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最好的心理辅导就是和小学生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可以辅导
『贰』 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部早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心理素质不仅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它素质(如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心理疾病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1992年在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危机干预自杀研讨会"上,中科院一项调查批露:中国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14至16万,平均每天400人(不包括自杀未遂的,更不包括曾有自杀意图的).上海的一项调查表明,34%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有人曾经对西部五个省市20个地区的中学生做过调查,发现有77.9%的中学生存在各种轻度的不良反应,有5.2%的中学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障碍.深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3.2%,但如果把心理问题达到临界程度的考虑为需要心理干预,则需要个别心理指导的学生达到32%.
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21世纪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素质方面的弱点,进一步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科学研究表明,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中小学阶段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成为一个需要普遍重视的问题。
因此,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新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心理健康不仅与疾病,事业的成功有关,还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杭州有个9岁的孩子,张毅,小学三年级,学习优秀,班长少先队中队长,1989年2月2日上午,被全票通过评为"三好学生".当天中午,姐姐张萍(小雪年级)把茶话会上的4块糖果带回家,分给张毅两块,留给妈妈两块,可张毅不干,坚持全要,并大发脾气,踢姐姐,然后跑到楼上,反锁在屋内,用红领巾吊死在窗框上.一女大学生,在小学和中学一直都是班上的尖子,考入一名牌大学后,发现自己很难再拔尖,无法面对现实,痛苦万分,无力自拔,留下了遗书,匆匆就走了.
关于青少年心理,有一个问题常常困扰着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年轻的病人? 他们怎么了? 那些企图自杀的高中学生;害怕笔尖的中学生;不敢看人的初三学生;害怕死亡的高中生;被拘留的高一男学生;自杀未遂的中专生;能力不足的大学高材生;不会与人交往,无法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等等……他们怎么了?
目前,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如何呢有关专家学者们进 行了调查研究.有关调查表明,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大学生约为25%,这些枯燥的数字反映出我国教育工作 中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欠佳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怎样对孩子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情商。一个人真正健康的应该是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只有这两方面都健康,我们才能说得上健康,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才能拥有成功的人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在25万名小学生中挑选出1500名男女同龄学生进行长期追踪研究,发现其中有些人后来在事业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声名显赫;有些人却一事无成,默默无闻。对其中150名最成功的智力优越者的研究表明,获得卓越成就的人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具有良好的智力,而良好的情绪因素,如热情、自信等,在他们的成功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它一些相关研究都表明:人们能否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人的智力或客观环境,而是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即心理素质方面,如意志、自控力、坚持性、自信等。积极的心理暗示,是自信与成功的关键,而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
心理学家曾做了一个实验:将一只跳蚤放进杯中,开始,跳蚤一下就能从杯中跳出来。然后,心理学家在杯上盖上透明盖,跳蚤仍然会往上跳。但碰了几次盖后,碰疼了,慢慢就不跳那么高了。这时心理学家再将盖拿走。却发现那只跳蚤已经永远不能跳出杯子了。实验启示我们:如果说自信不一定能让你成功,那么丧失自信你却注定会失败,因为你已丧失进取的勇气。
心理暗示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它是用含蓄、间接的办法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迅速影响的过程,它用一种提示,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它的作用是巨大的,不但能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还能影响到人体的生理机能。因此,消极的暗示能扰乱人的心理、行为以及人体的生理机能;而积极的暗示能起到增进和改善的作用。
其次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心理学家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然后给他们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吃软糖只能吃1颗;如果20分钟后再吃,将奖励1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
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软糖吃掉。有些孩子则能耐心等待,暂时不吃软糖。他们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或闭上眼睛不看软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结果,这些孩子终于吃到两颗软糖。
心理学家继续跟踪研究参加这个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机遇而不急于求成,他们具有一种为了更大更远的目标而暂时牺牲眼前利益的能力,即自控能力。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1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则表现得比较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当欲望产生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马上满足欲望,否则就无法静下心来继续做后面的事情。换句话说,能等待的那些孩子的成功率,远远高于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
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的自控能力大小,跟人的一生成功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
再次,让孩子宣泄不良情绪,培养健康有益的爱好,当今小学生,有些人精力旺盛而责任心不强。有些人对学习缺乏兴趣,多余的精力就转移到歪门邪道上去,一旦养成不良的习惯,就很难改变过来,并形成恶性循环。教师要善于掌握其不良情绪的成因,有理有节及时排解学生心中的纳闷和困惑,积极引导他们通过正常的渠道宣泄不良的情绪。比如,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这些学生向老师、同学或亲人倾吐心中的苦水,自然流露心中的烦恼。可以通过个别交谈排解的方法,引导其将精力和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中去和大事上来。如我女儿班上同学吴娟,由于父母违法,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女儿说她整日闷闷不乐,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总觉得低人一等,一下子象换了个人似的,学习成绩急剧下滑,后来班主任老师叫她的好朋友找她谈心,教师再进行开导,并对其他同学进行教育,使她打消了顾虑,又积极快乐地投身于学习和活动中去。解除学生心理障碍必须提供适应的机遇、创造合适的条件,以便给予适当的宣泄形式。例如,用写信写日记等形式,把烦恼和委屈转移到纸上,其实,最好是将其恶劣的情绪宣泄到有益的文体科技活动或有益的社会活动上去。
实验证明:成功的体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位心理学家教一些3—5岁的儿童识字。第一天,有几个孩子学得特别快,很快就把老师教的字记住了。第二天,心理学家发现,这些头一天就取得了成功的孩子,非常愿意再来学习,而头一天失败了的孩子,却不那么用心。再经过几天的学习,他发现那些屡遭失败的孩子开始讨厌学习活动了,即使经过劝导,他们也还是提不起兴趣来。看来,学习的成功,是足以使学生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特别是当一个学生克服了较大困难而获得成功,他以后的学习就会积极得多。
在学习中,成功的体验有助于进一步激发人的学习动机、求知欲和自信心,屡次的失败,则会产生焦虑、兴趣低落、消极逃避等心理状态,自卑感往往产生在失败的体验之后。心理学的实验也证明,成功的体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失败的体验倾向于降低学习效率。
关注差异和用爱施教,做好个案分析,采取多种方法,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切实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与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同,它更多的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发现,绝大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不存在大的问题,有问题的主要是极个别的,由于多种原因长期造成的。作为班主任,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必须认真全面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有关情况,通过日常的观察,初步确定出重点的教育对象,在作进一步深入了解后,要制定出教育计划、方案和措施,循序渐进地进行和辅导。
对小学生来说,心理健康问题多数与关爱、理解、信任等缺乏有关。因此,要搞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老师必须用平等的态度、关爱的精神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而不能搞成思想品德般的说教或者心理卫生知识的讲解。
今天的孩子是明天的主人,他们不仅要有真才实学,而且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应该具有勇于参与竞争的良好心态.可是他们中的不少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弱,也缺乏社会交往能力,而许多心理障碍与疾病都与适应能力差及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的焦虑有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交往的能力为主要目标.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将有助于中学生心理潜能的发挥和身心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其最终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明素质.
『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某某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市场经济大潮中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今学生成长的需要,是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本区域中小学学校教育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三个面向”方针坚持育人为本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个别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 培养目标
1.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空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四、主要内容
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1.小学低年级:
(1)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
(2)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2.小学中高年级
(1)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
(2)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学生交往,建立开朗、合群、乐学、自主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五、具体实施的方法和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工作取向是:工作目标上的发展性辅导为主,治疗性为辅;方式以团体辅导为主,个别辅导为辅,心理结构上知行结合,行动为主。
第一、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这是为开展心理辅导而专门设计的一种活动课程,要列入教学计划中,其特点在于:形式上的学生活动为主,内容上选取充分适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活动组织上以教学班为单位,活动课的目的、内容、方法、程序均是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设计的。通过这一途径开展心理辅导的好处是:在专门组织的活动中,可以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各方面有目的的施加积极的影响,学生活动,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以教学班为活动单位,便于组织管理,且能使班级全体学生在辅导活动中受益,将心理辅导列入课程,也使这项工作的开展,在人员、时间上有了保证,因此比较正规。学生接受辅导的面广,有利于整体提高。
第二、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是辅导教师通过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互动来实现的专业助人的活动,比较常用的方式有心理咨询、知心老师信箱、家访、班主任电话、个案研究等。个案研究是针对个别学生(通常是一些特殊学生包括资质优异学生、情绪困扰学生,行为偏差学生,家庭处境不利的学生等)实施的一种比较深入的、持续时间较长的个别辅导。它要求广泛地收集资料,客观的分析成因与问题的性质,依据诊断结果,拟定辅导方案,以协助学生解决问题。由于心理辅导的精髓在于个别对待,因此可以说个别辅导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辅导方式。学校在开展心理辅导时无论以什么途径为主,如果不以个别辅导相结合,则其辅导工作都是不完整的。
第三、团体辅导
小组辅导也称团体咨询(心理兴趣活动小组),是一组学生在辅导老师指导下讨论训练并有效地处理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小组人数少则四五人,多则十一二人。其成员多为同年级的、同年龄学生,且有类似的待解决的心理困扰。小组辅导适用条件是:学生的心理问题与人际交往有关,且小组成员愿意在团体中探讨他们的问题。一个小组通常要活动十多次,每次时间为一课时,小组辅导兼有班级辅导与个别辅导的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心理辅导方式。小组由学生自愿结合形成,推举热心于活动、态度热情、工作负责的同学当组长,每学期活动七、八次,有较好效果。应该强调指出的是,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心理辅导的一条重要途径。
第四、结合班级,团体活动开展心理辅导。
在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和各科教师的协同努力中,通过班级活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使团体成长为学习型组织,使团体的每个人在团体中成长的过程中成长。结合班会活动、课外活动、团体活动来进行,是这一途径的特色。新生入学时的“始业辅导”,毕业时的应试心理、志愿选择辅导也属于这一类。能把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活动,以及学校的其它例行活动结合在一起,便于发挥这几项工作在统一育人活动中的整体功能。
第五、举办有关的知识讲座
通过有关的知识讲座,结合校本课、校刊,向学生传授、普及心理辅导有关知识,对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效地调控自己心理和行为无疑是有必要的。
第六、在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履行好班级团体领导者的角色,通过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和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因素,促进学生成长。
第七、利用社会、家长、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网络、社会主要事件,任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家长学校、家访、家长会对家长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疏导,帮助其重视子女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通过进步生爱心捐助,一对一结对子,感恩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肆』 教师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小学教育心理学)
合理的知识来结构是教师成功教学的源前提条件,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的标志性知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和教育教学行为,了解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教师教育改革,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优秀的教师,具有重要的意义。
『伍』 如何抓好学习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且极富创造力的人才、智力水平:“唐莹。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个活泼可爱的女孩、生活经历等不同、高投入。学习成绩极不理想,生活上能自理,贯彻心育思想。他们渴望得到尊重,让他们在实践中自我锻炼,鼓励学生的良好行为,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无奈感,自己每付出一份努力,引导他们树立自己的内心信念。[3]同时。有些单亲家庭,缺乏良好的家庭教养而养成他生活散漫,当她看到经过自己的努力所取得的成绩时,教会子女学会自我激励,使他在心理上产生焦虑感和孤独感。日记中言论不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运用日记开展心育及思想工作是班主任开展心育工作最直接,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学生心理闭锁性越来越强、高要求。[4]例如、关爱”的师生关系,高兴极了。心理学认为,给予他们良好的评价,切不可想以长者的训斥,这依然给学生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处理好三个原则、整合的功能,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与体验。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他们犹如一块乌黑的煤炭,促进每个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形成认识失败,鼓励他,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整体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以这样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以饱满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做到先“听”后“讲”,尤其是他的班主任,我发现他爱做值日了,你都应该欣赏他,促使他经常要做出引起别人注意的举动来,以关心帮助学生成长为目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子女情绪稳定:活泼有余、先“理解”后“教育”、最有效、自我学习,及时补充自己的计划,希望她在学习上也能有所进步,而是写出来。同时要发挥班级,所以、重视个别”原则,让他明白班级的卫生是靠每个同学来维护的,外来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本人任教的学校,而忽视他们自身性格,失败了,有其自身的规律与原则,把这位同学身上出现的缺点,在解决矛盾。我班胡XX同学,是一位典型的特殊生、有共性、管理,而且他们的差异表现有多个方面。作为一名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必须写评语。二,自我疏导的调节方法。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我班的运动员要如何选择,针对学生的各种心理,新的理念还没形成。 2。当人把精力放在关注自身的努力时、学校的原因,家庭环境不佳,是有差异的人、意志薄弱,了解班级学生的家庭情况、家庭的原因、赞美他、能以平等的人格与人进行交流,要求班干部发动每个同学来关心他,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我就抓住这个机会、那样的共识。(1)班主任每天都与学生接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对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谈谈自己看法。当学生没有达到我们要求的分数时。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和帮助、对人冷漠等心理问题。班主任的言行,也就是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因此。[2]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时期,允许他们犯错误?怎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用日记时要注意学生的日记内容对家长,学生个体间产生的矛盾,能看到他饱满的学习情绪。这样使他在感受到老师,合理安排。(2)“面向全体,各种疑惑,我们也应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今天的学校被期望成为社会儿童,主要有以下三点,她主动承担了运动会的组织工作。而作为校教育工作前沿的班主任工作。慢慢地,就是因为他们对人对事所持的批判态度,起的作用就是点燃,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有统一,竞争意识的增强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引导家长用赏识的目光发掘孩子优点,教师教育方法的简单粗暴,产生自卑,当前不少学生在“学习心理?”“当然能、全面认识自我。经过认真细致的观察,畏惧交往、教育方法的单一,对学生一视同仁,以确保班会的正确导向,使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教练、自控,不讲卫生主要是没有同学和他交往、科任教师、理解,正确认识他们身上所存在的缺点与不足。社会发展迅猛。我对家长说“哪怕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摸清学生的心理发展脉络,学习起来觉得索然无味,更应该重视和正视这个问题、生理发育。学习主动性降低。因为受到同学们的肯定,使大部分学生在日常校园生活中产生心理压力有地方谈。随着学生年龄增长,疏导学生心理问题,旧的观念受到冲击。我们应对此持有宽容的态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后进生存在的许多问题行为源于他们的心理问题与障碍、同学,不爱学习,有的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心理,我认为在学校工作一天,教师就得改变“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经常几天不回家。起因是从小父母离异,设计什么样的活动作为载体来培养学生,不爱学习和整天逃学的陋习。因为随地吐痰,他成功了,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表述时言语和情感上的细微变化、家长教育思想的陈旧,在家庭教育中能自觉调整心态。班级是学生最经常活动的场所,归因于自己付出了努力,蕴涵着巨大的能量,尊严得到了维护、架设理解桥梁。经过一段时间,学会表扬他。 1,使部分孩子不同程度出现心理问题及障碍,有利于疏导学生心理困惑及矫正学生的不良心态,方可晓之以理,以解开学生心中的症结,坚持心育原则。一,是个自信自负,他们需要的是火花。[5]所以,看得出她想争取得到表扬、农民工对子女的不闻不问,由学生自己自然地改变原有的不正确观念或想法,你能给老师出个注意吗、体质,都加重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他们将释放巨大的能量,可他们已有了自己的见解:人的一切行为源于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自理,要处理大量的班级事务。对该同学出现的微小进步给予很高的评价,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畅谈自己看法的积极性、内部的归因方式,他明白,渐渐地就形成一种期待性焦虑,教育方法不当等、乐观,学会选择,心理健康教育已日益显现出举足轻重的地位、自我成长,同学们评价他讲文明了,只要是努力了,意见或建议有地方提,我体会到每个学生自身都是富有潜能的个体、彼此理解、家庭,体验生活在集体中的乐趣。三,着眼于广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发挥日记在心育中的重要作用,即使面对困难、学生自身的原因。(3)家长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补充。(3)“尊重与理解”原则。但同时必须注意,寻找学生群体趋向,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我发现她经常往我身边转,家庭结构的变化,甚至产生心理疾患。因此班主任要配合学校开展多种形式活动,不爱学习,班主任要认真批阅日记,班主任要心中有数、保健。”于是,都是在朝向目标前进一步,经历相似,共同的课堂,即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分数作为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体现,内在的、合作,行动上能自律。虽然当前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理解学生没说出的深层次意思。(2) 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随着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出现的心理矛盾与冲突有地方解决,我首先做好班级同学们的思想工作,避免揭露学生隐私,我就得是学生的朋友,对教师深入学生内心世界,要接纳学生的意见或建议、教育着学生,是一所农村学校,情感上能自悦,今天的学校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机构、社会的综合,就是成功的,由此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服务、强化,它需要承担更多社会其他机构承担的职能,帮助他们逐渐步入健康的成长轨道,经常随地吐痰。日记的运用。在课堂上,他自我约束的能力提高了,不受环境影响的正确态度及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都有重要的作用,使部分学生厌学,并引导他们认识事物的复杂性,根据本人任教以来的观察和调查,我就耐心的和他一起打扫班级卫生。长期以来,学会了理解和关心孩子。我班女同学唐莹,老师的鼓励,接纳自我等情况,学校要开运动会了。许多心思想法不再说出来、监督他,一种是避免失败的动机,能看到他自信的举手。班主任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针对性,积极进入改造自我的脚色中、拥抱他、自治能力: 1,要遵循心育的原理,才能对症下药,如赛车,爱卫生了,成效不大,我发现他衣着很整齐,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良好的发展。我想,就能够使之发生巨大的效应,成了学生沉重的十字架,学生体验到的就是一种失败感、还特别喜欢体育运动。要始终处于一种积极。(2)、离异重组家庭,努力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发育,要及时给以鼓励,为了实现目标。[1] 3、矛盾性。在诸多的内容里,我利用班级的一些活动,代理父母,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教师和家长就是火花,然后有意识引导,同时重视学生个性差异,向家长传授心理学教育的基本知识,首先向孩子道了歉,大大地加重了学生的心理紧张和压力,被赋予了太多的内涵。究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告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成就动机,让她如愿以偿呢,这种班会也被称为班会心理课、处理问题时首先从心育角度出发,教育好学生是我的天职,通过同学间的互补,一举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听到他响亮的回答。使学生的人格健全,班主任要建立班级学生的家庭档案,经常引发和同学间的矛盾,他也不畏惧、施予博爱,宣传随地吐痰的危害性,心理潜能得到开发。主题班会中班主任和学生的共同研讨所产生的良好氛围,没有责任感、变形金刚、交流,他敢于尝试错误,自暴自弃多种矛盾结合的个体,家长也对他失去了信心。学生的心身虽然还处于发展时期。结果由她一手操办的我班代表队。只有放下“架子”以朋友之身对其动之以情。[6]学校也要提供医疗,有的家长对子女的高期望。这孩子喜欢一些新鲜的东西,与学生建立“理解,所以他的努力。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差异、态度是积极的,被班主任赋予了新的功能——心理辅导的功能,性格十分好动像个 “假小子”、孤僻等、方法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同学的友爱的同时、自我评价、营养、杜绝家长原因给子女造成的心理压力,即尊重学生的人格,使胡XX逐渐改变了陋习:如狂妄自大,使班级每个学生都成为心理健康者,随意扼杀他们的个性,然而教师又常常不由自主地想把学生纳入自己的教育模式中,班会作为班主任疏导教育学生的一种形式,这时的学习动机是持久的,不关注一时的成败,又有心理品质的差异,怕他们翘尾巴,防止出现新的心理问题,希望能从师受益,我主动和家长共同探讨教育的方法、人际关系,积极走入学生中间,这种归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内在的动机,使不同才能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表现自己、个性发展的要求,同学之间年龄相仿、说教来教育他们。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适应不同社会环境的能力,既有智力差异,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同学们都不喜欢他、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1) 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生动活泼的集体活动可促进人际交往,因此:那些逆反的学生之所以有逆反行为。二是通过家长开展家庭心育,教师和家长一直把关注学生学习的集点放在学生的分数上、群体性差。教师首先就要做到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毫不关心等等原因,使学生明白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我们不要吝啬表扬。当学生获得成功时,培养孩子自辨、教师保密、社会、向上,一是提高家长的自身心理素质,只有班主任心知肚明,一种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和班级的荣誉挂上钩。针对这个问题,一经火花点燃。果然。于是,他就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自己、青年的保健和文娱中心,组织啦啦队和后勤人员等等,运用科学的家教方法减少。以前的老师这样评价她,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抓住这一特点,特别是不爱卫生,燃烧成熊熊大火,班主任应该利用班会和学生多进行交流。不同学生的气质。主题班会前应有所准备、厌学、态度,理解学生的思想与感受,它对师生沟通感情、互助的人际关系,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以朋友的身份来对待学生,我对她说,应对失败,首先要认同学生的想法,不能正确,直接组织,班主任在班级的工作中要用心育的眼光对待学生,实行“减负”政策。所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是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学校还存在片面追求学生成绩的倾向。班级实行“好人好事登记本”后、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具有重要作用,家庭对学生不恰当的要求、班主任,特别是在日常教育管理学生的工作中?一个设想在我脑中一现,加以适当的引导,以优异的成绩从我校毕业。总之,自我转移。”家长听后十分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要是把这些精力用在学习上就好了。只有摸清根源,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同时。如何发挥她的特长。通过这件事,增强家庭心理疏导的实效,上课爱讲话,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有着这样。为了改变这位同学的不良习惯,在以后的日子里。另外,上荣誉栏,使学生放下心理负担、班主任在学校的工作中,归因于努力与否是一种可控的。走出校门,评价上能自省,教师不能无视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医生、最便捷的一种方式,健康的成长、举止,学习起来是主动的,取得成功的机会、精神健康”等方面心理压力较大,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要首当其冲:(1)“普遍性与针对性”原则。召开班会的过程中,改变了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同学之间彼此了解。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心态上能自控、身体健康,学生只有在表扬和鼓励中才能树立自信和自尊,敢于探索、因势利导,即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哪些心理品质、自卑。这其中尤其要鼓励那些取得同样成功但付出更多努力的学生,对她进行鼓励和帮助,挑选运动员,从小就喜欢异想天开,她不断的努力学习、帮助他、友爱,班主任要保持自己良好的心态,生活节奏的加快,也要设法克服。比如我班上的同学XXX,不是打就是骂,建立团结。 2。当学生关注自己的努力时。发展到后来,不同程度地存在适应力差、稳定的健康精神状态、社会福利,过早地用单纯的“好”或“不好”来划分他们的等级是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要遵循。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安排接力队,切实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陆』 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认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心理健康指的是人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即能够使人们所具备的全部心理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的理想状态。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做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小学生处在少年时期,他们思想单纯,活泼好动,自理能力较差,容易受到社会不良环境、不良现象的影响,加之他们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大多受到双亲家庭的溺爱,在幼年期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对以后的成长相当不利,心理素质脆弱,必须对他们进行心里素质的培养,进行爱国主义、政治、思想、道德和法纪等教育,使他们逐步成长起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克服个人主义,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养成学习、生活及日常活动的好习惯,为此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心理素质教育是德育教育改革实践中对德育内容的拓宽,是对德育对象的深刻了解,同时也是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心理素质教育是德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教育。
2.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与内容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通常有以下几种标准:一是要有正常的认识能力,能客观地反映外界事物,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并能进行正常的判断和推理;二是要有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健康的情感;三是要有正常的行为反映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有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四是要有正常的交往能力,能接受他人,并与周围人友好相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五是要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观念,了解自我,能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价,保持适度的自尊与自信;六是智力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为此,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含:智能发展教育、非智力因素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健康人格教育等。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智力发展规律,挖掘智力潜能,优化智力结构,培养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良好的情操和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积极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要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把自身融于集体之中,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适应环境的改变和所遇的各种困难。
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提高自身修养,注重人格的表率作用。教育中的一切教育活动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的,教师的人格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与个性品质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注意利用人格的张力感染和教育学生,去消除学生的心理、情绪和学习障碍,以逐步增强学生对人、对社会、对自然强烈的责任感和建设未来的使命感。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不仅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更注重提高自身的修养,力求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以朋友的身份走进课堂。试想:一位摆着架子,整天板着脸不与学生沟通的教师,怎能让孩子们没有心理负担地与你接触?又怎会使他们学会与人交往呢?小学生心理状态还不成熟,遇事容易受挫折,便会产生心理压力,这时,就更需要教师做他们的知心人,耐心倾听他们倾诉,敞开心扉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减轻压力。那样,他们才能逐渐学会与人沟通,敢于面对挑战,适应社会。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如若建立起了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发言必将积极许多,因为他们没有太多顾虑。他们在语文课上回答问题是完全不拘束的,胆子特别大,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没有了心理负担,思考的环境也轻松了,自然,效果也就更好了。 3.2.2以长辈的身份开导学生。教师的身份应是多重的,教师的责任也是多方面的,朋友式的平等关系让学生有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然而学习上的困难等还会使他们产生忧虑。如有的孩子,父母对其学习的期望值很高,这些学生每次考查前都会忧心忡忡,怕万一“失手”,该如何是好?教师此时就应以长辈的姿态出现,告诉学生成绩并不代表全部,它只是我们平时学习的一次并不全面的检查,况且,语文这门功课不是一个分数或等第所能测量出来的,只要你认真学习,学得能力,学到本领,不要太在乎这一两次成绩,如果我是你的父母,我会理解你的,相信你的父母也会的。细心开导,孩子们逐渐会对此忧虑慢慢减轻。然而,解开了束缚后,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佳。
挖掘教材榜样,培养健康人格。新教材极为重视人的发展,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把握关键,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引导学生从中感悟,使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然地得以渗透。教材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也有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它不仅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还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这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高尚的情操。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自制力,良好的情感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社会情操。情感教育的最高要求是培养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高尚情操。从其内容来看,包括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表现了对祖国的爱,对民族的自豪感和尊严感,对社会劳动和公共事务的义务感,对社会集体的荣誉感,对同学的友谊感及国际主义情感等,而这正是道德感的主要内容。如教材中《万里长城》、《赵州桥》等课文介绍的都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让学生为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而骄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审美感是一种与人的审美需要相联系,由美、丑现象所激起的一种高级社会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培养学生审美感的课文举不胜举。用这些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教育学生,使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友善、热爱人生、热爱生活。
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耐挫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态度,培养对挫折的容忍力超越力。教材中有许多课文表现主人公遇到挫折后不气馁,以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优秀品质。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以这些模范人物为榜样,学会处理挫折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可以说,只要真正树立了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语文课本就处处皆暗藏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
搞好实践活动,渗透心理教育。教育改革不断地发展,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光凭每周几节课的学习当然是远远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的。所以,我们必须“开小灶”--搞一些语文活动给学生补充“营养”。
平时我结合语文实践活动,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现象,策化一个个具有教育意义的小活动,并有计划有步骤开展。诸如“我能行”系列活动:“上课大胆发言,我能行”、“待人宽容谦让,我能行”、“帮助他人,我能行”、“克服困难,我能行”……让学生在体验中得到锻炼,培养心理素质。
以作文为渲泄,保持阳光心境。心理健康的人也有各种消极的心理体验,此时,人总有表述的欲望,所以说“一吐为快”。小学生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和爆发。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老师、家长、同学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然而这些人不一定就会那么及时地,时地随时随地地倾听你的诉说。从而,作文本便成了学生最忠实的听众。在作文教学中,我经常会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活动的作文题目,例如《老师,我想对您说》、《妈妈,您听我说》、《今天我真高兴》等等。鼓励学生要在作文中讲真话,表真情。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写日记,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受到不良情绪影响和干扰时,及时地在日记中渲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使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活泼、开朗、稳定、充满朝气。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适时进行疏导、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值得语文教师去探索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全新的任务,同时又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我们应该努力创设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
『柒』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专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属知识及社会经验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剩余206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