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计划 > 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现状分析

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03 00:33:44

1. 如何把中华传统文化运用在小学的教育教学当中 百度文库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深入发展,一股国学热席卷整个文化领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中以道德伦理价值为取向的思想,再次受到热切关注。而以道德伦理为取向的国学,为小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则从国学经典所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国学经典中有哪些道德意义以及如何运用国学经典进行道德教育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如何在小学道德教育中实施国学经典的教育。
小学生道德教育在小学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主要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思想内容比较陈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之情。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蕴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在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将这些经典积淀在脑海里,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日后的人生态度和方向。因此,运用国学经典进行道德教育,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一、国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中华民族诚信友爱、温文有礼的优雅人格。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如《论语》是我国古代一部十分重要的经典,它包含了立身、处事、为学、从政等丰富的人生经验和人生智慧。它融政治、伦理、道德与教育为一体,其核心是做人,是伦理道德修养。它提出的许多做人的原则和格言,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等等,具有普遍的意义。
又如《弟子规》,虽然总共仅有1080个字,360句,但却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等的态度和礼仪概括的淋漓尽致。《弟子规》所阐述的道理,譬如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泛爱众,而亲仁等教诲,适用于不同宗教、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以及各行各业,男女老少。《弟子规》的编写次序也是中国古人教育经验的总结,符合教育的规律。
其他的如《童蒙须知》、《孝经》、《礼记》、《颜氏家训》等一系列经典蕴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学习国学经典,可以让小学生系统地直面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接受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二、国学经典的道德意义分析
(一)国学经典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特点。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13岁以前的少年儿童,他们的记忆能力较强,而其逻辑思维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及早让儿童学习中国文化经典,接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习,即是在他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佳的黄金时期,接触最具有智能和价值的经典。将这些经典积淀在脑海里,虽然他们这时还不完全理解,但会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日后的人生态度和方向。以文而化,逐渐培植其福德、开启其智慧,从而奠定他一生的高远见识和优美人格。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和阅历的增加,他们会逐渐加强对经典的理解,经典遂成为他一生开智、受益、励志、成长的源泉。
(二)国学经典教育的精髓在于潜移默化而非灌输。现阶段我国的小学教育片面灌输知识技能,急功近利,让儿童身心疲惫,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的核心价值被忽略,教育的科学规律被漠视。当下,一些机构利用社会、家长的认识误区,打着培养小神童、小天才的旗号引人眼球,实则为赚取千金万金的学费。这种拔苗助长、把教育当成商业、产业来做的结果,误导了儿童发展。
学习国学经典不仅可以让孩子多认识字词,奠定大语文之根基,培养文化气质,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感悟圣贤文明,通晓启迪心智,陶冶品行,提高修养,培养儒雅风范,明白做人的道理,归根到底就是提高人的根本素质。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却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孩子们从小接受这样的熏陶,国学经典将在他们心里埋下种子,随着他们慢慢长大,会与他们形影相随,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影响。让国学经典点点滴滴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当中,让孩子们得到一种民族情感性格的熏陶,使孩子们养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刚的人格,至关重要。

2. 浅谈如何在小学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一、通过开设传统美学课等形式进行教育。
二、通过各学科教学进行渗透。
三、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进行引导。
四、通过家长对学生进行教育。
五、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进行行为训练。

3. 如何培养小学生传统美德的几点思考

小学生年龄小,一些思想意识不能自发的产生,因而“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也是如此,我们要通过故事会、报告会、演讲比赛、主题班会、主题队会等形式,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向学生系统地灌输传统美德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美德所蕴含的丰富内容。
在开展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传统美德教育的主体地位,力戒说教和注入式灌输。要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动脑、动嘴、动情,让他们敢于表露心态,说感想,谈感受,达到自己教育自己、提高自己、在传统美德教育活动中受到感染的目的。
2、分层次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就是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思想基础、认识水平和行为差别,分成若干不同的档次,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有针对性的灌输不同的内容,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对品德较好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灌输那些“立志勤学,求索攻坚”的内容,启发他们刻苦学习,提高成绩;对那些学习虽好,但孤高自傲的学生,要选择那些“谦虚谨慎,乐于助人”的典型事例教育他们养成谦虚礼貌、团结友爱的美德。对于那些品学兼优或品学兼差的学生也要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使其在不同起点上各得其所的有所进步。
3、通过学科教学进行渗透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但教学又具有教育性。通过教学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和方法。任何学科都具有丰富的传统美德教育因素。通过各学科进行渗透,不仅内容广泛,而且形式多样、角度多变,会使受教育过程变的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由于各学科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各有不同,渗透教育的特点和作用也就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不能牵强附会,而要认真挖掘本学科的传美教育因素,贴切、自然、合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渗透。
4、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进行引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富于想象、有上进的欲望,榜样对他们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通过榜样示范法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对于学生提高品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磨练品德意志和训练品德行为将起到巨大的促进和导向作用。
(1)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的楷模作用
在传统美德教育中,通过对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实际的宣传和学习,使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受到感染和教育。如通过学习革命先辈为五星红旗能在祖国大地上升起而抛头颅、撒热血,艰苦奋战和今天为捍卫国旗的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使学生了解到英雄们那种为民族解放而奋斗不惜的革命精神,从而激发大家为振兴中华而发愤学习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通过学习雷锋、徐洪刚等英雄模范人物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2)优秀干部、优秀学生的典型作用
这些是从学生身边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是学生最熟悉、最直观、最现实的榜样。他们所处的环境相同,年龄大小相近,用这些典型为榜样教育学生可亲可信,可仿可效,可望可及,容易使学生信服和接受,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5、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进行行为训练
道德品质是在各种实践活动和相互交往中形成的,因而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行为训练是一种必要的途径和方法。
劳动是创造人类文明的鼻祖,而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高尚品德。通过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如组织学生植树造林,维护交通秩序,到公共场所打扫卫生等)和社会政治活动(如拥军优属、助残、环境保护、社会调查等),可以使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关心、爱护集体的精神,教育学生发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勇于奋斗的光荣传统,培养学生的公共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6、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激励
就是通过一定的激励手段,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开展传统美德教育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手段。
(1)目标激励
这是通过设置一定的目标,经过努力实现目标的方法。按内容可以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等。在传统美德教育中,学校可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帮助他们设置不同层次、切实可行的目标。如对那些在生活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独生子女,可帮助他们设立在短期内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小目标,这一目标实现后,再帮他们设立“帮助家长作家务”的目标,继而,再定立“乐于助人,多做好事”的目标。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这种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目标实现过程,就是一个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又如在学习方面,差等生、良好生和优等生也应该各自定立不同档次的努力目标。对于各种类型的目标,教师都应该及时检查督促、因势利导,力求使目标如期实现。对达到目标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其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2)情感激励
通过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关怀爱护进行影响、感化,达到教育的目的。常言说,对人的教育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时,也不能只讲大道理,而要在说服教育的同时,关心和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生活上存在的实际问题。学习上为他们补课辅导;思想上出了偏差,对他们谆谆善诱,加以引导,教师这种仁爱之心的本身就是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对在传统美德教育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和典型事例,要及时给予表扬或定期进行评比奖励,使本人受到鼓舞,同学受到教育。而对那些单靠正面教育无效的学生,则要进行批评甚至给予纪律处分,强制他们改正错误或改掉恶习。
总之,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进行传统美德教育途径很广,方法很多,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努力实践,就会取得可喜的成效,使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扬光大,一代一代传下去。

4. 小学生传统美德行为调查表,家长该怎么回

随便写写就可以了额,挺简单的呢

5.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

依据现行中小学德育大纲所提出的德育目标,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分解、提炼为十二个德目。即:孝敬父母、尊师敬业、团结友爱、立志勤学、谦虚礼貌、诚实守信、律己宽人、先人后己

6. 如何进行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

如何进行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
③注重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
④发扬教学民主。

7. 小学生学习中华传统美德有什么好处

今天,青少年学习和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

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开阔视野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也日趋尖锐和复杂,他们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们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能低估。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但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因此,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迫在眉睫。而中华传统美德正是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长期以来,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着空泛化、形式化的缺点,青少年对起码的道德要求知之不多,因此极需要告诉你们我们的传统美德是什么,告诉你们过去我们中华民族创造了传统美德,又是在这种传统美德的哺育下发展壮大起来的;今天我们要建设祖国,复兴中华,更需要将这些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学习传统美德是我们青少年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战略措施,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宏基伟业!

8. 如何在小学生中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四)

教师要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结合传统美德教材的特点,围绕“激发兴趣,引入新课、学习课文、讲清观点、补充故事、 突出传统指导行为,强调意义”四个环节,落实“读(对书面文字、形象文字——图象、有声文字——录音的读,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故事中蕴涵的美德是什么),析(根据故事所表达的事理进行分析归纳,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种美德被人称颂、代代相传),引(结合教材内容精心选择与之密切联系的故事资料,作为补充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感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源远流长、代代相传的,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情感,并以历代英雄为榜样)、评(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对一些具体的语言、事例进行主动的评价、判断、以深化观点,提高认识)、练(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对学生提出合理的行为要求,结合一些活动,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以求达到言行一致)”。

9. 如何加强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引以自毫的传统美德。古代流传久远的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充分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孝亲事亲的真挚情感。这种美德应予继承和光大。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重要意义在于:一个人懂得孝敬父母,是他爱国主义情感的基础,而孝敬父母又可以包括子女对父母的亲爱之情、顺从之意、敬爱之心和侍奉供养之行。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教育,把孝敬父母当作头等大事,孝敬父母是人生的第一课。几年来,我从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入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在教育学生“孝敬父母”方面着重抓了三点。
一、要在家中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别,民主平等的关系。 “合理的长幼有别”与封建家长制、一言堂是不同的。所谓“合理”,是指全体家庭成员之间首先是民主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处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时,一定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按他们合理的意愿办事。同时,家庭又是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总要有人当家长,来“领导”家庭,管理指导家庭全体成员的生活。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而且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自然应当成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孩子(尤其是小学生)应当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生活、学习。现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阳”,家长却变成围着孩子转的月亮、侍从,这就为孩子形成以我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土壤,更谈不上培养孝敬父母的好习惯了。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颠倒主次,任孩子在家庭里逞强胡闹。
第二,要让孩子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现在不少孩子不关心父母每天在忙些什么,不知道自己每天吃、穿、用的都是哪里来的,反而觉得自己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是天经地义,稍有不如意就哭闹不止,有了这种习惯自然不会设身处地考虑父母亲的难处。因此,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工作情况和家庭收支情况,让孩子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父母每天都在为生活而劳累。这样孩子才能体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激发出孝敬父母的情感。古人云: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不孝也。现在的父母为了子女更专心学习、包揽了一切家务,以至于大多数学生自理能力弱,习惯于父母对自己的悉心照顾,却很少关心整日为自己操劳的父母。为了使学生能切身体会到父母的辛劳,我结合《期末展示台》设计了一份学生调查表,“---的一天”,学生多选择调查和自己朝夕相处的父母。通过调查、填写表格,他们详细了解父母紧张而忙碌的一天,对父母的操劳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寒假里我精心设计了假期成长册,用图画、文字的形式展示《我给妈妈当帮手》、《我学会了……》。目的在于让学生写自己亲手做的事、亲身经历与感受。新学期开学时,一些家长对我说他们的孩子变得懂事了,在家里没事找事干,有事抢着干。
第三,要训练孩子孝敬父母有感恩的行为。主要要求是:听从父母的教导,关心父母的健康,理解父母的心情,分担家庭劳务,节约家庭财物,记住父母的生日,感谢父母的关怀。父母要始终不渝地训练他们,监督他们长期按要求去做,养成孝敬习惯。而且家长也不能满足于孩子某些时候表现好,而应当严格要求,热情指导孩子在家中坚持做他应该做的事。从小事做起,如:帮助家长扫地;饭前摆碗筷;倒垃圾等力所能及的事。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新三字经》里有一句“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声中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每一次生病使父母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读书学习花费父母多少心血。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有首歌唱得好“你上学的花书包,有人为你拿;雨中的花折伞,有人为你打;你躺在病床上,有人掉眼泪;你委屈的泪花,有人为你擦。”班会课上学生们交流搜集到的“感恩父母”的诗歌、故事、歌曲。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记着爸爸、妈妈;而且更要趁现在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多孝敬他们。
有无孝敬父母的习惯,往远处看,不单单是子女对父母的关系,其实质是一个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在家里能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到社会中,才有可能做到关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对祖国的忠诚。
第四,父母言传身教,做孝敬长辈的模范。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发出倡议“为孩子做孝敬长辈的模范”孝敬是学来的,所以家长尽孝的时候,要带着你的孩子一起来学习;你像一个老师那样教导他们来孝敬他们的祖父祖母,将来他们就懂得怎么样孝敬他们的父母。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就可以告诉他们关于老人的一些心态,要怎么样跟老人相处,预备你自己到老年的时候,他就会学习跟你相处。现在你还没有到年老,你真的不需要孩子哄你;可是,你要教孩子怎么哄爷爷奶奶。
“孝为百行首”、“人生五伦孝当先”;孝,就是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实质是知根溯源、感恩图报的思想。孝敬父母,这是人类相生相养的自然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因斯坦也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我们的教育宗旨,应该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目的不仅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培养丰富的情感,善于关心父母、关心他人以及造福社会,而且孝敬父母是我们的义务。因此我们一定要孝敬我们的父母。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阅读全文

与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现状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