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计划 > 以改革造就更多中小学教育家

以改革造就更多中小学教育家

发布时间:2021-03-14 20:22:55

『壹』 教育改革发展中有哪些重大现实问题

近年来,我国教育中出现的热点问题不仅是教育大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也是经济社会大发展、大转型时期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要靠教育的改革创新来破解,还要通过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政策调整和相关社会制度的创新来改善。
热点一 如何改革高考招生制度问题
我国现行高考招生制度的突出问题是不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具体体现在:高考导致中小学教育的唯“分数”现象,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不利于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也不利于杰出人才脱颖而出;高考太重知识基础,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高考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僵化,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势在必行。
第一,必须坚持统一高考。高考是人才选拔质量、公平选拔人才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关乎着国家的长远发展与社会的持续稳定。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基本制度,我们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看待我国的高考,坚持统一高考不动摇,绝不能盲目废止或变动高考。
第二,改革高考管理体制,实行“教、考、录”三者相对分离。为了理顺高考与教育的关系,提高高考在选拔人才和造就人才方面的效能,有必要改革高考管理体制,明晰政府、高校、考试机构和中学等各自的责权关系,实现“教、考、录”三者分离、各司其职,从而实现良性互动。
第三,高考改革要稳步推进。因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关系到社会和教育的公平与公正,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要避免急风骤雨式的激进改革,否则会造成更多矛盾、更大混乱。此外,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考虑到考生、教师的适应性以及多部门的协调性,要避免否定式的改革方式,更不能是推倒重来。
热点二 如何解决农村教师问题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低,教师津贴补贴拖欠严重;农村中小学教师县镇超编和乡村缺编(包括结构性短缺)现象并存,边远地区教师严重短缺且补充困难;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短缺与师范院校毕业生无法入编并存;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职称有待提高;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流失现象突出,边远农村地区教师流失更为严重;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缺乏保障,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清退农村代课教师难度大、遗留问题多。
解决农村教师问题的目的在于建设一支以解决农村教育症结为出发点、以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队伍。农村教师问题涉及政府、市场、教师教育机构、中小学校与教师个体等诸要素的关系。农村教师问题的解决依赖政府、市场、教师教育机构、中小学校和教师个体等要素的共同参与,并通过退出规则、吸入规则、价值规则和提高规则四个基本规则维持其运转,达到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解决我国农村教师问题可以采取八大举措:一是制定适合农村学校情况的教师编制标准、职称名额。二是设立具有切实奖励作用的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三是中央、省级财政统筹农村教师工资。四是师范院校和地方政府双管齐下,确保农村教师培养质量和入编上岗。五是建立政府教师培训经费支付制度,建立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六是改革农村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和方法。七是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和县域内交流制度。八是与代课教师签订劳动合同,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
热点三 如何发展职业教育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原因:一是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对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影响:我国主流文化教育思想是“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求学,求的是圣人之道,讲求的是“大道不器”、雄才大略。“技”、“艺”都属于雕虫小技,这似乎是在教育领域之外的。这从深层心理上影响着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看法。二是社会现实劳动分工中存在的劳动环境、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影响:职业教育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劳动者,而我国一线劳动者的就业稳定性差、劳动环境差、工资待遇低直接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三是职业教育有关管理与政策的不完善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办学体制、招生政策等所导致的重职前教育轻在职培训、中职与高职的脱节等问题使职业教育没有吸引到有潜在需求的人群。四是职业教育本身存在种种问题所导致的质量不高的影响:我国职业教育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工学结合模式推行困难等问题导致一些职业教育质量不高,也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七大政策建议:一是真正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二是切实提高技能岗位的经济待遇与社会地位。三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四是提高质量,满足学生与社会的需要。五是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对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六是改善职业教育的形象,让全社会都了解职业教育。七是满足各类人群尤其是处境不利人群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热点四 如何解决择校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大中城市中择校现象的逐渐显现和扩大,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择校问题进行规范治理。在政策的总体思路上,概括来说经历了一个从禁止择校,到“堵”、“疏”结合,再到以均衡发展破解择校问题的转变过程。
最初,择校及其收费问题被认为是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表现,政策上要求学校不得搞“计划外”招生,向学生收取高额费用。从1995年开始,政府强调对择校生高收费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并认识到义务教育阶段乱收费和“择校生”问题,不单纯是收费行为不规范的问题,进而提出继续采取措施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逐步缩小学校间办学水平上的差距,是解决“择校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公民个人依法开办民办学校,以满足一些家长的择校要求。然而,在随后出台的政策中,既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不得招收“择校生”和变相“择校生”,又提出在一些大中城市经审批可允许少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近期内招收“择校生”,择校费等收入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使用。政策本身的自相矛盾使得治理择校的初衷无法实现,将社会上择校需求向民办学校引导的设想在现实中也严重走样。21世纪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的呼声日高。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贯彻了教育公平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精神,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治理择校难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以均衡发展化解择校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共识。
我们应当对义务教育阶段公众的择校需求与公众对现实中择校的不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应当反思公众究竟是反对择校,还是反对目前失控、无序以及越来越远离教育本义的择校?二者不应混为一谈。治理择校的政策不应以消除择校为目标。注重优质教育的生成而非单纯扩充,提供可选择的优质特色教育,使人人各得其所,各择其校,才是真正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热点五 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校功能的拓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国外高等教育改革建议的不断引进,以及中国在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高校的冲击,传统的高校教学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挑战,传统的教学在异化和改变,行政化的问题和政绩观的影响使得高校教学更加关注表面现象,而使受教育者的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漠视。对此,需要教育界和全社会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清醒的认识,严重的偏向需要及时加以调整和改善。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建议:一是应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要树立正确的高校质量观,强调“以人为本”,增强教育服务的意识,最核心目标的确立要指向提高大学毕业生的水平和质量,既有学术学习的维度,又有社会适应性、创造力、社会服务能力和意识等。二是应关注专业设置、课程改革与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导向作用对教学质量提高的影响。三是调整对教师“双肩挑”等要求的政策导向,使高校教师能用心教学,通过高质量的教学发挥重要的作用。四是要从思想转变到制度完善,再到文化建设,使教学质量的提高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五是改善和优化高校本科教学的质量评价,增加学生、教师、社会和行业的参与,使教学评价工作的服务性、专业性、系统性、参与性、互动性、诊断性、建设性、可信性等均得到保证。六是鼓励高校因校制宜的教学创新探索,加强相关成功案例的研究与推广,特别应在提供经费、政策支持、培训教师、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更新内容、探索教学方法、完善学籍管理、优化实习和就业指导、健全教学组织、改善评价、进行毕业生追踪调查等方面给予导向性的支持,使高校的教学质量提高有更开阔的探索和发展空间。
热点六 如何改革教师评价制度问题
我国教师评价制度大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确立而不规范到制度化,再从制度化到不断完善的三个历史阶段。现阶段,由于我国存在行政化与应试弊端,教师评价制度不利于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严重。高等教育阶段教师学术腐败现象频出,改革现行教师评价制度十分必要。
在教师队伍中推行绩效评价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不被业界人士接受。二是评价量化标准难以确定,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人的发展是不能够或者不完全可以量化的。三是绩效工资改革中,教师同工不同酬的问题难以解决。四是难以保证教师最低收入不低于公务员,并不断提高。五是难以保证绩效评价不以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为依据。六是绩效评价不能减轻教师负担,反倒会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对于改善和根治教师职业倦怠无益。七是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对于自身评价制度的设计以及是否应该实施绩效评价往往没有发言权,利益诉求没有表达的途径。这些均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国推行教师绩效评价,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已成定势。如何使这一评价制度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于教师队伍建设,服务于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改革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我国实施绩效工资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首先,要有可为广大一线教师接受并认同的标准。这一标准的产生和实施都要有能够真正代表教师利益的群体组织监督和参与。在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主体不能缺位。第二,要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保障教师评价的主体地位。因此,要发展并培养教师行会,赋予其一定的政策空间,使得教师这一教育评价中现实的弱势群体有自己利益诉求的代表。第三,对教师进行绩效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而不仅仅是教育系统中的权力部门。已有的研究表明,提高教师工资起点,保证客观,不设上限,这些是对教师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必要条件。
热点七 如何加大政府教育投入问题
我国的教育投入一直严重不足,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较低。这是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公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是:政府收入多头管理,支出重经济轻民生;教育财政责任过多下放到基层政府,中央和省级政府负担过低。
建立政府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的理念和思路是:一是保障教育投入须有法可依。为保障教育投入的稳定来源和增长,还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法律法规,使法律责任具体化、规范化,增强可操作性。教育投入有法可依的另一方面是要有标准可依。如制定义务教育财政支出标准要遵循保障基本支出的原则、承认地区差别的原则、通用和简便的原则。二是政府行为必须到位。要合理确定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根据现行财政体制,按照各级政府财力水平的具体情况,从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出发,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政府履行自身责任,行为必须到位。三是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应依法加强和改善对同级政府教育投入情况的监督。既要对预算进行监督,又要对预算执行过程和决算进行监督。要在明晰教育法律责任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细化教育行政处罚办法,增强可操作性,加大处罚力度。可以考虑通过建立教育法庭等,保证司法尊严,维护教育权益。
热点八 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前者主要是:自我认识不足;知识结构单一,实际能力欠缺,人文精神缺失;就业观不科学,就业心理脆弱;创业意愿和意志薄弱,创业准备不足。后者主要包括: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和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促进就业的社会政策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高校的教育体制不完善和教育体系不合理,存在着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方面;大学生缺乏系统的就业教育。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主要问题:部分高等学校对就业指导教育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就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不完善;就业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就业教育方法手段比较单调;就业教育的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有待提高;就业指导教育的个性化指导不够;就业指导教育的社会化程度不够;就业指导教育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就业指导观念存在误区;创业教育发展严重滞后。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就业教育对策与措施建议的指导思想,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探讨建立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具体建议有:政府积极引导,加强宏观调控;大胆创新,转变教育思想,完善高校教育体制,培养满足市场需要的人才;完善就业教育;加强宣传,促进用人单位树立良好的用人观;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优化市场结构,协调其与政府、高校的信息沟通;完善创业教育,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热点九 如何发展学前教育问题
目前,我国儿童接受学前教育远未达到普及的程度,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率远低于经济发达地区与城镇地区。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主要问题有: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率低,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迄今没有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欠缺,普惠性优质资源少;政府对于农村学前教育的责权不清,管理不力;农村学前教育、教学“小学化”倾向严重;农村学前教师队伍素质低且稳定性差;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的评估监控力度不够。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弱势拉大了城乡教育差距;精神贫困与家长教育消费理念欠缺;政府责任未落实,规划、督导等制度性偏差等。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议对策:第一,把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探索建立“县乡结合,以县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发展和管理学前教育的具体责任。健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建立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的管理力度。第二,完善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分担学前教育和托幼服务成本的机制,建立补偿救助制度。合理调整布局,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实施乡(镇)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第三,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制订幼儿教师的资格标准和工资标准,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第四,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推进素质启蒙教育,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建立和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加强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督导评估。加快学前教育立法进程,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与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热点十 如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主要有:课业负担、活动负担、心理负担、身心负担、多重负担等。形成这些负担的根本症结在于体制障碍,即由巨大的就业压力造成的一种不良的社会、学校、家庭联动竞争与博弈机制的存在,这种竞争与博弈机制就是人才选拔与考试制度,它成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控制着学校教育的走向,引发恶性竞争。教育系统内的学业负担只是这种不良机制的产物,其发生的机理是竞争与博弈过度;其根本动因是人们想通过竞争与博弈获得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实现向社会上层的流动,而人才选拔与考试制度是实现社会分层的“过滤器”,只要社会分层存在,这种“过滤器”就有存在的可能。这正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高考制度不断改革而依然无法改变现状的根本症结所在。
减负是一个复杂的教育、社会问题,不是单一的教育系统可以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对社会、学校和家庭进行综合治理。人力资本竞争与博弈、用人制度缺陷、社会评价误导是产生学业负担过重的社会历史根源;传统人才观、功利主义教育价值取向是产生学业负担过重的思想基础;教育质量低是产生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教育内部原因。
真正实现减负,要认真研究并处理好减负与就业、减负与升学、减负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负与择校、减负与学生自主发展等问题之间的关系。具体对策主要有:正确认识学生负担过重问题;制定完善的减负政策,减小政策代价;继续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提高高中入学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养;课程改革应积极稳妥地进行;建立现代教育评价体系;建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等。

『贰』 追求教育理想,成就卓越人生

教育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关系着每个孩子一生的幸福,也关系着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和谐。胡锦涛总书记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我以为,这是做一个好教师、好校长最基本的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是慢功,来不得急功近利、浮躁虚饰。潜心则静,心静则远,静下心、潜下心,才能坚守住理想,脚踏实地,有所作为。几天前,我在报纸上看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起自己曾经两次做过同样的梦,梦见四年前研究的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帚还长,穗粒有花生籽那么大,他和他的助手在稻穗下乘凉。袁老已经81岁了,他称自己是“80后”,打算在成为“90后”前,研究出亩产一千公斤的超级水稻。袁老这个梦让我很感动,也很感慨。我在教育一线已经工作40多年,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一直有一个梦想或者说理想,那就是办一所世界顶级的学校,一所让世人仰慕向往的学校。它不仅吸引中国的孩子,而且能吸引世界各国的孩子到这里学习。这些孩子离开学校后,都能成长为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当他们回忆起自己的中学时代感觉是幸福的,快乐的,有独特收获的。几十年来,特别是担任人大附中校长后,我一直带领着人大附中人在这条追求理想的路上奔跑。这条路走起来很不容易,要面对各种挑战,承受各种压力,如果没有执着理想、追求卓越的精神,没有无私奉献、宽广包容的情怀,没有敢于创新的胆识和智慧,是没法走下去的。近年来,人大附中办学成果令人瞩目,国内外声誉日隆,作为校长,我很欣慰,同时也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我愿借此机会把自己干教育、当校长的一些感受和思考与各位同仁、专家分享。
一、卓越校长应该树立“卓越”的志向和追求
卓越者,有超绝出众的意思。入选“卓越校长”,是广大网民、专家和媒体对我们的信任,但我们也应该保持清醒,“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在我们国家数以万计、数十万计的中小学校长们当中,一定还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干得更好,做得更出色的优秀校长没被发现。作为当选者,我们怎样才能不辜负群众和社会的信任,无愧于“卓越”这两个字呢?我以为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高远的目标和执着的追求。人们常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就有许多好老师,有一批好学生。校长的理念和追求,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品质,会对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正因为如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温总理也几次提出“需要大批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办学”。如果我们这些校长,以及更多的优秀校长都能够树立成为教育家的理想志向,那将是造福社会、惠及子孙的幸事。
从教40多年,我最深切的感受是:“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有自己的秉赋特长,自由幸福地发展是他们成长的需要,学校如果对他们的兴趣爱好给予尊重,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搭建平台,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就不再是枯燥的、痛苦的,而是充实的、快乐的,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的身上往往能产生让我们惊异的能量,真的能创造出奇迹。我做的很多事,或者说人大附中办学取得的成功,根子都在这几句话里。有了爱与尊重,校长就会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看到孩子们、员工们的发展需求;才会去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员工发展的教育,才能顶住压力,无私奉献,勇于创新,执著追求。

『叁』 中小学教育科研具有生命力的根本是

区别于大学的科研,中学的科研工作一定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作为学校科研负责人,我认为要使中学教科研具有生命力,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课题研究要源于教育教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当把人放在首位时,研究就会被赋予充分的活力和强大的发展动力。我校科研提倡教师关注身边发生的现象,以实践为背景来选择研究专题,改进教育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改革发展。
回想自己的课题研究之路,就是从做一线教师开始的。因为看到学生和教师的辛苦,开始思考如何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教学,减轻负担,于是主动研究英语的合作学习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问题。后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了,自信心提升了,英语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从那时起,我就坚定了教育教学要走研究之路的信念。
我校根据生源状况和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分别进行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学习策略辅导,关注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实效性,根据学生的学习优势进行教学设计,积极心理学对学生学习优势的影响,教师反思日记的研究等相关课题研究。这些课题深受实验教师的青睐,因为所有的研究工作都渗透在日常教学中。在成果推广中,大多数老师也感受到研究工作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于是,学校的科研氛围也在不知不觉中就营造出来了。
2.课题研究要真正帮助大家解决问题
做研究需要静下心来,拿出货真价实的东西,真正帮助教师解决问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培训、做课,在不同的场合进行总结、研讨、展示,运用多种渠道让周围的人了解课题对学生和教师心态变化的影响,以及学生的成绩提高和教师的进步,让周围的人感受到课题研究帮助我们解决了一些困惑,使我们更科学、轻松地进行教育教学。在我们静心研究的同时,配合区里科研周活动的开展,让课题成果在校内得以推广。
3.通过课题研究,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
在学校科研管理工作中,我发现有研究意识、愿意思考的教师进步就快。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去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启发他们经常思考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在学校召开的不同会议中,经常要有课题组的教师发言,他们有计划、有步骤的工作也会让其他人了解科研在工作中的作用。特别是最后的效果,无论是班级管理、考试成绩,还是获奖人数,让很多教师看到了研究的益处,对科研的抵触和畏难情绪降低了很多。
教科研的目的之一是通过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教育质量。科研成就了教师的发展,发展推动了科研的深化。教师在不断的总结中升华经验,从“盲目的、自发的实践者”到“反思的、自觉的实践者”。当研究成为一种工作习惯时,教师会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体验到更多的挑战和乐趣。10多年来,一批批热忠于科学研究的教师成为学校领导和教育教学业务骨干。
4.让研究成果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
在我校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自信心增强了,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在教师的研究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身心的健康。
通过课题研究和推广,我深刻体会到:中学教科研要有生命力,必须做到以科研促进教师成长,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在实践中找准问题,深入研究,有效破解,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使其切实转化为“教学生产力”,以此来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肆』 当代中国教育政策改革的热点问题是什么

热点一 如何改革高考招生制度问题
我国现行高考招生制度的突出问题是不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具体体现在:高考导致中小学教育的唯“分数”现象,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不利于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也不利于杰出人才脱颖而出;高考太重知识基础,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高考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僵化,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势在必行。
第一,必须坚持统一高考。高考是人才选拔质量、公平选拔人才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关乎着国家的长远发展与社会的持续稳定。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基本制度,我们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看待我国的高考,坚持统一高考不动摇,绝不能盲目废止或变动高考。
第二,改革高考管理体制,实行“教、考、录”三者相对分离。为了理顺高考与教育的关系,提高高考在选拔人才和造就人才方面的效能,有必要改革高考管理体制,明晰政府、高校、考试机构和中学等各自的责权关系,实现“教、考、录”三者分离、各司其职,从而实现良性互动。
第三,高考改革要稳步推进。因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关系到社会和教育的公平与公正,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要避免急风骤雨式的激进改革,否则会造成更多矛盾、更大混乱。此外,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考虑到考生、教师的适应性以及多部门的协调性,要避免否定式的改革方式,更不能是推倒重来。
热点二 如何解决农村教师问题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低,教师津贴补贴拖欠严重;农村中小学教师县镇超编和乡村缺编(包括结构性短缺)现象并存,边远地区教师严重短缺且补充困难;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短缺与师范院校毕业生无法入编并存;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职称有待提高;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流失现象突出,边远农村地区教师流失更为严重;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缺乏保障,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清退农村代课教师难度大、遗留问题多。
解决农村教师问题的目的在于建设一支以解决农村教育症结为出发点、以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队伍。农村教师问题涉及政府、市场、教师教育机构、中小学校与教师个体等诸要素的关系。农村教师问题的解决依赖政府、市场、教师教育机构、中小学校和教师个体等要素的共同参与,并通过退出规则、吸入规则、价值规则和提高规则四个基本规则维持其运转,达到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解决我国农村教师问题可以采取八大举措:一是制定适合农村学校情况的教师编制标准、职称名额。二是设立具有切实奖励作用的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三是中央、省级财政统筹农村教师工资。四是师范院校和地方政府双管齐下,确保农村教师培养质量和入编上岗。五是建立政府教师培训经费支付制度,建立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六是改革农村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和方法。七是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和县域内交流制度。八是与代课教师签订劳动合同,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
热点三 如何发展职业教育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原因:一是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对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影响:我国主流文化教育思想是“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求学,求的是圣人之道,讲求的是“大道不器”、雄才大略。“技”、“艺”都属于雕虫小技,这似乎是在教育领域之外的。这从深层心理上影响着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看法。二是社会现实劳动分工中存在的劳动环境、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影响:职业教育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劳动者,而我国一线劳动者的就业稳定性差、劳动环境差、工资待遇低直接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三是职业教育有关管理与政策的不完善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办学体制、招生政策等所导致的重职前教育轻在职培训、中职与高职的脱节等问题使职业教育没有吸引到有潜在需求的人群。四是职业教育本身存在种种问题所导致的质量不高的影响:我国职业教育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工学结合模式推行困难等问题导致一些职业教育质量不高,也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七大政策建议:一是真正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二是切实提高技能岗位的经济待遇与社会地位。三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四是提高质量,满足学生与社会的需要。五是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对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六是改善职业教育的形象,让全社会都了解职业教育。七是满足各类人群尤其是处境不利人群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热点四 如何解决择校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大中城市中择校现象的逐渐显现和扩大,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择校问题进行规范治理。在政策的总体思路上,概括来说经历了一个从禁止择校,到“堵”、“疏”结合,再到以均衡发展破解择校问题的转变过程。
最初,择校及其收费问题被认为是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表现,政策上要求学校不得搞“计划外”招生,向学生收取高额费用。从1995年开始,政府强调对择校生高收费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并认识到义务教育阶段乱收费和“择校生”问题,不单纯是收费行为不规范的问题,进而提出继续采取措施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逐步缩小学校间办学水平上的差距,是解决“择校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公民个人依法开办民办学校,以满足一些家长的择校要求。然而,在随后出台的政策中,既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不得招收“择校生”和变相“择校生”,又提出在一些大中城市经审批可允许少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近期内招收“择校生”,择校费等收入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使用。政策本身的自相矛盾使得治理择校的初衷无法实现,将社会上择校需求向民办学校引导的设想在现实中也严重走样。21世纪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的呼声日高。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贯彻了教育公平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精神,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治理择校难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以均衡发展化解择校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共识。
我们应当对义务教育阶段公众的择校需求与公众对现实中择校的不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应当反思公众究竟是反对择校,还是反对目前失控、无序以及越来越远离教育本义的择校?二者不应混为一谈。治理择校的政策不应以消除择校为目标。注重优质教育的生成而非单纯扩充,提供可选择的优质特色教育,使人人各得其所,各择其校,才是真正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热点五 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校功能的拓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国外高等教育改革建议的不断引进,以及中国在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高校的冲击,传统的高校教学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挑战,传统的教学在异化和改变,行政化的问题和政绩观的影响使得高校教学更加关注表面现象,而使受教育者的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漠视。对此,需要教育界和全社会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清醒的认识,严重的偏向需要及时加以调整和改善。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建议:一是应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要树立正确的高校质量观,强调“以人为本”,增强教育服务的意识,最核心目标的确立要指向提高大学毕业生的水平和质量,既有学术学习的维度,又有社会适应性、创造力、社会服务能力和意识等。二是应关注专业设置、课程改革与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导向作用对教学质量提高的影响。三是调整对教师“双肩挑”等要求的政策导向,使高校教师能用心教学,通过高质量的教学发挥重要的作用。四是要从思想转变到制度完善,再到文化建设,使教学质量的提高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五是改善和优化高校本科教学的质量评价,增加学生、教师、社会和行业的参与,使教学评价工作的服务性、专业性、系统性、参与性、互动性、诊断性、建设性、可信性等均得到保证。六是鼓励高校因校制宜的教学创新探索,加强相关成功案例的研究与推广,特别应在提供经费、政策支持、培训教师、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更新内容、探索教学方法、完善学籍管理、优化实习和就业指导、健全教学组织、改善评价、进行毕业生追踪调查等方面给予导向性的支持,使高校的教学质量提高有更开阔的探索和发展空间。
热点六 如何改革教师评价制度问题
我国教师评价制度大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确立而不规范到制度化,再从制度化到不断完善的三个历史阶段。现阶段,由于我国存在行政化与应试弊端,教师评价制度不利于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严重。高等教育阶段教师学术腐败现象频出,改革现行教师评价制度十分必要。
在教师队伍中推行绩效评价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不被业界人士接受。二是评价量化标准难以确定,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人的发展是不能够或者不完全可以量化的。三是绩效工资改革中,教师同工不同酬的问题难以解决。四是难以保证教师最低收入不低于公务员,并不断提高。五是难以保证绩效评价不以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为依据。六是绩效评价不能减轻教师负担,反倒会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对于改善和根治教师职业倦怠无益。七是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对于自身评价制度的设计以及是否应该实施绩效评价往往没有发言权,利益诉求没有表达的途径。这些均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国推行教师绩效评价,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已成定势。如何使这一评价制度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于教师队伍建设,服务于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改革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我国实施绩效工资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首先,要有可为广大一线教师接受并认同的标准。这一标准的产生和实施都要有能够真正代表教师利益的群体组织监督和参与。在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主体不能缺位。第二,要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保障教师评价的主体地位。因此,要发展并培养教师行会,赋予其一定的政策空间,使得教师这一教育评价中现实的弱势群体有自己利益诉求的代表。第三,对教师进行绩效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而不仅仅是教育系统中的权力部门。已有的研究表明,提高教师工资起点,保证客观,不设上限,这些是对教师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必要条件。
热点七 如何加大政府教育投入问题
我国的教育投入一直严重不足,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较低。这是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公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是:政府收入多头管理,支出重经济轻民生;教育财政责任过多下放到基层政府,中央和省级政府负担过低。
建立政府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的理念和思路是:一是保障教育投入须有法可依。为保障教育投入的稳定来源和增长,还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法律法规,使法律责任具体化、规范化,增强可操作性。教育投入有法可依的另一方面是要有标准可依。如制定义务教育财政支出标准要遵循保障基本支出的原则、承认地区差别的原则、通用和简便的原则。二是政府行为必须到位。要合理确定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根据现行财政体制,按照各级政府财力水平的具体情况,从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出发,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政府履行自身责任,行为必须到位。三是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应依法加强和改善对同级政府教育投入情况的监督。既要对预算进行监督,又要对预算执行过程和决算进行监督。要在明晰教育法律责任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细化教育行政处罚办法,增强可操作性,加大处罚力度。可以考虑通过建立教育法庭等,保证司法尊严,维护教育权益。
热点八 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前者主要是:自我认识不足;知识结构单一,实际能力欠缺,人文精神缺失;就业观不科学,就业心理脆弱;创业意愿和意志薄弱,创业准备不足。后者主要包括: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和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促进就业的社会政策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高校的教育体制不完善和教育体系不合理,存在着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方面;大学生缺乏系统的就业教育。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主要问题:部分高等学校对就业指导教育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就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不完善;就业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就业教育方法手段比较单调;就业教育的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有待提高;就业指导教育的个性化指导不够;就业指导教育的社会化程度不够;就业指导教育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就业指导观念存在误区;创业教育发展严重滞后。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就业教育对策与措施建议的指导思想,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探讨建立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具体建议有:政府积极引导,加强宏观调控;大胆创新,转变教育思想,完善高校教育体制,培养满足市场需要的人才;完善就业教育;加强宣传,促进用人单位树立良好的用人观;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优化市场结构,协调其与政府、高校的信息沟通;完善创业教育,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热点九 如何发展学前教育问题
目前,我国儿童接受学前教育远未达到普及的程度,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率远低于经济发达地区与城镇地区。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主要问题有: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率低,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迄今没有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欠缺,普惠性优质资源少;政府对于农村学前教育的责权不清,管理不力;农村学前教育、教学“小学化”倾向严重;农村学前教师队伍素质低且稳定性差;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的评估监控力度不够。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弱势拉大了城乡教育差距;精神贫困与家长教育消费理念欠缺;政府责任未落实,规划、督导等制度性偏差等。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议对策:第一,把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探索建立“县乡结合,以县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发展和管理学前教育的具体责任。健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建立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的管理力度。第二,完善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分担学前教育和托幼服务成本的机制,建立补偿救助制度。合理调整布局,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实施乡(镇)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第三,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制订幼儿教师的资格标准和工资标准,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第四,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推进素质启蒙教育,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建立和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加强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督导评估。加快学前教育立法进程,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与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热点十 如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主要有:课业负担、活动负担、心理负担、身心负担、多重负担等。形成这些负担的根本症结在于体制障碍,即由巨大的就业压力造成的一种不良的社会、学校、家庭联动竞争与博弈机制的存在,这种竞争与博弈机制就是人才选拔与考试制度,它成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控制着学校教育的走向,引发恶性竞争。教育系统内的学业负担只是这种不良机制的产物,其发生的机理是竞争与博弈过度;其根本动因是人们想通过竞争与博弈获得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实现向社会上层的流动,而人才选拔与考试制度是实现社会分层的“过滤器”,只要社会分层存在,这种“过滤器”就有存在的可能。这正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高考制度不断改革而依然无法改变现状的根本症结所在。
减负是一个复杂的教育、社会问题,不是单一的教育系统可以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对社会、学校和家庭进行综合治理。人力资本竞争与博弈、用人制度缺陷、社会评价误导是产生学业负担过重的社会历史根源;传统人才观、功利主义教育价值取向是产生学业负担过重的思想基础;教育质量低是产生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教育内部原因。
真正实现减负,要认真研究并处理好减负与就业、减负与升学、减负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负与择校、减负与学生自主发展等问题之间的关系。具体对策主要有:正确认识学生负担过重问题;制定完善的减负政策,减小政策代价;继续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提高高中入学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养;课程改革应积极稳妥地进行;建立现代教育评价体系;建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等。

『伍』 改革开放对教育有变化

我出生于1977年,正是那一年我们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整个国家也开始有了新的活力。匆匆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忍不住回顾这些年来教育界的发展变化,真是感慨良多。

我上小学时,学校进行卫生扫除,我们这些离家近的同学还得跑回家拿工具。上初中时,教室还是平房,学校正在建教学楼,成为毕业班时搬上新楼高兴的不得了。如今的校园,教学楼、实验楼宽敞整洁,计算机、多媒体各项设施一应俱全,还有漂亮的塑胶操场,花园一样的环境。回想上初中时,英语教师缺乏,稍微懂点英语的就改行教英语,我们的英语说的像拼音。现如今师范毕业的大学生到处都是,师资力量雄厚,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如此巨大的变化,缘自于国家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是改革开放对教育的直接影响。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同时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素质教育是我国30年来教育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体现,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国民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7年我参加工作,目睹了教育战线的发展变化,受到了极大的激励和鼓舞。新课改标志着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转变。这种转变蕴涵了更多的温情,更加凸显了“以人为本”。新课改确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学习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张扬。孩子们在上课时,有了更多的参与性、互动性,老师授课内容更讲究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热望。老教师一再告诫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能像他们以往的样子对待教学工作,要更细心、更用心,发展自己的事业。要多采用启发式教学,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参加政治业务学习时,学校领导一再强调,要我们注重自身的学习与提高,提升各方面能力。

工作十多年来,一直感到很大的压力,虽不间断的研究调整教法,但总感到有新的挑战,从来不曾感到轻松。这或许是新形势下的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教师不能只凭借一点专业知识稳坐钓鱼台,也不能只靠满腔热情冲锋陷阵。教师要动脑筋研究课本,研究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潜能,教会学生学习。教师要放低身段,与学生平等相处,做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共同发展。希望培养的学生真正成为国家建设急需的人才,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无用之人。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又好又快发展,祝愿教育界更加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陆』 大家对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有什么看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一定进展,教育水平显著 提高,但是仍然暴露出一些缺陷和问题,面临改革考验。例如,教育水平整体提高的同时,城乡差异,地区差异日益突显。因此如何改革完善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成为我国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从我国中小学教育现状来看,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 基本还停留在填鸭式的教育模式,片面注重教材学习,呆板生硬,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优异的成绩成为众多小学生唯一的奋斗目标。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计划经济时代和特殊的历史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符合教学要求,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然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猛烈冲击,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弊端暴露出来。例如,片面强调结论的权威性和唯一性,忽视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通过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现状分析,中国教育学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
数据显示,国内一家大型的培训机构已覆盖37个城市,线下学生接近400万人,线上注册用户累计超过3500万人。在课外培训市场繁荣的同时,也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仅以深圳市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深圳的课外培训机构有2000多家,但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教育培训机构只有461家,多数培训机构属于无证经营。
不少专家认为,教育培训机构往往以高强度培训、大量做题、提前教育、全民奥数等模式,培训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考试技巧,从而提高考试成绩,以此获得家长的认可。
从我国中小学教育现状来看,目前,我国普通中小学是按人口密度和所跨地区半径设置学校网点的,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但也存在不合理、不经济的一面。城镇中小学布局是按原有的人口密度和地区划分设置的,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缺乏对城市发展的远景规划而使学校分布日益呈现出不合理趋势。
而在农村,小学一村一校,初中一乡一校,导致学校数量过多而规模过小,师资力量差,班额严重不足,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据调查,贫困地区尤其是山区,地域面积大,人口稀少居住分散,中小学规模小且分散。
不少山区村庄的小学几个年级只有十几个学生,有的小学甚至只有四五个学生在一个教室里复式教学,一个教师承担所有课程的教学,加上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校舍简陋,很难提高学生成绩。

『柒』 中国教育改革的意义有多大

1.办学体制多元化问题。这一问题属于曲折前进型的问题,民办学校、改制学校、独立学院这几个关键词反映了办学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总体来看,办学体制改革从最初突破禁忌,允许民办学校的创办,到明确提出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办学体制多元化的主导思想是明确的。但具体实施层面上,却存在着摇摆现象。民办教育无法获得与公办教育同等待遇的问题仍然是束缚办学体制改革的根本问题。
2.政府办教育的职责问题。政府办教育的职责在体制改革之初一度被弱化,其原因一方面是对教育的公益性与市场经济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政府的财力无法支撑教育的快速发展。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财政投入占全部教育经费的比例还不到60%。进入新世纪.这种情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财政投入支持教育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尤其在农村教育中.财政投入已经占农村教育经费的80%多。不过.在政府到底应该如何管理教育方面进展不大。1993年提出的“政府要转变职能,由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这方面的改革进展不大。
3.教育领域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适应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将举办基础教育的责任归于地方。2005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依据分税制改革后的财权与事权状况,实行分项目、按比例分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中央开始在农村义务教育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举办义务教育方面的责任主要由地方承担转变到中央与地方共同承担。这样的调整,教育领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央与地方在教育责任上的分担主要还是以财权的分配为基础。目前,尽管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了分项目、按比例的分担方式,但是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至更为深入的各级政府的关系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4.多元化筹资体制问题。从l985年开始初步提出多元化的筹资体制,应该说多元化筹资体制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由于最初提出多元化筹资体制的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许多制度也不规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多元化筹资体制实际上面临着许多政策上的障碍,需要在比较完善的市场体制下重新梳理相关政策,使多渠道筹资建立在更为坚实的基础之上。
回顾30年的教育体制改革,既有成功的推进.也不乏无疾而终的尝试;既有对市场机制的热切追求,也有加强政府职责的艰苦努力。当前,理论界仍然有许多关于教育中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论述.试图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的教育体制改革,最为关键的是要关注教育体制改革的实现机制。要充分认识到参与教育改革的利益相关者,都是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理性人”。要想成功实现教育体制改革,就必须为改革的参与者提供足够的激励.必须充分考虑到改革目标实现的约束条件。回顾以往的教育体制改革,往往是对应该如何做的理想探讨比较多,而对实现这些理想的约束条件研究比较少。结果就出现了非常有意义的理想目标无法落实的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现实的约束条件使各个方面都从自身利益进行考虑、进行选择,最后共同造成了与理想目标相违的结果。因此,教育体制进一步改革,不仅要有价值追求,还要更多地关注实现价值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条件。

『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文化教育上的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改革发展可划为四个时期:1977~1984年,拨乱反正,恢复整顿的阶段;1985~1989年,全面开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3年,教育发展的经济主义时期;2003年至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公平的时期。由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思想解放在教育领域未深入进行,教育的重建系回到20世纪50年代的计划体制。20世纪80年代以体制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取得一定成就。20世纪90年代之后,教育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由于体制改革停滞,出现官本位、行政化价值的回潮,教育走上被称为“教育产业化”的轨道。面向未来的中国教育,需要继续解放思想,促进改革开放,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以1904年癸卯学制颁布,1905年废除科举为起点,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已逾百年。以1977年结束“文化大革命”灾难、重新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制度为起点,中国当代教育的发展、改革已经30年。积30年来的发展和改革,我国教育获得巨大的发展。教育正在成为中国现代化事业强劲的动力和资源。与此同时,教育面临巨大的危机和挑战。更新和改革教育,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需要突破的重要瓶颈。
中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文明、民主、富强的现代化目标,有赖于先进的、可以兴国的教育。面向21世纪,中国需要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理想、需要新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模式,需要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实现中国的教育现代化。
第一节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进程
30年中国教育的发展阶段,与政治史同步,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77年~1985年,拨乱反正,恢复整顿的阶段;1985~1989年,全面开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2003年,教育发展的经济主义时期;2003年至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公平,探索面向未来的新的教育的时期。
一、第一阶段:拨乱反正,确立教育现代化的任务(1977~1985年)
1976年之后,国家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发展路线。1977年复出后的邓小平自告奋勇主管科技和教育,直接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当时最重要的拨乱反正,一是1977年11月《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正式否定了“四人帮”炮制的否定知识分子和十七年教育路线的“两个估计”;二是恢复已经中断了十年的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制度,在全社会重新树立了尊重知识、重视教育的风气。
邓小平成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也是这一时期教育方针和教育改革方向的奠定者。1977年5月,他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著名讲话,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新时期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基本价值:
“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我希望从现在开始做起,五年小见成效,十年中见成效,十五年二十年大见成效。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重点大学。”
1980年5月,邓小平为《中国少年报》和《辅导员》杂志题词,第一次提出了“四有”的培养目标,即“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这一表述后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1983年的中共十二大政治报告中,改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守纪律。”到1985年,正式改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邓小平特别强调“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培养“四有人才”成为20世纪80年代重要的教育口号。
邓小平制定的另一个著名的教育指导方针是“三个面向”。1983年,他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正式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任务。“四有”和“三个面向”构成了改革开放时期教育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当重视对青年学生的政治教育和控制时,强调“四有”;重视改革教育、造就优秀人才时,强调“三个面向”。在某种程度上,它反映了新时期仍然存在的教育的政治标准与业务标准的内在冲突。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教育恢复、整顿的主要内容包括:
1977年11月,恢复全国统一高校招生考试。
1977年11月,中央批示决定从大、中、小学校撤出工宣队。
1978年,在中小学撤销红卫兵、红小兵组织,恢复中国少年先锋队。
1978年,恢复大规模派遣留学生,并首次向美国派送留学生。
1978年,恢复职称制度。
1977~1978年,恢复“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撤销的西南政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农业大学等一批大学,至1978年底,恢复和增设169所普通高等学校。
1978年2月,恢复“文化大革命”前确定的60所重点高等学校,并新增28所。
1979年初,由邓小平提名,20世纪60年代的高教部部长、原清华大学校长、党委书记蒋南翔重新出任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
1980年,教育部先后颁发了在20世纪60年代三个条例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和《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即“高教六十条”、“中教四十条”,“小教三十条”,整顿和恢复教学秩序。
1980年12月,中小学学制由“文化大革命”中的10年恢复为12年,并在中小学重新建立重点学校制度。
1980年,第五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从1981年1月1日起实施。《条例》规定我国的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1981年开始允许自费出国留学,由此掀起的留学生高潮澎湃至今。随着恢复高考制度、恢复重点学校制度、重新颁发20世纪60年代初制定的学校管理条例等,教育的恢复和重建基本上是重新回到20世纪50年代。
二、第二阶段:全面开展教育体制改革(1985~1989年)
1985年5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新时期教育的真正起点。当时,中央相继颁布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3个决定,形成了20世纪80年代以体制改革为主的强劲旋律,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相一致的新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显然,它是对1958年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的否定和替代。强调教育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教育从为政治服务转而为经济建设服务,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
《决定》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虽然教育事业得到了恢复,开始走上蓬勃发展的道路,“但是,轻视教育、轻视知识、轻视人才的错误思想仍然存在,教育工作方面的‘左’的思想影响还没有完全克服,教育工作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决定》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改革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调整教育结构,相应地改革劳动人事制度。还有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决定》确定的比较重要的教育改革内容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将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和管理权限下放给地方。1986年通过《义务教育法》,从贯彻实施的情况看,将基础教育的管理权下放给地方,建立起省、县、乡分级管理,财政以乡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对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管理权下放的重心过低,中央和省级财政承担的责任太少,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严重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得到了较好的实现。到1990年,全国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的比例大致达到了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改革高校招生和毕业分配制度,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1988年4月,国家教委下发《关于高等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意见》,积极推进这一制度的实施。至1989年初,已有100多所高等学校实行了校长负责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撤消教育部,成立国家教育委员会。根据《决定》,1985年教育部改为国家教育委员会,成为国务院的一个综合部门,工作范围和行政权力有所扩大,在学校教育以外,统筹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真正面向全国教育领域,统管全局。但199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重新改为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教育经费上做出“两个增长”的决定,即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并决定地方政府可征收教育费附加,为义务教育增加了一项资金来源。
1989年发生的政治风波,中断了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教育发展低迷缓慢,重新陷入高度政治化的旋涡,100余所试行校长负责制的高等学校陆续恢复了原有体制。
90年代初,采取对大学生实行军训、减少高校招生、调整留学生派遣方针、开展反和平演变教育等收缩政策。北京大学、复旦大学1990级新生到军队院校军训一年。1989年,普通高校研究生招生比上年减少10.8%,本专科招生减少19.4%。,文科研究生不从应届生中招收,工、农、医科研究生从应届生中招收的比例不超过40%。从1989年至1991年,研究生和本专科招生数连续三年低于1988年。
虽然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之后,中国重新启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但在教育领域,体制改革一直处于停滞的状态。此后,1993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提出了一些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而言,缺乏实质性的进展。可以说,1985年《决定》对教育的基本评价,今天仍然适用。《决定》所提出的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改革任务和目标,是我们今天需要继续完成的。
三、第三阶段:“教育产业化”和“教育大跃进”(1990~2003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教育发展,有两个主要的特征,一是“发展大于改革”,追求教育发展的规模、数量、速度,呈现“跨越式发展”。二是90年代中期之后,教育逐渐走上了一条被舆论称为“教育产业化”的特殊发展路径。在发展主义、经济主义的发展背景下,教育以扩大规模、总量增长和提高宏观效率为主要追求。由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政府热衷于利用市场机制扩大资源、学校通过教育活动营利创收。它被视为一种 “财政视角的教育改革”,或者说是一种“经济主义路线”的教育改革。
1992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将教育定义为第三产业,教育由“上层建筑”被重新定义为“社会生产力”的一部分,纳入了国民经济的分析框架,教育产业和产业化的话语浮出水面。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民办学校由此前的“补充”地位提高为“和公办学校共同发展”;扩大高中和高等教育规模,以教育消费拉动经济内需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思想进入了政策层面。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确定可以对薄弱学校和新建的学校等公办学校实行民办学校机制的改革试验,成为日后公办学校实行“民营机制”的“转制学校”的理论依据。2002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决定》,鼓励农村学校“大胆破除束缚农村教育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障碍,在农村办学体制、运行机制、教育结构和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由此再农村出现一些引发巨大争议的“盘活国有教育资产”、出卖公办学校的“改革”。2003年底《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进一步确定了发展民办教育和教育产业的合法性。可见,“教育产业化”合理化、制度化的过程,是通过确立民办教育的合法性,继而确立公办学校转为民办经营的合法性,从而赋予学校获取教育经营利润的制度合法性。
这一时期主要的教育政策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多渠道集资办学、“人民教育人民办”;高等学校进行合并和院校调整、高等学校大规模扩招和实行收费制度;实施“985工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小学改革学校产权制度,实行“民营机制”、“名校办民校”和高收费,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大学大规模借贷建设“大学城”,等等。在举国经商的气氛中,20世纪90年代高校掀起大办校办企业的热潮,以1994年北京大学推倒南墙、破墙开店为标志。
在政府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教育产业化”的路线的确有效地扩大了教育规模,增加了教育机会;与此同时,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各种乱收费、高收费等损害教育品质和民生的混乱现象,使教育成为严重的问题领域。
四、第四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教育公共政策的转变(2003年以来)
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的提出,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思路开始受到置疑。从2003年下半年起,教育部开始高调批评“产业化”思路,围绕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对农村教育、义务教育、教育公平的关注逐渐取代了此前以数量、规模、速度为主的追求,促进教育公平逐渐成为教育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
2006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方针。宏观政策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免费的政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顿改制学校的政策,以及控制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重在提高质量的政策。
2005年5月,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正视和着手解决择校热、“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校际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要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之风。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不得举办或变相举办重点学校。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办学校不得改为民办或以改制为名实行高收费,等等。
2005年12月30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关于做好清理整顿改制学校收费准备工作的通知》,全面叫停各地审批新的改制学校,对大规模改变公办学校的公益性、以教育牟利的“改制学校”、“名校办民校”进行清理整顿。
2006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新修改的《义务教育法》,确立了各级政府分担义务教育经费的机制,以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方针。对“应试教育”和“教育产业化”政策的清理进入了法制轨道。
2007年5月,国务院发布文件,建立健全普通高校、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这是继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
从2007年秋季起,在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以吸引、鼓励更多优秀学生从事教师工作。
从2006年起,控制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高校招生数量的增长率控制为5%,将高等教育纳入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轨道。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教育投入,“优先发展和投资教育”正在成为现实,教育公共政策的转变和调整不断深入。

阅读全文

与以改革造就更多中小学教育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