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谁有江西省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历年真题要中学的 最好还附有答案的那种,不然做错了都不知道呀。
你现在有没,有的话请发我邮箱吧,童鞋···[email protected] ,谢谢···
⑵ 2013江西省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型
一、 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B【解析】经典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巴甫洛夫。
3.A【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
4.B【解析】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儿童做对了某件事后得到成人的物质奖励或表扬属于正强化。
5.C【解析】布鲁纳是认知一结构学习论的代表人物,他在教学中主张采用发现法。
6.B【解析】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苛勒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
7.A【解析】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尝试一错误说。8.D【解析】规则或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9.A【解析】程序教学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方式,根据对学习过程的设想,把教材分解成许多小项目,按一定顺序加以排列,对每个项目提出问题,通过教学机器或程序教材呈现,要求学生作出选择反应,然后给予正确答案以便核对。
10.C【解析】见教材相关内容。
二、 多项选择题
1.ABD【解析】见教材关于学习的心理实质的论述。
2.ABDE【解析】学生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以及修养道德品质和促进人格的发展。
3.BCD【解析】建构主义是在行为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行为主义基本主张有客观主义、环境主义和强化。
4.BCE【解析】见教材33页。 考试大论坛
5.ABCD【解析】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等四个。
6.BCDE【解析】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
7.BCD【解析】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 来源:考试大
8.ABC【解析】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9.ABC【解析】属于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件,B、C属于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采集者退散
10.ACD【解析】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
三、 填空题
1. 条件刺激反应来源:考试大
2.美国 行为主义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
3.理解和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
4.获得 评价
5.无关刺激
6.主动地构建认知结构
7.接受学习 发现学习
8.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 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
9.有意义接受学习 10.处理转换
四、 名词解释
1. 学习:学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
2.知识: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对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3.强化: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4.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五、 简答题
1.【答案要点】
加涅按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以下五类:
(1)言语信息的学习;
(2)智慧技能的学习;
(3)认知策略的学习;
(4)态度的学习;
(5)动作技能的学习。
2.【答案要点】
(1)根据学习内容可把学习分为:动作技能的学习、认知的学习和情感的学习;
(2)根据学习过程的特征可把学习分为:试误学习、顿悟学习和模仿学习;
(3)根据学习的理解程度可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3.【答案要点】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
(2)一定的联结需要通过试误建立。
(3)学习有三个基本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4.【答案要点】程序教学所遵循的主要原则有:(1)教材分为小步子;(2)学生对所学内容反应积极;(3)反应后有即刻反馈;(4)尽量低的错误率;(5)教学允许学生自定步调。
六、 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学习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学习者获得的新的思想和概念是建立在他们以往的知识和现有的基础之上;
(2)学习者选择转变信息、建构假说和做出的决定(产生的结果)依赖于认知的建构;
(3)教师应尝试和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原理、探索事物;考试大论坛
(4)通过认知建构,形成经验和产生其意义;
(5)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积极进行对话;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6)教师职能不仅局限知识的传递,而是把知识信息以学生能够理解的适当的方式转化给他们;
(7)课程的组织是一种螺旋式的方式,以便学生能用已学过的知识建构新的体系。
2.【答案要点】考试大论坛
(1)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刺激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主要代表性理论有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2)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代表性理论有: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江西省201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1
一、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其功能在于()。
A.引导
B.促进和维持
C.反馈
D.评价
2.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A.集体
B.组织
C.社团
D.班级
3.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是心理学家()。
A.阿尔波特
B.布鲁纳
C.勒温
D.艾宾浩斯
4.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
A.班级文化
B.组织制度
C.凝聚力
D.班级管理
5.群体间竞争的效果取决于()。
A.人际关系
B.人际交往
C.班级氛围
D.群体内的合作
6.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
A.修养和处世方法
B.身份和地位
C.交往方式与方法
D.需要满足的程度
7.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学生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
D.人际关系的影响
8.()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A.课堂纪律
B.学生守则
C.课堂常规
D.班级日常规范
9.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表明课堂气氛具有()。
A.不可知性
B.独特性
C.即时性
D.独创性
10.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A.准则与控制
B.约束与规范
C.指引与导向
D.加强与规范
二、 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 课堂的三大要素是()。
A.教师
B.学生
C.学习过程
D.学习情境
2.下列属于正式群体的有()。
A.班级
B.帮派
C.小组
D.少先队
3.课堂气氛有哪几种类型()。
A.积极的
B.消极的
C.放任的
D.对抗的
4.教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影响课堂气氛()。
A.接受
B.反馈
C.输入
D.输出来源:考试大
5.课堂纪律的类型有()。
A.教师促成的纪律
B.集体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
D.自我促成的纪律
三、 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 课堂结构包括课堂______与课堂______。考试大论坛
2.课堂教学结构包括______、______及教学过程的规划。
3.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都有群体凝聚力、______、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4.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______和集体等三个阶段。
5.人际交往的工具可概括为______和______ 。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6.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称为______。
7.人际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现象,它以______、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为特征。
8.美国心理学家威克曼把学生的问题行为归纳为______问题行为和______问题行为。
9.美国心理学家奎伊在其研究的基础上,把学生的问题行为分成______ 、______ 和三种类型。
10.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______、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
四、 名词解释
1. 课堂管理
2.群体
3.群体规范
4.人际关系
五、 简答题
1.简述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2.为什么说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3.教师如何提高课堂里群体的凝聚力?
4.分配学生的座位时,教师需要考虑什么问题?
六、论述题
结合实际分析班级纪律不良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
一、 单项选择题
1. B【解析】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的功能。
2.A【解析】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成员的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3.C【解析】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是心理学家勒温。
4.C【解析】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5.D【解析】一般说来,群体间竞争的效果取决于群体内的合作。
6.D【解析】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需要满足的程度。
7.D【解析】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应该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8.C【解析】略。
9.B【解析】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
10.A【解析】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二、 多项选择题
1. BCD【解析】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2.ACD【解析】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职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
3.ABD【解析】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4.ABCD【解析】现有的研究表明,教师期望通过四种途径影响课堂气氛:①接受;②反馈;③输入;④输出。
5.ABCD【解析】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课堂纪律分成以上四种类型
三、 填空题
1. 情景结构 教学结构
2.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 课程表的编制
3.群体规范
4.联合群体本
5.语言符号系统非语言符号系统
6.人际关系
7.认知协调
8.扰乱性 心理
9.行为型 人格型情绪型
10.失控的气氛
四、 名词解释
1. 课堂管理: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2.群体: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来源:考试大
3.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4.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五、 简答题1.【答案要点】
一般认为,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教师的教育失策。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与教师的教育失策直接相关,有些甚至就是教师直接造成的。教师的教育失策主要表现为:指导思想的错误,管理的失误,教学的偏差等。
(2)学生的身心因素。课堂中大量的问题行为与学生的身心状况直接相关,是由学生自身的因素引起的。即使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其问题行为也因其身心条件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3)环境因素。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还与环境影响有关。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家庭、大众媒体、课堂内部环境等方面。
2.【答案要点】考试大论坛
首先,班级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
其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
最后,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而这些小群体又会影响课堂教学目的实现。
3.【答案要点】
教师应采取措施提高课堂群体凝聚力。
(1)要全面、及时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
(2)要帮助课堂里所有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论,形成认同感。
(3)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以作为群体的成员而自豪,形成归属感。(4)当学
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4.【答案要点】
(1)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
(2)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交往,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六、 论述题
【答案要点】
(1)班级纪律不良的原因
班级纪律不良也是由不同原因造成的,大约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与课程有关,可能是因为课程内容贫乏无趣味,或教法呆板,或内容过深超出一般学生水平。
②教师与班级群体关系不好。教师与班级学生群体发生过矛盾,彼此印象不良,有偏见,相互反感,有抵触情绪。
③班级缺乏良好的规范和健康的舆论。
④与整个学校纪律不好有关。这种情况也可能是由于地区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如学校所处社区、环境。
(2)解决的办法考试大论坛
①重建班级规范,形成健康舆论。可通过发动全班学生讨论,激发其集体荣誉感,实事求是地分析班级现状,形成解决问题的共识,寻找办法。然后,引导学生制定共同遵守的规则,规定执行办法,建立起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机制并严格执行。
②切实解决与纪律有关的具体问题。如果纪律问题与某一具体问题有关,如课程质量,就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该问题。好的课程是维持课堂纪律的良方,老师的课上得精彩,学生们爱听;注意力被吸引过去了,问题行为也就少了,课堂纪律自然就好了。
③面临班级纪律问题的教师要自己解决问题,不要借助其他人的权力。
④教师要以身作则。来源:考试大
⑤采用适当的预防策略和管理技巧
有效的课堂管理包括四个方面:明察秋毫(with—it—ness):教师使学生知道他注意到了课堂里发生的每一件事;一心多用(overlapping):同时跟踪和监督几个活动;整体关注(group focusing):使尽量多的学生投入适当的班来源:考试大
级活动,使所有的学生有事可做;变换管理(movement management):使课和全班可以顺利的过渡,保持适当的进度
和多样性的变换活动。
采取一些实用的课堂管理技巧,也能有助于纪律的调控:使用信号制止不良行为、邻近控制、移出诱因、表扬与
不良行为相反的行为、反复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