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深化小学教育改革创新求突破
一、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学校始终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立校之本。学校坚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和完善既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各类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1、更新教育观念,巩固本科教学地位。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主题,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活动,进一步转变人才培养理念与本科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系统培养观念,进一步巩固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与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
2、优化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质量。按照“统筹部署、分步实施、狠抓落实、全面提高”的原则,以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大力实施“课程建设工程”,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精选和设计实验教学内容与体系,建立了“公共基础+专业提高+研究创新”三层次、四年不断线的实践课程体系,增加创新创业教育课模块、素质教育课模块,以课程资源平台建设为基础,推进优质课程资源共享。现已建成28门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
3、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完全学分制,推进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普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改革以及教材选用改革,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促进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发展;构建课外实践学分认证教育体系,促进专业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融通,形成了学科专业教育与素质拓展活动教育良性互动的育人特色;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办学特色,建成144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资助制度,遴选了一批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试点,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4、启动专业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为进一步体现科学技术发展、学科交叉和渗透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突出基础宽厚、适应性强、专业口径宽、综合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学校启动了公共管理类、工商管理类两个专业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在今年的招生中,这两类专业按大类招生,一年以后,学生根据兴趣和志愿重新选择专业。
5、实施“特色计划”,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学校紧紧围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这一核心,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国际交流开放计划”试点工作,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良好平台,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按照“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建立和形成与基层司法、执法机关以及中小企业等法律事务部门信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合作与联动机制,不断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创新,积极优化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新时期卓越法律人才评价体系,保障和提高法学人才培养质量。
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进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实验班的学生单独开班,并实现特色教学。突出个性培养和柔性管理理念,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参与导师的科研,接受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强化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提高科研能力。
二、不断加强师资培训力度,强化教学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多年来,我校一直重视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分别采取不同的培养与提升举措。
三、以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为抓手,强化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
学校以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为抓手,制定出台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管理办法》、《优秀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文件,鼓励教师从事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四、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打造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多年来,学校一直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狠抓实验、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强化奖惩功能
学校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建设。完善和实施了常规教学检查、教学督导、教学信息反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等多项质量监控措施,逐步完善了教学规章制度,保障了教学秩序的正常稳定。在此基础上,严格日常教学管理,向管理要质量,从管理求提升。严格执行培养方案,严格教学检查,严格考核纪律,认真履行调停课审批制度,规范执行学业警示制度、毕业论文管理与专业实习,严肃教师教学工作纪律,保障了教学秩序的正常稳定,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② 谈谈你对教育改革争论应有的科学态度
教育改革既来要积源极又要有严格的科学态度——对中小学实行承包制的看法
【摘要】: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之风吹遍了全国。机构改革,经济改革,特别是农业体制和经营管理上的改革,效果显著,形势喜人,给整个国家带来了勃勃生气。实践已经证明,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没有改革,就没有国家的兴旺发达、民族的振兴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毫无疑问,中小学教育也需要改革,使之同新时期的要求,同经济的发展和“两个文明”的建设相适应,从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 承包制 科学态度 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教育改革 中国特色 教育工作 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校学生 尊重教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羊之风吹遍了全国。机构改一苹,经济改革,特别是农业体制和经营份理上的改苹,效果显苦,形势喜人,给整个国家带来了勃勃生气。买践已经证明,尸之一苹几建设社会主义_.一牡,代化强囚的需长一。没有改丰,就没有国家的兴旺发达、民族杏钊汽兴和社会全、
③ 小学教育该如何改革
这个问题太大了,看讲理论还是讲实际,还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④ 学校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有哪些举措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学生的和谐幸福,教育改革的瓶颈其实就是文凭这张薄纸,站的高一点来看,捅破这张薄纸,教育改革就会有很大收获。
①、学校教育垄断是学校对学生的剥削,学生除了学校教育以外还应该有自我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空间和时间。
②、学校教育的目的最基本的就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其次是培养人才,再者就是培养精英。
③、教育改革应该主要围绕着教师、教材和考题的改革,一流的教师、一流的教材和一流的考题才是教育之本。
④、学校教育的方式不仅要注重实用,还要注重理论,更要注重修养。用培养自然人的思想来教育,还是用培养社会人的思想来教育,关键看这个人是否有觉悟,是否有理想,是否爱学习,所以需要区别教育。区别不在于形式,而在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中。
⑤、学校教育应当注重素质教育,所以不要有侧重学科,一视同仁,全面要求;学校教育应当注重基础教育,所以各学科的考试分数至少应该及格。
⑥、学校教育学到的是系统化的知识和思维方式以及主流意识形态,而其它教育途径获得的是碎片化的知识、生活常识以及社会经验。其它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完善。
⑦、国家在进行教育改革和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应当加快经济建设,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社会对中高端人才的需求量,使学有所用,避免读书无用论的市场论调以及人才流失的风险。
⑧、智力要集中,科研才有效,技术才能不断的革新。军事科技应该是国家技术的领头羊,产学研应该率先并主要应用于军事科技的发展,所以国家可加快军事技术的研发,而只在战时量产,并在适当的时候,将先进的军事技术转化为民用技术。这样既可减少国家不必要的投入和永占战略制高点,还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⑨、教育改革注重点,一悟、两务、三龄、四观:悟性;务虚、务实;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实际年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五项素质、四类教育、三种商:生理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专业素质、社会素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智商、情商、逆商。
⑩、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而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公平的选拔人才。国家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双重标准,国家重理论,所以学历很重要;企业重实用,所以技能很重要。事业单位有负激励,所以选拔要严格;企业职称有正激励,所以选拔可放宽。
⑪、时代变迁,读书观的转变,以前读书要符合国家的评价,读书要符合企业的评价,未来读书要符合社会的评价。注重点从意识形态到知识技能再到个人修养。
⑫、在发展中国家,直接学习的效率要低于间接学习的效率,而直接学习的机会成本却要大于间接学习的机会成本,因此读书无用论否定的不是知识更不是智慧而是效率。发展中国家的效率低于发达国家,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也体现在知识转化内能的基础上。
⑬、未成年的教育以思想为主导,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身体还在发育,各方面都有提升空间,思想决定了他们的品质;成年人的教育以利益为引导,成年人思想成熟,身体成型,各方面处于稳定状态,利益决定了他们的取向。
⑤ 你对学校目前的教育现状如何评价,从教师专业性发展提出你的改革教育
当前的教育缺乏人性,教育改革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当前的小学教育现状还是过分重视智育为显著特征。
来自于教师、家长在学分上的过高要求对学生的压力很大。因升学考试尤重学分使然。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几近一句空话。孩子已经成为被灌输和打压的对象,学习目标不清,学习行为茫然。学校盲从,教师无法,家长无奈无知,真实的现状堪忧。
国家的教育方针并没有问题,尊重人性,强调全面发展,尊重个性发展。在高中和大学阶段专业技能的普及教育,配套人财物的投入还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小学阶段还是智育的天下,全面发展教育,个性化教育得不到真正落实。初中涉及升学就更谈不上了。究其原因还是在评价上。在小升初,初升高阶段,如何客观评价学生的真实成长状况,不能只重视智育的学分,为实现全面发展还应在其他各育的评价上下功夫。尤其德、体、劳、美等育是为人之本,智育之基。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稍差,但德行必须过关,也就是说他首先要是一个合格的人;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稍差,应是一个拥有健康体魄的人。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稍差,尽管他的技能稍差,劳动质量不是很高,但切不可做一个好逸恶劳的人,要做一个以劳动为荣的人 。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稍差,但能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崇尚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德才兼备最为理想,然不能兼备,应以德为要、为首,其他各育附之。
如何做到兼顾各育呢?还应该以评价为主导,真正把各育都纳入到考评活动中。落实全面发展就不是问题,说到底还是指挥棒的问题,在政府导向,改革不要雷声大雨点小,切忌穿新鞋走老路。
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势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不断提高,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迫在眉睫。教育部门应结合教育改革需要,积极推动针对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培训。要加强培训的准备、组织和管理。做到不走过场,不流行式。培训要以改革需要为出发点,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为落脚点。在课的研究方向上下功夫,在课的质量上下功夫,从基层学校教改需要上研究,在教师专业素质现状上寻求突破。让教师在培训中真正获益,接收培训的教师回到学校实现培训成果共享。基层学校要以参加上级培训为依托促进校本研培,为广大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实践平台,学校要重视对研培和实践的评价和拓展延伸,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可操作、可持续、见成效、适应教改需要。-----拙见。
⑥ 素质教育对中小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新要求
(1)突出“启发式”教学思想
坚持“启发式”教学指导思想,按照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要求来选用和设计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点。
(2)强调教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是当今改革教学方法的重要理念。教会学生学习是学生素质发展的内在策略,是提高学业成绩的根本途径之一,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对策之一。
(3)注重研究学法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个方面。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就应以过去只研究教法逐步过渡到既研究教法又研究学法,使教与学统一起来。
(4)促使学生知情意和谐发展
教学方法改革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学习态度,注重激情引趣。为了健全人格的发展,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必须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意因素,促使学生知情意和谐发展。
(5)实现教学方法最优化。
教学方法的改革或优化不在于剔除或偏爱哪些方法,而在于如何依据不同的制约因素对教学方法做出最佳选择。
⑦ 当前中小学教育应该如何改革
高考在那复摆着怎么改制革啊?唯一的目标就是高分。只能是在题目上动脑子。少出死劲硬背的东西。多出些反应学生思考能力的题目。要是像发达国家一样进行社区活动或者其它能力的考核将对小城市的孩子和没钱没背景的孩子造成极大的不公平。现在的问题是不同学校教师水平差距太大。让孩子们享有相同的资源去公平竞争是目前最大的改革课题。
⑧ 你对教育改革发展的建议是什么
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进行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应普及高中。按现在的学制,就是十二年义务教育,一方面对国家来说,增加的投入会更大,困难多;另一方面对部分学生来说(尤其是学困生)时间太长,难坚持。为解决这两方面的矛盾,笔者建议实行十年义务教育,具体执行:小学五年(不含学前教育),初中三年,高中两年。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要求:
1.1 实行免费教育,原则上国家办学,不允许民办。
1.2 义务教育禁止办重点校、重点班。学校的教师及其他教育资源均衡搭配,教师的待遇是同等,学生划片、划区招生,就近入学。
1.3 义务教育取消各种形式的统考;禁止节假日补课,禁止使用各种复习资料。不再分文理科,全心全意实施素质教育。
1.4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义务教育。中等职业学校不实行区域保护,可跨区域招生,学生可自由选择学校。
1.5 建立科学、完善、全面的学业评价制度,建立公开透明的学生档案,实行十分严格的毕业证书发放制度,确保整个义务教育的教育质量
如果满意请点击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答题不易..祝你开心~(*^__^*) 嘻嘻……
⑨ 请你对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宝贵意见,该怎么写
在德育范畴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都有各自不代的优势。当这两种优势实现有机结合时,就能够增强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的整体合力。这是一体化互动的含义之一。此外,从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来看,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造成了当今家庭教育窄化、家庭德育功能弱化甚至是迷失的现象,这就需要学校将自身的优势辐射到家庭教育的范畴,与家长一道弥补历史造成的缺失。这是一体化互动的另一层更加深刻的含义。
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德育实现良好的一体互动,就必须寻求一种使双方能够相互沟通和互补的现实结合点,对找到一种有效的现实操作方式。因为学校德育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家庭德育也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只有在尊重双方的个性特征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良好的一体化互动。试图以学校德育代替家庭德育,或以家庭德育的模式来要求和操作学校德育,都是不合理、不科学的。
一、学校教育的规范性与家庭教育的发散性特征互补互动与家庭教育相比较,学校教育具有明显的规范性特征。一是学校教育发挥着传递着人类精神财富和社会文化、普及和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知识的社会功能,因此,学校教育必须体现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促进社会繁荣发展的历史规定性;二是学校教育要根据社会在政治、经济、道德等方面的规定性,按照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规格要求,来体现一定社会发展水平所形成的教育思想,实现一定社会所期望的培养目标;三是从我国学校现行的操作方式和具体的教育过程来看,教育活动的主要设计依据,基本上是以“常态分布的理念来规范自身的教育行为,保证能够面向发展水平相近的大多数。<BR> 相对学校教育的规范性而言,家庭教育更多的是反映出一种发散性的要求。如果说,学校教育要体现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促进社会繁荣发展历史规定性的话,那么,家庭教育教育更多的是着眼于自身的家族利益和家庭利益。即使随着现代家庭结构的改变,家族利益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当代家庭也往往把孩子学业上的发展,与家长自身的“面子”和孩子日后的前途等切身利益联系起来。每个家庭都有自身的功利目标取向,也就形成了家庭教育的发散性特征。<BR> 如果说,学校教育在发挥促进学生社会化过程的社会功能时,要反映出社会在政治、经济、道德等方面的社会规定性的话,那么家庭教育更多的是反映出每个家庭和家长自身的愿望和要求。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家长,都有自身的文化背景。每一种独特的社会背景,都会产生出一种独特的期望类型。有的家长期望子女能够学业长进,学识高深;有的家长期望子女能够从政经商,升官发财;有的家长期望子女能够安于平淡,知足常乐;……各个家庭和家长的不同期望,反映了众多的个体需求,也就形成了家庭教育的发散性特征。<BR> 如果说,学校教育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更多的是以大多数发展水平相近的学生为设计依据的话,那么,每个家庭和每个家长,在自身的教育过程中,他们都是独向于自己的孩子,关注的也就是自己的“这一个”。因此,把家庭环境中的教育与学校环境中的教育进行一番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在家庭环境中的教育,可能会更加忠实和全面地体现出教育的个性化要求;在教育设计问题上,家庭教育就比学校教育的整体规范性具有更加明显和突出的个体发散性特征。<BR>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之间,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所谓一体化,正是在尊重各自特征的基础上,促进相互沟通、协调,产生互补、互动。在功利价值取向上,学校着眼于社会整体利益,与家庭着眼于家庭个体利益,并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可以整合互补的。在这个整合互补过程中,也就体现了当今社会倡导的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互相兼顾的基本原则。在教育设计方面,学校面向“常态分布”的大多数学生,与家庭关注自己子女的个性化要求,也不是相互矛盾对立的。以家庭的个性化设计补充学校的“常态分布”要求,就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德育的规范性,反映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本质特征;家庭德育的发散性,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性特征。二者都是一种客观现实的反映,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可以互补互动的。
二、校教育的理性特征与家庭德育的非理性特征互补互动学校德育的理性特征与家庭德育的非理性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事德育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家长,他们的社会角色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别。学校的教师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专业工作者;而家庭中的家长,主要担负着教养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把家长所充当的“教养”这种角色进一步分解为“教”与“养”两个方面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家长担任“教”的角色,显然因为缺少学校教师那种专业优势而是显得逊色多了,尤其是进入工业社会发展阶段以后。社会生产方式、人们的工作方式发生也极大变化,社会分公进一步把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部类单列发展,这在客观上就削弱了家庭的教育功能,也造成了家长的教育意识进一步淡化了,家长们常常更多、更自觉的是充当着“养”的角色,更关就自身的养育功能
2、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子女,它们的关系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别。在学校里,维系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分工所赋予的契约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两种社会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一旦这种社会活动中断,彼此之间建立起来的这种社会关系也就客观上中断了。为了保证明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社会以具有契约性质的规范要求,对教学双方的行为给予制约,教师与学生都必须以一种理性的态度保证自己的行为受到这种契约关系的约束。学校的师生关系,纯粹是一种只具有社会属性的关系。而在家庭中,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既有社会属性、也具有自然属性的血缘关系。相对学校师生关系的契约性来说,这种血缘关系具有一种永恒性,无论是客观因素,还是主观因素,都不可能在事实上中断它。这些关系特征,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与家长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行为特征和教育效果。<3、教师与家长,在教育行为特征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差别。如上所说,教师与学生之间依赖于一种社会契约关系来维系,这种具有社会属性的契约关系,要求教师的教育具有一种专业化的理性特征。而家长与子女之间,却是一种不但具有社会属性、也具有自然属性的血缘关系。在动物界里,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高级动物,还是低级动物,出自于种族廷续这种自然属性的驱使,它们对后代的呵护养育,也常常表现出具有人类教育意义的行为和现象。反过来,我们也不难观察到,在家长们的教育行为中,也常常表现出一些反映自然本性和生物本能的行为和现象。我们可以通过下列图示,把教师教育行为的专业化理性特征与家长教育行为的自然性本能特征作一番比较概括 角色\行为类型行为特征\教师专业责任\冷静理性化倾向专业制约以理驭情\家长\冲动情绪化倾向情感驱动因情蔽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校教育具有明显的理性特征,而家庭教育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特征。要使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实现一体互动,就要将学校教育的专业优势辐射到家庭教育中,提高家长的教育理性,改善家长的教育行为,在家长的教育过程中尽量减少本能冲动的负面影响;而对学校教师来说,也要以家庭教育中的情感受性特征改善自身的教育行为,在教育过程中实现情理交融。情与理都是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学校与家庭,都是实施教育影响的重要区间。教师与家长,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但是,双方都具有自身的教育功能,也都有要以情与理充实和自己的教育行为。只要教师与家长彼此协调合作,就能在学校与家庭的不同区间中,实现一体化互动,对学生和子女产生综合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