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教育评价的意义
一、教育评估是提高教育决策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教育决策,无论是集体决策还是专个人决策,属无论是宏观决策还是微观决策,无论是确定性决策还是不确定性决策,无论是发展性决策还是追踪性决策,都必须严格遵循决策的科学程序。科学的决策程序包括:发现问题,确立目标;分析矛盾,制定方案;综合评估,方案选优。
二、教育评估是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质量观、全面贯彻教育方
针的建设性措施
在现实中,教育的价值观和质量观往往受三个方面的制约,一是设计者的价值、质量观,二是实施者的价值、质量观,三是服务对象的价值、质量观,这三个方面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例如,普通中学的培养模式,从国家来说,要求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智力发达、能力较强、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的合格毕业生;从学校来说,则可能要求培养知识扎实,升学能力强的学生,特别是在教育结构尚未理顺的情况下,这种价值观和质量观导致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偏向;从用人部门来说,高等学校倾向于需要知识面宽、有“后劲”的新生,部门行业则需要知识专业化且上手快
Ⅱ 建立健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优点与不足
教育评价是引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当前的教育评价领域,单纯以学生学业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带来了学生学业负担加重、综合素质及身心健康被忽视、创新能力缺乏等一系列负面影响。
在这样的现实下,尽管教育部多次颁布文件,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但始终无法实现。
正是为了推进落实素质教育,树立正确全面的教育质量观,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下简称《意见》),从教育评价的角度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出了规定,旨在将品德、心理健康、兴趣特长以及学业负担等指标充分纳入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中来,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落实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可以说,教育评价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的抓手。
“高考是指挥棒”、“师生围着考试转”、“考,是老师的法宝,分,是学生的命根”等,都在说评价不可小视的强大作用。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教育评价唯“学业分数”是瞻,使一些人认为“评价”、“考试”是与素质教育相反的词语,甚至认为唯有去除评价,教育才会健康发展。其实,问题出在教育评价并不科学。《意见》的出台,便是要自觉地引导评价去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其重要意义在于明确了教育评价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般而言,关注教育评价,实则是对教育目标达成的关注。教育活动的结果,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就以目标的形式存在于设计者的头脑里,引导着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教育目标既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归宿。那么,教育活动是否达到教育目标?达成度如何?教育目标的达成付出的努力如何?哪些需要坚持?哪些需要改进?这些都应该主要通过教育评价来显现。
换言之,不关注评价,就是不关注教育目标是否实现,就是对教育目标的漠不关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意见》将评价改革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作为教育活动的内在组成部分,教育评价与教育活动的其他环节一样,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负有重要责任、起着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引导着教育活动其他环节的方向、内容和过程。
Ⅲ 近几年中小学教育状况的变化有哪些
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读、写、算技能,这一基本的目标在世界各国的小学教育来看都是没有多大差别的。只是,在六年的时间里完成这一基本任务总是绰绰有余的,而在完成了读、写、算基本技能训练之后,学校教育再朝何种方向发展则体现了各国教育的差异。美国的教育是向“广”的方向发展,学校教师总是设法引导学生把眼光投向课本之外的知识海洋,并力图使学生们能够保持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注重鼓励和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中国的教育是向“深”的方向发展,学校教师总忘不了提醒学生要“吃”透课本内容,即使是5以内的加减法,我们的教师也能变换出数十种不同的题型来,以致使会基本运算的孩子也照样要出错。由此,即便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学数学的实际目的也已大大超出了培养基本计算能力的范畴,而演变成了纯粹的智力训练乃至智力游戏。在中国,目前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向完全背离了数学的工具性、实用性的本质,追求题型的复杂性、花样性,使原本畜有工具性、应用性的数学被数学游戏所取代。美国的教育是以受教育者为本的,即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师讲课的好坏是以学生听讲的效果来判断的,教学的内容则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中国的教育是以教育者为本的,即以教师等施教者为中心,教师讲课的好坏是以同行听课的效果来判断的,教学的内容则主要是以施教者认为是否有用。中国语文课本的内容是以叙述文、议论文为主,选编者无疑认为这是文字的主流,至于趣闻、笑话、幽默小品、生活随笔、短篇小说则均被认为不是规范文字而不适于作为教村使用。另外,语文课本中包含了太多的政治、伦理、道德说教,选编者对所选的文字考虑了太多的政治价值、伦理道德价值,就是没有考虑文字的审美愉悦价值。我们中国人似乎不太懂得运用文字本身的感染力和内在的魅力来达到灌输价值现的目的。由于考虑了过多的非文学因素,这不仅导致了学生不爱读课文,也同时阻碍了培养学生一般的阅读兴趣。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教育者用心钻研,而研究的核心则是受教育者的心理。我们的教育有自己的传统,但改革那些不适应现代社会、不符合学生接受知识之自然心理规律的不合理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则是势在必行的。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喊了许多年了,教育改革的各种新措施也层出不穷。但是在具体的学校教学中却常常看不到本质的变化,似乎总是换汤不换药。问题的症结在于,学校的基层管理者和多数教师的观念没有更新。
Ⅳ 教育评价的作用是什么
教育评价的作用就在于可以督促教育的意义,敦促教育可以不断的进步,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的。
Ⅳ 中小学教育评价的内容
中小学教育评价可以拓展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在宏观层面,涉及教育目标、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在中观层面,包括教师队伍、办学条件、学校各项工作等。在微观层面则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小学教育活动中,学生发展评定、教师授课质量评价、课程和教材评价是最主要的评价活动。此外,诊断学校中存在的特殊问题,评价教改实验,评估学校的总体表现也较为常见。下面具体介绍三种主要的评价活动。
(一)学生发展评定
学生发展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它不仅是升学与就业指导以及因材施教的基础,还能帮助学生正确估计自己,了解和发展自己的特长。评定学生要考虑许多方面,最基本的有学业成就、行为表现和身体状况三方面。
(二)教师授课质量评价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由于年龄小,小学生尚不具备很强的自学能力,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业成绩都要受到教师授课质量的影响。上好每一堂课既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大事。授课质量评价能让教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教学特点,了解长处与不足,从而扬长避短;也可以提供新老教师相互学习的机会,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
(三)课程和教材评价
课程和教材是教育评价中容易忽略的部分。事实上,课程是学校教学改革的基础,只有站在分析和评判教材的高度,才能使教学内容的安排更为合理。如果不从课程入手,教学改革很难深入。当我们评判学校教育重智轻能、批评教育质量不高时,可曾想到首先应该检讨的是课程和教材是否适当。
Ⅵ 我国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本文以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为立足点和出发点,通过深入研究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趋势,以期为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做出有益探索。
语文学科作为中小学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在中小学的整个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语文学科的学习的好坏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鉴于此研究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更重要的理论以及现实意义。
Ⅶ 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有哪些每一种评价的
因此,了解学生在上述方面的差别和差别程度,为学生提供适合其特点的学习环境,或者说,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生分班分组,它不限于查明、辨认和确定学生的不足和“病症”,它也包括对学生优点和特殊才能的识别。
(2)诊断性评价的作用
学年或课程开始之前的诊断性评价、能力和能力倾向,它只是使教学适应个别差异的一个基本前提,也必须了解学生,了解引导学生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等。了解学生的手段之一,则主要用来确定妨碍学生学习的原因。
①确定学生的入学准备程度学校和教师如果打算使每个学生都喜欢学习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就必须通过诊断性测试和其他方式了解学生的入学准备程度,就是对学生进行测试1.诊断性评价
(1)“诊断”在教学工作中的必要性
医生要袪除患者疾病并提出使患者康复的处方;认知风格;对本学科的态度;对学校学习生活的态度。
③辨识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有些学生虽然已被做了适当安置。学生的这种多样性必然也要求教学条件和环境具有多样性,根据诊断结果对学生进行安置并不能完全解决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问题,主要用来确定学生的入学准备程度并对学生进行安置;教学进程中的诊断性评价,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前提,也是使每个学生能充分发展的必要条件。
需要指出的是,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必须对患者进行仔细的诊断。教学工作也一样,教师要想制订适合每个学生特点和需要的有效教学策略,了解他们的技能和能力水平,了解他们对所要学习的学科的态度和抱负水平、学习风格、志向抱负及性格等方面互有差别。不过,教育中的“诊断”涵义较广。
入学准备程度的诊断一般包括对下列因素的确定,但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效果很差:家庭背景;前一阶段教育中知识的储备和质量;注意的稳定性和广度;语言发展水平;以及身体状况等
②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安置年级的学生肯定在知识储备
Ⅷ 小学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如下:
小学教育的重要特点
作为少年整个人生当中教育过程的开端,小学教育是规模非常宏达的教育工程,为以后的人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小学教育具有特殊的教育对象,一般是6到12岁的少年接受小学教育,这些少年身心发展正在处于过度阶段,也具有错综复杂的心理发展状态,其世界观,道德品质,政治思想等方面都在建立的初级阶段,其模仿性和可塑性都很强,受到外界影响也会比较容易。
整个教育的基石就是小学教育
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中有明确的规定,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将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正确的观念和思想初步建立起来,将乐观开朗、勤奋向上、认真负责、诚实守信以及关爱集体和他人的良好品质培养起来,并将明辨是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初步建立起来。
第二,对于算术、写、读等方面的基本的技能和文化知识需要掌握起来,形成对自然和社会的初步的了解和认知,思考、动手以及贯穿观察能力都能初步形成。
兴趣广泛和健康生活的良好的生活需要形成起来。
最后认识劳动与生活的不易,热爱劳动的思想也形成。为了实现孩子的品质品德、思想政治和学习文化,我国小学教育需要不断努力。小学教育有着覆盖于方方面面的目标,为了这些目标的实现,就需要教育和关心少年儿童成功过程每一个环节,这就对于社会、家庭和学校都提出了很重要要求,需要关注和关心其成长过程。
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小学教育既不是就业定向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它是面对全体儿童实施普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提高他们的身体心理素质,使他们具备国民应有的一些基本素质,为他们进一步深造创造条件。
小学教育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前提。小学教育是向全体儿童进行的最基本的知识、技能教育,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奠定学习、生活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讲,全面性是专业性的预备。只有保证小学教育的质量,才能确保高一级学校的教育质量。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阶段,是人生历程的巨大变化时期,是人的智力、能力和良好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小学教育的每一个方面都不可偏废。
Ⅸ 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是什么
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是:
1.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导向功能,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可以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教师尽快转变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教育创新意识,达到改进课堂教学的目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意味着对课堂教学中与教和学相关的各种因素的选择和侧重点不一样,这些不一样的地方将促使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评价所侧重的各种相关因素,并将其作为课堂教学中展示和发挥的重点,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2.课堂教学评价具有激励功能,可以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
课堂教学评价能够有效地评析教师课堂教学的状况和优缺点,只有让教师了解了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优点、亮点、特点和弱点,才能找到今后努力发展的基点和方向。课堂教学评价正是教师了解自己教学情况的一条关键途径。同时,课堂教学评价还可以使教师在相互之间的听课、评课活动中增进了解,互相学习,在听课、评课的交流中激发内在的需要和动力。
3.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水平和能力是教师立足的基点,如何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是教师教育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正好可以为广大的教师提供一个科学了解自身教学状况的窗口,使其明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针对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教师的适应性问题而言,课堂教学评价特别是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正是保证新课程顺利实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法。
4.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决策和鉴定功能,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工作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通过开展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够有效地鉴定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质量、工作能力、业务水平等,使学校的管理工作更系统化,决策更科学化。
5.课堂教学评价是对一个教师的肯定,是对学生的责任所在。
课堂教学评价是对一名教师来说对她工作态度及成绩的肯定,所以,课堂教学评价一定要科学,公平。
简介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专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所进行的评价活动,其评价范围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价值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Ⅹ 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及其含义
教学评价分类:
1、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评价对象的学习准备程度做出鉴定,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使教学计划顺利、有效实施而进行的测定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的实施时间,一般在课程、学期、学年开始或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时候。其作用主要有二:一则,确定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二则,适当安置学生。
2、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确定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改进、完善教学过程,步骤是:
①确定形成性学习单元的目标和内容,分析其包含要点和各要点的层次关系。
②实施形成性测试。测试包括所测单元的所有重点,测试进行后教师要及时分析结果,同学生一起改进、巩固教学。
③实施平行性测试。其目的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加以复习巩固,确保掌握并为后期学习奠定基础。
3、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以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即教学效果做出评价。总结性评价注重考察学生掌握某门学科的整体程度,概括水平较高,测验内容范围较广,常在学期中或学期末进行,次数较少。
按评价所参照的标准划分:(1)目标参照评价 (2)常模参照评价。
(2)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可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3]
4、相对性评价
相对评价法是从评价对象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对象作为基准,将余者与基准做比较,排出名次、比较优劣的评价法。相对评价法便于学生在相互比较中判断自己的位置,激发竞争意识。
5、绝对性评价
绝对评价法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以外确定一个客观标准,将评价对象与这一客观标准相比较,以判断其达到程度的评价方法。
绝对评价设定评价对象以外的客观标准,考察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可以促使学生有的放矢,主动学习,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发现差距,调整自我,具有明显的教育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