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小学义务教育小学段各学科新课程理念下的基本教学常识”相关资料
XXX小学
200X-200X学年度第X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版指导,进一权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00X年工作思路是: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推进课程改革为载体,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深化校本教研为动力,以科学管理为保证,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支撑,整体视导,分段活动,协作教研,突出重点,创新教研思路和方式,构建我校特色教研体系,进一步提高我校基础教育实施水平。
二、任务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枣庄、滕州两级市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优化机制,明确措施,培植典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开创我校素质教育新局面。
1.践行科学质量观,科学、规范、高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质量新跨越。
2.继续开展新课程系列课达标活动,不断完善各学科深化课程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的实施意见,全面、科学地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成功发展,构建学科实施素质教育新体系。
❷ 新课标理念下什么是小学科学探究
学习新课标 树立新理念
——听了朱慕菊同志报告有感
听了朱慕菊同志的报告,受益匪浅.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的.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加强学习,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一是加强学习,把握新课标.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应当把握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为小学科学改革取得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转变教学观念.新课改要求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科学要素为宗旨,教师要转变过去只注重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念,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全面提高科学素养的过程,不仅要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的体验,将科学探究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教师要转变自己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放弃权威形象,将学生作为科学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要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引导学生的兴趣.
三是优化教学方法.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学会自由思考,勇于提出猜想,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观察法、实验探索法、自学指导法、问题讨论法、学生讲演法……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优化组合,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四是做好自身“角色”的转变.尊重学生,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和激趣的课堂环境.课堂上要让学生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要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要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
❸ 小学数学课新理念
在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提出:“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教育观念。教师在新的课程标准实施时,更新教育观念迫不及待,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要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
1、提倡“多样化”算法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题,再进行合作交流。这样能留给学生思考空间、探索的空间,有利于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
对于各种计算,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各种算法,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即使学生的方法幼稚、不成熟,但评价要有角度,要从学生思考角度来看,学生在思考中,经历了一个探究过程,且学生的方法更加符合儿童认识水平。
对于各种方法,教师都应加以鼓励,并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教师应经常要求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刚才你是怎样做的?如果……怎么样?出现什么错误了?你认为哪个方法更好?对于最优方法,主张让学生自己反思、评价并进一步探索,让学生在选择中选择,在合作中合作,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注重“数字化”生成
现代数学教学重心发生变化,即注重“数字化”生成。教师不能把所有精力花在传授专业知识上,而要在研究学习上下功夫,教会学生会学。“数字化”生成也就是把实际问题数字化,运用数字、图形、符号表示生活实际问题。
又:理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与“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这两个概念时,学生的理解是模糊的,于是我这样设计:
X-8=16
解: X=16+8 ↓
X=24
.
你能理解“ ↓ ”和“.”这两个符号的意思吗?学生对数学符号的理解既具体又轻松,自然区别“解方程”与“方程的解”。
3、关注“大智慧”发展
“大智慧”就是指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成为世界课程改革的特点,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更多地关注有价值思维的发展。
有位老师让同学们从各个不同角度来说数字8。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教室里有8个小组,8比9小1、比7大1,8加2是10,10个鸡蛋吃掉2个还剩8个,4加4等于8、11减3等于8、8加上0还是8……老师觉得同学们说得差不多了,就准备结束讨论。可有一位一直在认真思考的学生,这时才高高举起手来。见他那付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样子,老师就让他说。他认真地说:“8是16的儿子!”话音一落,同学一阵哄笑。老师叫同学们不要笑,让这位同学说出他的理由。他理直气壮地说:“因为8是16的一半,所以是16的儿子。”老师又问:“那8有儿子吗?”他说:“8的儿子是4,4的儿子是2,2的儿子是1,1的儿子是0!”老师说:“太好了,你发现了16的一个秘密。但按照你这种想法,1的儿子不是0。是什么你再想一想,老师以后再告诉大家。”
虽然学生的想法不尽完善,但他的思考方式别出心裁,这位老师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大智慧”的发展。
4、倡导“发展性”评价
我国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自身发展的要求,教育评价改革势在必行。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即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和激发人的主体精神,发展性评价主要体现在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方式动态化、评价内容多元化。
例如:建立成长记录袋。
采用建立成长记录袋的方式,以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进步历程,以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成长记录袋中收录反映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满意的作业、最喜爱的小制作、印象深刻的问题和解决过程、难忘的讨论、阅读数学读物的体会及来自家长的讯息等。
更值得注意是:老师应遵循《标准》的基本理念,以本学段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标准,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学段目标是本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应允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数学知识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由此,老师要善于“推迟判断”,把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允许存入“问题银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并允许他们重新“支取”,重新解答,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种“问题存取”与“推迟判断”能让他们看到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5、加强“实践性”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有效地改善中小学课程结构,丰富课程类型,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老师教学观、课程观的更新。
1、综合实践活动回归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作为课程内容,让学生极大限度地回归生活世界。
2、综合实践活动立足于实践。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老师要着重为学生营造实践情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综合实践活动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得知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我在教学《百分数应用——利息》中设计,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收集“压岁钱”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并积极引导他们探讨思考,压岁钱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欢乐,更多的是思考,它需要我们客观评价和理性分析。
Α、如果有一大笔钱, 你会怎么用?
我会以爸妈的名义把这笔钱投资到小姨的超市里, 这样爸妈在超市也有一份董权.
存入银行、买国债、炒股、捐给灾区、买电脑学知识、买书看、去旅行、投资小个体户、请别人吃东西。
独自一个人坐火车到某地做一个小调查, 和陌生人打交道, 并也可以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
B、我感到奇怪的是97年年利息有5.67%, 元旦前又变成2.7%, 现在又变成了1%点几了. 为什么国家繁荣了, 可利息却一年比一年少呢?
C、利率为什么要下降? ①贷款少,存款多;
②9·11事变美国经济受到影响;
③为了使大型国有企业得到保障。
D、关于压岁钱的问题, 长辈们知道得比较多, 像我爸爸小时侯的压岁钱也就一、二元钱, 能够超过两元钱就不错了, 而我们现在的压岁钱有了成百上千, 这么算来, 我们的下一代就能成千上万, 甚至几十、几百万都有可能……
对于压岁钱的问题有很多, 这里就不一一提出, 对于压岁钱的问题, 有机会再谈……
又:小学三年级在讨论如何参与社区活动呢?有一个学生讲: 我们社区少一个邮筒, 建议增设一个邮筒。
老师眼睛一亮, 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 问: 为什么少了一个邮筒呢?( 增设邮筒的理由是什么?增设邮筒的条件是什么?)
讨论: 家长认为有这个需要吗?
邮递员怎么看呢?
邮政所长怎么看呢?
邮筒之间距离有多远?
增设邮筒有什么政策规定?
如果增设, 经费有没有困难?
设在什么地方最合适?
学生分组调查采访并把结果写成建议或报告。
第二天, 老师和同学们把意见整理, 形成了一篇《在某地增设一个邮筒的建议》…….
第三天, 当孩子们上学时, 看到穿着绿色新装的邮筒已经竖立在那里, 孩子们心里别提有多兴奋了。
关于邮筒的讨论研究中,学生们不仅学习研究的方法, 而且学会了协作, 增强了社区主人意识。
课程改革的最终顺利完成,关键在于教师。我们教师应不断地学习和体会《数学课程标准》,掌握并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唯其如此,才是课程改革最有效的保障
❹ 小学科学课中怎样贯彻新理念
一、课堂教学强调从问题入手
科学课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强调课堂教学要从问题入手,这是自然课与科学课最重要的区别之一。我们的教师在学习科学课标以后,把新的课程理念融入到自然课堂教学之中,用课改的新思想、新理念指导着自己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从问题入手,使学生带着渴望知识的愿望去学习。在课堂中,学生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中间要经过一大段过程,没有过程和方法,解决问题也是一句空话。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教会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他从提出问题,经过一系列的研究过程,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最后把问题解决了,才是科学教育的全过程。在经历过程和运用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学生必然会获得相关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发展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都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实现、要达到的目标。
二、课堂教学以科学探究为主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意味着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研”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学生们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在参与解决问题、参与做计划、参与决策、参与小组讨论、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将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同他们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并把所学的科学内容应用到新的问题中去。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们对科学探究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听到或记住有关的知识和结论;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以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的性质等一系列问题,有了切身的认识和体验,而不仅仅是获得了关于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
这样的教学,知识容量大,学生的思维活跃,参与度高,课堂研究兴趣浓厚,学生研究的时间充分,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将科学的教育理念真正地融入到自然教学中,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指导者,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而我们教师本人,也要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不断学习,成为新课程的
❺ 小学数学的新理念是什么
在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提出:“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教育观念。教师在新的课程标准实施时,更新教育观念迫不及待,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要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
1、提倡“多样化”算法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题,再进行合作交流。这样能留给学生思考空间、探索的空间,有利于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
对于各种计算,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各种算法,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即使学生的方法幼稚、不成熟,但评价要有角度,要从学生思考角度来看,学生在思考中,经历了一个探究过程,且学生的方法更加符合儿童认识水平。
对于各种方法,教师都应加以鼓励,并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教师应经常要求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刚才你是怎样做的?如果……怎么样?出现什么错误了?你认为哪个方法更好?对于最优方法,主张让学生自己反思、评价并进一步探索,让学生在选择中选择,在合作中合作,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注重“数字化”生成
现代数学教学重心发生变化,即注重“数字化”生成。教师不能把所有精力花在传授专业知识上,而要在研究学习上下功夫,教会学生会学。“数字化”生成也就是把实际问题数字化,运用数字、图形、符号表示生活实际问题。
又:理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与“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这两个概念时,学生的理解是模糊的,于是我这样设计:
X-8=16
解: X=16+8 ↓
X=24
.
你能理解“ ↓ ”和“.”这两个符号的意思吗?学生对数学符号的理解既具体又轻松,自然区别“解方程”与“方程的解”。
3、关注“大智慧”发展
“大智慧”就是指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成为世界课程改革的特点,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更多地关注有价值思维的发展。
有位老师让同学们从各个不同角度来说数字8。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教室里有8个小组,8比9小1、比7大1,8加2是10,10个鸡蛋吃掉2个还剩8个,4加4等于8、11减3等于8、8加上0还是8……老师觉得同学们说得差不多了,就准备结束讨论。可有一位一直在认真思考的学生,这时才高高举起手来。见他那付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样子,老师就让他说。他认真地说:“8是16的儿子!”话音一落,同学一阵哄笑。老师叫同学们不要笑,让这位同学说出他的理由。他理直气壮地说:“因为8是16的一半,所以是16的儿子。”老师又问:“那8有儿子吗?”他说:“8的儿子是4,4的儿子是2,2的儿子是1,1的儿子是0!”老师说:“太好了,你发现了16的一个秘密。但按照你这种想法,1的儿子不是0。是什么你再想一想,老师以后再告诉大家。”
虽然学生的想法不尽完善,但他的思考方式别出心裁,这位老师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大智慧”的发展。
4、倡导“发展性”评价
我国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自身发展的要求,教育评价改革势在必行。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即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和激发人的主体精神,发展性评价主要体现在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方式动态化、评价内容多元化。
例如:建立成长记录袋。
采用建立成长记录袋的方式,以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进步历程,以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成长记录袋中收录反映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满意的作业、最喜爱的小制作、印象深刻的问题和解决过程、难忘的讨论、阅读数学读物的体会及来自家长的讯息等。
更值得注意是:老师应遵循《标准》的基本理念,以本学段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标准,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学段目标是本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应允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数学知识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由此,老师要善于“推迟判断”,把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允许存入“问题银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并允许他们重新“支取”,重新解答,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种“问题存取”与“推迟判断”能让他们看到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5、加强“实践性”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有效地改善中小学课程结构,丰富课程类型,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老师教学观、课程观的更新。
1、综合实践活动回归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作为课程内容,让学生极大限度地回归生活世界。
2、综合实践活动立足于实践。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老师要着重为学生营造实践情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综合实践活动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得知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我在教学《百分数应用——利息》中设计,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收集“压岁钱”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并积极引导他们探讨思考,压岁钱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欢乐,更多的是思考,它需要我们客观评价和理性分析。
Α、如果有一大笔钱, 你会怎么用?
我会以爸妈的名义把这笔钱投资到小姨的超市里, 这样爸妈在超市也有一份董权.
存入银行、买国债、炒股、捐给灾区、买电脑学知识、买书看、去旅行、投资小个体户、请别人吃东西。
独自一个人坐火车到某地做一个小调查, 和陌生人打交道, 并也可以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
B、我感到奇怪的是97年年利息有5.67%, 元旦前又变成2.7%, 现在又变成了1%点几了. 为什么国家繁荣了, 可利息却一年比一年少呢?
C、利率为什么要下降? ①贷款少,存款多;
②9·11事变美国经济受到影响;
③为了使大型国有企业得到保障。
D、关于压岁钱的问题, 长辈们知道得比较多, 像我爸爸小时侯的压岁钱也就一、二元钱, 能够超过两元钱就不错了, 而我们现在的压岁钱有了成百上千, 这么算来, 我们的下一代就能成千上万, 甚至几十、几百万都有可能……
对于压岁钱的问题有很多, 这里就不一一提出, 对于压岁钱的问题, 有机会再谈……
又:小学三年级在讨论如何参与社区活动呢?有一个学生讲: 我们社区少一个邮筒, 建议增设一个邮筒。
老师眼睛一亮, 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 问: 为什么少了一个邮筒呢?( 增设邮筒的理由是什么?增设邮筒的条件是什么?)
讨论: 家长认为有这个需要吗?
邮递员怎么看呢?
邮政所长怎么看呢?
邮筒之间距离有多远?
增设邮筒有什么政策规定?
如果增设, 经费有没有困难?
设在什么地方最合适?
学生分组调查采访并把结果写成建议或报告。
第二天, 老师和同学们把意见整理, 形成了一篇《在某地增设一个邮筒的建议》…….
第三天, 当孩子们上学时, 看到穿着绿色新装的邮筒已经竖立在那里, 孩子们心里别提有多兴奋了。
关于邮筒的讨论研究中,学生们不仅学习研究的方法, 而且学会了协作, 增强了社区主人意识。
课程改革的最终顺利完成,关键在于教师。我们教师应不断地学习和体会《数学课程标准》,掌握并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唯其如此,才是课程改革最有效的保障。
❻ 小学科学新课标的理念有哪些
学习新课标 树立新理念
——听了朱慕菊同志报告有感
听了朱慕菊同志的报告,受益匪浅。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的。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加强学习,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一是加强学习,把握新课标。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 应当把握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为小学科学改革取得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转变教学观念。新课改要求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科学要素为宗旨,教师要转变过去只注重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念,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全面提高科学素养的过程,不仅要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的体验, 将科学探究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教师要转变自己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放弃权威形象,将学生作为科学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要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引导学生的兴趣。
三是优化教学方法。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 学会自由思考,勇于提出猜想,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观察法、实验探索法、自学指导法、问题讨论法、学生讲演法……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优化组合,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四是做好自身“角色”的转变。尊重学生,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和激趣的课堂环境。课堂上要让学生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要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要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
❼ 现在的教育新观念
《教育新理念》考试知识点
第一章《课堂教学的革命》
一、判断
1、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2、基础教育主要是打基础,换句话说,主要是传授知识。
3、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4、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不确定性。知识的本质在于不断地推陈出新。
5、科学精神必须渗透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之中。
6、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可以看做是一个不断深化地对事件进行分析的过程。
7、解决问题需要综合所学的知识。
8、如果以为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教学非得在高中才能进行,那就大谬不然了。
9、人们这种天生的好奇心、探究心正是研究性教学的心理基础。
10、研究性教序不仅是重要的教学方法,是日后继续独立学习、独立处理问题的生活能力的重要保证,而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
11、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什么样的教学意识,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12、研究性教学是由计划的,但却不是惟计划的。
二、单选
1、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
2、所谓科学态度,就是实事求是地态度,所谓科学精神就是怀疑的、批判的、探索的、创造的精神。
3、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接受性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接受性教学是由标准的、预期的答案,而研究性教学没有甚至不可能有标准答案。
三、多选
1、对创新能力或创造能力的理解。 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看,创新是个体意义上的创新,而不是种系意义上的创新,一名小学生发现了他个人未曾发现的东西,与科学家发现了人类未曾发现的东西,是等价的。创新更在于创新意识、创新个性的培养。
2、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教学。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
3、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教师并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
4、理解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P18)
5、20世纪50年代后,科学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需要强烈综合知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大学的专业概念已经越来越淡化,基础教育上移,通识教育增强;如何使学生具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成为我们的基本理念。
6、简单内容的学习同样可以具有探索性,而复杂、深奥知识的学习照样可以使接受性的。我们可以把知识变成思想,也可以把思想变成知识,这全在于教育者的观念和实践。(P24)
7、所谓研究,首先要觉察问题,然后形成假设,然后验证或推翻假设,最后得出数据,写成报告。(P26)
8、研究性教学的特点。(P28) A研究性教学是开放的。 B 研究性教序常常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C 研究性教学常常与生活密切联系,鼓励协作性学习。
9、关于什么知识是必要的基础,这历来就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没有一个国家的教材是完全一样的,这样的差别就说明对基础的理解本身就是主观的选择。散点教学不是把所有重要的东西都选择好了交给学生,而是选择部分重要的东西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若干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补充他自己认为需要补充的知识。(P35)
第二章《学科教育的新视野》
一、判断
1、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观。
2、课堂内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它与升学不矛盾。
3、课堂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学科教育,因此课堂中能否实施素质教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落实到学科教育中去。
4、知识被认为都是正确的,既然是知识,特别是写在教材上的知识,都是“圣人之言”都是正确的。
5、科学是发展的,而且发展性才是科学的本质。
6、科学知识强调的是确定性,而科学精神强调的却是不确定性。
7、科学的本质是发现,而数学的本质是发明。
8、文科被消融在科学之中,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被认为适合于解决文科问题。
9、美育不是德育,美育也不等于艺术教育。
10、审美的最高境界是超功利的境界。
11、美育活动可以丰富多彩,但如果不能获得一种美的感受,不能体验一种美的情怀,不能接近和进入一种美的境界,那只是活动,而不是美育。
12、美育以文学艺术教育为核心,这只是从文学艺术的典型性、深刻性来说的,而不是从美育的范围和途径来说。
13、认为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育辅助手段。
14、有运动不等于就有体育。
15、艺术教育是一种语言教育。
二、单选
1、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2、人们早已把科学分为相互关联的四个层次的内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3、对我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苏联凯洛夫《教育学》
4、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分四个步骤(44)
5、杜威开启了现代科学哲学和现代教育思想的大门。被称为“现代教育之父”
6、人文学科包括哲学、文学、艺术、神学等研究领域通常被分为三类: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
7、首先提出美育的学理研究的是王国维。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是蔡元培。
8、体育是人类原始动力的文明表现。
9、艺术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使教育者理解感悟到某一艺术所蕴含的基本意义。 10、艺术教育的本身是传情。
11、感情对艺术来说是一回事,艺术与情感分开来就不再是艺术了。
三、多选
1知识基本特征的理解。(P40)
2、在科学教学中,是把知识本身作为目的,还是把知识作为工具和手段,以掌握科学方法为目的,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思想。(41)
3、科学教育的过程就不再是追求标准答案的过程,而是发展学生富有个性的综合科学素养的过程。
4、科学呼唤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教育。
5、关于标准化测试。(55-56)
6、关于班级授课制的祸根。(74-75)
7、对体育精神的理解:体育精神是一种强力的冶炼,是一种冒险精神的培养,是一种运动习惯的形成。
第三章《跨世纪的教育理想》
一、判断
1、应试教育虽然不一定是英才主义的教育,但基本上也是以英才为核心的,是为了英才和有利于英才的教育。
2、误解:素质教育有一种统一的教育模式。
3、创造能力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
4、我们所说的创新人才是具备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基本素质的创新人才。
5、是否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根本区别之一。
二、单选
1、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法国的思想家卢梭追求通过自然教育培养“自由发展的人”。美国的杜威希望通过“无目的”的教育培养有民主意识的公民。
3、通过50年的努力,我国的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以全世界1%的教育经费支撑了15%的教育人口。
4、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了终身教育的概念。
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陈鹤琴的“活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的先进思想和成功经验。
6、知识经济的本质在于知识的创造、传播和技术性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成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7、人才成长的相关性因素是创造性的社会适应能力。 8、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才是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
三、多选
1、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以学生的可发展性为本位和以大众教育为本位的教育。
2、多媒体通信技术的数字化不仅可以传送文字,而且可以传送声音、图像、色彩甚至动态画面、集音、型、色、态于一体。
3、知识经济是高科技的经济,也是道德经济,是创新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
4、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开辟道路。(119-120)
5、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
第四章《对理想教育的追求》
一、判断
1、所谓动物性,简单地说就是行为受欲望、本能和情绪支配的特性;所谓神性就是行为受理性、智慧和意志控制的特性。
2、教育的人文主义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和发展。
3、人文主义教育的第三个高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
4、存在主义哲学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
二、单选
1、修道之为教是孔子为代表的东方社会理想主义教育观。
2、文法、修辞、逻辑与算术u、几何、天文、音乐、一起被称为“七艺教育”其中“文法、修辞、逻辑”又被称为“三艺”即最核心的三种。
3、斯宾塞根据生活准备的程序,把科学知识分为五类.
4、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应该把教育学建成一门科学的人。
5、“大音稀声,大象无形”——《老子》这就是素质教育的思想。
6、文艺复兴以后人文主义教育观最重要的代表是夸美纽斯和卢梭。
7、人文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
8、杜威倡导“在做中学”。
三、多选
1、在西方理想主义代表人物是柏拉图,涂尔干、美国的帕森斯。
第五章《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
一、判断
1、现实问题的研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处于次要地位的。
2、政策研究成为学科发展的主题和新的重心,并不是教育独有的现象。
3、把政策本身作为研究的对象不仅是学术发展的一个趋势,更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要求。
4、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先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将教师列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这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5、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是无限的,成熟是相对的,而发展是绝对的。
6、教师是教学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
7、所以我们长期以来只有教学意识而没有课程意识。
二、单选
1、20世纪80年代以来,综合性学科——公共政策学异常迅速地发展起来。
2、《关于教师的地位建设》被认为是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的明确说明。
3、关注课程的第一步是要形成课程意识。
三、多选
1、学术的发展决定着学科发展的走向和重心的转移。(181)
2、从世界范围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80年代以后,教育研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82)
3、20世纪80年代以后,政治学研究的重点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即从静态研究转向了动态研究。从形式研究转向了功能研究。(185)
4、教育政策研究的基本内容:(186-187) 首先是一项政策的绩效性; 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政策制定的民主化。
5、人们把学术研究通常分为四个层次(188)
6、决策者的意识研究(190-191)
❽ 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新的教学理念是什么
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生活化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以学生从体验的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并注意与学生已经了解和学生过的教学知识相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通过自主活动理解教学知识,建构数学知识结构。
2、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
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己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就是“再创造”。必须让学生看到数学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
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的,主动和具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是此次课改的核心理念。
4、教师要转变教学的方式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真诚地与学生合作,共同创造一种新的课堂文化。
5、评价的根本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评价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教学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8)小学科学教育新理念扩展阅读:
教学理念是对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有理论层面、操作层面和学科层面之分。明确表达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
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2.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3.关注可测性和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检测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因此,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
4.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5.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要求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
现代社会是一个日益多样化的时代,随着社会结构的高度分化,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和多变,以及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教育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
这首先表现在教育需求多样化,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才的规格、标准必然要求多样化;其次表现在办学主体多样化,教育目标多样化,管理体制多样化;再次还表现在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教育手段,衡量教育及人才质量的标准多样化等等。
这些都为教育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它要求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管理体制的教育机构与部门进行柔性设计与管理,它更推崇符合教育教学实践的弹性教学与弹性管理模式,主张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社会政策法规体系与舆论氛围,以促进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