学教育问题及现象

现在中小学教育存在着素质教育思想和实际客观教育两层皮,喊的是素质教育,实施的是应试教育。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教育管理者应该出台适应素质教育的考核方案,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做人、形成良好的品质是必须的这也体现学生素质的几个方面。如何把德、智、体、美、劳有机结合起来来衡量考核学生的素质是解决素质教育考核的关键。

Ⅵ 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

国家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振兴必然寄托在教师身上。教师的业务素质、思想道德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狭义地讲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和教育成败,广义地讲决定民族的兴衰。应该说,当前我国教育处在良性发展的状态,教育战线的成绩勿容置疑,在现代化建设中功不可没,但存在的较为普遍的或带有倾向性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育工作,有的属于管理体制问题,有的属于教师个人问题,表面看并未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深层次的、潜在的危害也不可忽视。今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和调查研究及二十多年的从教经历,揭示如下以求教于同仁。虽然笔者学识浅薄阅历有限,所言问题不一定能反映全国教师的全局状况,但绝非无中生有,肯定有其典型性和代表性。揭示反映现实,一方面希望教育同仁正确看待理性分析自身状况,学会心理调适,努力使教育教学工作向理想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希望抛砖引玉引起上层人物以及有识之士的关注。共同关心教师队伍的现状,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教育更加健康发展。
一、奉献与收益不对等
长期以来,我们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过度强调了奉献精神,往往以圣哲的标准要求教师,教师是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如果教师主动要求讲条件要待遇则被认为是师德不高,为人所鄙夷。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教师的劳动(包括显性和隐性的劳动、直接或间接的劳动、工作场所内或外的劳动)常常被人忽视,甚至被自己的学生所忽视,很难得到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和报酬。当教师全身心投入事业中,但其劳动被无偿占有或者不被他人认可或者这种劳动不能保证自己养家糊口,不能赢得社会尊重,不能换来社会声誉和地位,不能满足自己求生存求发展的愿望时,这种热情必然不能持久。
二、权利与义务不均衡
虽然有《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保障教师权益,但实际上教师权益并未真正得到落实。
大多数学校规章制度多如牛毛,定量和定性考核手法多样,但无论怎么规定,都突出强调学校如何对教师进行管理和控制,基本未能兼顾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行使权力,如何发挥工作主动性。讲义务多讲权利少,讲服从多讲自主性少。显然未把教师当作教学的主人,视教师为可随意操控的机器人。事实上,相当多的教师也未能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他们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未真正发挥。
三、工作负荷超重
据笔者所知,各地的教师普遍超负荷工作,尤其是中学教师。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定的“标准”,职工月平均工作天数为20.92天,时间为167.4小时。实际上,小学教师执行双休日制度,月工作时间20—22天,约为187小时左右,中学教师月工作26—28天,平均每天工作12—15小时,远超国家标准。绝大多数教师长年累月重复着每天“早六晚十”披星戴月的工作节律和“学校——住地”两点一线的生活路径,处于单调枯燥的工作状态中。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和来自于家长、学生、领导、同事等方面的压力,给教师身心造成极大损害,相当比例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据2001年4月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对辽宁省内2292名教师调查后发现,90%的教师有工作怠倦感,40%教师有心理健康问题,2.5%的教师有心理疾病,20%教师有生理健康问题,患有各种职业病(如咽喉炎、腰椎颈椎疾病、脱发、高血压、神经性失眠等)。教师队伍的平均寿命也低于全社会成员的平均值。
四、评价体系粗糙
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衡量教师劳动的绩效,本应该全面、客观、准确、细致,做到统一性和多样性兼顾,定量和定性评价兼顾。但实际运作中,重智轻德,简单地把考试成绩、升学比例作为评价的唯一依据,忽视了教师的个体差异性,忽视了教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往往复杂问题简单化处理,多样性问题同一化衡量。特别是行政干预、主观臆断、人为的感情好恶等损害了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公正性,于是出现了钻营取巧者得利,踏实肯干者吃亏的现象。不少情况下的教学评价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不仅不能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反而挫伤部分同志的积极性,腐蚀了教学风气,恶化了育人环境。
五、竞争机制不公
由于行业性质的特殊性所决定,大多数教师的政治生命黯淡无光,在晋级晋职和提拔任用方面多受限制机会甚少,能有机会得以提升的教师凤毛麟角,成为名师更是少见。于是大多数教师把眼睛盯在职称晋升、荣誉授予、奖金发放等方面。实际情况是教育领域绝非净土,在职称评定、职务任用、荣誉授予、岗位安排、津贴发放等方面,由于没有具体明确的细则,留有太大的弹性空间,缺乏公开公正和透明的机制,往往成为权力、金钱、女色的交易场,诡诈的角斗所,有的教师通过不正常手段谋取职位、捞取荣誉并屡屡成功,极大地损害了荣誉称号、职务、职称称号的信誉和权威。这种现象虽然不具有普遍性,但它对教育界人文环境的污染,对教师人格的扭曲不可小视,这也成为近年来教师职业在全社会成员中的认可度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招致其它社会成员的误解也就在所难免。有人据此片面地认为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整体下滑,有的甚至借此妖魔化教师。因此,加强制度建设、细化评审规则、规范运作程序、限制行政权力的过多干预、强化客观硬件、弱化主观色彩、加强群众监督、增加透明度、赋予每个教师申诉和辩解等权力迫在眉睫。这对于净化育人环境增强教育合力具有重大意义。
六、人才流动受限
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人,其存在价值一方面在于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传播价值传递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实现教师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在于通过劳动付出,获取自身及其家庭生存发展的物质要素,实现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发展需要。如果这些正当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则教师必然考虑寻求能优先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人才的流动问题。而当前各地常常采用拒发公函、扣压文凭、扣压档案、扣发工资奖金等行政手段,阻挠正常的人才流动。其结果要么使部分教师非正常离职给他们在新单位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要么使部分教师屈于压力心怀不满地滞留原地,消极懈怠地应对工作,当然也就不会有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的激情。这于国家、于学校、于教师、于学生都极为有害,也是教育事业的隐性损失。因此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都要改变衙门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理念。通过改善物质条件和人文环境,以最大限度地留住人才,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七、发展空间狭窄
繁重的工作负担和家庭生活压力,使绝大多数教师在学识水平、综合能力等方面难有长进或长进甚微。加之,职称晋升缓慢、职务升迁无望、学历提高困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机械循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成就感差、工作进取心弱、职业怠倦感强烈,心理问题严重。应该说教师劳动并非简单重复的过程,而是复杂的多样的创造性过程。但由于发展空间狭窄、人生前途渺茫,因而工作激情不足、前进动力不强、实践反思不够、创新精神缺乏。在言谈举止、思维方式、工作状态等方面往往带有明鲜的职业烙印。因此,社会有识之士应帮助教师明确发展目标,在职务提拔、职称晋升、学历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教学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知名度方面多给教师机会,并吸引教师参与到管理层中,使教师能永远看得见希望,追赶希望,燃起发展的激情,产生前进的动力,从而战胜心理怠倦和惰性。同时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和心理指导,提升教师应对压力的能力,帮助教师消除心理障碍,正确对待荣誉得失,形成并强化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八、德育智育脱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可见,传道是为师的首要任务,教会学生做人比教会知识本身更重要。但由于体制原因,近年来教育的功利性日益加强,相当多的教师教书而不育人,重智轻德,育教分离。过分强调教育的实用性,弱化教育的人文性,不仅损害了教师的形象,而且降低了教育的效度。因此为师者要转变教育观念,紧跟时代步伐,探索教学改革的模式和方法,正确定位自身职能,切实起到“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合作者、促进者,教育科学的研究者,学生心理健康的协调者”的作用,这是时代对每个教师的要求。
作为教师既然承担起教育的重担,也就肩挑着民族的未来,理应服从教育大局,无私奉献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每个社会成员特别是教育管理人员也应该切实了解教师现状,树立平等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教师队伍才能如源头之水活力永存,教育事业才能如高升之日蓬勃发展。

Ⅶ 列举幼儿或中小学教育问题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存在诸多的问题,笔者主要是从美术教育的内容、教学方法、作品评价三个方面来论述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不够全面,偏重绘画的现象严重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主要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三个方面的内容。笔者通过在幼儿园的实地观摩发现现在诸多幼儿园在开展美术活动时存在着教育内容单一,偏重绘画的现象。在笔者去过的几所幼儿园中,幼儿园展示出来的幼儿的美术作品主要是绘画作品,很少有幼儿的手工作品,还存在着很多幼儿园将美术教育活动等同于画画课。儿童绘画教育活动是教师引导儿童用各种笔、纸等工具和材料,运用线条、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创造出视觉形象,从而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活动。 幼儿园存在着城乡差异、区域差异,不同的幼儿园软硬件条件差异很大,但幼儿园中美术教学活动内容单一,偏重绘画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2、幼儿园美术教学方法单一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教育方法单一,主要是采用示范法、范例法。例如:笔者在山东省济南市某十佳幼儿园大班观摩了一节美术教育活动(日常的美术活动并非公开课),用墨和中国画颜料画公鸡吃虫子,完全是教师先示范,之后幼儿自己画。再来看一个关于范例法的例子,笔者在四川省南充市某公立幼儿园观摩了一节大班的美术活动--画螃蟹。带班老师首先在网上搜到各种螃蟹的图片让幼儿们观察欣赏,随后让幼儿总结螃蟹的基本特征,幼儿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螃蟹有六根腿,椭圆形的身子,两只钳子,两只眼睛以及这些身体部位的分布。最后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将螃蟹画出,并将整幅画赋予情境性画上了几只蝌蚪、水草还有水面,幼儿们开始按照教师的范例作画。幼儿很快就忘记了自己观察的到的螃蟹的样子,只是不时的抬头去看教师出示的范例画,有的幼儿连螃蟹游动的方向也要和示范画的一样。 以上两个例子都是主要采用示范的方法来教授幼儿作画的,画螃蟹的例子多了一项画前的欣赏可是最后还是难以摆脱示范方法。幼儿园美术教育教学方法 一,依旧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3、幼儿园美术作品的评价缺乏多元性 幼儿园的美术作品在评价上还是以幼儿画的像不像,整体构图是否合乎逻辑,用色是否符合事物的特征等来评价幼儿的作品。笔者在幼儿园观摩时看到了很多教师帮助幼儿画或者手把手教幼儿画的现象,更有甚者让班里画的好的幼儿帮助画的不好的幼儿作画,就是为了让幼儿家长看到幼儿作品时不发出牢骚不抱怨自己孩子什么都不会画。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为了让幼儿的成长档案完善,为了不被家长责备,有不少的一线幼儿教师们竟然采用这样的方式。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不良现象的出现呢? 幼儿园美术作品的评价方法单一,缺乏多元性,导致了很多恶果这也是目前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注意。正是因为幼儿园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缺乏正确的、合理的、科学的、多元的评价体系才造成了上面种种不良现象的发生,这也警示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 二、策略 针对于上述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克服上述各项问题是重中之重,针对于笔者上文列举的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解决策略。 1、多种美术形式并行 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对于幼儿园美术教育有一个客观的、科学的认识。幼儿美术教育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三个方面的内容,幼儿教师应该不断拓展自己的有关美术这门艺术的认识,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根据自身以及教育对象的特点,密切的联系实际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美术教育内容,打破传统的美术教育只是局限于纸笔绘画的局面。美术教育追求的是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追求的是幼儿从中获得乐趣,从中获得发展和进步;而不是单单看看哪个幼儿画的最像实物,哪个幼儿整体构图最好,亦或者是哪个幼儿色最准确!作为一线教师应该为幼儿创造充分体验各种的美术形式的机会,让幼儿在绘画、手工齐头并进,同时要认识到美术欣赏的重要性,作为绘画和手工的前提和基础美术欣赏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幼儿教师要兼顾幼儿美术教育三方面的内容,每个方面中都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内容组织。 2、采用多元的教育方法 幼儿园美术教育要采用多种教育方法,打破仅仅局限于示范法、范例法的局面。笔者不否认示范法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为了提高美术教育的有效性幼儿园应该采用多种教育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美术教育。幼儿园美术教育可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采取多种教育方法,例如游戏法、观察法、亲近自然法、参观法等。 (1)、示范法 幼儿教师应该不断优化示范法的实施过程,例如上文中提到的有关画螃蟹和画公鸡的两个案例,教师可以给幼儿示范作画的步骤和要点,在示范每一个要点时要反复强调"小朋友们,认真想一想还可以怎么画啊?待会我就来看看那个宝贝可以和我画的不一样呢......",改变以往的"看看谁和我画的最像"。教师做完示范后可以将自己的示范作品移走,给幼儿留下实物或者其他图片作为模型,这样可以避免幼儿只是临摹教师的作品的现象。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让幼儿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地通过感官感知事物的一种方法。在幼儿开展每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时,都可以结合观察法。例如:在画螃蟹和公鸡时,教师可以提前一周或者两周的时间将和父母一起观察螃蟹或者公鸡的任务下达下来,让幼儿在生活中先去接触并观察所要画的或者要手工制作的实物。在开展美术活动时尽可能的讲实物展示给幼儿集体观察,幼儿通过观察将实物的直观形象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印象,更利于幼儿美术活动的展开。 (3)参观法 组织幼儿对一些美术工艺品进行实地的参观对于幼儿美术活动的展开意义重大。每个地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民俗和传统文化,艺术作为其中一部分也同样有着地方特色,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作品值得幼儿参观欣赏。例如:上海地区的东方明珠这一建筑物,在进行相关的绘画活动时可以组织幼儿参观东方明珠,通过参观法来协助幼儿美术活动的展开。幼儿园还可以组织幼儿参观艺术画廊、博物馆等。 (4)游戏法 游戏法:游戏法就是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运用美术工具和材料进行美术活动。运用这种方法,幼儿学习起来毫无思想负担,能轻松自然愉快地获得知识和技能。游戏法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即运用游戏方法达到美术教学的要求,又用美术活动的成果开展游戏,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从而使幼儿提高对美术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等。 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中要有机的结合各种教学方法,只有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才能促进美术教育更好的开展。 3、构建教师幼儿共同评价的评价体系 幼儿园美术作品在评价时主要是以成人评价为主的。成人在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时主要从成人的角度去看问题,用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来评价幼儿的作品。有很多幼儿园开展完美术活动后根本就没有作品评价这一环节,只是将幼儿的作品做一个简单的展示而已,针对于这一问题笔者有以下几个建议。 (1)、不断完善幼儿教师的评价标准 让幼儿教师认识到美术作品评价的重要性。一线教师在开展完美术活动之后要组织幼儿进行作品评价与欣赏,作品评价的过程不仅是对幼儿的肯定同时通过欣赏同伴的作品让幼儿加深对美术活动的印象,提高美术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幼儿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综合评价幼儿的作品。 (2)、让幼儿参与评价 幼儿的美术作品要让幼儿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去,幼儿可以在作评价中得到发展。幼儿通过对自己的作品的介绍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让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的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出为什么选择。让幼儿积极的参与到作品评价中来。 (3)构建师幼共同评价的评价体系 教师和幼儿要建立共同评价的体系,幼儿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幼儿评价过程,不断地总结幼儿的评价特点不断地改进幼儿参与评价的不足,通过不断地评价总结构建出科学的师幼共同评价的体系。

阅读全文

与中小学教育问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