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点击进入安徽省中小学线上教学怎么没有显示哪个地区哪个市啊
点击进入安徽省中小学在线教育,可以选择哪个区。
㈡ 安徽省小学开了哪些课程
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自然
㈢ 小学新课程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课改实验为中心,以促进师生发展为宗旨,狠抓一个关键(观念的转变),突出一个重点(课堂教学与学习方式变革),力争两个突破(新的评价体系和学校课程开发),扎实推进课改实验工作,为学校教育再上新台阶和教师的更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二、 工作目标: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围绕教育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意见和教研室工作要点,结合学校实际,努力实践“两个转移,突出六大任务”的目标。两个转移:中心转移:既重视教法研究,又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意识前移,教研活动突出高瞻远瞩,要有超前意识。六项任务:验证课标、教材;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评价;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探讨新课程体系下学生学习方式;探讨三级课程管理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师培养。努力培育学校教改亮点,力争在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学校课程建设、评价方式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教师培养与继续教育等方面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在全市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三、具体工作:1.继续认真做好新课程学科培训,提高实验教师实施新课程素养。继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并将新课程相关培训内容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精心组织好教师参加起始年级和衔接年级的新课程培训,在认真参加全市培训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好校本培训,选派教师参加上一级的各类教研活动,进行深度培训。在组织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努力倡导互动、参与式培训方式,结合学科培训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内化对《课标》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开掘文本内涵,达到整个教学有一条清晰的主线索。2、以校本研训的研究为重点,努力构建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进一步加强校本研训的研究,探索出符合本校实际,又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好方法。积极倡导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科学的课堂观察为手段,以课例分析为载体,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各教研组都要采用“汇集问题——确定主题(教研专题)——学习理念(组织培训)——研究课例(集体备课、课堂观察、课后反思等)——专题研讨(解释现象——分析原因——提出问题)——产生新问题——进行新研究”流程,使每位教师从“日常性随意问题”走向“专业性研究问题”。我们将通过对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培训,开展课堂教学、教学案例、教学论文评比和举办新课程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提升教研组的教研水平,在关注新课程的同时,不放松“老教材、新理念”教学研究活动,让广大教师在揣摩同行的设计和教学中,汲取他人的教学智慧,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跨越观念与行为之间的鸿沟,实现思与行统一,言与行一致,使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真正在课堂中得到普及和落实。3、继续完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关注新课程实验成效。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各科要继续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内容,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对于一、二年级学生,要在全市评价操作建议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和补充,形成富有创意、符合本校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改革举措,要认真开展好“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研究和试行工作,努力构建过程与结果、定性与定量、笔试与口试、知识与情感、课内与课外、自评与他评、参评与互评的评价与考试体系。实现评价与考试的多元化和多样化,真正发挥评价与考试的检测、反馈、导向、激励、调控功能,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发展和新课程的实施。 4、继续加强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发展个性,形成特色。继续严肃执行新课程教学计划,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对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要做到课时、师资落实。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基础教育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和《海宁市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结合特色学校创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学校课程标准,引导广大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开发学校课程,根据“边研究、边开发、边实践”原则,不断完善学校课程建设。5、积极争取,努力承办好各级各类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6、开展教学评比,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继续引导教师从案例入手,在分析教学行为中反思自我;从评价中入手,在自我评价中剖析自我;从问题入手,在强化行为研究中明辨自我;从课程入手,在开发课程中提高自我。继续规范教研课的课前订构思、课后写反思的制度。广泛开展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和课堂教学评比活动,鼓励教师向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杂志投寄论文、案例,以自身教育教学的成功为内在激励机制,鞭策教师持续不断地再学习与再提高,力争在全市的双高课、教学论文、案例评比中有新的突破。7、抓住课改契机,促进名优教师的成长。教师历来是教育改革的最大主力和阻力。任何教育改革仅靠政策或命令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教师有新的信念、能力、热情和动机。因此,减少或消除阻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使教师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力,必然成为课程改革的首要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以《名优工程实施规划》为指导,加快培养骨干教师的步伐,在工作中要采用以情感管理与师德教育相结合的办法,激活骨干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潜意识。
㈣ 安徽省一年级都可设哪些课程
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
㈤ 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
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以下课时为每科周课时量:
小学一、二年级:
品德与生活(2节) 语文(8节) 数学(4节) 体育(4节)艺术【包括音乐、美术】(4节)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节)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3节)
(5)安徽省小学省颁课程计划扩展阅读
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小组,而不是单个教师。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它需要有领导的支持,专家的指导,教师的努力和参与,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评价。总体上说,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四个阶段:
需要评估。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校的发展需要,评价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求,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做出的价值定位。它是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申报课程。
评价。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它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评价的结果向有关人员或社会公布。
㈥ 谁有省部颁的中小学课程计划(急需)
课程结构的调整
--------------------------------------------------------------------------------
作者:来源:华中教育 日期 2007-05-24 06:44:10 阅读:56
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调整的主要任务和方向是优化课程结构。
第一节 课程结构的调整
9.为什么要对现行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
课程结构调整就其实质而言,就是重新认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
课程类型主要有:①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这是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②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这是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分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而综合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③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这是从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必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而选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这是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的三种类型。其中,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上述各类课程所具有的特定价值以及每组课程类型所具有的价值互补性,意味着它们在学校课程结构中都拥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即学校的课程结构应当是由各种课程类型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我国现行的课程结构,存在着较严重的不足。首先,在学校课程中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经验课程则微乎其微;分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综合课程则微乎其微;必修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选修课程则微乎其微;国家课程备受关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得不到实质性的开发。课程类型的单一使得在注重发挥一种或几种课程类型价值的同时,忽视或放弃了其他课程类型在学生发展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学生在这种单一课程的“滋养”下,其片面发展在所难免。其次,学校课程中各具体科目之间的比重失衡,语文、数学等科目所占的比重过高,挤占了其他学科的时间,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针对现行课程类型结构单一的状况,在新的学校课程结构中设计了与学科课程相对应的经验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综合课程,与必修课程相对应的选修课程,并为开发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学校课程类型的多样化是全面实现课程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多种课程类型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将为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学生过分追求学业高分、综合素养低、主动学习能力弱的状况提供有利条件。针对现行课程结构中科目比例失衡的状况,新的课程计划分别将语文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24%(1992年)降至20%~22%,将数学由原来的16%(1992年)降至1396一1596,并对其他传统优势科目所占的比重进行了适当的下调。同时,将下调后积累下来的课时量分配给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与校本课程。其中,综合实践活动拥有了6%一8%的课时,地方与校本课程拥有了10%一12%的课时。显然,学校课程体系中具体科目比重关系的调整折射出我国开展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即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和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本次课程结构的调整将扭转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的中小学课程类型单一、科目比重失衡的局面,从而实现学校课程类型多样化、具体科目比重均衡化的要求。
10.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纲要》第二部分对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
(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
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二)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三)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具有初步技术能力。
(四)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
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11.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体现在哪里?
《纲要》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可以说,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是我们全面领会和理解新课程结构的三把钥匙。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结构包容了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同时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是从课程方案层面体现出来的均衡性。如何在实践层面上落实?
首先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它们在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上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没有一门课程能够包打天下,实现所有的课程目标。课程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是整体发挥课程功能, 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
再次要承认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各门课程依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课程之间的关系,在课程开设顺序上有先有后,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有多有少,在课时比例设计上有高有低,从而使各门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处的位置和所承担的任务有所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说,各门课程要区别对待,但这种区别对待的目的正是使课程之间保持一种均衡,从而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从学生角度来说,均衡性也决不是指学生各学科或各领域平均发展,而是指个性的和谐发展。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加强学科的综合性。就一门学科而言,注重联系儿童经验和生活实际;就不同学科而言,提倡和追求彼此关联,相互补充。新课程结构重视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改变了现行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第二,设置综合课程。设置综合课程是课程结构综合性的集中体现。本次课程改革不仅开设了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综合课程,而且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这也就是说,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在学校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是随着学校教育层次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低年级的课程结构中,综合课程要明显超出分科课程。随着年级的增高,综合课程在课程结构中所占比重逐渐降低,而分科课程所占比重则逐渐提高,并最终超出综合课程。对课程结构进行这样的调整,不仅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也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师资队伍的状况。正是考虑到各地的实际情况和师资条件,本次课程结构调整制定了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并存的“自助餐”式的课程计划,供各地选择。在“综合型”的课程计划中,原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被整合为科学,历史、地理被整合为历史与社会,美术、音乐被整合为艺术,这三个科目皆属于综合课程的范畴;此外,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高度整合的综合课程在课程计划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显然,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综合课程已经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国家积极倡导各地实施以综合课程为主的课程计划。综合课程的开设将会有力地改变现行课程科目过多或缺乏整合的现状。从实践层面讲,实施综合课程一定要以综合的观念为指导,真正发挥综合课程的价值和作用。
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如上所说,这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为此,我们特别提出来加以强调。从本质上讲,这是一门非学科领域,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它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起点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从自身经验中形成问题,从经验中去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由此可见,课程结构的选择性主要涉及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校长与教师)、学生如何选择课程,以及我们的教育能给地方、学校与学生提供多少课程以供选择。选择性的集中体现是新课程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在义务教育阶段,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从而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这无疑能够激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上的主动性,也有助于真正实现学校课程的多样化,从而体现地方特色、学校特色。选择性还体现在国家课程的变通性上。就课程类型而言,国家提供套餐式方案,供地方和学校根据自身的需要做出选择;就课时比例而言,国家划定范围,供地方和学校选定;就课程内容而言,国家制定课程标准,在保证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反映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特点。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最终必须落实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上,这就要求地方和学校必须加强选修课程的建设。新的课程计划倡导适当减少必修课程的比重,增加选修课程的比重。
12.这次课程改革是怎样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的?
《纲要》第三条明确规定:“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义务教育课程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次课程改革将义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九年一贯地进行课程设置。实际上,这也正是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体现。“整体”指将各类课程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通过课程的横向组织,使各门课程在差异得以尊重的前提下互相整合起来,消除以往学科本位所造成的学科之间彼此孤立甚至壁垒森严的对立局面,使各门课程、各个学科产生合力,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整体效应,从而促进学生人格整体发展。“一贯”指将各类课程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就一门课程而言,要强调“连续性”,使课程内容在循环中加深、拓展,并不断得到强化、巩固;就各门课程关系而言,要强调“顺序性”,使不同课程有序地开设,前后相互连贯,同时使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从而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累积效应,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基于"整体"和"一贯"而设置的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如表
2.1、表2.2所示。
表2.1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
表2.2 义务教育课程设计及比例
注: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2.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㈦ 安徽小学各科课程节次安排是怎样的
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周课 年级时数课程年 级九年总课时(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国 家 课 程品德与生活22 140696品德与社会 2233 350思想品德 222206语文8877776562123数学4555555551530英语 2222455760历史 222206346地理 22 140科学 2223 315657物理 22136化学 266生物 22 140体育443333333939音乐222211111453906美术222211111453综合实践活动小计3333322661其中:信息技术教育 111各校自定地方与学校课程872232323904周课时总量(节)303030303030343434274学年总课时(节)注:1-9年级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9年级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包括在9年级上课时间35周之内)。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13周。
㈧ 安徽省小学课程设置有哪些课程小学有地理(自然 )这门课吗
已经开设了这门课程。课本名称“科学”,内容:自然科学(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地理(生态环境)……
㈨ 安徽省 小学一至六年级 课程设置(哪几科)
主课加副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