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国外怎样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瑞典:对7岁以上的孩子进行性教育,教师采用启发式、参与式和游戏式,把重点放在恋爱、结婚与人际关系的处理上。通过与孩子们交流,让他们知道“性”究竟是怎么回事。 荷兰:从孩子6岁进小学时就开始性知识教育,与学其他课程一样,没有什么特别,孩子们还可以自己做研究报告。青少年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实际平均年龄是17岁。
英国:所有公立中小学根据“国家必修课程”的具体规定来进行性教育,按不同年龄层划分为四个阶段:5~7岁,主要初步了解人体各器官的名称,知道人类可以孕育下一代,并能区分他们身体上的异同等;8~10岁,主要掌握人类生命各周期的主要阶段,包括生殖、生长发育等;11~13岁,懂得青春期所带来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变化,及什么叫月经和受精等;14~16岁,学习生殖激素对人体的作用,医学上使用生殖激素来控制和提高生育力的情况和决定男女性别的因素等复杂问题。除了这些必修内容以外,各学校还根据学生的特点适当地增加有针对性的内容,如性健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情感释放、肢体语言等。 美国:有95%的公立学校在性教育的课程中讨论艾滋病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的防治,有接近一半的学校教学生避孕知识和提供避孕器具。最近10年里,有1/3的学校增加了禁欲的教育,提倡将性行为推迟到婚后。
芬兰:上世纪70年代开始,性教育就进入了芬兰中小学的教学大纲,连幼儿园也有正面的性教育图书。设立了性教育咨询电话、儿童保护机构等,随时为青少年提供帮助。芬兰有本性教育书———《我们的身体》,家长可以像讲《一千零一夜》那样每天讲一节,性教育就自然而然地开始了。
⑵ 德国爸爸的性教育:如何向女儿解释"性"
一位德国离异父亲跟两岁的女儿一起洗澡。女儿第一次注意到父亲身体下部多了个她没有的内“东西”,很同情地容问她爸:“痛吗?” 女儿很天真地答:“妈妈说多一块肉是肿起来,肿起来的肉都会痛呀!” 爸爸解释说男生的这部分是跟女生的不同,所以才有“男跟女”的差异。 等女儿长到7岁,一天女儿回家开始问一个字,“ficken”。德国妈妈要她下次去问爸爸。女孩不甘心,到邻居家到游泳班,到处都去问这个字,却没有人愿意讲解,只是面带神秘地微笑着。 这更增加女儿的好奇心了。那个暑假她跟着奶奶乘飞机去找爸爸,问到几乎全飞机听得懂德文的人都在笑。 ficken,就是德文俚语的“交配”,父亲拿出生物学用的男女身体解剖书来,从上到下、从里到外解释给女儿听。父亲的精子跟母亲的卵子在妈妈的子宫里头撞上相遇,然后细胞开始分裂增殖,小宝宝就是这样在母亲肚子里头长大,最后大到装不下了,就必须生出来了。 女儿终于解惑,当父亲的松了一口气。 德国爸爸下一步的教育,就是该告诉女儿,拜托拜托,别老在公众场合提“ficken”这档事了!!
⑶ 请问 德国大学里,那些学校研究性教育和社会性别比较好
针对你的情况,你可以去咨询下北京语言大学的留学专家,希望能更好的帮到你。
⑷ 对三年级小学生性教育
在孩子的儿童期可以给他一些性的启发,进行一些性的教育,比如说内在他的生活过容程中,家长就可以告诉女孩子的胸部会逐渐长大,女孩子的生殖器和男孩子的生殖器是不一样的,让孩子对性不要那么陌生,不要觉得那么神秘,告诉您的孩子在游泳衣遮住的地方不要轻易让别人摸或者让别人看,给孩子有一个意识,适当的给自己保护,孩子在中学的时候,学校都逐渐会给孩子上生理卫生课,给孩子有一些性的启蒙。
⑸ 性教育的各国特点
男人性教育应该看看这本书
⑹ 德国要培养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哪些生活动手能力
中德小学教育比教 德国是世界上七大工业国之一,也是欧洲经济实力最强、人口仅次于俄罗斯的国家, 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德国一贯重视教育事业,在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教育、科技领域中造就出众多的杰出人物,其卓越贡献,令世界瞩目。德国的 教育体制、教育状况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有其独有的特点 。下面我将对德国基础 教育中的小学教育阶段与中国小学教育进行一些比较,希望有所启示。 一、 小学学制安排及教学特点 德国基础教育层级的学校为小学,凡是在当年 6 月 30 日前满七岁的儿童皆须进入小学 就读,此为义务性教育不可拒绝。经过改革,合并后的德国形成了各州基本相同的学制。在 大部份的邦里,小学为四年制,只有柏林与勃兰登堡为六年。在这个阶段的最大特色即是不 给于孩子功利的分数成就导向,因此在小学的一、二年级并没有各科成绩单,而是以老师评 论来作为学习成果的考量。 所以对于需要学习能力或学习成效较差的学生则是采取加强措施 而不是留级制度。 在基础教育阶段,一、二年级为第一教育单元,三、四年级为第二教育单元。两个单元 的教育目的是使儿童获得感性知识和初步了解事物的能力, 逐步学会读写算等最基本的知识, 养成能够坐下来读书的习惯, 初步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创造的能力。 逐步把孩子们引向自然 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海洋。 由于从幼儿园到基础学校, 教育环境和教育内容发生很大的变 化,如何使儿童适应这个变化,从游戏的方式过渡到学习的方式,就是基础学校所要完成的 任务。 德国小学教育充分考虑到了小学生接受转变的实际状况, 给予了每个儿童缓冲适应的 过程,根据儿童个人不同的条件和能力,向其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儿童逐步适应学校 规章制度的要求,为其继续学习打好基础,并始终保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中国小学教育阶段在全国各地区实行六年一贯制的学制设置, 儿童从幼儿园升入小 学后立即接受相比幼儿教育系统性较强、 较枯燥的知识。 这对于儿童的求知欲和兴趣都有一 定的挫伤,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在这一点上,我国的小学教育必须在这一方面有所 清醒认识,并在今后的教育发展中有所改进。 二、课程设置 正式列入德国基础学校的课程有:德语和常识、数学、宗教、自然常识、音乐、体育、 艺术和劳作等。在 1~2 年级,一些学科进行合科教学,而且教师越来越喜欢在一堂课上分 别教 2 门学科,如教 25 分钟数学,教 20 分钟音乐。此外,还有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进度 而设置的辅导课。各门课程每周的课时因年级而异,一般在 19~25 节之间。 德国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除语言、数学基础课程的设置外,充分涉及到了艺术素养培 养, 环保意识的塑造等方面的启蒙。 这对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儿童成人后的各方面素养 的提高都具有很大影响。例如德国的传统课程——艺术和编织课。课程内容有图画、剪纸、 拼凑玩具和手工劳作等。 这些活动带给儿童快乐, 启发儿童的创造力, 使他们学会美化环境, 爱护环境,学会自己制作小礼物和美丽的包装,使儿童懂得目的性和完美性是一致的。 中国小学课程设置主要侧重于语言方面 (语文) 以及数学运算方面的培养。 虽然在体育, 自然, 音乐等方面的课程设置也较完备,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 由于教师资源, 教师教学素养、 教学设备等各方面的限制,往往在这些课程中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当然,这主要也是因为小 学教育阶段的评价制度过于强调语言及计算能力的培养, 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重要性。 另外, 在授课时间安排上, 德国的教学时间安排对我国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在课时安排与上课时 间安排上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身心特点给予适当变化调整。 三、教学组织 德国基础学校的教学单位是各年级的班, 每班学生数为 20 人左右, 最多不超过 25 人。 这种班额比较适合教学,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各州允许教师灵活掌握上课时间,不要求非 45 分钟不可。有一堂课上 2 门学科的、有讲课和学生活动时间各占比例的,如 1~2 年级教 师 讲课占一节课的 2/3,其余 1/3 为物理学活动时间。3~4 年级教师讲解时间占 1/2,其 余为学生活动时间。课时一般安排在上午 7 点半上课,下午不上课,1 点放学,学生可以参 加各种课外活动。为减轻儿童学习负担 ,各州都在学校法中规定学生家庭作业量。1~2 年 级作业不得超过半小时,3~4 年级不得超过 1 小时。 有些州还规定儿童的书包重量不得超过 体重的 1/12~1/10 。 一般学科平时没有作业, 只有课堂练习, 练习答案当堂核对, 不评分, 只打记号,或画上一个五角星、一朵小花。学生多以获得五角星和小花而自豪,乐意让别人 观看。德语、数学、常识三门主科每学期有 2~3 次作业,作业卷要评分并存档,以便家长 查阅。 与中国小学教学安排相比较,德国的学生课业负担明显较轻松,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 行各种课外活动, 其在学校学习期间外也有充足时间玩耍或进行家庭社会类的各种活动。 这 对我国小学生来说可以算是一种奢望, 教育制度的不同限制了中国儿童不能有足够时间做自 己喜欢做的事情,枯燥的学习生活对儿童的天性、创造力等各方面造成了影响。 四、教学特色 德国教学特色与国内相比较,有很大区别,有其独有的特色,这是现今中国小学教育还 不能达到的一个标准(当然这与教育理念也是有关的) ,具体概括如下: (1)创造欢乐的学习环境 。按照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师从创造欢乐的环境 和气氛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毕竟还是孩子,好动和爱玩是他们的特性, 有了适合他们心理的环境和气氛,他们就会乐于上学,不会对上学有负担或压力感。 为此,学校教室内外都作了精心布置。教室宽敞、明亮,玻璃窗很大,光线充足;窗 上和墙上贴有字母表、学生自己画的彩色画、习字和照片,有反映学生学习、生活的, 也有动物、人物、绿树、花草;空间挂着彩带、纸条、纸叶;窗台、走廊到处是盆栽 绿树和花卉,上挂着各种木偶布娃娃和其他装饰物,生动形象,五彩缤纷,加上学生 课前课后做游戏的欢乐愉快气氛,很象儿童游乐场所。 (2)建立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教师把学生当作朋友 ,象对待成人和朋友一样尊 重、关心、信任他们。有事与学生商量,取得他们的同意后再行动,并让学生自己动 手。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师生亲密无间,友好亲热,学生有些事不对父母讲,一到 校就告诉教师。上课时,不用起立。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时可以起立,也可以坐着。 学生上课时没有拘束,可以自由离位走动,也可吃东西。1~2 年级学生更为自由,每 堂课只有 30 分钟的讲课内容,剩下时间自由读书、写字,或到玩具角、劳作角和休息 角去活动。教师对学习上后进的学生更加爱护、关心,学生做课堂练习时 ,教师在教 室巡回 ,常坐在差生一边,循循善诱,启发鼓励,从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培养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 教师上课多用启发式 , 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许多问题, 教师从不直接回答,而是由全班学生共同讨论,教师从旁点拨引导但不给统一 的标准 答案 ,允许各种回答和意见并存。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思想活跃,不压抑不同的想法和 看法,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发言受到尊重,从小就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随便附和他 人的意见。如图画课,教师不规定主题,由学生任意作画。作画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 提问,教师则随时提示 、检查和讲评 。画到一半时,教师坐下来读一篇童话,已画 完的学生可以专门听老师读童话,未画完的学生就边画边听 ,各得其所 。而童话里 的人物、鸟儿、花草、各种景物不仅可以丰富儿童作画时的想象力,还能启发他们和 老师一起设想童话中的各种情景。在德语课上,为了让学生掌握主语、谓语、宾语在 句子中位置的变化,学生与教师围坐成圆形,教师拿出写好句子的纸条,按词剪成三 块丢在地上,让学生用这三个句子成分拼成不同类型的句子 。继而教师又把三个句子 剪成九个单词丢在地上,让找出主语、谓语。全班学生人人动脑筋,个个争着拼句子,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4)发展学生的个性、爱好和特长 :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创设多种条件和 情景,来 发展学生的不同个性。爱好和特长。在编织课上,有刺绣、贴花、缝花,可以用毛线编织, 也可以在麻袋片上用粗毛线编织花边和图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种或几种编 织内容。美术课的内容有写生画、剪贴画,贴人像、画背景或添画。教师不固定范围,也不 提供范围,只作些分解指导或讲个故事,设想些情景,让学生凭想象去画。 从整体去看中国现今的小学教育,与以前相比,确实有了很大改观,这也是师范教育水 平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提高的一个明显体现。当前新课改的逐步实施,很多新的教学思维, 教学元素的添加,是小学教育也充满了活力。但在某些细微之处还需进一步的改善。当然,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小学生教育与德国相比。我们的小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比较好的, 这有助于我们的孩子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我们所要注意和改善的是我国小学生的创造力、 艺术素养的培养以及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 五、小学教师素质与教师培养 在德国教师职业是一种相当崇高和受青睐的职业。每个教师都是国家的公务员,只要 不犯法就终身不会失业, 经济待遇超过国内平均水平。 但同时国家对教师提出相当高的要求。 师范生必须通过二次国家考试,才真正获得教师资格,可应聘成为一名教师。所有教师都必 须是大学毕业生,必须具备执教 2 门学科的能力,有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 可以看出德国小学教师的素质十分长过硬的,目前中国师范教育有了很大发展,教师 教学水平、教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还必须重视教师的在职再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师的 教学能力,给小学教育注入最新的血液。 六、教学评价与升学德国基础学校(小学)采用六级评分制,即 1 分为最优 、4 分为及格、5 分为不及格、 6 分为最差。 学生平时没有考试,也没有期中期末考试,更没有统考。 每学期做几次课堂作业, 这种作业是闭卷的,相当于课堂测验。如一个 4 年级学生一年同要完成约 10 次听写,6~8 次作文,8~10 次数学作业。学生在每学期期末取得一次学业成绩证书。1~2 年级学生用 各科的评语代替记分,3~4 年级有成绩 ,但评语仍占很重要的部分 。学生毕业时,根据 自身能力、教师判断和家长愿望来决定升入哪种中学学习。小学毕业后,学生根据自己在小 学阶段的表现和成绩,选择进入不同类型的中学。小学阶段的主科成绩是选择中学的关键, 但学生日常提问、 回答问题和与同学合作的情况及其反应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同样是决定他们 所升中学的重要因素。 从以上可以看出德国小学教育评价标准是多元的,注重学生各个方面的均衡全面发展, 学习成绩仅仅是参考标准的一项。这对于鼓励儿童的信心以及身心全面发展是及其有益的。 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小学教育评价显得过于单一,仅仅从成绩(语文、数学)方面来衡量一个 儿童的能力显然是不够的。 在我看来, 对于中国小学教育的评价标准的改革是毋庸置疑和迫 在眉睫的, 为了我们国家的未来, 必须从制度上予以尽快更改, 以培养发展全面、 身心健康、 充满创造力的人才。 总之,德国小学教育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方法,在多数人看来是比较先进的。因为在教 学 中大多采用鼓励学生主动探索、而不是偏重记忆、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课程安排强调 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一批人才脱颖而出。但过于强 调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校园气氛,营造无压力、充分享有自由的环境,而缺乏对学生的适 度管理, 没有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同时在基础知识方面, 明显存在很大的缺陷。 在某些制度以及教育情境设置中的细节上我们还需要改革和改进。 但是, 我们也不能全面否 定我国小学教育所取得的的显著成就。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以及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 我 国小学教育的现状将得到极大改观。
⑺ 现在小学生的性教育太严格了吧我8岁女儿上星期学校性教育课,男女分开课室,之后还会让小孩一个一
乱搞
⑻ 小学生的性教育启蒙怎么做啊
基本上没这方面的教育 ,你跟他说他也不太懂,我想他应该是想妈妈了,对母亲有依赖
⑼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性教育
科学有效的性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传授科学的性知识,消除性神秘感 对学生进行性教育,把科学的性知识及时、准确地传授给青少年学生,是解除性困惑、性神秘感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性教育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除了教育学生认识性器官,了解其构造、特征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对月经和遗精现象有科学的认识。除了性卫生教育外,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性,这是一种人格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性心理。 二、树立正确的性道德意识 首先,在向青少年学生传授性知识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在心目中树立起科学的性观念。人的性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 其次,要教育青少年学生在对待性问题上采取正确的态度。一方面,要正确对待男女之间的正常交往和友情;另一方面,要防止他们把性看得非常随便,甚至认为这是时髦的表现。 再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性道德观念。向他们说明性的无节制行为是一种人性的倒退,做为现代青年,就要做一个真正的现代人、文明人。 三、要养成良好的性道德行为习惯 培养青少年具有良好的性道德行为习惯,一方面要靠他们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家庭的和学校的督促、教导。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顺利地度过躁动的青春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四、建立稳定的性情感 青少年学生性情感发展的突出问题是自我控制力低、情感发展不稳定。这一时期产生的对异性爱恋的情感比较强烈。教师对此要备加关注,积极引导学生用理智控制盲目冲动,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这一时期,避免早恋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在与父母情感分离后,必然产生新的情感寄托。当强烈的自立意识与情感的依赖性发生矛盾时,特别需要同伴,尤其是异性同伴的友谊,以获取情感的支持和理解,形成安全感。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把握交往分寸,锻炼他们的理智分析和冷静控制能力;要教育学生把男女交往中的两性关系建立在伦理道德上,让他们自尊、自重,讲究文明礼貌,具备人的尊严和自制力。 五、加强预防教育 青少年学生性欲念的强度是随着外界刺激的增加和性体验的积累而递增的。随着影视、书籍、刊物、网络中性爱描写的增多,外界性刺激影响越来越强烈,加上此时他们自身的性发育,就会对性产生好奇的探究心理,这种心理特别易受外界影响而发生动荡。因此,必须做好对他们的性犯罪的预防教育。 第一,要防止性引诱,拒绝意境低下的小说、电影、电视、书刊、网站、淫秽录像、影碟等。教师要在学生头脑中筑起一道自觉拒斥不良性刺激的思想屏障,帮助学生掌握鉴别行为优劣的标准,使他们自觉区分善恶美丑,主动抵制各种引诱的侵袭。 第二,防止性侵害。对于女生还要特别强调抵御性侵害,教育她们树立自尊、自重、自爱意识,使其有较强的自我保护能力,不致在不利的环境中向错误和迷乱妥协。为防止性侵害,教师还需要格外细心地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服装、发型、情绪等方面的变化,发现苗头要及时进行耐心说服引导。 当然,要想抓好中学生的青春期性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抵制社会的不良影响。要多点儿预见性,少点儿盲目性;破除性的神秘论,树立性的科学观;破除性的自由论,树立性的严肃观;破除性的无师自通论,树立性的有师教育观。热情地关心、帮助和引导他们,使广大青少年学生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成长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才。
⑽ 如何给11岁的儿子进行性教育
专家指出,性教育可分为幼童阶段(0岁―6岁)、童年阶段(7岁―10岁)和少年阶段(11岁―14岁)。10岁之前的性教育,父母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长大后具有健康的性观念和性行为,但自己摸索出来的东西如何传达给孩子,对父母来说是一个难题。
1、父母的态度很重要 孩子问到一些性问题时,父母的态度最重要,应该用科学的艺术的解释回答孩子。例如,孩子在3-5岁时,都会问“我从哪里来?”这样的问题。这首先是他们对生命起源的强烈认知,不用担心解释得太清楚孩子会模仿,其实孩子的思维很单纯,即使模仿也是表面上的,而且是把它当作一种游戏,10岁以下的孩子没有那种动机和能力。所以,小孩子对性感兴趣很正常,就像她对任何自己没见过,没玩过的东西一样,大人不必大惊小怪,在最自然、最真实的场合下让孩子轻松地认识最自然的东西,就像在麦地里认识小麦,在果园里认识苹果,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会大有好处。 对于孩子的这种问题,可以直接告诉他,爸爸和妈妈相爱结婚后,除了拥抱和接吻,还要让爸爸的精子细胞进入妈妈的卵细胞,在妈妈肚子里长成宝宝,从妈妈的产道里生出来。同时要告诉孩子生宝宝是一件很艰辛的过程,培养孩子爱惜生命、孝敬父母。
2、帮助孩子认定性角色 性教育的开始就要告诉孩子男性和女性是有区别的,一般情况下,男孩子在认同和接纳自己的性角色上比较自豪,而女孩子则比较被动。现在有些男孩子在奶奶、姥姥和女教师的照顾下,出现“男童女性化”,安静、讲卫生、斯文、听话,有的女孩子则因为娇惯而比较自私和专横,像男孩子,都是不好的倾向。
3、家长的家庭角色认定 有人说,比性知识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性榜样的树立。如果父母每天的言谈举止相亲相爱、温馨和谐、相互赞赏,无疑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因为孩子们理想中的异性原型对应的正是他们的父母。父亲应该有责任感、顾家、关心妻子和孩子、不抽烟不喝酒、语言文明、守时守信;母亲应该热情聪慧、勤俭持家、也要懂得美。父母要用自身为孩子做榜样,使孩子从父母身上得到家庭角色的认定。
4、要有好的卫生习惯 比如女孩子从小要培养擦屁股的顺序,男孩子也要勤洗下身,知道保护自己的小鸡鸡。如果孩子喜欢玩弄自己的性器官,家长首先要从卫生角度告诉孩子手不干净,容易带细菌,会使自己的小鸡鸡生病,其次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讲他喜欢听的故事,或者做他喜欢的游戏,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把不良习惯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