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首先,你要分清楚孩子现处于什么年龄,广义范围说0-6岁孩子称之为儿童,0-3岁的孩子称为幼儿,0-6岁都是在幼儿园度过,但是由于国家的发展,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成绩好,能力强,往往忘记了幼儿本身想要的东西是什么,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第一就要从家长本身做起,不要盲目的去攀比,幼儿的学前教育有五个方面,第一个是社会,第二个是数学,第三个是艺术,第四个是语言,第五个是科学,当教师能融入这五种教学方式时,感觉会好很多。
② 如何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幼教《纲要》明确规定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那就是幼儿园要让孩子在各种游戏中完成其学习任务,并在保育教育并重的基础上保证幼儿的语言表达力,空间想像力,社会交往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创造力均得到充分的发展和锻炼。幼儿教育绝不是让幼儿写几个字算几道题那么简单,幼儿园应给幼儿培养出其人生发展所需要的诚心、礼貌、爱心、乐观、坚强、自信、宽容等良好习惯,为幼儿今后的成功发展奠定基础。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要以游戏为主,保教并重。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并不是要走向排斥所有知识学习的另一个极端。作为幼儿园首先要明确自己办园的目标,其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家长的工作,担负着转变家长观念、提高家长教育能力的责任。 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我认为要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家长树立新知识观、让家长真正理解和形成“以幼儿发展为本、终生教育和科学的幼儿教育”新思想,促进家长成为预防和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体,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游戏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宣传科学的幼儿教育,指导家长加强育儿知识,与家长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定期用书面的形式向家长反馈幼儿发展情况和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内容,定期进行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意见、建议并及时解决问题。让家长知道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包括健康的心理,愉快的情绪,合作的精神,动手的能力,语言的表达等等,都不是能用成绩衡量的。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认知特征,决定其学习方式更多地依靠实际的活动:游戏、生活、探索、交往,依靠“做中学”。 2、幼儿园一定要遵循幼教规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纲要》中强调指出“尤其要避免只重视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学校方面的配合,“别人的孩子提前学了小学知识,我们的孩子不早学上学就会跟不上。” 3、参观学习示范性幼儿园,取长补短。园长和教师要多走出去参观学习,请进来示范指导,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及培养,促进教师内涵的发展,使教师的专业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鼓励教师多做教育反思,多积累保教经验,促使教师自我提高。及时进行课后反思,针对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分析,发现问题进行研究,不断调整计划,改进教育行为,最终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做到每周有反思,在每周一进行上一周教学工作反思检查,并且每月至少一篇保教心得;在不断的学习中使传统落后的教育方式得到改变。 4、为了推动幼儿教育的标准化、规范化。我们采取学前教育培训、请进来、送出去、通过送课下乡、观摩教学、组织优秀教师、专业特色教师开展教研、听课、评课、示范课、优质课等活动,采取“帮扶互助”的方式,推动幼儿园在办园条件、师资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不断提高。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从客观上使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得到解决。 5、正确衔接小学教育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并不是要割裂幼儿教育与小学的联系,关键是如何将两类教育科学衔接。幼儿教育是入学前的准备教育。实践证明,幼儿教育应该注意正确的与小学教育相衔接,因为搞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能使幼儿较快、较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主要是入学准备工作,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整个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促使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二是对大班幼儿做好有针对性的、专门的教育工作,即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培养,入学意识教育。不过,在入学准备工作中,不能无视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无视幼儿的学习特点,简单照搬小学的教学方式,用上课取代游戏。如果这样,就又会回到“小学化”的老路上去了。 6、加强保教队伍建设,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需要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合格并逐步优良的幼儿保教队伍。 “小学化”的幼儿园一般都存在保教人员数量不够、素质较低、经验不足的问题,尤其是保育员这三方面问题特别大,这是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些问题,应当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的有关规定,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保育员资格准入制度,严格实行持证上岗。逐步按照“两教一保”的要求配备保育员,以突出保育工作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有效防止“小学化”倾向。要建立和完善促进幼儿教师、保育员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机制。保教人员均应实行聘任制。要建立园本教研制度,鼓励教师立足教育实践,积累丰富幼儿教育经验;开展经常性的园本教研活动,立项课题开展纠正防止“小学化”的教改实验研究;鼓励保教人员在职进修,提高学历和专业素质,提高幼儿保教质量。 7、改善办园条件和环境,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需要创造幼儿教育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产生,主要原因之一还在于一些幼儿园办园条件差,设备、设施和相关的教育资源不能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基本的、充足的条件。对此,幼儿园的主管部门和举办者(法人)应当千方百计,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资力度,按照办园标准加快建设,以逐步达到规定的办园条件。同时,幼儿园也要注意丰富、积累和创造园内、社会和幼儿家庭的教育资源,使办园条件更趋完善。
③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如何防止
幼教《纲要》明确规定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那就是幼儿园要让孩子在各种游戏中完成其学习任务,并在保育教育并重的基础上保证幼儿的语言表达力,空间想像力,社会交往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创造力均得到充分的发展和锻炼。幼儿教育绝不是让幼儿写几个字算几道题那么简单,幼儿园应给幼儿培养出其人生发展所需要的诚心、礼貌、爱心、乐观、坚强、自信、宽容等良好习惯,为幼儿今后的成功发展奠定基础。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要以游戏为主,保教并重。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并不是要走向排斥所有知识学习的另一个极端。作为幼儿园首先要明确自己办园的目标,其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家长的工作,担负着转变家长观念、提高家长教育能力的责任。 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我认为要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家长树立新知识观、让家长真正理解和形成“以幼儿发展为本、终生教育和科学的幼儿教育”新思想,促进家长成为预防和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体,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游戏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宣传科学的幼儿教育,指导家长加强育儿知识,与家长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定期用书面的形式向家长反馈幼儿发展情况和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内容,定期进行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意见、建议并及时解决问题。让家长知道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包括健康的心理,愉快的情绪,合作的精神,动手的能力,语言的表达等等,都不是能用成绩衡量的。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认知特征,决定其学习方式更多地依靠实际的活动:游戏、生活、探索、交往,依靠“做中学”。 2、幼儿园一定要遵循幼教规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纲要》中强调指出“尤其要避免只重视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学校方面的配合,“别人的孩子提前学了小学知识,我们的孩子不早学上学就会跟不上。” 3、参观学习示范性幼儿园,取长补短。园长和教师要多走出去参观学习,请进来示范指导,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及培养,促进教师内涵的发展,使教师的专业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鼓励教师多做教育反思,多积累保教经验,促使教师自我提高。及时进行课后反思,针对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分析,发现问题进行研究,不断调整计划,改进教育行为,最终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做到每周有反思,在每周一进行上一周教学工作反思检查,并且每月至少一篇保教心得;在不断的学习中使传统落后的教育方式得到改变。 4、为了推动幼儿教育的标准化、规范化。我们采取学前教育培训、请进来、送出去、通过送课下乡、观摩教学、组织优秀教师、专业特色教师开展教研、听课、评课、示范课、优质课等活动,采取“帮扶互助”的方式,推动幼儿园在办园条件、师资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不断提高。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从客观上使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得到解决。 5、正确衔接小学教育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并不是要割裂幼儿教育与小学的联系,关键是如何将两类教育科学衔接。幼儿教育是入学前的准备教育。实践证明,幼儿教育应该注意正确的与小学教育相衔接,因为搞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能使幼儿较快、较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主要是入学准备工作,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整个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促使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二是对大班幼儿做好有针对性的、专门的教育工作,即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培养,入学意识教育。不过,在入学准备工作中,不能无视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无视幼儿的学习特点,简单照搬小学的教学方式,用上课取代游戏。如果这样,就又会回到“小学化”的老路上去了。 6、加强保教队伍建设,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需要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合格并逐步优良的幼儿保教队伍。 “小学化”的幼儿园一般都存在保教人员数量不够、素质较低、经验不足的问题,尤其是保育员这三方面问题特别大,这是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些问题,应当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的有关规定,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保育员资格准入制度,严格实行持证上岗。逐步按照“两教一保”的要求配备保育员,以突出保育工作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有效防止“小学化”倾向。要建立和完善促进幼儿教师、保育员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机制。保教人员均应实行聘任制。要建立园本教研制度,鼓励教师立足教育实践,积累丰富幼儿教育经验;开展经常性的园本教研活动,立项课题开展纠正防止“小学化”的教改实验研究;鼓励保教人员在职进修,提高学历和专业素质,提高幼儿保教质量。 7、改善办园条件和环境,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需要创造幼儿教育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产生,主要原因之一还在于一些幼儿园办园条件差,设备、设施和相关的教育资源不能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基本的、充足的条件。对此,幼儿园的主管部门和举办者(法人)应当千方百计,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资力度,按照办园标准加快建设,以逐步达到规定的办园条件。同时,幼儿园也要注意丰富、积累和创造园内、社会和幼儿家庭的教育资源,使办园条件更趋完善。
④ 如何抵制学前教育小学化
只有家长认识到学前教育的孩子不需要学习小学的知识。在学前教育期间孩子们应该有一个愉快的时间,不能像小学一样有一定的学习压力。让学前教育的孩子们尽情地表现自我吧!!!
⑤ 如何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端正思想,制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1、加强对幼儿教育宗旨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各幼儿园要利用家长开放 日、家长会、宣传栏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形 式和目的,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调整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才能有效得到制止。 2、在幼儿教师中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提高幼儿教师业务素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的根源,归根到底还是教育思想不端正。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端正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有必要在全体幼儿教师(含幼儿园办园者和幼儿园园长)中深入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认真学习《纲要》,将全体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彻底扭转过来,与时俱进,使之适应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我们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一定要遵循这一原则,不能盲目的迎合家长的需求,尤其是当园长的,一定要有正确的办园思想和办园理念。 3、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因为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差,幼儿园里很少玩 具、教具和图书图片,教师难以开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各幼儿园要配备教育教学、 游戏所需要的设施设备,并定期组织人员通过明查暗访、定期座谈、教育教学效果测查等方 式,强化对幼儿园的监督。 加大工作力度,规范幼儿教育教学行为 课程设置:严格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的幼儿园课程教材进行教育 教学活动,每个主题可以相对划分为语言、科学、社会、健康、艺术五个领域。各领域内容 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发展。严禁教授一年级 课程,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园不能任意增设英语、写字、珠心算等课程。幼儿园不能 以识字为主要目的,人为规定识字的数量。要让幼儿通过听故事、读儿歌、做游戏、阅读图 画书,练习组词、造句,使幼儿对汉字产生求知欲,培养他们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发展口语 表达能力,促进儿童早期阅读,为正规的小学识字学习做好心理准备。教师要备齐语言、科学(计算)、社会(常识)三科详案及其它学科的简案。严格控制课堂书写量,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幼儿园(班)如要开设规定科目以外的课程,必须报请当地教育局批准。 活动组织和作息时间安排:严格按照《幼儿园教育教学常规(试行)》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开展备课、上课、游戏、教研、家长工作等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幼儿一日生活常 规,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包括晨检、早操、上课、休息、眼保健操、游戏、饮食、睡眠等)。幼儿园、学前班每日授课不得超过3课时。学前班要制定课程表,每课时为30--35分钟;幼儿园大班每课时为30分钟;中、小班每课时为15—20分钟。幼儿音乐游戏、体育游戏及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严格执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幼儿一日生活制度常规及保教人员工作程序要求》,使班级保教人员一日工作做到常规化、程序化。环境创设:幼儿园园内环境创设的范围应包括幼儿园内幼儿所要到的各个地方,由活动室扩展延伸到盥洗室和卧室,将创设内容同各室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发挥相应的作用。园内的绿化地带、小沟、水池、土堆、围墙、栏杆、楼梯等都 是应考虑的区域。环境创设的内容如墙饰内容、区角位置、摆设、投放材料数量、种类等不 应长期固定不变,同时也要避免盲目模仿,追求时髦,作摆设,做装饰用等。要建立“玩具、材料、空间就在身边”的观念,挖掘和利用本地的丰富的物质资源,利用活动室、睡眠室、 走廊、门厅及室外场地,提供、投放相应的设施和材料,为幼儿创设分区活动的场所。在环 境创设中不能以包办代替制约幼儿主体性的发挥,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的过程。 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幼儿教师岗位责任制、教学制度、卫生保健制度、安全公约、幼儿日常行为规范、幼儿园学前班领导职责等等,并张贴上墙,及时详细填写规定表册并存档。
⑥ 如何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
一、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科学的教育――纠正小学化的理论依据
我们知道0-6岁是全脑开发的黄金期,6岁时人的智力发展已经达到了65%。因此,6岁之前的教育是自我潜能发展的主要时期,如果我们觉得这个阶段没有必要学习的话,就等于放弃孩子65%的智力发展,后果将不堪设想。
而传统教育是从小学才开始重视的,我们只有35%的开发空间了。事实证明,全世界的教育系统都没有教育出第二个智力发展超过30%的人。
这也就是“人比人,气死人”的根本原因。范伟曾经感慨:人和人的差别咋就那么大呢?6岁之前要是不努力的话,即使是跑得最快的兔子也要输给乌龟。
那么6岁之前的学习有什么科学依据呢?到底应该学些什么内容呢?为什么教育部三令五申地强调,一定要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其理论依据何在呢?
我认为,教育部提出纠正小学化的理论依据,就是意大利著名女教育学家蒙台梭利的“儿童敏感期理论”。
也就是说,3-6岁的幼儿出现某种能力的敏感期时,适时给幼儿教授某种能力,才是最科学的。如果在不合适的时间教授不合时宜的知识,很容易陷入小学化的尴尬境地。
就是说在敏感期内学习某个内容就会事半功倍,特别轻松就可以学会,而且孩子会自发地学习这个内容;一旦错过这个敏感期,学习某个内容就会变得事倍功半,甚至一辈子都不可能产生这种能力了。
很多东西我们必须在6岁之前就开始学习,否则过了敏感期再学就太迟了。因此,学前教育并不是什么都不能学,而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敏感期内的知识和能力,注重右脑形象化思维的培养和多种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对幼儿八大智能的开发,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学得开心、玩得有效。
二、实现教材的无形化和环境化,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提供机会
《指南》注重通过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幼儿园应该按照《指南》要求加大硬软件设施投入,创设更加丰富的区域活动空间,配备类别更加丰富,吸引力更强的玩具、游戏材料和幼儿读物,为幼儿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索提供机会和条件,为教师落实新的教学目标提供保障。
今年有幸到成都参加学习,去了成都市几所有名气的幼儿园,最大的感触是他们竟然拥有多个独立活动室,真是让我羡慕不已。如果我们的园所有这么宽敞的场地,教材的无形化和环境化恐怕早就实现了。
我们幼儿园正是要实现教材的无形化和环境化。这已经纳入我们“三爱园本教材”的课题中,而且我们将会申请课题项目。
其实我们这个计划早就启动了。我们一直在教室里做的活动区角也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
那么什么是教材的无形化和环境化呢?需要先从儿童生态学谈起。
儿童生态学是近年来刚刚萌芽的一门交叉学科。借助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将儿童放置于其生存与发展的真实社会环境(生态系统即社会网络结构)之中进行研究。
我认为,儿童生态学的本质就是“实学”,在真实社会生态环境中学习,在教育者设置好的实践操作环境中学习,以获得更加真实的学习体验和更加实用的学习效果。
作为教育者和一个教育系统,我们在给幼儿提供真实生态环境的同时,将通过创设丰富的活动区域方式,模拟和延伸真实的社会生态环境,使其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但可以实现“实学”,而且可以让幼儿自发、高兴地学习,实现“乐学”和“自学”,使幼儿的自我天性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得到自由发展,从而变得更加自信,自立于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
教材的无形化和环境化就是通过创设丰富的活动区域,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在具体情景中自己学习、快乐学习,真正实现“自学、实学、乐学”。
这个学期我们利用楼道的空间,在每个班级都设置了创意美工区;然后我们利用过道建立了种植园,还有多功能公共活动室,内设有:科学区、表演区、音乐区、阅读区,供各班级轮流使用。
能够实现自学,根据老子“无为”的哲学思想而引申出的“不教而教”,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我们设置不同的活动区域和区域活动,让幼儿脱离课本式的虚学,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学习,也就实现了“没有教材的学习”。不过,严格来讲我们不是没有教材,而是将教材化为无形,把教材生活化和环境化(而不是传统的纸面化的课本)。
教师角色只是一个引导者、观察者,在实际区域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幼儿不同的“工作”需求和不同的学习模式,然后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逐步实现“因材而学”的个性化教育。
三、走进社会、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
我们学习是为了得到能让我们快乐的东西,那为什么不把学习也变成一种快乐呢?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最快乐的事情当做自己的理想职业,为什么我们不把学习也当做一种快乐呢?我们苦苦追寻的幸福快乐的感觉,原来就蕴藏在最简单、最原始的学习之中。
六岁以前的孩子思想不受约束,各种学习方式其实孩子们都试过,但除了读书之外,基本都被大人们否定,上了小学之后只能成为书的奴隶。中国人在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经常得金牌,但真正能做出成绩,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却几乎没有,就是因为中国人书生气太浓了。
要想改变我们的命运,就要鼓励孩子多出去走走,和其他小朋友多玩玩,带孩子出去旅游,接触社会上不同职业的人,甚至可以尝试拜访一些有名的学者。美国节日里有一个“职业日”,允许带自己的孩子上班一天,为的就是让孩子脱离课本,在社会实践中多学点东西。 我们开展的“三爱”主题“我爸爸”,邀请不同职业的爸爸来到现场,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充分接触不同的职业,从不同的人身上学到更加丰富的知识,为孩子以后职业规划奠定基础。
幼儿园每个班都推选出家长代表,他们在园内协助秩序管理,协助处理班务,协助厨房工作;有的是在外出活动时请家长代表协助教师做好幼儿的安全保护工作,如我们在家长代表的带领下走进社区,让孩子了解社区环境,从小培养孩子有意观察的能力,接触各种各样不同的人;也有的家长在大型活动中帮助摄影、摄像。
这样做的目的都是发掘和运用家长中的人力资源参与幼儿园管理,更好地为幼儿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密切家园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建立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良好的和谐关系;为广大家长提供关心教育、支持教育、丰富人生、回报社会的平台,在广大家长中形成热心公益事业的风尚,并为孩子树立行为楷模。
我们还带孩子到农村田野去,亲自体验重庆的本土文化,观察生机勃勃的春色、如诗如画的秋色,让孩子认识小河、流水,观赏沿路的花卉、果树,知道农民伯伯耕作的辛劳,分享他们收获的喜悦,真正感受走出园门游戏活动的另一番乐趣。
四、构建学习型幼儿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幼儿教育质量的高低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高低,采取儿童化教育方法,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不但需要转变思想,而且需要高素质教师实现,因为幼教老师落后的教学方法是导致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此我园着重通过以下几方面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杜绝小学化倾向。
(一)加强师德学习,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
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是一项较长时期的建设工程。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要从师德抓起。多年来,我园紧紧围绕党中央各项政治活动的重心,加强政治理论、教育法律法规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学习。
为了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我园领导班子有计划、有目的、有内容地组织老师们开展学习,树立全心全意为幼儿服务的思想。做到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幼儿,关心幼儿,细心照顾幼儿,耐心引导幼儿,对领导分配的工作乐意接受。在日常工作中,教师们还注意用美的言行举止影响幼儿、带动幼儿、引导幼儿,为幼儿树立榜样,在社会树立良好形象。
(二)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努力提升教学水平。
1.开展园本培训,我们不但进行基础的早教理论培训,而且进行一些教学实战培训和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培训,使新教师能很快融入大幼教学体系,使老教师的教学技能更上一层楼。
我们在平时特别注重教师的弹、唱、跳、说、写、画等基本功训练,激励教师钻研各项技能。
2.开展园本教研活动,本学期我们设立了“园本教材”的教研课题,根据“三爱”主题园本课程,初步实现根据老子“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引申出的“不教而教”和“无教而学”的教育境界,脱离纸面教材的束缚,将教材环境化、无形化,更贴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初步实现根据孔子的“因材施教”引申而来的“因材而学”教育思想,初步实现“自学、实学、乐学”等先进的学习方法。
3.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吸收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4.设立专人督管全园保教工作。
通过业务园长、教研组长深入课堂听课;教师开展公开示范课;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研学习,总结经验,推广成果,改正不足。
5.订阅有关书、报刊供广大教师阅读,开阔教师的视野并启发思维。
(三)丰富教师业余生活。
为了使教师做到劳逸结合,丰富教师业余生活,工会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便于教师放松身心、强身健体。教师的心情好了,才能更有效地避免简单粗暴的小学化教育方法。教师也是血肉之躯,我们不能一味要求他们,而且要适当安抚他们,使他们能够乐于工作,保持愉悦的工作态度。
⑦ 如何纠正幼儿园“小学化”教育,你有什么想法
幼教“小学化”的表现
“学前教育‘小学化’,简单地说,就是违背幼儿身心 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将幼儿置于和小学一样的教 育环境中,运用小学的教学方式,提前教授小学内容, 进行小学化教学。学前教育“小学化”首先表现为,分学科学习小学内 容,开设写字、拼音、算术、英语等课程,教授珠脑心 ,随着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越来越明显,不少教育 专家已经注意到其中藏匿的隐患。“幼儿教育遵循的最 重要原则,就是从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因材施 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专家表示,将小学教育 提前到幼儿阶段违背教育规律,是在拔苗助长,不利于 孩子今后的健康发展,幼儿教育‘小学化’是重复型教育,严重危害幼儿身 心健康发展。”幼儿教育“小学化”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身 心特点,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影响了幼儿心理 健康。超负荷或超年龄段的学习内容和教育会给孩子心 理带来压力,有损孩子心理健康,至少会使孩子对学习 产生反感和厌倦,“幼儿教育‘小学化’剥夺了幼儿游戏和动手操 作的机会,也就剥夺了幼儿大脑神经元受到丰富刺激的 机会,阻碍了神经元和突触的生长形成,进而阻碍了幼 儿大脑发育。”过于超前的训练所获得的即时效应意义 不大,这种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和所运用的强制性方法 反而会使孩子的兴趣被压抑,致使幼儿产生紧张焦虑的 心情,或者把爱玩爱跳的孩子弄得像小大人似的,全无 阳光、活泼可谈,提前加压还会抹杀孩子的想象力。幼儿的身体机能 和神经系统都很脆弱,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 害无益。研究显示,孩子年龄越小专注力时间越短:3岁 约为9分钟,4岁约为12分钟,5岁约为14分钟。如果长 时间注意力太集中,大脑易疲劳,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伤 害。孩子们的智力水平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过早 强制灌输,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对此,专家认为,教育是有规律的,比如教育大纲 规定幼儿早期教育达到的目标为“幼儿在各种游戏中欢 度幸福童年”。当孩子对汉字、诗词还没有感兴趣的时 候就强行让他们学,一旦到孩子上了小学真正开始接触 这些知识的时候,就开始厌倦,提早学习会挫伤孩子对 学习的兴趣。
⑧ 如何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如何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表现。 ⑴ 在行为规范方面: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遵规守纪,少动少玩。不少幼儿园将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搬到幼儿园来,严加管束。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驯顺听话,不许顶嘴,不许辩解,不得没礼貌;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不许说话,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不许追逐打闹,不许跳跃奔跑,不许高声喊叫,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做好上下一节课的准备。 ⑵ 在学习知识方面: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刻苦学习。不少幼儿园违背素质教育原则,随意增设英语、拼音、识字、珠心算等课程,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不是组织幼儿从游戏中学习,而是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听课,像小学生那样学知识,像小学生那样做作业,办园方向和办园目标严重脱离幼儿实际。讲课则一味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游戏,干巴巴的说教索然无味;课讲完后则要求幼儿做作业,一个字母或一个字抄写十遍甚至一页,还有100以内的加减、英语、珠脑心算等等,作业一大堆,幼儿园里做不完,回到家里还要做等等。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1)扼杀幼儿天性,严重损害幼儿身心健康。幼儿正处于身体早期发育成长期,身心极为脆弱。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动好玩,他们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新奇感,他们在游戏玩耍中得到乐趣和知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严重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心理的正常发展,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2)扼杀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对小学教育形成负面影响。幼儿教育小学化让孩子过早地承受学业负担,也给学校的教学计划带来了麻烦,扰乱了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由于刚进小学的一年级新生有一部分学过拼音、写字,有的甚至还会加减乘除,导致班上学生学习进度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教学计划。而让小学教师更为苦恼的是,因为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的种种不同,造成教学不到位,使一些孩子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写字姿势不正确、笔顺不对、发音不规范等等,入小学后需花大力气进行矫正。在幼儿园接受“小学化”教育的孩子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由于这阶段的课程他们已经学习过一遍,所以暂时相对会比接受正规幼儿园教育的孩子学习上感觉轻松一点,但孩子对重复的东西不感兴趣,学习不用功,上课不专心,有的甚至由此养成上课走神的不良习惯。接受正式幼儿园教育的孩子在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提前接受“小学化”教育的孩子,而且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以看出,在幼儿园不实施小学化教育,孩子进入小学后更有利于学习,有利于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健康成长。 3、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产生的原因 主要是幼儿园办园宗旨不端正,幼儿园办园条件差,幼儿教师业务素质偏低,因此有的幼儿园为了招揽生源,就一味迎合家长望子成龙(凤)和迅速成才的心理,不顾幼儿的年龄实际、身心实际、接受能力实际而开设一些不该开设的课程,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以满足家长的虚荣,并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以提高本幼儿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端正思想,制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1、加强对幼儿教育宗旨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各幼儿园要利用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宣传栏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形式和目的,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调整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才能有效得到制止。 2、在幼儿教师中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提高幼儿教师业务素质。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根源,归根到底还是教育思想不端正。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端正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在全体幼儿教师(含幼儿园办园者和幼儿园园长)中深入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认真学习《纲要》,将全体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彻底扭转过来,与时俱进,使之适应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我们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一定要遵循这一原则,不能盲目的迎合家长的需求,尤其是当园长的,一定要有正确的办园思想和办园理念。 3、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因为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差,幼儿园里很少玩具、教具和图书图片,教师难以开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 各幼儿园要配备教育教学、游戏所需要的设施设备,并定期组织人员通过明查暗访、定期座谈、教育教学效果测查等方式,强化对幼儿园的监督。 四、加大工作力度,规范幼儿教育教学行为 课程设置: ⑴ 严格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的幼儿园课程教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每个主题可以相对划分为语言、科学、社会、健康、艺术五个领域。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发展。 ⑵ 严禁教授一年级课程,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园不能任意增设英语、写字、珠心算等课程。幼儿园不能以识字为主要目的,人为规定识字的数量。要让幼儿通过听故事、读儿歌、做游戏、阅读图画书,练习组词、造句,使幼儿对汉字产生求知欲,培养他们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发展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儿童早期阅读,为正规的小学识字学习做好心理准备。教师要备齐语言、科学(计算)、社会(常识)三科详案及其它学科的简案。 ⑶严格控制课堂书写量,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幼儿园(班)如要开设规定科目以外的课程,必须报请当地教育局批准。 活动组织和作息时间安排:严格按照《幼儿园教育教学常规(试行)》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开展备课、上课、游戏、教研、家长工作等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包括晨检、早操、上课、休息、眼保健操、游戏、饮食、睡眠等)。幼儿园、学前班每日授课不得超过3课时。 ⑷学前班要制定课程表,每课时为30--35分钟;幼儿园大班每课时为30分钟;中、小班每课时为15—20分钟。幼儿音乐游戏、体育游戏及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 ⑸ 严格执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幼儿一日生活制度常规及保教人员工作程序要求》,使班级保教人员一日工作做到常规化、程序化。环境创设:幼儿园园内环境创设的范围应包括幼儿园内幼儿所要到的各个地方,由活动室扩展延伸到盥洗室和卧室,将创设内容同各室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发挥相应的作用。园内的绿化地带、小沟、水池、土堆、围墙、栏杆、楼梯等都是应考虑的区域。环境创设的内容如墙饰内容、区角位置、摆设、投放材料数量、种类等不应长期固定不变,同时也要避免盲目模仿,追求时髦,作摆设,做装饰用等。要建立“玩具、材料、空间就在身边”的观念,挖掘和利用本地的丰富的物质资源,利用活动室、睡眠室、走廊、门厅及室外场地,提供、投放相应的设施和材料,为幼儿创设分
⑨ 如何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具体措施
如何避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表现在行为规范方面: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遵规守纪,少动少玩。不少幼儿园将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搬到幼儿园来,严加管束。 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驯顺听话,不许顶嘴,不许辩解,不得没礼貌;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不许说话,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问题要举手; 课间不许追逐打闹,不许跳跃奔跑,不许高声喊叫,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做好上下一节课的准备。在学习知识方面: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刻苦学 习。不少幼儿园违背素质教育原则,随意增设英语、拼音、识字、珠心算等课程,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不是组织幼儿从游戏中学习,而是要求幼儿像小学生 那样听课,像小学生那样学知识,像小学生那样做作业,办园方向和办园目标严重脱离幼儿实际。讲课则一味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 生动的游戏,干巴巴的说教索然无味;课讲完后则要求幼儿做作业,一个字母或一个字抄写十遍甚至一页,还有100以内的加减、英语、珠脑心算等等,作业一大 堆,幼儿园里做不完,回到家里还要做等等。 二、 端正思想,制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1、加强对幼儿教育宗旨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各幼儿园要利用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宣传栏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幼儿教育 的宗旨、意义、形式和目的,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调整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才能有效得到制止。 2、在幼儿教师中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提高幼儿教师业务素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根源,归根到底还是教育思想不端正。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 者,端正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在全体幼儿教师(含幼儿园办园者和幼儿园园长)中深入开展一场教育思想 大讨论,认真学习《纲要》,将全体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彻底扭转过来,与时俱进,使之适应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指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 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我们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一定要遵循这一原则,不能盲目的迎合 家长的需求,尤其是当园长的,一定要有正确的办园思想和办园理念。 3、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因为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差,幼儿园里很少玩具、教具和图书图片,教师难以开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各幼儿园 要配备教育教学、游戏所需要的设施设备,并定期组织人员通过明查暗访、定期座谈、教育教学效果测查等方式,强化对幼儿园的监督。加大工作力度,规范幼儿教 育教学行为 课程设置:严格按照河北省幼儿园课程教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每个主题可以相对划分为语言、科学、社会、健康、艺术五个领域。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 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发展。严禁教一年级课程,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园不能任意增设英语、写字、珠心算等课程。幼儿园不能以识 字为主要目的,人为规定识字的数量。要让幼儿通过听故事、读儿歌、做游戏、阅读图画书,练习组词、造句,使幼儿对汉字产生求知欲,培养他们对汉字学习的兴 趣,发展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儿童早期阅读,为正规的小学识字学习做好心理准备。教师要备齐语言、科学(计算)、社会(常识)三科详案及其它学科的简案。严 格控制课堂书写量,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活动组织和作息时间安排:严格按照《幼儿园教育教学常规(试行)》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开展备课、上课、游戏、 教研、家长工作等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包括晨检、早操、上课、休息、眼保健操、游 戏、饮食、睡眠等)。幼儿园、学前班每日授课不得超过3课时。学前班要制定课程表,每课时为30--35分钟;幼儿园大班每课时为30分钟;中、小班每课 时为15—20分钟。幼儿音乐游戏、体育游戏及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 间。严格执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幼儿一日生活制度常规及保教人员工作程序要求》,使班级保教人员一日工作做到常规 化、程序化。环境创设:幼儿园园内环境创设的范围应包括幼儿园内幼儿所要到的各个地方,由活动室扩展延伸到盥洗室和卧室,将创设内容同各室特点有机地结合 起来,使其发挥相应的作用。园内的绿化地带、小沟、水池、土堆、围墙、栏杆、楼梯等都是应考虑的区域。环境创设的内容如墙饰内容、区角位置、摆设、投放材 料数量、种类等不应长期固定不变,同时也要避免盲目模仿,追求时髦,作摆设,做装饰用等。要建立“玩具、材料、空间就在身边”的观念,挖掘和利用本地的丰 富的物质资源,利用活动室、睡眠室、走廊、门厅及室外场地,提供、投放相应的设施和材料,为幼儿创设分区活动的场所。在环境创设中不能以包办代替制约幼儿 主体性的发挥,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的过程。
⑩ 如何解决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的问题
【摘要】幼儿园教育日益小学化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无论是大中型城市,还是像武乡县这样的全国贫困县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一问题,本文结合武乡县实际情况,运用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幼儿园教育内容等专业知识,以及分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等方面进行论述。【关键词】防止 纠正 幼儿园 小学化【正文】
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部分家长的错误需要,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提前把汉语拼音、书写汉字、数学运算等小学一年级的部分教学内容纳入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这种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教育方式,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需要教育部门、家长、幼教工作者共同努力。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及具体体现
(一)幼升小时的入学考试即应试教育成诱因
新闻报道,某小学在“幼升小”入学考试中,许多试题不但孩子答不上来,连家长也被难倒了。面对这些试题,我们忍不住要问:这些知识,孩子如果都知道的话,那还有必要上学吗?难道在幼儿园提前学习掌握小学知识,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了吗?这种应试教育是中国几千年留存下来的,但是这种应试教育已逐步影响到幼小单纯的幼儿。(二)家长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焦虑
有部分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迎合家长对孩子发展的需求,无论从办学形式还是内容都注重知识的传授。很多大班或学前班只重视周期性短、能突显孩子的外显行为,而轻视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个性、兴趣、智力潜能等方面的培养。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
(一)对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有害
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的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二)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
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式教育,其实进行的只是单项智育,结果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被削弱了,其它各育的发展要求被忽视了,导致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三)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在幼儿阶段儿童如果学过了小学课本上的知识,他们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由于重复教育,使这些儿童养成了不动脑、不思考、生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三、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思考及几点建议
(一)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加强学习学前教育知识,提高教育能力和水平。家长应首先建立符合时代需要的科学的、现代化的儿童观。应重视对儿童良好身体素质的培养。也可以利用幼教专家讲座、大众传播媒体、家园合作等形式广泛宣传幼儿教育的科学理念,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幼教态度,从而使家长淡化对幼教的功利心态。(二)应试教育要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步改革。只有淡化以分数论高低的应试教育,才能把幼儿从小学化的教育方式中解脱出来,才能真正发挥幼儿的潜力,让他们在一个宽松、愉悦、自由的氛围中,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的应试教育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三)幼儿园严格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幼儿为中心进行施教
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因此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至关重要。
幼儿园应开展各种培训,帮助教师践行以下观念和行为:一是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幼儿健康的人格、培养幼儿非智力因素等;二是教师能够真正关注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和主体性的发展,将教学目标与多方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教育行为上避免“小学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