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素质教育
一、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加强小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必须首先开展好德育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期间需要保持人格平等、师生关系和谐,以及接受教育的主动和自觉。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开展好情感教育。教师要与学生做好沟通,以情感人,从而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这种情感教育十分重要。为此,需要教师用真心、诚心、爱心来关心呵护学生,保持人格上的平等、师生关系的和谐,从而为开展情感教育提供和谐的教育氛围。
2.开展好点化教育。德育教育中需要充分发挥点化教育的“点睛”作用。实践教学过程中发现,有时教师的一个动作、眼神、手势或者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够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也即点化的作用。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行为,认真细致地观察学生的表现。如果不必要当面说透,就可以点到为止。
3.开展好自我意志教育。要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力,使其能够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所谓意志,是指人们在践履思想政治品德原则规范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的毅力。人必须具备深刻的品德认识以及顽强的品德意志才能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道德认识以及判断方法,通过各种德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意志。
4.开展好行为教育。要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方面学会自我管理和发展,教师必须首先在行为教育中做好“定位”,明确自身角色作用,做到为人师表、依法治教、以德治教,并且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通过自身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学生,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加以纠正。此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行为教育时,需要结合每名学生的自身实际对其在学习、生活中的行为适度提高要求。
❷ 小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若某一方面的素质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发展,在以后的实践滑动中,则往往难以得到足够的补偿,以至造成终身的缺憾。因此,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容要全面,将德、智、体、美、劳熔于一炉,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为整体,从认知、情感、技能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培养教育,加强综合训练,不可厚此薄彼。 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容可归结为: 思想道德素质——“五爱”基础、道德情操、心理品质、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文明礼貌、集体主义等。 科学文化素质 知识素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审美素质——认识美、鉴赏美、表现美。 劳动素质——小制作能力、劳动技能等。 心理素质 智力品质素质——观察力、思考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 非智力品质素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意志品质等。 身体素质——眼尖、耳灵、口利、手巧、身体各器官协调发展、运动能力强、健康的体魄等。 上述素质教育的内容,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突出各个侧面的基本要求,以促使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各自不同个性。 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体性强。任何一种素质的培养、形成,都不是在单一学科中独自完成的。比如审美,美是一种感受,一种体验,美的因素无所不在。语文学科中有文字美、结构美、语句美等;数学中有形式美、数字美、对称美等;体育中有动作美、造型美、体型美等;音乐中有音响美、节奏美、旋律美;美术中构图美、造型美、色彩美……美育只有在各学科中交织、渗透、强化,最终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用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如果以各学科为横轴,以德、智、体、美、劳五项为纵轴,那么各学科所对应的项目交点该学科对应项目的素质教育因素。各学科在教学中除完成本学科的主要教学任务外,要尽力挖掘素质要素,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要提倡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体现素质教育的整体性要求,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作为一个整体都得到均衡培养和发展,进而全面抬高学生素质。 小学生素质的协同发展,即德、智、体、美、劳以及知、情、意、行协同发展,各类素质教育的分目标表述如下: 第一、思想品德素质目标 1、具有“五爱”的思想情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2、初步的 教育能了,即对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能力。 第二、科学文化素质目标 1、学好各门功课,全面打好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形成立体网络型的知识结构; 2、以语言和思维发展为核心,全面发展认识能力、实验能力、交际能力和管理能力; 3、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即能独力确立学习目的、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材料、自学质疑、独立完成作用、独立复习巩固、创造性应用、总结评价的能力;会利用工具书,会听课、阅读、写作,会主动构建新的知识结构;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有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第三、身体素质目标 1、身体形态机能正常; 2、养成经常锻炼上任的习惯,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具有强健的体质;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四、劳动素质目标 1、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果实; 2、具有初步的自我服务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第五、个性心理素质 1、有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进取心、合作性; 2、心理健康、情绪乐观、有适应力、忍耐力、自制力、坚持力; 3、有鉴别真假、美丑、善恶的能力,有追求美的情感、创造美的能力; 4、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好探索,乐于创造,有强烈的学习动机。
❸ 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是什么
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内容是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达到让人正确面临和处理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目的。
基础教育是一个接受全面教育的基础阶段,一般含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教育,指对年轻一代施以全面的素质教育,为他们未来做人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
我国基础教育,一种属于义务教育,指小学、初中阶级的教育;另一种属于非义务教育,指高中阶段的教育,它是基础教育的最后阶级。
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具有鲜明的基础性、相对稳定性,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素质教育鲜明地体现了基础教育的基本特征。
(3)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扩展阅读
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这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层次上对素质教育概念的一种规定,这一规定把素质教育与其他种种不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区分开来。
例如,它明确地区分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第一,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而“应试教育”的目标是“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在此目标导向下,即使客观上能使部分学生的某些素质获得浅层次发展,也只能是片面的,以牺牲其他方面发展为代价的。
第二,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必然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位未来的国民;而“应试教育”则把目光盯在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弃多数学生于不顾,甚至不惜将正常儿童扣上“弱智”帽子,使其不列入分数统计。
第三,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强调教育者发挥创造精神,从学校实际出发设计并组织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受教育者在自主活动中将外部教育影响主动内化为自己稳定的身心素质;而“应试教育”则使教育者跟着考试指挥棒亦步亦趋,在教学方法上以灌输、说教、被动接受为基本特征的。
❹ 小学生素质教育包括那些方面的内容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在北京发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维度阐明了新时代中国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具体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早在1999年,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开始启动。2001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同年6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从知识传授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转变。在这一价值导向下,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模式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4)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扩展阅读:
近年来,教育部相继出台文件,统一组织编写了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教材,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范和发展,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德育体系。
倡导开展激发学生高阶思维的“深度学习”教学……这一系列举措,旨在引导中小学教育从单纯重视知识的学习走向价值观教育,从传统的学科教学走向综合育人、活动育人,从孤立的德育走向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归根结底,就是培养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各地方和学校改革探索的热情也竞相迸发,不少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的探索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经验。如中关村三小提倡的项目制学习、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1+X”课程、重庆谢家湾小学的“小梅花课程”,还有越来越多学校推行的STEAM课程等,都是中小学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可贵探索。
2017年,“发展素质教育”被写进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作为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素质教育不但要实施,要坚持,而且要发展。”
❺ 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指的是什么
就是给你灌输奴性思维。扼杀你的创造力。让你觉得社会主义是多么伟大!共产党回是多么伟大。让你花同样的价答钱看电影,却享受不到在国外更精彩的情节。让你生下来就趴在书桌前,一直到你带着眼睛走向社会,才发现学的都什么狗屁东西。让你打工一辈子买不起一个房子,让你生病无处医治!这就是中国教育和受过教育的下场!!!
❻ 小学生身心素质教育有哪些
小学生身心素质教育理想
小学里由于种种原因在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上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探索和尝试小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点点滴滴。以下就在此表述一点浅见。
一、 体育健康教育
提到体育健康教育,或许有人会说在的孩子们还会缺乏锻炼吗?其实不然,时下80%左右的娃娃也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岂会舍得让他们去参加劳动?还有一部分是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孩子就交下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的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更是溺爱。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但又缺乏儿童营养膳食的合理搭配知识。小学生的体重超重现象已呈上升趋势。十一、二岁的孩子体重超过35公斤的就有普遍达25.9%。这种超重现象时下不仅仅是儿童,成人的情况更严重,百分之六七十的人肠肥体胖大腹便便根本不像一个劳动人民,形体美丑是其次,脑心血管病、糖尿病已呈上升趋势和“年轻化”走向。这一现象可称为是发展中地区的普遍现象。由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都发“腹”了——肠肥体胖大腹便便。但是这些地区现在已基本完成了从普遍发“腹”到健美的过渡。但是在这一过渡的过程中确确实实有很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由于超肥胖很多人出现了高血压、高脂肪、高血糖而导致的各种脑心血管病夺去了还不该失去的生命。那种发展中的肥胖现象在我们要完成从普遍发“腹”到普遍健美的过度,这其中付出的代价将会比发达地区大得多,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要缩小这一代价其首要的关键是要提高大家的文化思想素质和从小孩就开始培养强身健体习惯和意识,而要从小培养强身健体的习惯其责任就落在我们小学的体育健康教育工作上了。但是小学的体育健康教育是否已承当起了这个责任呢?其体育健康教育的现状又是怎样呢?
就笔者掌握的情况来看,几乎没有体育专任教师,即使是学体育专业的老师也由于种种原因而改教语文或数学。有的学校甚至连学生集合的场地都很拥挤。新课标上要求的体育健康课成了填在课程表上的“概念体育健康课”,因为体育健康课都由教语文或数学的班主任老师兼,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先不说专不专业,一个刚上了一节或二节语文或数学课的老师马上就让他转入到一节体育课,他又会上得怎么样?关键是场地呢?体育器材呢?正因如此该上体育课时只要语文、数学课紧就必定是上语文数学课,要是不紧就放学生玩玩。久而久之学生就把体育健康课给创新成“玩体育”。就算能给玩还就不错了,可是我们的老师们就连玩也要控制。玩抓石子说是手脏了会把书弄脏;玩弹玻璃珠认为是赌博性游戏; 玩追逐又怕出安全事故……可是能让学生干净健康安全的游戏老师又拿不出,这也确实难住了我们的老师们,同时更坏的是伤害了我们的学生。等这些小学生进入初中或更高的学校他们篮球不会打、乒乓球不会玩甚至连站队都不会。这怎么能谈得上具有健身意识和强健的身体素质呢?历史上把读书人贬为手无缚鸡之力、百无一用的人。难道今天我们还要培养这样的人吗?
小学发展至今日已到了必须开全开好体育健康教育这一科目的时候了。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完全小学也具备了这方面的条件——规模上已达到、经费上也有了保障。现在国家在我们小学投入的义教经费应该能够保障得了在这方面的经费支出。完全小学在体育健康教育方面应具备如下条件或是这样开展工作的:
首先应建有一个具有200米环形跑道的运动场和一个篮球场。运动场上应有跳高跳远用的沙坑。其次是应配备有相应的体育教学器材。如篮球、乒乓球桌和相当数量的乒乓球及球拍、排球网和排球、羽毛球网和一定数量的羽毛球拍及羽毛球、相当数量的实心球、跳高架、钢卷尺、皮尺、秒表、跳绳等等在新课标中对体育健康课所要求开设科目要使用到的所有器材。
第三、完全小学就应该给配备一名以上合格的体育专任教师。体育专任教师必须按照新课标上足上好体育课。
第四、学校要开展晨跑运动、开展好课间操。学期末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体育达标测评。每年要召开一次小学生冬季运动会。
只要能够这样,相信小学的体育健康教育也能搞好。我们培养出来的小学生也能具有强健的身体素质,更关键是从小培养了学生的健身意识。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再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了。
二、 心理健康教育
现在我们小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怎样呢?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对此的态度又怎样呢?这方面只要从家长会或是老师与家长接触时共同所关心的都是考试成绩这一现象上就可知一斑。关心考试成绩固然重要,但也应该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应该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但是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真不敢危言耸听,从已发生的一些案例来看,小学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应该特别关注一下了。一个小小的周围、或所接触的学生、或所看到所听到的关于学生心理健康出问题的案例就时有发生。至此我想各位有识之士也会与我有同感,是应该关注一下乡村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了。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实施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呢?首先肯定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建构问题。关于这方面的理论早就以形成和建立了庞大而系统的体系。早就以较为系统的单独的科目进入了高校教育专业的教材。并且教育部以2002年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做了明确的规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那么首先应该解决什么问题呢?就从小学的现状来说,首先就是要解决小学教育工作者、学校和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建构和行成问题;就是要而且必须转变传统教育中那种“穷人孩子早当家”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极强的陈旧观念。其次,就是在建构和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之后,小学教育工作者和老师们必须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作为必修之课,好好的研习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素质,这样才能科学的指导我们去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学校要经常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室,并安排有此方面资格或知识经验的老师负责(此方面的人员可以通过进修培训方式培养)。利用其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对于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少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还有就是我们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么我们老师就应该有一颗健康平和的心。因此我们老师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修养。
即使理论系统再健全方法再科学合理,只要是不行动起来那就是空谈。因此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要行动起来,只要动起来第二、第三…….就好办了。理论方法没有,可以边学边实践。专业人员没有,可以送出培训进修。只有动起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会逐步得到改善。如以上所举的小学生的疑似早恋案例,如果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那应该是一种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可能是严重的心理疾病,如内分泌失调等,这就得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进行诊治。而我们的老师能够认识这一点就不会一味的指责批评,从而导致出现感到孤独、感到压抑、没有安全感,进而走向自我封闭、逆反心理甚至是仇恨、敌对、攻击等消极心理。像这样的情况我们的老师就应该给予家长科学合理的指导,以避免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如果我们再不行动起来诸如此类的小学生的心里问题只会越来越多,需要救助而得不到救助的小学生会越来越多。长此以往那导致出现的可能就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❼ 怎样对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素质教师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据特征的教育。
如何对小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应是全民教育
素质教育提高的是全民族素质,提高的是所有人的素质,应试教育培养的是精英,是一种选拔教育,而素质教育是一种普及教育,培养的是全民族的素质。中国现在实施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让每一位儿童都受到教育,实质就是一种素质教育,它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
二、素质教育应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1.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所说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人们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由地从事多方面的活动,充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意义是促进全体儿童、少年的全面、主动发展。
2.人的主动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某些方面的优势和爱好,珍惜这些特点,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承认学生的智力差异。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意义是促进全体儿童、少年的全面、主动发展。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平等对待有差异的个性,平等地看待在某些方面发展程度不同的受教育者。
三、素质教育必须要有素质教师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素质教育为广大教师提出了要求,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提高业务水平,让教师教育的终身化,造就适应未来教育需要的新型教师,已成为当务之急。
❽ 小学素质教育的重点有哪些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应以促进小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基本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及劳动技术素质.同时也应注意发展小学生的个性素质(包括小学生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个性特长和个性潜能).上述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目标,可简略描述为:“基本素质+个性素质”.作为单项学科领域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目标,还应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大纲》的“前言”部分开宗明义: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提高公民素质为学科教学的总目标.在“教学目的和要求”部分提出了包括知识、能力、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结构.在“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部分又对上述目标结构中的各子项分年级、分单元提出了层次分明、具体的要求,形成了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三级目标体系.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会议代表认为这是一个包括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教育的系统结构.
智力素质是指感知、思维、概括、识记等方面,属于人的认识活动范畴,它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要素的有机组合,其智力素质主要包括:
(1)知识素质.我国已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作为一个公民,对于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如小学数学中的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以及一些计量、统计知识、几何形体知识,都是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要经常用的知识,必须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积极动手、动脑思维,形成一个系统化、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质.
(2)技能素质.为了人类的生存与社会的发展,无论对个人的生活还是对国家的贡献,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技能素质.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技能(包括口算、笔算、运用工具计算等),学生通过学习解决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技巧,这样既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自身的技能素质.
(3)能力素质.数学能力是智力素质的核心内容.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能力是由运算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观念、数学思考方法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成的,能力的核心是思维,人的素质水平的高低,除与知识水平相关外,还与它的思维能力有很大关系.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还应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思维能力,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非智力素质是指兴趣、情感、意志等,属于人的意向活动范畴,非智力素质主要包括:
(1)情感素质.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是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识活动.教学过程既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优化数学教学过程,师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数学情感素质.数学的情感素质包括学习数学的态度、兴趣、不怕困难攻克数学疑难问题的顽强学习意志,勇于进娶敢于竞争的学习精神.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在此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大有作为.
(2)思想素质.挖掘教材中蕴含着的思想教育因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注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实践第一、对立统一、运动发展等观点,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述内容都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与会代表认识到,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的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应该同步培养、和谐发展,要摒弃“应试教育”中只注重知识教育、坚持分数标准的人才观.
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到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各起多大作用,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应该明确非智力素质也是教育的对象.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注意到了对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更应给予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