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的教学措施怎么写
篇一:小学数学教师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二、教学资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四则运算,会使用简便算法,会解学过的过程。2、掌握几何体形的特征,能够比较熟悉地计算一些几何体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并能应用。3、掌握统计的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4、能够比较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我所任教的六年一班共有30学生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18人。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及格率和优生率。四、教学方法设计: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创建问题情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五、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根据课程计划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不随意增减课时。确保教学质量。六|、教学评价方案(一)主要针对学生在课上的学习状态来评价。1、看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否被激起,能积极地以多种感观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精神振奋,有强烈的求知欲望。2、看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的数量、广度和深度是衡量主体地位发挥的主要标志,学生要全员参与,有效参与。3、看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是否由个体学习到主动合作学习;是否由接受性学习变为探究性学习。4、看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上的表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是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是否敢于质疑,善于合作、主动探究并有实效,是否围绕某一问题彼此间能交流、讨论、倾听,提出有效建议。5、看学生学习的体验与收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90%以上的学生能够相互交流知识、交流、体会,交流情感由自悟——觉悟——感悟——醒悟,在获取丰富知识的同时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能力。量化评价评价标准:第1项8分;第2项3分;第3项6分;第4项8分;第5项2分;第6项8分,总计35分。(二)教学效果评价1、看教学目标达成度如何,教师是否高度关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2、看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参与,90%以上的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有积极的情感体验。3、看课堂训练题设计,检测效果好。量化评价标准:第1项4分;第2项7分;第3项4分。总计15分。篇二:小学数学教师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开始了,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根据实际情况我拟定以下个人工作计划: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读书学习——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不贪名利,切实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力求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教育。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为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尽快的提高,读书是一种至关重要的途径,所以我在本学期要坚持读有关教育的书籍.,如:《师生沟通的艺术》,《教学策略》,《教育新理念》,《课堂管理的策略》。除了读有关教学的书籍外,我还要不断去读其它的书籍,来武装自己的思想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师德——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仪表、气质随时都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必须“美其德,慎其行”,不能出现一点疏漏。加强自我管理——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服务的对象是很多的孩子,不能以自己的利益去牺牲孩子们的利益。本学期,我将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串课要课。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举止文雅,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及公益劳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同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起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及良好的教师形象。三、潜心教研,提高素质教育教学离不开教学研究,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我要积极向同伴学习,多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并积极完成每周的教研,把握组内开展的各种学习机会,向同组教师学习.在同伴互助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尝试课堂创新,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且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本学期中,我将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对教材要认真分析,认真设计每一节课,并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认真分析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反思记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得到发展,能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有足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四、关爱学生,无私奉献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工作中,要注意转变观念,端正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今后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我对学生要本着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的原则,不偏袒好学生,更不歧视差学生,要爱得有方,严得有度,特别是对后进生,决不讽刺挖苦他们,更不体罚和变相体罚他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工作中要有“四心“,即爱心、耐心、信心、恒心,以自己对学生的一片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坚持不懈的做好本职工作,不惜时间,不计报酬。做好对学生的家访工作,尤其是对后进生要逐一进行家访,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帮助父母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找到孩子真正的致差的原因,变革教育方法,并有意识地诱导家长反省自己的失误,认识孩子的发展变化,变盲目配合为协作教育。总之,我会从自我做起,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严肃认真、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职工作,以良好的师德回报社会。篇三:小学数学教师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新学期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为导向,以教师成长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五还”为研究的抓手,打造一支个性鲜明、团结协作、充满智慧的研究型教师团队,塑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学生群体,构建动态生成、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二、主要工作:(一)常规工作“日常化”1.健全集体备课制度,以备课组为单位,关注日常教学,重视课后聊天式的学习研讨,重点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时反思实践过程中的得与失。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做到“四定”:定专题、定中心发言人、定时间、定地点。根据行事历的时间安排进行有专题的集体备课(学习“新基础教育”理论;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新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研究一些基本课型。)2.推行随堂听课制度,发扬门户敞开,随堂听课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备课组内的相互听课、备课组与备课组之间的交叉听课、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中心组的听课等活动,共同研究真实的数学课堂,课后进行自评与他评,在互动的过程中提升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逐步改变教师内在的一些观念。3.建立学习沙龙制度,认真读好“新基础教育”的三本书,定期举行读书沙龙活动,交流读书心得,初步了解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教师逐步用“新基础教育”理论来指导实践;提供对话交流的平台,针对“新基础教育”的学习进行各种形式的专题研讨,充分利用华师大专家组理论引领和共同体的信息交流,及时了解新基础教育的研究动态,确定数学专题研究的方向。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基地学校的系列活动和各级各类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4.加强常规管理制度,每月25日左右进行常规检查(包括教师的备课、反思、学生的作业。)主要由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负责。每个学期举行期中、期末的质量检测,对考后情况进行质量分析,以便能更好地指导下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根据教材内容的变化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基础达标体系,每个年级每学期确定一项单项小型竞赛。5.改革考核评价制度,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考核评价上作进一步的调整,评价目标更加多元化,综合运用笔试与面试等方式,口算、笔算、操作等考核方式,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渗透,以减轻期末考试时学生的压力。(二)研讨活动“专题化”研究过程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活动的设计与推进考虑可行性与实效性。研讨活动以“新基础教育”的理论为依据,以课堂教学“五还”为研究为抓手,以全体教师的积极主动参与为准则,实实在在地在课堂实践中感悟“新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三)教师发展“自主化”1.自主选择——小课题的研究老师们可以选择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感兴趣地问题,或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自主选择,确定小课题,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具体操作如下:个人自主申报,自由组合,认真作好过程记录,学期末进行课题展示与交流。各小课题的研究做到“四重”要求:重研究、重过程、重实效、重积累。2.自主发展——业务素养的提升(1)积极参加常州市组织的青年教师素质比赛活动(2)在反思中成长30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周有一篇至少有质量的教学反思;35周岁以下的教师每月至少有一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40岁以下的教师每学期至少有一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3)及时总结,撰写论文在学习理论、开展教改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4)同伴互动,取长补短各备课组成员互相听课,每人每学期至少听课20节。每人每学期至少上研究课1节(包括备课组内研究课)。
『贰』 山东省小学课程实施水平汇报材料
郭店小学课程实施情况汇报
2007年12月27日,《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颁布后,我们本着"积极贯彻,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开始全面实施课程标准。现将我们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教师培训,促使理念转变。
任何改革,必须从革新观念开始,才能带来行为的转变。
1、健全学习制度,让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我们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研究《方案》,对《方案》中的每一项评价标准与要求,都要结合教学实际进行解析,明确课程实施标准与要求,分析目前课程实施中我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制定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写出自查报告。
2、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学习意识。充分利用校本资源,每周五定为学习日,对教师特别是老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年轻教师会自制课件,老教师会上网查询资料,进行一些简单的电脑操作。
二、认真落实课程方案,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1、科目开设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开设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并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特别是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学科,没有随意增减任何一门课程课时。
2、严格遵守课程方案,学生在校时间不超6小时。节假日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实行平时考试无分数评价,按等级评价学生。规范使用教辅资料,没有乱征订的现象。
3、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评价。学校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学生的品德与公民素养、学习与实践能力、审美与表现能力、运动与健康状况等分类评价、分项表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在不同的方面发展自己的特长。开设了多种活动兴趣小组,书法小组、足球小组、舞蹈小组、象棋小组、少年拳等。
三、强化课程实施,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和水平
1、开展课堂教学交流与研究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堂教研课。上课后,及时进行说课、评课,总结经验,找出不足。
2、通过开展每天上下午各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等方式,大力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认真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建康标准》,按照标准测试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学生早上到校时间不早于7:30,上课时间不早于8:00。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不超过6小时。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
四、突出学校特色,创造性实施新课程
在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新课程的基础上,我们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每位学生都能做到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加强学生的品格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让我们学会坚强”教育活动。
五、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每位教师至少担任3门以上课程,缺少专业的音体美教师,对音体美课程、地方课程及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2、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制还不够健全,评价方法还需进一步的完善。
3、由于我们地处农村,家长文化素质较低,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对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带来较大的压力。
『叁』 小学学科评价及发展性建议怎么写
1备课认真研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内安排好教学进度。
2、课容堂教学要体现科学课程特点,坚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
3、坚持“用教材教”的原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适时进行教材内容调整、教学材料替代,但不得随意提高、降低标高,不得随意增加、删减教学内容。
4、教学中认真做好观察、实验、制作等项活动的组织工作。
5、教师教学力求语言准确、生动、简练、富有感染力。努力让课堂好玩、有趣,启发学生积极探究。
6、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可适当布置一些作业。形式包括材料准备、观察、记录,制作或课后延伸学习等。布置课内、课外的探究活动作业前,要强调安全。
7、对学生的作业及时检查,认真批改和评价。
8、课堂上的辅导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渗透于教与学的各个环节。既要有集体辅导,又要有个别辅导。
9、辅导参加兴趣小组活动或科技创新大赛活动的学生,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内容,讲求实效。
10、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教师要关注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肆』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的基本情况怎样写
首页 > 小学 > 教学计划 >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最新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怎么写
2014-08-20 13:00:32
最新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怎么写
给你个样子照着写吧!
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了最新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怎么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任教一年级(1)的数学。(1)班的学生人数是24人,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按时去完成学习任务。在上学期的期末测试中,最高分是100,最低50分,其中看图列式的失分率较高,因此还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伍』 怎么对教学计划进行评价
《教育评价》学生作业 欢迎大家发表评论, 给每个小组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修改意见, 以便为作者提供反思建议, 促进共同学习和提高。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作者: 纪式为 2007101344 郑碧霞 2007101308 郑佩斯 2007101311 郑伟心 2007101346 钟明君 2007101302 系别:中文系汉语言文学 摘要:课堂是落实课程改革的关键,课堂观察正是研究课堂教学的一种可操作的有效方法之一。借助课堂观察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层面的问题,已是当前 教学研究的关键与核心问题。课堂观察是课堂教学研究最经常最基本的方法 之一,是适合研究课堂情境的重要方法,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能为教育决策与教育评价提供依据。本文主要通过简述课堂观察的涵义、方 法与意义等,进而说明进行有效课堂观察对于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课堂观察 种类 工具与方法 1 第一部分前言 自从有了课堂教学以来,观察课堂的行为就一直存在。但是,作为一种科学 研究方法的课堂观察至今仍然是“一项被遗漏的教师专业能力” 。 课堂观察虽然在我国早已有所介绍, 也有学校或教师开展了一些课堂观 察的研究工作。然而,作为一种他乡经验,怎样在我国本土扎根与发展?仍然有 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问题值得更深入的研究。例如,课堂观察能促进课堂学习的 改善吗?课堂观察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吗?国外课堂观察的技术需要怎样改进 才能适合中国的课堂?怎样培训教师具有一整套的技能, 让他们成为合格的观察 者?? 我们,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小集体,经过一个多月的持续研究,在理论 上和实践上,对上述的一些问题作了探讨,并在某些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 我们愿意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也愿意与对此感兴趣的同仁合作继续深入地推进中 国式课堂观察的研究。 第二部分课堂观察的涵义、种类以及局限性 (一)课堂观察的涵义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 2 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它要求观察者带着 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 (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 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它是]教师专业学习 的重要内容。 (二)课堂观察的种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课堂观察进行不同的分类: 1、根据资料收集的方式以及资料本身的属性来划分,可分为定量观察和定性观 察。 2、根据观察者与被观察课堂的关系,可分为自我的课堂观察和对他人的课堂观 察。 3、根据观察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可分为合作的课堂观察与独立的课堂观察。 4、根据对观察对象或内容的选择来分,可分为集中观察和分散观察。 5、根据观察目的与作用的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观察、提炼性观察、专题性观察。 很多课堂观察的分类都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往往是交叉、重叠的,具有多重 属性,教师应灵活对待、综合运用。 (三)课堂观察存在的问题课堂观察是听评课的一种范式,是教师研究课堂的一种方式或方法,但不是 唯一的方式或方法, 它不是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的全部, 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它只能解决它能解决的问题。 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的话,课堂观察则是运用科 学的方法解决教学艺术中的一部分问题,它善于对课堂行为的局部的分析与诊 断, 而不善于对课堂事件的整体的、 综合的、 宏观的把握。 它主要完成三项任务: 3 一是描述教与学的行为, 诊断教学问题,二是帮助教师改进课堂中具体的教学问 题,三是改变教师日常的课堂研究行为。然而,课堂观察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 的,主要表现在: 它只能观察可视、可感的直观现象与行为,如教师言语、学生的课堂反应、 课堂活动等,从现象理解本质,是一种归纳的方法;它只能选择一个或若干个观 察点或课堂行为进行细致而深入的观察研究, 不能包容所有的行为或较多个观察 点。 它需要观察者接受一定的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观察技能,要求观察者能集 中心智观察,及时、准确地收集相关信息,随时做出决定。它需要被观察者抱着 上“家常课”的心态来上课,要求被观察者具有愿意接受他人观察并不受现场观 察影响的特质。 它需要一定的时间、设备与技术的保障,来完成程序的三步曲;它还需要一 个合作共同体的基体,在基体内教师可以进行自由、分享、互惠的对话与交流, 以确保观察的持续性与有效性。(朱伟强、郑东辉) 第三部分课堂观察的过程及主要方法 (一) 课堂观察的基本步骤 1、阶段一:课堂观察前准备: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规划。 首先要确定观察的时间、地点、次数等。其次,要根据研究目的确定观察的中心 或焦点。再次,设计或选择观察记录的方式或工具。 4 2、阶段二:课堂观察:进入课堂及记录资料 课堂观察的实施阶段包括进入研究情境以及在研究情境中依照事先的计划及所 选择的记录方法对所需的信息进行记录。 观察者应先征得同意, 并尽快在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以消除 被观察者的怀疑和戒备心理,也消除学生的好奇心理。 通过不同的课堂观察记录方式, 观察者记录那些所观察行为的模式,大致包括行 为发生的时间、出现的频率、师生 言语或非言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包括一 些关于观察对象其他行为的文字描述以及观察者的现场感受和理解, 还包括一些 音像资料。 3、阶段三:课堂观察后的工作:资料的分析与结果的呈现 通过课堂观察所收集的资料, 一般有定性和定量两种。课堂观察的最终目的不是 为了写成研究报告或论文并发表,也不只是为了证明、填补或构建某种理论,更 重要的是为了促进教学、改善实践。 (二)课堂观察框架课堂观察框架将课堂分解为学生学习(准备、倾听、互动、自主、5 个视角)、 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 4 个维度,每个维度由 5 个视角构成,每个视角 由 3 至 5 个观察点组成,合计 68 个点,。 第一, 课堂观察框架为教师理解课堂提供了一个支架。课堂观察框架的观察 点为老师立足于“点”来思考课堂(课堂是什么?)提供了支持,而 68 个点, 20 个视角,4 个维度的综合,为老师从“面”上理解课堂提供了支持,所以,课 5 堂观察框架从“点”和“面”出发引领教师理解课堂、反思课堂、改进课堂,提 升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和专业发展的品质。 第二, 课堂观察框架为教师选择观察点、 选择开发观察工具提供了参照体系。 在开展课堂观察时,教师们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在熟悉课堂观察后,根据自己 的发展需要, 从观察框架中寻找相关的观察维度、 视角和点, 设计自己的观察点。 观察点确定后,可以根据观察框架的架构体系选择或设计观察工具,如量表、记 录单、调查问卷等,选择合作观察的伙伴,商讨分工合作的观察内容,研讨双方 观察的规则等。 (三)课堂观察点的确立课堂是错综复杂且变化万端的,要观察到课堂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是不可能 的;但如果我们不知道在找寻什么,就看不到更多的东西。因此,课堂观察要求 根据观察点的品质、观察目的和内容等事先确定好观察点。 首先,要根据观察点的品质——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来确定观察点。这 是由观察的特点所决定的。 我们只能观察到具体的行为表现(如师生之间的提问 与应答、阐释与分辨、辅导与练习,教师移动与教学手段的运用等),而师生头 脑里的东西是很难观察到的。 其次, 要根据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个体的需要来确定观察点。处在不同发展阶 段的教师关心的问题不同 (根据自己需要加强的教学领域或某一方面素养来确定 观察点,通过观察、研究作为自己改进的参照)教师可以实际上,观察者和被观 察者的需求往往不相一致,这就需要在课前会议中通过协商决定。 再次,要根据合作体的需要来确定观察点。课堂观察合作体形成的前提之一 就是有共同的合作目标,或是研究一个主题,或是形成合作体的教学风格,或是 6 改进课堂教学的某一方面等等。 因此,在确定观察点时还要考虑围绕合作体的需 要,在这基础上“设计——观察——反思——改进”,从而形成教研活动的跟进 链条。 (四)自主开发课堂观察记录工具 1、课堂观察的记录方式 课堂观察的记录方式有很多种,应该根据具体的观察内容、观察类型,选择 自己擅长的记录方式来进行观察记录。总的来说,课堂观察记录方式可分为定性 的记录方式和定量的记录方式两种。 定量的记录方式是预先对课堂中的要素进行解构、分类,然后对在特定时间 段内出现的类目中的行为进行记录。它主要有等级量表和分类体系等记录方式。 定性的记录方式是以非数字的形式呈现观察的内容,包括:(1)描述体系,即在 一定分类框架下对观察目标进行的除数字之外的各种形式的描述, 是一种准结构 的定性观察的记录方法; (2)叙述体系,即没有预先设置的分类,对观察到的事 件和行为做详细真实的文字记录,也可进行现场的主观评价。(3)图式记录,即 用位置、环境图等形式直接呈现相关信息。(4)技术记录,即使用录音带、录像 带、照片等电子形式对所需研究的行为事件做现场的永久性记录。 定量的记录方式和定性的记录方式可以相互补充使用。所获得的数据、信息 应尽可能地反映真实的教学环境和课堂活动。 2、如何选择已有的观察记录工具 主要考虑的三个因素: 一是观察点; 二是观察者自身的特征; 三是观察条件。 7 3、为什么还要开发新的观察记录工具 已有的成熟的观察记录工具, 它们在逻辑上的严密性和科学性都是经过了实 践检验的, 但它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于是自主开发观察记录工具成了一种 比较现实的选择。 4、如何开发新的观察记录工具 主要有三个阶段: 一是分析设计阶段,首先应具体分析观察对象(内容)的要 素和观察课的特征, 然后根据观察课的具体情境设计观察记录工具。二是试用修 正阶段,观察记录工具出来后,必须检验其科学性。三是正式使用阶段,一般来 说,教师自主开发的观察记录工具,使用起来得心应手,解释起来能自圆其说, 尽管可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却能在开发的过程中很好地提高教师的理论 素养、设计能力和合作研究的水准。 (五)课堂观察的主要方法 1.拟订提纲进行观察 观察的重点:问题导入(新课导入) 观察提纲:(1)问题空间是否适度?(2)问题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 动性?(3)问题是否有一定的指向性?(4)问题的可操作性如何? 观察对象:不同地区的三位任课教师 观察记录的课堂原始资料: 教师甲: 师: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例子。 生:教室的门,课桌面,教室的窗户等。(学生踊跃回答) 8 师:好!这些都是平行四边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平行四边形 的性质。(随后教师板书课题) 师:谁来说说平行四边形都有哪些性质?(进入研究主题) 教师乙: 师: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两个四边形有什么不同? ① ② 生:①是不规则四边形,②是平行四边形。(学生几乎是齐答) 师: 好,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平行四边形。 (随后教师板书课题) 师:谁还记得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进入新课) 生:(少数学生举手) 教师丙: 师:请同学们剪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并试着看看由它们能拼出怎样的 几何图形? 生:动手操作,先剪出形状各异的一对对全等三角形,然后拼图形。 (学生程度不齐,有个别学生一直未剪出一对全等三角形) 师:请同学们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拼图。 生:(学生踊跃)展示出下列图片: ① ② ③ 9 师:谁还有不同做法?(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体现教学民主) 生:学生继续拼图。 (教学的重点似乎是拼图,而不是研究平行四边 形了) 师:大家继续。 从三位教师的教学导入可以窥视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对教材的运用和理解, 也能够直接观察到教师借助问题导入所设置的问题质量。 用观察初始的观察提纲 来分析: 教师甲的问题设置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问题有一定的自主思考空间,但又能 够达到回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的目的。通过学生举例,自然可以回忆平行四边形 的形状,甚至概念。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自己举例能够反映学习者对概念的理 解水平。 教师乙的问题设置直观、简单明了,直奔主题(问题指向性明确),然而, 问题空间较小, 学生处在一种对知识的识记水平,这样不易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 性和学习兴趣。 教师丙的问题设置直接运用教材的情景,可操作性强,学生急于想看到自己 的作品,这样,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问题指向性虽然不明显,但对研究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一定的正向迁移作用,可惜教师的引导离教学主题较远(当 然, 让学生探究还能拼出什么样的图形, 不是无意义的, 而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 。 本节课教材编写意图从知识的教学目标上有两个目的, 一是通过拼图活动使 学生回忆起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二是逐渐由这个活动过渡到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 10 质。 同时关注学生活动经验的积累和学习情感的调动。 可见, 教学采用问题导入, 甚至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值得提倡的, 但最好不要偏离教材 “原作” 的设计意图。 2.使用量表进行观察 我们可以借助他人已经成熟的观察量表对课堂进行观察. 下面是弗兰德斯师生对话互动分类表(FICA): 弗兰德斯师生对话互动分类表 ①接纳学生的感受 ②表扬或鼓励学生行为 间接影响 ③接受学生的主张和观点 教师讲 ④向学生提问 ⑤讲解 直接影响 ⑥给予指导或指令 ⑦批评或维护权威性 ⑧学生被动说话(如回答教师提问) 学生讲 ⑨学生主动发言或向教师提问 静止 ⑩沉默、怀疑或暂时停顿 自主 中立 回应 自主 中立 回应 弗兰德斯师生对话互动分类表将师生课堂对话活动分为十种类, 每个分类都 有一个代码(即表示这类行为的数字)。利用弗兰德斯师生对话互动分类表可以 分析课堂上师生对话的频次, 进而依据代码分类进一步分析教师的教学态度、教 学方式等。 11 课堂对话分类频次统计表(总观察时段:1200″) 体现学生主导取向的教学 项 ⑨ 目 频 2 次 百 分 0.17 2.67 1.75 1.0 5.58 比 36.42 16.75 7.17 0.33 33.75 58 32 21 12 67 72 365 201 86 4 405 696 ③ ① ② 合计 ⑩ ④ ⑤ ⑥ ⑦ ⑧ 计 中立 体现教师自主取向的教学 合 由上表可以看出,课堂教师的主导取向占绝对优势(第⑤、⑥、⑦、⑧类, 占 58%),以教师主导取向的教学不易偏离教学主题,并能促使学生及时对教师 的期待做出回应(第⑧类)。学生自主取向的教学方式使用较少(第①②③类, 仅占 5.58%),不利于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 还可以看到教师较以往的教学明显体现一定的教学民主 (第⑦类占 4.33%, ) 教师注意运用鼓励性评价(第②类,占 1%)。 事实上,以教师为主导取向的教学方式,在目前的教学中绝对占主流,究其 原因,除客观上受教学内容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受我国千百年来传统教学的 影响,传统的教学观念是难以改变的。 12 3.运用 TIMSS 课堂教学录像分析方法 运用 TIMSS 课堂教学录像分析方法做课堂观察是现代的一种方法.上海教育科 学研究院现代教育实验室,给出了借助课堂教学录像观察分析的步骤: (1)建立课堂录像带分析的编码系统 (2)将录象带转化为数字化文件,便于分析软件的处理 (3)根据编码系统对课堂教学的各种特征进行编码 (4)对编码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5)根据初步的分析结果进行二次分析 (6)生成课堂教学分析报告 北京大学的缪容老师也利用TIMSS方法对济南两位老师的录像课进行了分 析。 课堂是较复杂的实验室,课堂观察也是一个较复杂的工程,观察的视觉与手 段应当是开放和多元的,观察的内容应引起执教者、研究者深入思考教学中的问 题。让我们走进课堂,用心观察,并逐渐使课堂观察、课堂反思、教学实践走向 统一。 参考文献: 【1】Gary D. Borich 著,么加利,张泽立译。 《教师观察力的培养》——通向高 效率的教学之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 Thomas L.Good.Jere E.Brophy 著, 陶志琼, 王凤, 邓小芳等译。 《透视课堂》 ,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13 【3】 《当代教育科学》 ,崔允漷、沈毅等著。 【4】 《课堂观察指导》 ,陈瑶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年版。 【5】 《教学理论》 ,施良方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附: 自主导学课题研究反思小组评价报告 小组成员:纪式为 2007101344 郑伟心 2007101346 郑碧霞 2007101308 郑佩斯 2007101311 钟明君 2007101302 这学期在李静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尝试了一次很特别的课题研究, 在最初的选 题阶段我们就遇到了些许挑战。 在众多的课题中我们寻寻觅觅,试图找到一个有 新意而且能够让我们又好又快地完成作业的课题,最终我们选择了“如何进行有 效的课堂观察” ,原因是这个课题至少对于我们来说具有一定的新颖性,而且难 度系数应该是中等,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我们的课题研究。我们尝试着到图书馆找 资料,然而结果却让我们有点失望,毕竟找到的资料不是很多,只能到网上找期 刊或者寻找其他类型的资料, 最后在大伙的东拼西凑下算是基本完成了准备阶段 的任务, 这一碰壁也让我们明白想要找资料必须第一时间去找,积极地面对课题 才能更好地做好准备。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最初想又好又快的完成作 业的想法变成了想要仔细地去了解课题的每个部分,渐渐地喜欢上这个课题。 14 我们小组组员结合所找的相关资料及对课题的理解,合作完成了论文初稿。 初稿完成时字数足有六、七千字,作为一篇论文来说字数的多少不是什么问题, 但考虑到老师的要求和后期课件的制作以及讲课时间等方面的限制, 我们对初稿 进行了大幅度的精减,在精减的过程中面主要临的问题是:在字数的限制下,如 何确保修改后的论文既能突出重点又能全面兼顾?初稿分别从问题的提出, 概念 的阐述, 方法的介绍,思考与建议四个部分对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进行全面 具体的阐述分析。 第一遍修改时, 我们主要删减了各部分中议论过多的段落语句, 比如在前言中就删减了约 700 字的介绍课堂观察的发展历史。 第一遍修改完后仍 未达到要求,听取老师的建议后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修改,将第四部分删掉了。 虽然修改后的论文还算结构完整,逻辑严谨,但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写稿初期在安 排内容上没有考虑到字数的限制, 在材料的删减上还存在重点不能完全突出的缺 陷。 当我们把小组论文完成后, 我们又进入了另一个阶段,即课件的制作与讲课 的准备阶段。 一开始我们都认为这个阶段较容易做,但是事实跟想象总是存在差 距的。 课件的制作中, 我们采用了与别的同学不一样的制作方式,改变了以往总是 用 PPT.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用电子杂志。设想是美好的,但做起来却很费力。 为了做这个课件,同学熬了几个夜晚。每次制作完了之后,我们都会发现一些问 题。例如,有些文字觉得不能放在同一个页面上;有些框太小了,字体又太大, 结果导致了一些字不见了??问题很多,所以只有一再地修改,直到小组成员都 满意为止。现在想起来,真是辛苦了当初做电子杂志的的同学。 对于讲课, 我们本来也以为只要我们把课件做好了,看着课件讲课是不成问 15 题的。但是我们的想法在第一次课上被其他小组的同学验证了,是错的。我们是 在第二次课才讲课的, 这给我们的讲课带来了很多的好处,第一次课上对其他同 学的评价,以及老师提出的建议都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回来后, 我们立即想到我们只有对要讲的内容娴熟于心才能够把课讲好,讲 出自己的见解。当我们备好课,自己对于《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观察》的内容都 很熟悉了以后,我们又再一次面临着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把课讲清楚,让同 学们听懂。为了这,我们小组成员经过了无数次的讨论,也试讲过了很多次。然 而结果,还是不太理想。 当我们在下面认真听我们这一组的成员讲课的时候, 我们发现了一些之前没 有发现的问题。 首先,是讲演者的声音,这是我们之前没有考虑过的,也是一个没有做好准 备的地方;其次,我们发现课件是精美的但又过于精美,让听讲的人把一大部分 的精力分散在课件上, 而讲演者本身声音的不够响亮,也让听讲的人在费神去听 的同时只能依靠课件;再次,课件的制作上,没能很好的突出所讲的内容,也就 是重点不够明显和突出;最后,就是对所讲的课题,把握得不是很到位。我们讲 的是一个很有广度的一个话题, 也是理论较多的一个话题, 在这个话题的把握上, 感觉还是没能够抓住其中的要领。 总体上,我们觉得本组在准备上还是做得很充分的,讲演者虽然声音较小, 但是对课件的熟悉程度让她讲起来有条有理,而且能够带上适当的动作,表情, 如果不是扩音器临时不能用, 如果我们之前考虑过这个问题,本组是可以做得更 好的。 经过这次课题研究的小组合作,我们收获颇多,它不仅增强了我们之间的合 16 作能力和研究能力,也让我们对教育评价与测量有一个全新的有别于理论的认 识,我们会吸取本次研究中的教训,让以后其他的研究活动更加完美、出色,
『陆』 检查小学教学计划落实情况的记录
这个只能经常跟进,一边检查一边记录了哦
『柒』 小学教学评价怎么写,目标,能力,质量
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通过监控与评价的实施,系统、科学、有效地评价各个学段的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为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标准,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而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作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实现我校整体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动力,促进教学研究工作的开拓创新。
二、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各学段综合素质发展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主要评价目标,组织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二)导向性原则
着眼于人才的培养,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着眼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通过评价指导实践,实践完善评价,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实效性原则
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实际效果,作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一切行为的准则,客观准确地对教学质量现状做出科学评价,制定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监控与评价方案。通过有效的反馈监控机制,促进教学质量不断发展和提高。
(四)激励性原则
通过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奖励先进,激励薄弱学校,促进全区小学整体提升教学质量。
(五)综合性原则
教学质量评价要坚持“全面评价、全程监控、全员参与”的综合性原则。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注重学生、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关注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相关因素和环节。通过多因素、多方位、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要关注教学质量结果的评价,更要注重过程的监控,要抓源头、抓过程、抓动态监测、抓及时调控,把教学中的问题矫正于始发时期,坚持横向与纵向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使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全面、有效。
要充分开发学生和教师主体作用和潜在能力,使每个人、每个学科组,都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积极促进学生、教师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三、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
以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立足点,以发展性评价为主线,关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关注发展的成果。
评价分类、权重
评价重点
评价方法
评价方式
发展性
评 价
(30%)
学校自主发展的主动性、创造性。
依据学校的建设,学校的影响力评定。
自 评
他 评
教师专业化水平发展的积极性、成果性。
依据教师的培养,从校本教研、培训的效果、教学视导、个人的专业发展情况评定。
学生全面发展的自主性、个性特长的凸显性。
依据开设的不同学科的学生学业评价评定。
以非纸笔性为主
水平性
评 价
(40%)
依据学校建立的教学质量机制,注重过程性的管理水平为主。
以学校参与区域性教学活动的实效和教学视导工作为标准。
他评
以教师专业素质测试及学生区域性学科质量抽测、专项测试为主。
教师每学年由学校或中心校组织一次专业素质测试;学生每学年第二学期结合期末考试、小学毕业考试、量监测进行评定。
纸笔和非纸笔结合
选拔性
评 价
(30%)
以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师生学科竞赛。
以每学年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师生竞赛成绩。
按照一定比例评定
四、教学质量评价的方式方法
(一)主要方式
1.教学信息监控——通过日常的教学检查,教学过程的常态监测,期初、期中和期末的定期检查,教师教学信息反馈和学生学习信息反馈等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动态问题,并及时进行反馈、矫正和调控。
2.教学督导评价——对所有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各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改革方案等进行随机性的督导评价。
3.专项监控评价——对课堂教学、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开展、教学常规管理、德育工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校内文体活动、教学质量评价、综合素质评定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专项目标评价。
(二)具体方法
1.实地观察
通过实地考查,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与评价,并就影响教学质量的原因进行深入地分析。以听课、参观、情境测试、常态下随机测试等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思想和学业发展水平,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成长状况,以及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进行评价。
2.访谈
访问者根据设计好的访谈问题或提纲,通过与受访者的交流互动、专题研讨,集体座谈、个别谈活等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业发展水平,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成长状况,以及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非文字表述性的内容。
3.问卷调查
通过书面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了解学的生思想和学业发展水平,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成长状况,以及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
4.文献分析
文献分析是通过系统收集、分析学校以及教师中与教学质量相关的各种文件、论文、研究成果、学校教学管理、学生学业成绩记录、教学数据统计报表、质量分析报告、专著、经验材料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并将其作为分析研究教学质量的辅助材料,以求更准确地把握教学质量的发展趋势。
5.学生学业成绩测评
每学年对几个年级的学生,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分学科进行测试。这种测试以纸笔测验为主,适当采用其他方式,如情景测试、实际操作等。
6.个案研究
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及其影响因素,采取目的性取样的方式,在群体测验与调查中找到最有代表性的样本,结合校本教研,对某个专题进行深入研究。
五、教学质量评价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保障
(一) 组织体系
建立学校、学科组二级评价体系,把影响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分解和细化为评价目标,学校、学科组二级监控评价组织,根据管理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分层监控、分项监控。对各相关因素作出及时的监测、准确的诊断、科学客观的评价和有效的反馈矫正。
1.校级评价组织主要负责学校的教学质量的评价,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关的评价领导机构,制定相关的实施方案和操作办法,对评价工作进行组织协调。负责教学质量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反馈等具体工作。
2.学校是教学质量评价的实体,是实施教学质量动态监控、常态监控的最有效、最关键的环节。根据中心校的评价标准的要求,在学校各层面上实施教学质量评价,形成一个完善、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网络。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操作办法,明确不同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职责,并将其落实到每一个学科、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对各学科、各年级、各教学环节进展情况实施动态监控、常态监控,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关键因素,及时地分析反馈,并提出改进意见,尽量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在始发时期。
(二)制度保障
1.教学质量专项督导制度——建立学校(中心校)教学质量二级评价专项督导制度。根据管理的职能和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在不同层面上,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方式对小学教学质量以及评价体系的运行进行督导。
2.教学质量反馈调控制度——学校要建立教学质量反馈调控制度,对日常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调控。
3.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制度——按照县、中心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建立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制度。
4.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制度——按照县、中心校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办法的要求,建立对小学生进行学业水平抽样测评的制度。
5.教学质量分析评价报告制度——建立起自下而上的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年度分析评价报告为成果呈现形式的教学质量分析评价报告制度。学校每学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对教学质量作出全面、客观、科学地分析,总结经验、找准问题、提出今后改进教学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6、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和奖励制度——建立起自下而上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和奖励制度,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进行奖励。
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运行实施
教学质量的评价,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课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以及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才能得以不断的完善。根据实施的情况、学科课程标准的变化和每学年工作特点不断修改和完善。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积累有关资料,对照本方案认真实施。每学年采取撰写自评总结,自评打分,由教导处组织进行评定。
七、奖励办法
1.按照学校原有基础和办学条件分组评价,实行质量等级奖励制。
2.在中心校制订《考核细则》基础上完善。
『捌』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里怎么写检测与评价
从以下几个来角度进源行评价
1、能正确理解教材
(1)能够分析教材所涉及到的基本事实,划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
(2)能够整体把握学段教材,描述知识的“上、下位”联系。
2、实证地分析学生情况
(1)分析学生学习新知与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关系。
(2)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不同年龄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特点)。
3、清晰地确定与表述课时目标
『玖』 如何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以教学常规管理抄检查为提高教育袭教学质量的突破口,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计划落实情况、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单元达标质量分析、课后辅导、教改教研等工作进行检查,对没有落实工作或工作不到位的教师进行督查,通过检查促落实,增强教学常规管理的实效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教学常规检查小组的主要工作有:
1、每月召开一次会议,总结教学常规落实情况;
2、每月不定期到课堂听课,同时检查教师的教案,向学生了解作业批改情况,并与授课教师交流意见,写出评价意见;
3、每月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教案编写、作业批改和单元测试情况,并认真做好记录;
4、每月检查教研活动情况,查看教师听课笔记,检查教师出席情况,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期中、期末各检查一次各教研组教研记录情况;
5、不定期抽查教师业务档案、教研专题发言稿、教学反思、公开课开课情况等工作的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