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充分利用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起重视。当然,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引起重视,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与认识的层面,而应该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为德育工作提供保障。班会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场所,因此班主任老师要利用好班会时间,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那么班主任老师应该怎样才能充分的利用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
班主任想要利用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想要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本人认为班主任老师首先应该对整个学期的班会时间进行设计。很多班主任都认为,班会是处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班会上集中时间对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批评,实际上教师如果能够转变思维,不仅能够使学生出现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还能够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例如教师在学期之始,可以对本学期每周班会的主题进行规划,第一周可以对学生进行以“亲情”为主题的班会,第二周可以对学生进行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这样通过班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熏陶较之于班主任在班会上对学生进行批评,更能够使学生改正错误。因此,班主任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班会时间。
二、班主任要以自身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
德育在于熏陶学生的思想情感,只有学生的思想情感及言行举止向好的方面发生转变,才真正达到了德育的目的。在实际的教学中,班主任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有特点的途径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然而班主任老师以自身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学生,无疑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班主任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负责,同时还要对学生的生活等多个方面引起重视,以便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好的集中到学习中来。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也使得班主任较之于其他任课教师,对学生能够产生更大的影响,不管处于哪一阶段的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班主任老师的行为举止直接影响到学生。如果班主任老师言行得体,举止大方,无形中就达到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使学生的行为举止也更加得体。为了通过班主任自身更好的影响学生,需要班主任老师注重提升自身的修养,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为学生做好表率。
三、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班主任既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的重任,同时也是学生的任课教师,因此,班主任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还要对课堂教学引起重视,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管班主任老师讲授哪一门学科,都能够通过学科教学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目的,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班主任老师该如何通过知识点的讲解,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目的呢?本人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将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的过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能够使学生在收获知识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感悟,进而使学生的思想境界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除了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渗透,发挥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独立性外,也是有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班主任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为学生留出更多进行独立思考的空间,使学生通过个人的努力去获取知识,在学生通过个人努力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也会有更多的感悟,进而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班主任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有很多种,除了班主任提高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意识,班主任还要鼓励其他任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进而能够收到更好的德育效果。
四、注重个别特殊学生的德育教育
班主任对全体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不能忽视对个别特殊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实际的班级工作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班级基本上都有几个思想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或者是厌学,或者是不遵守课堂纪律等,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成长,需要班主任老师能够注重对个别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班主任老师在对个别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方法与技巧,例如:教师在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过程中,不能直接就对学生进行批评,在指出学生存在问题的同时,要给学生以信任与鼓励,相信学生能够纠正错误。作为一名现代教学中的班主任,一定要能够通过对个别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达到有效提升班级整体德育情况的目的,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思想情操的提升。
五、注重情感的投入
班主任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是否投入真情实感,直接影响到德育效果。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投入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学生的内心受到感触,进而收到更好的德育效果。当然,不管班主任老师在对单个
❷ 弟子规德育故事
明严凤,性孝友,事兄如父。致仕归,兄老而贫,迎养于家。凡宴客,必兄递杯,自执箸(zhù)从。一日进箸(zhù)稍迟,兄怒,批其颊,欣然受之,终席尽欢,既醉,送兄归卧。日未明,已候榻前,问昨饮畅否,卧安否。兄寻卒,哭葬尽礼。
先生悌德素著。里中施佐、施佑兄弟争产,先生谓佑曰,吾兄懦(nuò),吾恒忧之,使得如若兄之强力,能夺吾田,吾复何忧。因挥涕不已。佑因此悟,佐亦慰解,乃各以田相让,友爱终身。其笃爱之感人如此。
【白话解释】
明朝时候有个严凤,天性非常的孝友,服事他的哥哥,像服事他的父亲一般。后来严凤做官告老回来,这时候,他的哥哥年纪已经老了,家里又很穷苦,严凤就把他迎养到家里。每逢请客的时候,必定叫他的哥哥一起上座饮酒,自己拿了筷子跟在哥哥的后面。有一天,严凤把筷子送上去迟了一些,他的哥哥生了气,就打他了一个耳光。严凤欣然的顺受,仍旧在这个酒席上尽了欢才散。他的哥哥醉了,严凤就亲自送哥哥去睡了。第二天,天还没有亮,已经在哥哥的卧榻前面等候了。并且问他昨天的酒,喝得畅快不畅快,睡得好不好。过了不多时候,他的哥哥死了,严凤痛哭安葬,都很尽了礼的。
先生一向怀有悌德。里中施佐施佑两兄弟争家产,先生对施佑说:“我的哥哥很软弱,我一向很担心他。假如他有您哥哥的强力,和我争田,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会和他计较呢?”边说边擦泪,施佑明白自己错了,不再争产,他哥哥也被感动,也不再争了,兄弟和好如初。先生的悌德感人至此!
❸ 浅谈怎样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是维系国家、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力量,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任何个人与社会都不能忽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国民道德素质滑坡的现象却越来越明显,并且道德失范的情况正逐渐由成年人向低龄人蔓延,长此以往必将造成国民素质的整体下降,使社会道德面临严重冲击。因此,德育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在小学教育阶段重视德育教育,让孩子在成长发育的黄金时期烙印社会道德力量,帮助他们形成最基本的善恶、美丑判断标准,最终提高其理性认知与整体素养。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原则
小学德育教育与中高等教育阶段的德育教育不同,它更倾向于引导学生对善恶美丑的表层判断,而非对社会现象的深层次理性思考,可以说它是一种感性的思想导向。因此,要在小学教育阶段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我们也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规律方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从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
小学生在思想上、心智上发育并不成熟,其知识面有限并且对事物的判断大都以自我感受为中心,以感性思想引导个体行为,其对世界的认知是通过在生活中所面对和经历的人与事物而行成的,对善恶的判断无关其道德,而仅仅只是儿童心理认知的基本外在表现之一。知识的传授可以通过理论学习而获得,但道德品质的学习却离不开社会生活的规范,真正的德育教育必须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因而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必须源于其生活。以社会生活为出发点所构建的德育教育课堂,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知识回归实践本质的新课程改革的必要要求。
2.坚持社会、家庭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德育教育并不能一蹴而就,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伴随个人经历的过程,坚持单方面或者短时间的德育教育,并不能真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用。在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其精神世界影响最大的是家庭和学校,而随着儿童逐步踏入社会,社会因素对其价值观的影响也逐步提升。父母家人的人格因素、职业因素、家庭关系因素,学校教师的人格魅力、言传身教、学生间的关系,受社会大思潮侵袭等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德育教育必须坚持学校、社会、家庭各方协调一致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3.坚持开放式教育模式
德育教育不是一层不变的,它应该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保持步调一致,教师不能仅仅只是教会学生怎样去判断事物的对错善恶,还需要使学生懂得去思考,根据现象去将自己置身于情境之中亲身体会,而不是以旁观者去观察,类似于“你在面对这个情景时会如何做?”的教学形式应当成为小学德育教育的主流。因此,小学德育教育必须坚持开放式的教育教学模式,无论是知识传授形式还是评价体系,都应当通过学生的“参与”与“实践”来作为教学的基石和标准。
二、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对小学生开德育教育我们可以考虑从理论知识教育、班集体教育、德育氛围创建这三个层面上来组织,以全方位地促进的德育思想对学生的浸染。
首先,要结合课堂教学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理论渗透。(1)结合思想品德教育教材以及社会热门实例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用文字来烙印道德标语。课堂教学是德育教育最主要的阵地,教师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充实理论教育,并开展有关行为习惯、思想品质的讨论活动;(2)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学生生活,通过社会实例,并结合自身进行比较,在讨论与自我教育中了解其他学生的想法,是否做得比比人好,在比较中发掘德育潜能,逐步产生自我道德意识;(3)转换评价形式与标准,做到自我评价与外物评价相结合。教师要教学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自省),因而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做的好的言行举止,积极赞美诚实、好问、友爱、助人、文明、礼貌、守纪、爱惜公物等的道德习惯,以此来引导学生获得心理体验并调整自己的道德行为。
其次,要通过班集体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引导。班集体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影响十分巨大,教师应抓住班集体建设这个关键点来实施德育教育。(1)通过班级文化建设,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班集体荣誉感能够使学生形成合力,激励全班学生向目标奋进,教师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参与班集体活动,为学生设立奋斗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的班集体荣誉感;(2)通过班委干部和少先队组织对学生开展而对于教育。
最后,创建德育教育氛围,帮助学生适应德育教育思想。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时,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就需要改善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平等、互信、包容的师生互动关系。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做出符合社会文明风范的行为。另外,教师要充分与学生家庭沟通,通过教育期待来表达对学生的关心,使师生在情感上保持一致,为德育教育创建有利的氛围。
三、小结
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培养良好的品德习惯,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现是任重而道远的,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对小学生做深入、细致且耐心的工作。德育教育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教给学生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方法,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为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从培养学生道德入手,无私地奉献爱心,组织好各项活动和交往,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活动之中,从小处着手,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学生的一日活动之中,一定能将今天的小学生培养成为明天跨世纪的建设者。
❹ 小学生德育教育都有哪些内容
小学生德育教育有:
1、民族精神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养和发扬团结、回爱和平、勤劳勇敢、答不断自我完善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教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与革命传统和创新精神教育。
2、理想信念教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政治基础知识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知识初等教育。职业理想教育立足于定位和奉献社会。
3、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社会和家庭美德。以诚信和专业精神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交际礼仪和专业礼仪的教育和培训。珍惜生命,远离毒品,保护环境的教育。
4、遵纪守法教育:法律基础知识教育、职业学科和岗位标准化教育。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的教育。
5、心理健康教育:具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和帮助等基本知识。中等职业学校除应具备上述一系列教育内容外,还应随着经济政治形势的发展,开展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教育。
❺ 小学生德育教育都有哪些内容啊
1、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尊敬国旗、国徽,认识祖国版图,会唱国歌;初步了解家乡的物产、名胜古迹、著名人物,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2、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现在正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学生懂得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
3、热爱人民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我国劳动人民在旧社会受剥削、受压迫,新社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各族人民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
4、热爱集体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要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培养集体意识和为集体服务的能力;服从集体决定、遵守纪律、努力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珍惜集体荣誉,为集体争光;在集体中团结、谦让、互助、合作,关心他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习做集体的小主人。
5、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
教育学生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祖国建设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幸福生活靠劳动创造;要热爱劳动,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学习老一辈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初步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6、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初步懂得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离不开文化科学知识,从小把自己的学习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想联系起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7、教育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他人,对人热情有礼貌,说话文明,会用礼貌用语,不打架,不骂人;初步掌握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礼节;遵守学校纪律和公共秩序;讲究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爱护公用设施、文物古迹,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
8、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
教育学生懂得在集体中要平等待人,有事和大家商量,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在少先队组织里学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行使少先队员的权力,学习过民主生活。
9、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
教育学生要诚实、正直、谦虚、宽厚、有同情心、活泼、开朗、勇敢、坚强、有毅力、不怕困难、不任性、惜时守信、认真负责、自尊自爱、积极进取。
10、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引导学生学习怎样正确看待周围常见的事物;初步学习全面地发展地看待问题的方法。
❻ 小学生如何践行弟子规
小学学习践行弟子规活动实施方案
从上学期开始,“弟子规”就成为了我校的德育校本课程,为进一步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我校学生文明、尊师、孝敬、守纪等的良好习惯,小学践行弟子规 ,争做文明人需要具体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学习力行《弟子规》活动落脚于“读书、学礼”的落实上。诵读《弟子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通过开展学礼、知礼、懂礼的教育,力行《弟子规》,提高师生内涵素养和外在修养,内外兼修整体提升师生整体素质。全面推动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把学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学校。
二、总体目标
1、通过学习、践行《弟子规》达到全体学生能背诵弟子规,用《弟子规》的要求来规范自已的言行,践行弟子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道德情操。
2、探索培养学习良好行为习惯和良好品德的新路子。
3、探索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途径,传统文化如何促进现代学生的成长。
三、学习践行原则要求
1、以读促背,以读为主;以背为主,理解为助。
2、学习与践行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练习结合;学校与家庭结合。
3、以多层面、多形式的活动为载体,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以活动促学习,以活动促行为。
四、、主要措施:
1、成立践行弟子规领导小组,加强对践行弟子规这项工作的指导。
2、以弟子规文化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形成学习、践行弟子规的浓厚氛围。利用校内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班级黑板报、标语等宣传载体,营造浓郁的校园教育人氛围,宣讲《弟子规》。使学生置身于此,无时不刻都能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感染。
3、开发弟子规校本课程,弟子规进入课堂,保证学习时间。
4、加强教师的培养,以使教师能胜任弟子规教学。
5、开展以《弟子规》为主题的各种活动,以活动促进学习。
6、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家校联动,提高学习、践行的效果。
五、具体要求
(一)教师方面
1、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学习、宣传、贯彻和落实《弟子规》。
2、全体教职员工利用专门或课余时间观看《弟子规》光盘,阅读蔡礼旭的《细读弟子规》从思想深处领会《弟子规》精髓。
3、通过各门学科,尤其是品德学科,将学习力行《弟子规》渗透在教学活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4、健全校园文化,将有关《弟子规》的宣传材料上墙,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工会、教导处联合适时举行教工活动,如书法、演讲比赛等,汇报《弟子规》学习成果。
5、制定《教师规范》,全校教师并努力践行,打造完美的教师形象。全体教职员工待人接物要使用文明用语,讲求文明礼貌。教师要体现文明教态,将《弟子规》学习成果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和言行举止之中。
6、践行是教育的目的,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指导、促进、激励、监督学生在家庭、学校生活中力行文句,使思想、言语、行为达到要求。落实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爱护公物、珍惜粮食,养成鞠躬问好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7、全体教师开展课前与学生分享一句《弟子规》活动。
10、以《弟子规》内容布置教室、走廊、通道,营造良好学习《弟子规》的氛围。
(二)学生方面
以《弟子规》为主要学习内容,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相结合,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学校统一布置教室、校园营造和谐文明的文化气息,创建和谐校园。通过主题班会、升旗等活动,大力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从师生互相敬礼、鞠躬开始,形成良好的道德礼仪习惯。
1、全体学生理解性背诵《弟子规》,争取在语文教师的指导讲解下,保证全校学生能够完全背诵。
2、召开主题班会:第1次班会:如何尽孝;第2次班会:文明礼貌伴我行;第3次班会:我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小学生;第4次班会:良好的道德规范伴你一生幸福;第5次班会:我为社会做点啥?
3、全体学生学唱《跪羊图》《感恩歌》等“弟子规”系列歌曲。(音乐教师负责)
4、结合《弟子规》,全体学生学习并努力践行。教导处、大队部联合组织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感恩父母征文比赛等活动。
5、开展诵读《弟子规》活动:早上5分钟,以力行为内容。
8、开展以《弟子规》为内容的书法、手抄报赛,优秀作品在宣传栏内展出。
(三)家长方面
1、建立家长学校制度,家长学校负责培训各班家长委员会成员。
2、倡导全体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弟子规》,为孩子树立榜样。
3、倡导家长撰写学习体会、以及践行《弟子规》的故事,通过校宣传栏进行宣传。
(四)总结
天天诵读,日日提高,在全体教师会和学生班会时间推广经验;对学习、力行《弟子规》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家庭和个人给予表彰。
❼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思想道德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振兴的千秋大业,一个人道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小学阶段,思想道德教育是人由自然向社会过渡的主要时期,是学习掌握社会规范的基本阶段,在整个德育过程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影响。在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一个社会上,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种无形的东西在约束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它是什么?它就是道德。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而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是具有道德高尚的知识者。毛泽东曾说:“青少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可见对未成年人培养教育,事关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目前教育改革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小学生是基础的基础,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求知精神等方面的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一定要跟上新的教育改革步伐。思想落后则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所以作为教育者必须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了进一步搞好新时期的品德教育,教师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到“打铁还要本身硬”,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式,我们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教师本人品格的高尚有利于对学生言传身教。 学生纯洁得犹如一张白纸、好奇心强,极具模仿力,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神圣的,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模仿力极强而判断力不强的小学生产生极大影响。小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处在初级阶段,对教师的优点或缺点,都会机械的去模仿,所以教师平时面对学生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具体做法是:1、作为教师有时可能忽略一些细节,但对与学生来说,你的一举一动都会是学生的模仿对象,可能是你的每一个眼色,每一句话上,甚至可能连你怎样工作,怎样和同事说话,对待学生的态度——所有的一切,只要学生在身边,他们都会注意的到,这也就要求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以身作则”。2、在树立榜样人物时,要结合他们的实际,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他们的热情,并引导学生把榜样同自己日常生活的小事结合起来,在行动上加以落实。3、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时刻以优秀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做到爱岗、敬业、勤业和品德高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教师自身的表率让学生受到教育,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自觉树立起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品格观念。 二、教师对学生投入“真爱”,有利于学生“心灵”沟通 品德教育要“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必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关键在于投入“真爱”。只有爱心打动学生,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关注学生。多观察、多发现其特点,诸如好玩、好动、好奇心、喜欢成功、喜欢表扬和自我表现,部分学生具有自卑封闭性格和逆反心理等等。师生关系融洽,与学生交知心朋友是成功教育的基础。教育工作是“良心事业”,只有教师动真情,学生才能动真格;如:平时很怕读书的小东,在一次读书朗读会上,经不住好友的怂恿,走上讲台,小声而又慢地读完一首古诗,不知道是谁带头鼓掌,顿时教室想起了热烈的掌声。就是这次掌声,给予小东无穷的鼓励,他不再害羞,从此,他大胆读书了,勤于举手回答问题了……因此,只有全面贯彻地深入了解学生心灵,才能做到全面调查,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一切。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抓住学生的思想倾向,分辨出外因或内因,针对原因对症下药,做到方法正确,措施得当,讲究实效,如此才能效果显著。 三、教师对学生细致耐心地进行说理,有利于让学生心悦诚服。 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好办法就是说理。常言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只有把道理讲通了,心情才舒畅,对事物看法才明了。说理不能长篇大论,要抓住要害,言简意赅。语言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让学生能够理解,要充满亲情和真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到全面地感情投入,使他们感到温暖,感到亲近,学生自然就会乐以接受老师的说教。 四、教师对学生真心热情地鼓励,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们个个喜欢称赞和表扬,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用心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且不失良机地鼓励学生。比如:学习、纪律和道德等方面,学生只要有诚心改错的表现,哪怕一丁点地进步,也应给于适当的表扬,投以赞许和鼓励,平时对学生少批评、不惩罚,这样才能唤起和推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真心诚意,正确引导学生,耐心地把学生扶上彼岸,明确人生前进的方向。 五、教师尊重学生人格,杜绝体罚,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 教育的成功就是让学生具有高尚、诚实、聪明、勤奋、自尊和自豪而不骄傲的人品。有时候过分溺爱和体罚具有相同的消极面,不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错误的。溺爱把人惯坏,体罚是对学生的一种摧残,尤其在人人平等和人权共享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法制逐步完成的新时期,体罚学生和变相体罚,既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杜绝体罚,应该大力鼓励他们自尊、自爱和自强,培养其自主意识,促进其自主学习,实现其自我教育、自我调整心态、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六、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
家庭教育是孩子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环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也是他们终身的教授,在人一生教育中,家庭教育处于初始和基础的地位,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父母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德行的教育,“重智轻德”成为家庭教育的普遍问题。著名文学家老舍曾饱含深情地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真正的老师是把性格传给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生命的教育。”可见,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因此,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活中相互尊敬,相互谦让,与邻里友好相处,关心别人,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为他们做出榜样。父母与子女朝夕相伴,对子女的身心,人格等个性化情况最为清楚,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即时性。以血缘为基础的亲情关系更增加了道德教育的情感色彩,从小培养孩子的道德习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这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无法比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基础,是一个人成人后立身处世的根本,有了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自觉的遵守社会的法律规范,才能将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由此可知,行为品德无论对个人还是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都是何等的重要。一个高素质、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等等。文明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有的同学认为,现代社会讲个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礼仪没关系,只要学习好、有真本事就行了。的确,现代社会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度大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现代社会对人的文明礼仪降低了要求。恰恰相反,现代社会对人的文明礼仪要求更高了,因为文明礼仪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们只要留心一下周围人物,注意一下大众传媒,就不难发现,凡是事业有成的人他们都十分注重文明礼仪。事实上,越是懂文明礼仪的人,越能获得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因为他是受人们欢迎的人。相反,如果缺乏教养,不懂文明礼仪,人们采取不欢迎的态度,又怎么能发展事业,立足社会。 做文明之人,就要会用文明语,做文明事。再简单地讲就是要懂礼貌,明事理。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如果不能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就不能真正做一个快乐的人。“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俗话大家要记住。文明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时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珍贵的感情。同学之间也离不开礼仪,它就像润滑油,使粗糙的摩擦消失,如果有矛盾,应该多进行自我反省,互相理解、宽容待人。 首先,教育学生注重个人的仪容仪表、仪态举止、谈吐、着装等。从仪容仪表说,要求整洁干净:脸、脖颈、手都应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按时理、经常洗;指甲经常剪;注意口腔卫生,不当众嚼口香糖;经常洗澡、换衣服,消除身体异味。 从仪态举止说,要从站、坐、行以及神态、动作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古人对人体姿态曾有形象的概括:“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优美的站姿给人以挺拔、精神的感觉;坐姿要端正挺直、大方得体;走路要挺胸抬头,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表情神态要表现出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面带微笑;谈吐要态度诚恳、亲切,使用文明用语,简洁得体。着装要干净、整洁、得体,符合学生身份,体现出新世纪学生蓬勃向上的风采。 其次,注意公共场所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包括在学校、教室、影剧院等场所的礼仪,还有走路、问路、乘车、购物等方面。校园礼仪十分重要,在教室,要遵守公共秩序,不能大声喧哗。课堂礼仪对老师的教学影响很大,它直接关系着一个班的荣誉与凝聚力,体现这个班的班风班貌。上课时要提前到教室进入准备状态,课堂上要积极配合老师搞好教学活动,下课后的休息时间,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不拿粉笔头玩,上下楼梯一律右行,见老师和客人要用普通话主动问好,不能视而不见。另外,我们还应该爱护花草树木和一切设施,不穿越绿化带,爱护清洁卫生,服从老师管理和接受值周生文明监督岗及其他人的批评、劝阻。受到老师的帮助,应主动诚恳地说谢谢。 求人帮助之后,一定要说:“谢谢”。如遇他人求助,应尽力给予帮助,如不能解决时,应说:“很抱歉。”到商店购物,不可以“上帝”自居,要用礼貌语言,购物之后也应说谢谢。看他人演出,要尊重演员,适时礼貌鼓掌,不能提前退场。乘坐公共汽车、火车,要照顾老人、小孩和残疾人,要保持车上卫生环境,不乱扔东西,上车不要争抢座位。 道德,是最美丽的花儿,隐藏在人们的心底,散发出它那迷人的清香。道德,是一种爱心,当别人在需要帮助时,给予最真诚的帮助。道德,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财富,更是一种智慧。道德有时是只是种诚信,踏踏实实地生活和做生意。道德有时是渺小的,多做一个动作,多说一句话,你就已经获得了道德。 因此,要强调教师的率先垂范作用,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成为学生道德学习的楷模。如果“模不模,范不范”何以为人师?身教重于言教,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时时处处作为学生的榜样,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教师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把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各教学领域中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树木只有根深才能叶茂以至开花结果,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只有从小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要相互协调一致,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修养,使祖国的新一代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下茁壮成长。
❽ 给小学生教弟子规
由于是古文 不必要求完全懂得书面意义 但要学生尽量背诵
针对每个内容设计一小品,学生亲自体验完成。接着你要对这个小品所授内容细致讲解总结,从字义句义到生活意义,使学生深刻了解学习内容。
让学生学以致用
❾ 如何用《弟子规》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怎样用《弟子规》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呢?
首先要做到父母命、行勿懒。家庭是孩子人生学习的第一课堂,有什么理由不听从父母的话呢?每当我们与家长沟通的时候,家长们多会抱怨孩子在家不听话,说什么也不听,让老师好好管教。其实,父母要是以《弟子规》中的入则孝篇教育子女,使子女知晓德有伤,贻亲羞的伤心,就不会有孩子在外打架斗殴、害人害己的过失。明白出必告、返必面的规矩,就不会有孩子偷去网吧,夜不归宿的隐患。懂得父母教,需敬听的态度,就不会有顶撞父母和长辈的叛逆。深知父母责,须顺承的心态,就不会有不求悔过,一意孤行的一失足,千古恨的遗憾。
其次要做到文明礼让、和睦共处。在日常中,我们常见学生集体活动时遇见教师一人一句“老师好”,弄得老师全部回答都来不及的情况。也常见在校外学生遇见老师远远的就回避的情况。其实学生礼貌的说一声“老师好”,即体现学生文明礼貌的修养,也是尊重教师的表现。只要我们指导一下学生区分好场合和问候的方式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弟子规》教导我们说“路遇长、疾趋揖”,“过有待,百步余”就是见面的时候礼节性的问候和惜别的做法。“兄道友、弟道恭”,“长者先、幼者后”就是交给学生与他人相和谐共处的方法。
再次是适可做,信为先。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养成也包括自理能力和语言行为。现在的小学生都是零零后,几代长辈的小宝贝,自理能力差到极点。《弟子规》从根本上指导学生要养成“冠必正、妞必结”,“置冠服,有定位”的习惯。树立“朝起早,晨必盥”的理念。形成“步从容,立端正”的气质。对于小学生的语言行为《弟子规》也教育我们要“凡出言,信为先”,就是教导我们要诚信为本。“市井气,切戒之”就是告诫我们要杜绝灰色童谣,倡导学习正气。
最后是博爱、知礼、学习有法。“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秉承了孔子的泛爱众的儒学精华,大气磅礴的宣扬平等、人道和博爱。我们怎么能不为之动容,不为之践行呢?“德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正是我们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读书法,有三到,心口眼,信皆要”指明学生学习的方法。
用《弟子规》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教育学生先成人,再成才。德,受益终身,才,服务社会。德才兼备方能立足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