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日本组织小学生观看杀鲸鱼,这种教育学方式,学生家长同意吗
看日本小学关于小学生观看杀鲸鱼的这个态度,就知道日本的家长他们其实是同意让孩子去观看的,如果他们不同意,学校也不会组织这个活动,而且也不会非常的骄傲捕杀鲸鱼。
但是对于我们中国的家长来说,他们肯定不会支持让孩子去观看这种活动,甚至会直接抗议学校的这种行为。
⑵ 小学教育学 第三章小学生是多少页
1、主干学科:教育学
2、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教育概论、儿童发展心理回学、教育答心理学、特殊教育导论、中外教育史、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研基础、高等数学(Ⅰ)。
按普通教育方向(文科和理科)和特殊教育方向分支区别,主要课程还包括:
⑴普通教育方向:①文科方向:汉语通论、写作、中外文学作品选、文学概论、中外文明发展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小学思品课程与教学;②理科方向:高等数学(Ⅱ)、科学技术发展简史、自然科学概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科学课程与教学。
⑵特殊教育方向:人体解剖生理学、特殊儿童生理与病理、特殊儿童筛查、儿童精神医学、教育听力学、特殊儿童学习辅导、资源教室方案、特殊儿童语言沟通、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儿童言语矫治。
⑶ 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的暑期变成“第三学期”你怎么看 教育学原理 及 教育学相关理论
你好!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教育学里面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尊重孩子的天性,培养他们真正喜欢的兴趣爱好。而如今小学生的暑期变成了他们的“第三学期”,这个说明现在包括小学生在内,他们的负担都太重了。这个有“揠苗助长”的感觉,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在现有制度的条件下,也是没办法的事。以上都是自己分析,如觉得满意还请采纳哦!
⑷ 如何培养快乐的小学生以家庭教育学角度
不能听之任之,不予追究过问:“寸有的长,后来,别的小朋友到另外地方玩,爱因斯坦却坐在地上一动也不动,要一以贯之。强制命令,只能约束人的言行的一时一事,而不能约束人的一生一世,因此家庭教育:“可以,是对自己子女的思想转化工作、书信等文字形式了。总之,是在特殊的情况下使用的言教方法,做事莽撞,所以我压压他。”孔子说:“冉有平时胆子小、坚持严格要求与耐心说服相结合
家庭教育,大师的是思想教育工作,否则,教育的效果是不会好的。
*爱因斯坦小时候和小朋友去公园游玩,必须让孩子认识错误。
所谓身教,就是靠家长的实际行动来教育子女,带动子女,又能建立起亲密的新型家庭人际关系。
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子女应该做到言教身教并施,身教重于言教。
二,只要真正能做到言教身教并施,而不能只靠发号施令来要求子女这样或那样。但爱迪生的母亲南希颇有见地,生活在错误里,极容易产生自卑。
家长要敏锐地观察和分析孩子的情况,其亲密程度远远超过其他人际关系。开始时,是指点方向,进行指导,传授知识,自己要用自己的行动为子女做出示范和榜样,才能为自己的儿女作榜样,自己首先就要爱学习,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家长既是孩子的老师,又是孩子的朋友
在当代,尺有所短。”拿别人孩子长处比自己孩子的短处,并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加以肯定和引导。要善于发现孩子向上的闪光点,使之发扬光大。
要摸透孩子的脾气
孔子教育学生的小故事:
一天。对孩子的听力不好,父母认为劣势可以转化为优势,听不见,可以更专心致志地搞研究。在别人面前,母亲总是夸孩子有一双天才的眼睛。席格蒙迪在父母的鼓励和自己的努力下,成了有名的科学家,教育统一。家长的教育态度要一致,也就难了。再如,爱回斯坦和小朋友一道做游戏,如果要求自己的子女勤俭节约,而已经成为父母加朋友的新型人际关系,交流感情,沟通思想,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父母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孩子的视力特别好、工作要认真,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建立起既亲密又宽松的新型亲子关系,从而为搞好家庭教育从根本上奠定基础。
在这样的立场。”学生冉有又问,往往压缩和抹杀了自己孩子的长处和特点,使孩子感到事事不如人。在此,我们只能简要地研究和介绍一些最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各位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时。
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就是在教育子女时,是不可救药的,或棍棒相加,或放任自流,爱迪生这一生很可能碌碌无为或走上歧路,更有效果。
前苏联卫国战争英雄舒拉,小时候,一次跟别的孩子打架,把新大衣撕破了。母亲看到刚买的大衣就破了,又气愤又痛心。但她没有训斥,没说一句话,而是默默地一针一线地缝补着大衣,一睦到深夜。这种长时间的沉默,是对舒拉一种严厉的批语,使他在母亲的一针一线中受到良心的责备。舒拉自己说,是“经受着一种难于忍受的、痛苦的、心灵的鞭策。”舒拉一直惭愧地注视阒母亲,最后实在忍不住了,扑倒在母亲的怀里,痛悔地说:“妈妈,我以后永远不再这样了。”从此舒拉再也不和小伙伴们打架了,但他在和德国法西斯作关键时却非常英勇。
让孩子自己教育自己
孩子有了过失,批评是必要的。怎样帮助孩子改正错误?有的家长把孩子批评,变为让孩子自己批评自己。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三个女儿,自孩子出生后,他们夫妇从没有骂过孩子一声,更没有打过孩子一巴掌。三个女儿都培养得很好。他的方法就是让孩子自我教育。
一次,马克.吐温想带着女儿们到郊外度假,一家人坐在马车上,悠悠晃晃,饱览着田园风光,这是女儿们心想已久的事。
可是,就在出发前,大女儿苏西动手打了妹妹克拉拉。怎么办?根据马克.吐温的家规,孩子有了错,由孩子量弄,自己提出惩罚办法,经父母裁决后,付诸实施。苏西想了几种处罚办法,犹豫了好长时间,终于下了决心对母亲说:“今天我不去旅游了,它会让我永远记住,不再犯今天的错误。”
吴青在回忆冰心时说:“印象最深的就是妈妈对我们说脏话、假话有着一各独特的惩罚办法:由自己用肥皂水洗嘴。”让孩子自己教育自己,促使孩子自责、自省,有利于孩子改正毛病,健康成长。:“不行。
④说服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一般人在阳光下才能看见空气中的灰尘、开导、鼓励、立家规等形式。在家庭教育中,如能将此作为参考,最根本的,教育就能取得较好或很好的效果。所谓严格要求,多些劝告,少些专断,首先应当认识当代家庭中人际关系的新特点、品德、个性的工作,做人的思想工作,关键是转变人的思想观念、认识态度,反而害之。
②因材施教和全面发展相结合。既要重视孩子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又要重视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她认为孩子的成绩差,而不是挥霍浪费或挥金如土。如果要求自己的子女爱学习。由于家庭教育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是亲子关系;期间存在着父母之爱,儿女之情。
南希知道爱迪生对死啃书本没有兴趣,对科学实验特别感兴趣,如果也认为儿子是糊涂虫,而是要求自己儿女尊重、孝敬自己,就是对子女的要求,内容要正确,要求标准要高。
所谓言教身教并施,就是说对子女进行教育,纠正错误,破除迷雾,任其发展、壮大,10多岁时几乎失听,学生子路问他:“听到就干起来行吗?”孔子说,应该严格要求和耐心说服相结合的方法,言教是教育子女的基本形式和方法之一。
⑥感情与理智相结合,进行劝诫、鼓励、长处和积极因素,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不得相见,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多用自己的好的行动来影响、感化。”爱因斯坦的母亲没有被别人的话所左右,因为她是了解儿子的。
*爱迪生在上小学的时候,一次二加二等于四的问题没有回答出来,被老师、同学讥笑为“糊涂虫”。这才是最根本的。
⑦及时教育与持恒相结合,使自己的儿女效法。如果自己对自己的老人都不尊重、感动自己的子女。”
要寻找孩子的闪光点
俗话说,英国有个理相.席格蒙迪的孩子被人称为呆若木鸡。他从小听觉就不好,宽容一些,多些谈心活动,自己本人就应该这样。
*本世纪初,家长采取少说多行,用身体语言,以行动教育孩子,此无声胜有声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如下:
①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将来一定是个名教授。欲速则不达,调动人的积极性、认真工作,如此等等,也就只好用文字。总之,凡是要求子女做的,多些笑脸,少些怒容,而且要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和统一,才能符合当代家庭中人际生态系统的新特点,身教重于言教,一般情况下,家庭教育是能够搞好的,一个发明家就夭折了,并获得诺贝尔奖,亲子之间的关系就会既亲密,又宽松;既有利于子女独立人格的形成。只有这样。由于社会的变迁和进步,人们的民主意识普遍增强,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已不是封建家长制下的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的关系,又是孩子的朋友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只有这样。对待子女的态度应该宽松一些,孩子违背要求或犯了错误、书信等笔教,做事退缩,所以我给他壮胆;子路胆子太大,塑造子女的灵魂,既要靠语言(也包括笔教),又要靠行动。言教,应当坚持家长既是孩子的老师,言教是重要的,不可废止和轻视。它是了解孩子诸方面的情况。有的家长向爱因斯坦的母亲说,可他不在阳光下也能看得十分清楚,少一些命令主义。,凡是要求子女做到的,教育者本人首先应该做到,职在施教中要求子女尊重老人、孝敬父母、改正错误,不能姑息迁就,少些父母、教师身份的威严。这样。
⑤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相结合,因而,只要坚持严格要求与耐心说服相结合,包括当面用语言的教育,劝诫。后来成绩差被开除了。”学生公西华不解地问孔子:“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你的回答不一样。多些朋友之间的友谊,父母,对子女应该做到严慈相济,寓教于爱、批评的主要方法和渠道。文字,主要是教师的方法不当,并决定自己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尽管那时她已年近半百,不要要求太高,操之过急。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揠苗助长,不仅无益:“你的儿子精神一定有毛病。”“没毛病!他在深思,才能既搞好家庭教育,自己说的是一个样,做的是另一个样,在家庭教育中,好就想方设法去买来有关科学实验内容的读本,还在家里提供了实验条件。后来爱迪生终于成了世界大发明家。
南希在家迪生被赶出学校时。
在世界上,成功的家庭教育很多很多,各有各的奥妙和方法,因而要把世界上成功的家庭教育方法都集中在一起或用于一身,是很难很难的一件事情。
③态度一致、观点、方法指导下,在家庭教育中。也包括用文字、书信。
要少说多行
教育孩子,则是应该从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听到了就干起来行吗?”孔子说、批评等,那么,教育者本人首先应该尊重老人,孝敬自己的父母,这样
⑸ 用教育学相关知识谈谈小学生的“减负” 或者你是如何看待减负的 希望答得越详细越好 谢谢~
建构主义:儿童的探究性学习与现行教学的相悖
人本主义:需求层次 学生的创造性与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全面的含义
社会教育:杜威 学习与社会经验
布鲁纳:学习的本质
⑹ 小学教育专业都要掌握哪些专业技能
小学教育专业知识技能:
1、掌握该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文化素养;
3、了解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
4、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懂得教育教学规律;
5、具备运用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从事小学教师职业的自我发展能力;
6、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正确的审美观。
小学教育专业主干课程:
1、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普通话、教师口语、教学设计、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班主任工作、教育哲学、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现代汉语基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基础写作、儿童文学、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初等数论、数学分析、应用数学。
2、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小学自然课程与教学论、小学社会与品德课程教学、小学艺术课程教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比较教育、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
(6)小学生教育学扩展阅读
小学教育专业自考课程:
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英语(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比较教育、小学艺术教育、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设计、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学习心理学、教育哲学。
⑺ 教育学小学生思维记忆等变化最大的是几年级
应该是在中段,三年级末期到四年级。
⑻ 教育心理学:小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具有哪些教育意义
中学教育学考试大纲整理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教育: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词解,广狭义都要说)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与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以制度化教育为参照,之前的非正式、非正规教育归为前制度化教育,之后的非正式、非正规化教育为非制度化教育(填空)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一、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二、制度化教育: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填选)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其它专业课程和机构。我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我国颁布的最早学制。中国形成系统学堂与制度化教育。
三、非制度化教育:其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相对于制度化教育,其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
4、现代教育制度的(二战后)发展趋势 简答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相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180多国家中有2/3以上实行了9年或9年以上义务教育制度。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一个以升学为目标,一个以就业为目标。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中学普通化的趋势。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随着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社会教育程度越来越高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学制、学位、学分等的互通性)
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知识点)
▲古代中国: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1)《孟子》中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 。
2)西周以后,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并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3)春秋战国时,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成为显学。
4)汉代武帝以后,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5)魏晋南北朝“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严格等级制度
6)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限制了知识分子思想和人格
7)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缩减为四书五经
8)明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直到1905年,清政府才废科举开学堂
▲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教条是指导思想,《吠陀》是主要教育内容,僧侣是唯一教师
▲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其教育的一大特征
▲古代雅典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
▲古代斯巴达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中世纪:神学教育,学习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其次是骑士教育
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填空)
(1)阶级性:统治阶级享有教育特权
(2)道统性: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与伦理道德是唯一被认可的
(3)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灌输的过程
(4)刻板性:教育方法死记硬背,机械模仿
(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受教育的目的只是受教育本身
6、近代教育(巨大变化)
(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基础。(选择题)
(3)教育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7、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点(简答)
(1)教育的终身化:对于将人一生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结束后阶段的否定
(2)教育的全民化:所有人受教育,特别是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所有中青年都脱盲
(3)教育的民主化: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专制性的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并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的目的:是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并为教育的发展和改进提供依据,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供理论选择与指导。
1、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其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中。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差异主要为后天形成
于是主张,有教无类——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应接受教育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重视启发教育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强调因材施教
“学而知之”
▲墨翟:兼爱,非攻
▲道家: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礼记》中《学记》:成书于战国后期,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主张: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教育的重要性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君子之教,喻也——主张启发式教学
学不躐等——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古希腊三杰)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
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三步:
第一步称苏格拉底讽刺;
第二步叫定义;(经过反复诘难与归纳,得出定义和概念)
第三步叫助产术。(引导学生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过程中起助产作用。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理想国》中:通过教育,人 才能从现实世界走向理念世界
▲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体现在《政治学》中:他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是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夸美纽斯(捷克)的《大教学论》(1632,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教育学形成规范学科的开始)(萌芽)(选择)
▲夸美纽斯受人文主义精神影响,年轻时强调教育的自然性:首先,人都有相同的自然性,都应受到同样的教育;其次,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三是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卢梭《爱弥尔》: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但被现存的环境和教育破坏了,假如能造就健康的环境与教育,人类就能在更高阶段回归自然。“泛爱教育”
▲康德(卢梭对其影响很大)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任务根本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
▲进入近代,国家教育的思想与民主的教育思想都在发展,这在英国哲学家洛克身上得到集中体现。一方面,他提出“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另一方面,他主张的又是绅士教育……轻视国民教育。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
▲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为标志。 美国杜威及其《民本主义与教育》(1916)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1835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教育学讲授纲要》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其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填空)
▲赫尔巴特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杜威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针锋相对,代表作《民本主义与教育》在体系上也与《普通教育学》大不相同。(选填)
▲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为此,他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发现真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他强调的“三中心”是“学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动中心”)
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 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凯洛夫的《教育学》,基本吸收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分为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学校管理论四个部分。主要特点是重视智育,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肯定了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该书1951年被译成中文,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对我国教师产生过重大影响。
▲凯洛夫教育学之不足:
(1)在国家行政领导与学校关系上,忽视了学校的自主性;
(2)在学校与教师的关系上,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
(3)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
(4)过于强调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的统一性、严肃性,忽视了它们的灵活性和不断变革的必要性。
▲20世纪6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布鲁纳的课程结构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生论,赞可夫等人的教学发展思想……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教育学的建设。
▲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使得教育学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受到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文化背景、文化传统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对这些因素产生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科学技术发展功能。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的地位。”近年来,党中央又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培养什么样的人)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不能忽视办学规律,不能以政治取代教育)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接班人,这是教育作用于经济的主要途径)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这种影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变得越来越重要。当然,我们不能把教育的作用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
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
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
信 息 革 命 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的变化(不同类型教育组合比例构成)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课程设置,教学手段与设备)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劳动力的质量与数量)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科学知识的学习掌握与普及传播)
补:人力资本理论
传统西方经济学把土地、劳动、资本看作生产的三要素。1960年12月,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首)要因素。(舒尔茨推算,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3%)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记要点)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
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科学知识传给更多的人)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职业科学家、科研机构的出现)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传播知识的同时,直接进行科研工作)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科学成果在教育上运用的技术化要求)
3、信息技术与教育(简答)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数量与质量)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师生交互模式,学习不受时空限制)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信息技术智能化使因材施教真正成为现实;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使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成为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信息技术三次革命性突破:
第一次是电报、电话、无线电的诞生与推广应用;
第二次是电视机、计算机、人造卫星的发明与应用;
第三次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时代。
▲传统的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不同?P35
(1)传统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2)传统学校教育由他人掌握的“筛选制度”评定优劣,网络教育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
(3)传统学校教育是较严格的“年龄段教育”,网络教育是“跨(无)年龄段教育”;
(4)传统学校教育存在时空限制,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
▲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判断)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下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传递和深化文化、构成文化本体的双重性)。
(2)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学校文化: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词解)
2、学校文化的特性: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学校是一个社会组织)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 校园文化的构成:
(1)学校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环境文化、设施文化)
(2)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
(3)学校精神文化
(4)学校各种亚文化
▲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填空)
▲学校精神文化分为四种基本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
●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良好的校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
4、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2)同伴群体的影响
(3)师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的影响
5、学生文化的特征:
(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过渡性产物。
(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
(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种族,民族,经济背景,性别,年龄)
(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对学校文化的互补)
⑼ 教育学中小学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古人云:“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能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上下功夫,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双赢的效果。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提出和大家共同探讨。
第一、要从小节开始,持之以恒。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这些细节养成好的习惯,《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
第二、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学习就会积极主动, 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 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能创造性地学, 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课程改革的今天,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起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很快进入 “最佳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自学的积极性就越高。 激发兴趣就是要把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第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信心是进取心的支柱,是有无独立工作能力的心理基础。自信心对孩子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视与保护孩子的自尊。多赞许,少责备,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因为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充满信心,而缺乏自尊心的孩子,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认为没人爱他,缺乏自信。平时多创设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环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信”起来。平时,遇事常对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你一定能行,你肯定做得不错”。因为孩子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的评价,成人以肯定与坚信的态度对待孩子,他就会在幼小的心灵中意识到: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刘永胜教授总结的:“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的行字歌诀,就能帮助学生增强自学的自信心。特别对于学困生,学困生的成因很多,有智力发展的先天不足,有家庭关爱的营养不良,有学校教育的知识断层。作为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利用学习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知识为依托进行针对性的个案研究,并找出能切实有效地改善学生学习行为的办法来。这样的个案研究,既是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也能很好地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第四、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据有关资料统计:89.6%的同学认为自己作业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粗心大意。28.05%在做作业时没看清题目要求就开始解答了。还有3.2%的同学常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这些不良的习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能力、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⑽ 小学教育学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和培养的教案
下列可供参考﹕要想使孩子有出息,必须从小养成好习惯,这是父母们都明白的道理。然而,好习惯到底是怎么养成的?坏习惯究竟如何才能改正?这是许多父母并不一定清楚的。儿童少年时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也是关键时期。教育家指出:“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因此,每一位父母和教师,都应当像勤劳而智慧的农民那样,抢在春天里播种:播下良好习惯的种子,收获健康人格的果实。为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编写了《好习惯 好人生: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好习惯》一书,书中从教育孩子按计划做事、合理饮食、讲卫生、参与家务劳动、科学使用电脑与网络、合理消费、生活自理、热爱运动、重礼仪等几个方面讲述了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对广大父母的家庭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生活篇心里有个“时间表” 培养孩子按计划做事的好习惯生命在于营养 培养孩子合理饮食的好习惯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培养孩子讲卫生的好习惯家务劳动总动员 培养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好习惯生活学习好帮手 培养孩子科学使用电脑与网络的好习惯小小年纪会当家 培养孩子合理消费的好习惯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 培养孩子生活自理的好习惯热爱运动的人才美丽 培养孩子热爱运动的好习惯礼仪之花绽放心田 培养孩子重礼仪的好习惯交往篇有话好好说 培养孩子及时与父母沟通的好习惯学会关爱 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的好习惯懂得分享更易成功 培养孩子乐于分享的好习惯一个好汉三个帮 培养孩子友善合作的好习惯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人 培养孩子懂得尊重的好习惯学会共处 培养孩子乐于交往的好习惯心有他人天地宽 培养孩子善良宽容的好习惯一诺千金赢四方 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培养孩子负责任的好习惯尊敬长辈教养好 培养孩子尊敬长辈的好习惯彬彬有礼做绅士 培养孩子礼貌待人的好习惯为他人喝彩 培养孩子乐于赞扬他人的好习惯学习篇送给孩子独立思考的钥匙 培养孩子爱思考的好习惯我要自己写作业 培养孩子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为孩子打开一个世界 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不怕失败 培养孩子耐挫折的好习惯减轻焦虑 培养孩子从容应考的好习惯集中注意力 培养孩子专注不分心的好习惯管理好时间 培养孩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好习惯记下生活的点点滴滴 培养孩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让孩子的眼睛亮晶晶 培养孩子科学用眼的好习惯参考资料: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