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有效利用课前三分钟强化学生教育
巧妙地利用课前三分钟,可作为改进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突破口。
一般来说,课前预备铃一响,学生应该迅速回到课堂上并做好下一节课的准备工作,但恰恰相反,他们总是对课间情有独钟,表现的是依依不舍,甚至有些同学还沉浸在其中,乐不思蜀。如果我们教师一上课就一成不变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大家打开课本x x页……“那么,课堂就难免会出现“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情形。要想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学生拉回课堂还是比较困难的,而课前语文活动却可以使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地转移到语文学习上来,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另外,通过这项活动,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那么,要怎样才能开展好这项活动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方法/步骤
第一,老师应当给学生充足的信心和勇气。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明确要求学生:态度自然大方,声音响亮,表达清楚。而且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人人都必须参与,无一例外。学生既知没有退路,也就不得不勇往直前了。
第二,课前三分钟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要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兴趣,才能获得意料中的效果。我最初确定的形式便是演讲,刚开始,他们很是兴奋,积极性也很高,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这精彩一刻,他们在课前都竭尽所能,想在同学们面前好好表现一下,虽然刚开始我心里并不认可他们的表现,上台后表情的不自然,语言的吞吞吐吐,声音也是低如蚊虫,总不能尽如我意,于是我甚至怀疑他们是否尽力,我的这种方法是否有效,可是后来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得知,他们是如何为这次的表现废寝忘食,又是如何的拉住同学,一遍遍地操练,甚至于已经达到脱口而出的地步,却在台上大脑一片空白,下台后很是失落,感慨万千。
经过长期的练习,慢慢的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有了较明显的提高,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课外语文生活,培养了他们收集归纳材料的能力,还锻炼了胆量,增强了自信,的确也涌现了很多好的作品。后来,我又确定可以讲故事、说笑话、猜谜语、朗诵、说新闻、介绍一段自己摘抄的名言警句、读一篇自己的日记或练笔、课外走上社会纠正不规范的广告招牌等等。这样一来,形式丰富了,学生的兴趣自然就浓厚了。他们内心深处最需要的是理解,是表达交流,是表现自我的机会,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而且养成了学生收集课外资料的习惯,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它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环境,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沉闷死板,给学生以新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可以增长知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提高能力……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第三,教师必须十分尊重学生的积极性,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生命即是一种强大有力、不可战胜的财富,同时也是一种脆弱的往往无助的,极易损伤的珍品,有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消一句冷酷无情的话,一个漠不关心的眼光,就足以扯断一根纤细的生命线。”“在课堂,对学生的教育中也就是以一个人的心灵去精细的接触另一个人的心灵的工作”。教师是一份良心工作,没有人会时时监督着你,告诉你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是面对学生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我们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说什么。
在学生的活动中,我总是赋予他们以充分的尊重,无论他们怎么表现,我从不打断,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地见解。记得有一次,一位一直是落落大方,敢说敢为的女同学却扭扭捏捏地攥着稿子,神情很不自然地走上讲台。“我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朦胧的爱》……”话音还没落,同学们就十分敏感地大笑了起来,而这位女同学的脸在他们的笑声中更红了,有点不敢念了,用稿子遮着脸。我当时制止了同学们,鼓励她念下去。但内容并不像同学们想像中的那样。她写的是她表姐上初一、初二的时候学习成绩很好,可是到初三时和班里的一位男同学谈恋爱,结果成绩一落千丈,初中没毕业就回家了,最后却嫁到了外省。前久,表姐由于在外省过不下去回来了,表姐说她很后悔当初谈恋爱,要她吸取教训,千万不要走错路,要认真的学习。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我和同学们都给予了她热烈的掌声。我因利势导,让同学们进行了点评,为他们营造一个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完善自我,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END
注意事项
总之,课前三分钟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环境,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沉闷死板,给学生以新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可以增长知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提高能力……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必须高度的重视和认真地开展好此项活动。
② 小学生课前三分钟演讲稿
3、昂起头来真美
别看它是一条黑母牛,牛奶一样是白的。
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
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
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与人一碰弄丢了。
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而很多人却因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乐。
温馨提示: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貌若天仙,还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头来,快乐会使你变得可爱——人人都喜欢的那种可爱。
4、为生命画一片树叶
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希望虽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温馨提示: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价值。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
5、飞翔的蜘蛛
信念是一种无坚不催的力量,当你坚信自己能成功时,你必能成功。
一天,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有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后来,我发现蜘蛛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翘起尾部,不让丝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再把丝收紧,以后也是如此。
温馨提示:蜘蛛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凌结在半空中。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韧的昆虫,它的网制得精巧而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于是,我记住了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把网结在空中。奇迹是执着者造成的。
6、阴影是条纸龙
人生中,经常有无数来自外部的打击,但这些打击究竟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最终决定权在你手中。
祖父用纸给我做过一条长龙。长龙腹腔的空隙仅仅只能容纳几只蝗虫,投放进去,它们都在里面死了,无一幸免!祖父说:“蝗虫性子太躁,除了挣扎,它们没想过用嘴巴去咬破长龙,也不知道一直向前可以从另一端爬出来。因而,尽管它有铁钳般的嘴壳和锯齿一般的大腿,也无济于事。
”当祖父把几只同样大小的青虫从龙头放进去,然后关上龙头,奇迹出现了:仅仅几分钟,小青虫们就一一地从龙尾爬了出来。
温馨提示:命运一直藏匿在我们的思想里。许多人走不出人生各个不同阶段或大或小的阴影,并非因为他们天生的个人条件比别人要差多远,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思想要将阴影纸龙咬破,也没有耐心慢慢地找准一个方向,一步步地向前,直到眼前出现新的洞天。
7、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
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难的。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他认为这是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惊喜之余,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正坐在韩国政坛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他在信中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后来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因为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温馨提示:人世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克服,用不着什么钢铁般的意志,更用不着什么技巧或谋略。只要一个人还在朴实而饶有兴趣地生活着,他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8、永远的坐票
生活真是有趣:如果你只接受最好的,你经常会得到最好的。
有一个人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坐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
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
他说,大多数乘客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了,不大细想在数十次停靠之中,从火车十几个车门上上下下的流动中蕴藏着不少提供座位的机遇;即使想到了,他们也没有那一份寻找的耐心。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让大多数人满足,为了一两个座位背负着行囊挤来挤去有些人也觉得不值。他们还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回头连个好好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与生活中一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失败的人,永远只能滞留在没有成功的起点上一样,这些不愿主动找座位的乘客大多只能在上车时最初的落脚之处一直站到下车。
温馨提示:自信、执着、富有远见、勤于实践,会让你握有一张人生之旅永远的坐票。
9、心中的顽石
阻碍我们去发现、去创造的,仅仅是我们心理上的障碍和思想中的顽石。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菜园摆着一颗大石头,宽度大约有四十公分,高度有十公分。到菜园的人,不小心就会踢到那一颗大石头,不是跌倒就是擦伤。
儿子问:“爸爸,那颗讨厌的石头,为什么不把它挖走?”
爸爸这么回答:“你说那颗石头喔?从你爷爷时代,就一直放到现在了,它的体积那么大,不知道要挖到到什么时候,没事无聊挖石头,不如走路小心一点,还可以训练你的反应能力。”
过了几年,这颗大石头留到下一代,当时的儿子娶了媳妇,当了爸爸。
有一天媳妇气愤地说:“爸爸,菜园那颗大石头,我越看越不顺眼,改天请人搬走好了。”
爸爸回答说:“算了吧!那颗大石头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话在我小时候就搬走了,哪会让它留到现在啊?”
媳妇心底非常不是滋味,那颗大石头不知道让她跌倒多少次了。
有一天早上,媳妇带着锄头和一桶水,将整桶水倒在大石头的四周。
十几分钟以后,媳妇用锄头把大石头四周的泥土搅松。
媳妇早有心理准备,可能要挖一天吧,谁都没想到几分钟就把石头挖起来,看看大小,这颗石头没有想像的那么大,都是被那个巨大的外表蒙骗了。
温馨提示:你抱着下坡的想法爬山,便无从爬上山去。如果你的世界沉闷而无望,那是因为你自己沉闷无望。改变你的世界,必先改变你自己的心态。
10、追求忘我
不要把自己当做鼠,否则肯定被猫吃。
1858年,瑞典的一个富豪人家生下了一个女儿。然而不久,孩子染患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瘫痪症,丧失了走路的能力。
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长的太太给孩子讲船长有一只天堂鸟,她被这只鸟的描述迷住了,极想亲自看一看。于是保姆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长。孩子耐不住性子等待,她要求船上的服务生立即带她去看天堂鸟。那服务生并不知道她的腿不能走路,而只顾带着她一道去看那只美丽的小鸟。奇迹发生了,孩子因为过度地渴望,竟忘我地拉住服务生的手,慢慢地走了起来。从此,孩子的病便痊愈了。女孩子长大后,又忘我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最后成为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也就是茜尔玛·拉格萝芙。
温馨提示: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只有在这种环境中,人才会超越自身的束缚,释放出最大的能量。
③ 小学每天三分钟安全教育内容
一、课间活动
1.不跳楼梯,不从高处往下跳,不爬栏杆,不滑扶手,不做有危险的活动。
2.上下楼梯不奔跑,开展体育活动、课间游戏要到运动场。
3.上厕所要避开高峰,高年级同学要照顾低年级同学。
4.雨天路滑要小心,同学之间不推搡。
二、教室活动安全教育
1.防磕碰。不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2.防摔。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3.防坠落。无论教室是否处于高层,都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4.防挤压。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压到手,也应当处处小心,要轻轻地开关门窗,留意是否会夹到他人的手。
5.防火灾。不带打火机、火柴、*、小鞭炮等危险物品进校园,杜绝玩火、燃放*等行为。
6.防意外伤害。不准带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不能随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
三、交通安全教育
1.行路安全
首先要认识并掌握各种交通信号灯的含义:绿灯亮时,准许通过,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车辆和行人通过;黄灯亮时,不准通过,但已超过停止线后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通行,黄灯闪烁时,须在确保安全原则下通行。
④ 如何有效利用课前三分钟 强化学生教育
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学生全员全程积极有效地参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在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自然达到高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多年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都在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就在三年前,我接任了三年级语文课不久,我发现这个班的学生不会预习新课,每次上课,我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进行识字、读文的训练,既浪费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又使学生产生依赖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我冥思苦想,大胆尝试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每天放学后的半小时办公时间,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经过实践,我认为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 下面就学习《我爱故乡的酸枣树》一课,如何指导学生预习,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范读引领,加强听读训练。 教师范读课文,向学生提出要求:边听老师读课文,边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在听读过程中,注上音节。听读完后,学生自己尝试读课文,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也可以通过查字典来解决。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借助听、读、问、查来达到识字的目的。学生扫清了拦路虎,再来读句子,读课文,就通顺的多了。 二、结合阅读,加强说话训练。 1、分段读文,练习说完整话。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课文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了解课文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初步感知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练习说一说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组成,从中你了解到哪些知识。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说完整话,敢于大胆发言,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简练概括。 学生练习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抓住酸枣树的哪几方面写的,再想一想作者按怎样的顺序写故乡的酸枣树,并能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而且语言要完整,说话时,可以用这样的句式:课文抓住了酸枣树的……来写的,课文是按……的顺序写了故乡酸枣树的……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在初步感知全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于自己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或者读给同桌听。 三、指导学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三年级的教学重点是以识字为主,因此,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加强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在课前做好识字的准备工作呢? 首先,我在黑板上给学生做示范:先画一个田字格,在田字格中写上本课的一个生字,在生字的上方写上音节和音序,在生字的下方写上用生字组成的词语,至少要写两三个。 其次,引导学生练习口头说一说。说话的框架是:“睁”zhēng左右结构目字旁,睁眼,睁开,声母zh ,音序Z。学生以此字为例,按这样的方法自主学习其余生字,并且练习说一说,说话的形式可以是自己说,也可以与同学互相说。 最后,同学间加强识字方法的交流,指导学生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因为是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方法,指导时可以让学生联系已有的方法识记生字字形,教师只重点指导生字正确规范的书写。 经过这样的指导,第二天上课,我意外的发现学生积极性很高,无论是学习生字,还是朗读课文,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尤其是让学生自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描写酸枣树叶、花、果的句子,学生一下子就找出来了,而且朗读的很有感情,大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可是,学校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不能经常在学校指导学生来完成课前预习,再说,只要一放学,孩子们的心就慌了,一心一意只想回家,哪有心思听你朗读课文、指导预习?后来,我观察到孩子们每天吃完午饭后就早早的来到学校,于是,我就想到利用中午的时间。为了能利用好这点时间,我跟学生进行一番沟通,孩子们也爽快地应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每天中午都是1:30到校,指导学生按照我教的方法进行课前预习,孩子们也很配合,学习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这样,既能有效利用在校时间,又解决了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不久,我的语文课堂上不再有太多的吞吞吐吐、结结巴巴,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我暗自窃喜。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我又加大了难度,提高了要求。俗话说的好:“不动笔墨不读书”。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我就以学习《最后一根火柴》为例来谈谈我的具体做法,大体步骤如下: 1、初读课文,自主解决生字词。我不再范读课文,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尝试一边读书一边用笔圈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查出这些字的正确读音,或者是向老师、同学请教。在孩子们读书的时候,我就巡回检查,重点指导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尽量多给予他们辅导。由于每个孩子都很认真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很快,不认识的字解决了,课文也读通读顺了。 2、再读课文,自主积累词语。学生一边读书一边用横线划出自己积累的词语,尤其是要划出生字词。当然,对于词语,孩子们并不是都能理解,如:“恶劣、深渊、激动不已、心领神会、遗憾、肆虐、骤然、裹挟、对峙、沐浴”这些词语,在学生提出不理解时,我就发动全班同学互相交流,让孩子们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一说词语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自己练习选词说话,学会运用词语,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3、找出长句难句,指导朗读。这篇课文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读起来比较饶口,想一下子读通读顺,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让学生把文中难读的句子划出来,必要时,我就范读,并且把那些难读字的音节注在上面,反复拼读,力求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把课文读通读顺,做到不错字、不丢字、不加字,对课文的整体内容能有大致、轮廓的了解。 4、借助已有的知识自主识字,从读音、字形、组词到练习选词说话,都要求学生自主完成。 经过以上指导预习,在上这一课时,学生们学的轻松,我教的自如,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自从我开始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后,孩子们学习的劲头越来越足,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如今,这个班已经升入六年级,虽然由其他任课老师来担任语文教学,但每次在学校组织的年级测试中都名列前茅,受到领导的一致好评。每每提到这个班,我都有一种自豪感,我也从中尝到了课前预习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带来的好处。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更加重视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为了提高课前预习的效率,几年来,我不断实践,不断改进。现在,我的课堂上会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抽查学生的预习效果。我按学生的不同,分好中差三个层次,各叫两三个学生进行识字、解词、读文和说话的检测,根据孩子们的具体表现,我再有重点的指导识字教学,并且当堂练写,当堂听写,当堂让学生自批、互批,力求当堂消化所学的生字词;接着,我会出示小黑板,强化生字词的识记,引导学生学会理解词语,运用词语;有时,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我还会让学生进行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利用导课时间让学生交流读后的收获。 总之,合理利用有效时间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再过渡到“会学”,既提高了预习的质量,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⑤ 小学生课前三分钟演讲(加动作)
“同学们,大家好,这节课的精彩三分钟由我来给大家演讲。
大家知道朱自清吗?他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下面,我来给大家背一段他写的《春》。
盼望着,盼望着,(做眺望的动作)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做刚睡醒的样子,要伸懒腰)。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加表情,脸要显得红润)。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做一个钻出来的动作),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做看的动作),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踢球的动作),赛几趟跑(跑步的动作),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做静悄悄走动的样子),草绵软软的。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记住,这些时间里要面带微笑。
⑥ 如何有效利用课前三分钟强化学生民族团结教育
大题
第一张 模拟一
21.(1)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增强;各族人民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增强;各民族间的互相信任增多;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共同性增多;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增强。(2)中华民族复兴,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包括少数民族经济在内的整个国际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华民族复兴,需要良好的政治基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复兴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繁荣;中华民族复兴需要和谐的社会条件;中华民族复兴需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中华民族复兴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
22.(1)对国家而言,民族问题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
(2)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3)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3.(1)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既包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也包含汉族及其居住地区的繁荣发展;既包含少数民族族体的繁荣发展,也包含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既包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也包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繁荣发展;既包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包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既包含民族自身素质的提高,也包含民族自身特点和优点的充分发展观。总之,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2)第一,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第二,只有推动各民族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才能形成强大的综合国力,才能有效地巩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
(3)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加以举例,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第二张 模拟二
21.(1)民族的经济发展、民族的政治发展、民族的文化发展、民族的人口发展。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帮助边境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加快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重视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2.(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的政治形式。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是一项适合中国国情,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政治制度。上述材料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西藏人民的平等权利,充分调动了各民族的积极性;有利于西藏地区发挥优势和特点,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巩固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23.(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稳定;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中学生应自觉履行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任务;要尊重各民族的宗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各民族间应牢固树立了“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坚决同分裂祖国、破坏祖国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⑦ 如何利用课前三分钟提升德育教育
记者在阿克陶县一中看到,老师在上课前都会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以多媒体教学的形式生动地为学生宣讲爱国主义、抵御“三股势力”“去极端化”、民族团结等内容,并通过国旗下讲话、国旗下宣誓、校园广播、观看“去极端化”农民小品、开展“抵制宗教极端思想从我做起”等主题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党的宗教政策和惠民政策,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辨是非,抵御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自觉维护祖国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记者翻阅克州一中、阿克陶县一中的“课前三分钟”精品课堂展示集,看到里面分别收录了关于民族宗教极端的危害、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等近百篇维、汉双语教学课程。
据了解,“课前三分钟”教育活动是新课改后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为使“课前三分钟”成为常规性学习机制,克州教育系统专门制定了课程表,如每周一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专题教育,下设两个板块:一是结合思想政治课,设置“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专题;二是结合民族团结教育,设置“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专题。另外,每周其他课时还安排法律诚信等课程。
阿克陶县一中教师翟金丽说:“‘课前三分钟’的内容,周一是加强民族团结,周二是‘去极端化’,周三讲时事政治,周四是宪法教育,周五老师自己发挥。这些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宗教极端思想危害的认识,远离宗教极端思想,促进校园和谐,促进阿克陶县的稳定。”
“课前三分钟”活动在当地开展一个学期以来,学生对“去极端化”、加强民族团结等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课前三分钟’就是让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反对极端思想,反对民族分裂,多学先进文化知识,提高法律意识。”阿克陶县一中高一三班学生麦迪娜·吐达吉如是说。
据了解,从今年起,“课前三分钟”将从试点变为推广,在全州中小学普及。克州教育局党委书记张金枝说:“我们这个‘课前三分钟’主要是结合‘防渗透’‘去极端化’开展的一项活动,对老师深入开展‘去极端化’宣传教育,落实责任也是一种有效的载体。”
为做好今年春季开学即将在各校展开的“课前三分钟”教育,克州教育系统自1月20日起,对11所示范校申报教师培训的志愿者教师进行集中学习培训,交流探讨授课经验。待开学后,已参加培训的教师再向其他教师进行如何上好“课前三分钟”的培训、交流。与此同时,各校还需将“课前三分钟”活动写入教学教案中,以保证教育活动的效果。
⑧ 如何利用课前三分钟民族团结教育
可以利用此时间唱一些民族团结教育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