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学生时间管理的方法
一、幼小衔接的时间安排
从幼儿园跨到小一,孩子会从一个较松散的上课方式,进入到一个非常结构的上课方式,孩子对时间的概念,就变得更重要。父母在孩子快上小学前,可以让孩子逐渐进入到小学的时间节奏。
例如,练习在早自习时到校。开始拉长孩子能够坐在位子的时间。因为小学一堂课大约持续三十至四十分钟。让他感觉一下,下课十分钟有多长,这段时间,足够做哪些事?上厕所时间够不够?玩多久,上课钟声响起?
二、练习收纳生活用品
时间管理很糟的孩子,通常有一个状况,就是花很多时间在找东西,永远都找不到作业本在哪里,或是联络簿老是忘了带回家。当孩子上了小学,为了避免孩子整天花时间找东西,要开始教导孩子把东西做好收纳。包括孩子的书包、课本、餐盒、文具、雨衣等,都有固定摆放的地方,这是时间管理上的基本训练。一旦减少了找东西的时间,生活可以过得悠闲许多。
三、练习做计划表
孩子上了小学,可以开始和他一起做计划表。刚开始可以粗略、有弹性一点。孩子刚放学回家时,如果可以的话,建议父母陪他轻松聊聊今天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聊完后可以和孩子讨论接下来要做什么。
你们可以一起看看学校联络簿,确认每日回家的功课或需准备的事项。然后让孩子自己安排接下来他要花多少时间写功课,或其他活动,你只需要给他一个简单的提示,例如,八点钟你要签联络簿,功课要在那之前完成。或是,功课写完,才能看电视之类。从计划一日功课开始,慢慢的可以让孩子安排一周、一个月、甚至一学期的计划。
可以给孩子一个专属的月历,在学期的开始,就教他在重要的日子做上记号,例如:他自己的生日、期中考、期末考、校庆、比赛、运动会、社团活动等。你可以教他一些颜色管理的技巧,例如,考试日期用红字表示,蓝字代表比赛、交报告的日期,绿色代表好玩的活动等。
四、顺应孩子身心状态调整作息
现在的父母、孩子都忙,一放学不是急着送孩子去上晚托班,就是急着督促孩子写功课。大人常习惯要孩子赶快,却可能忽略掉孩子的生理状况。其实,孩子每天从学校回家,就如同大人刚下班一样,身心上都需要放松、调整一下。
如果时间允许,孩子放学之后,可以先带孩子到户外跑跑,不用急着赶往下一个行程。或是让孩子先吃点点心、洗洗澡,在开始写功课。当孩子从学校回来有了一个转换心情的空间,身心放轻松了,他反而会比较容易进入好的学习状况,可以专心念书、写功课。
每个人转换心情方式不一样,爸妈可多了解孩子的状况,给他一点放空充电的时间,但要提醒的是,研究显示,电子游戏类都是属于“耗电”而非“充电”的活动,花太多时间在这上面,通常会让人觉得更累,需要有所节制。
如果爸妈因为工作关系,孩子不得已一下课就得送往晚托班,也请父母关心孩子在晚托班的作息,看看晚托班的活动安排,是否有让孩子在身体与大脑上,都能获得喘息、充电的时间。
五、给孩子创设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给孩子创设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家长不要做分散孩子专注力的事,如看电视、大声议论或哈哈大笑等。
家长总是担心孩子不能自觉,在孩子做功课时问这问那。 “做几道题了?还有几道?”看似关心孩子,殊不知却是在干扰孩子,使得他无法集中注意力,思路总被打断。在安静的环境中,孩子才能够专心学习,减少拖拉和马虎出现的几率。
㈡ 如何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常常听家长埋怨孩子没有时间观念,不懂得抓紧时间,那么,我们仔细推敲一下,怎样才算有时间观念呢?我们自己有吗?就我的观察,有一部分人的时 间管理的确很到位,但也有许多人的时间观念是模糊的。你也许不同意这种说法,那么,不妨问问自己:昨天一整天是怎么安排的?是否有清晰的计划?这些安排是 否合理?每件事情分别花了多少时间?对自己的时间安排能精确到什么程度? 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善于管理时间,那么,也只能空洞地说教孩子,于是,“抓紧时间”就成了最正确的废话。孩子困惑的,往往是怎样才能“抓紧”?就算善于管理时间的人,怎样将自己的方法教给孩子,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查一下“时间观念”的概念,按照三分法来分,可分为自然时间、人文时间和心理时间。人文时间的核心是历史时间,与我们的讨论关系不大,在此略 过。而自然时间的核心是钟表时间,是客观的;心理时间的核心则是体验时间,是主观的。自然时间和心理时间并非总是重合,爱因斯坦那个著名的笑话恰好说明了 这一点:如果你在一个漂亮的姑娘身旁坐一个小时,你只觉得坐了片刻;反之,你如果坐在一个热火炉上,片刻就像一小时。在孩子身上,也是如此:如果让孩子看 喜欢的动画片,两小时都不嫌多;如果让他做不喜欢的作业,半小时都度日如年。 自然时间和心理时间的冲突,相信很多人都体验过。回忆我的小学和初中阶段,二者的冲突是那样的激烈——上课时,时间像个蜗牛;走神时,时光却快 如闪电。回过神来,总是懊悔不已。那时候,心中很困惑,也很苦恼,却解释不了这个矛盾。现在终于明白了,我们的心理时间像个自由散漫的孩子,跟着感觉走, 在喜欢、高兴、愉悦的时刻,它过得飞快;在排斥、沮丧和烦恼的时刻,却漫长得要死。 如此说来,我们所谓的培养时间观念,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至少包括两个方面,即培养对自然时间和心理时间的感觉。关于怎样培养,我来说说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改变心理时间。 通常,人们在做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心理时间过得最快,内心感觉也最愉悦。人物传记中常常有这样的情节:许多天才人物,像玩儿一样,就达到了一般 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我们羡慕这些人,既享受了过程,又收获了结果。他们为什么能二者兼得呢?除了天赋和勤奋等因素以外,兴趣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当一个人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内心的阻力是最小的,甚至接近于零,这时心理时间自然是很快的,在我们眼里千难万难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却是小菜一碟。孩子也一 样,如果对一件事有兴趣,完全沉浸其中,根本意识不到时间的流逝。这再次印证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那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正是所有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 家高度重视培养兴趣的原因。兴趣不但关乎做事的效率,最最重要的,它直接左右了生命的质量。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时间不知不觉过去 了,内心感到充实而愉悦,这样的生命历程自然洋溢着幸福感。相反,如果被迫去做厌恶的事情,心理时间便被人为拉长,做事的过程让人倍感煎熬。经历这样痛苦 的过程,就算最后取得成功,也不算完整的胜利。那么,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改变心理时间最核心的方法,都是培养兴趣。 此外,心理预期也是影响心理时间的重要因素。通常,心理预期与时间的实际变化是相反的。比如,孩子越盼着下课,感觉时间过得越慢。家长也容易陷 入这个误区,越希望看到孩子的快,结果总是发现慢的证据。在上一本书中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催出来的慢性子》,专门讨论这个问题。越急躁的家长,越容易培养 出慢性子的孩子。其实,孩子没有时间观念、不懂得时间管理,并不全是孩子的错。一方面,这正是孩子需要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往往是大人的心理状态干扰了 孩子。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有合理的时间观念,双方都要降低心理预期,不要太急躁,我们越希望快,心理时间就越慢,这便是“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而且,心理预 期会干扰我们正常的判断,有的家长给我写信,说孩子做事很慢,问应该怎么办。我问慢到什么程度,家长的描述并不具体,于是,我就让家长完整记录孩子一天做 各项事务所用时间。看到记录,许多家长忽然醒悟,其实孩子并不慢,只是自己太急躁,不知不觉用成年人的速度衡量孩子。由此可见,有很大一部分“没时间观 念”的孩子,是大人不恰当的时间观念“制造”出来的。 情绪也在心理时间中扮演重要角色。孩子面对不喜欢的事,总是会极力转移注意力。这时我们便会认为孩子“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其实,孩 子只是不想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事情上。面对这种状况,家长最容易产生挫败感,并责骂孩子。家长运用说教、责备、打骂、恐吓这些手段,短时间内会有些许效 果,但破坏了孩子的心理时间,增加了心理阻力,只会越催越慢、越慢越催,陷入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有些孩子的心理时间已经很慢,比如一让他做作业便度日如 年,这时候,如果继续运用责骂的方法,只会继续拉长孩子的心理时间。我们不妨重新寻找对策,采用正强化的方式,去发现孩子的细微进步,并及时予以肯定。这 个方法也许不会立竿见影,但绝对可以春风化雨,慢慢改变孩子的心理时间。遇到不喜欢做作业的孩子,我们需要一些规则来约束,但最根本的,还是发现学习的乐 趣,增强孩子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其次,对自然时间保持觉察。 在生活中,我们很难对每件事情都保持高涨的热情,当我们不那么热爱的时候,就需要对自然时间保持觉察,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我开始认真探索这个 问题,是在考研的时候,我在书中也描述过。当时离考试还有100天,需要看的书,摞在一起有一尺高。在极度焦虑中,我最关心的,是怎样利用好每一分钟。我 想了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记下每件事情的起始时间,并且记下这一段的工作量,比如“9:03——9:15,看《教育学》,共27页”,一天下来,所有的 时间安排都一目了然,每天晚上,我都分析自己的时间利用情况,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样循环往复,不断提高,真正对自己的时间实现了数字化管理。我监测 出,最开始看一页书需要3分钟,后来只需要一分钟多一点,这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我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每天和自己的速度赛跑。这个方法,成就了我 人生中最不可思议的一次跨越。现在,我依然每天记录自己做事的起始时间和工作内容。如果哪天不记,就会效率低下,稀里糊涂地过了一天,根本不知道时间浪费 到哪里去了。 在时间管理上,我们不要过度苛责孩子。哪怕是成年人,对日常行为所用时间,往往也缺乏觉察。不信,我们不妨写出自己写一页字、做一顿饭、早起洗漱、整理一次衣柜等生活小事所用的时间。如果写不出,不妨估计一下然后再核对,就会发现,我们的感觉未必准确。 我也常常建议家长用这个方法,悄无声息地帮孩子记录。连续记录一个星期,就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孩子会高估了自己的速度,或者低估了作业的难 度,或者因为边写边玩耽误了很多时间。这个观察,也会修正我们的判断,孩子的许多问题,不是因为态度不端,而是能力不够。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提示孩子早 点开始做,为难题多留出一些时间,而且,关于提前多长时间,这个记录可以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另外,还可以监测孩子的单项效率,比如通常做一页练习需要多 少时间,最快是多长时间。这样,孩子慢慢就能把握自己的速度了,然后,我们可以把这个时间管理的方法慢慢过渡给孩子,让孩子自己记录,自己分析,这样,便 可逐渐养成高效
㈢ 怎样教小学生学会时间管理
经常会碰到一年级的新生家长向我咨询:“我的孩子做作业总是慢吞吞。别专人半个小时就能完属成的作业,他需要两个小时。每天晚上都要很晚才能睡觉。我该怎么办啊?”我给家长最多的建议,就是先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学会时间管理,都是自我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那些喜欢磨蹭、做事拖拉的孩子,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往往会发现大多数孩子都是因为时间观念不强、时间意识淡薄,导致做事效率不高、喜欢拖拖拉拉。
进入小学以后,学习压力逐渐加大,课业负担慢慢加重。哪怕是上一年级,每天回到家也要花一定时间才能完成作业。即使学习效率比较高的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所需时间少则半小时,多则一到两个小时。如果孩子喜欢磨蹭,每天完成作业所需时间就会更多,甚至影响睡眠时间。
㈣ 如何提高小学生时间管理能力
常常听家长埋怨孩子没有时间观念,不懂得抓紧时间,那么,我们仔细推敲一下,怎样才算有时间观念呢?我们自己有吗?就我的观察,有一部分人的时
间管理的确很到位,但也有许多人的时间观念是模糊的。你也许不同意这种说法,那么,不妨问问自己:昨天一整天是怎么安排的?是否有清晰的计划?这些安排是
否合理?每件事情分别花了多少时间?对自己的时间安排能精确到什么程度?
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善于管理时间,那么,也只能空洞地说教孩子,于是,“抓紧时间”就成了最正确的废话。孩子困惑的,往往是怎样才能“抓紧”?就算善于管理时间的人,怎样将自己的方法教给孩子,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查一下“时间观念”的概念,按照三分法来分,可分为自然时间、人文时间和心理时间。人文时间的核心是历史时间,与我们的讨论关系不大,在此略
过。而自然时间的核心是钟表时间,是客观的;心理时间的核心则是体验时间,是主观的。自然时间和心理时间并非总是重合,爱因斯坦那个著名的笑话恰好说明了
这一点:如果你在一个漂亮的姑娘身旁坐一个小时,你只觉得坐了片刻;反之,你如果坐在一个热火炉上,片刻就像一小时。在孩子身上,也是如此:如果让孩子看
喜欢的动画片,两小时都不嫌多;如果让他做不喜欢的作业,半小时都度日如年。
自然时间和心理时间的冲突,相信很多人都体验过。回忆我的小学和初中阶段,二者的冲突是那样的激烈——上课时,时间像个蜗牛;走神时,时光却快
如闪电。回过神来,总是懊悔不已。那时候,心中很困惑,也很苦恼,却解释不了这个矛盾。现在终于明白了,我们的心理时间像个自由散漫的孩子,跟着感觉走,
在喜欢、高兴、愉悦的时刻,它过得飞快;在排斥、沮丧和烦恼的时刻,却漫长得要死。
如此说来,我们所谓的培养时间观念,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至少包括两个方面,即培养对自然时间和心理时间的感觉。关于怎样培养,我来说说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改变心理时间。
通常,人们在做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心理时间过得最快,内心感觉也最愉悦。人物传记中常常有这样的情节:许多天才人物,像玩儿一样,就达到了一般
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我们羡慕这些人,既享受了过程,又收获了结果。他们为什么能二者兼得呢?除了天赋和勤奋等因素以外,兴趣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当一个人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内心的阻力是最小的,甚至接近于零,这时心理时间自然是很快的,在我们眼里千难万难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却是小菜一碟。孩子也一
样,如果对一件事有兴趣,完全沉浸其中,根本意识不到时间的流逝。这再次印证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那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正是所有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
家高度重视培养兴趣的原因。兴趣不但关乎做事的效率,最最重要的,它直接左右了生命的质量。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时间不知不觉过去
了,内心感到充实而愉悦,这样的生命历程自然洋溢着幸福感。相反,如果被迫去做厌恶的事情,心理时间便被人为拉长,做事的过程让人倍感煎熬。经历这样痛苦
的过程,就算最后取得成功,也不算完整的胜利。那么,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改变心理时间最核心的方法,都是培养兴趣。
此外,心理预期也是影响心理时间的重要因素。通常,心理预期与时间的实际变化是相反的。比如,孩子越盼着下课,感觉时间过得越慢。家长也容易陷
入这个误区,越希望看到孩子的快,结果总是发现慢的证据。在上一本书中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催出来的慢性子》,专门讨论这个问题。越急躁的家长,越容易培养
出慢性子的孩子。其实,孩子没有时间观念、不懂得时间管理,并不全是孩子的错。一方面,这正是孩子需要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往往是大人的心理状态干扰了
孩子。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有合理的时间观念,双方都要降低心理预期,不要太急躁,我们越希望快,心理时间就越慢,这便是“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而且,心理预
期会干扰我们正常的判断,有的家长给我写信,说孩子做事很慢,问应该怎么办。我问慢到什么程度,家长的描述并不具体,于是,我就让家长完整记录孩子一天做
各项事务所用时间。看到记录,许多家长忽然醒悟,其实孩子并不慢,只是自己太急躁,不知不觉用成年人的速度衡量孩子。由此可见,有很大一部分“没时间观
念”的孩子,是大人不恰当的时间观念“制造”出来的。
情绪也在心理时间中扮演重要角色。孩子面对不喜欢的事,总是会极力转移注意力。这时我们便会认为孩子“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其实,孩
子只是不想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事情上。面对这种状况,家长最容易产生挫败感,并责骂孩子。家长运用说教、责备、打骂、恐吓这些手段,短时间内会有些许效
果,但破坏了孩子的心理时间,增加了心理阻力,只会越催越慢、越慢越催,陷入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有些孩子的心理时间已经很慢,比如一让他做作业便度日如
年,这时候,如果继续运用责骂的方法,只会继续拉长孩子的心理时间。我们不妨重新寻找对策,采用正强化的方式,去发现孩子的细微进步,并及时予以肯定。这
个方法也许不会立竿见影,但绝对可以春风化雨,慢慢改变孩子的心理时间。遇到不喜欢做作业的孩子,我们需要一些规则来约束,但最根本的,还是发现学习的乐
趣,增强孩子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其次,对自然时间保持觉察。
在生活中,我们很难对每件事情都保持高涨的热情,当我们不那么热爱的时候,就需要对自然时间保持觉察,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我开始认真探索这个
问题,是在考研的时候,我在书中也描述过。当时离考试还有100天,需要看的书,摞在一起有一尺高。在极度焦虑中,我最关心的,是怎样利用好每一分钟。我
想了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记下每件事情的起始时间,并且记下这一段的工作量,比如“9:03——9:15,看《教育学》,共27页”,一天下来,所有的
时间安排都一目了然,每天晚上,我都分析自己的时间利用情况,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样循环往复,不断提高,真正对自己的时间实现了数字化管理。我监测
出,最开始看一页书需要3分钟,后来只需要一分钟多一点,这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我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每天和自己的速度赛跑。这个方法,成就了我
人生中最不可思议的一次跨越。现在,我依然每天记录自己做事的起始时间和工作内容。如果哪天不记,就会效率低下,稀里糊涂地过了一天,根本不知道时间浪费
到哪里去了。
在时间管理上,我们不要过度苛责孩子。哪怕是成年人,对日常行为所用时间,往往也缺乏觉察。不信,我们不妨写出自己写一页字、做一顿饭、早起洗漱、整理一次衣柜等生活小事所用的时间。如果写不出,不妨估计一下然后再核对,就会发现,我们的感觉未必准确。
我也常常建议家长用这个方法,悄无声息地帮孩子记录。连续记录一个星期,就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孩子会高估了自己的速度,或者低估了作业的难
度,或者因为边写边玩耽误了很多时间。这个观察,也会修正我们的判断,孩子的许多问题,不是因为态度不端,而是能力不够。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提示孩子早
点开始做,为难题多留出一些时间,而且,关于提前多长时间,这个记录可以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另外,还可以监测孩子的单项效率,比如通常做一页练习需要多
少时间,最快是多长时间。这样,孩子慢慢就能把握自己的速度了,然后,我们可以把这个时间管理的方法慢慢过渡给孩子,让孩子自己记录,自己分析,这样,便
可逐渐养成高效的习惯。当然,我们希望用这个方法帮助孩子,而不是苛责孩子,所以,我们要允许孩子的速度有快有慢,因为我们自己也是如此。千万不要把这个
记录,当做监工的手段,如果用最高标准要求孩子,总是能找出不足,那样,孩子肯定会苦不堪言。
第三,在疲倦之前休息
有的孩子喜欢一鼓作气,比如,连续两三个小时做作业,中间不休息。这样看起来,似乎非常专注,一口气做完,心里也会有成就感。不过,从用脑卫生的角度来看,我不赞同这样的方法。
我们自己都有这样的体会,开始的时候,效率很高,渐渐的,就有了疲惫的感觉,只是强迫自己打起精神,这种硬撑着的状态,效率肯定会大扣,而
且,这样也会人为拉长心理时间。考研的时候,我始终保持学习25分钟休息5分钟的节奏,这样频繁地休息,似乎很麻烦,不过,效率非常高。因为学习时间短,
我可以保持高度专注,在疲倦之前休息,内心能始终保持斗志昂扬的状态。对于孩子,我一般建议学习30分钟休息10分钟,如果始终保持这个节奏,孩子不会有
特别疲惫的感觉。古人所谓的“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是非常有道理的。
有节奏的休息会让孩子感到有盼头,比如到27分钟的时候孩子可能累了,但一想到还有3分钟,便可自我激励,坚持到底。如果孩子觉得一小时内都没
机会休息,那么,他便会主动拖延,在做事的过程中,用走神、偷懒的方式悄悄给自己“放假”。时间仿佛是有重量的,时间越长,给人的心理压力越大,当超出孩
子的承受能力的时候,在言语和肢体动作方面,就会发生变化,比如自言自语、抓耳挠腮、心不在焉、情绪低落。有的家长在运用这个方法的时候,最开始会出现效
率进一步降低的情况:孩子在30分钟的作业时间内继续偷懒,对10分钟的休息却坚决不放过。有位妈妈面对这样的情况感到很焦虑,问我该怎么办。我劝她继续
坚持,如果孩子偷懒,等一会儿仍然没有改变,就简单提醒一下,比如轻轻敲下桌子,或者默默收走孩子手中的玩具,并不多说什么,也不批评,如果孩子做得好,
则及时肯定。一段时间过后,孩子30分钟内的效率开始大幅度提高。孩子的父母感到很吃惊,从前剑拔弩张都没解决的问题,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了。道理很简
单,如果我们主动满足孩子的休息需要,他们就没必要偷偷给自己“放假”了。如此说来,因为孩子作业不认真,便逼着孩子“连轴转”的方式,是非常不明智的,
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
有的孩子喜欢在作业中间问还有几分钟休息,多数家长都会将其理解为心浮气躁、光想着玩。在我看来,浮躁只是其中一种可能,也有可能是孩子想印证
自己某项作业所用时间。所以我总是建议家长,如果孩子问得不是特别频繁(比如2分钟问一次),便告诉孩子,不管孩子问的目的是什么,都将收获一个结果:孩
子对自然时间的感觉越来越准!这不正是我们希望的吗?
㈤ 小学生获时间管理星,家长如何以1700字书面写
你好
一、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实践的现状
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大多数班主任会做到以下几点:
1、优化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每学期开学初班主任都会根据学校的要求将教室布置一新:出一期黑板报、布置好各个专栏、放置几盆花草。这样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感觉到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愉悦的感觉油然而生。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处处感受到新学期、新气象,从内心生发出努力学习的意愿。
还有的班主任请学生将家里的一些课外书带到班级来,成立班级图书角,这对于创建“书香班级”,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有很大好处。
2、 制定班规,提供具体的行为标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四五十名学生,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道德素养都不尽相同,一个好的班规给这些学生的行为予以规范显得尤其重要。时下走进每间教室都能看到墙壁醒目的位置挂着班规。有的班规规定同学间要相互友爱,有的班规具体到几点钟到校,有的班规强调排队要做到快、静、齐……林林总总,都鲜明地体现着这个班级的特色。
3、培养助手,轻松驾驭班级管理。
得力的小助手就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班上如果有几个得力的小助手班主任就不必事事亲力亲为,节省下许多的的时间与精力。你看,早读课上一名小助手在讲台上领读,另一名小助手检查班级卫生;你看,课堂作业完成后小助手按组将作业本整理好交给老师批改;你看,《运动员进行曲》响了小助手将队伍整理好带到操场做操……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还存在以下问题:
1、制定班规泛泛而谈,班规沦为陈设。
制定班规切忌不着边际泛泛而谈,也不必求大求全,而要制定的细、少、精,并且要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③]但是实际上很多班级的班规沦为陈设,究其原因大多缺少可操作性。例如某班班规其中一条这样规定:上课要专心听讲,如果被发现开小差就罚抄课文。小学生课堂上有效注意时间短,一节课出现一两次“开小差”的情况实属正常。这样的规定毫无意义,有什么用呢?还不如规定学生要按时到校,迟到怎样处理更实际更有效。
还有的老师在执行班规时“两面派”。对成绩好的、老师喜欢的学生违反班规时就不处理或从轻处理,而对那些成绩差的、调皮难管教的就加大处罚力度。这样的班规随意性大,无形中降低了班规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不能成为全班学生的行为准则。
2、班干部固定不变,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在班级中设置班干部为的是让班干部去管理学生,促使学生学会自治自理。然而当下班级管理中却存在这样一些问题:有些班主任选择班干部为了图省事就“一任到底”,一个学期甚至这位班主任任期内班干部都不更换,使这些学生养成了“干部作风”,不能平等地对待同学,总认为自己高高在上,根据个人的好恶处理班级问题,而多数学生希望能为班级做点事,却缺少机会;学生在社会环境以及部分家长影响下,往往把班干部标志只看成是荣誉的象征,而忽视了作为班干部的责任;学生都想当干部,但是缺乏每个人都是班级小主人的意识。这说明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特殊化、多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缺乏自主性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④]
二、传统班级管理形式不足的成因
造成传统班级管理形式不足原因如下:
1、不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传统的班级管理就是教师在班级中实施对人、事、物等因素的控制,它体现了教师对班级的预先期望及学生对教师的服从,纪律、秩序、控制、服从是传统班级管理所追求的目标。[⑤]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得到发展了吗?学生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了吗?这些问题在传统班级管理中都被排除在目标之外。
2、无视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落实到实处确有一定困难。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下,教师为了实现对班级的控制,教师和学生的“人-人”关系降低为“人-物”关系,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本无法保障。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能力的缺失
由于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构建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有限,即使
有,也只是教师意志的再现。[⑥]但大多数学生从内心来讲,是非常渴望参与班级管理的,但苦于不被老师赏识,只能按照老师的意志行事,久而久之也就丧失了对班级管理的热情,置身于班级事务之外。
总的来说造成传统班级管理不到位主观上由于班主任管理方法陈旧,班级管理以经验型为主,客观上一是由于班主任工作繁重没有时间去研究管理方法的科学化、效率化,二是因为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班级管理难度较大。
、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第一位的。班级管理是习惯养成的天然环境。我班班级管理细则中和习惯有关的有:1、课堂上表现突出的学生,任课教师为其加1星(注重培养乐于倾听、勇于发言的习惯)。2、每天认真完成作业的语文和数学分别加1星(注重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3、每读完一本老师规定的课外图书到老师处登记后加1星(注重培养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4、每月进行作业评比,在评比中获奖的同学加1星(注重培养学生书写认真、格式规范的习惯)。有加星也有扣星:1、眼保健操不做扣1星(注重培养学生用眼卫生的习惯)。2、上学迟到的扣1星(注重培养学生守时的习惯)。3、作业不按时完成的或作业书写不认真经提醒无效扣1星(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大多数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只要稍微努力就可以得星,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避免扣星。而个别习惯不好的学生通过得、扣星可以知道自己需要培养的习惯是什么,有针对性的进行努力,也可以很快避免扣星。这样的得星量化管理是每天进行的,这不仅是在培养好习惯同时也是在持续的强化已有的好习惯。
将班级管理与习惯养成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让教师及时的掌握学生习惯养成的第一手资料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明确自己习惯养成程度,家长也可从中了解自己孩子养成了哪些习惯,哪些习惯还需要纠正。
2、促进学生关注个人和班级的发展。
班级是培养人的场所,班级管理的实质就是要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尽可能地开发。我班班级管理细则中规定:个人在学校各项竞赛中为班级争得荣誉的,一等奖加5星,二等奖加4星,三等奖加3星;值日打扫、整理教室干净、整洁的,当天值日生每人加1星;桌椅摆放整齐、座位周围无垃圾、纸屑、杂物,每天同桌各加1星;班级每得一次流动红旗每人加1星;集体活动得奖每人加星(一等奖3星,二等奖2星,三等奖1星)。将得星的条件与个人与班级发展挂钩,学生不仅关注自身的发展,还关注班级的发展,并通过自身的努力促进班级的发展,形成班级活动的良性循环。
满意请采纳
㈥ 如何教会一个一年级小学生学着去做时间管理
先学习后享受,从小就给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放学后回到家里,可以先喝水,吃点东内西,短暂休容息一下之后,要去先写作业,等写完作业之后,再做看书、看游戏、看漫画等其它的事情。要是在学习时使用使用手机和电脑,建议孩子优先完成那些不需要手机和电脑的作业,把这部分内容放到最后。如果顺序相反,孩子不太容易自控,而且学会浪费时间,不一小心就玩过头,然后没有时间在写作业上了。
㈦ 如何用时间管理制定学习计划方案
1、要制定每日详细的学习计划。
要想不浪费时间,一定要制定详细的每日学习计划,时间做到分钟化,精确到每一分钟。
2、时间管理计划制定的原则。
在制定时间管理计划的时候,要学会利用精力最好的时候干最重要的事情。计划制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要制定的过于紧密导致无法完成任务,也不能制定的过于宽松。
3、充分利用好每天的零碎时间。
不要小看零碎时间,其实利用起来也可以很多事情,每一段零碎时间看起来很短、很不起眼,但是长期汇集起来就是很惊人的了,这段时间可以用来记忆英语单词、语文基础知识、数学公式。
4、学习时专注更节省时间。
学习时不专注,会导致花费了很多时间但并没有做什么事情,花上十个小时“头悬梁锥刺股”,如果不够专心,学习的效果可能还不如只专注学上一个小时。
(7)小学生时间管理计划书扩展阅读:
“用时间管理制定学习计划方案”的注意事项:
1、树立自己的目标,没有目标则学习计划难以发挥作用。主要是明确目标,目标要经过思考,不是一时兴起定的目标。
2、反思自己的执行力,目标计划往往非常美好,但关键在执行,反思一下自己可以完成多大的目标,不要把计划制定的过高。
3、合理分配时间,主要是学习各科目的时间分配。学习与娱乐时间分配,这是学习计划能不能成功的关键。
㈧ 小学生必看时间管理书籍推荐
小学生看的时间管理书籍有:
1《忍住!别插手!》,作者:高取志津香
让孩子懂得“合理安排时间”,学会“整理好身边的物品”,掌握 “ 正确的金钱观 ”,培养他们处理复制信息、规划生活的能力,不仅能锻炼大脑,对于他的成长学习以及未来走向社会,也大有裨益。
13《偷时间的贼》
作者:滕婧
14《A Wrinkle In Time》
作者:Madeleine L'Engle
15《Getting Things Done for Teens》
作者:David Allen
㈨ 小学生时间管理方面可以开展哪些系列活动
著名的哈佛大学有一条图书馆馆训: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成就梦想离不开对自己的有效管理。面对成长中的各种选择,最重要的是学会自我管理。
本书精心选编了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故事,结合特别配写的“管理加油站”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自律的习惯,做到始终如一,持之以恒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学会自我管理,圆梦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