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南京如何推动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
日前,南京出台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对今后3年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内进行系统规划容,让更多残障人士能够获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优先采用普通幼儿园随班就读方式,配备相关康复设备和专兼职特教教师。就近安排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配备相关专业设备和专兼职特教教师,同时,逐步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待遇。来源:中国教育报
㈡ 如何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一、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是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
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让残疾学生享受优质教育,是实现育人成才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每个残疾学生都有梦,他们都希望通过接受特殊教育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开发,缺陷得到补偿,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具有适应社会的知识和能力,最终能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祖国有用之才。开发潜能、补偿缺陷、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也正是特殊教育的目的所在。因此,必须坚持 “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提升特殊教育教学的质量,扎扎实实地促进残疾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助推他们实现自己的美好梦想。
二、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重在课程建设
学校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主阵地,而课程教学又是实施教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建立反映立德树人基本要求,体现特殊教育自身规律的课程体系及其配套教材是一项首要工作。唯有通过它,才能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全面、系统、科学、可持续的教育。我国普通教育的课程改革已经率先实施,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其课程标准和教材已经作了多方面调整,渐成体系,为编制特殊教育的课程标准和系列教材奠定了坚实基础。
《提升计划》提出要“研究制订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残疾学生特点和需求,制订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加强特殊教育教材建设,新编和改编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教材,覆盖所有学科所有年级。”“增加必要的职业教育内容,强化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将课程建设作为提升特殊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健全特殊教育课程教材体系。
三、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强调“三个坚持”
《提升计划》还提出:“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加强个别化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开展“医教结合”实验,提升残疾学生的康复水平和知识接受能力。探索建立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定期举行交流活动的制度,促进融合教育。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强化残疾人中、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特色,建好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强对残疾学生的就业指导。”这些措施极富针对性和特殊性,体现了三个坚持:一是坚持课程改革与教育教学同步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但同时要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特殊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建立一定需要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如果拿着新书走老路,仍然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不关注残疾学生的个别差异,势必违背课程改革的大方向。二是坚持按特殊教育自身规律和特点进行教学。即特殊教育教学要同时肩负传授文化知识、进行康复训练、培养职业能力的任务,最终使残疾学生自立自强,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享受到生活的意义。三是坚持促进融合教育。打破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藩篱,积极探索建立与普通学校合作的育人机制,让残疾学生有更多样的学习机会。
㈢ 特殊教育的重要意义
也就是为了能满足特殊儿童的特殊学习需要而设计的教育。
特殊教育的目标在帮助特殊教儿童逐步适应最少限制的环境,使他们可以尽最大的可能,与正常儿童一同参与普通学校的学习活动,以达成能适应正常生活的目标。
残疾人从寻求帮助到生活在社会的关爱中,就像是历经寒冬的冷风飘雪,一下子迎来了春天温暖的阳光。他们感到无比幸运、感激,还有不安。他们在内心审视自己,社会给予我爱,难道就要做一个接受者吗?真正的爱又是什么?爱就是真诚地给予,热心地接受,互相尊敬,并肩拒敌。没有人要求谁来做,做的人也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在传递爱的过程中,世间一切都变的平等普通啦!以爱回报爱,用爱传递爱、激发爱,只有如此,我们周围的一切才会变的美好。所有的苦难的深渊,遇到真情都会被填平。苦难、病痛、折磨,只会塑造出一个更加自信与坚强的人,也只有他们才懂得:奉献使人在激流中放缓脚步,使人在踌躇时变得更加坚定,使人在企盼中得到满足。就我个人而言,虽然我的物质生活不算充足,但我从未有过空虚和不满。我的世界中,会让希望这个字眼充斥每根神经,每个细胞,会让坚持成为希望永久的动力。我要尽力去感受周围的一切,哪怕是一缕清新的空气,甚至是一丝花香,一声鸟鸣,我知道,那是为我而存在的。我要尽情享受自然赐予的一切,我要过更有意义的生活。你一定会问我,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是不是对现实生活的厌倦?还是自己已远远落下赶不上现实,只好做一名乌托邦式精神追求者呢?答案既对有不对。守望宁静沃土,远离喧嚣争斗,娱情于己、于人,我想才是生命的追求。我们不应该追随世人疲于奔命,忽略人性中的太多美好,太多值得发扬光大的闪光之处啦!有了片刻停留,才有时间来思考;有了思考,才有爱。“爱,给予一切。”此刻,我向那些富有理想、爱心,不甘碌碌无为的朋友,积极投身到爱的事业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点爱汇聚成一股无限潜力的能量,推动世界朝更加明亮的方向前进。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教育部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中国残联
一、重要意义发展特殊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取得较大发展,各级政府投入明显增加,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基本实现了30万人口以上的县独立设置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目标,残疾学生在国家助学体系中得到优先保障。但总体上看,我国特殊教育整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农村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不高,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偏低,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有待改善,特殊教育教师和康复专业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必须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提升特殊教育水平,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帮助残疾人全面发展和更好融入社会,使广大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进程中实现幸福人生。
㈣ 特教生是什么意思
特教抄生指的是接受特殊教袭育的学生。
特殊教育运用特殊的方法、设备和措施对特殊的对象进行的教育。狭义的特殊教育是指身心缺陷的人,即盲人、听障人(聋人)、弱智儿童教育以及问题儿童教育所纳入的特殊教育范围,并从经济投资、科学研究、师资和设备等方面支持这类教育。
各国实施这类教育的机构一般有:盲人学校、聋人学校、肢残和畸形儿童学校、语言障碍儿童训练中心、森林学校、疗养学校、特殊学校、低能儿学校、工读学校、儿童感化院,以及附设在普通学校的特殊班级。
特殊教育的意义
办好特殊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文明程度的基本体现;是高质量持续脱贫攻坚的关键一环;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充分彰显,更是全面决胜小康的“最后一公里”。
融合教育是当今特殊教育最主要的发展趋势,更是“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灵魂与核心目标。融合教育认为,特殊儿童有权在普通教室接收高质量的、适合他们自己特点的、平等的教育, 他们应该在普通教室接受必需的支持与服务。学校不能因为学生的残疾与差别而进行排斥与歧视。
㈤ 发展什么教育,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推进教育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根据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以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为核心,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基本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格局,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更好地激发每个学校的活力,更好地发挥全社会的作用。
政府宏观管理,就是要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创新方式,把该放的放掉,把该管的管好,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
学校自主办学,就是要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明确权利责任,自管理、自约束、自发展。
社会广泛参与,就是教育质量要接受社会评价、教育成果要接受社会检验、教育决策要接受社会监督,最大限度吸引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领域。
政府、学校、社会,管、办、评三者之间,权责边界既应当是清晰的,又一定是相对的,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支持,由此形成现代教育治理体系,不断提升现代教育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