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国教育体制是什么
英国的教育系统号称是世界上最为严谨,复杂但又灵活的教育系统之一。 小学教育英国的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尽量发展个人才能,并将这些才能加以培训,进而贡献社会。英国法律规定家长必须确保年龄在五至十六的子女接受全日教育。英国约有百分之九十三的儿童在公费资助的学校读书,即国立学校;其余的儿童则就读不受公费资助的学校(有时指公立或私立学校)。一般来说,英国国立小学为五至十一岁的儿童而设;在苏格兰及英格兰部分地方,小学学龄延至十二岁。小学通常分为"幼儿"及"初级"两部分。但有些地区由国立地方教育局所开办的学校则使用三级制:即初小、高小和中学。小学生八或九岁转读高小,并在十二或十三岁时读中学。大部分小学都是男女同校的。私立小学通常被称为"预备学校",为七至十三岁的学生作好准备,通过考试入读私立中学。虽然政府并无硬性规定五岁以下的儿童必须入学,但大部分地区的地方教育局(LFAs)均有提供学前或幼儿教育,由合资格的老师任教。五岁时,按照法律是必须上学的年龄,多数五岁的孩子这时候会进入Infant School,而七岁进入Junior School(初级学校).英国的多数公立学校将Infant School与Junior School合并起来,组成Primary School(即我们说的小学).英国的小学基础教育与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小学比起来要容易,轻松得多.这也许是西方教育的仁慈之处吧,小孩子就该多玩一玩.因此,许多已在本国念过小学的小孩子,到了英国在班里的成绩总是领先.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虽然英国的私立小学(Prep school)大多接受海外学生,但来英国"留小学"的为数实在不多.此外,也有独立由个别人士和志愿机构开办的学前教育班。为幼儿提供早期教育,可使他们在读小学时更能适应学校生活。中学教育多年来,英国政府为全国五至十六岁的学生提供强制教育。在十三岁到十六岁的时候,学生们进入独立学校(即类似于台湾的国中,香港的中学,及中国大陆的初级中学),学生们在独立学校的任务基本上是准备GCSE的考试,GCSE是一个普通中学教育证书,学生们可以选择最多至十个不同的科目.拿到了GCSE的证书,也就标志着中学教育的结束.在完成中学的课程,拿到GCSE后.学生就可以决定是要念高等学校还是为工作做准备.当然这时候,学生是不可以直接去大学的,GCSE的完成是相当于中国大陆和台湾的高中一年级结束.而台湾和中国大陆的高中二年级和三年级(年龄在约16-18岁)就是英国的继续教育(扩充教育)时期.香港引用英国的教育制度,因此这里与英国是一样的.许多留学生是在这时候来英国留学的。继续教育(Further Ecation/扩充教育)延续教育是指中学教育以上,本科程度以下的教育,通常在延续教育学院而不是在大学修读。课程侧重职业训练方面,但亦照顾到不同年龄人士对一般学术课程的需求。在英国,人们一般入读延续教育学院修读学术性专业,发掘兴趣,并发展及提高工作技能,进而投身工商界。所有学术和技术性的科目,以至为不同行业管理人员、技术员及工匠开办的专修课程都样样俱备。由于这类课程具有多元化及灵活性强等特点,学生不一定需要正式学历资格,亦可以通过入读延续教育学院最初的课程而逐步考取更高资格。近年英国成立了多所由中央政府和工业界资助的城市科技学院(CTCs),开办的课程更广泛,并侧重理科及技术方面,供十一至十八岁人士修读。英国共有八百多所由延续教育资助委员会(FEFC)资助的延续教育学院及若干私立学院。最大的延续教育学院有二万多名学生;最少的则不足二百人。延续教育学院一方面与中学一样,提供普通教育文凭试高级程度及高级补充程度(GCEA-/AS-level)课程和普通中学教育文凭试(GCSE)速修课程;另一方面又与一些大学一样,开办高级文凭课程。学院的规模各异,开办的课程种类繁多,传统上课程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个别院校所提供的课程可反映出该校所在地的工业类型。在教学方法方面,延续教育学院比传统中六学校较为灵活。一些延续教育学院与邻近的大学的课程互有联系,学生可读完一年"先修"课程后转到邻近的大学继续进修本科或高级文凭课程。大部分延续教育学院没有宿舍,但校方有专人协助学生寻找适当的住所;大部分私立学院则设有宿舍。除了个别学院颁发一些学院文凭外,大部分课程均为独立评审机构承认,所颁发的乃国际认可的资格。这些机构不是教育机关,他们的课程及考试由特定委员会、有关行业的代表、技术导师和政府评审员所编定。延续教育的目的一是为了上大学,一是为了就业。你可以在你原来中学念Sixth form(第六年级:一个扩充的年级),或是进入一家继续教育学院(FE college/Tertiary college),念以下一种课程:GCSE、GCE A-/AS-levels专门为了进入大学的课程,英国本国学生如在这时已决定要读大学,多会加入这个课程.A level是较重理论的课程。课程科目广泛,一般为期一年、两年或十八个月。修读GCEA-levels不适宜少于一年,除非是为了争取较好成绩的重考生。这些课程由其中一个认可考试机构评审,而各个机构的评审水准或难度没有区别。报读GCEA-level的学生,一般需有GCSE四科C级或以上成绩。进阶、预科课程Access course/Foundation Course预科课程也叫基础课程.是专为海外学生设计的大学衔接课.通常如果你合格毕业,会担保你在某一间大学的位置.课程一般为期一年,修毕后可直接进入大学或高等教育学院修读本科课程。入学资格弹性较高,但需要有良好的英语水平。有工作经验的成年学生也可申请。学历未符合大学入学要求的人士如能完成课程,可证明其升读本科课程的能力。秘书及商科课程学生可考取皇家文学会(RSA)或必文考试学会(PEI)所颁发的证书。学生可选修一科或多个科目,包括办公室管理、秘书实务、商科和会计等。RSA颁发一级(初班)、二级(中班)及三级(高班)文凭,以上较高的私人助理文凭。PEI的秘书文凭课程亦分三级,课程主要分为商科和秘书,这两门课程最低入学条件一样,均需有GCSE三科C级或以上成绩(包括英文)。如报考较专门及较高级课程则需GCEA-levels合格。职业先修训练课程商业及科技教育协会(BTEC)及苏格兰职业教育协会(SCOTVEC)负责审核培训技术人员的课程,例如市场调查助理或设计绘图员等。这些人员是技工与专业人员两者间的重要中层人员。在英国共有二万二千个BTEC课程。BTEC两年制国家文凭的申请人需有GCSE四科C级以上成绩。成功修毕文凭课程或在GCSE考取四科合格及GCEA-level一科合格的人士可继续修读两年制高级文凭或本科课程。文凭课程的科目包括会计、商科、市场学、电子、机械、生产及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及农务等。伦敦城市工联会(C&G)课程获国际认可并为多种行业提供专业资格,包括美发、印刷、饮食、裁剪和时装等。这些课程通常不需要正式入学条件,申请人只需通晓英语并证明可从课程中得益便可。国家职业训练文凭(GNVQ)/普通国家职业资格.不要以为这课程就是职业教育,事实上,大部分在英国大学念书的留学生是读GNVQ作为继续教育的.这个课程非常重视实践与能力的培养.在完成GNVQ后你可以直接去大学念书.如果你想工作的话,这又是一个广泛承认的职业资格.是国家专业资格委员会(NCVQ)现正在院校推行的新学历。GNVQ将逐步取代由BTEC、C&G及RSA颁发的专业资格。这三个团体获NCVQ认可作为颁发GNVQ的团体;科目范围和现有的相同,例如商科及财务、消闲及旅游业、饮食及酒店服务业、健康护理、制造业、艺术及设计等。目前CNVQ共分三级,将来或会有更多级别。每一级开设不同的专业课程,包括必修的和自选的课程。学生如有意入读大学,应考虑选修一科高级程度的GNVQ科目(相等于两科GCEA-levels),再加上其他GNVQ范围的课程或一科GCE A-level或两科GCE AS-levels课程。GNVQ课程一般需时一至两年,分为基础、中级和高级三个程度。NVQ 一个完全专业的职业资格,只针对就业而设计.EFL 英语作为外语课程.为海外学生而设.有些只想学习英文的学生会在学院读这个课程.更有些想读大学的海外学生,因为英语不好而在GNVQ或Foundation Course前必须读这个课程. 本科教育当你完成了预备课程,通过UCAS申请程序,就可以进入大学了。英国的本科大学教育世界闻名,一个英国的First degree在世界都被承认.课程的时间多为三年.也有一小部分四年或是六年的课程.常见的First degree有BA(文学学士),BSc(理学学士),LLB(法学学士)等.在你毕业的时候,大学会根据你的总成绩确定你的degree level,最好的成绩是first class(一级),还有二级上,二级下,三级和PASS.如果你想继续读研究生(所)的话,这将是一个重要的参数.英国现有八十九所大学。各大学的规模、地点、开办的课程各有不同,为有志入读大学的学生提供广泛的选择。大学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所以学生在本科课程最后一年,通常需独立完成一项研究工作或撰写论文,以决定获颁授学位的级别。大学本身为独立的组织,可以自行决定开办的课程、教学和评审课程的方法,以及确定课程名称。不过,所有大学都设有校外主考员制度,由校外人士以客观态度进行评审,确保所有院校的学术水平。英国的高等教育学院和大学一样,是提供高等教育的主要学府,课程包括本科、硕士、研究院及师范专业课程。这些院校的学生人数通常比大学少,所以校方更能细心照顾学生。大部分院校都拥有大量宿位,并设有优良的体育和文娱活动设施。高等教育学院的学术水平,一般由当地大学或有关评审委员会如商业及科技教育协会(BTEC)及苏格兰职业教育协会(SCOTVEC)等负责监督。课程。艺术及设计学院主要开办有关艺术及设计各方面的基础、文凭、高级文凭及本科课程。申请人通常要呈交一些作品供学院作为评审入学的辅助材料。高级国家文凭课程 有些学院开办BETC及SCOTVEC所颁发的高级国家文凭课程。课程通常为两年全日制(或厂校交替三年制课程),包括理科、技术及商科课程。学生修毕高级文凭课程后,可转读本科课程。入学条件一般是在普通中学教育文凭试(GCSE)取得四科C级成绩,以及在普通教育文凭试高级程度(GCEA-level)取得一科合格,或拥有BTEC/SCOTVEC国家文凭。本科课程 修读完本科课程后可取得本科学位,课程一般为三年制;厂校交替制课程则需四年。一些苏格兰大学的荣誉本科学位课程亦须修读四年。医学、牙科、建筑等本科课程,最长须攻读六年。英国高等教育学院共开办超过五千项不同科目的本科课程。入学条件方面,申请人最少需有GCE A-levels两科合格和若干GCSE科目合格。由于学位竞争激烈,部份课程可能要求申请人有三科GCEA-levels或连同高级补充程度(AS-levels)考试取得相等于三科GCE A-levels的良好成绩,又或在BTEC文凭考获好成绩。攻读首个本科课程人士需向大学及学院入学处理中心(UCAS)申请。该中心出版的申请手册详述申请手续和列载各大学或院校开办的课程。此外,还有由英国各大学每年联合出版的《Universityand College Entrance:The Official Guide》,该书被视为一本有关各类本科课程入学条件的权威刊物。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学位竞争激烈,因此符合入学资格并不保证获得录取。硕士教育英国的硕士研究生(所)课程最吸引人之处就是时间只用读一年.节省你的宝贵时间.但是课程的密度相对也很高。Postgraate(研究生/所)课程的Qualification有以下四种: * PGCE-一种师范研究生(所)证书. * Pg Dip-研究生(所)文凭* Master Degree-硕士学位* PhD or Dphill-博士学位讲授式研究生课程 分业年制研究院文凭课程及一或两年制硕士学位课程。申请人报读硕士学位课程必须有本科学位或相关的专业资格。未符合资格的人士,如欲报读一年制硕士课程,一般需要先选读研究院文凭课程或先进修一年才可攻读硕士学位课程。有关英国大学开的各项讲授式研究生课程,可参考《GraateStudies》和《Higher Ecation in the UK》。研究式研究生课程 各大学及高等教育学院都有开办,申请人需有优等本科学位(一级荣誉或二级一等荣誉)或硕士学位。哲学硕士学位研究生须从事一至两年全日制研究工作,研究进度如令校方满意,可以转读哲学博士课程。修毕课程后,学生可取得国际认可专业资格。科目包括会计、银行业、行政秘书、市场学、测量、社会工作及法律等等。英国的博士学位与其他国家不同之处是,它不是授课式的.没有博士课程这样的东西.你要做的是再三年或更长时间内,确定研究计划,展开研究行动,和完成最终的研究论文.这种研究过程完全是独立的,但导师会在开始时与你商榷一个目标,并会在你的研究过程中监视你的进展.最后的论文大概要用6-7个月的时间完成
Ⅱ 简述英国的教育制度
英国的教育制度:
第一阶段:幼儿园教育(3-5岁)
第二阶段:小学教育(5-11岁)
第三阶段:中学教育(12-16岁)
5岁-16岁为法律规定的强制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必须入学,由国家负责必须的学费、书籍和必要的供应。
第四阶段:延续教育(16-18岁)
延续教育分为两种体系:学业路线和职业路线。学业路线着重于培养学术研究方面的人才,而职业路线则结合社会各层面的职业需要,培养在各种行业中具有专门技能和知识的人才。
第五阶段:本科教育(19-21岁)
本科课程一般需要3年-4年(医科为5年)。英国大学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所以学生在本科课程最后一年,通常需要独立完成一项研究工作,并撰写论文,学校以此决定所授予学位的级别。
第六阶段:研究生教育(22岁以后)
授课式硕士学位:以教学为主,多为实用性专业,一般分为三个学期。第一、二学期以授课为主,第三学期撰写学位论文。
研究式硕士学位:以做研究为主,学校将指派一名导师监督研究工作,导师仅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建议,大部分时间是学生自己进行创新性研究,最后完成一篇3~5万字的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一般需要经过3年的课程学习和研究,并提交学位论文,有时也要书面考试。
(2)英国小学教育扩展阅读
依据地区的不同,英国教育可以划分为:英格兰教育、威尔士教育、苏格兰教育、北爱尔兰教育。
英国教育是权力下放的,在联合王国各个组成国家中,教育系统各不相同,也由不同政府监管:英国政府负责英格兰地区的教育,威尔士政府负责威尔士地区的教育,苏格兰政府负责苏格兰地区的教育,北爱尔兰行政局负责北爱尔兰地区的教育。
18世纪60年代, 英国开始工业革命,要求广大劳动群众子女接受一定的教育与训练,成为合格的劳动力,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1839年,政府成立枢密院教育委员会,此为第一个监督和管理教育的国家机构。教育拨款法的通过及中央教育机构的建立是英国教育由教会控制向国家化方向发展的转折点,亦是国家干预公共教育事业的开始。
1870年,教育署长福斯特提出初等教育法案,奠定了整个教育制度的基础。
1902年,议会通过首相巴尔福提出的教育法案,建立公立中等教育制度,但并未建立一套完全相互衔接的公共教育制度。
1944年,教育大臣巴特勒在议会上提出教育法案(称《1944年教育法》或《巴特勒教育法》),确立了从初等、中等直到继续教育的公共教育体系,对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体制进行重大改革,为当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但并未完全改变历史遗留的双轨制,公学未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自实施《1944年教育法》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40年间,教育有很大变化。1981年开始实行“公助学额计划”,为公立学校学生转读独立学校提供机会。进入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1988年教育改革法》颁布后,教育又进行了改革。
Ⅲ 英国小学教育的弊端
与中国的很多学校不同,英国学校有男校女校之分,当然也有男女混校。学校是否应该按性别划分呢?男女分校和混校各有何利弊呢?送孩子出国读书前,你或许需要予以考虑。曾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留学的罗子薇在英生活十多年,儿子吴比在她的培养下去年考入英国顶级的私校伊顿公学,并成为中国大陆首位获得该校“国王奖学金”的学生。罗子薇以曾经的留学生和小留学生家长的双重身份,在此讲述她个人的观点,供大家分享。子薇的儿子吴比成为首个获得伊顿公学奖学金的中国大陆学生。男校和女校之分一直是英国私立教育体系中的一大传统,第一所男女混合寄宿学校直到十九世纪末期才出现。一直以来,尽管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为孩子应该读单性别学校好还是读混合学校好争论不已,但近些年的不少研究在很大层面倾向就读单性别学校的优点大于就读男女混合学校。综观各类研究,大的理由不外乎两个。其一,由于男孩女孩除了身体结构外大脑结构也不同,男生女生在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路径方面随之就不一样,所以把孩子们以性别划分从而接受最合适他们(她们)的教育比如说不同学科的排列和设置、不同体育运动的安排、不同课外兴趣的培养与发展皆十分必要且事半功倍;其二,当孩子进入无论是学业还是其他潜能发展都很重要的人生阶段——青春期阶段,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就读单性别学校更容易在客观上把主要精力放在他们各自喜欢的科目和课外兴趣上,并避免不必要的早恋及早期性行为的发生。当然,反对单性别学校教育的声音也一直不小,主要表现在社会学家们可能认为单性别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生活在与客观现实不符的世界里,因为大学校园以及未来的工作环境都是男女共存。此外,更有提出单性别学校的毕业生不善于与异性相处,导致婚姻破裂的也不在少数。从个人角度出发,我倒不担心单性别学校教育模式,因为我知道我儿子与他绝大多数同学在全都是男生的学校里生活得十分愉快和充实。实际上,男校女校之间也会定期互访联谊,举各类活动诸如舞台剧、音乐会或舞会等等——自有他们的乐趣!总之,不管结论如何,单性别学校还是混合学校都一定有各自存在的理由,而最大的好处是为家长与孩子提供了可选择性。所以事实是,孩子最喜欢的学校才是最好和最合适他(她)的学校。
Ⅳ 英国的义务教育是几年
英国义务教育共11年。
5-11岁的小学教育,11岁-16岁的中学教育,5岁-16岁为法律规定的强制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必须入学,由国家负责必须的学费、书籍和必要的供应。
英国的中学不分初中高中,从中一(Form 1)到中2(Form 2)共2年的时间。英国政府方面为了提高学生们的饭菜质量,决定将烹饪课程从2015年起增加到4岁至5岁儿童的必修课程中。以达到从小控制学生的饮食进而控制英国的肥胖率。
英国教育总体来说分为三个阶段: 义务教育(Compulsory Ecation),延续教育(Further Ecation)和高等教育(Higher Ecation)。
中英教育制度的差别使得两国的学生在年龄和学业程度上无法一一对应,因此中国的学生在考虑赴英留学的时候,必须要充分了解两种教育制度的区别,准确判定自己目前的受教育水平处于英国教育体系的哪一个位置。才能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课程和安排合理的学习计划。
延续教育是英国教育体系中最有特色也最精彩的部分,它是继小学(Primary)中学(Secondary)教育之后的“第三级教育”(Tertiary)。为进入高等教育或者就业打下基础。也是中国的高中学生留学英国的关键阶段。一般来说接受延续教育的学生介于8和9年级之间。
Ⅳ 英国小学教育跟中国有什么不同
英国的注重创新,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考试不看重,为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掘他们的爱好,让他们找准自己以后发展的方向,知识重在应用方面。到了大学本科,才开始培养研究理论。
中国式教育是为了考个好分数,然后升个好学校,找个工作。到头来发现学到有用的东西,没多少。
Ⅵ 英国小学教育的特色
英国小学教育的特色
英国的教育有着近千年的辉煌历史。它培养过像哲学家培根、物理学家牛顿、生物学家达尔文和文学家莎士比亚等许多世界伟人,它也曾推动过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近几十年来为了适应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英国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进行了许多根本性的改革和发展。
目前的英国实行十一年“强迫教育”。根据法律,父母在子女满5周岁时,必须将其送进学校,年满16岁高中毕业后才可以离开学校。11岁以前,学校里基本没有考试和作业,11岁时,儿童要参加一个“十一龄”的考试,学校和家长常常由这一成绩来决定孩子入什么样的中学。
英国中、小学主要分公立和私立两大类。公立学校一律免交学费、书费;而私立学校要求学生住校,家长要交纳十分昂贵的学费,甚至往往超过大学的学费。由于私立学校的教学设备、师资条件以及经济条件的优越,其教学效果一般比公立学校好。
英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较同年级的中国学校来说,一般程度较浅,知识面较宽。其教育宗旨多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界知识的学习。一般每个班级20左右个学生,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以及野处实习和参观等方法。各种电化教学仪器以及电子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教学。例如,在一所技术中学,整个学校有一百多台计算机,分别安装在图书馆、办公室、教室和走廊等许多地方,师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操作,教师也常常用来进行课堂演示,或进行学生实验和练习。
20世纪80年代,英国教育部做出一个改革措施,将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球物理课合并为一门科学课。科学课的教学大纲把原来互相对立割裂的几部分内容有机地合为一体,使学生对整个科学体系和各门学科间的内在联系能有全面深刻的理解。技术和设计课的开设也是一大特色,在这门课上,学生能接触到木工、钳工、工艺品制作、科技制作、烹调以及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形形色色的内容。一些中学水平的学生就能拆开家中的电视机、录相机、电冰箱以及汽车进行修理!这与他们从小一直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中、小学教学与现代科技和现代社会问题的紧密联系也是英国教育的重要特色之一。一切如能源、资源、污染和生态平衡等世界性的研究课题都能在教学中体现出来。比如,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讨论太阳能、核能的利用,水坝、电厂的设计方案。从而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外也能增强学生统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虽然大量的现代化电化教学仪器进入了教室,但实验室内的实验仪器都似乎不是那么精良和漂亮,其设计一般都十分巧妙,结构简单明了,有许多是老师或学生的自制教具,极有利于原理的掌握和启发思维。
总起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英国中、小学生的知识面普遍较宽,在表达、动手和创新等多种能力上和音乐、艺术素质上也超过我国的同龄学生。但计算能力、解题能力一般不如我国学生。
英国学生16岁高中毕业,要参加一次普通教育证书的考试,即毕业考试。考试中获得高分者,可再读两年高级教育的课程。这一课程的内容与大学课程内容相衔接,理论性很强,有些内容相当于我国大学一年级的水平。二年后,学生参加学校的高级教育证书的考试。各大学则根据每个学生的这一成绩录取学生而不再举行统一的高考。
Ⅶ 英国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有什么区别哪种更好
英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教育体系最健全的两个国家,我觉得这两个国家的教育方式各有千秋和优势,没有办法完全说清楚谁的教育好或者谁的教育有问题。
教室
就大学的教育来说英国大学的教学质量是世界最好的,但是美国大学的优势在研究上,另外制度更宽松一点,不像英国,在课程安排和毕业时间上太过死板。英美两国有着同源的文化是两国教育具有共同点的历史背景,美国的教育继承了欧洲古老的教育传统,两者各自有各自的特色。
英美有着同源的文化但区别还是很大的。两国有着不同的教育制度,这是两国教育不同的只要原因。所以可以说是两家的教育方式各自有着值得学习的地方,当然我国的教育也是非常不错的,说到底无论什么样的教育方式都是为了孩子的未来。
Ⅷ 英国人是怎么教育自己的小孩的
英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要使孩子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独立地去生活、工作,必须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如果孩子日后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适应社会,作为父母就没能尽到教育的职责。 道德不靠教导 英国中小学校里的道德教育不叫道德教育,而称“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称“社会化过程”。目的是让他们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如何自律以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核心道德观念有四:尊重生命、公平、诚实、守信。 英国人还有个观念,即“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它体现在英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里,那就是不要求孩子们去死记硬背道德准则,但是,要求孩子们从心灵深处、从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伦理道德。 小孩不是白纸 我们小时候背毛泽东语录:“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后来,大家以为小孩子也跟白纸一样,大人教什么,小孩子将来就长成什么样子。一位英国朋友说,西方人过去也有“白纸”论。认为小孩子都是“TABULARASA”(拉丁文,即空白状态),但现在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先天就已经部分地继承了父母的脾气、性格等心理基因,因此,“白纸论”是把事情过分简单化的观点。 诚实不是孤立的品德 英国学校一般不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但开设包括佛教和道教在内的各种世界主要宗教信仰课供选修。这门课被认为是对孩子品德和良知培养十分重要的一门课。 不仅如此,多数英国学校每周都组织班级讨论,选取一些学校里或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让孩子们发表看法,共同讨论,自己去领悟和判断对错与是非。集体游戏也是一种重要方式,让孩子懂得顾及与体谅别人,懂得如何与同伴合作。英国学校还普遍鼓励孩子饲养小动物,组织学生到敬老院陪老人聊天、为慈善组织募捐及参加其他公益或环保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和社会交往能力。在英国教育工作者看来,诚实不是一种孤立的品德,而是与自重和尊重别人,与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不淡泊输赢,但更要享受过程 老师并不是教学生去学老庄的超脱,淡泊输赢结果;相反,英国学校里,“输赢”二字总被挂在嘴上,因为各种比赛名目繁多,充满学生的学校生活,但正因为比赛多,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领略到老师所要传达的信息:你会赢,但不会每次都是你赢,每个人都有赢的时候,也有输的时候,要紧的是享受参与的过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少移居英国的中国移民感触最深的是,英国人对人生的选择往往是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即使这事儿不合潮流,也不时髦。 不要妨碍别人 英国的社会道德教育,还有一点令人印象至深,那就是从小教育小孩子要学会照顾自己,同时注意不要妨碍他人。这其实就是公德与私德的分水岭,也有人称为“对陌生人的道德要求”。 英国小学很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个人清洁卫生、学习用具收拾整齐等都在道德教育范围之内。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其实有很相似但也许更为积极的说法: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就要照这样对待别人。 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到处渗透这一思维方式。就拿交规来说,为什么可见度良好时不能打开车尾雾灯?别人超车时为什么要把远光灯改成近光灯?开车时如果考虑别人的处境,考虑可能会给别的道路使用者带来的危险,也就意味着考虑自己行车的安全。一部英国交规,处处体现着这个并没有明说的道理。 允许父母体罚孩子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观念与行为,对孩子道德意识的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英国的家庭中,绝对看不到对儿童的没有理由的娇宠,犯了错误的孩子会受到纠正甚至惩罚。父母们往往在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束,让他们明白,他们的行为不是没有边际的,不可以为所欲为。英国的法律明确规定允许父母体罚孩子,至今许多学校仍保留着体罚学生的规矩。 在一般的家庭当中,5岁以下的孩子都不准与大人同桌吃饭,不允许挑吃挑穿,到了该做什么的时候,一律按规矩办事,故意犯错误和欺负幼小,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不管是对什么人,孩子必须懂礼貌,说话客气,对父母兄弟姐妹也不例外。言谈举止符合标准,对人彬彬有礼是对每一个孩子的基本要求。反之,孩子将受到父母的训斥,包括身体的惩罚。只有懂事而有礼貌的孩子,才会受到父母的夸奖。 花钱“培养”孩子顽皮 我们小的时候,父母总是以某个孩子从来不出去乱跑为榜样来教育我们。可是在英国,孩子们永远顽皮或者说父母是花钱培养他们顽皮。每个周末都有活动,不是到某个朋友家吃饭(往往是全家一起去,父母辈的聊天,孩子辈的玩耍),就是有某个小朋友的生日派对,或者是去游泳、踢球。总之,差不多就是父母和孩子的互动日,很少待在家里看电视之类的。 最看重的是友好 在英国人的眼睛里,看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是不是友好,和他的职业、性别、收入、教育、私生活都无关。他们教育孩子从小要善待一切生命,包括动物、植物等。天气好的时候,他们会带孩子到农场去看看大自然,或者在自家的花园。即使像蚂蚁这样的小生命,即使在夏天厨房爬满了蚂蚁的时候,他们的妈妈一边消灭蚂蚁,一边告诫他们的孩子,绝对不能玩弄蚂蚁,不能让它们死得太痛苦。而且只要打一两个就可以了,这样其他的蚂蚁会发出警报,让其他的同伴不要到这里来了,或者把蚂蚁捉到小瓶子里,然后拿到花园去放生。 有次孩子们养的金鱼巴里死了,对一条养了快三年的金鱼来说确实不容易,每天欣赏摇滚乐能活那么久也该安享天年了。孩子的妈妈让他们打电话告诉正在上班的爸爸这个坏消息,第二天还在附近的教堂举办了个简短的葬礼。上周,安格斯居然还夸张地做了个噩梦,说梦到巴里了,妈妈对他们解释说,生命总有结束的时候,但是巴里活得很开心,因为大家都爱它。 我不知道孩子们能明白多少,不过,至少我知道这样的教育虽然在我们看来有些傻得可爱,却并没有错。 最重要的品质是勇气 英国人给世界的印象就和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中的主人公菲利亚・福格一样,是个一板一眼、严格遵守规则的英国绅士。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英国的教育一定也是循规蹈矩的。其实,现代的英国人非常注重培养孩子勇敢和坚韧的性格,他们深知勇气是一个人主动进取的动力。 英国父母常常带着自己的孩子去探险,深入到大自然中,在险恶的环境中生存,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就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意志和勇敢精神,为今后的人生做好人格方面的准备。 英国的家长认为,对孩子的娇宠于孩子十分有害,所以家庭教育中特别注重对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会放手让孩子尝试去做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裤、自己整理房间等为自我服务的事情。 英国的私家车的拥有量是很高的,很多家庭都有自己的轿车,可以很方便地接送孩子上下学。但是,英国的家长们很少会开车接送孩子,他们都是让孩子自己背着书包徒步或乘坐校车去学校。 英国人在公共汽车上遇到老人、残疾人和孕妇都会主动让座,但是,他们唯独不会给孩子让座,英国人认为孩子是需要锻炼的,应该鼓励孩子独立。 英国的家庭教育 不论中国孩子、英国孩子,一日三餐总是必不可少的。也许你会说,不就是吃饭么,又有什么好说的。可别小看餐桌,那上面可大有学问呢。
Ⅸ 英国的小学教育
在英国,年满4岁的小朋友就要正式上小学啦!从9月开始上Reception(相当于学前班),从早上9点上到下午点多,中午在学校吃午餐,要遵守学校各项规则了,所以家长和小朋友们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哦!今天就总结一篇入学准备的干货,供大家参考。
作息时间
上学之前一两个月开始倒“时差”,让小朋友养成习惯,准时起床、吃饭、睡觉等,将来上学时适应起来就容易许多。比如:
8点起床,自己去洗手间,刷牙、洗脸,穿好衣服裤子袜子等;
8点15分吃早餐(将来上学的时候要保证8点55分之前到校);
12点吃午餐,自己用刀叉吃饭;
不午睡(将来上学的时候没有午睡的,上到下午3点多放学),玩耍,吃水果、喝水;
17-18点吃晚餐;
20点左右洗澡、刷牙、读书、睡觉。
为了让小朋友有时间观念,老师推荐用沙漏,可以让宝宝对时间的流逝有个直观的感觉,起到督促的作用。比如宝宝一直看电视或者ipad,不想按时睡觉,就用这个,说“沙子都流下来(也就是五分钟)后,我们就去睡觉好不好?”有个缓冲,让孩子更容易接受些。每次做到了“按时”,就及时夸奖下,奖励个小贴纸或者下图这种奖状记录(Reward Chart),坚持几天养成了习惯就好。
家长需要了解
1。仔细阅读学校发的介绍资料,新生开学前会有学校开放日(Open Day),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学校参观,见老师,在教室里玩一会儿,适应新环境。有些学校还会安排主管老师和助教家访(Home Visit),大概20分钟,让孩子对老师有个熟脸的印象,也让家长和老师有近距离交流。
2。开始两天是上半天,适应期。然后全天。
3。大多数学校还有早餐俱乐部(Breakfast Club),从8点开始,有的收费,有的免费,提供各种麦片、面包、牛奶、水等,吃完会有老师照看着玩耍,直到9点上课。
4。家长要准时接送孩子上下学,晚了要打电话给学校,谁接孩子要告诉老师,老师认识的确认是孩子父母或者亲友才可以接。
5。学校要保证出勤率,所以不能随便请假。病假要打电话告知,事假要提前一个月书面跟校长请假,获得批准才行。不允许请holiday(旅游)假。
6。孩子如果过敏、哮喘或者有其它健康方面的问题都要事先告诉老师,上学期间要用什么药提前说明。
7。中午孩子在学校免费吃午餐(Reception至2年级免费),营养配餐,课间休息会有水果、牛奶、水提供。
8。孩子生日时可以带蛋糕去学校,和小朋友们一起庆祝。
9。家庭地址、电话要留给学校,以便孩子生病不舒服时,或者其它状况,紧急联系家长。
10。每年会有两次正式的家长会,老师一对一和家长谈话,讲述孩子情况。平时放学后家长也可以找老师问情况。
小朋友需要了解
1。分享(share)。会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分享玩具,轮流玩(take turns),友好相处。
2。上厕所。自己会脱裤子,去上厕所,擦屁屁,穿裤子,洗手(要在上学前训练完毕)。
3。听说交流(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小朋友要会说些简单的英文,能和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交流。尤其是母语是中文的小朋友,要学一些英文,以保证需要得到满足。
4。会拿笔,铅笔,蜡笔,彩笔,开始用手指握笔,而不是大把抓了。
5。会用剪刀(圆头),做手工。
6。知道简单数字、颜色的英文表达,认识字母,知道自己的名字,学写名字。
7。读书。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上学后有读书记录(book record),老师发书每天读,要保护好书,读完一本换一本。
8。会数数1-20,比较大小多少,知道简单形状。
9。会用刀叉,在学校自己吃饭,不要带fizzy drink(碳酸饮料)。学校有水和奶。
校服
温馨提示:所有的校服都要写上孩子的名字,避免搞混。
短袖衫(polo shirt),外套绒衣(jumper),长裤,短裤,裙子,裤袜,衬衫,领带,黑皮鞋,各大超市均有销售,一般来讲John Lewis和Marks & Spencer的质量更好些,价钱也稍贵些。黑皮鞋质优价平的可以选Clarks。绒衣一般要求印有学校徽章,可在校服专卖商店购买。上学的日子几乎每天都要穿校服,除非特别活动日,所以一般需要两套至五套,替换着穿。
贴士:学校的summer fair一般可以买到比较新的二手校服;夏季打折和开学前(back to school)一般超市和商场有8折左右的校服促销活动。
保暖防风雨外套
薄厚各一件,各大超市均有销售。
体育课:需要球鞋(pumps)、短衣、短裤、小包,各大超市均有销售。英国无论冬天夏天,体育课都是短打扮。
书包
小学一般都用这种(见下图),学校有的卖,一两镑即可买到。一般里面就放薄薄的一本课外书(学校借阅的),记录读书目录的小册子,老师给家长的通知,有时有一两页作业纸。所以说英国小学生的书包很轻很轻!
其它必备用品:
太阳帽,防晒霜,预防晒伤和皮肤癌。虽然英国的阳光不多,但是学校为了孩子的安全,夏天会要求准备。
荧光背心(fluorescent vest),安全第一。英国的冬天一般下午4点就天黑,所以放学走路回家的同学需要准备。
奇装异服,学校会有各种活动,学生可以当天不穿校服。比如世界图书日(world book day),建议学生扮成书中的人物。还有各个国家日,学生可以穿各国国旗颜色的衣服,或者各个国家的民族服装。讲到历史课,学生可以穿历史传统服装,比如维多利亚时期的等等。男生一般喜欢扮各种英雄,女生一般喜欢扮各种公主,这些服装可以网购。
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学校都有各种舞会、聚会、表演等,需要准备相应的表演服装,各大超市均有销售,也可网购。
雨鞋,雨天上下学走路的话需要,学校组织去菜园(allotment)活动或者去公园玩需要。有各种卡通人物图案的雨鞋,各大超市有售。
午餐盒(lunch box)
如果孩子不在学校食堂吃午餐的话,要准备一个,有各种卡通形象的,各大超市均有销售。那就要辛苦妈妈们每天早上给娃们准备要带去学校的午餐了。
音乐活动类
英国小学都有音乐课,普及音乐知识,听各种音乐,学唱儿歌,教孩子们学习各种乐器,一年级有吉他、电子琴、钢琴、小提琴等课后兴趣班(After School Club),四年级音乐课开始学竖笛(recorder),巴西桑巴鼓等,之后如果学生有潜质,老师会教萨克斯风(saxophone)、横笛(flute)等。各学校学的乐器可能各有不同。有的学校提供乐器,有的需要家长购置。
体育活动类
足球(包括球衣、球袜、足球鞋等)
英国小学的体育活动是以足球为主的,一般都有一大片草地供孩子们踢球,体育课很多时候玩足球,课后兴趣班(After School Club)一般都有足球课。英国各城市的足球俱乐部(football club)都有培养苗子的儿童足球俱乐部,所以家有男宝,喜欢足球的就要入全套装备了。
网球,高尔夫球
比较高大上了,喜欢学的需要入全套装备。
游泳
小学一般都开设游泳课,需要准备游泳衣裤,长发女生还需泳帽。注意不是在沙滩穿的沙滩裤/比基尼。
舞蹈活动类
课后兴趣班(After School Club)学各种舞蹈的话,要入全套服装和鞋等。
手工活动类
做手工的工具箱
英国小学很鼓励孩子自己创作,很多手工的课堂活动,课后作业也有很多DIY,比如自己设计制作复活节的帽子,圣诞节的圣诞彩球等。学校还倡导环保理念,鼓励用各种废弃物做东西。
推荐看英国BBC的cBeebies儿童频道节目《Mister Maker》,专门教小朋友做各种创意手工的,还有配套的手工工具箱可以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Ⅹ 谁给我介绍一下英国小学
英国小学教育的三个特点
为从事一项中英教育合作课题研究,我曾赴英国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调研和考察。在考察中深感英国中小学的教学颇具特色。其中英国中小学校高度重视个别教育的作法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班级授课制的国家之一。然而他们在发挥这一现代教育制度长处和优势的同时,也采取相应的措施弥补其在个别教育方面的不足。为此,英国中小学的教学组织始终保持着课程教学和个别辅导两个系统。课程教学系统以教研组(按学科划分组成)为纽带,由任课教师组成。其主要职责是面向全班学生系统授课。个别辅导系统以年级组(按年级划分组成)为纽带,由辅导教师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对本年级儿童进行个别辅导。这种双轨并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既发扬了班组授课制系统讲授、成批培养、大规模提高教学质量的优势,又克服了其在因材施教上的不足,充分照顾到了每个儿童的个体需要和个性发展。
英国中小学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充分体现对个别教育的重视。通常学校对每个年级和每个班级订有整体性教学计划,整体计划规定了儿童必修课程的门类、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与此同时,任课教师和辅导教师还要负责为每位儿童制订个体教学计划。除此而外,英国的特殊教育事业还十分发达。几乎每一个郡都有比较齐全完备的聋、盲、哑、弱智、精神残疾、肢体残疾等特殊学校。与此同时,每一所普通中小学又都设有特殊教育教研组。特教组的主要职责是对全校那些经过国家标准检测已注册的特殊儿童进行特殊教育,这种特殊教育的高度普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对个别教育的重视。
重视个别教育的客观结果是儿童的个性发展十分鲜明,充满朝气和创造活力。这一点我们在对案例学校的实地考察中深有感触。例如,当陌生人走进教室时,只要教师许可,学生们会主动围上来打招呼攀谈。在课堂讨论中,学生们的发言极为踊跃,在实验课中学生们表现出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各种自选的活动课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特殊的兴趣爱好和独特的技能。当我们问及学校为什么会如此重视个别教育时,莱斯特市的一位中学校长对我们这样说:“每一个儿童都有其内在的潜力和特点,因此我们的责任就是确保每一个儿童都能够在其固有的基础和素质上获得充分发展,使他们成为既具有公民一般素养、又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才能的人,成为能够自食其力并对社会有用的人。”
老师围着学生转
英国的中小学生每天上六节课,一节课程50分钟(上午9时到校,下午4时放学)。在课堂上,教师极少搞满堂灌,一言堂。通常教师只讲授15—20分钟,其余时间留给学生自学,学生自己钻研教材或独立做作业与练习。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提纲挈领地讲透教材的主要内容,然后进行巡回解答和指导。整个教学过程可以说是教师围着学生转。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方式五花八门。走进教室,你会看到有的在研读课本,有的在相互讨论,有的在操作教具,有的在向教师询问。尽管教学秩序看上去不太安静整齐,可是学生们的学习神情都很专注、很投入,而且课堂气氛富有生机,十分活跃。这种以儿童主体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始终处于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的积极状态。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习获了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培养和锻炼了发现知识、探索真理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注重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英国教学的又一显著特色。英国中小学的教室里,总是摆满了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教具和玩具。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活动相当一部分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操作这些教具、玩具。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课程的教学伴随有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英语、历史、地理、社会、外语等课程的教学则大量借助现代化视听教学手段。与此同时,学校还常结合教学内容举行各种参观、见习、实习等活动。例如,讲生物课会带学生到自然博物馆参观,讲历史课会带学生到历史展览馆参观,讲天文知识会把学生带进天文馆,讲宗教知识会把学生带进教堂。在北桑朴顿市的一所案例学校,我曾亲历了该校为结合历史课和地理课教学而举办的“中国周”活动。在这一周里,学校里充满了中国文化的标志和特征,整个校园里弥漫着中国文化的氛围。不仅如此,学校还把全部四年级的学生带到约100英里外的伦敦市“中国城”(华人居住区)和维多利亚博物馆的中国展厅参观。这种教学形式,比起抽象讲授的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除此之外,英国中小学在课程设置上也非常突出实用性知识和技能教学。有一门课叫作技术课程,主要内容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技能,如电工、水工、木工技能,家电操作和简单维修技能,汽车原理和驾驶技术等。为配合这门课程教学,普通中学都设有实习车间。实习车间拥有各种常规工具和普通车床。由于高度重视教学实践环节,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强。
寓德育于教学活动中
英国是一个倡导“绅士风度”的国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民族的文明素养较高。然而,纵观英国的教育,却很难找出专门的德育课程。过去,中小学以宗教课程为主渠道来渗透道德教育。可是进入七八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英国青少年已开始不信奉宗教,这样宗教课的德育功能也就日渐萎缩。现在除少部分教会创办的学校外,大部分中小学已取消了宗教课程。那么德育是如何来实施的呢?
德育实施的主渠道是各科教学。英国的教育基本法中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公民素养教育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和目标,同时要求任何教学都必须贯穿教育性原则,即把道德教育、公民素质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种教学之中。这一思想首先体现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中。英国中小学的教材是遵循科学与价值的双重原则来编写的,教材内容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把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传授和人道主义、国家意识的渗透有机结合。其次,体现在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上。在教学管理中,英国中小学普遍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挖掘和讲解既要体现科学观念、真理观念,又要体现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同时要求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人格品行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在英国考察期间,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英国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很强,言行举止表现出很高的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准,这对学生无疑是最好的德育因素。除此之外,学校还通过校园文化、礼仪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管理以及学校与家长、社区等相互配合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形式上看、英国中小学虽然在德育工作上的投入不多,但是其德育的效果却很好。这集中表现在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道德文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